西安地铁车站基坑降水施工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30.05 KB
- 文档页数:4
西安地铁车站基坑降水施工技术西安地铁车站基坑降水施工技术摘要:以西安地铁五号线和平村车站基坑降水施工为例。
根据车站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情况,结合车站的整体施工方案,进行车站基坑降水设计。
根据降水设计进行降水井布置,降水井施工,降水机具选择。
并在降水过程中对降水情况进行观测,以保证车站施工过程中降水情况满足施工要求及周边建筑物安全。
关键词:地铁车站;基坑降水;降水设计;降水井施工1 工程概况1.1设计概况和平村站为西安地铁五号线一期工程第一个车站,位于昆明路和经二十五路交汇处,跨路口东西向敷设,车站为地下二层14m岛式站台车站。
标准段宽22.7m,车站总长度为546.1m。
车站部分共设5个出入口,4组风亭。
车站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
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拟建和平村站场地地貌单元属皂河一级阶地。
车站场地地形总体平坦,地面高程396.5~399.76m,高差3.26m。
1.2.1工程地质本车站在勘探深度55.0m范围内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堆积物,即由全新统人工填土,冲洪积黄土状土、中砂、粉质黏土,上更新统冲积粉质黏土、粗砂及中更新统冲积粉质黏土、中砂等组成。
1.2.2水文地质(1)地下水位补给、径流及排泄该场地所揭露的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水位埋深14.3~17.3m,基本呈连续分布;潜水位埋深30.0m左右。
根据详细勘察报告,覆盖层为第四系松散层,含水层主要为弱透水的黏性土夹砂层透镜体,潜水含水层厚度大于50m。
本地区潜水补给来源主要来自侧向径流补给、大气降水入渗及绿化带灌溉水的入渗补给。
(2)地下水动态根据地勘报告可知该地区的长期动态资料分析:一般7~9月份水位埋深最大,为低水位,12月到次年2月份为高水位期,水位埋深最小。
根据该场地的地质特征及水文地质特征,潜水位受蒸发影响较大,夏季天气炎热,蒸发量大,水位埋深明显变大,7~9月降雨量增多,水位开始回升,冬季气候干燥,蒸发量减少,水位年内达到高水位。
西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XX标降水施工方案编制: 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_审批: ___________编制单位:编制时间:第一章工程概况、综述第一节工程简介及地质条件第二节设计基本依据第三节工程特点分析、降水方案选择第二章施工布置第一节施工项目机构设置第二节施工力量投入及主要工作量第三节施工机具投入第四节施工总工期控制第三章降水方案设计及施工第一节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第二节井位布置及成井工艺第三节施工降水技术分析、论证第四节降水及排水措施第四章施工质量保证及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第一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第二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第一章工程概况、综述第一节工程简介及地质条件一、工程简介1、工程位置西安市城市快速交通二号线规划线路北起陈家堡,南至韦曲,全长32.402km ,共设24 个车站。
远期实施铁路北客站至陈家堡段,正线长度5.949 km ,近期建设铁路北客站至韦区段,正线长度26.452 km 。
二号线一期工程包括铁路北客站(含)至长延堡段,正线(长20.555 km )、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张家堡与长延堡主变电站、地铁与铁路联络线等工程。
西安市城市快速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铁路北客站(含)至张家堡段(不含),包括铁路北客站、麻家什字站、城运村站的土建工程施工。
本标段为XX 标段,为麻家什字站。
该站位于西安北郊经济开发区,在麻家什字村、绕城高速南侧附近。
2 、工程范围本标段包括一个车站,即麻家什字站。
3 、主要工程内容本标段土建工程的施工包括:设计施工图范围内土建结构的施工;防水工程的施工;机电设备、市政公用设施、管网等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施工等;临时性工程的施工、安装与拆除以及防迷流、通信信号、防雷等的接地网工程的施工等。
