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它对参加国际分工的各国经济以及整个国际经济关系与世界经济格局都有影响。

(一)国际分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

(二)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地区分布。

外销员考试: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也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对象,在国际贸易中也居于主导地位。

(三)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比例,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之比,通常以其在世界出口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转自:https://www.doczj.com/doc/3d19229030.html,/bjyk/73.html它可以反映有关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

国际分工的发展影响着国际商品结构的变化。

首先,随着战前垂直型分工为主到战后水平型分工的发展,国际贸易总量中也由以初级产品的比重为最大转变为战后的工业制成品超过初级产品。

其次,战前发展中国家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战后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增长,初级产品的比重不断下降。

再次,工业内部、公司内部贸易额大幅度增加,中间性机械产品在整个工业制成品贸易中的比重也不断提高。

最后,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得到迅速发展。

(四)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

国际分工使各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在互利贸易中增进各国的福利。

(五)国际分工的发展使世界经济生活不断国际化。

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各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

(六)国际分工的发展使贸易方式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国际分工的含义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二、国际分工的作用 1、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2、国际分工促进国内分工的发展 3、国际分工推进世界市场的扩大 4、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格局 三、国际分工发展的三个阶段 1、18世纪开始的第一次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生产力空前提高,分工空前加深。这次科技革命首先在英、法等国进行,它们发展为工业国,而其他广大国家则处于农业国、原料国的地位,这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2、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开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特别是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及其广泛应用,生产力更加提高,分工更加精细。这次科技革命是在英、美、德等国进行的,其他国家在引进技术与机器设备的推动下,某些基础设施与某些轻工业和采矿业有一定发展,但仍不同程度处于初级产品供应国的地位。这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3、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它导致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工业、宇航工业等。对国际加工的型号深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国际加工的形式和趋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国际加工的形式从过去的部门间专业分工向部门内专业化分工方向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不同型号规格的产品专业化;零配件和部件的专业化;工艺过程的专业化。任何一个专业发达技术进步的国家也不可能生产出自己所需的全部工业产品。当今世界,少数经济发达国家成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国,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它们各自内部以及相互之间又形成更细致的分工。这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阶段。今后,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进展,国际分工更要向前发展。 四、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受三方面的影响: 1、生产力水平因素。它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因素。只有在机器大工业发展起来以后,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的情况下,才会产生进行国际分工的要求。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对国际分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2、生产关系因素。参与国际分工国家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着国际分工的性质和特点。例如在旧殖民主义时期,国际分工明显带有宗主国掠夺、统治殖民地、附属国的性质和特点。 3、自然条件因素。不同国家的地理、气候、资源、国土等条件不同,为国际分工提供了自然基础。但现实中究竟如何进行国际分工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 五、当代国际分工的主要表现 1、按参加国际分工的国家的自然资源和原材料供应、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情况的差异来分类,可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国际分工形式。 ①垂直型国际分工

智慧树答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天津财经大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 1.从一国对外贸易角度来说,( )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的 状况。答案:贸易的地理方向 2.世界市场进入迅速发展时期的动力是( )。答案:产业革命 3.统一的国际市场的形成是在( )。答案:19世纪末-20世纪初 4.对外贸易是( )生产方式的基础和产物。答案:资本主义 5.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是( )答案: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6.反映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指标有( )。答案:各国的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 比重;各国的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 7.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有( )。答案: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改变;自然条件; 资本国际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8.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表现在( )。答案:国际分工影响各个国家对外贸 易政策的制定;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 发展速度;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国际分工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 9.国际贸易按商品流向划分,可分为( )答案: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 10.根据对进口的原材料或零部件是否直接支付费用,可以将加工贸易分为来料 加工和进料加工。答案:对 第二章 1.下列()属于李嘉图模型的假定前提条件。答案: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 成本 2.下列关于技术差异论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答案:一国比另一国家的 技术优势越大,则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的福利增加越大 3.以下哪种情况表明甲国是劳动丰裕型的国家。答案:甲国劳动总量是100个 单位、资本总量是100个单位,而乙国劳动总量是60个单位、资本总量是75个单位。 4.要素禀赋理论最早是由()提出的。答案:赫克歇尔和俄林 5.要素禀赋理论是从()角度探讨国际贸易的起因。答案:要素禀赋差异 6.对里昂惕夫之谜有如下解释()答案:要素密集型逆转发生;劳动效率的差异 ; 自然资源因素被忽略;人力资本的差异 7.以下属于古典贸易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区别的是()答案:古典贸易理论中 机会成本是不变的,而要素禀赋理论中机会成本是递增的。;古典贸易理论 中假设只有唯一的一个生产要素劳动,而要素禀赋理论中包括两个生产要 素。;在开放条件下,古典贸易理论中会出现完全的专业化分工,而要素禀 赋理论中只会出现不完全的专业化分工。;古典贸易理论是221模型,要素 禀赋理论是222模型。 8.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故在资本密集 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答案:对

