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数法解题教师版
- 格式:docx
- 大小:86.68 KB
- 文档页数:9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3.1代数式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1.能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2.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用代数式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重点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用代数式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难点学会求出代数式的值,并解释它的实际含义.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图3-1,提出问题:(1)按图3-1的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________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________根火柴棒.(2)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3)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你是怎样得到的?(4)如果用x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与同伴进行交流.学生小组交流后回答,教师讲评,并进一步讲解第(4)题的两种思考方法:第一个正方形用4根,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增加3根,那么搭x个正方形就需要火柴棒[4+3(x-1)]根.上面的一排和下面的一排各用了x根火柴棒,竖直方向用了(x+1)根火柴棒,共用了[x+x+(x+1)]根火柴棒.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二、探究新知1.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教师:通过探究,我们发现字母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数.(1)在上面的活动中,我们借助字母表示正方形的个数与小棒的根数之间的关系,这样做有什么好处?(2)在以前的学习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字母?这些字母都表示什么?与同伴进行交流.学生汇报答案后,教师讲评:列代数式时,先找出题目中表示运算关系的词,然后理清关系,分清运算顺序,最后按代数式的书写格式规范地列出代数式.2.代数式的概念(1)今年李华m岁,去年李华________岁,5年后李华________岁.(2)a个人n天完成一项工作,那么平均每人每天的工作量为________.(3)某商店上月的收人为a元,本月收人比上月收入的2倍还多10元,本月收人是________元.(4)如果正方体的棱长是a-1,那么正方体的体积是________,表面积是________.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答案.教师点评、分析:像这样用运算符号把数和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作代数式.课件出示练习:指出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代数式,哪些不是代数式.(1)x-1;(2)-2x=1;(3)π;(4)5<7;(5)m.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教师:通过以上练习,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代数式的概念,那么它与等式、不等式的区别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指导、评价.3.代数式的书写要求(1)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用“·”表示或省略不写,并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应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注:数字与数字相乘,“×”不能用“·”表示,也不可省略.(2)除法运算应写成分数的形式;(3)代数式中相同字母或因式的积用乘方形式表示;(4)代数式为和或差的形式,且后面有单位时,要把代数式用括号括起来.三、课堂练习1.教材第78页“随堂练习”.2.填空.(1)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分别是a,b,c,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b+c;(2)张强比王华大3岁,当张强a岁时,王华的年龄是(a-3)岁;(3)圆的半径是R厘米,它的面积是πR2.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先让学生举手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再简单归纳: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达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也可以简明地表达数和公式,这样给我们研究问题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五、课后作业教材第82页习题3.1第1,2,3题.本节课的内容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用字母表示数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在教学过程中,用实物或生活事例讲解,让学生体会、认识到用字母表示数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初步感受代数的思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了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本节课讲练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第2课时列代数式1.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用代数式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2.在具体情境中,能求出代数式的值,并解释它的实际意义.重点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用代数式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难点学会求出代数式的值,并解释它的实际含义.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问题:如图为一阶梯的纵截面,一只老鼠沿阶梯的两边A -B -C 的路线逃跑,一只猫同时沿阶梯(折线)A -C -B 的路线去追,结果在距离C 点0.6 m 的D 处猫捉住老鼠,已知老鼠的速度是猫的89 ,你能求出阶梯A -C 的长度吗?教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二、探究新知1.列代数式课件出示问题:列代数式,并求值.某景点的门票价格:成人票每张10元,学生票每张5元.(1)一个旅游团有成人x 人、学生y 人,那么该旅游团应付多少门票费?(2)如果该旅游团有37名成人、15名学生,那么他们应付多少门票费?解:(1)该旅游团应付门票费(10x +5y )元.(2)把x=37,y=15代入代数式10x+5y,得10×37+5×15=445.因此,他们应付门票费445元.学生思考后汇报答案,教师追问:代数式10x+5y还可以表示什么?.教师:通过上面的练习,同学们思考一下,实际问题中该怎样列代数式呢?关键是什么?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汇报答案,教师点评并进一步指出:(1)列代数式,要以不改变原题叙述的数量关系为原则(代数式的形式不唯一);(2)要善于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解成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3)把用日常生活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是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一定要牢固掌握.课件出示问题:营养学家通常用身体质量指数(简称BMI)衡量人体胖瘦程度,这个指数等于人体体重(单位:kg)与人体身高(单位:m)平方的商.对于成年人来说,BMI在18.5与24之间,体重适中;BMI低于18.5,体重过轻;BMI高于24,体重超重.(1)设一个人的体重为w kg,身高为h m,请用含w,h的代数式表示这个人的BMI.(2)张老师的身高为1.75 m,体重为65 kg,他的体重是否适中?(3)BMI对未成年人的胖瘦程度也有一定参考意义,请计算你的BMI.2.求代数式的值填写下表,并观察5n+6和n2这两个代数式的值的变化情况.(1)随着n的值逐渐变大,5n+6和n2这两个代数式的值如何变化?(2)估计一下,哪个代数式的值先超过100?