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12课 家乡的喜与忧 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12课 家乡的喜与忧 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家乡的喜与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家乡的喜与忧单元第四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四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家乡的过去与现在的发展,感受时代的进步。

2.能力目标:掌握调查的方法,培养热爱家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了解家乡变化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了解家乡的过去与现在的发展,感受时代的进步。

难点了解家乡的过去与现在的发展,感受时代的进步。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观看图片展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小小调查员

2、总结:家乡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巨大改善,这

是看得见、体会得到的。

3、活动一:和赵奶奶一起看老照片

思考(一):看看赵奶奶以前住的地方的照片,说说赵奶奶家

住的地方和我们住的地方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思考(二):看看赵奶奶家招呼客人的大餐图片,说说赵奶奶

家现在吃的和以前吃的有哪些不一样?

4、总结:和赵奶奶一起看老照片,赵东阳发现家乡的变化真大!

让我们也积极参与了解家乡的活动,感受和认识家乡的发展吧!

5、如果我们要顺利进行家乡发展小调查,你认为有哪些可行的

方式呢?

6、活动二:家乡发展小调查

方案1:有些同学以收集材料、观察等方式,了解家乡生活服务

设施方面的变化。

从公共交通工具

的改变出发,引

导学生感受家乡

的变化。

通过活动一、活

动二、活动三,

从多种角度、途

径出发,发现、

总结家乡的发展

变化,感受高水

平生活的幸福

感。

通过调查方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家乡的喜与忧》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讲授新课斗,是他们为家乡的发展做出来巨大贡献。

2、总结:家乡的发展在建设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不可忽视的

问题,面对问题不能回避。

3、找一找

赵小原和同学在参与“家乡发展建设”调查活动中,发现了家

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你的家乡在发展中是否也遇到了问题?

你发现了哪些问题呢?

(1)由于设备工艺落后,没有技术创新,邻居李叔叔所在的工

厂倒闭了。

(2)听爷爷说,村里盖了许多漂亮的楼房。但是,只有老人和

小孩住。村里的老人、小孩的安全是个问题。

(3)尽管家乡越来越赋予了,但是,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

河流的污染日益严重,很多绿地都盖上了楼房。

4、过渡

家乡的建设靠大家,家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

来想办法解决。

5、动动小脑筋

家乡的发展与每一个人密切相关,让我们一起为家乡的发展提

出建议吧。全班同学一起交流一下“家乡发展建议书”,看看

大家的建议是否具有可行性。

原因,培养热爱

家乡的情感。

学会反思,找到

家乡快速发展的

负面影响。

从存在问题,找

到进一步科学发

展家乡的措施,

树立正确的发展

观。

板书12.2 家乡的喜与忧

1、家乡发展的原因

2、家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3、家乡发展的改进建议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道德与法治 第12课 家乡的喜与忧 教案

12. 家乡的喜与忧 教学目标: 1. 学生了解家乡的过去,看看家乡的现在,从而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2. 在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的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家乡的过去,看看家乡的现在,从而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教学难点: 在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的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PPT 调查家乡的过去和现在。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引入 1.幻灯片播放家乡过去的图片。 2.学生思考:你看到的与现在我们的生活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你觉得是现在的生活好还是以前的生活好? 3.师:是啊,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庭生活日新月异,家乡面貌翻天覆地,家乡人们的观念一日干里。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家乡家庭生活方面的变化。 4.揭示课题:12. 家乡的喜与忧 二、新知探究。

(一)做客赵奶奶家,和奶奶一起看老照片 1.看赵奶奶家以前住的地方的照片,说说赵奶奶家住的地方和现在我们住的地方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2.看赵奶奶家招呼客人的大餐的照片,说说赵奶奶家现在吃的和以前吃的有哪些不一样的? 3.看赵奶奶家做这些美食的餐具,像微波炉、电饭煲、高压锅这些餐具以前有吗? 4.看看赵奶奶家现在的衣橱,发现赵奶奶家的衣服和以前我们的父辈、祖辈穿的衣服有哪些不一样的? 5.师:通过看赵奶奶家现在的生活,发现我们在住、食、用、衣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我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二)家乡发展小调查 1.课前将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学生共分为3组,按分组不同进行分工调查: 第一组: 第二组:

核心素养目标道德与法治四下第12课 家乡的喜与忧 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第12课家乡的喜与忧(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调查等活动,了解和感受家乡的发展,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之情。 2.责任意识:关心、了解家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具有忧患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调查活动,主动了解家乡的变化和发展。(重点) 2.分小组商议确定自己小组的调查目标,设计调查表,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难点)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欣赏家乡老照片 1.活动一:分享温馨故事,整理家庭老照片 ⑴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老朋友赵东阳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呀,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发生在家庭里的温馨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⑵故事分享:播放赵东阳自述他与奶奶一起整理家庭老照片的视频。 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赵东阳。这个周末阳光明媚,午后休息时,奶奶整理起了家里的老照片。 怀旧的老照片承载了家庭里许多温馨的回忆。整理时我发现南京的很多地方爸爸妈妈小时候去过,我小的时候也去过。你们看!这张是我的爷爷带着爸爸参观中山陵,那里我也去过。再看,这是我的妈妈,她在梅花山赏花。去年,我们全家也一起去了梅花山,还拍了张全家福呢!同学们,你们有过和我一样的经历吗? ⑶现场采访:同学们,你们有过和赵东阳一样的经历吗? 预设1:这是我妈妈上幼儿园时,外婆带她去玄武湖玩鸭子船时拍的照片。鸭子船我也坐过,不过妈妈小时候的鸭子船是用脚踩的,我坐的鸭子船是电动的。 预设2:这张照片记录了我们一年级时在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爸爸告诉我,他上学的时候也去过那里,他们还亲手制作小白花献给先烈。雨花台承载着南京不朽的历史,革命英雄精神需要我们的传承与弘扬。 点评: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需要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的传承与弘扬。 ⑷再看故事:赵东阳同学还遇到了一些困惑,我们接着看。(播放视频)

4年级下册道 德与法治 部编 版教案第4单元《家乡的喜与忧》

12 家乡的喜与忧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设置两个话题:“家乡的发展”“我为家乡发展出力”。 “家乡的发展”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我为家乡发展出力”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家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当代的学生普遍都有比较强烈的了解家乡发展的愿望,也乐意为家乡发展作贡献。但受学生年龄和经验的限制,落实起来比较困难。因此,需要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家乡,以形成全面、准确的认识,同时要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为家乡作贡献的问题,培养关心家乡发展和建设的情感,能够积极参与建设家乡的活动。 三、教学目标 1.关心和了解家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2.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树立为家乡建设发展而努力的理念。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发现家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积极探讨解决办法,培养关心家乡发展的意识。 【教学难点】 能为家乡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 五、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找有关国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相关的资料和照片。 学生准备:调查了解家乡发展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一、新课导入 1.视频激趣: (1)教师播放视频,视频内容为“总要为家乡做些什么”,提问我们小学生能为家乡的发展建设做些什么呢? 引出课题:家乡的喜与忧——我为家乡发展出力 (2)观看视频,发现家乡发展过程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2.新课引入:说明家乡在发展建设中,也会产生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家乡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家乡的喜与忧——我为家乡发展出力 二、发现问题 1.思考问题:结合教材94页的对话,指引学生思考家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建议,激发学生关心家乡的发展和建设,初步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公共参与意识。 存在的问题: (1)缺乏技术创新 (2)缺乏安全保障 (3)环境遭受破坏 2.发现问题:举例说明家乡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问同学们发现了哪些问题。 (1)青壮年到城市工作,留在家乡的多数都是老年人,家乡很多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被荒废…… (2)农村封建思想观念残存,导致人们思想封闭,缺乏与时俱进的想法。 3.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针对家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家乡建设的意识,树立为家乡作贡献

12《家乡的喜与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12《家乡的喜与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家乡,了解自己家乡的一些特征,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 2.掌握家乡的喜与忧的含义,理解家乡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机遇。 3.通过课外调查和采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启发学生关注家乡发展和建设,树立报效家乡、爱护家乡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家乡的喜与忧的含义。 2.学会通过调查和采访了解家乡的情况。 难点 1.启发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和建设。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热爱家乡的思想。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或地图展示本地区的一些景点和建筑,向学生介绍和回顾自己的家乡。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乡,评价自己家乡的一些优势特点。 2. 了解家乡的喜与忧 通过情境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示各种形式的喜悦和忧愁,引导学生理解家乡的喜与忧的含义,并且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家乡存在的喜与忧。

