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发展心理学
- 格式:ppt
- 大小:11.07 MB
- 文档页数:15
发展心理学第一节:发展心理学概述(教程第181页)要点:发展心理学的定义(识记)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心理发展的性质: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普遍性和差异性;增长和衰退辩证统一;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年龄特征,心理机能特征;内在机制,基本原理。
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的发展普莱尔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是第一本较为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识记)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程第185页)1.纵向研究2.横断研究3.纵向与横断相结合的研究。
第三单元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教程第122-127页)知识点:心理发展的动力: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
知识点:心理发展的理论要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1心理发展观,内外因相互作用观2心理发展建构观:图式、同化、顺应、平衡3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4以认知发展的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识记)皮亚杰以主体适应环境的主导方式,即认知结构的性质为依据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其四阶段为:感知运动阶段、运算阶段、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道德认知发展:1前道德判断4-5;2他律道德判断4,5-8,9,道德实在论;3自律道德判断8,9以后-12,道德相对论。
要点:艾里克森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将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婴儿前期(0-1岁半):发展的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儿童获得的积极成果是身体舒适和安全感。
希望品质。
第二阶段为婴儿后期(或称学步期,2-4,1岁半-3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和疑惑,体现着意志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坚持的能力和自主的能力。
意志品质。
第三阶段为幼儿期,学前期(或称游戏期,4-7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掌握新任务的主动性。
心理咨询师三级发展心理学:婴儿期2017心理咨询师三级发展心理学:婴儿期婴儿期(0-3岁)是儿童生理发育和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接下来店铺为大家编辑整理了2017心理咨询师三级发展心理学:婴儿期,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店铺!婴儿期(0-3岁)是儿童生理发育和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一、新生儿的发展(出生-1个月)是婴儿开始独立发挥生理机能、开始建立正常的生活节奏,发展维持生命机能的重要时期。
1、反射行为:一是具有明显生存意义的无条件反射,如食物(觅食、吮吸、吞咽)、防御(眨眼、呕吐、喷嚏)、定向(将头转向声源),是有机体适应环境和保护自身的必要的反射行为。
二是没有明显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
如抓握反射、行走反射、游泳反射、围抱反射等。
出生后4-6个月消退。
无条件反射的意义:①适应环境和保护自身生存②有助于婴儿发展早期的社会关系③是建立各种条件反射的基础④是智力发展最原始的基础。
2、生活行为模式:睡眠--觉醒时的活动(2-3小时)--啼哭。
啼哭的功能表现为:传递需求信息的交流手段、吸引成人照料的导向作用。
3、心理发生:把感觉、无条件反射或条件反射的产生做为心理发生的标志。
二、婴儿生理和动作发展1、大脑:可塑性和可修复性。
5岁。
2、动作发展(1)意义:①是婴儿心理发展的源泉,婴儿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动作②是发展水平的指标③使婴儿获得探究环境的新手段和主动权④促进婴儿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2)主要动作:手的抓握技能(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独立行走①手的抓握动作的意义:a使婴儿操作物体的主动性日益增加;b为认知发展奠定基础;c开始操作工具,使动作具有间接性②独立行走的意义包括:a躯体移动从被动转为主动,使活动具有一定的主动性;b扩大认知范围;c增加与人交往的主动性③遵循原则:头尾、近远、大小(大向精细动作)④影响因素:成熟程度、刺激物的支持、环境提供的动作活动机会、成人激发婴儿掌握操作事物的技能和探究环境的愿望、母亲的抚养方式等。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发展心理学)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2.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单项选择题1.某家的父亲很有生活情趣,经常会将一些自己的感受写在及时贴上,分散于家中各处,与妻子儿女分享,这属于()。
A.单向沟通B.口头沟通C.下行沟通D.Y型沟通正确答案:A解析:这是一种信息源只发出信息,接受者只接受信息而不发出反馈信息的沟通,即单向沟通。
2.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又称之为()。
A.信息源B.通道C.关系网D.反馈者正确答案:A解析:信息源主要指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
沟通的过程通常由他们发动,沟通的对象和沟通的目的通常也由他们决定。
一般来讲,信息源的权威性和经验、可值得信赖的特征、信息源的吸引力等都会影响整个沟通过程。
3.讲话风格是属于()。
A.言语沟通B.非言语沟通C.身体语言D.表情正确答案:B解析:非言语沟通主要包含:表情、目光、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服饰、讲话风格、人际空问。
4.人在触摸和()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A.身体接触B.身体运动C.目光接触D.面部表情正确答案:A解析: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日常生活中,身体接触是表达某些强烈情感的方式。
5.社交距离指()。
A.12~25英尺B.4~12英尺C.1.5~4英尺D.0~18英寸正确答案:B解析:美国学者霍尔根据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提出了四种人际距离的概念。
其中公众距离(12~25英尺);社交距离(4~12英尺);个人距离(1.5~4英尺);亲密距离(0~18英寸)。
6.在一个北美人和一个阿拉伯人面对面的友好交往中,阿拉伯人步步紧逼,而北美人却连连后退,这种现象说明()。