麻家什字车站:包括双层二跨岛式站台车站1 座,设5 个出入口(修建n A、皿号、W号,1号、U B为预留)、2组风道及风亭。
二、设计概况1 、麻家什字车站①起讫里程:右线YDK1+825.6〜YDK2+003.8,全长178.2m。
西安地铁区间隧道降水施工实例浅析摘要:本文以西安地铁二号线会展中心~三爻区间为例,对该段施工降水进行分析,并将经验加以总结。
关键词:降水施工;降水井1概述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各种交通工具大量增加,人们出行频繁,交通需求急剧增长。
目前,我国大中型城市普遍存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出行拥挤,交通拥堵现象,城市交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要必然解决的问题。
地铁作为轨道交通工具的一种型式,由于具有运量大、环保、舒适、方便、快捷等优点,逐渐成为各城市优先发展的公共交通型式。
地铁隧道是地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难度大标准高工期长,2工程背景西安地铁二号线D2TJSG-22标会展中心-三爻区间里程K20+623-K21+797.5。
区间从位于长安南路上,从会展中心站南端沿长安南路,穿过绕城高速跨长安南路桥到达三爻站,断面为单线单洞马蹄型隧道,洞顶覆土7.9~19.7m,线间距13~24m,采用矿山法施工。
2.1工程地质本段属黄土梁与黄土塬交汇处,主要地层为全新统地层人工填土、上更新统风积黄土及中更新统饱和软黄土、古土壤。
岩性描述如下:全新统地层(Q4)杂填土(Q4ml)由碎石、灰渣及黏性土组成,较密实。
站区地表大面积分布。
一般厚1.8~2.2m,平均厚1.95m。
素填土(Q4ml)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含白灰渣及少量砖瓦碎块,疏密不均。
一般厚0.6-2.1m,平均厚1.32m。
站区地表较少量分布。
黑垆土(Q4el) 褐色,虫孔发育,见多量白色钙质条纹,含蜗牛壳碎片。
坚硬~硬塑状态。
一般厚0.9m~2.4m,平均厚1.68m。
位于人工填土下,站区内基本连续分布,为中压缩性土,具湿陷性。
上更新统地层(Q3)新黄土(Q3eol) 褐黄色,大孔、虫孔发育,见少量白色钙质条纹及蜗牛壳碎片,坚硬~可塑状态。
一般厚8.9~10.9m,平均厚9.65m。
站区内连续分布。
为中压缩性土,具湿陷性。
古土壤(Q3el) 红褐色,具针状孔隙,含多量白色钙质条纹及结核,团粒结构,底部结核富集成30cm左右硬层。
地铁车站主体基坑降水施工方案1. 项目背景地铁车站主体基坑降水工程是地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施工方案有效降低基坑地下水位,保证基坑施工安全和有效进行。
本文将就地铁车站主体基坑降水施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2. 施工范围与目标地铁车站主体基坑降水施工方案的施工范围主要覆盖车站主体基坑区域,目标在于有效控制基坑降水,保障基坑施工的顺利进行。
3. 降水施工原理地铁车站主体基坑降水施工主要原理是通过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将基坑地下水位降低到安全范围,保证基坑施工中不受地下水影响。
4. 主要工作步骤•方案设计:根据基坑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确定合适的降水方案设计。
•降水施工准备:搭建降水设备,准备排水管道等工具。
•施工实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降水设备的调试和运行。
•监测与调整:实时监测降水效果,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进行调整。
5. 关键技术和设备•降水设备:包括水泵、排水管道等。
•监测设备:用于监测地下水位变化,实时掌握降水效果。
•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集水井等。
6. 安全保障措施在地铁车站主体基坑降水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做好下列安全保障措施:•人员安全:施工人员需经过相关培训,做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
•设备安全:保证降水设备运行正常,定期检查设备状态。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处理准备。