3. 调查家乡情况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调查,如走访社区、查阅媒体、采访邻居等方式,以了解本地区的发展和环境状况。调查结果可通过班级汇报或校报分享。 4. 反思家乡的喜与忧 学生在了解家乡的情况后,根据所了解的情况,结合自己的感受,思考并讲述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5. 课堂小结 回顾上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关注家乡的发展和建设,怎样为家乡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教学方式 1.情境教学法 2.课外调查、采访法 3.口头表达法 五、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调查及汇报情况,以及课堂展示的标志活动等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做出评价。 六、教学延伸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所了解到的家乡情况,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未来发展等因素,探讨如何关心家乡发展,并组织学生开展有利家乡发展的活动。如资助困难儿童、开展环保活动等。同时,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共同推进行容建设。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2《家乡的喜与忧》第二课时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12《家乡的喜与忧》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课题家乡的喜与忧单元第四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四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以汇报形式,发现家乡建设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升学 生分析总结能力。 2.认识到为家乡建设需要每个人从意识和行动上做出努力和贡献,主动为家乡建设出谋 划策。 重点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 难点发现家乡建设存在的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观看视频——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 演讲 ➢通过观看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呢?或者想说的? 提示: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少年也可以为家乡的发展变化出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引入课题——《我为家乡发展出力》 观看视频 分享交流 让学生认识 到自己也可以为 家乡发展作贡 献,提升社会责 任意识 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二:我为家乡发展出力 家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不可忽 略的问题,面对问题我们不能回避。 找一找: 赵小原和同学在参与“家乡发展建设”调查活 动时,发现了家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设备工艺落后,没有技术创新,邻居 李叔叔所在的工厂倒闭了。 学生汇报

尽管家乡越来越富裕了,但是也出现了很 多问题。比如,河流的污染日益严重,一 些农田也被用来盖房。 听爷爷说,村里查了许多漂亮的楼房,但 多为老人和小孩居住。村里的青壮年都进 城务工了,老人、小孩的安全是个问题。 通过课前的调查,你的家乡在发展中是否也遇到了问题?你发现了哪些问题呢?快来和同学老师分享一下吧。 小结:我发现的问题 1.家乡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很多。 2.家乡环境污染严重。 3.家乡的流动人口少。 4.家乡有些地方交通不便。 观看视频——疫情期间为家乡作贡献 问题:有些同学觉得,家乡的发展与自己无关,你认为这种想法对吗? 小结: 家乡的建设靠大家,家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来想办法解决。 通过调查同学们发现了家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存在着这些问题,小组讨论提出你们组的建议。 要求: 1.小组成员先组内交流自己。 2.记录员根据各成员的发言整理。 3.派代表进行报告。 家乡发展建议书 管住自己的手和口、不破坏公共设施、不 随地吐痰骂人、保护环境、遵守社会公德、 做文明公民。学生小结 观看视频,交 流讨论 小组分享交流 让学生以汇 报形式,发现家 乡建设存在的问 题,培养学生发 现问题的能力 提升学生分 析总结能力 认识到为家 乡建设需要每个 人从意识和行动 上做出努力和贡 献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2课《家乡的喜与忧》教学设计

12 家乡的喜与忧 第一课时 教案 班级:______ 课时:______ 课型:______ 第一板块【情景引趣新课导入】 1.新课引入: 教师展示家乡变化发展的对比照片,说明家乡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 引出课题:家乡的喜与忧——家乡的发展 2.故事引趣:通过教材90页的对话,奶奶家乡的房屋建筑、道路都发生了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体会今昔对比,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 3.走进新课:引导学生积极了解家乡的活动,感受和认识家乡的发展。 家乡的喜与忧——家乡的发展 第二板块【调查了解感受变化】 1.方案参考:结合教材91页的调查活动,向同学解释“方案1”以收集材料、观察等方式,了解生活服务设施的变化来感知家乡的发展。 2.调查展示: (1)展示方便人们文化休闲的设施建设的调查结果,说出它们的发展现状。 提示: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学习、锻炼等的场所数量逐渐增多,类型多样,且面积较大。 (2)方便人们购物的商业设施:建设购物的场所越来越多,商品种类齐全、繁多,极大地满足人们的购物需求,且环境干净舒适。 3.小贴士: 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调查方式:(1)调查登录家乡所在地的政府公众信息网,收集家乡建设的信息;询问家中长辈所经历的家乡发展变化;观察家乡正在发生的变化。 (2)积极参与到调查家乡发展变化活动中,为家乡的进步而喜,为仍需努

