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协外购件检验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70.92 KB
- 文档页数:6
外购、外协件进货检验标准**-JW-05-05一、检验目的:对于外部供方提供的物料进行检验,以确保投入使用的物料能满足生产预期要求。
二、检验依据:各有关物料标准和技术条件中的有关质量检验项目。
本检验标准所采用的抽样方案为GB/T 2828.1-2003标准中AQL为1.5,一般检查水平Ⅱ,实施抽样判定。
三、检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外协、外购件。
四、检验程序:1、供方所供物料在入库前,首先应及时通知外检员进行检查确认;2、外检员依据本标准中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核查;3、检验合格后出具检验报告单;4、仓库凭此检验报告单方可办理入库手续;5、检查时发现不合格,外检员出具不合格品处臵报告单,上报主管领导。
五、检验项目:(一)圆钢:1、对质量证明书的审核:检查原材料的化学成份、几何尺寸、表面质量等要求应符合该类别材料标准所列的标准规定。
供方所提供的质量证明书,必须是经材料生产单位质量检验部门盖章确认的原件或传真件。
从非材料生产单位获得的原材料,要取得材料质量证明书原件或加盖供材单位检验公章。
2、原材料标记检验:材料明显部位(两端面)至少应标有材料牌号、规格、炉(批)号等,且与材料质量证明书一致。
3、外观质量:对材料表面进行抽样检查,检查是否存在外翘皮等缺陷。
4、几何尺寸:外形尺寸、长度尺寸利用游标卡尺、卷尺进行抽样检查。
外形尺寸D ±1,长度尺寸L +50 0;5、化学成分:利用现有检测条件进行化学元素成分检测,必要时可委外进行光谱检测。
6、其它补充:圆钢物资到货后可先卸货,后检验。
发现质量问题,外检员及时通知供应部门,联系供应商处理相关问题。
(二)外加工毛管:1、产品标识:外加工毛管两端应放臵产品加工合格证,合格证中应注明钢号、规格、重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等。
2、外观质量:对材料表面进行抽样检查,检查是否存在内外翘皮、导板印、滑道等缺陷。
4、几何尺寸:外径、壁厚尺寸利用游标卡尺、壁厚千分尺进行抽样检查。
外协检验工作流程一、目的为确保及时有效的完成外协各项工作任务,持续提升外协产品质量特制订本流程;二、范围所有外协加工配件、外购件进行全检或者抽检;三、职责外协厂家:保质保量的完成公司所有外发加工的订单任务并按交期送货到厂;检验员:按检验标准要求对所有外协物料进行全检与抽检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部门负责人及外协厂家并跟踪改善效果;四、作业流程1、生产车间所有外发给外协厂家加工的加工件,必须填写«外发加工申请单»,经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才可外发。
否则,造成一切经济损失由当事人一个承担。
2、外协厂家送货入厂1.1外协厂家送货到厂后,按区域规划要求将所送货物放入待检区,标识清楚外协厂家、产品名称、、数量、状态等信息;1.2产品检验1.2.1检验范围:外协加工件、外购件(抽检);1.2.2 所有外协加工件、外购件按图纸要求进行检验,如出现无法确认问题及时填写«产品异常单»报上级主管帮忙或者技术部门做决定,产品检验合格后才可到仓库办理入库手续;1.3不合格品处理1.3.1产品出现异常经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技术部门评审确认让步接受后,产品价值按原价值60%结算费用;1.3.2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不良品需报废时,开具书面《产品报废单》交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做报废退返外协加工商处理;1.4标识所有检验完毕的产品必须按状态要求摆放于相应区域,未有规划区域的填写状态标识卡放于箱内以便区分1.4其它要求1.4.1 搞好区域内5S工作,每天打扫卫生,每周进行大扫除。
1.4.2 积极督促外协加工商、供应商改善和提升产品质量并及时处理区域内的不良品1.4.3抽检产品在连续三次达不到要求时,实行全检,全检人工费用由外协厂家负责1.4.4 对没有质量意识或发生质量问题拒不整改的厂家,质量人员有权建议主管部门要求停止其外协资格,直到其整改达到要求后方可。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检验操作规程(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检验操作规程目的防止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毛坯、外协半成品及配套件进入生产过程,并为稳定正常生产秩序和保证成品质量提供必要的条件。
