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小品的幽默语言艺术
- 格式:pdf
- 大小:252.66 KB
- 文档页数:3
摘要赵本山小品,可以说是中国喜剧小品的王牌与代表。
小品是表演的艺术,同时也是语言的艺术。
赵本山的小品除了精湛的演技之外,高超的语言艺术也是原因之一。
修辞手法的精妙运用更是赵本山小品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赵本山小品修辞前言赵本山的小品,以其精湛的表演,独特的幽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品幽默风趣的语言,更是创造笑声的法宝。
小品的语言要求精炼,简洁,和日常交际用语最大的不同是,小品语言要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尽可能多的加入语料。
为了增加笑料,赵本山的小品大量地利用多种修辞手法,以下对赵本山小品为获得独特的幽默效果而使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
赵本山小品语言的修辞手法一、创造“音乐美”语音是具有音乐美的。
“凡音者,生人心者与也。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可以看出,语音是提高表达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赵本山小品正是运用了这个特点使小品语言具有强烈的音乐感和幽默感。
1.采用贯口在赵本山的小品中,经常有一些类似顺口溜的句子,这些顺口溜一气呵成,语气流畅,又朗朗上口,其内容也汇聚了大量信息,我们借用相声的术语将其称之为“贯口”。
(1)赵本山:“大家好!九八九八不得了,粮食大丰收,洪水被赶跑。
百姓安乐业,齐夸党的领导。
尤其人民军队,更是天下难找。
国外比较乱套,成天勾心斗角。
今天内阁下台,明天首相被炒。
闹完金融危机,又要弹劾领导。
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更好!多谢!”(《昨天今天明天》)这段整而不齐,看似通俗随意,却包含着对民情国情、民心军心、国家和党的政策等几方面的概括总结。
该小品中这种音律整齐,节奏鲜明的“贯口句段”具有多处,极大地浓缩了主题内容。
贯口的关键是快速和流畅,顺口而又整齐的句子,再加上表演时流利的说辞,特别富于情趣。
人物出场时,一段顺溜的开场白,瞬间烘托出了幽默的气氛,并且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起了铺垫作用。
而在故事展开的过程中,贯口又成为丰富人物性格、进一步创造幽默、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一环。
赵本山说过的幽默话语
赵本山是中国著名的相声演员和喜剧演员,以其幽默风格和搞笑的台词而广为人知。
以下是一些赵本山曾经说过的幽默话语:
1.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味道。
" 这句话出自赵本山在相声中的表演,形象地描述了生活的不可预测性和多变性。
2.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你在厕所里放了个屁,却没人听到。
" 这句话以夸张的方式表达了在某些尴尬或不被注意的情况下的无奈和孤独感。
3. "有钱人终成眷属,没钱人只能喝西北风。
" 这句话调侃了社会上贫富差距的现象,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了现实中的一些社会问题。
4.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 这句话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在生活中需要不断表演、适应和应对各种场景的观点。
5. "人活一世,有钱能使鬼推磨。
" 这句话以夸张的方式描述
了金钱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暗示了现实中一些人为了追求财富而不择手段的现象。
这些幽默话语展示了赵本山独特的幽默风格和对社会现象的嘲讽与思考。
他的台词常常以夸张、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一些普遍的人生观点和社会现象,引起观众的共鸣和笑声。