学生举手回答,教师进一步讲解:我们知道,表示数的字母具有任意性和确定性,如5n+6中n可取任何有理数,当给出未知数(字母)的值时,如n=5,则5n+6就是一个确定的值.一般地,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作代数式的值.课件出示练习:当x=7,y=4,z=0时,求代数式x(2x-y+3z)的值.学生解答并写出解答过程,教师点评并提出问题:求代数式的值应分哪几步?学生:求代数式的值的步骤:(1)代入;(2)计算.教师点评,并指出求代数式的值时需注意:(1)格式规范;(2)适当添加括号;(3)灵活运用整体代入.三、课堂练习1.教材第79页“随堂练习”第1~3题.四、课堂小结1.怎样列代数式?2.怎样求代数式的值?3.列代数式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五、课后作业1.教材第82页习题3.1第2,3,4题.代数式是以后数学学习的基础.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导入新课.在教学过程中,讲练相结合,使学生深刻了解列代数及求代数式的值的意义.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在不断地纠错、归纳、创新中学习新知识.利用实际例子,引出代数式在实际背景下所表示的意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解题的过程中,注意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第3课时整式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会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2.掌握多项式及其项、次数的概念,会确定一个多项式的项和次数;3.理解整式的概念,会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为整式.重点掌握单项式、多项式及其相关概念和整式的概念.难点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多项式的次数与项数.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问题:请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个组合柜如图3-2所示,内部用隔板纵向分隔成5个独立的小柜子(如图3-3),柜门由5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组成.(1)若要在5个柜门的周边都贴上装饰条,则所需装饰条的总长度是多少?(2)若要给柜门外表面喷漆,则需要喷漆的面积是多少(边框缝隙忽略不计)?(3)设柜子的进深为c(如图3-2),则整个柜子的容积是多少(柜门、隔板及背板的厚度忽略不计)?二、探究新知1.单项式教师:观察上面所列代数式,它们包含哪些运算?有何共同运算特征?学生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教师适当点拨.并讲解单项式的概念:即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如5ab,5abc,3v,6p.课件出示问题: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1)abc;(2)b2;(3)-5ab2;(4)y;(5)-xy2;(6)-5.学生完成后举手回答.教师直接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单项式的结构,总结出单项式是由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两部分组成的.以四个单项式a2h,2πr,abc,-m为例,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数字因数是什么,从而引入单项式的系数的概念并板书: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作这个单项式的系数.接着让学生说出以上几个单项式的字母因数是什么,各字母的指数分别是多少,从而引入单项式的次数的概念并板书: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作单项式的次数.课件出示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7xy2的系数是7;(2)-x 2y 3和x 3都没有系数;(3)-ab 3c 2的次数是0+3+2;(4)-a 3的系数是-1;(5)-32x 2y 3的次数是7;(6)πr 2h 的系数是π.学生完成后汇报答案,教师点评并强调:(1)圆周率π是常数;(2)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如x 2,-a 2b 等;(3)单项式的次数只与字母的指数有关.指数是1,省略不写,但求和时不能省略.2.多项式课件出示问题:(1)一个数比x 的2倍小3,则这个数是________;(2)x 的13 与y 的12 的差是________.教师:观察以上两小题所得出的代数式,它们与单项式有何区别与联系?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教师补充完善.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多项式的概念,并补充完善:像这样,几个单项式的和叫作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作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作常数项.例如,多项式x 2-2x +5有三项,它们是x 2,-2x ,5,其中5是常数项.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作几项式.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作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例如,多项式2x2+3x-1是一个二次三项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课件出示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多项式a3-a2b+ab2-b3的项为a3,a2b,ab2,b3,次数为12;(2)多项式3n4-2n2+1的次数为4,常数项为1.学生完成后汇报答案,教师点评并强调:多项式的次数不是所有项的次数之和,而是最高次项的次数.三、课堂练习1.请列出下列问题中的代数式,并指出其中:①哪些是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分别是多少?②哪些是多项式?多项式的次数是多少?(1)如图3-4,一个十字形花坛铺满了草皮,这个花坛草地面积是多少?(2)当水结冰时,其体积大约会比原来增加1/9,x m3的水结成冰后体积是多少?(3)如图3-5,一个长方体的箱子紧靠墙角,它的长、宽、高分别是a ,b ,c .这个箱子露在外面的表面积是多少?(4)某件商品的成本价为a 元,按成本价提高15%标价,后又以八折(即按标价的80%)销售,这件商品的售价为多少元?2.教材第82页“随堂练习”.3.填空.(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 ,则正方形的面积是a 2;(2)若三角形的一边长为a ,且这边上的高为h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12 ah ;(3)若正方体的棱长为x ,则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x 2;(4)若m 为有理数,则它的相反数是-m ;(5)小明每个月从零花钱中储存x 元钱用来捐款,一年下来小明捐款12x 元.【答案】1.(1)ab -4c 2,多项式,次数是2 (2)109 x ,单项式,次数是1 (3)ab +ac +bc ,多项式,次数是2 (4)0.92a ,单项式,次数是1四、课堂小结1.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分别是什么?2.多项式及其次数、项数、常数项分别是什么?3.什么是整式?五、课后作业教材第82页习题3.1第5,6,8,9题.“整式”属于“代数式”的领域,是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整式是代数式中最基本的式子,是实际的需要,也是今后学习分式、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整式中有些概念,学生刚学时不易理解,比如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多项式的项与次数等,教学时可通过简单生动的事例,帮助学生区分、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对概念和纯文字的叙述,不要仅追求精确的形式,而是更加去注重其实质的理解与领悟.。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一轮第二讲代数式★重点★代数式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代数式的运算一、重要概念分类:1.代数式、有理式、无理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
没有根号的代数式叫有理式。
如:a、。
22a b+2.整式和分式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叫做分式。
如:。
分母中不含有字母的代数式叫做整式。
1a整式和分式统称有理式,或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
3.单项式与多项式数字和字母之间,字母和字母之间只有乘除运算的代数式叫单项式。