范围生产所需的各类原材料、外购、外协物资。
内容3.1外购件:外购物资进厂前,采购人员必须要求供货方提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质量保证活动的外观证明,如“厂名、厂址、检验试验报告、检验记录、技术文件、合格证”等,必须严格控制进货渠道,拒绝“三无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
外购物资进厂后,保管人员按《仓储管理程序》收料,并通知进料检验员检验。
外购物资按其质量特性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发生缺陷的严重性,分为A、B、C三类,A类是关键的,施行严格的全项检查。
B类是重要的,抽检必要的质量特性。
C类是一般的,可以凭供货质量证明文件验收。
检验人员首先验证外购物资的外观证明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然后按照相关的标准,图纸的特性要求对外购物资的外部形状、规格、特性、外观标记及物资外包装等质量状况进行全面检验,对于数量较多且一般性的外购物资可按比率10﹪进行抽样检验,并做好检验结果记录。
电机:型号、规格、质量证书、合格证、供货厂家等,按技术部确定的要求逐一检查,煤安专用的外购零部件必须是申报“煤安”中心的规定厂家。
然后进行通电试验测转速和技术要求是否一致。
轴承:型号、规格、质量证书、合格证、供货厂家等,按技术部确定的要求逐一检查,煤安专用的外购零部件必须是申报“煤安”中心的规定厂家。
按抽样标准抽查,检测外径、内径和厚度。
泵、阀:型号、规格、质量证书、合格证、供货厂家等,按技术部确定的要求逐一检查,煤安专用的外购零部件必须是申报“煤安”中心的规定厂家。
上液压检测台逐一检测。
密封件、胶管等由检验员确认:型号、规格、质量证书、合格证、供货厂家等,按技术部确定的要求逐一检查,煤安专用的外购零部件必须是申报“煤安”中心的规定厂家。
原材料、外购、外协件进厂验收规定为使我公司生产的板式热交换器和换热机组制造采购的材料质量符合法规、技术标准及用户的要求,特制订本规定。
包含板式换热器所应用的夹紧板、换热板片、密封垫片、密封胶套、管材、螺栓、法兰、焊材、型钢、水泵、阀门及外加工夹紧板上下梁喷塑的检验要求。
确保所使用的材料准确无误,并具有可追溯性。
一、采购材料检验及验收1、采购的材料进厂后,采购员在工作时间2 小时之内与储运部保管员办理交接手续,保管员负责将实物存放在待检区,采购员持材料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填写《进货申请检验记录单》向质检部报检。
如当时无法提供材料质量证明书原件,应持传真件报检,并于7 天之内将原件交质检部存档,拖期罚责任人20 元/ 天。
质检部收到进货申请检验通知后 4 小时之内检验完毕并开具产品验收单,需复验的材料 3 天之内完成,需出具权威机构复验证明的7 个工作日之内完成。
未经质检部验收储运部不得发放使用,对违反规定的责任人每次罚款50 元。
材料责任工程师监督材料存放管理,有权对违反规定的进行批评和处罚。
2、质量证明书的审查板材进厂时应核对质量证明书,质量证明书内容应齐全,字迹清晰,并加盖生产单位的质量检验公章,也可以是加盖供材单位检验公章和经办人章的有效复印件。
质量证明书中的材料牌号、规格、生产炉号必须与实物一致,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交货状态及其它试验结果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3、夹紧板3.1 检验依据GB/T699《优质碳素钢结构钢》GB/T700 《碳素结构钢》GB/T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713《锅炉及压力容器用钢板》3.2 实物检查材料商的原生产单位的标识、技术标准、炉批号、规格、牌号、生产日期,应与质量证明书上相一致。
外形尺寸用游标卡尺或盒尺进行测量,材料尺寸的偏差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规定,厚度不能有下偏差。
钢板表面不应有裂纹、气泡、结疤、折叠、夹杂、分层等不允许的缺陷及腐蚀较严重的情况。
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为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树立良好的质量信誉,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外协件(外购件),应包含整机产品、零部件、中间工序以及带料外协等项目。
一、外协的基本原则:1、由外协部门根据生产要求外协,检计处按要求进行检验。
2、外协产品,包括零件如需变更技术要求,应预先取得生产、技术部门的同意,未经生产、技术部门同意不得任意变更要求。
外协厂如不能履行合同或质量不稳定,经协调仍达不到质量标准或协作厂要重新进行选点。
3、由工厂带料的外协件,按发料制度办理。