A.比起北美人,阿拉伯人待人更热情B.和阿拉伯人比起来,北美人更喜欢独处C.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D.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受到性别差异的影响正确答案:C解析:研究发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交往中的空间距离有不同的偏好。
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2009.5-2012.544、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
2010.11(A)每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B)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C)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速率不同(D)人一生各个阶段智力发展的速率不同52.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
2009.5A.皮亚杰 B.普莱尔C.吴伟士 D.班杜拉71、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
2009.11(A)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B)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C)图式、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D)成熟、经验,同化、顺应100、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 )。
2011.5(A)成熟 (B)经验 (c)同化(D)社会环境30.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个阶段。
2010.5(A)3 (B)5(C)4 (D)645、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起源于()。
2010.11(A)吸吮(B)后天的经验(C)动作(D)先天的成熟40、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 )。
2011.5(A)先天的成熟(B)动作 (C)后天的经验 (D)吸吮93、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图式从低级到高级发展是通过()的形式进行的.2011.11(A) 整合(B)平衡(C) 顺应(D)同化30.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7岁~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2009.5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获得完善感,避免厌恶感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41、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
2011.5(A)希望品质 (B)意志品质 (C)目标品质(D)能力品质46、艾里克森认为成年后期(50岁以后)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2010.11(A)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C)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35、艾里克森认为成年早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发展心理学)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2.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单项选择题1.“有时我不得不回避我的情人们,以免他们互相发现。
”是一种什么形式的爱情?()A.游戏式B.忘我式C.激情式D.逻辑式正确答案:A2.“我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自己爱的人受苦。
”是一种什么形式的爱情?() A.游戏式B.忘我式C.激情式D.逻辑式正确答案:B3.爱情的基本倾向是()。
A.精神之恋B.互惠互利C.社会制度D.无私奉献正确答案:D4.在斯坦伯格(R.Stemberg,1988)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
A.空洞爱B.激情爱C.浪漫爱D.迷恋爱正确答案:C解析:斯坦伯格认为,爱情是由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激情(魅力与性吸引)以及承诺(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
一见钟情属于浪漫爱。
5.哈特菲尔德认为爱情是生理唤起和认知标签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根据()的“情绪二因素理论”。
A.弗鲁姆B.海德C.班杜拉D.沙赫特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沙赫特的“情绪二因素理论”,情绪=生理唤起×认知标签。
不同情绪的生理的反应可以非常相似,比如恐惧、焦虑、开心的时候,人们的心跳都会加快、手会颤抖。
但由于人们对这些反应的解释不同,就可能会体验到完全不同的情感。
6.社会心理学家鲁宾认为,爱情与喜欢是()情感。
A.两种基本相同的B.喜欢是爱情的特例C.两种相同的D.两种不同的正确答案:D解析:社会心理学家鲁宾对爱情和喜欢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发现爱情不是喜欢的一种特殊形式,爱情与喜欢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情感。
7.把“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的现象称为()。
A.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B.罗密欧效应C.朱丽叶效应D.反向效应正确答案:A8.“双方在共同的目标下勤勤恳恳地生活和工作”的夫妻属于()的夫妻类型。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发展心理学)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2.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单项选择题1.婴儿期的年龄范围一般为()。
A.0~3岁B.0~4岁C.0~5岁D.0~6岁正确答案:A解析: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0~3岁。
这个时期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都非常迅速,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
2.新生儿的脑重大约有()克。
A.390B.350C.400D.280正确答案:A3.下列属于新生儿条件反射的是()。
A.抓握反射B.惊跳反射C.对喂奶姿势的吸吮反射D.游泳反射正确答案:C4.惊跳反射消失的时间是()。
A.3~5个月B.2~4个月C.3~7个月D.2~3个月正确答案:A5.对于婴儿眼手协调动作发展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眼手配合B.有意摆弄C.出现无关动作D.两手分别同时抓正确答案:D6.新生儿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发生的标志。
A.感觉B.知觉C.记忆D.注意正确答案:D7.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是()。