7. 施工效果评价通过地铁车站主体基坑降水施工方案的实施,可以达到以下效果:•降低基坑地下水位,确保基坑施工安全进行。
•提高基坑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减少地铁建设成本,节约资源。
8. 结语地铁车站主体基坑降水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地铁工程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降水施工方案,可以保障地铁车站主体基坑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希望本文提供的信息对相关工程实践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地铁车站主体基坑降水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谢谢阅读!。
西安地铁地裂缝暗挖隧道降水施工工艺一、降水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1.1 工程位置及结构类型半坡~纺织城区间线路从半坡站出站后,下穿半坡环岛东侧堡子村2#商住楼,以R=450m的曲线向东北方向前行。
下穿电建公司住宅楼群,纺北路,穿越f6地裂缝后,以R=450m半径区间转向东前行。
f6地裂缝(纺北路处)采用矿山法处理,预留盾构通过条件。
1.2 工程地质状况本区间位于堡子村转盘与新寺村之间。
沿线地形平缓,局部起伏较大,地面高程介于406.28~427.44m之间。
根据《西安城市工程地质图集》和本次勘察结果,本区间线路跨越的地貌单元有浐灞河一、二、三级阶地。
2 降水方案2.1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分析、降水方案的选择2.1.1 环境分析A. 建筑物半坡~纺织城区间沿线建筑物比较多,且多为民宅,多为6~7层的砖混或混凝土结构,且距离隧道比较近。
2.1.2 方案选择降水设计区间施工方法为矿山法,在矿山法施工段,隧道开挖前需要提前进行降水。
根据地质资料及线路平纵断面,该段区间底部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无连续隔水层分布。
施工竖井及地裂缝段施工,降水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施工及周围建筑物安全;地裂缝段地层复杂,需要保证做到无水施工。
拟建工程为地下工程,隧道底埋深约30.65~34.64m,地下水位埋深27.2~30m,基坑水位降深f6地裂缝上盘约为7.14~5.33m,f6下盘约为4.4m,区间在穿越f6地裂缝段采用矿山法施工。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及基坑周边建筑物环境条件,结合西安地铁邻近场地基坑降水工程经验,本区间基坑降水拟采用坑外管井降水,主要选择原因如下:⑴基坑深度范围内含水层主要为4-8层粗砂和4-11卵石层,渗透系数较大,采用管井法降水时,降水井可穿透此层,对基坑中水位的下降有利。
(2) 基坑工程降水涉及到的因素比较多,为了保证基坑降水顺利进行,以及为了解决后期施工降水出现的问题,如局部水位下降太慢或降水不符合设计要求等,需要根据邻近降水井附近区域的观测井水位资料来判断(降水时可利用旁边没有开启的降水井作为观测井使用)。
地铁车站深基坑帷幕坑内降水技术刘强【摘要】西安市地铁一号线沪河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围护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方案,同时作为基坑止水帷幕。
根据该工程实践,详细介绍了地铁车站深基坑带止水帷幕的坑内降水的方案设计、施工方法、后期降水井处理,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CCM was us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anhe Station on Xi' an city subway line one and continuous wall support scheme is used for the enclosure of the foundation pit as well as the water proof curtain for the foundation pit.