如涉及材料代用(包括材质、规格尺寸等),应按工厂规定办理材料代用手续。
二、合同签约:1、外协件供需双方签订协议或订货合同。
如有必要还可附技术协议,协议或合同内容应明确反映质量保证条款。
2、中间工序协作应满足图纸及工艺要求,并尽可能签订合同或按市内中间工序协作规定办理,协作件回厂后应办理送验手续,经验收合格后,应在工艺单上签字。
3、外协的协议、合同、技术协议等有关文件付本分送财务。
三、验收付款:按照双方商定的要求执行。
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外协件质量检验工作,确保外协件质量符合公司要求,提升产品质量水平,达到公司业务目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外协件质量检验工作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执行,同时参考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第三条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适用于所有与公司签订外协合同的供应商。
第四条本制度内容包括外协合同的签订、外协件的检验要求、检验流程、不合格品处理和管理等内容。
第五条公司质量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实施和监督,协助各生产部门进行外协件质量检验工作。
第六条外协件质量检验应遵循公正、公平、公开、及时的原则,对所有外协件进行全面检验,杜绝假冒伪劣产品。
第七条外协件质量检验结果将作为供应商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供应商应根据检验结果不断完善产品质量。
第二章外协合同签署与监督第八条与外协供应商签订合同前,公司采购部门应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并依据供应商的信用状况和质量情况进行评估。
外协外购件检验流程一、目的:为了对入厂外协外购件进行有效地质量控制,防止未经检验、未经验证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和装配生产,以确保入厂外协外购件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公司产品的质量要求,特制定本规范;二、适用范围:凡本公司外协外购件的一切成品及半成品;三、职责分工:1采购部要求外协外购单位提供产品检验报告,并通知品质部对外协外购单位所送电镀零部件或材料进行检验;2品质部根据电镀零部件或材料检验标准进行入厂检验,并在入库单上签字确认;3对生产急需,稍有瑕疵争议的电镀零部件或材料,必须由公司总经理签字批准让步接收或者退货;四、检验标准:由技术部和品质部共同商讨制定外协外购件图纸要求及检验指导书;五、程序说明:1外协外购件到货后,采购部核对采购订单数量和送货单数量是否一致,并通知品质部进行质量检验;2品质部接到采购部通知后,根据图纸要求及检验指导书的内容对报检产品进行全检或抽检;3对检验后内容与结果如实填写外协外购件检验记录表,对需要装配的电镀零部件或材料须进行装配实验,并做记录;4对检验后产品合格的,在入库单上签字确认,并通知仓库办理数量核对及入库手续; 5对生产急需,部分有瑕疵争议需做质量让步的,填写质检处理单,由生产经理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方可特许放行办理入库,但需在入库单上注明;6 对超过规定比例不合格的或达到整批不合格的,直接由生产经理签字退货,并申报对外协外购件单位进行罚款;对于长期送货有质量问题的供应商,应建议采购部重新选择货源,并汇报上级领导审批;7未经品质部签字确认的外协外购件,仓库一律不得记帐入库,否则出现质量问题,仓库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8电镀外协件入库后,由全检员对电镀产品进行全检,对检验不合格的记录数量,由采购部联系外协外购件单位要求退回;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公司人力成本剧增的,外协外购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9 装配车间员工对所使用的电镀零部件或材料进行自检,合格的直接使用,不能确定的汇报车间主管,由车间主管判定,不合格的计数并联系品质部共同商讨让步使用还是退货,并由品质部做好详细记录向上级领导反馈;10对于明显的电镀零部件或材料存在质量问题,装配车间仍继续装配生产,出现的批量生产报废或返工,装配车间负责人及装配员工应负相应的质量事故责任; 编制: 审核: 批准:品质检验流程图YES外协外购件检验记录合同编号:共页第页外协外购件检验记录合同编号:共页第页质检处理单质检单号:。
