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强制性标准及与国际法规之间的对应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194.50 KB
- 文档页数:10
汽车行业国家标准与世界标准的对比及应用谢伟东,张鑫磊(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2)摘 要: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内的汽车以及汽车零部件标准日渐完善。
为了扩大市场,国产车必须遵守国外的法规出口售卖,和国外的标准相比,我国汽车标准在部分领域稍有欠缺,阻碍了汽车的出口。
文章主要分析了国家标准以及国外标准的现状,帮助企业规避贸易壁垒,并采取相应对策,促进我国汽车的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对比;应用中图分类号:U4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9)18-0202-01——————————————作者简介: 谢伟东(1998—),男,广东揭阳人,本科,研究方向:车辆工程。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国内市场各类龙头企业作为市场竞争者涌入汽车行业,进口车关税下调20%,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将导致国内汽车市场趋于饱和,这样一来,为了扩大市场,部分车企把目光投向国外。
据中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我国汽车出口量呈现快速增长,相比2015年,2018年增长约60%,出口金额达接近150亿美元,可见,汽车出口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然而,汽车制造商制造的汽车若不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要求,无法在国际市场中进行售卖,对这一部分制造厂商来说,研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研究国内外相关标准任务在整个市场扩张计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我国标准现状各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的大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汽车标准,因国而异,各国标准之间的差异性,容易给国际间贸易往来带来不小的阻碍,我国汽车标准也在不断发展,不断向国际标准靠拢。
我国有关汽车的标准体系中,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GB)、推荐性国家标准(GB-T)、行业标准(QC),以及推荐性地方标准,大多数企业还有自身的企业标准,而强制性国家标准由主动安全、被动安全、一般安全,以及节能环保几个部分构成,内容上对汽车的灯光、操控性、防火、防盗等详细要求。
汽车标准件标准和国标
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汽车标准件的标准和国标具有非
常重要的意义。
标准件是汽车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和性能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此,汽车标准件的标准和国标的制定对于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汽车标准件的标准和国标的制定可以促进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质
量的提高。
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国标,可以规范汽车标准件的生产和使用,提高汽车标准件的质量水平,推动整个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提升汽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汽车标准件的标准和国标的制定可以促进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制定科
学合理的标准和国标,可以规范汽车标准件的生产和使用,避免因为标准不统一而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汽车标准件的标准和国标的制定还可以促进汽车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制
定符合国际标准的汽车标准件标准和国标,可以提高我国汽车标准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汽车标准件产品的出口,推动汽车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提升我国汽车行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总之,汽车标准件的标准和国标的制定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
有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和国标,规范汽车标准件的生产和使用,才能促进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推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我国汽车行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汽车标准件标准和国标的制定,推动我国汽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汽车强制性标准及与国际法规之间的对应关系从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建立之初,在研究分析国际典型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和具体内容的基础上,确立以欧洲的 ECE/EEC 技术法规体系为主要的参考借鉴对象来制定并完善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多年来,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也一直是沿着这一方向在发展。
本文将截止到 2013 年 11 月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和项目的最新状态,以及我国标准与所参照国际汽车技术法规(以ECE/EEC 法规为主,少部分项目参照ISO/IEC国际标准和美国、日本的汽车技术法规制定)对应关系做一详细介绍。
根据国际通行的惯例,世界各国政府都对汽车产品实施安全、环保和节能等方面的法制化管理,专门针对汽车产品建立并实施配套、完善的法律和技术法规体系。
这是因为汽车产品不同于国民经济中的其它产品,它在给社会带来巨大进步和效益的同时,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还可能严重污染大气环境,浪费不可再生的能源,给当代人及其后代子孙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这不仅涉及汽车产品的使用,汽车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更是与之息息相关。
因此汽车工业已不仅仅涉及一个产业的利益问题,而直接涉及整个社会的利益,汽车产品的设计制造已不仅是人与自然、人与劳动工具、人与劳动对象的关系,而已转化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需要用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制约和规范。
因此各国政府从维护整个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出发,将汽车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单独纳入法制化的管理体系中,对汽车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专门立法,授权各自国家主管运输和工业的政府部门作为汽车安全、环保和节能的主管部门,制定汽车技术法规,并按照汽车技术法规,对汽车产品实施法制化管理制度,即以欧洲为代表的汽车产品型式批准制度和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汽车产品自我认证制度,实现政府对汽车产品在安全、环保和节能方面的有效控制。
我国从 1988 年开始,按照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参照国际通行的惯例,将汽车标准在属性上划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将涉及汽车安全、环保和节能领域的标准划归为汽车强制性标准,通过建立并不断完善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确保我国政府对汽车安全、环保和节能方面的性能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并不断提升其水准。