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article introduces in details the program design, construction technique for the water-proof curtain in the foundation pit of subway statiom,which may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期刊名称】《铁道建筑技术》【年(卷),期】2011(000)011【总页数】5页(P29-33)【关键词】深基坑;止水帷幕;地下连续墙;坑内降水【作者】刘强【作者单位】中国铁建二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昆明65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3.2西安市地铁一号线浐河站位于浐河与东三环立交之间,长乐东路南侧地块内,沿长乐东路东西向布置。
车站为明挖地下三层车站,采用岛式站台、双柱三跨箱形框架结构。
本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全长134.6 m,宽度约21 m,深约25 m,基坑围护采用放坡和地下连续墙结合的支护方案。
关键词单井涌水量0.前言莲湖路抽水试验是西安地铁降水研究课题的一个组成,场地位于西安市地铁一号线洒金桥~北大街区间北侧的一片空场地内,模拟基坑平面呈14m×21m长方形,基坑外环形布置降水井10眼,井深均为50m,间距8m,由基坑中心向东、北两方向布置观测孔21个,井深30m~50m,并在模拟基坑周边及建筑物布置沉降观测点。
图1场地平面布置图1.地质条件西安市莲湖路降水试验场地位于地铁一号线洒金桥~北大街区间,属皂河三级阶地地貌,场地50m范围内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堆积物,即全新统人工填土、上更新统风积黄土、残积古土壤、中更新统风积黄土、残积古土壤、冲积粉质粘土夹中粗砂透镜体组成。
2.水文地质条件潜水含水层的补给主要来自侧向径流和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总体流向与西安地区地形基本一致,由东南流向西北,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以侧向径流为主。
试验场地位于城区以内,地下水位年内变幅在0.5~1.5m之间,多年水位变化微弱,此段地下水受降水、绿化灌溉、蒸发等因素影响相对较小,水位变化缓慢。
莲湖路场地地下水位埋深6.7~7.8m(自孔口算起),高程394.65~395.02m,含水层厚度约50m,含水岩性主要为弱透水的黄土和粉质粘土,富水性弱。
在42.9~43.8m段有薄层中粗砂透镜体呈不规则分布,厚度1.2~2.6m不等,砂层厚度由西向东逐渐变薄,颗粒由西向东逐渐变细。
3.单井出水量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A抽水设备试验初期,因为针对的是黄土地区尚未有过的24.0m大降深,并且要求能快速得出结论服务地铁建设,忽视了场地径流补给的快慢,过大的估计了基坑涌水量,导致试验开始不久就出现掉泵现象,出水量稳定性差,试验中止。
随后,选用了适合本场地地层及径流条件,合适扬程和功率的抽水设备,稳定的电压等,在此后的降水试验中,满足了要求。
B成井洗井抽水试验准备过程中,采用锅锥施工抽水井,井径800mm,采用严格洗井工艺,进行下井管、投砾等工序;采用汽车钻施工观测孔,井径150mm,简单洗井,裸井。
西安黄土地铁车站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逐渐完善,城市地铁建设也逐渐成熟起来。
针对于此,本人根据多年的相关行业工作经验,在此文中以西安地铁4号线大明宫北站为例,从黄土地质条件为分析出发点,通过对不同结构深度的黄土地质进行分析,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施工。
根据降水设计与计算的结果分析可知,如何使用更好的措施,在本文中有所阐述,希望此文能够为与本地区地质条件相同的地区的降水设计与施工提供帮助。
关键词:降水;分析与研究;施工;提供帮助;深基坑;地铁建设根据设计深度不同,进而选择适合的降水方法,以地质条件作为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投入使用发现降水效果良好。
大明宫北,这一站在基坑开挖这一块真正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一、黄土地层深基坑特点1.1黄土深基坑特点黄土深基坑具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此站深度可达十七米左右,而前一站的基坑深度更是达到了二十二米左右。
由此可见,黄土深基坑普遍深度比较大。
第二,经过调查可知,此站的地下水位大约在九米左右,而前一站地下水位在十五米左右,而普遍的水位大约都在十米左右。
第三,非咬合灌注桩与钢管内支撑共同作为此站的基坑围护系统,在这个围护系统中不包括无止水帷幕。