摘要:赵本山小品之所以能在众多喜剧小品中独树一帜,是因为他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飞白”即是其中的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收到了诙谐幽默的修辞效果。
本文将从飞白的性质、分类、作用入手,分析赵氏喜剧小品中的这种修辞手法的特殊表达效果。
关键词:赵氏小品飞白修辞手法喜剧小品是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它以诙谐幽默、讽刺滑稽的特点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打动了亿万观众的心。
每年的春晚,小品成为广大观众期待的文化大餐,而赵本山的小品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主菜,成为春晚上最亮丽的风景而妇孺皆知、蜚声海外。
赵本山小品在之所以喜剧小品中独树一帜,除了他精湛的表演才能之外,还因为他为了提高自身语言修辞效果,而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调动了各种审美手段,“飞白”是其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收到了诙谐幽默的修辞效果。
飞白属于一种高级的修辞手法,随着新语汇的不断涌现和表达方式的不断多样化,这种特殊的修辞手法的使用渐趋广泛,经常被用作调侃逗趣的工具。
它的智性色彩很浓,在传情达意上的优势取决于使用者的智慧,也依赖于读者的会心理解。
在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中飞白属于一种积极修辞,其解说道:“明知其错故意仿效的,名叫飞白。
所谓白就是白字的…白‟。
白字本应如《后汉书·伊敏传》那样写做…别字‟,但我们平常却都叫做白字。
故意运用白字,便是飞白。
”[i]即飞白是一种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明明知道是错误的语言,故意实录或仿效的修辞格。
“飞”有“凭空或任意运用”的意思,“白”有“错字”的意思。
其目的是为了使语言滑稽、幽默,甚至是给人揶揄之感。
其作用是不但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语言的感染力,而且往往有助于体现人物形象的真实性。
纵观近年来的文学艺术作品,飞白在相声、小品、笑话、喜剧、幽默诗词、广告语、网络语中均广泛被采用。
赵本山在《送水工》、《奥运火炬手》等喜剧小品中对飞白这一修辞格的应用比较典型,给人以新鲜活泼,妙趣横生而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的艺术美感。
从“语言一心理”结构来分析赵本山小品中的幽默。
李岩璞(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27)擅要语言符号在话语中的组合方式.通常有两类:一真是常规的.一类是起常规的.所谓常规的语言组合方式.它是合乎语音学.文字擘.词汇学.语法擘和形式逻辑的一般擐脾的,是可以按字面直接理解的:而煺常规的语言纽合方式.是在辨证逻辑方式的制约下.突破语音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争形式逻辑学的一殷规律.变格运用语言材料,造成不毙仅按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话语.此篇文章将根据起常规的语言组合方式从哺言一心理。
结构来分析赵本山小品中的语言出默.—语言一一心理”结构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语漉暗示的语义方向突然改变.造成。
·心理期望的突然扑空。
;语言的现实组合明显地违背了语言规刖和社会习俗,造成。
经验与现实的矛盾冲,P.下面根据这两种增言一心理。
结构来分析赵本山小品中的■默.关奠词出默语言心理一、心理期望的突然扑空例如小品‘心病',赵本山t。
不给钱就不看病了?这人都咋的在话语中,由于某些词语的暗示,语义按照常规的思维方了?张嘴钱儿闭嘴钱几的,为人民服务,救死扶伤都给谁说式正在向一种认为合乎逻辑的方向发展,突然间。