力的地方而忧,并和家乡人一起努力去改善。 4.方案参考:结合教材92页的“方案2”,引导学生以采访的方式了解家乡在教育事业方面的发展。 采访内容: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说说,他们上学时的学校和教室,以及学校里的设施等情况 5.调查展示:展示过去与现在教室的对比图片,说明教育环境的发展,教学设备先进,学习环境改善。 6.小组讨论:互相探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上学时,他们学习的课程与现状同学们学习的不同。 说明现在学习的课程内容丰富,且重视素质教育。 7.方案参考:通过教材93页的“方案3”引导学生以实地参观、采访的方式了解家乡医疗事业的发展。 阅读教材第93页《看病的变化》,说明家乡医疗条件的改善。 8.小组交流:互相交流家乡的医疗事业有哪些变化,说明医疗事业的变化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9.课堂拓展:教师提问同学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调查家乡的变化? 点拨: (1)越来越重视饮食健康讲究营养均衡 (2)交通越来越快捷便利 (3)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注重精神生活 10.看待发展:提问通过这些调查活动人们是怎样看待家乡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从描述家乡的发展,表达对家乡发展变化的整体感受,增进对家乡发展变化的情感认同。 提示:高兴骄傲敬佩干干净净舒舒服服舒适便捷 11.感谢付出:教师播放医疗事业发展的视频,感受家乡的变化是一代又一代的家乡人不懈努力、辛苦付出的成果。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积极建设家乡。 12.点拨体会:教师播放家乡变化内容的视频,引导学生在享受国家带来的福利的同时,要感谢过去人们所付出的努力,将来争取也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家乡的喜与忧教学设计5篇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家乡的喜与忧教 学设计5篇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家乡的喜与忧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与小伙伴相处时,能多为别人着想,尽量避免矛盾的发生。 2、懂得原谅别人是一种美德,在与人交往时,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已。 3、在产生矛盾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宽宏大量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懂得原谅别人是一种美德,在与人交往时,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教学难点:在产生矛盾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宽宏大量待人。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观看表演《这不是我的纸屑》 2、交流:说说你对这个情节中两位同学的看法。 3、揭示课题: 二、寻找冲突原因 1、指名交流:说说你与同学的一次冲突事件。(随机板书) 2、交流与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冲突事件? 3、小组活动:针对以上冲突,结合同学发言,归纳冲突发生的原因。 三、化解冲突 1、学生交流:化解冲突活动的办法。 2、板书总结办法。 四、总结: 懂得原谅别人是一种美德,在与人交往时,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在产生矛盾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宽宏大量待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遇到受欺负的事情能正确应对。 2、认识到生活中的受到欺负是难免的,要学会用合理的方法摆脱欺负,保护自己。

3、了解受欺负的原因及其危害性。 教学重点: 1、认识到在生活中,不仅会遇到一些矛盾和摩擦,也可能会遇到被他人欺负的。 2、遇到欺负,要学会抵抗。 3、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也需要学会用合理的方式摆脱烦恼。 教学难点:: 1、认识到在生活中,不仅会遇到一些矛盾和摩擦,也可能会遇到被他人欺负的情况。 2、遇到欺负,要学会抵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有被别人取过外号,或者给别人取过外号吗你觉得这种做法好吗? 2、揭示题题 二、遇到欺负怎么办 (一)片段一: 1、阅读角: 知心姐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12课《家乡的喜与忧》优质教案(送教材问题参考答案)

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2、家乡的喜与忧第一课时教案

他认识到害怕报复的想法是错误的;可以告诉老师,通知家长,如果欺负者不听劝告,可以报警。 第2单元教材问题参考答案 P31 :你知道网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和同学们提供一下吧。 答:对所购商品的详细描述、产品检验报告、商家的信誉、商品评价等信息要进行了解和比拟。要保存促销活动细那么、聊天记录和物流记录等,作为消费维权的证据。P34 :这些做法可取吗?你觉得应该怎样做? 答:不可取。首先要有维权意识,因为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不受侵害的权利,商家无权搜查顾客的身体和背包,我们要当场拒绝;在买到劣质商品时, 吵闹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首先要冷静理智地与经营者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工商管理部门投诉。 P40 :请你想象一下,这两类不同的消费方式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答:合理消费的人懂得精打细算、量入为出,会合理安排生活。过度消费会让自己入不敷出,甚至负债累累,严重影响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品质。 P43 :你赞成谁的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我赞成陈培的观点。不管家庭条件是否宽裕,这些钱都是父母辛苦劳动所得,不能浪费,因此,在生活中,要学会精打细算、量入为出。 P45 :看到计算结果,你有什么感受? 答:看似不起眼的浪费,日积月累就是很大的浪费,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树立节约意识,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珍惜粮食。 P46 :为什么妈妈说扔半瓶矿泉水浪费的不仅仅是五角钱? 答:虽然一瓶矿泉水只卖几块钱,可是里面凝聚了许多人的辛劳。扔掉半瓶矿泉水,就等于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而且,水资源是珍贵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 P51 :请想一想,以下说法错在哪里。 答: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都该养成的好习惯,与年龄、经济条件等没有关系,只有大家都要求自己做到勤俭节约,才能全社会杜绝浪费。 第3单元教材问题参考答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