第四,基坑变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黄土具有湿陷性这一特质。
其对深基坑的影响可见一斑。
别的地层其深基坑稳定程度,与黄土地质下,深基坑稳定程度相比较而言,还是后者占据一大部分优势。
前提是没有水因素的影响,一经水那么黄土就会立刻变得湿陷起来。
所以说,在有水的影响下,黄土地质就不能够很好的作为深基坑的地质。
1.2工程地质首先从此项工程的地质出发,进行分析与研究。
此站的地理位置属于渭河的1、2级阶地。
拟建场地地基土的组成为:人工填土、新黄土、残积古土壤、老黄土、粉质粘土及砂类土等。
大明宫北站地层分布图接下来以水文地质为出发点。
此站附近的地层属于潜水富水区域,这片区域内的粗砂的含水层厚度在三十米左右。
此区域附近的地下水位埋深在十四米作用。
西安地铁二号线北苑站降水技术研究摘要:结合西安地铁二号线北苑站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对该车站深基坑施工进行了降水设计,并根据降水施工过程中降水水相关数据对降水方案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降水效果达到了预期降水要求,为西安地铁及深基坑工程在类似条件下的降水设计及施工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地铁基坑降水设计计算分析Abstract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hydrology geology conditions of Beiyuan station of Xi’an Subway Line 2, dewatering has been design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eep foundation pit of this station. On the bases of the correlative data during the dewatering courses, dewatering method has been optimized and prospective dewatering demand has been achieved, experience has been accumulated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dewatering under similar condations Xi’an Subway and some other deep foundation pit projects.KeywordsSubwayFoundation PitDewatering Design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1、概述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对基坑的整体稳定、坑底隆起稳定、基坑管涌、流砂以及承压水对基坑底部突涌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地铁车站降排水就是在基坑开挖和基坑施工过程中采用集水明排、降水、截水、回灌等方法控制地下水对基坑的渗透变形和渗透破坏,在可控范围内使地下水对周边环境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避免造成破坏性后果。
基坑降水施工技术李诚钰(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 710016)摘要:本文主要对基坑降水施工技术在计算原理、施工工艺流程、技术标准、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详述,讲解了基坑降水技术实施过程,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坑降水施工技术1 基坑地质情况根据某基坑工程的特点和地质勘察提供的地下水情况,本次基坑降水的目标主要是土中的第一层滞水和第二层潜水,其中第一层滞水的标高为39.18~41.46m,水位埋深3.55~5.3 m;第二层潜水埋深为14.2~15.1m。
2 降水方式的选择从经济和效果综合考虑,本工程基坑的降水采用大管井和辅助井点降水结合的方式。
3 基坑排水量的计算根据基坑形状、现场施工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采取如下计算公式:3.1计算基坑引用半径(r0)r0=u(a+b)/43.2确定影响半径(R)R = 2S√ Hk3.3基坑涌水量(Q)Q= 1.366K(2H-S)S/(lg(R+r0)/r0)3.4各抽水管井的单井抽水量q = Q/n式中:Q—基坑涌水量(m3/d)k—渗透系数(m/d)S—水位降深值(m)H—含水层厚度(m)R—大井影响半径(m)r0—大井引用半径(m)q—单井抽水量(m3/d)u—与k 有关的系数a、b—基坑的长与宽(m)n—抽水管井数量。