外协检验工作流程一、目的为确保及时有效的完成外协各项工作任务,持续提升外协产品质量特制订本流程;二、范围所有外协加工配件、外购件进行全检或者抽检;三、职责外协厂家:保质保量的完成公司所有外发加工的订单任务并按交期送货到厂;检验员:按检验标准要求对所有外协物料进行全检与抽检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部门负责人及外协厂家并跟踪改善效果;四、作业流程1、生产车间所有外发给外协厂家加工的加工件,必须填写外发加工申请单,经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才可外发.否则,造成一切经济损失由当事人一个承担.2、外协厂家送货入厂1.1外协厂家送货到厂后,按区域规划要求将所送货物放入待检区,标识清楚外协厂家、产品名称、、数量、状态等信息;产品检验检验范围:外协加工件、外购件(抽检);所有外协加工件、外购件按图纸要求进行检验,如出现无法确认问题及时填写产品异常单报上级主管帮忙或者技术部门做决定,产品检验合格后才可到仓库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品处理产品出现异常经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技术部门评审确认让步接受后,产品价值按原价值60%结算费用;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不良品需报废时,开具书面产品报废单交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做报废退返外协加工商处理;标识所有检验完毕的产品必须按状态要求摆放于相应区域,未有规划区域的填写状态标识卡放于箱内以便区分其它要求搞好区域内5S工作,每天打扫卫生,每周进行大扫除.积极督促外协加工商、供应商改善和提升产品质量并及时处理区域内的不良品抽检产品在连续三次达不到要求时,实行全检,全检人工费用由外协厂家负责对没有质量意识或发生质量问题拒不整改的厂家,质量人员有权建议主管部门要求停止其外协资格,直到其整改达到要求后方可.。
原材料、外协外购件入库检验规程1. 目的对本公司所有原材料、外协外购件入库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原材料、外协外购件入库检验。
3. 定义和术语采用ISO/TS16949-2009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
4. 职责划分4.1、采购部负责原材料、外协外购件的送检工作,并根据检验结果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考评。
4.2、仓库负责对原材料、外协外购件进行登记并入库。
4.3、技术质量部负责提供原材料、外协外购件的检验依据,并负责外购件的入库检验工作,对质量问题进行仲裁。
必要时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指导。
5. 检验人员资质为保证原材料、外协外购件入库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事原材料、外协外购件入库检验的检验员必须具备以下资格之一:5.1 具备国家认证初级以上检验师资格的检验员。
5.2 在本公司服务一年以上,并熟悉公司原材料、外协外购件的使用情况的检验员。
5.3 经本公司培训,并通过原材料、外协外购件检验员资格考试的检验员。
6. 检验场地与检验工具6.1 检验场地原材料、外协外购件检验必须有明确的检验区域和场地,能严格区分待检品、合格品、待判定品和不合格品。
6.2 检验平台原材料、外协外购件检验所使用的检验平台必须为一级以上的检验平台。
6.3 检验工具原材料、外协外购件检验须配备专用的检验工具并对其每年定期校检,以保证检具始终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7. 工作内容7.1、原材料、外协外购件的重要度分类根据原材料、外协外购件对最终产品影响重要程度,将其分为关键项、重要项和一般项:A、关键项:即保证安全项,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B、重要项:即重要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对产品实现有重要影响的物资。
C、一般项:即一般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非关键部位的批量物资,它一般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外购、外协件检验规程
1、目的
按规定要求对外购、外协件进行检验,只有经检验且符合要求的合格品才能投入生产。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外购、外协件检验的控制。
3、职责
3.1质量部负责外购、外协件检验过程的归口管理。
3.2检验员按规定实施检验。
4、工作程序
4.1检验方式