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分工 国际化 ?清早把你从睡梦中叫醒的通用电气公司的闹钟或收音机可能产自中国包装总公司,在你耳畔回响的突发新闻是英国广播公司(BBC)播报的.你穿上印度尼西亚生产的阿迪达斯便鞋,墨西哥生产的美国鹰牌牛仔裤,又从诺基亚手机上取下在美国设计并用中国台湾部件在美国生产的充电器,出门去了.你坐上肯塔基州生产的丰田汽车,放入加拿大歌手艾薇儿演唱的CD.你顺便走进当地的星巴克给你的手机电池充电,叫了一杯用哥伦比亚和埃塞俄比亚产的咖啡豆煮出的咖啡.虽然你才度过了一个小时,可你已经虚拟的周游了世界. 波音飞机 ?波音747飞机的制造需要400万余个零部件,绝大部分是由65个国家中的1500个大企业和15000个中小企业提供的。 ?我国四大飞机工业公司这几年承担了波音737/300、737/700、757、MD82、MD90?a30各机种的平尾、垂尾、舱门、机身、机头、翼盒等零部件的?°转包?±生产任务 国际分工 ?生产的全球化: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不同地方,利用各国在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成本(劳动力,能源,土地和资本)方面的差异,寻找货物,服务的源头的一种趋势. 案例 ?波音777:8个日本供应商为其提供机身,舱门和机翼等,一个新加坡的供应商为其提供机头起落架舱门,3个意大利制造商为其提供机翼配件,总的看来波音777的价值为30%的配件由外国厂商制造.而波音787的制造就更进一步了,价值约65%的配件计划拿给外国公司制造,其中的35%将出自3家日本公司. 案例 ?2007年5月16日早晨,波音787梦想飞机的最后一批主要组件运抵美国埃弗雷特。这批主要组件包括:集成后的中部机身包括由日本川崎重工制造的前机身段43段;由川崎重工和富士重工制造、由富士重工组装的11/45段、中央轮舱和中央机翼油箱,以及由意大利阿莱尼亚航空航天制造的44、46段和中央机身段。音集团中国事务副总裁庄博润表示,787项目的部件是由全球供应商来生产的,这些供应商不仅要完成产品,还需要安装系统。由于意大利和日本的供应商在机身和电传操作软件上没能及时交付,787飞机被迫推迟。 ?成飞集团是波音787飞机方向舵的全球唯一供应商,集团某经理告诉记者,除了机翼生产等核心技术外,波音公司六成以上的零部件都转包给其他供应商进行生产,在全球有超过5000家供应商。波音发言人卡迪那曾表示波音新战略的核心在于,波音将重心着眼于成本削减和大规模系统集成,集中力量进行飞机设计研发和最后组装,并逐步剥离零部件生产业务,以降低零部件的生产成本。日本和意大利供应商此次的延误导致787飞机首飞和交付的整体后延,正暴露了波音的这种问题。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廖主任指出,扩大外包正是波音公司的发展战略之一。但波音“模块化”生产模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带来风险,数以千计的全球供应商只要有一处出现问题,便可能令整个系统的进展受阻。 波音飞机 ?我国为波音787飞机生产的首架方向舵成功交付

第三章 国际分工

第三章国际分工 考点精析 一、国际分工的概念与作用 (一)概念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 (二)作用 1 .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2 . 国际分工促进国内分工的发展。 3 . 国际分工推动世界市场的扩大。 4 . 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格局。 二、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一)萌芽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16~18世纪中叶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以及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经济形态。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该阶段只存在着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不发达的地域分工。 (二)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这个阶段发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英国,接着迅速扩展到其他国家。 1 . 机器工业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资基础。 2 . 英国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 3 . 世界市场上出现大宗商品。 (三)形成阶段 这一段包括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时期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加强,形成了国际分工体系。其特点主要有: 1 . 进入国际分工的中心国家扩大。 2 . 发达国家间出现部门分工。 3 . 亚、非、拉美国家垂直型分工加深。 4 . 生产和消费变成世界性的。 三、当代国际分工的特点 (一)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 1 . 世界性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 2 . 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3 . 市场经济体制被普遍接受。 4 . 国际分工的参与度扩大。 (二)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 1 . 垂直型 垂直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之间制造业与农业、矿业的分工。 2 . 水平型 水平型 水平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部门上的分工。