4 降水技术根据以上计算公式,结合本工程的地层特点,采用大管井和辅助井点抽水联合降水方式,具体实施参数如下:4.1周边大管井结构大管井沿基坑开挖边线外侧1.5 ∼ 2.5 米布置,井间距6 米。
4.1.1 井深:18m 左右;4.1.2孔径:φ600mm;4.1.3井管:直径φ400mm 的水泥砾石滤水管;4.1.4 滤料:周边填入3-5mm 的滤料;4.1.5 封口:管外地面向下1m 范围内以粘土封填。
4.2周边辅助井点结构周边辅助井点与大井点同轴呈八字形与大井点连通,沿基坑开挖边线外侧1.5 ∼ 2.5 米布置,井间距6 米。
西安某地铁车站基坑降水技术摘要:以西安某地铁车站深基坑降水工程为例,结合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基坑降水的设计参数,介绍了深基坑降水的计算方法和设计方案,总结了降水施工时应考虑的因素以及工程主要施工技术要点,本文相关方法和设计方案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站;深基坑;降水设计1前言基坑降水是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它能起到挥发土壤中的水分,促使土体固结,提高土体强度,改善施工条件和缩短工期的作用。
降水技术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技术手段在全国各地普扁应用和推广。
由于各地各区域的工程地质、水文条件不尽相同,因此基坑降水设计、具体施工工艺也有所区别,由于深基坑工程具有技术难度高、不可预见的因素多等特点,对深基坑进行降水施工设计,应考虑如何结合地质水文情况,认真考虑降水施工时相关因素以及结合这些因素拟定工程施工要点。
本文结合西安某地铁车站工程,详细介绍了本工程深基坑降水技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相关的经验。
2工程概况及工程环境2.1工程概况拟建车站位于某城市主干道十字交叉处,沿东西向敷设,周围以商业建筑为主,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
拟建车站基坑长216.0m、宽20.5m(标准段),深一般16.55~16.7m,西端南侧深约10.0m,东端深约17.2~18.8m。
车站覆土约3.2~3.9m。
本工程基坑采用钻孔灌注桩和内支撑支护,钻孔灌注桩间设单根二重管旋喷桩止水帷幕,内侧喷射混凝土面层防护。
拟建工程车站交通较为繁忙,车流量较大,故采用盖挖顺筑法施工。
车站平面图见图1.图1地铁站平面布置图2.2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拟建场地地形平坦。
地貌单元属于黄土梁洼。
地层结构及描述如下1-1层杂填土主要路面及路基组成,较密实,全场地分布。
层厚0.60~1.20m,层底深度0.60~1.20m,层底标高406.40~408.43m。
1-2层素填土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含白灰渣及少量砖瓦碎块,疏密不均。
西安地铁车站基坑降水施工技术摘要:以西安地铁五号线和平村车站基坑降水施工为例。
根据车站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情况,结合车站的整体施工方案,进行车站基坑降水设计。
根据降水设计进行降水井布置,降水井施工,降水机具选择。
并在降水过程中对降水情况进行观测,以保证车站施工过程中降水情况满足施工要求及周边建筑物安全。
关键词:地铁车站;基坑降水;降水设计;降水井施工1 工程概况1.1设计概况和平村站为西安地铁五号线一期工程第一个车站,位于昆明路和经二十五路交汇处,跨路口东西向敷设,车站为地下二层14m岛式站台车站。
标准段宽22.7m,车站总长度为546.1m。
车站部分共设5个出入口,4组风亭。
车站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
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拟建和平村站场地地貌单元属皂河一级阶地。
车站场地地形总体平坦,地面高程396.5~399.76m,高差3.26m。
1.2.1工程地质本车站在勘探深度55.0m范围内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堆积物,即由全新统人工填土,冲洪积黄土状土、中砂、粉质黏土,上更新统冲积粉质黏土、粗砂及中更新统冲积粉质黏土、中砂等组成。
