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发展心理学
- 格式:ppt
- 大小:11.07 MB
- 文档页数:15
发展心理学第一节:发展心理学概述(教程第181页)要点:发展心理学的定义(识记)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心理发展的性质: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普遍性和差异性;增长和衰退辩证统一;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年龄特征,心理机能特征;内在机制,基本原理。
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的发展普莱尔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是第一本较为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识记)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程第185页)1.纵向研究2.横断研究3.纵向与横断相结合的研究。
第三单元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教程第122-127页)知识点:心理发展的动力: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
知识点:心理发展的理论要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1心理发展观,内外因相互作用观2心理发展建构观:图式、同化、顺应、平衡3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4以认知发展的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识记)皮亚杰以主体适应环境的主导方式,即认知结构的性质为依据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其四阶段为:感知运动阶段、运算阶段、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道德认知发展:1前道德判断4-5;2他律道德判断4,5-8,9,道德实在论;3自律道德判断8,9以后-12,道德相对论。
要点:艾里克森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将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婴儿前期(0-1岁半):发展的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儿童获得的积极成果是身体舒适和安全感。
希望品质。
第二阶段为婴儿后期(或称学步期,2-4,1岁半-3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和疑惑,体现着意志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坚持的能力和自主的能力。
意志品质。
第三阶段为幼儿期,学前期(或称游戏期,4-7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掌握新任务的主动性。
心理咨询师三级发展心理学:婴儿期2017心理咨询师三级发展心理学:婴儿期婴儿期(0-3岁)是儿童生理发育和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接下来店铺为大家编辑整理了2017心理咨询师三级发展心理学:婴儿期,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店铺!婴儿期(0-3岁)是儿童生理发育和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一、新生儿的发展(出生-1个月)是婴儿开始独立发挥生理机能、开始建立正常的生活节奏,发展维持生命机能的重要时期。
1、反射行为:一是具有明显生存意义的无条件反射,如食物(觅食、吮吸、吞咽)、防御(眨眼、呕吐、喷嚏)、定向(将头转向声源),是有机体适应环境和保护自身的必要的反射行为。
二是没有明显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
如抓握反射、行走反射、游泳反射、围抱反射等。
出生后4-6个月消退。
无条件反射的意义:①适应环境和保护自身生存②有助于婴儿发展早期的社会关系③是建立各种条件反射的基础④是智力发展最原始的基础。
2、生活行为模式:睡眠--觉醒时的活动(2-3小时)--啼哭。
啼哭的功能表现为:传递需求信息的交流手段、吸引成人照料的导向作用。
3、心理发生:把感觉、无条件反射或条件反射的产生做为心理发生的标志。
二、婴儿生理和动作发展1、大脑:可塑性和可修复性。
5岁。
2、动作发展(1)意义:①是婴儿心理发展的源泉,婴儿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动作②是发展水平的指标③使婴儿获得探究环境的新手段和主动权④促进婴儿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2)主要动作:手的抓握技能(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独立行走①手的抓握动作的意义:a使婴儿操作物体的主动性日益增加;b为认知发展奠定基础;c开始操作工具,使动作具有间接性②独立行走的意义包括:a躯体移动从被动转为主动,使活动具有一定的主动性;b扩大认知范围;c增加与人交往的主动性③遵循原则:头尾、近远、大小(大向精细动作)④影响因素:成熟程度、刺激物的支持、环境提供的动作活动机会、成人激发婴儿掌握操作事物的技能和探究环境的愿望、母亲的抚养方式等。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发展心理学)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2.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单项选择题1.某家的父亲很有生活情趣,经常会将一些自己的感受写在及时贴上,分散于家中各处,与妻子儿女分享,这属于()。
A.单向沟通B.口头沟通C.下行沟通D.Y型沟通正确答案:A解析:这是一种信息源只发出信息,接受者只接受信息而不发出反馈信息的沟通,即单向沟通。
2.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又称之为()。
A.信息源B.通道C.关系网D.反馈者正确答案:A解析:信息源主要指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
沟通的过程通常由他们发动,沟通的对象和沟通的目的通常也由他们决定。
一般来讲,信息源的权威性和经验、可值得信赖的特征、信息源的吸引力等都会影响整个沟通过程。
3.讲话风格是属于()。
A.言语沟通B.非言语沟通C.身体语言D.表情正确答案:B解析:非言语沟通主要包含:表情、目光、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服饰、讲话风格、人际空问。
4.人在触摸和()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A.身体接触B.身体运动C.目光接触D.面部表情正确答案:A解析: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日常生活中,身体接触是表达某些强烈情感的方式。
5.社交距离指()。
A.12~25英尺B.4~12英尺C.1.5~4英尺D.0~18英寸正确答案:B解析:美国学者霍尔根据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提出了四种人际距离的概念。
其中公众距离(12~25英尺);社交距离(4~12英尺);个人距离(1.5~4英尺);亲密距离(0~18英寸)。
6.在一个北美人和一个阿拉伯人面对面的友好交往中,阿拉伯人步步紧逼,而北美人却连连后退,这种现象说明()。
A.比起北美人,阿拉伯人待人更热情B.和阿拉伯人比起来,北美人更喜欢独处C.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D.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受到性别差异的影响正确答案:C解析:研究发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交往中的空间距离有不同的偏好。
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2009.5-2012.544、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