如:,23a bc 。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如:、0、-3。
几个单项式的和或差,叫213a bc a做多项式。
说明:①根据除式中有否字母,将整式和分式区别开;根据整式中有否加减运算,把单项式、多项式区分开。
②进行代数式分类时,是以所给的代数式为对象,而非以变形后的代数式为对象。
划分代数式类别时,是从外形来看。
如为分式。
xx4.系数与指数区别与联系:①从位置上看;②从表示的意义上看5.同类项及其合并条件:①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合并依据:乘法分配律6.根式表示方根的代数式叫做根式。
含有关于字母开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无理式。
注意:①从外形上判断;②区别:、是根式,但不是无理式,是无理数。
377.各种方根的概念1.平方根: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另一个数,那么这个数叫另一个数的平方根.即:2,a aχχχ==叫的平方根记作2.算术平方根: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另一个数,这个正数叫另个一数的算术平方根。
a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分有理式无理式代数式配还发兄弟体活⑴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a≥0—与“平方根”的区别]);a ⑵算术平方根与绝对值①联系:都是非负数,=│a│2a ②区别:│a│中,a 为一切实数;中,a 为非负数。
a 3.立方根: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另一个数,这个数叫另个一数的立方根。
如:3,a a χχχ==叫的立方根 记作 8.同类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高中数学解决代数问题教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代数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代数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代数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答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老师通过一个简单的代数问题引入本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代数问题解决方法的兴趣。
二、讲解代数问题的解决方法(15分钟)
1. 代数问题的基本形式
2. 代数问题的解题步骤
3. 代数问题的常见解题技巧
三、练习(25分钟)
老师出示几个代数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并给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灵活应用代数知识解决问题。
四、总结(5分钟)
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代数问题解决方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代数问题的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代数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了解决代数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运用代数知识的能力。
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多进行实际操作,增加解题的能力和信心。
3.6 整式的加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用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进行整式加减运算.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整式的加减运算的法则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重难点】重点: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道理.难点:灵活准确的运用整式的加减的步骤进行运算.【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按照下面的步骤做一做:(1)任意写一个两位数;(2)交换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又得到一个数;(3)求这两个数的和.再写几个两位数重复上面的过程.这些和有什么规律?这个规律对任意一个两位数都成立吗?如果用a,b分别表示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那么这个两位数可以表示为10a+b.交换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得到的数是10b+a.这两个数相加为(10a+b)+(10b+a)= .根据运算结果,你能解决上面的问题吗?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探究】【探究】整式加减的法则学生自己解答上面的问题,得到(10a+b)+(10b+a)=11a+11b.让学生一起来看以下问题:两个数相减后的结果有什么规律?这个规律对任意一个三位数都成立吗?学生:按照步骤可以列出式子(100a+10b+c)-(100c+10b+a)=99a-99c=99(a-c).也就是,任意一个三位数,经过上述运算程序后结果一定是99的倍数.教师提问:在上面的两个问题中,分别涉及整式的什么运算?说一说你是如何运算的.学生:分别涉及整式的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在运算的过程中,如果有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教师归纳整式加减的法则:一般地,进行整式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要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活动三:例题讲解例1 求2a2-4a+1与-3a2+2a-5的差.解:(2a2-4a+1)-(-3a2+2a-5)=2a2-4a+1+3a2-2a+5=5a2-6a+6.处理方式:本题首先带领学生根据题意列出式子,强调要把两个代数式看成整体,列式时应加上括号.例2 求12x-2(x-13y2)+(-32x+13y2)的值,其中x=-2,y=23.解:12x-2(x-13y2)+(-32x+13y2)=12x-2x+23y2-32x+13y2=(12-2-32)x+(23+13)y2=-3x+y2当x=-2,y=23时,原式=-3×(-2)+(23)2=6+49=649.处理方式:学生计算,请学生板书解题过程,教师提示:先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化简后,再代入数值进行计算比较简便,去括号时,特别注意符号问题.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求代数式的值时,应先将代数式进行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化简,再代值进行计算.【当堂反馈】1.求下列各式的值:(1)(-3x2-x+2)+(4x2+3x-5);(2)(4a2-3a)+(2a2+a-1);(3)(x2+5xy-y2)-(x2+3xy-2y2);(4)2(1-a+a2)-3(2-a-a2).2.求5(3a2b-ab2)-4(-ab2+3a2b)的值,其中a=-2,b=3.【课后小结】1.怎样进行整式的加减?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3.本节课涉及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反思】。
绝对值与代数式运算1.当a ,b ,c 同号时,求||||||a b c a b c ++的值. 【答案】解:当a ,b ,c 都为正数时,原式3a b c a b c =++=; 当a ,b ,c 都为负数时,原式3a b c a b c=---=-, 所以||||||a b c a b c ++的值为3或3-. 2.已知:a ,b ,c 均为非零有理数,求||||||a b c a b c ++的值. 【答案】解:对a ,b ,c 的取值情况分类讨论如下:①当a ,b ,c 都是正数时,3||||||a b c a b c ++=; ②当a ,b ,c 都是负数时,1||||||a b c a b c ++=-,所以和为3-; ③当a ,b ,c 中有两个正数,一个负数时,||a a 、||b b 、||c c 中有两个1,一个1-,所以和为1.④当a ,b ,c 中有一个正数、两个负数时,||a a 、||b b 、||c c 中有两个1-,一个1+,所以和为1-. 总之,1||||||a b c a b c ++=±或3±. 3.若0ab >,求||||||a b ab a b ab ++的值. 【答案】解:当0a >,0b >时,1113||||||a b ab a b ab ++=++=; 当0a <,0b <时,1111||||||a b ab a b ab ++=--+=-. 4.已知0abc ≠,那么||||||a b c a b c ++的可能的值有 ;0abc ≠,0a b c ++=,则||||||||a b c abc a b c abc +++= . 