1.2.2水文地质(1)地下水位补给、径流及排泄该场地所揭露的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水位埋深14.3~17.3m,基本呈连续分布;潜水位埋深30.0m左右。
根据详细勘察报告,覆盖层为第四系松散层,含水层主要为弱透水的黏性土夹砂层透镜体,潜水含水层厚度大于50m。
本地区潜水补给来源主要来自侧向径流补给、大气降水入渗及绿化带灌溉水的入渗补给。
(2)地下水动态根据地勘报告可知该地区的长期动态资料分析:一般7~9月份水位埋深最大,为低水位,12月到次年2月份为高水位期,水位埋深最小。
根据该场地的地质特征及水文地质特征,潜水位受蒸发影响较大,夏季天气炎热,蒸发量大,水位埋深明显变大,7~9月降雨量增多,水位开始回升,冬季气候干燥,蒸发量减少,水位年内达到高水位。
地下水年水位变幅1~2m。
(3)渗透系数的取值根据详细勘察报告及《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1]规定,本区域黏性土的渗透系数采用3~8m/d,砂类土的渗透系数采用20~25m/d,综合渗透系数选用12m/d。
2 总体降水方案根据勘察资料、现场施工场地条件、地下管线情况、现场构筑物影响等多方面因素的分析结合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2],确定降水方案如下:(1)车站主体采用集水明排和井点降水方案。
(2)由于车站靠近路边,且四周有建筑物,因而在车站四周布置监控量测点,根据基坑开挖过程中水位的变化,对各降水井抽水情况进行合理有效控制。
并根据车站周围市政雨水管网分布情况将车站降水引入市政管网进行排除。
设计排水管主管(集水管)采用采用φ50白硬管。
部分降水井排水可利用于场施工用水,部分采用暗排。
暗排采用开槽埋设φ80钢管,内穿φ50白硬管接入围挡边排水沟,集中排入市政雨水管道,开槽埋设的管道应做好冬季保温措施。
3 降水井设计3.1降水井结构钻井口径:700mm;成井深度:35m。
井管类型与规格:采用水泥井管,内径400mm、外径500mm;滤水管孔隙率不小于15%;井管固定与连接:井管采用竹片铁丝绑扎固定;在自然水位下,接头采用不少于2层60目塑料滤网包裹封缠;管外滤料规格:根据《供水管井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CJJ10-86[3]要求采用3-5mm泾河天然砾石,填砾厚度8-12cm;3.2降水井深度计算根据《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第6.3.2条公式[4]:Hw= Hw1+Hw2+Hw3+Hw4+Hw5+Hw6式中:Hw—降水井深度(m);Hw1—基坑深度,车站区间取基坑深度平均值17m,换乘区间基坑深度平均值17m;Hw2—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要求的深度(m),取1m;Hw3—ir0;i为水利坡度,在降水井分布范围内宜为1/10~1/15,取1/10;r0为降水井分布范围的等效半径或降水井排间距的1/2(m);其中:r0—基坑等效半径,基坑为矩形基坑可按r0=0.29(a+b)计算,a、b 分别为基坑的长、短边。
a=28m,b=161m,计算得r0=54.81m。
Hw4—降水期间地下水位变幅(m),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取2m;Hw5—降水井过滤器工作长度,取4.0m;Hw6—沉砂管长度,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取1.0m;计算降水井深度为:Hw =17+1+(1/10*54.81)+2+4+1=30.481m。
为安全计,增加1/2滤管长度,H=32.481m,结合地层情况取降水井深度为35m。
3.3降水量估算根据地下水类型、基坑形状及含水层构造等特点,采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5]附录E.0.1条中公式计算:r0—基坑等效半径,基坑为矩形基坑可按r0=0.29(a+b)计算,a、b分别为基坑的长、短边。
a=161m,b=28m,计算得r0=54.81m。
区间段(车站区间长437+50m)计算单元以161m为一段,不考虑每段间降水的相互影响,基坑总涌水量为Q=8815.5m/d。
降水井数量降水井数量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7.3.15)公式计算:n=1.1Q/qn(车站区间)=8815.5 x1.1/240=40.4车站区间降水井间距约2x487/40.4=24.1m,结合降水情况,适当增加降水井数量,拟设置42口降水井,降水井间距取23m。
单井平均出水209 m/d,降水井单井设计出水量240m/d。
3.4降水井布置及机具选择根据以上计算结合车站平面位置,对拟建车站沿基坑外侧布设降水井42口,5口水位观测井,降水井距离基坑2.5m;车站井间距为23m。