2010.11(A)每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B)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C)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速率不同(D)人一生各个阶段智力发展的速率不同52.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
2009.5A.皮亚杰 B.普莱尔C.吴伟士 D.班杜拉71、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
2009.11(A)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B)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C)图式、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D)成熟、经验,同化、顺应100、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 )。
2011.5(A)成熟 (B)经验 (c)同化(D)社会环境30.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个阶段。
2010.5(A)3 (B)5(C)4 (D)645、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起源于()。
2010.11(A)吸吮(B)后天的经验(C)动作(D)先天的成熟40、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 )。
2011.5(A)先天的成熟(B)动作 (C)后天的经验 (D)吸吮93、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图式从低级到高级发展是通过()的形式进行的.2011.11(A) 整合(B)平衡(C) 顺应(D)同化30.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7岁~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2009.5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获得完善感,避免厌恶感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41、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
2011.5(A)希望品质 (B)意志品质 (C)目标品质(D)能力品质46、艾里克森认为成年后期(50岁以后)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2010.11(A)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C)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35、艾里克森认为成年早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发展心理学)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2.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单项选择题1.“有时我不得不回避我的情人们,以免他们互相发现。
”是一种什么形式的爱情?()A.游戏式B.忘我式C.激情式D.逻辑式正确答案:A2.“我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自己爱的人受苦。
”是一种什么形式的爱情?() A.游戏式B.忘我式C.激情式D.逻辑式正确答案:B3.爱情的基本倾向是()。
A.精神之恋B.互惠互利C.社会制度D.无私奉献正确答案:D4.在斯坦伯格(R.Stemberg,1988)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
A.空洞爱B.激情爱C.浪漫爱D.迷恋爱正确答案:C解析:斯坦伯格认为,爱情是由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激情(魅力与性吸引)以及承诺(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
一见钟情属于浪漫爱。
5.哈特菲尔德认为爱情是生理唤起和认知标签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根据()的“情绪二因素理论”。
A.弗鲁姆B.海德C.班杜拉D.沙赫特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沙赫特的“情绪二因素理论”,情绪=生理唤起×认知标签。
不同情绪的生理的反应可以非常相似,比如恐惧、焦虑、开心的时候,人们的心跳都会加快、手会颤抖。
但由于人们对这些反应的解释不同,就可能会体验到完全不同的情感。
6.社会心理学家鲁宾认为,爱情与喜欢是()情感。
A.两种基本相同的B.喜欢是爱情的特例C.两种相同的D.两种不同的正确答案:D解析:社会心理学家鲁宾对爱情和喜欢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发现爱情不是喜欢的一种特殊形式,爱情与喜欢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情感。
7.把“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的现象称为()。
A.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B.罗密欧效应C.朱丽叶效应D.反向效应正确答案:A8.“双方在共同的目标下勤勤恳恳地生活和工作”的夫妻属于()的夫妻类型。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发展心理学)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2.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单项选择题1.婴儿期的年龄范围一般为()。
A.0~3岁B.0~4岁C.0~5岁D.0~6岁正确答案:A解析: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0~3岁。
这个时期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都非常迅速,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
2.新生儿的脑重大约有()克。
A.390B.350C.400D.280正确答案:A3.下列属于新生儿条件反射的是()。
A.抓握反射B.惊跳反射C.对喂奶姿势的吸吮反射D.游泳反射正确答案:C4.惊跳反射消失的时间是()。
A.3~5个月B.2~4个月C.3~7个月D.2~3个月正确答案:A5.对于婴儿眼手协调动作发展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眼手配合B.有意摆弄C.出现无关动作D.两手分别同时抓正确答案:D6.新生儿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发生的标志。
A.感觉B.知觉C.记忆D.注意正确答案:D7.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是()。
A.行为B.思维C.想像D.感知觉正确答案:D8.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A.是被动的过程B.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C.过程非常缓慢D.成熟较晚正确答案:B9.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直至最后不再反应。
这种现象称做()。
A.刺激偏爱B.习惯化C.同化D.去习惯化正确答案:B10.婴儿对以下四种颜色的掌握顺序应是()。
A.红、蓝、白、灰B.白、红、蓝、灰C.蓝、红、白、灰D.红、白、蓝、灰正确答案:C解析:研究者利用婴儿对不同色盘注视时间长短差异,发现婴儿看到的第一种颜色是蓝色,然后是红色,区分白色和灰色的时间比较靠后。
11.婴儿偏爱注视()。
A.鲜艳的颜色B.灰色C.扭曲的人脸D.静止不动的物体正确答案:A解析:通过优先注视的研究范式,人们发现婴儿能够区别不同的刺激物,且对某种图形产生偏爱,如鲜艳的色彩、运动的物体、物体轮廓线密集的地方或黑白对比鲜明处、正常人脸、曲线或同心圆图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