【答案】解:a ,b ,c 是非零有理数,∴(1)当0a >,0b >,0c >时,1113||||||a b c a b c ++=++=; (2)当0a <,0b <,0c <时,1113||||||a b c a b c ++=---=-; (3)当0a >,0b >,0c <时,1111||||||a b c a b c ++=+-=;同理,0a >,0b <,0c >;0a <,0b >,0c >时原式的值均为1.(4)当0a <,0b <,0c >时,1111||||||a b c a b c ++=--+=-; 同理,当0a <,0b >,0c <;0a >,0b <,0c <时原式的值均为1-. 故||||||a b c a b c ++的可能的值有3±,1±; 由已知可得:a ,b ,c 为两正一负或两负一正.①当a ,b ,c 为两正一负时:1||||||a b c a b c ++=,1||abc abc =-,故0||||||||a b c abc a b c abc +++=, ②当a ,b ,c 为两负一正时:1||||||a b c a b c ++=-,1||abc abc =.故0||||||||a b c abc a b c abc +++= 由①②知0||||||||a b c abc a b c abc +++=. 故答案为:3±,1±;0.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已知a ,b 、c 是有理数(1)当0ab >,0a b +<时,求||||a b a b +的值; (2)当0abc ≠时,求||||||a b c a b c ++的值; (3)当0a b c ++=,0abc <,||||||b c a c a b a b c ++++-的值. 【答案】解:(1)0ab >,0a b +<,0a ∴<,0b < ∴112||||a b a b +=--=-; (2)当a 、b 、c 同正时,1113||||||a b c a b c ++=++=; 当a 、b 、c 两正一负时,1111||||||a b c a b c ++=+-=; 当a 、b 、c 一正两负时,1111||||||a b c a b c ++=--+=-; 当a 、b 、c 同负时,1113||||||a b c a b c ++=---=-; (3)0a b c ++=, b c a ∴+=-,a c b +=-,a b c +=- ∴||||||b c a c a b a b c ++++-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 又0abc <,∴当0c <,0a >,0b >时,原式||||||a b c a b c =--+ 1113=---=-;当0c >,0a >,0b <时,原式||||||a b c a b c =--+ 1111=-++=;当0c >,0a <,0b >时,原式||||||a b c a b c =--+ 1111=-+=.6.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如在化简||a 时,可以这样分类:当0a >时,||a a =;当0a =时,||0a =;当0a <时,||a a =-.用这种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当5a =时,求||a a的值. (2)当2a =-时,求||a a 的值. (3)若有理数a 不等于零,求||a a的值. (4)若有理数a 、b 均不等于零,试求||||a b a b +的值. 【答案】解:(1)当5a =时,||1a a=;(2)当2a =-时,1||a a =-; (3)若有理数a 不等于零,当0a >时,||1a a=,当0a <时,||1a a =-; (4)若有理数a 、b 均不等于零,当a ,b 是同正数,||2||a b a b +=, 当a ,b 是同负数,||2||a b a b +=-, 当a ,b 是异号,||0||a b a b+=.7.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常用到“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下面是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请仔细阅读,并解答题目后提出的“探究”【提出问题】三个有理数a、b、c满足0abc>,求||||||a b ca b c++的值.【解决问题】解:由题意得:a,b,c三个有理数都为正数或其中一个为正数,另两个为负数.①当a,b,c都是正数,即0a>,0b>,0c>时,则:||||||1113a b c a b ca b c a b c++=++=++=;②当a,b,c有一个为正数,另两个为负数时,设0a>,0b<,0c<,则:||||||1111 a b c a b ca b c a b c--++=++=--=-所以:||||||a b ca b c++的值为3或1-.【探究】请根据上面的解题思路解答下面的问题:(1)三个有理数a,b,c满足0abc<,求||||||a b ca b c++的值;(2)已知||3a=,||1b=,且a b<,求a b+的值.【答案】解:(1)0abc<,a∴,b,c都是负数或其中一个为负数,另两个为正数,①当a,b,c都是负数,即0a<,0b<,0c<时,则:||||||1113a b c a b ca b c a b c---++=++=---=-;②a,b,c有一个为负数,另两个为正数时,设0a<,0b>,0c>,则||||||1111a b ca b c++=+-=.(2)||3a=,||1b=,且a b<,3a∴=-,1b=或1-,则2a b+=-或4-.8.(1)【问题发现】数学小组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若a ,b 均不为零,求||||a b x a b =+的值. 小明说:“考虑到要去掉绝对值符号,必须对字母a ,b 的正负作出讨论,又注意到a ,b 在问题中的平等性,可从一般角度考虑两个字母的取值情况.” 解:①当两个字母a ,b 中有2个正,0个负时,||||112a b x a b =+=+=; ②当两个字母a ,b 中有1个正,1个负时,无论谁正谁负,x 都等于0; ③当两个字母a ,b 中有0个正,2个负时,||||112a b x a b =+=--=-; 综上,当a ,b 均不为零,求x 的值为2-,0,2.(2)【拓展探究】若a ,b ,c 均不为零,求||||||a b c x a b c =+-的值. (3)【问题解决】若a ,b ,c 均不为零,且0a b c ++=,直接写出代数式||||||b c a c a b a b c +++++的值. 【答案】解:(2)①当a ,b ,c 都为正数时:||||||1111a b c x a b c =+-=+-=. ②当a ,b 为正,c 为负时:||||||1113a b c x a b c =+-=++=. 当a ,c 为正,b 为负时:||||||1111a b c x a b c =+-=--=-. 当b ,c 为正,a 为负时:||||||1111a b c x a b c=+-=-+-=-. ③当a ,b 为负,c 为正时:||||||1113a b c x a b c =+-=---=-. 当a ,c 为负,b 为正时:||||||1111a b c x a b c =+-=-++=. 当b ,c 为负,a 为正时:||||||1111a b c x a b c=+-=-+=. ④当a ,b ,c 都为负数时:||||||1111a b c x a b c =+-=--+=-. 综上所述||||||a b c x a b c=+-的值为1或3或3-或1-. (3)a ,b ,c 均不为零,且0a b c ++=,a ∴,b ,c 为两正一负或两负一正.∴①当a ,b ,c 为两正一负时:1111||||||||||||b c a c a b a b c a b c a b c +++++=---=--+=-.②当a ,b ,c 为两负一正时:1111||||||||||||b c a c a b a b c a b c a b c +++++=---=+-=. 9.已知a ,b ,c 都不等于零,且||||||||a b c abc a b c abc ++-的最大值是m ,最小值为n ,求m n mn的值.【答案】解:当a ,b ,c 三个都大于0,可得2||||||||a b c abc a b c abc ++-= 当a ,b ,c ,都小于0,可得2||||||||a b c abc a b c abc ++-=- 当a ,b ,c 一正二负,可得2||||||||a b c abc a b c abc ++-=- 当a ,b ,c 二正一负可得2||||||||a b c abc a b c abc ++-= 2m ∴=,2n =-∴原式1=- 10.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位置如图所示(1)用“<”连接0、a -、b -、1-(2)化简:1||2|1||1|3a ab b a -+---- (3)若2(1)0c a +<,且0c b +>,求|1||1|||11c c a b c c c a b c+--++-+--+的值.【答案】解:(1)由数轴可得: 10b a -<-<<-;(2)原式12(1)(1)3a ab b a =-++---- 455333a b =+-; (3)2(1)0c a +<,且0c b +>, 0c ∴<,10b >>,||c b ∴<,原式1(1)()11c c a b c c c a b c +----+=+-+--+ 111=-+1=.。
第13讲 代数法解题一、知识要点有一些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用算术方法解答比较繁、难,甚至无法列式算式,这时我们可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二、精讲精练【例题1】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零件,生产的甲种零件比乙种零件多12个,乙种零件全部合格,甲种零件只有54合格,两种零件合格的共有42个,两种零件个生产了多少个?练习1:1、某校参加数学竞赛的女生比男生多28人,男生全部得优,女生的43得优,男、女生得优的一共有42人,男、女生参赛的各有多少人?2、有两盒球,第一盒比第二盒多15个,第二盒中全部是红球,第一盒中的52是红球,已知红球一共有69个,两盒球共有多少个?3、六年级甲班比乙班少4人,甲班有31的人、乙班有41的人参加课外数学组,两个班参加课外数学组的共有29人,甲、乙两班共有多少人?【例题2】阅览室看书的学生中,男生比女生多10人,后来男生减少41,女生减少61,剩下的男、女生人数相等,原来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在阅览室看书?练习2:1、某小学去年参加无线电小组的同学比参加航模小组的同学多5人。