A.行为B.思维C.想像D.感知觉正确答案:D8.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A.是被动的过程B.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C.过程非常缓慢D.成熟较晚正确答案:B9.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直至最后不再反应。
这种现象称做()。
A.刺激偏爱B.习惯化C.同化D.去习惯化正确答案:B10.婴儿对以下四种颜色的掌握顺序应是()。
A.红、蓝、白、灰B.白、红、蓝、灰C.蓝、红、白、灰D.红、白、蓝、灰正确答案:C解析:研究者利用婴儿对不同色盘注视时间长短差异,发现婴儿看到的第一种颜色是蓝色,然后是红色,区分白色和灰色的时间比较靠后。
11.婴儿偏爱注视()。
A.鲜艳的颜色B.灰色C.扭曲的人脸D.静止不动的物体正确答案:A解析:通过优先注视的研究范式,人们发现婴儿能够区别不同的刺激物,且对某种图形产生偏爱,如鲜艳的色彩、运动的物体、物体轮廓线密集的地方或黑白对比鲜明处、正常人脸、曲线或同心圆图案等。
心理咨询师(三级)基础知识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2)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3)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①忠诚:指从业人员忠实于服务对象并对自己的委托人认真担负职责、以寻求实现职责的最优效果的强烈态度和意向。
当非典来临时,医生、护士都不应逃跑;军人也不可临阵脱逃。
履行职责时做到一切为了完成任务,不能带有私心或“以权谋私”②审慎:指选择最佳手段以实现职责最优的结果,并努力规避风险。
重视过程和结果,仔细思考手段的利弊得失,尽可能地选择好的手段。
理性、客观,十分严谨地去权衡如何做效果才最好,尽可能地减少工作所带来的可能的危险和损失.做事要有计划、有根据,不能有投机或侥幸的心理.决策要有充分的研究,应准备好各种可能的替代方案,以供择优选择③勤勉:指从业者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集中精力投入地做好事情,不分心,不偷懒,不三心二意。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细节决定成败”.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开展工作;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4)职业化(专业化),是一种自律性的工作态度。
简单地说,职业化就是一种按照职业道德要求的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以严格的职业道德标准,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并圆满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工作职责(5)职业化的核心层是职业化素养,包括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
中间层是职业化技能,最外层是职业行为规范(6)从业人员讲求信用包括:择业信用、岗位责任信用、离职信用。
(7)从业人员践行公私分明的具体要求是要有:法律意识、慎微意识、大局意识(8)从业人员践行纪律的要求是:学习岗位规则、执行操作规程、遵守行业规范、严守法律法规(9)从业人员践行节约的具体要求是:爱护公物、节约资源、艰苦奋斗(10)合作的特征包括:社会性、互利性、平等性(11)从业人员践行合作的具体要求是:求同存异、互助协作、公平竞争(12)特征:非功利性、普遍性、可为性(13)从业人员践行奉献的具体要求是:尽职尽责、尊重集体、为人民服务(14)奉献对实现职业理想的具体意义:具有奉献精神,能把职业当事业来做;对工作积极主动,总会有成才的机遇;能使个人价值融入集体价值之中.附录:职业理念与原则要求一、职业理念:①X: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帮助Q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②Q:存在(含不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主动前来求助,解决自身问题的人③职业理念或生命线:Q和Z的身心健康是否最大限度地维护?Q的心理问题是否得到科学有效的解决④X应避免出现的误区:批评指责、主观武断、好为人师、宣扬自己、随随便便、同情怜悯、大惊小怪、大事化小。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出生后的第一年是个体一生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婴幼儿期属第一发展加速期;少年期(主要指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加速发展期。
伴随着青年期的结束,心理发展达到高峰,进入成熟期。
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一、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华生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
四、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的理论被称为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该理论主张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社会行为的,强调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学习和五、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维果茨基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指出认得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由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决定的。
他认为,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学习的最佳期限的前提和条件如下:(一)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摆脱了遗传和环境的争论和纠葛,旗帜鲜明的提出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是适应,“智慧就是适应”,“是一种最高级形式的适应”。
他用四个基(三)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皮亚杰认为,心里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第四单元心理发展过程四、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一)以认知结构发展特点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皮亚杰把认知(智慧)发展视为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以认知结构为依据区分心理发展阶段,(二)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又强调文化社会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他认为人的心理危机是个人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故称为心理社会危机。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师(三级)真题2010年5月1.(单选题)幼儿提问的类型的变化模式是()。