4.1.1根据外购、外协件对产品质量影响程度和随采购物品提供的说明书或说明文件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检验。
4.1.2外购、外协件产品方式有:称重、测量、观察、工艺验证等方法,根据情况可采用全检、抽检、免检的方法。
4.2检验内容
4.2.1外购、外协件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破损现象。
4.2.2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与采购清单是否一致。
4.2.3出厂日期、合格证等产品说明书是否齐全。
4.3检验员按规定实施检验,不合格品不得办理入库手续。
4.4发现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有关规定执行。
4.5质量部、仓库应妥善保存检验记录,作为对合格供方评价、进行动态管理的主要依据之一。
外协、外购物料检验程序一、目的:为了有效控制外购物料进入生产、装配流程的质量,规定了相关的检验程序,以确保物料品质满足标准要求。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外购直接用于产品的原辅材料,如主材料、标准件、各种装配材料、外协电镀、氧化及其它加工件。
三、各部门职责:1.采购人员、外协人员负责签写《外购、外协物料检验申请单》,并准备相应的订单、图纸备检。
2.品控部根据相关标准负责报检物料的检验。
3.仓库管理人员负责来料的登记、核对、查收、标识及保存。
四、程序要求:1.各采购员发出《采购订单》以及外协人员外协加工零件出厂后,根据商订的到货时间,最迟在到货前4小时填写好《外协、外购物料检验申请单》,注明申请检验内容;并将《采购订单》或图纸交品控部IQC。
(仓库保存)2.任何外购、外协物料均必须先检合格,才能入库或下转。
严禁未检而投入使用。
IQC有权拒检无订单(或供货协议)、无图纸、无《外购、外协物料检查申请单》的物料。
外协加工的检验依据为图纸,凡与图纸要求不符,无主管工程师签字确认的更改,一律按不合格品处理。
3.经IQC检验合格的外购、外协物料在产品上悬挂绿色标识牌,并通知仓管入库或外协员转下工序。
4.经IQC检验不合格的外购、外协物料,在产品上悬挂红色标识牌,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5.每批次外购、外协物料经检验后,均应填写《外购、外协物料检验报告单》并分送相关部门。
6.已判定退货物料,应填写《退货单》经主管审批后,按要求送各部门,仓库需保证专门区域存放退货。
并限定,外购物料3天内;外协物料24小时由相关采购员、外协员通知供应商在限定时间内自取退货。
逾期按无主物料处理。
7.每批次外购物料检验后,仓管员负责将《检验报告单》,客户《送货单》以及《入库单》(或《退货单》)交采购员,以便采购员与客户沟通以及通知生产到货情况。
五、每批次外购、外协物料的《外购、外协物料检验申请单》、《外购、外协物料检验报告单》由品质部统一保存,期限为一年。
外购件、外协件检验规程
本规程规定了外购件、外协件检验、入库以及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
外协件指我公司提供的毛坯件或半成品,经供方完成部分工序(工序外协件)或全部工序(成品外协件)后返回我公司的产品。
外协件返回后由库管员以书面形式开具《检验通知单》,通知外协检验员,检验员根据图纸要求和《车桥厂毛坯工序抽检率》进行检验,并作好记录。
抽检全部合格的开具《外协配件质量检验报告单》通知库管员。
抽检有不合格按《供方产品抽样评定标准》处理。
检验员对外协送检产品作好标识,并将检验结果通知库管员。
库管员根据检验员开出的报告单,合格的入库,不合格品作退货或扣款处理,并通知外协单位和有关部门。
特殊产品外协件由技术科通知质检部,质检部安排外协检验员到外协单位跟踪检验并作好记录,回厂后以书面形式通知库管员。
外协模具由技术科通知外协检验员,检验员根据图纸要求全检合格后入库。
外协件不合格的由外协单位承担返修责任,无法返修的根据公司实际损失作出赔偿。
技术科提供图纸、外单位生产的外购件由外协检验员检验(100%)合格后入库。
其它外购件(如螺丝、螺母、刀具、钻头、攻头、包装箱等)由库管员核对质保书以及相关说明资料后入库。
本规程自2005年4月1日开始执行。
2005年3月28日。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外购外协件检验程序
一、目的:
此检验规范为本公司所有外购、外协零部件检验规范的汇编,依据有关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而成。
此规范删除了老版本不适用的内容,纠正了老版本有误的内容,增加了老版本所不足的内容;完善了抽样标准;统一了格式,改变了装订方法,统一了缺陷分类的名称。
二、缺点分类说明:
2.1严重缺陷(致命CR ):单位产品的极重要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导致出现火灾、电击、人身伤害、尖锐噪音、污染环境、死机等危险或不良产生,此类缺陷归类为严重缺陷.