这—逻辑发的.(转身)能给多少钱呢7。
.在听到赵本山口口声声、坚定生中断.随之而来的是一种似乎与前面语义并不相同但细细不移地要为人民服务时。
观众都被他的精神折服了。
可在后半品味又并非毫不相关的结果。
从而审美主体的期待心理转为句,另大家哭笑不得,他将。
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一下跌了意外的“可喜”收获.这就是。
期待之扑空”的。
语言——心理”个一百八十度大的转弯成为“能给多少钱”,这种急剧转变,寓结构.在这一结构中。
通常有。
岔段”和。
倒置”两种表现形态.意深刻.幽默无限,在赵本山的小品中,运用顿跌这种修辞手(一)岔段型法的地方挺多的.例如‘拜年'中有这样一句.赵本山t“大事岔段型表现形态所涉及的一类惨辞手段主要有:衬跌、顿儿一年干老了,香港回归、三峡治水、十五大召开,江主席访跌、歇后等.它们都有着共同特点:言语之逻辑发展突然中美。
赵本山小品语言特色分析赵本山小品自1990年入春晚以来,十几年好评如潮,成了中国喜剧小品的王牌。
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生动诙谐幽默的语言特色。
通过对赵本山小品语言特色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东北小品。
关键字小品这种即兴式的表演形式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生动的生活语言。
赵本山,他来自社会最底层,6岁丧母,8岁离父生活颠沛流离,无所依托,他铲过地种过田唱过戏。
他深深地了解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的喜怒哀乐,那些从生活的沃土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经过他的悟性,一张口就能产生极强的喜剧效应。
他的小品之所以让大家百看不厌,成为每年春节晚会的一个亮点,这与他独特的语言魅力有很大的关系。
这种语言包括口语和非口语两种形式,因为赵本山小品的成功仅靠口语是达不到的,他来需要非口语这种形式作为辅助。
如肢体语言、特殊的表演技巧、人物形象、化装道具等等。
只有这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称之为“赵本山小品”。
从口语这种语言形式来讲,它可以分为方言语言、生活语言、包袱语言、修辞语言四种。
一.方言语言。
赵本山小品最不能被忽视的就是这一点,没有东北独特的方言,赵本山小品就不会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就不会赢得这么多的观众。
那东北方言是怎样成就赵本山的呢?1.东北方言更接近普通话。
东北普通话尽管有自己的方言地域性,但同北方其他地区相比,还是更接近与标准的普通话。
在字词的读音上与现在的汉语差别不大。
语言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调查比较,把官话方言八个次方言区个选一个城市为代表,即北京、哈尔滨、烟台、济南、洛阳、银川、成都、扬州。
比较结果显示,东北官话比较接近北京官话。
因此,东北人说的普通话更接近现代汉语普通话,那么东北普通话小品也就更能被大众所接受。
[1]2.东北方言有很强的包容性。
在东北广大的草原上世代居住着满、蒙、鄂伦春、锡伯、朝鲜等少数民族,他们主要以游猎为主,后来清兵入关后,才涌入了大量的汉人。
据历史记载,仅1920年到1930年间,移入东北的移民就多达600万,这些移民多是从河北、山东闯关东的难民。
赵本山小品语言的幽默艺术赵本山小品语言的幽默艺术二、赵本山小品中东北方言词汇的添加1.表达感情的东北方言词汇的添加:(1)宋丹丹:哎哎,你干啥呀,你这着急忙慌的,你跑啥啊。
赵本山:你快点的吧,马上就宣布你当奥运会火炬手了,抓紧!——08春晚小品《火炬手》“着急忙慌”——形容一个人非常着急并且迫不及待地去做某件事。
可以理解为普通话中的“匆匆忙忙”。
使用类似语汇,使整个小品充满口语色彩,更加生活化。
(2)白云:哎呀,俺们呀,就是揪心你这没有觉啊。
崔永元:哎呀,大叔大妈还关心我这睡觉问题哈。
你们二老睡眠质量怎么样?——06年春晚小品《小崔说事》“ 揪心”——形容放不下心;担心;挂心。
普通话中常常用“担心”代替其作用。
(3)赵本山:当时没有征兆,那是不可能的——当时这个鸡——心里特别矛盾,一个公鸡,居然它要下蛋,不是它的活它要干。