国贸简答

一、何谓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P1 P10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国际贸易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形成国际贸易的两个基本条件是:(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的出现;(2)国家的形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出用于交换的剩余商品,这些剩余商品在国与国之间交换,就产生了国际贸易。 二、对外贸易在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中起了什么作用? P16 1、延续社会再生产。对外贸易是国家之间的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因此,对外贸易本身作为交换活动,使社会得以进行再生产。 2、实现社会产品价值:(1)对外贸易有助于解决生产大部类的不平衡。在世界各国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大部类经常处于不平衡发展的状态,需要通过对外贸易来解决。(2)对外贸易有助于社会产品的实现。对外贸易在缓和世界各国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上起着很大的作用。①可以解决部分产品的价值体现。②对外贸易有助于实物形态的补偿。 3、获得成本降低的效益。(1)降低生产成本。(2)实现比较成本优势。 4、利用与转化生产要素。通过对外贸易,世界各国可以充分利用本国所拥有的充裕资源,从国外获取更多的由其他相对稀缺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以弥补本国生产要素的不足。 5、接收国际经济“传递”。(1)国际经济中对外贸易“传递”是指在国际经济领域中,一国经济盛衰通过对外贸易渠道直接或间接地对另一国经济产生影响。(2)经济“传递”的过程。(3)影响“传递”的因素。①对外开放程度②市场经济发展程度③贸易地位④双边贸易关系⑤经济和贸易政策。 6、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 7、参与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体,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世界各国市场相互融合的过程。(2)经济全球化的作用。①使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②加快各国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融合③促使世界各国增加研发投资④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作用⑤扩大了世界市场上的交换内容(3)对外贸易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途径。在国家存在的前提下,经济全球化下的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融合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的历史过程。其融合的过程是通过对外贸易(货物、服务、投资、知识产权)自由化和世界贸易体制进行的。 8、维护和改善国际环境。对外贸易一直是世界各国对外政治、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对外贸易成为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1)通过对外贸易政策施加政治影响。(2)通过对外贸易,施展经济外交。(3)通过贸易报复、制裁等手段,维护国际地位。

当代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的基本特征

当代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的基本特征 作者:李雨轩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第2期 摘要:随着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入,对全球范围的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世界各国在各个领 域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不可分。国际分工也在产生大的变化,实现了从部门间到产业间再到产 品间的不断深化,当代国际分工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国际体系。国际分工的不断深 化也影响着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一个国家想要在国际经济上立足就必须顺应全球化的潮流, 认清当代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的基本特征,根据自身在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中的地位寻求正确 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国际分工;贸易格局;基本特征 引言 国际分工是指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这种分工跨越了民族和国家,将世界各个国 家和地区紧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密不可分地整体,它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和产物。经济 全球化发展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资源配置,一方面,国际贸易快速增长下,国际分工规模扩大; 另一方面,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实现了全球流动,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也 在发生着模式上的重要改变。 一、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 15 世纪末16 世纪初,随着美洲大陆的发现,国际贸易的范围迅速扩展至全球范围,原本 存在的地域分工也有了新的发展。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使这一时期用于国际间交换的商品的数量、种类等都迅速增加。西欧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并且在殖民地建立了面向宗主国家的早 期专业化生产,这种生产逐渐形成了早期的国际分工。但由于各国的内部政策不同、运输条件 不发达等原因,这一时期的国际交换没有进一步扩大,因此,这时的国际分工还没有成为一个 完整的经济形式,仅仅是一种扩大化的地域分工。 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国际分工才从真正意义上形成。18 世纪60 年代,英国率先 展开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想机器大生产方向过渡。机器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大规模的生产满足了当时的市场需求,同时推动了工业内部分工的完善和发展,使工业产 生了各种各自独立的细化部门。随着工业产品产量不断增加以及工业内部分工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长途运输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这为铁路、轮船等为首交通方式和电报为代表的新兴通 讯方式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综合各种条件,生产分工已经脱离了地域性向国际方向发展。大规 模生产所需的原料等本国已经没有能力满足,而生产出来的产品本国市场也无力全部容纳,因 此生产分工规模已经脱离了本国基地而依靠世界市场和国际交换与分工。因此垄断主义国家逐 渐发展,完全掌握了工业的生产,通过各种手段强迫殖民地国家和其他落后国家成为其原料产 地和市场。这种分工逐渐蔓延至世界各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分工体系发展到成熟阶段。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世 界工业产量和贸易量迅速增长,国际分工向纵深化发展,国际分工由最初的以工业部门和原料 部门分工向各产业部门内部细化分工转变。科技革命影响下,用于国际交换的产品更加多样化,产品的技术和质量也有极大的提高,这就需要工业生产实现更高水平的专业化分工,即同一产 业实现部门内部进行国际范围内的分工协作。在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过程中,跨国公司的作 用越来越凸显,由跨国公司实现的对外贸易加强了各国的经济联系,十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