今年参加无线电小组的同学减少51,参加航模小组的人数减少101,这样,两个组的同学一样多。
去年两个小组各有多少人?2、原来甲、乙两个书架上共有图书900本,将甲书架上的书增加85,乙书架上的书增加103,这样,两个书架上的书就一样多。
原来甲、乙两个书架各有图书多少本?【例题3】甲、乙两校共有22人参加竞赛,甲校参加人数的51比乙校参加人数的41少1人,甲、乙两校各有多少人参加?练习3:1、学校图书馆买来文艺书和连环画共126本,文艺书的比连环画的少7本,图书馆买来的文艺书和连环画各是多少本?2、某小有学生465人,其中女生的23比男生的45少20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例题4】甲书架上的书是乙书架上的65,两个书架上各借出154本后,甲书架上的书是乙书架上的74,甲、乙两书架上原有书各多少本?练习4:1、儿子今年的年龄是父亲的61,4年后儿子的年龄是父亲的41,父亲今年多少岁?2、某校六年级男生是女生人数的32,后来转进2名男生,转走3名女生,这时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3。
第2讲 代数式及整式的运算一、考点知识梳理【考点1 代数式定义及列代数式】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2.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里的运算关系,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考点2 幂的运算】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a m •a n =a m +n (m ,n 是正整数)幂的乘方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m )n =a mn (m ,n 是正整数)积的乘方法则:把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ab )n =a n b n (n 是正整数)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减.a m ÷a n =a m ﹣n (a ≠0,m ,n 是正整数,m >n )【考点3 合并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考点4 整式的乘法】单项式乘以多项式m(a +b)=am +bm多项式乘以多项式(a +b)(m +n)=am +an +bm +bn二、考点分析【考点1 代数式定义及列代数式】【解题技巧】(1)在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时,常需先把问题中的一些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示出来,也就是列出代数式;(2)列代数式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掌握文字语言(和、差、积、商、乘以、除以等)在数学语言中的含义;(3)注意书写规则:a×b 通常写作a·b 或ab ;1÷a 通常写作1a;数字通常写在字母前面,如a×3通常写作3a ;带分数一般写成假分数,如115a 通常写作65a. 【例1】(2019.海南中考)当m =﹣1时,代数式2m +3的值是( )A .﹣1B .0C .1D .2【答案】C .【分析】将m=﹣1代入代数式即可求值;【解答】解:将m=﹣1代入2m+3=2×(﹣1)+3=1;故选:C.【举一反三1-1】(2019.云南中考)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单项式:x3,﹣x5,x7,﹣x9,x11,……,第n个单项式是()A.(﹣1)n﹣1x2n﹣1B.(﹣1)n x2n﹣1C.(﹣1)n﹣1x2n+1D.(﹣1)n x2n+1【答案】C.【分析】观察指数规律与符号规律,进行解答便可.【解答】解:∵x3=(﹣1)1﹣1x2×1+1,﹣x5=(﹣1)2﹣1x2×2+1,x7=(﹣1)3﹣1x2×3+1,﹣x9=(﹣1)4﹣1x2×4+1,x11=(﹣1)5﹣1x2×5+1,……由上可知,第n个单项式是:(﹣1)n﹣1x2n+1,故选:C.【举一反三1-2】(2019•台湾)图1的直角柱由2个正三角形底面和3个矩形侧面组成,其中正三角形面积为a,矩形面积为b.若将4个图1的直角柱紧密堆叠成图2的直角柱,则图2中直角柱的表面积为何?()A.4a+2b B.4a+4b C.8a+6b D.8a+12b【答案】C.【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正三角形面积为a,矩形面积为b,∴图2中直角柱的表面积=2×4a+6b=8a+6b,故选:C.【举一反三1-3】(2019•台湾)小宜跟同学在某餐厅吃饭,如图为此餐厅的菜单.若他们所点的餐点总共为10份意大利面,x杯饮料,y份沙拉,则他们点了几份A餐?()A.10﹣x B.10﹣y C.10﹣x+y D.10﹣x﹣y【答案】A.【分析】根据点的饮料能确定在B和C餐中点了x份意大利面,由题意可得点A餐10﹣x;【解答】解:x杯饮料则在B和C餐中点了x份意大利面,y份沙拉则在C餐中点了y份意大利面,∴点A餐为10﹣x;故选:A.【考点2 幂的运算】【解题技巧】1.在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时,应注意:①底数必须相同,如23与25,(a2b2)3与(a2b2)4,(x﹣y)2与(x﹣y)3等;②a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③按照运算性质,只有相乘时才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2.概括整合: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学习整式乘除运算的基础,是学好整式运算的关键.在运用时要抓住“同底数”这一关键点,同时注意,有的底数可能并不相同,这时可以适当变形为同底数幂.3.注意:①因式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积的乘方,法则仍适用;②运用时数字因数的乘方应根据乘方的意义,计算出最后的结果.【例2】(2019•广东中考)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b6+b3=b2B.b3•b3=b9C.a2+a2=2a2D.(a3)3=a6【答案】C.【分析】直接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A、b6+b3,无法计算,故此选项错误;B、b3•b3=b6,故此选项错误;C、a2+a2=2a2,正确;D、(a3)3=a9,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举一反三2-1】(2019•甘肃中考)计算(﹣2a)2•a4的结果是()A.﹣4a6B.4a6C.﹣2a6D.﹣4a8【答案】C.【分析】直接利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化简,再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2a)2•a4=4a2•a4=4a6.故选:B.【举一反三2-2】(2019•海南中考)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a2=a3B.a6÷a2=a3C.2a2﹣a2=2 D.(3a2)2=6a4【答案】A.【分析】根据同底数幂乘除法的运算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法则即可求解;【解答】解:a•a2=a1+2=a3,A准确;a6÷a2=a6﹣2=a4,B错误;2a2﹣a2=a2,C错误;(3a2)2=9a4,D错误;故选:A.【举一反三2-3】(2019•江苏南京中考)计算(a2b)3的结果是()A.a2b3B.a5b3C.a6b D.a6b3【答案】D.【分析】根据积的乘方法则解答即可.【解答】解:(a2b)3=(a2)3b3=a6b3.故选:D.【举一反三2-4】(2019•山东济南中考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点A(a,b),B(c,d),定义一种运算:A*B=[(3﹣c),],若A(9,﹣1),且A*B=(12,﹣2),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答案】(﹣1,8).【分析】根据新运算公式列出关于c、d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c、d的值;进一步得到点B的坐标.【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解得:.则点B的坐标为(﹣1,8).故答案为:(﹣1,8).【考点3 合并同类项】【解题技巧】合并同类项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要掌握同类项的概念,会辨别同类项,并准确地掌握判断同类项的两条标准:带有相同系数的代数项;字母和字母指数;(2)明确合并同类项的含义是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经过合并同类项,式的项数会减少,达到化简多项式的目的;(3)“合并”是指同类项的系数的相加,并把得到的结果作为新的系数,要保持同类项的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4)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例3】(2019•吉林长春中考)先化简,再求值:(2a+1)2﹣4a(a﹣1),其中a=.