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发展规划编制提纲
- 格式:docx
- 大小:13.91 KB
- 文档页数:7
2016-2020年XX经济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序言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XX经济开发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快速发展,增强开发区对全市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一)主要成就1、全区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增强。
“十二五”时期,在经历全球金融危机的同时,开发区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综合经济实力与“十五”时期相比明显得到增强,继续保持了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带动支撑作用。
累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63.06 亿元,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计划120 亿元的目标,完成“十二五”计划预期目标的135.88%。
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15.89 亿元,超额完成“十二五”计划380 亿元的目标,高于“十二五”计划预期目标62.08 个百分点。
累计实现出口总额12.10 亿美元,超额完成“十二五”计划3 亿美元目标,高于“十二五”计划预期目标303.33个百分点。
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0.01 亿元,超额完成“十二五”计划100 亿元的预期目标,高于“十二五”计划预期目标160.01 个百分点。
累计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42 亿元,超额完成“十二五”计划3 亿元目标。
累计实现财政收入25.08 亿元,超额完成“十二五”计划10 亿元的目标。
2、项目投资规模不断增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十二五”时期,全区累计新批准招商引资项目185 个;累计投资总额225 亿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6 倍和12 倍。
投资项目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项目平均投资规模由“十五”时期的2500 万元提高到6000 万元。
5 年当中,全区引进5000 万元以上的大项目156 个,1 亿元以上的大项目88 个。
先后引进利诚、科倍、杰盛等33 家外资企业,面向欧美的服装加工出口基地建设已见雏形。
重庆XX工业园区开发区发展方向区划定方案说明重庆XX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二零一四年七月八日重庆XX工业园区开发区发展方向区划定方案说明编制单位:XXXX有限公司负责人:XX编写人员:XX联系电话:XXX电子邮箱:XXX编制日期:2014年7月目录摘要 (1)一、发展方向区划定工作开展的作用和意义 (2)(一)发展方向区划定的背景 (2)(二)、发展方向区划定的作用 (3)(三)、发展方向区划定的意义 (3)二、发展方向区划定的依据和原则 (4)(一)、发展方向区划定的依据 (4)(二)发展方向区划定的的原则 (5)三、工作思路及技术路线 (6)(一)、发展方向区划定的工作思路 (6)(二)、发展方向区划定的技术路线 (7)四、工作程序 (1)五、园区概况 (1)(一)、发展历程 (1)(二)发展现状 (2)六、发展方向区划定的方法 (3)(一)资料收集 (3)(二)划定方法 (3)七、划定结果 (5)(一)开发区主区 (6)(二)发展方向区 (7)八、规划符合情况说明 (7)(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情况 (7)(二)符合城乡规划情况 (8)九、部门意见征询情况 (8)摘要为进一步加强开发区用地管理,完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和技术体系,全面掌握开发区实际开发建设状况和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情况,界定开发区未来规划发展方向和用地空间,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用地管理制度,规范开发区扩区、区位调整等用地管理工作,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更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电发〔2014〕143号)、《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开展2014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更新工作的通知》(渝国土房管发〔2014〕25号)等关于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成果更新工作的要求,此次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主要对开发区“主区”及“发展方向区”进行综合评价。
重庆XX工业园区发展方向区划定范围确定工作,自2014年4月上旬启动以来,在重庆市国土房管局的指导下,在重庆市XX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等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经确定了发展方向区的范围,现将具体情况说明如下:一、发展方向区划定工作开展的作用和意义(一)发展方向区划定的背景为进一步加强开发区用地管理,完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和技术体系,规范开发区发展方向区划定与审核,国土资源部、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台了各列文件,包括《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45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43号)、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办公室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渝国土房管办[2014]25号)、国土资源部制定《开发区发展方向区划定实施方案说明》。