大公鸡怎么看?鸭子怎么看?大鹅怎么看?跟它好过的小母鸡怎么看?当公鸡孵出鸡仔后,别人管它叫啥?叫爸,叫妈,还是叫姑,叫大姨?有蛋不下又憋得慌,于是乎……宋丹丹:它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下自己的蛋,让别人说去吧。
——07年春晚小品《公鸡下蛋》“憋得慌”——形容由于心里有疑团不能解除或其他原因而感到不舒服、不顺畅;感到憋闷。
可以将其着急、烦恼、恐惧等等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
(4)宋丹丹:我多少时间都在寻思,为啥我火急火燎地来到了人间,为啥我与火接下了不解之缘,今天我终于明白了,我就是为奥运火炬手而生的!——08年春晚小品《火炬手》“火急火燎”——形容非常焦急。
可以联想到被火燎着的人拼命逃跑时的焦急情绪。
而放在这里,将小品表演者的出生形容为“火急火燎”,充满戏谑色彩,令人感觉幽默生动。
2.表现行为动作的东北方言词汇的添加:(1)a.白云:唉!你说这小崔咋还不来呢?太不拿人当腕儿了!搁铁岭台人家等咱俩小时,这中央台得瑟的你说,这玩意……b.白云:还有一个是院长,拉着我手就不松开,那家伙可劲儿摇啊,“大姐呀,大哥这一嗓子太突然受不了哇,快让大哥回家吧,人家唱歌要钱,他唱歌要命啊!”黑土:你好!你得得瑟瑟还上精神病院给人讲演去了。
语言设置技巧论文:浅谈赵本山小品的语言设置技巧【摘要】赵本山小品语言的风趣幽默特点,除了语言风格的因素外,还得益于对语言的巧妙设置。
本文将运用文体分析的方法从修辞方法应用、语言层面偏离两个方面来阐述赵本山小品的语言设置技巧,从而分析出赵本山小品语言能够广泛深植于大众心中的生命力所在。
【关键词】语言设置技巧修辞偏离1.语言设置技巧赵本山小品语言的风趣幽默特点,除了语言风格的因素外,还得益于对语言的巧妙设置。
其中大量使用了各种修辞格如押韵,比喻、反问、对偶、夸张、设问、讽刺等等,使语言生动化、形象化;运用了语言层面的各类偏离,如语音偏离、语体偏离、语义偏离等手法,利用人们对习惯思维的迷信,来惩处和捉弄他们;对语句的艺术处理,使得语言巧妙诙谐。
1.1修辞手法的应用文艺要刻画人物,语言形象化是最基本的要求,各种修辞格的运用无疑会加强作品的人物和主题思想的表达。
赵本山的小品中,经常用到各种修辞格,如:比喻、反问、对偶、夸张、设问、讽刺等等。
比喻:你咋不实话实说呢?你让大伙瞅瞅你那老脸长得跟鞋拔子似的我能上赶子追你呀?(《昨天今天明天》)反问:她心眼儿太实,你说当时放了五十只羊,你薅羊毛偏可一个薅,薅得这家伙像葛优似的谁看不出来呀?(《昨天今天明天》)夸张:宋丹丹:我不稀得说你那些事儿就拉倒了你,给你留着面子。
我不稀得说他!你说就他吧,就好给人出去唱歌,你这嗓子能唱吗?那天呢,就上俺们敬老院给人家唱去,拢共底下坐着七个老头儿,他“嗷”一嗓子喊出来,昏过去六个。
崔永元:那不还有一个吗?宋丹丹:还有一个是院长,拉着我手就不松开,那家伙可劲儿摇啊,“大姐呀,大哥这一嗓子太突然了,受不了哇,快让大哥回家吧,人家唱歌要钱,他唱歌要命啊!”(《说事儿》)交错配列:怕就是爱,爱就是怕(《小九老乐》)设问:睡的腰生疼,吃的直反胃,脑袋直迷糊,瞅啥啥不对。
追求了一辈子幸福,追到手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答:幸福就是遭罪!(《钟点工》)拟人:在《策划》中谈及下蛋公鸡时,大爷描述公鸡心理状态时说道:“当时这个鸡——心里特别矛盾,他一个公鸡,居然要下蛋,不是他的活我要干。
赵本山小品的幽默语言艺术作者:吴昊来源:《硅谷》2008年第11期[摘要]赵本山的小品被称为“赵氏小品”,可说是中国喜剧小品的王牌。
小品是表演的艺术同时也是语言的艺术,赵氏小品在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鲜明的语言特色也对语言的使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赵本山小品幽默语言艺术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610181-01赵本山的小品故事新奇,语言精妙,字字珠玑,句句笙歌,是“警示语”,也是“开心果”。
赵本山的小品被称为“赵氏小品”,可说是中国喜剧小品的王牌。
小品是表演的艺术同时也是语言的艺术,赵氏小品在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鲜明的语言特色也对语言的使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赵本山小品的五大特色(一)诙谐的生活化语言。