A.从“是什么”转向“为什么”B.从“为什么”转向“是什么”C.从“是什么”转向“怎么样”D.从“为什么”转向“怎么样”2.(单选题)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阶段。
A.3B.5C.4D.63.中年人心理问题的特点是()。
A.在社会、家庭和自我需要的重压下产生心理问题B.由于人格重建带来的痛苦C.因工作满意度下降而烦恼D.容易陷入对过去的回忆4.(单选题)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
A.尚不能进行道德判断B.进行道德判断时只要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C.道德判断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D.道德判断受儿童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5.(单选题)婴儿期思维的典型特征是()。
A.直觉行动思维B.表象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逻辑形象思维6.(多选题)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在于()。
A.促进认知B.实现自我价值C.培养健人格D.增强体质7.(多选题)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包括()。
A.上下原则B.头尾原则C.近远原则D.大小原则8.(多选题)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的特征。
A.泛灵论B.自我中心C.思维的可逆性D.掌握守恒2010年11月1.(单选题)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起源于()。
A.吸允B.后天的经验C.动作D.先天的成熟2.(单选题)埃里克森认为成年后期(50岁以后)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C.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3.(单选题)婴儿期思维的典型特征是()。
A.直觉行动思维B.表象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动作形象思维4.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
A.每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B.人以上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C.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速率不同D.人一生各个阶段智力发展的速率不同5.(多选题)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点包括()。
基础知识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2、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时期比较有影响的学派有(1)构造心理学,创始人冯特和铁钦纳,观点是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2)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主张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3)格式塔心理学,德国心理学家魏特海墨和科夫卡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相加,意识经验也不等于感觉和感情等元素的集合,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建立了完形心理学,或叫做格式塔心理学。
(4)机能心理学,杜威,它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技能作用。
(5)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的弗洛伊德,他又提出前意识的概念,认为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种中间心理状态.4、研究心理学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辨证发展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6、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和信息的功能。
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它包括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脑又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构成。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三部分,它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延脑中还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
脑干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小脑的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
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枕叶以视觉为主,顶叶以躯体感觉的功能为主。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1860年法国外科医生布洛卡发现左半球的言语优势,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6、巴甫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1)条件反射的抑制(2)扩散和集中(3)相互诱导(4)动力定性。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章节练习题第三章发展心理学一.单选题1.认为心理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持该观点的学者是()A.皮亚杰B.普莱尔C.吴伟士D.施太伦答案:A解析: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实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他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从哲学的高度,皮亚杰认为他属于内因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
故答案选A。
2.埃里克森认为童年期7岁~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B.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答案:A解析: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划分为八阶段,其中童年期(7~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故答案选A。
3.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起源于()A.先天的成熟B.动作C.后天的经验D.吮吸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发展心理学中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掌握情况。