国际贸易理论 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念 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 1.国际贸易概念: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相互竞争。P21 2.对外贸易概念:对外贸易是指一国和地区同别国和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P22 3.净出口:一国在同类产品上既有出口也有进口,其中出口量大于进口量P23 净进口:出口量小于进口量P23 4.贸易差额: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用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P23 贸易顺差: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我国称它为出超,通常以正数表示P23 贸易逆差: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我过称它为入超,通常以负数表示P24 贸易平衡: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等P24 5.总贸易体系:又称一般贸易体系,采用这种体系国家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贸易进出口P24 总进口:凡进入本国国境的商品一律为进口P24 总出口:凡离开本国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P24 专门贸易体系:国家以关境为标准划分贸易进出口P24 6.货物贸易:凡国家(地区)之间进行的货物进出口交易(有形商品贸易)P25 7.服务贸易:除货物贸易外其他的交易。在国际交易商品中,运输、保险、金融、旅游、技术劳务的提供与接受等的统称P26 特点:多为无形不可储存的;服务提供与消费同时进行;其贸易额在各国国际收支表中只得到部分反映;在各国海关统计中查寻不到 8.直接贸易:P27 间接贸易:P27 转口贸易:P27 9.对外贸易额:以金额(货币)表示的一国的对外贸易,又称对外贸易值P28 进口贸易总额(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货物的全部价值P28 出口贸易总额(出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货物的全部价值P28 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货物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P28 国际(世界)货物贸易额: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通常单指世界出口货物总额P29 10.对外贸易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映对外贸易的量P29 11.贸易条件:在特定年份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P30 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P31 12.对外贸易依存度:一国货物与服务进出口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之比P32 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P32 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P32 13.国际分工: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 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表现P34 14.国际分工的形式:水平型、垂直型、混合型,当代国际分工从垂直型向水平型过渡

习题一答案

《国际贸易》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包括货物与服务在内的贸易为广义的国际贸易或对外贸易;不包括服务在内的贸易为狭义的国际贸易或对外贸易。 2 、通常所说的国际货物贸易额是单指世界出口货物总额而言。 3、在国际贸易统计分类中。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称为总贸易体系,以货物经过关境作为标准,称为专门贸易体系。我国采用的是总贸易体系。 4 、国际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的不同,分为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5、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进行买卖货物的行为,称为直接贸易。 6、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则是转口贸易。 7、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8、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出现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最初的社会分工。 9、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国际分工以英国为中心。 10、按照参加分工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分,国际分工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垂直型国际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与混合型国际分工。 11、二战后,国际分工从类型上表现为由垂直型分工向水平型分工过渡。 12、社会生产力是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决定因素;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资本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国际生产关系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上层建筑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13、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的发展受国际分工的重要影响。 14、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15、二战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其根本原因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和提高。 16、亚当?斯密是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分工与协作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分工与协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分工与协作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国际分工指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依据自身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在国际市场上承担特定产业的生产制造、研发或服务提供等环节。而国际协作则强调各国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依存,共同推进全球经济发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国际分工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 1.资源配置效率提升 国际分工使各国利用自身优势产业资源,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高效,使得全球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比如,南美洲和中东等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日本、中国等国家则拥有出色的工程技术和较低的人工成本,这种资源的分工使得全球市场效率大幅提高。 2.降低成本 国际分工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成本的分担和降低,使得商品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比如,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所以全球很多企业选择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通过在中国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最终生产商品等一系列环节,从而实现成本的降低。 3.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 国际分工也有助于全球企业在产品质量和技术方面的提升。在分工协作的过程中,各企业通过分享技术,市场信息等资源,从而提升了彼此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例如,苹果公司就将生产分工交给了中国,从而优化了内外部资源、提升了各生产环节的效能,使得 iPhone 长期保持卓越的生产质量和稳步推动了技术的更新换代。