小品利用了很多形象化的比喻、歇后语、谜语、脑筋急转弯、智力测验等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简洁的语言口语化、生活化、方言化,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语气流畅,有排山倒海之势,有一气呵成之酣畅感。
(二)故事内容有新奇感。
人人都有好奇心,人人都有探究心,在这种猎奇心理支配下,人们往往喜欢听奇闻怪事,喜欢传轶闻趣谈。
听了,传了,就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就觉得无比的兴奋。
2007“春晚”中的《策划》,一切入主题便是“公鸡下蛋”,一下子就把观众的好奇心给激了起来,紧接着是公下蛋前的思想矛盾、心理上的压抑与焦虑,以及因下蛋而夜成名的公鸡身价倍增,一个接一个的故事高潮把观众的奇心也托上了云天,忽而上浮忽而下沉。
《卖车》《牛大提干》《卖拐》《卖轮椅》等小品,无一不是赢攫了观众好奇心。
(三)故事内容具真实性。
小品故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大众化艺术,而不是纯粹的为艺术而艺术,观众觉得亲切无比,就像发生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身上一样,很多情节是人们生活中切身经历过、或者亲眼目睹过、或者亲耳听到过。
(四)蕴含心理暗示作用。
赵本山的小品故事中蕴含着丰厚的心理学知识、兵法知识,以及“激励与赏识”等现代教育理念,如心理暗示、随机应变、欲擒故纵、激将法等等。
从合作原则偏离角度看赵本山小品的幽默小品是深受观众喜爱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
幽默是小品的生命。
赵本山小品言语的幽默生成有其独特的偏离方式。
本文尝试从语用学合作原则的角度,运用零度偏离理论,对其进行实例分析,探讨赵本山小品言语幽默的偏离现象。
标签:赵本山小品合作原则零度和偏离理论一、引言小品以其短小精悍、轻松娱乐等独特魅力成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
它不仅是一门表演艺术,更是一门语言艺术。
赵本山小品独树一帜,深为大众所爱,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独具个性的语言。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主要在于它巧妙地运用了零度偏离理论,使语言偏离人们所习惯的常规,打破人们的思维惯式。
这种超常规的偏离不仅是小品幽默的关键所在,也是小品取得成功的有效方法之一。
另外,小品由对话组成,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言语交际过程。
如果这一过程遵规守矩,完全符合日常交际的各项原则,幽默效果将大打折扣。
在对话过程中,对交际原则进行有意适当地偏离,不但不会使交际失败,反而会让观众感觉新奇可笑,达到极佳的幽默效应。
这正是语用学所研究的“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在不同的言语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
”[1](P3)所以,适当偏离交际原则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语用效果。
语用学中的交际原则主要体现在对合作原则的表述上。
本文要探讨的就是赵本山小品言语对语用学中合作原则的偏离所形成的幽默。
为便于分析,这里先介绍一下零度偏离理论和合作原则理论,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
二、零度和偏离理论及合作原则理论零度和偏离理论由比利时列日学派提出,所谓零度就是“正常的”“规范的”“中性的”话语修辞状态,偏离是对零度的局部性的、非系统性的违反状态[2](P199)。
王希杰认为零度是就语言的符号性和系统性而言的,即指语音系统、语义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的规则;偏离是就语言的功能性而言的,即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语言,在交际活动中必然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异。