2.2一般缺陷 (MA):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导致产品某项使用性能受损或者丧失,或者招致产品使用不便,此类缺陷归类为一般缺陷。
2.3 轻微缺陷 ( MI):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导致产品规格同原定规格稍有差异,但对于产品使用性能并无影响,此类缺陷归类为轻微缺陷。
三、检验程序:
1.1 根据来货数量,按GB/T 2828.1-2003单次抽样计划,一般检验水平Ⅱ,严重缺陷(CR):0/1;一般缺陷(MA):0.65;轻微缺陷(MI):
2.5的标准进行检验(有特别指出除外),并根据包装的箱数或包数开平方抽取样本数,依据检验规范和产品规格书来检查样本数,最后将结果记录于报表,合格品入库,不合格品或经品保经理批准后作让步接受(特裁)处理,或作退供应商处理。
外协、外购件入厂检验规范编号:YXNY-SQ-QCI-04-2012(1.1)保存期3年一.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有限公司生产所涉及的钣焊件、铸造件、机加工件及企业自行提供图样,技术要求的标准件等外协产品的检验。
二.目的为了对入厂外协件进行有效地质量控制,防止未经检验、未经验证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和加工,以确保入厂外协、外购件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公司产品的质量要求,特别制定本规范。
三.检验规则物品进厂检验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各有关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并严格把关,凡未经进厂质量检验或进厂质量检验不合格的外购产品一律不得入库,更不能擅自使用。
3.1外协、外购件入厂检验说明3.1.1 物品进厂检验的依据依照外协、外购物品的技术标准(由技术部负责提供)、工艺文件等相关资料。
3.1.2 外协、外购产品由供应商提供产品合格证、检验单、质量保证书等技术要求、质量应具备的文件。
3.1.3 没有质量证明文件的外协、外购产品,采购部门必须与技术、品质等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在取得相应的质量文件后才能交检,否则不予检验。
3.1.4 对产品品质性能及使用安全性将产生较大影响的入厂检验外协件:机体、扭力臂、行星架、行星轴、扭力臂销轴,进行全检。
3.1.5 首次签订合同意向的供方生产的外协、外购件进行全检。
3.1.6 技术质量部门应做好质量检验记录,并将各种质量合格资料收存归档,保证其完整性,可追溯性和检索性。
3.2 外协、外购件入厂检验程序·外协件入场后,由采购部门人员填写《报检单》(一式三份)向技术质量部检验人员进行报检,报检单上应注明产品名称、图号、数量、生产厂家等。
·报检时,由采购部门将质量证明书及技术要求的相关的材质、热处理硬度等报告提交检验人员审核。
·凡没有生产厂家检验合格证明书及有关质量凭证的产品、标识不符的产品、质量证明书及其他质量凭证不合格的产品检验员不予受理,由采购部门负责退货。
主要原材料外购外协件检验规程一、检验范围:主要原材料、外购件和外协件的检验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性能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硬度检测、抗拉强度检测等。
2.化学成分检验:对原材料、外购件和外协件的化学成分进行检验,包括采样、试样制备、检测方法选择等。
3.机械性能检验:对原材料、外购件和外协件的机械性能进行检验,包括静力试验、动力试验等。
4.寿命测试:对原材料、外购件和外协件进行寿命测试,以验证其在长期使用中的可靠性。
二、检验流程:1.原材料接收:原材料到货后,首先进行外观检查。
检查项目包括表面是否有明显破损、变形等问题。
2.采样:根据原材料的形态和尺寸,进行合适的采样方式,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3.试样制备:根据具体的检测方法,对采样得到的样品进行试样制备。
4.检测方法选择:根据原材料的性质、用途和国家标准等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的检验。
5.检验记录:对检验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结果进行记录和存档,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6.检验结果评定:根据国家标准和产品要求,对检验结果进行评定,判断原材料是否能够符合产品要求。