XXX经济开发区城建十二五规划纲要为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快速拓展城市空间,加快城市建设跨越式发展,根据XXX经济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期间工作回顾“十一五”期间,紧紧围绕“加快中心城市建设,主攻城市道路,完善基础设施,拓展城市空间”的城市建设工作重点,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努力完善城市功能。
累计完成城市建设投资260亿元,其中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投资50亿元。
一是一区三片骨干道路网基本建成,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
先后新建和改造AA中心路、迎宾大道等一大批城市骨干路网工程,基本完成建成区、AA片区、高教园区的道路网建设工作;新建了BB片区路网、CC新区路网、DD产业园区路网,对建成区部分道路进行了改造,进一步完善了开发区城市道路网络。
二是公用事业长足发展,公用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建成了日处理10万吨AA污水处理工程(一期);实施日生产10万吨BB 自来水厂(一期)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城市导识系统;实施城市中心街区美化、亮化工程;加强了城市河(渠)清淤整治和排涝泵站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三是园林建设成效显著,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建设了XX生态湿地公园,对AA河、DD河、CC河、BB沟、EE沟景观进行了提升改造,建成了WW路游园、FF路游园、迎宾广场等一批城市园林工程,大力改善开发区生态环境,着力塑造城市雕塑,丰富城市文化;对迎宾大道等道路绿化进行了改造,努力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城市园林事业蓬勃发展,城市面貌明显改观。
四是房地产行业稳步发展,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
“十一五”期间,开发区住房累计新建建筑面积为723.6万平方米,累计竣工面积为451.5万平方米,累计投资额为132.4亿元。
其中房地产累计新建建筑面积378.9万平方米,累计竣工面积为260.8万平方米,累计投资额为93.5亿元;保障性住房累计新建建筑面积344.6万平方米,累计竣工面积为190.6万平方米,累计投资额为38.9亿元。
甘肃省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编制大纲(初稿)总则规划范围规划目的和作用规划依据规划期限〔以上内容简洁明了,言简意赅〕第一章发展基础和环境第一节发展现状〔开发区所处位置及区域自然禀赋、环境条件等。
开发区所处区域(市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开发区经济特别是产业等发展现状。
〕第二节优势条件〔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资源;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条件;相关限制因素〕第三节机遇与挑战第四节战略意义第二章总体发展战略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指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不是编制原则〕第三节战略定位第四节发展目标〔形成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发展目标体系:经济发展主要指标(目标)要与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结合;在产业集聚、用地集约、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发展目标要有所体现〕第三章产业发展第一节产业发展战略第二节产业定位及发展方向第三节主导产业〔分段表述各主导产业〕第四节重点项目〔各主导产业重点项目支撑〕第四章空间结构(一区多园的可分节表述)第一节功能分区第二节用地布局(地块控制)第三节产业及人口承载容量第五章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突出与主导产业有关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创新服务体系、人才支撑保障等〕第六章基础设施建设第一节道路交通第二节市政配套设施〔给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电、电信、供热、燃气、管线综合等配套基础设施〕第三节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开发区社会事业相关领域的建设发展〕第四节绿地景观系统〔包括城市设计框架〕第七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第一节环境容量〔1、人口容量;2、大气环境;3、水环境;4、固体废物等环境质量现状〕第二节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环境保护原则、目标及措施〕第三节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建设〔循环经济相关内容。
在产业布局、工艺设计中要注意节地、节水和节能等要求,突出产业集聚效应〕第四节节能减排第七章综合防灾减灾〔地质灾害、地震、防洪、消防等〕第八章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区域协作)第一节协作区域范围第二节协作内容〔突出经济联系和产业联动〕第九章投资与效益评价第一节投资估算第二节效益评价第十章规划实施和保障措施第一节规划实施时序〔近期建设重点和任务等〕第二节组织保障第三节政策措施〔财税、土地、融资、考核和激励机制等〕第四节土地征用及失地农民安置附件:《规划》相关表格和图集〔必备附表:1、经济发展主要目标(以2010年为基期,分2015、2020年两个时段目标,主要指标占区域(市州或县)的比重)。
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报告编制大纲(2022年版)园区发展规划的成果一般包括文本、说明书、图纸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总则包括规划背景及意义、规划依据、规划原则、规划范围;规划期限、强制性内容说明等。
1.规划范围明确园区发展规划的边界范围,并根据园区与外界的物质流、能量流等方面的交换关系以及环境影响范围,提出规划的控制区范围。