简单地说,零度即规范,偏离即变异。
赵本山小品经典搞笑语录赵本山小品经典搞笑语录赵本山,1957年10月2日出生于辽宁省开原市。
喜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小品演员、东北二人转教授,如下是YJBYS小编DL为大家整理的赵本山小品经典搞笑语录,赶紧一起看看吧!赵本山小品经典搞笑语录1.小样儿,脱了马甲,我照样认识你。
2.我求了一辈子幸福,到老了,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答,幸福就是遭罪。
3.走了,伤自尊了,太伤自尊了4.先用盅、再用杯,用完小嘴对瓶吹。
5.上顿陪、下顿陪,终于陪出胃下垂。
6.别说你开车不合格,你长得都违章了。
7.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
8.屋千万所,睡觉就需三尺宽;9.说人好比盆中鲜花;生活就是一团乱麻!10.房子修的再好那也是个临时住所!那个小盒才是你永久的`家!11.距离拉开了,美没了!吃饭也不喊了,打电话—哈喽啊!饭已OK 了,下来眯西吧12.正愁没人教,天上掉下粘豆包13.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
14.生活在一起的两口子,怎么差距就那么大呢?15.猫走不走直线,完全取决于耗子。
16.无情的病魔正在吞噬着你的大脑健康细胞,一个崭新的植物人即将诞生。
17.你别整那个事儿,就咱这个智商抠出来上秤约,比你多二斤。
18.床前明月光,玻璃爱上霜。
要是不勤擦,只好自己脏。
19.人生在世屈指算,最多三万六千天;家有房搞过对象的人都知道,一般情况下,说出傻样这个词,那就百分之八十了。
20.你让瞎子去南极,他根本找不着北;你让脑血栓去下叉,他根本勾不着腿;你让大马猴穿旗袍,它根本看不出美;你让潘长江去吻郑海霞,他根本够不着嘴。
21.耗子给猫当三陪——赚钱不要命22.谁说我的脸长得像鞋拔子,这是典型的猪腰子脸。
23.那次卖拐把他忽悠瘸了,那次卖车把他忽悠捏了,今天在十分钟之内我要不把他摆平,我就没法跟你们俩当教师爷了!24.没有劳动人民,你吃啥穿啥没有老动人民你还臭美啥劳动人民是最伟大的!拓展阅读关于赵本山赵本山,1957年10月2日出生于辽宁省开原市。
赵本山小品语言表达手段略述赵本山小品语言表达手段略述赵本山是中国的一位著名小品演员,他的小品在不同年代都备受欢迎,其原因就在于他独特的语言表达手段。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一、夸张比喻赵本山的小品中经常出现夸张比喻的手法。
比如在《卖拐》中,他说:“我的拐卖得比卖馒头的都快,一天能卖100多只。
”这个比喻夸张了卖拐的数量,使得观众忍俊不禁,同时也加深了角色形象。
二、小人物生活赵本山的小品极度关注小人物的生活场景,通过这些情景并充分展现了小人物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呈现出社会的特征。
在《卖拐》中,赵本山塑造的拐杖老头就是一个非常生动的小人物形象。
三、口胡子赵本山在小品中往往使用口胡子的语言表达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情感状态。
例如,他在《小品》中就说:“南侠东邪西毒,讲究的是一个大小跌宕起落的感觉。
”这个语言风格也是赵本山一大特色。
四、多语言混搭赵本山的小品中可以听到汉语、英语、广东话以及各种方言的使用。
这种多语言混搭的手法可以让观众不仅仅是吸收幽默内容,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地域文化的差异。
在小品中,这些语言多样性组合起来,让观众的笑声不断。
五、典故引用赵本山的小品中经常使用典故引用的方式,让故事情节具有更高的文化内涵。
例如他在《卖艺》中使用了《梁祝》故事,通过这个人物故事进行情感故事的呈现。
这种方式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故事情节彰显的情感。
总体而言,赵本山小品的语言表达手段丰富多样,他的小品不仅仅是为了让观众大笑,更多的是让观众感受到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他塑造的角色都是有血有肉的,不会简单地停留在表面。