二、国际协作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1.区域经济一体化 国际协作可以促进地区内各国的经济一体化。在美洲、亚洲等地区,一些国家 在经济贸易方面建立了自由贸易区,一些国家则建立了区域性的合作机构。这些机构或区域的建立,帮助各国之间经济、文化、技术等的交流,加强区域内的经济协作,从而促进各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2.促进贸易自由化 国际协作也可以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建立公平的国际贸易规则。各国通过多 边贸易体系、各种自由贸易区、经济联盟等方式加强经济联系,共同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例如,世贸组织便是一个多边的主要贸易机构,该组织致力于维护全球贸易规则和自由贸易,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避免国际贸易的不公平的贸易政策。 3.全球经济稳定 国际协作还可以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全球各政府合作,控制经济风险,实现 对全球经济的总体规划,一旦出现经济危机,那么像金融危机这个问题,不再是单个国家的难题,而是全球协作商量,通过合力来实现全球经济的稳定。 三、国际分工与协作的问题 但是国际分工与协作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为典型的就是贸易不平衡问题。贸易 不平衡既可是贸易形式不一致的结果(如基于短期跨国投资的贸易),又或是对某些 国家施加针对性手段的直接结果。如果不妥善处理,将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负向影响,特别是对经济较为弱势的国家而言。 除此之外,国际分工也可能出现“技术划疆” ,即生产过程中的核心技术被掌 握中的能力方集中掌控是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提升自身经济竞争力以及独立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各国在战略性高核技术方面仍保持高度敏感。在国际协作方面,

全球化对国际分工模式的影响

全球化对国际分工模式的影响 全球化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主要趋势之一,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 远影响。作为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国际分工模式的改变也是不可避免的。本文将探讨全球化对国际分工模式的影响,并讨论这种影响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意义。 首先,全球化加速了国际分工的扩大和细化。随着全球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容易在全球范围内流通。这导致许多国家开始专注于自己的竞争优势领域,逐渐形成了全球供应链。例如,中国在制造业方面的竞争优势使其成为全球工厂,许多发达国家将生产环节外包给中国。而发达国家则更多地专注于研发和高附加值服务业。这种国际分工模式的改变使各国的经济更加高效和专业化。 其次,全球化促进了技术和知识的跨国流动,进一步改变了国际分工模式。随 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可以更加轻松地共享和获取信息。这使得技术和知识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例如,印度的IT服务业得益于全球化,吸引了大量 跨国公司将研发中心设在该国。这种跨国流动的技术和知识转移,使得国际分工更加多元化和灵活,各国在不同领域的竞争优势也随之改变。 然而,全球化对国际分工模式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方面,发展中 国家往往处于国际分工链的下游,承担着劳动密集、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这导致了一些国家过度依赖出口,经济结构单一,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的波动影响。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在高附加值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其利益也难以与发展中国家实现平衡。这种不平衡的国际分工模式可能导致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加剧了全球南北差距。 为了应对全球化对国际分工模式的挑战,各国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发展 中国家可以通过加强本国创新能力和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自身在国际分工链中的地位。其次,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合作,推动全球经济的结构性改革,让国际分工更加公平和均衡。此外,各国也应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制定更加包容和平等的全球贸易规则,以促进全球分工体系的持续稳定发展。

新编整理[毕业论文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 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 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 当今,随着社会的不管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我国要想在国际立于不败之地,拥有充足的话语权,就必须要全面提高综合国力以及国民经济收入。下文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毕业论文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毕业论文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篇1浅探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趋势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YO,我国与各国之间的经济与贸易合作愈加频繁。在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的新时期下,我国要根据自身的国情状况,合理的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这对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二、我国特殊之国情及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 1、我国特殊之国情 (1)贸易摩擦进入高发期 随着我国产品国际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我国企业频繁遭遇反倾销、反补贴、各种保障措施以及技术、环境、劳工等贸易壁垒的限制,涉案金额猛增,国内企业蒙受了巨额损失。我国已连续10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涉案损失每年高达300亿~400亿美元。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贸易摩擦有不同特点。发达国家更倾向于使用技术壁垒。近年来,美国对我国出口产品频频进行知识产权调查。 发展中国家则主要采用反倾销等传统手段。其中,印度、阿根廷、