【答案】2.【分析】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以及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4a2+4a+1﹣4a2+4a=8a+1,当a=时,原式=8a+1=2.【举一反三3-1】(2019•山东威海中考)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2)3=a5B.3a2+a=3a3C.a5÷a2=a3(a≠0)D.a(a+1)=a2+1【答案】C.【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幂的乘方的性质,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的除法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a2)3=a6,故本选项错误;B、3a2+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C、a5÷a2=a3(a≠0),正确;D、a(a+1)=a2+a,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举一反三3-2】(2019•辽宁沈阳中考)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2m3+3m2=5m5B.m3÷m2=mC.m•(m2)3=m6D.(m﹣n)(n﹣m)=n2﹣m2【答案】B.【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法除法、幂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分别计算即可.【解答】解:A.2m3+3m2=5m5,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错误;B.m3÷m2=m,正确;C.m•(m2)3=m7,故错误;D.(m﹣n)(n﹣m)=﹣(m﹣n)2=﹣n2﹣m2+2mn,故错误.故选:B.【举一反三3-3】(2019•河北石家庄中考模拟)先化简,再求值:(5a2+2a+1)﹣4(3﹣8a+2a2)+(3a2﹣a),其中.【分析】首先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将两代数式化简,然后代入数值求解即可.【解答】解:∵(5a2+2a+1)﹣4(3﹣8a+2a2)+(3a2﹣a)=5a2+2a+1﹣12+32a﹣8a2+3a2﹣a=33a﹣11,∴当a=时,原式=33a﹣11=33×﹣11=0;【举一反三3-4】(2019•山东青岛中考模拟)化简求值:已知整式2x2+ax﹣y+6与整式2bx2﹣3x+5y﹣1的差不含x和x2项,试求4(a2+2b3﹣a2b)+3a2﹣2(4b3+2a2b)的值.【分析】根据两整式的差不含x和x2项,可得差式中x与x2的系数为0,列式求出a、b的值,然后将代数式化简再代值计算.【解答】解:2x2+ax﹣y+6﹣(2bx2﹣3x+5y﹣1)=2x2+ax﹣y+6﹣2bx2+3x﹣5y+1=(2﹣2b)x2+(a+3)x﹣6y+7,∵两个整式的差不含x和x2项,∴2﹣2b=0,a+3=0,解得a=﹣3,b=1,4(a2+2b3﹣a2b)+3a2﹣2(4b3+2a2b)=4a2+8b3﹣4a2b+3a2﹣8b3﹣4a2b=7a2﹣8a2b,当a=﹣3,b=1时,原式=7a2﹣8a2b=7×(﹣3)2﹣8×(﹣3)2×1=7×9﹣8×9×1=63﹣72=﹣9.【考点4 整式的乘法】【解题技巧】多项式的乘法要注意多项式中每一项不要漏乘,还要注意运算符号,遵循去括号的法则。
新湘教版列代数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代数式的表示方法和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索代数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代数式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 代数式的基本性质3. 列代数式的方法与技巧4. 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5. 代数式的运算规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代数式的概念、表示方法、基本性质及列代数式的方法。
2. 难点: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及代数式的运算规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代数式的概念、表示方法、基本性质等基础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学会运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索代数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代数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代数式的概念、表示方法、基本性质,让学生掌握代数式的基本知识。
3. 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巩固所学知识。
4. 探索: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探索代数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代数式概念、表示方法和基本性质的理解。
2. 练习题:布置一些有关代数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题目,巩固代数式的表示方法和基本性质。
2. 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并写出解题过程。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查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年级奥数周周练第13周代数法解题(教师版)----1e79a74c-6eaa-11ec-adb0-7cb59b590d7d 六年级奥数周周练第13周代数法解题(教师版)六年级奥林匹克周练习第13周代数法解题一、知识要点有一些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用算术方法解答比较繁、难,甚至无法列式算式,这时我们可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二、精练【例题1】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零件,生产的甲种零件比乙种零件多12个,乙种零4所有零件均合格,只有a类零件合格。
共有42个合格零件。
分别生产了多少零件?5【思路导航】这个问题很难用算术方法解决。
根据两种类型的42个合格零件,可通过方程进行求解。
解:设生产乙种零件x个,则生产甲种零件(x+12)个。
4(x+12)×x=42543x+9+x=425593x=42-955x=1818+12=30(个)答:生产了30种零件,18种零件。
1六年级奥林匹克周练习名称:__________________练习1:1.某校参加数学竞赛的女生比男生多28人,男生全部得优,女生的得优,男、女生4.共有42名获奖者。
有多少男选手和女选手?解:设男生参赛的有x人,则女生参赛的有(x+28)人。
3x+(x+28)×=424x=1212+28=40(人)有12个男孩和40个女孩。
22.有两盒球。
第一个盒子比第二个盒子多15个。
第二个盒子里的所有球都是红球,第一个盒子里的球都是红球,5已知红球一共有69个,两盒球各有多少个?解决方案:如果第二个盒子有x个球,第一个盒子有(x+15)个球。
二(x+15)×+x=695x=4545+15=60(个)A:第一个盒子里有60个球,第二个盒子里有45个球。
113.六年级的A班比B班少4人。
A班和B班的一些人参加课外数学小组。
两个班都有29人。
a班和B班有多少人?解:设乙班有x人,则甲班有(x-4)人。
11(x-4)×+x=2934x=5252-4=48(人)A:A班有48人,B班有52人。
代数式的值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数值,计算代数式的值;3.学生能够通过练习,提高解决代数式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代数式的定义;2.代数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个工具包,里面有一些代数式的练习题和答案;2.白板、黑板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约5分钟)1.出示一个简单的代数式,如2x+3,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值计算其值;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代数式?为什么我们要计算代数式的值?为什么要学习代数式?3.在黑板上写下学生的回答,并讲解代数式的定义和作用。
二、知识讲解(约15分钟)1.讲解代数式的计算方法:a.代入法:将给定的数值代入代数式中,然后按照运算法则计算;b.符号替换法:将代数式中的字母用给定的数值替换,然后按照运算法则计算。
2.举例说明代入法的计算方法:a.出示一个代数式,如3x+2y,然后给定x=2,y=3,让学生计算代数式的值;b.引导学生按照代入法的步骤,将给定的数值代入代数式中,然后进行运算;c.在黑板上演示计算过程,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提示。