水泵规格采用潜水泵,流量20-30m?/h,扬程>35m。
4降水井施工4.1施工方法4.1.1施放井位井位放样完成后,破除现有路面,随后采用洛阳铲打设深度不小于8m的探孔4个,4个孔位均位于四等分钻孔外径的四分点位处。
洛阳铲探测过程中,若预地下不明障碍物,必须开挖揭示后方可继续探测。
4.1.2埋设护筒开孔及探孔完成后即进行护筒埋设。
护筒埋设挖坑坑底须平整、结实,以利于护筒埋设及其垂直度控制。
护筒中心应与桩中心重合,确保钻机沿着桩位垂直方向顺利钻进。
护筒位置正确固定后,四周均匀回填最佳含水量的粘土。
4.1.3钻机就位钻机就位质量直接关系着钻孔质量。
钻机就位前,应对钻孔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以确保孔中心位置、钻杆垂直度和钻机底座的水平度。
钻机安装后的底座应用枕木垫实塞紧,以确保钻机平稳,不发生位移、倾斜和沉陷。
4.1.4成孔钻进过程中,随时测量钻机是否有位移和沉陷。
应在成孔钻具上设置控制深度的标尺并在施工进行中进行观测记录,还应设置控制垂直度的标尺并在施工中进行观测并及时调整。
4.1.5下管井管采用无砂砼滤水管,水位以下包缠2层40目尼龙网,缓缓下放,当管口与井口相差200mm时,接上节井管,接头处用尼龙网裹严,以免挤入泥砂淤塞井管,竖向用3~4条30mm宽、长2~3m的竹条用2道铅丝固定井管。
为防止上下节错位,在下管前将井管依井方向立直。
吊放井管要垂直,为防止雨污水、泥砂或异物落入井中,井管要高出地面不小于200mm,并加盖或捆绑防水雨布临时保护。
4.1.6填滤料井管下入后立即填入滤料。
滤料应具有一定的磨圆度,滤料含泥量(包括含石粉)≤3%,粒径3~5mm。
填砾料时,滤料沿井管外四周均匀填入,宜保持连续。
要避免填料速度过快或不均造成滤管偏移及滤料在孔内架桥现象,洗井后滤料下沉及时补充滤料,要求实际填料量不小于95%理论计算量。
4.1.7洗井成井后,借助空压机清除孔内泥浆,至井内完全出清水为止,再用污水泵反复进行恢复性抽洗,直至水清砂净,洗井后可进行试验性抽水,确定单井出水量及水位降低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4.1.8抽水潜水泵及泵管安装吊放,置于距井底以上2.5m~3.0m处。
2)基坑开挖至地下水位标高前的超前抽水时间不少于15d;抽水含砂量控制:为防止因抽地下水带出地层细颗粒物质造成地面沉降,抽出的水含砂量必须保证,若含砂量过大,可将水泵上提,如含砂量仍然较大,需重新洗井。
首次(洗井后抽水前)含砂量检测合格后,在抽水期间间隔时间不超过3个月定期进行含砂量检测,异常情况下应根据情况加密检测次数。
开始抽水时,因出水量大,为防止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可以间隔的逐一启动水泵。
抽水开始后,逐一检查单井出水量、出水含砂量。
连网统一抽降后连续抽水,不应中途间断,需要维修更换水泵时,逐一进行。
4.2排水方案采用扬程不小于35m的潜水泵,并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200[6]在特殊部位的潜水泵安装水表,统计每天抽水的准确值,根据抽水水量及水位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潜水泵型号,确保基坑开挖安全。
4.3降水设施后期处理降水井在完成其使用目的后,切断抽水电源,拆除井下水泵、电缆和泵管,进行管井回填处理。
回填时要保证井孔内回填密实。
回填完成后,恢复原路面。
基坑开挖过程及时安全要求进行测量监测。
5 结束语通过采用井点将降水,车站基坑开挖过程中出水量较小,未对施工造成影响,基坑施工过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得到了保证。
降水过程中通过对降水情况的观察和周边建筑的监测,针对不同情况及时对降水量进行调整也确保了周边建筑物的沉降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307-2012[2]龚晓南主编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中国工业建筑出版社 1998[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环境保护部供水管井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10-86[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T111-98[5]中国建筑工程研究院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JGJ167-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