南非、土耳其等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增长较快。我国贸易摩擦频发有一定的必然性。除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以及发达国家对我国长期实行经济歧视等外部原因之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出口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不高,产品的技术标准低于国际先进标准,国内企业出口产品和出口市场重叠。贸易摩擦频发损害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我国出口的可持续增长。 (2)人民币升值压力仍然存在 XX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目前,在汇改初见成效、中美保持利差、中国利用外资增幅下降等因素作用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有所缓解,但由于中美贸易顺差扩大,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升级,人民币升值的政治压力仍然存在。人民币升值一方面将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另一方面,将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由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的国际热钱内流,还将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构成隐患。 (3)宏观层面的利益冲突凸现 目前,我国出口增长引发的商品贸易摩擦开始向宏观层面渗透。从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来看,中美贸易的巨额顺差已成为影响中美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因素。美国由对我国产品实施贸易制裁开始向人民币汇率、对华投资、技术出口等领域全面施压;欧盟各国政府对我国产品频繁设限的同时,当地企业与我国厂商的矛盾出现了激化的趋势,形成了针对中国产品的民间壁垒;中日政冷的常态化对两国经贸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中日两国对东亚区域合作主导权的竞争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难度。这些矛盾和冲突不利于我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成为国家之间经济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方式。在现代经 济体系中,国际贸易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促进国际合作 的重要力量。本文旨在探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变革和 影响。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变革 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变得日益紧密,国 家之间的经贸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全球化给国际贸易带来了深刻 变革,形成了跨国企业、全球供应链、跨境电子商务等新的贸易 方式和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多样化和平衡性。 首先,跨国企业、全球供应链是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常见的 形式,跨国企业利用大量的外资和先进技术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推进了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步伐,也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全球 经济的发展。此外,全球供应链也成为国际贸易的新模式,国际 分工随之深化,生产工序逐渐被分割,产品逐渐跨越国界,这些 都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其次,跨境电子商务的崛起也是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的一大 亮点。跨境电商平台通过网络销售商品,打破了传统贸易壁垒,

促进了全球商品的流通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国际跨境电商在全 球范围内极具发展潜力,也成为某些国家改善贸易平衡的新手段。 最后,国际贸易协定也是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变革的重要组 成部分。自1995年WTO成立以来,国际贸易体系得到了极大改革,国际间自由贸易的环境不断得到完善。各国在领土、税率、 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 二、国际贸易带来的三大影响 国际贸易的发展对各国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主 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国际贸易市场的开放和发展,促进了国际间相互贸易和合作, 扩大了市场规模,加速了产品和技术的传输和创新,这些都对全 球经济的腾飞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对各国经济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不同的国家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特别是对发展中国 家的影响更为显著。有的国家因为拥有资源和优势产业的独特性,进而提高了各自的国际竞争力,在全球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而 对于一些没有资源优势和相对竞争力的国家,国际贸易则可能成 为一种压力。

国际分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国际分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全球化的时代,国际分工变得愈发密切,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变得愈 发重要。本文将探讨国际分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解析其中所带来的利益与挑战。 首先,国际分工带来了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益。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 所拥有的资源不尽相同,国际分工可以通过优势互补的方式,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通过将资源进行专业化分工,各国可以专注于自身擅长的经济领域。例如,发达国家常常专注于高科技和创新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竞争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则通常从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通过成本优势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这种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益,能够提高生产率、推动企业创新并提高整体国际竞争力。 其次,国际分工也加速了技术的传播与转移。通过国际分工,技术的传播和转 移变得更加便捷。发达国家通常拥有领先的技术和创新能力,而发展中国家则可以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和对外直接投资,获取到这些前沿技术。这不仅加速了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也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同时,技术的传播与转移也促进了全球的知识共享和合作,推动了科技创新的跨国合作,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然而,国际分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挑战之一是经济不平等的问题。由于国际分工的不均衡性,一些国家可能会过度依赖特定产业或者资源,使得其经济发展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的崛起也可能会让一些国家或地区受到贸易壁垒的限制,使得其无法享受到国际分工带来的经济红利。因此,解决经济不平等问题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通过积极的政策举措来实现全球经济的均衡发展。 另外,国际分工还带来了对环境和资源的挑战。由于不同国家在资源利用、环 境保护方面的标准和要求不同,国际分工可能会导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因此,在推动国际分工的同时,需要加强国际间的环境保护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与资源的挑战。