7.合格品处理:对检验合格的原材料进行标识、入库和存储。
8.不合格品处置:对不合格的原材料进行退货和返工处理,确保不合格品不会投入到生产中。
9.外购件和外协件的检验流程与原材料类似,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调整。
三、检验设备和仪器:1.外观检查:显微镜、测量仪器等。
2.尺寸检测:千分尺、卡规、游标卡尺等。
3.化学成分检测:显微镜、金相显微镜、光谱仪、色谱仪、光度计等。
4.机械性能检测:拉力试验机、硬度计、冲击试验机等。
5.寿命测试:启闭试验机、振动台、高温烤箱等。
四、检验记录和报告:1.检验记录:对于每次检验都需要做详细的检验记录,包括原材料的基本信息、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
2.检验报告:根据实际需要,对检验结果进行总结和整理,形成检验报告,并将报告交给有关部门和责任人。
1 目的
为了对入厂外协外购件进行有效地质量控制,防止。
未经检验、未经验证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和装配生产,以确保入厂外协外购件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公司产品的质量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2 适用范围
凡本公司外协外购件的一切成品及半成品。
3 职责
3.1 采购外协部要求外协外购单位提供产品检验报告,并通知质检部对外协外购单位所送零部件进行检验。
3.2 质检部根据零部件图纸、技术要求进行入厂检验,并在《入库单》上签字确认。
4 工作程序
4.1分类与控制:
4.1.1物料分类:
(1)外协件:我公司提供的毛坯件或半成品,经供方完成部分工序(工序外协件)或全部工序(成品外协件)后返回我公司的产品。
如钢材、型材、管类等。
(2)外购件:可以直接采购到的标准件、原材料以及外购成品等。
如电机、法兰等。
4.1.2进料控制
(1)原材料(含铸锻件)和外购件控制
a)外观:金属材料(钢材、五金、铸锻件、模板等)不应有裂纹、锈蚀、镀层
脱落、毛刺等。
螺丝的丝牙应清晰,并按规定倒角。
塑料部件表面应光滑,不应有气泡、裂纹及其他明显缺陷。
颜色应符合技术规格书要求,全部批次产品间不得有明显差异。
电镀件的电镀颜色与需求一致,色彩镀层均匀,无锈斑、锈蚀等。
b)包装要求:包装上标识应与实物一致,且包装应能有效的保护物料在运输过
程中不损坏、掉落。
标识牌或包装上应有相应的产品信息。
c)检验标准依据
①根据采购提供的送检单、相关技术文件与产品标识或包装上的信息对照,如
不符合标准,通知仓管进行退货。
②逐一检查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将不符合包装要求的产品退货。
③抽样检验外观,抽样方法如下:同一次交收的同一等级的标准件为一批,每
批任选1袋/20件,检验是否符合外观和尺寸要求,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应在同批中重新加倍抽样进行复检,如复检仍不合格,通知仓管退货。
(2)外协热处理件控制
a)热处理件进厂时要查验供应商附送的相应的热处理检验记录,并确定记录内
容是否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
b) 外观:金属表面不应有裂纹、氧化、烧伤、裂纹、气泡杂质、锈蚀、毛刺等。
c)表面打磨
①为得到较为准确的测试为得到较为准确的测试结果,零件的测试部位均应进行表面打磨、抛光,表面光洁度应达到Ra1.6以上。
②成品件或不允许表面打磨的零件测试时,先不进行表面打磨直接在零件不影响外观表面检测。
若测试结果不合格时,则须进行破坏性打磨检测,若打磨后检测合格则判定合格。
③热处理零件表面产生脱碳现象时,须将零件表面磨深0.5~2mm后再进行检测。
每一零件原则上应至少检测四点,取其平均值作为评价结果。
选取位置要能代表整体各部位的硬度(零件较小或无法取多点除外)。
d)测试硬度
在试验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试验前首先将标准试块(标准硬度试块)大倒角形的一端插入钢珠及衡头之间嵌装在体中的弹簧使衡头将标准试块紧压在钢珠上。
在被测试材料的表面上应将其上面锈蚀层磨光使之得到一平坦且光滑的表面,以便在试验时试件上得到清晰的钢珠压痕,从而获得较精确的数值。
(3)外协机加工件控制
a)外观:加工件表面平整,加工处无毛刺、凸起、裂痕等。
不允许有翘曲、变