皮亚杰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最早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
儿童一出生就以多种无条件反射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发出自己需求的信号,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随之而发展起来的各种活动与心理操作,都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起着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中介作用。
故答案选B。
4.埃里克森认为童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B.意志品质C.目标品质D.能力品质答案:D解析: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划分为八阶段,其中童年期的良好人格特征为能力品质;希望品质、意志品质以及目标品质婴儿前期、婴儿后期、幼儿期的良好人格特征。
故答案选D。
5.观察学习是指()A.有意识地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B.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野外学习C.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受到奖励或惩罚而产生的学习D.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答案:D解析: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指出,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学习,故答案选D。
1。
心理发展具有哪些主要特点?1)连续性与阶段性2)方向性和不可逆性3)不平衡性4)个别差异5)关键期6)心理年龄特征2。
何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概念对把握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予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一般而言,运用关键期这一概念,通常意味着缺失了关键期内的有效刺激,往往会导致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低下,且难以通过教育与训练得到改进.在敏感期内,个体比较容易接受某些刺激的影响,比较容易进行某些形式的学习。
3。
儿童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如何?1)脑重量的增加2)脑皮层结构复杂化3)神经可塑性4)大脑的反射活动4. 通过双生子研究,发现了哪些有意义的结论?1)人的体征的遗传制约性比行为能力的遗传制约性要大,其中发色、眼色的遗传最为明显2)不同的心理行为受遗传的制约程度不同,如言语、空间、数等能力的遗传一般要大于记忆、推理方面的遗传3)人格方面也存在着遗传效应,如美国和以色列的研究人员发现,个性中的好奇心与第11对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系,而在第17对染色体上则存在与焦虑有关的因素.5。
唐氏综合症的主要致病因素与表现特点如何?唐氏综合症是由于第21对染色体上的偏差所引起。
它归因第21对染色体的易位或没有分离。
唐氏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染色体先天缺陷,它又称为先天愚型、伸舌样白痴.它是以身体和智力的迟钝为特征的,并且有相当独特的外貌。
患者一般脸形圆满,两眼旁开,塌鼻梁,口小舌大,伸舌流涎,耳朵畸形,另外还有一些不正常的特征,如蹼指或蹼足俗称“通关手”,牙齿一场,用笨拙的扁平脚行走.他们较易患白血病和心脏病。
大多数唐氏综合征儿童充满感情、安静、性格较开朗,婴儿更有可能被关在家里呆很长一段时间。
6。
试举例说明早期生活经验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心理学家总结了早期孤儿院孩子的发展状况,认为这些孩子与一般孩子有三方面的差异。
心理咨询师三级课程目录一、基础理论知识(一)普通心理学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2、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3、感觉和知觉4、意识和注意5、记忆6、思维7、语言8、动机和情绪9、能力和人格(二)社会心理学1、社会思维2、社会关系3、社会影响4、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三)发展心理学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婴儿期的心理发展3、幼儿期的心理发展4、童年期的心理发展5、青春期的心理发展6、成年期的心理发展7、生命全程发展观(四)变态心理学1、变态心理学的对象2、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3、常见精神障碍4、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5、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6、压力与健康二、心理咨询技能(一)心理咨询概论1、心理咨询的概念和特点2、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与职业要求3、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任务和一般程序(二)心理咨询基本技术1、建立咨询关系2、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3、参与性技术4、影响性技术(三)心理咨询方法1、精神分析疗法2、行为疗法3、认知疗法4、人本主义疗法5、后现代主义疗法三、心理测量学(一)心理测量学概述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2、心理测量的性质3、心理测量的分类(二)测验的常模1、常模团体2、常模的类型3、常模分数的表示方法(三)测验的信度1、信度的概念和作用2、信度的评估方法3、影响信度的因素(四)测验的效度1、效度的概念和作用2、效度的评估方法3、影响效度的因素(五)项目分析1、项目难度2、项目区分度(六)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1、测验的目标分析2、测题的编写3、测验的编排和组织(七)心理测验的使用1、主试的资格2、测验的选择3、测验前的准备4、测验的实施5、测验结果的解释四、心理诊断技能(一)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1、初诊接待2、摄入性会谈3、正确使用心理测验4、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二)初步诊断1、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2、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3、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4、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5、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6、提出心理评估报告五、职业道德与相关法律法规(一)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二)相关法律法规1、精神卫生法2、未成年人保护法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与心理咨询相关的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