国际贸易学考核内容

国际贸易学考核内容 1.国际贸易;是一种在世界之间进行的商品,服务和要素的交换, 它是在生产力发展及由此决定的国际分工基础上产生的发展起来的。 2.关税;是一国政府设置的海关依据国家制定的关说税法和税则, 对进出关境的货物征收的一种税收。一般情况下,关境和国境是一致的,但也有例外.它具有一般税法的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 也有它的特性,如;适用的对象是货物和商品,具有涉外性,而且属于间接税。 作用;1. 保护本国的产业与国内市场。2. 增加本国的财政收入,调节国际收支。3. 维护国家主权,稳定社会秩序等。 分类: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 3.特惠关税:对来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货物征收的优惠关税,其他的国家不得根据这一优惠条款享受这种优惠。 4.鼓励出口的措施有: (1). 出口信贷:出口国政府为了促进本国商品出口,提高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而对本国出口商或者外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2). 出口补贴: (3). 商品倾销:以低于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或产品的正常价值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大量抛售商品的行为。 (4). 外汇倾销: 一国通过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方式来提高出口商品

的竞争力和扩大出口的行为。 条件: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幅度要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幅度;其他国家不同时期的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或报复性措施;本国货币贬值迟早会影响到国内的物价,所以不宜在国内通货膨胀严重时贸然采用。(5). 设立促进出口的组织和服务措施。 (6). 设立经济特区以促进外贸发展。 5. 什么是自由港?自由港又称自由口岸,是一国在关境之外,准许全部或大部分外国商品免关税进出的港口。 6. 非关税贸易保护措施的特点: (1)通过行政机制限制进口,制定程序简便,更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 (2)可以通过规定进口的数量和金额,直接禁止进口,更具有效性。(3)措施往往不公开,所以具有隐蔽性。 (4)可以针对某个国家的某种商品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所以更有歧视性. 7. 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1) 一国的经济尅划分为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在不同的阶段实行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 在农业时期之前的阶段,实行贸易自由是有很大好处的。因为,通过与先进的工业国家进行自由贸易,输出本国的农产品和原材料,换取外国的工业品,不仅可以促进本国的农业发展而且可以培育本国

国际贸易影响

国际贸易影响 国际贸易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和全球经济都有重要的影响。在现代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的影响力变得更加显著。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来探讨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经济影响 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国际贸易为各国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会。通过开展国际贸易,国家可以将本国优势产品推广到全球市场,从而提升经济增长率和产业竞争力。同时,国际贸易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使得商品价格得到合理的竞争,从而降低了消费成本。 其次,国际贸易也为各国带来了更多的外汇收入。通过出口商品和服务,国家能够获得更多的外汇储备,从而增加了国内的财政收入和国际支付能力。这些外汇收入可以用于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和社会福利,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此外,国际贸易也促进了各国的分工与合作。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将自身的资源和优势进行合理配置,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国际分工的加强也带动了跨国企业的崛起,进一步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二、政治影响 国际贸易对国际政治格局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建立了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关系。这种相互依赖降低了战

争的可能性,促进了世界和平与稳定。同时,国际贸易也为国家之间 的合作提供了平台,通过谈判和对话解决争端,促进了国际关系的发展。 其次,国际贸易也对国际政治秩序产生了影响。作为一种规则性活动,国际贸易涉及到多边贸易体制、贸易规则和机构等方面。通过参 与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共同制定和推动国际贸易规则的发展,从而提 高自身的议价能力和国际地位。 三、文化影响 国际贸易也对国家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先,通过进口商品,各国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外来文化,从而丰富了本国的文化多样性。同时,国际贸易也促进了文化产品的传播,使得本国的文化产品能够走 向世界舞台,增加了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其次,国际贸易还推动了科技和知识的跨国传播。通过国际贸易, 先进的科技和知识可以迅速传入到各个国家,促进了科技创新和知识 产权的保护。这种跨国传播对于提升国家的科技水平和文化软实力具 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对经济、政治和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 各国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外汇收入,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 济的发展。同时,国际贸易也促进了国际合作与稳定,推动了国际贸 易规则和国际政治秩序的发展。此外,国际贸易还丰富了文化多样性,促进了科技和知识的跨国传播。因此,发展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战略 意义,对于国家和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国际分工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作用

国际分工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作用 国际分工和贸易是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都 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国际分工中,不同国家或地区根据各自的资源、技术和劳动力条件,分工合作,形成一条复杂的全球产业链。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分工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将分析国际分工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作用。 一、国际分工加速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加速了我国 经济的发展。通过大力发展出口,中国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提升了整个产业的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国际分工的出现,给中国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机遇,便是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借助国际市场,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1980年前,中国的商品主要出口一些 农业和手工艺品,贸易总额很低。而且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的贸易均衡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里,直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贸易才逐步走向均衡。 二、国际分工提升了我国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国际分工背后的机制是各国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在互相依存的条件下寻求 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通过国际分工,我国可以将相对劣势的产品进口,将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让生产效率、经济效益都得到提高。通过国际分工,我国可以积极发挥其不同领域的优势,提高自身生产的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例如,鞋类生产就是一个经典的分工生产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中国负责制 作鞋子的外壳,越南则涂上胶,菲律宾则缝合鞋底。这样的分工和协作减少了重叠和浪费,不仅使得所有国家都受益,也有效提高了所有工厂的效率和利润。同样的,