规划范围的土地利用性质应与上位规划相一致。
2.规划期限明确园区发展规划的数据基准年,提出规划近期和中远期的具体年限,通常近期年限为5年,中远期年限为1015年。
3.规划编制依据对园区发展规划和建设具有指导和支撑作用的各项政策、标准和规划逐一进行描述。
主要的规划依据包括:(1)国家和地方的相关产业政策及规划;(2)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3)园区所在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关产业发展规划;(4)园区所在地区的城市总体、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等规划;(5)园区所在区域的交通、电力、供水、污水处理、消防等基础设施规划;(6)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
(二)规划统筹协调园区发展规划要服从上位规划,并与同级规划相协调,协调的重点包括:功能定位、土地利用、产业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保护等。
简述上位规划在功能定位、土地利用、产业布局、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主要内容与要求以及控制性指标,说明园区发展规划与上位规划的关系。
(三)发展定位、目标与规模根据园区资源环境特点以及产业发展环境,确定园区主导产业类型,明确产业发展定位。
根据园区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园区建设近期和中远期的目标和具体指标。
指标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应体现园区的产业结构、经济指标、环境质量、重点污染物排放、人文特色等内容。
发展规模主要包括园区的产业规模、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等。
(四)产业发展规划简述产业的发展战略、发展方向、产业链、发展布局等。
该部分内容通常与产业发展规划相协调一致,当园区产业规划独立编制时,该部分内容直接来自于园区产业规划,有时也可以包含在园区发展规划中一并完成,若园区规模较大,产业复杂,内容较多时,也可以将该部分内容独立成册。
甘肃省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编制大纲(初稿)总则规划范围规划目的和作用规划依据规划期限〔以上内容简洁明了,言简意赅〕第一章发展基础和环境第一节发展现状〔开发区所处位置及区域自然禀赋、环境条件等。
开发区所处区域(市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开发区经济特别是产业等发展现状。
〕第二节优势条件〔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资源;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条件;相关限制因素〕第三节机遇与挑战第四节战略意义第二章总体发展战略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指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不是编制原则〕第三节战略定位第四节发展目标〔形成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发展目标体系:经济发展主要指标(目标)要与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结合;在产业集聚、用地集约、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发展目标要有所体现〕第三章产业发展第一节产业发展战略第二节产业定位及发展方向第三节主导产业〔分段表述各主导产业〕第四节重点项目〔各主导产业重点项目支撑〕第四章空间结构(一区多园的可分节表述)第一节功能分区第二节用地布局(地块控制)第三节产业及人口承载容量第五章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突出与主导产业有关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创新服务体系、人才支撑保障等〕第六章基础设施建设第一节道路交通第二节市政配套设施〔给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电、电信、供热、燃气、管线综合等配套基础设施〕第三节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开发区社会事业相关领域的建设发展〕第四节绿地景观系统〔包括城市设计框架〕第七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第一节环境容量〔1、人口容量;2、大气环境;3、水环境;4、固体废物等环境质量现状〕第二节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环境保护原则、目标及措施〕第三节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建设〔循环经济相关内容。
在产业布局、工艺设计中要注意节地、节水和节能等要求,突出产业集聚效应〕第四节节能减排第七章综合防灾减灾〔地质灾害、地震、防洪、消防等〕第八章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区域协作)第一节协作区域范围第二节协作内容〔突出经济联系和产业联动〕第九章投资与效益评价第一节投资估算第二节效益评价第十章规划实施和保障措施第一节规划实施时序〔近期建设重点和任务等〕第二节组织保障第三节政策措施〔财税、土地、融资、考核和激励机制等〕第四节土地征用及失地农民安置附件:《规划》相关表格和图集〔必备附表:1、经济发展主要目标(以2010年为基期,分2015、2020年两个时段目标,主要指标占区域(市州或县)的比重)。