3.举例说明符号替换法的计算方法:a. 出示一个代数式,如4xy,然后给定x=3,y=5,让学生计算代数式的值;b.引导学生按照符号替换法的步骤,将代数式中的字母用给定的数值替换,然后进行运算;c.在黑板上演示计算过程,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提示。
三、练习(约20分钟)1.将练习题分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2.学生完成后,互相批改,并在黑板上讲解答案;3.学生对比自己的答案,找出错误并订正;4.学生进行下一道题目的练习。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练习的数量和难度)四、巩固与拓展(约15分钟)1.出示几个较难的代数式,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值计算其值;2.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并讲解解题方法;3.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些代数式的计算,并对答案进行检查;4.学生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向教师请教。
代数式的值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代数式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则。
2.能够根据给定的代数式计算其值。
3.能够利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代数式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则。
2.利用代数式计算其值。
教学难点:1.能够利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教学课件等教学工具。
2.准备代数式的相关练习题。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识(1)教师通过提问和举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代数式?代数式有哪些运算规则?(2)教师板书代数式的定义及运算规则。
Step 2:讲解代数式的运算规则(1)教师通过例题讲解代数式的运算规则,包括相同项的合并、同类项的相加减、乘法公式的运用等。
(2)教师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并检查答案。
Step 3:小组合作探究(1)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道代数式的题目进行解答和讨论。
(2)学生在小组内彼此交流、讨论,并找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3)教师在小组之间巡视,提供指导和帮助。
Step 4:学生展示与分享(1)各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2)学生对其他小组的解答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
(3)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总结。
Step 5:拓展练习(1)教师提供一些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Step 6:课堂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代数式的概念及运算规则。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新知识、讲解运算规则、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展示与分享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代数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因此,在课后的作业布置上,应适当增加练习题的数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代数式的计算方法。
数的运算(1)教学内容教科书P75,完成教科书P78“练习十五”中第1、2、7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归纳整理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明确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2.在复习过程中,通过经历四则运算法则的归纳过程,体验迁移归纳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运算能力。
3.感悟数学运算之间的内在联系,养成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四则运算法则,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比较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方法的异同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口算比赛,揭示课题课件出示教科书P78“练习十五”第1题。
师: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独立完成口算,集体订正。
【学情预设】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整数除法、分数和小数乘、除法是学生的易错题,可以利用错例有针对性地交流。
师:在这些口算题中,有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有关四则运算的知识。
[板书课题:数的运算(1)]【设计意图】复习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口算,对学生基础计算能力进行巩固和提高;二是借助口算揭示本节课要复习的内容。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教学笔记口算练习可以采取小组接龙的形式,完成后可挑选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说说算法。
二、归纳整理,复习巩固教学笔记1.复习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
师:你知道加、减、乘、除这些运算的意义是什么吗?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学情预设】可以引导学生举例来说明,学生对一个数乘小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很容易遗漏或混淆,教师可引导学生集体评议,互相补充完善。
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出示下表。
师:知道了四则运算的意义,想一想,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将上表修改、补充。
(出示课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运算及其含义,放手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与交流中构建运算的现实意义,并为下一步复习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专题简析】:解应用题时,用字母代表题中的未知数,使它和其他已知数同样参加列式、计算,从而求得未知数的解题方法,叫做代数法。
代数法也就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为顺利地学好用代数法解应用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切实理解题意。
通过读题,要明白题中讲的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已知条件,未知条件是什么,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之间是什么关系。
2、在切实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用字母代表题中(设)未知数。
通常用字母代表未知数,题目问什么就用代表什么。
有些练习题在用代数法解答时,不能题中问什么都用表示。
只表示题中另一个合适的未知数,这样才能顺利列出方程,求出所设的未知数。
然后通过计算,求出题目要求的那个未知量。
如果一道题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数,这就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从思考容易、计算方便着眼,灵活选择一个用表示,其他未知数用含有的代数式表示。
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要根据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列方程要同时符合三个条件:(1)等号两边的式子表示的意义相同;(2)等号两边数量的单位相同;(3)等号两边的数量相等。
如果一道应用题的数量有几个相等的关系,并且每一个都可以作为列方程的依据,这时要选择最简便、最明确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找等量关系没有固定方法,考虑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等量关系式就不同.