形、裂纹、划伤、碰伤、凹凸不平及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b)尺寸:尺寸按图纸要求检验,图中公差未标注部分按国标执行。
c)螺纹、控的检验:采用牙规、塞规检验或用螺钉检验,螺纹的底孔不大于标
准底孔的0.1mm。
d)机加工件必须100%检验外观与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4)外协焊接件控制
a)外观:零部件表面无油污、明显灰尘、锈蚀现象;表面无敲击、磕碰痕迹,若
有,需修磨平整;所有锐角必须倒钝(除非有特殊要求)、飞边毛刺必须打磨(不能割手)。
b)焊缝质量
①咬边:装机后外露的焊缝,不允许咬边,其他焊缝咬边深度≤0.2+0.03t
(较薄板厚度)且最深不得超过0.5mm,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10%;
②表面气孔:装机后外露的或要求密封的焊缝不允许有气孔,其他焊缝50mm
内允许有单个气孔,气孔直径Φ≤0.25t(较薄板厚度),最大不得超过1mm;
③表面夹渣:装机后外露的或要求密封的焊缝不允许有夹渣,其他焊缝50mm内
允许有单个夹渣,夹渣直径Φ≤0.25t(较薄板厚度),最大不得超过2mm;
④焊缝裂纹:表面或内部都不允许有裂纹;
⑤错位:对接焊缝错位量h≤0.3t(较薄板厚度),最大不得超过0.5mm;
⑥焊穿:不得有焊穿,焊穿部位必须补焊好。
(5)外协表面处理(发黑、磷化、镀锌/铬、油漆等表面处理)控制见《表面处理检验规程》、《油漆检验规程》。
4.1.3关键件主要控制项:
4.2检验流程
4.2.1外协件到货后,采购外协部核对《采购订单》数量和《送货单》数量是否一致,通知品质部进行质量检验,并提供供方质量保证书、自检报告等相关资料。
无相关检验记录的外购件一律拒绝检验。
4.2.2 品质部接到采购部通知后,根据图纸要求及检验指导书的内容对报检产品进行全检或抽检。
4.2.3 对检验后内容与结果如实填写《检验记录表》。
4.2.4 对检验后产品合格的,在《入库单》上签字确认,并通知仓库办理数量核对及入库手续。
4.2.5 检验员根据图纸、工艺或合同规定的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检验,发现外协件不合格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2.6 未经质检部签字确认的外协件,仓库一律不得记帐入库,否则出现质量问题,仓库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4.2.7 装配车间员工对所使用的外购件进行自检,合格的直接使用,不能确定的汇报车间主管,由车间主管判定,不合格的计数并联系品质部共同商讨让步使用还是退货,并由品质部做好详细记录向上级领导反馈。
4.2.8对于明显的外购件存在质量问题,装配车间仍继续装配生产,出现的批量生产报废或返工,装配车间负责人及装配员工应负相应的质量事故责任。
5 附表
5.1 附1.外协件、外购件检验流程
5.2 附2.关于外协送检相关要求
附1.外协件、外购件检验流程
附2.关于外协送检相关要求
关于外协送检相关要求
为规范供方质量管理,增强供方质量意识,提高外协送检产品一次通过率,现对以下方面进行严格管理,请外协部、质检部配合执行:
1.外协产品送检前,外协供方确保送检产品按相应技术要求(如图纸、工艺等书面技术文件)执行过检验,并确保送检产品为合格产品,检验报告应随送检产品一并提交,如有材质要求的应提交材质证明书,热处理件应提交记录图表和硬度检验记录;
2.供方自检发现的质量问题,应由供方处理(返工/返修等方式)到符合技术要求后,供方重新检验确认合格后再送检,如需对质量问题申请技术评审或让步的,因书面提交问题评审,由公司技术部/工艺部/质检部确认同意后方可送检确认;
3.关于供方现场检验,供方是外协产品的质量责任主体,供方应确保加工产品质量符合要求,今后除以下情况外,将不执行供方现场检验:
1)首次加工的重要零件(主要为大件主轴类、滚筒、形位公差精度要求高的结构件等,特别是需在机床上进行尺寸、形位公差复核的零部件),以便进行床检、质量要求沟通、设备精度确认等;
2)客户要求必须进行供方现场检验确认的,如床检等;
对于重复加工的零件,供方已明确质量控制要求,质检部将不再反复到供方现场检验,供方应确保质量并提交检验报告,对于需床检的零件可以以视频等方式提交确认效果;
4.对于必须执行供方现场检验的,鉴于供方现场检验经常出现到供方后产品还没加工完,或是供方自身还没有检验确认,造成要后续再到供方确认的情况,请外协务必提前和供方确认好(必须加工完成+自检合格),方可提请质检部出厂检验。
以上,请外协部向各供方进行传达与明确,切实提高送检产品质量,尽量避免不断重复检验-返修的浪费,减少供方现场检验的频次,降低质量控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