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提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0年12月目录前言 (3)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4)(一)发展基础 (4)(二)面临形势 (4)二、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4)(一)发展思路 (4)(二)发展原则 (4)(三)发展目标 (4)三、产业布局 (4)四、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4)(一)大健康 (4)(二)大数据 (4)(三)新材料 (4)(四)新能源 (4)(五)高端装备制造 (4)五、重点任务 (4)(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4)(二)科技企业培育建设工程 (4)(三)创新创业服务优化工程 (4)(四)产业创新人才集聚工程 (4)六、环境影响评价 (4)七、保障措施 (5)(一)加强组织领导 (5)(二)强化政策支撑 (5)(三)优化营商环境 (5)(四)加大资金投入 (5)(五)创新开放合作 (5)(六)落实规划任务 (5)前言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二)面临形势二、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一)发展思路(二)发展原则(三)发展目标三、产业布局四、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一)大健康(二)大数据(三)新材料(四)新能源(五)高端装备制造五、重点任务(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二)科技企业培育建设工程(三)创新创业服务优化工程(四)产业创新人才集聚工程六、环境影响评价(一)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七、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强化政策支撑(三)优化营商环境(四)加大资金投入(五)创新开放合作(六)落实规划任务。
甘肃省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
编制大纲
(初稿)
总则
规划范围
规划目的和作用
规划依据
规划期限
〔以上内容简洁明了,言简意赅〕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环境
第一节发展现状
〔开发区所处位置及区域自然禀赋、环境条件等。
开发区所处区域(市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开发区经济特别是产业等发展现状。
〕
第二节优势条件
〔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资源;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条件;相关限制因素〕
第三节机遇与挑战
第四节战略意义
第二章总体发展战略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基本原则
〔指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不是编制原则〕
第三节战略定位
第四节发展目标
〔形成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发展目标体系:经济发展主要指标(目标)要与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结合;在产业集聚、用地集约、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发展目标要有所体现〕
第三章产业发展
第一节产业发展战略
第二节产业定位及发展方向
第三节主导产业
〔分段表述各主导产业〕
第四节重点项目
〔各主导产业重点项目支撑〕
第四章空间结构(一区多园的可分节表述)
第一节功能分区
第二节用地布局(地块控制)
第三节产业及人口承载容量
第五章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
〔突出与主导产业有关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创新服务体系、人才支撑保障等〕
第六章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道路交通
第二节市政配套设施
〔给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电、电信、供热、燃气、管线综合等配套基础设施〕
第三节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开发区社会事业相关领域的建设发展〕
第四节绿地景观系统
〔包括城市设计框架〕
第七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第一节环境容量
〔1、人口容量;2、大气环境;3、水环境;4、固体废物等环境质量现状〕
第二节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
〔环境保护原则、目标及措施〕
第三节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建设
〔循环经济相关内容。
在产业布局、工艺设计中要注意节地、节水和节能等要求,突出产业集聚效应〕
第四节节能减排
第七章综合防灾减灾
〔地质灾害、地震、防洪、消防等〕
第八章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区域协作)
第一节协作区域范围
第二节协作内容
〔突出经济联系和产业联动〕
第九章投资与效益评价
第一节投资估算
第二节效益评价
第十章规划实施和保障措施
第一节规划实施时序
〔近期建设重点和任务等〕
第二节组织保障
第三节政策措施
〔财税、土地、融资、考核和激励机制等〕第四节土地征用及失地农民安置
附件:《规划》相关表格和图集
〔必备附表:1、经济发展主要目标(以2010年为基期,分2015、2020年两个时段目标,主要指标占区域(市州或县)的比重)。
2、功能分区表(各功能区分类及2015、2020年各类用地预测)。
附图集:突出经济(产业)发展的内容〕
说明:
1、《规划》内容由以下两部分组成:(1)规划文本;(2)附件表格和图集。
2、《规划》要将开发区建设发展战略(宏观层面)与开发区建设总体规划(中微观层面,即建设部城乡总体规划)有机结合后,形成报省政府审批的《开发区发展规划》。
《开发区发展规划》是介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之间的一种规划。
3、《规划》各章节内容要紧密结合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实际,对开发区(工业集中区)未来5-10年的建设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规划》内容要具体和有针对性,避免只是原则性的泛泛之谈。
4、《规划》内容重点突出“做什么”和“如何做”,即紧紧围绕“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什么,如何建设发展”
展开阐述(只要结论,不谈过程)。
避免分析和研究论证内容,更要避免只是原始资料堆砌的问题。
5、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确因发展需要,需增容扩区的要充分说明扩区增容的原因和理由。
6、《规划》要严格采用规范、专业的规划语言和文字表述方式。
避免随意表述和非规范的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