例2. 现在弟弟的年龄恰好是哥哥年龄的,而9年前弟弟的年龄只是哥哥年龄的今年哥哥多少岁?
答案
设弟弟今年x岁,哥哥2x岁.
(岁)
答:哥哥今年24岁.
举一反三:今年小红的年龄是爸爸的,四年后,小红的年龄是爸爸的,小红、爸爸今年各多少岁?
答案
设今年小红X岁,爸爸4X岁,四年后,小红岁,爸爸岁
则
答:今年小红11岁,爸爸44岁
原来学校书法组的人数是美术组人数的,这学期书法组和美术组各增加了5人.现在书法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原来书法组和美术组各有多少人?
答案
绘画30人书法20人
解析
解:假设原来美术组有x人,原来书法组有x人
根据题意,得:
x+5=(x+5)
解得x=30,x=20
即绘画30人书法20人
原来甲书架上的书是乙书架上的书的,后来从甲书架搬60本书到乙书架,这时甲书架上的书是
乙书架的.原来两个书架各有多少本书?
答案
解:设原来乙书架上有书x本,则原来甲书架上的书为本,
,
(本),
答:原来甲书架上有书600本,原来乙书架上有书720本.
解析
设原来乙书架上有书x 本,则原来甲书架上的书为本,根据等量关系:原来甲书架的书本书=(原来乙书架上的书本),列方程即可得出答案.
例题1。
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零件,生产的甲种零件比乙种零件多12个,乙种零件全部
合格,甲种零件只有45
合格,两种零件合格的共有42个,两种零件个生产了多少个? 【思路导航】本体用算术方法解有一定难度,可以根据两种零件合格的一共有42个,
列方程求解。
解:设生产乙种零件x 个,则生产甲种零件(x+12)个。
(x+12)×45
+x =42 45 x+935
+x =42 95 x =42-935
x =18
18+12=30(个)
答:甲种零件生产了30个,乙种零件生产了18个。
例题2。
阅览室看书的学生中,男生比女生多10人,后来男生减少14 ,女生减少16 ,剩下
的男、女生人数相等,原来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在阅览室看书?
【思路导航】根据剩下的男、女人数相等的题意来列方程求解。
解:设女生有x 人,则男生有(x+10)人
(1-16 )x =(x+10)×(1-14 )
X =90
90+90+10=190人
答:原来一共有190名学生在阅览室看书。
练习2
1、 某小学去年参加无线电小组的同学比参加航模小组的同学多5人。
今年参加无线
电小组的同学减少15 ,参加航模小组的人数减少110 ,这样,两个组的同学一样
多。
去年两个小组各有多少人?
2、 原来甲、乙两个书架上共有图书900本,将甲书架上的书增加58 ,乙书架上的书
增加310 ,这样,两个书架上的书就一样多。
原来甲、乙两个书架各有图书多少本?
3、 某车间昨天生产的甲种零件比乙种零件多700个。
今天生产的甲种零件比昨天少110 ,生产的乙种零件比昨天增加320 ,两种零件共生产了2065个。
昨天两种零件共生产了多少个?
例题3。
甲、乙两校共有22人参加竞赛,甲校参加人数的15 比乙校参加人数的14 少1人,
甲、乙两校各有多少人参加?
【思路导航】这题中的等量关系是:甲×15 =乙×14 -1
解:设甲校有x 人参加,则乙校有(22-x )人参加。
15 x =(22-x )×14 -1
x =10
22-10=12(人)
答:甲校有10人参加,乙校有12人参加。
练习3
1、 学校图书馆买来文艺书和连环画共126本,文艺书的16 比连环画的29 少7本,图
书馆买来的文艺书和连环画各是多少本?
2、 某小有学生465人,其中女生的23 比男生的45 少20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3、 王师傅和李师傅共加工零件62个,王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15 比李师傅的14 少2个,
两人各加工了多少个?
例5. 将
的分子加上一个自然数,分母减去这个自然数后,分数约分为,求这个自然数
答案 设这个数是x
举一反三:有一个分数为,把它的分子减去一个自然数,分母加上这个自然数,约分后变
为。
求这个自然数.
答案
解:
答:这个自然数是.
有一个分数,如果分子加1,约分后等于;如果分母加1,约分后等于。
求这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是多少?
答案
设分子为x,则分母就是2x-1,
当分子+1的时候有
解得:x=5.
所以分母=,
分子与分母的和为:5+9=14.
答:分子与分母的和为:5+9=14.
解析
可以假设分子是x ,那么分母可以用第二个条件求,就是2x-1,再用第一个条件列方程,求出分子,分母,再求两者之和
一个分数,分母加6,分子不变,约分后为
,如果分子加上4,原分母不变,约分后为,原分数是
多少?
答案 分母加6,分子不变,值为,也就是6个分子 等于 一个分母+6
分子加4,分母不变,值为
,也就是4个分子等于 一个分母 那么4个分子
一个分母个分子 根据这个关系列式:
分子
分母 这个分数是
验算得:
1、 设男生有x 人,则女生有(x+28)人
X+(x+28)×34 =42
X =12
12+28=40人
2、 设第二盒中有x 个球,则第一盒中有(x+5)个。
(x+15)×25 +x =69
X =45
45+15=60个
3、 设乙班共有x 人,则甲班共有(x -4)人。
(x -4)×13 +14 x =29
X =52
52-4=48人
练2
1、 设航模组有x 人,则无线电小组有(x+5)人。
(x+5)×(1-15 )=x ×(1-110 )
X =40
40+5=45
2、 设甲书架上原有x 本,则乙书架上原有(900-x )本
X ×(1+58 )=(900-x )×(1+310 )
X =400
900-400 =500
3、 设昨天生产乙种零件x 个,则甲种零件生产了(x+700)个。
X ×(1+320 )+(x+700)×(1-110 )=2065
X =700 700+700+700=2100 练3
1、 设买文艺书x 本,则连环画有(126-x )本。
16 x =(126-x )×29 -7
x =54
126-54 =72本
2、 设男生有x 人,则女生有(465-x )人
45 x -20=(465-x )×23
x =225
465-225 =240人
3、 设王师傅加工零件x 个,则李师傅加工了(62-x )个
15 x =(62-x )×14 -2
x =30
62-30=3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