中国汽车强制性标准及与国际法规之间的对应关系从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建立之初,在研究分析国际典型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和具体容的基础上,确立以欧洲的ECE/EEC技术法规体系为主要的参考借鉴对象来制定并完善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多年来,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也一直是沿着这一方向在发展。
本文将截止到2013年11月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和项目的最新状态,以及我国标准与所参照国际汽车技术法规(以ECE/EEC法规为主,少部分项目参照ISO/IEC国际标准和美国、日本的汽车技术法规制定)对应关系做一详细介绍。
根据国际通行的惯例,世界各国政府都对汽车产品实施安全、环保和节能等方面的法制化管理,专门针对汽车产品建立并实施配套、完善的法律和技术法规体系。
这是因为汽车产品不同于国民经济中的其它产品,它在给社会带来巨大进步和效益的同时,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还可能严重污染大气环境,浪费不可再生的能源,给当代人及其后代子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这不仅涉及汽车产品的使用,汽车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更是与之息息相关。
因此汽车工业已不仅仅涉及一个产业的利益问题,而直接涉及整个社会的利益,汽车产品的设计制造已不仅是人与自然、人与劳动工具、人与劳动对象的关系,而已转化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需要用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制约和规。
因此各国政府从维护整个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出发,将汽车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单独纳入法制化的管理体系中,对汽车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专门立法,授权各自国家主管运输和工业的政府部门作为汽车安全、环保和节能的主管部门,制定汽车技术法规,并按照汽车技术法规,对汽车产品实施法制化管理制度,即以欧洲为代表的汽车产品型式批准制度和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汽车产品自我认证制度,实现政府对汽车产品在安全、环保和节能方面的有效控制。
我国从1988年开始,按照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参照国际通行的惯例,将汽车标准在属性上划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将涉及汽车安全、环保和节能领域的标准划归为汽车强制性标准,通过建立并不断完善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确保我国政府对汽车安全、环保和节能方面的性能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并不断提升其水准。
中国汽车强制性标准及与国际法规之间的对应关系
从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建立之初,在研究分析国际典型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和具体容的基础上,确立以欧洲的ECE/EEC技术法规体系为主要的参考借鉴对象来制定并完善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多年来,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也一直是沿着这一方向在发展。
本文将截止到2013年11月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和项目的最新状态,以及我国标准与所参照国际汽车技术法规(以ECE/EEC法规为主,少部分项目参照ISO/IEC国际标准和美国、日本的汽车技术法规制定)对应关系做一详细介绍。
根据国际通行的惯例,世界各国政府都对汽车产品实施安全、环保和节能等方面的法制化管理,专门针对汽车产品建立并实施配套、完善的法律和技术法规体系。
这是因为汽车产品不同于国民经济中的其它产品,它在给社会带来巨大进步和效益的同时,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还可能严重污染大气环境,浪费不可再生的能源,给当代人及其后代子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这不仅涉及汽车产品的使用,汽车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更是与之息息相关。
因此汽车工业已不仅仅涉及一个产业的利益问题,而直接涉及整个社会的利益,汽车产品的设计制造已不仅是人与自然、人与劳动工具、人与劳动对象的关系,而已转化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需要用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制约和规。
因此各国政府从维护整个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出发,将汽车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单独纳入法制化的管理体系中,对汽车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专门立法,授权各自国家主管运输和工业的政府部门作为汽车安全、环保和节能的主管部门,制定汽车技术法规,并按照汽车技术法规,对汽车产品实施法制化管理制度,即以欧洲为代表的汽车产品型式批准制度和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汽车产品自我认证制度,实现政府对汽车产品在安全、环保和节能方面的有效控制。
我国从1988年开始,按照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参照国际通行的惯例,将汽车标准在属性上划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将涉及汽车安全、环保和节能领域的标准划归为汽车强制性标准,通过建立并不断完善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确保我国政府对汽车安全、环保和节能方面的性能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并不断提升其水准。
从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建立之初,在研究分析国际典型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和具体容的基础上,确立以欧洲的ECE/EEC技术法规体系为主要的参考借鉴对象来制定并完善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多年来,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也一直是沿着这一方向在发展。
本文将截止到2013年11月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和项目的最新状态,以及我国标准与所参照国际汽车技术法规(以ECE/EEC法规为主,少部分项目参照ISO/IEC国际标准和美国、日本的汽车技术法规制定)对应关系做一详细介绍。
1. 我国汽车主动安全强制性标准以及与国际典型技术法规的关系
截止到2013年11月,我国汽车主动安全强制性标准体系已日趋完善,已制定发布的汽车主动安全强制性标准(包括按照国际惯例所划分的汽车一般性安全项目)共计52项(包括已经报批,即将发布的标准2项),表1列出了我国汽车主动安全强制性标准体系以及与国际汽车技术法规关系。
表1 我国汽车主动安全强制性标准体系以及与国际汽车技术法规关系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汽车主动安全标准体系发展已比较完善,大部分项目在技术容上参照欧洲ECE/EEC(EC)技术法规制定,有少数项目,如汽车制动软管、汽车罩(盖)锁系统、车辆识别代号(VIN)、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等由于欧洲没有相应的法规项目,因此我国在制定强制性标准时参照了美国、日本汽车安全技术法规或国际标准。
2. 我国汽车被动安全强制性标准以及与国际典型技术法规的关系
截止到2013年11月,我国汽车被动安全强制性标准体系也已日趋完善,已制定发布的汽车被动安全强制性标准共计28项(包括已经报批、即将发布的标准1项)。
表2列举出我国汽车被动安全强制性标准体系以及与国际汽车技术法规的关系。
表2 我国汽车被动安全强制性标准体系以及与国际汽车技术法规关系
3. 我国汽车环保与节能强制性标准以及与国际典型技术法规的关系
截止到2013年11月,我国汽车环保与节能领域已制定发布的汽车强制性标准共计16项(包括已经报批、即将发布的标准2项)。
表3列举出我国汽车环保与节能强制性标准体系以及与国际汽车技术法规的关系。
表3 我国汽车环保与节能强制性标准体系以及与国际汽车技术法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