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答:1、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的发展只提供可能性,不提供现实性; 2、生产力和科学技术; 3、国际生产关系; 4、经济改革和上层建筑。 2.国际分工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1、推动国际经济的发展; 2、决定国际经济贸易商品结构; 3、主导国际经济贸易地区分布; 4、影响各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 3.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1)重商主义的财富观是错误的; (2)在理论上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3)重商主义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 (4)把金银禁锢在国内的政策主张是错误的; (5)主张国家干预外贸的观点有积极意义。 4.关税的消极影响? (1)关税构成国际贸易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分工和国际专业化得发展;(2)关税的征收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 (3)关税征收过度会降低受保护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效率; (4)征收关税需要消耗一定的行政管理成本。 5.商品倾销的目的? 1.为了打击和摧毁竞争对手,扩大和垄断某种产品的销路; 2.为了在国外建立新产品的销售市场; 3.为了阻碍当地同种产品或类似产品的生产和发展,以继续维持其在当地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4.为了推销“过剩”产品,转嫁经济危机; 5.为了打击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以达到经济上、政治上控制这些国家的目的。 6.对李斯特保护贸易论的评价? (1)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保护贸易论对于德国的国际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的影响; (3)对其他一些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学术研究影响很大。

1.关税同盟的概念及其贸易创造效应及其积极的福利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关税同盟是指两国或两个以上国家签订以统一关境为核心内容的国际协议所形成的经济一体化形式。 主要取决于:1.原有关税水平越高,关税同盟使进口商品下降的幅度就越快,从而它扩大贸易量得作用就越大; 2.该国供给和需求弹性越大,同量的削减关税对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影响就越大; 3.其他成员国的生产效率越高,即它的生产成本与该进口国的成本差距越大,取消关税对扩大贸易量得作用便越大; 4.一国在参加贸易集团之前对外开放的程度越低,它参加关税同盟后贸易自由化的进展月显著,贸易量的增加幅度就会越大; 5.成员国的经济结构月相似,关税同盟创造的效应就越大。如果该国与其他成员国有较大的结构差异,自己完全不生产某种进口产品,那么,取消关税只能从扩大需求量方面增加贸易量,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便会较小。 2.里昂惕夫之谜的含义、解释、评价? (1)技能和人力资本 在H-O模型中,生产要素被简单地分为劳动、资本或土地,并没有将这些要素再进一步细分。 一般说来,熟练工人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培训,大量科技人员需要大量的科研与开发经费的投入,在这些劳动力投入的背后,实际上是大量的资本投入。 研究表明,美国出口行业的工人平均工资比进口竞争行业工人的平均工资要高15%,可见,美国出口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包含的人力资本要高于进口竞争行业。 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密集度的确要比它进口竞争产业产品的要高。(2)自然资源的稀缺 美国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许多原料性产品,例如石油、矿砂、矿产品、木材等,这些原料的开采或提炼在美国需要耗费大量投资,随着美国某些稀缺的自然资源产品进口的扩大,美国进口替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就上升,这样就出现了“里昂惕夫悖论”的现象。 这个观点得到了里昂惕夫本人的支持。他曾做过计算,把自然资源产品从统计中剔除,美国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现象就消失了。 (3)美国的进出口限制 如果美国的关税及其他限制倾向于反对劳动密集型商品的进口,以便能保护美国同类产品的生产者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劳动密集型商品的进口数量和比重就会下降,而出口数量和比重相对就会增加。 (4)要素密集度逆转 要素密集度的颠倒:一种给定商品在劳动丰裕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丰裕的国家是资本密集产品。其原因是:两种商品生产中劳动对资本的替代弹性存在差异。 当生产商品的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较大,那么生产要素之间的价格比率变动就会影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例如,本来一种商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由于工资的相对上涨,资本就会替代一部分劳动,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变成了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种现象被称为“要素密集度逆转”。 (5)美国的需求偏向于资本密集型产品 需求和偏好的差异也能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如果需求的影响超过由原来比较成本决定的供给的影响,也就是说,如果在美国市场上消费者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需求非常旺盛,会改变美国原有的贸易结构,多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