这些都使其成为中国小品艺术的代表。
赵本山经典搞笑语录篇一:赵本山小品的语言幽默元素分析赵本山小品的语言幽默元素分析赵本山小品的语言幽默元素分析曹宝慧摘要:赵本山小品在全国的广泛流传,除了个人演技之外,其使用的东北方言同样功不可没。
本文对东北方言的总体概况进行了背景介绍,然后从东北方言的拟音词、熟语、修辞等视角对赵本山小品语言幽默进行了举例分析。
关键字:东北方言拟音词熟语修辞语言幽默一、引言(一)东北概况东北地区在中国与满洲、关东属于意义相近的地理概念,同时又被成为“东三省(东北三省)”。
“东三省”狭义概念通常是指吉林省、辽宁省和黑龙江省三省区域;其广义概念指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即“东四盟”,包括现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
中国东北,根据20XX年人口抽样调查推算:辽宁省人口4203万;吉林省人口2703.7万;黑龙江省人口3811万。
总人口约1亿1千万,约占全国人口的8%。
东北地区属于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圈,融合了满洲、蒙古、朝鲜、鄂伦春、鄂温克、锡伯及俄罗斯等民族的文化习俗以及日本、俄国和朝鲜的国家的风俗文化和语言。
东北的文化吸收了大量满洲文化的成分,并在一些词汇和生活方式上受日本、朝鲜及俄罗斯文化的影响。
词汇方面,如“噶斯”(日文“瓦斯”的音译,即煤气)、咧巴(俄语Хлеб的音译,即面包)、笆篱子(俄语Пале的音译,原意为“栅栏”,意为“监狱”),饮食方面如对俄式食物和朝鲜泡菜的喜好,均可反映出外来文化的影响。
(二)东北地区方言分布东北地区方言大致属于三个官话区:北京官话区(包括承德、朝阳等)、东北官话区(包括吉林、延吉、沈阳、哈尔滨、长春、阜新、黑河、齐齐哈尔、佳木斯等一百多个市县)和胶辽官话区(包括辽宁省的辽东半岛的地区)。
东北方言尽管属于三个大的官话方言区,但是内部有着较一致的特点,例如其声调(特别是阴平的调值)就有极其相似的一面。
(三)东北地区方言特点和发展过程在汉语中,东北话与普通话是比较接近的,如哈尔滨话就高度接近普通话,而最主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语调方面,从东北北部的黑龙江省到南部的辽宁省,大致而言发音朝含糊、“东北味”重的方向发展。
万方数据
赵本山小品的幽默语言艺术
作者:吴昊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刊名:
硅谷
英文刊名:SILICON VALLEY
年,卷(期):2008,(11)
被引用次数:0次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1982
2.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 2002
3.孙绍振论幽默逻辑的空白和错位 1998(02)
1.期刊论文张俊强用关联理论解读赵本山小品中的言语幽默-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26(1)
赵本山是我国著名的小品表演艺术家.他与众不同的表演风格,独特的衣着打扮,幽默风趣的语言是其小品深受人们喜爱和欢迎的根本原因.本文将运用关联理论对赵本山小品中的言语幽默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揭示赵本山小品中言语幽默的潜在机制,即制笑机制,也就是对作为表演者的赵本山是如何引人发笑以求达到幽默效果,以及作为欣赏者的观众如何理解和获得这种效果做出阐释,使人们对赵本山小品中的言语幽默有一个更深和更全面的理解. 2.期刊论文田邵平浅析赵本山小品中幽默语言的可译性限度-文教资料2009(7)
以喜剧小品为代表的赵本山表演艺术即赵本山小品在国内赢得了大众的追捧与偏爱,而其在国外的演出却遭遇冷落与抨击.本文从此现象出发,在简单分析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这两种互为矛盾的译界观点,以及彼此所依赖的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在赵本山小品语言运用这一层面,对赵本山幽默语言的可译性限度进行粗略的探讨.
3.期刊论文宋群赵本山喜剧小品中几种独特的非言语偏离-铜陵学院学报2006,5(3)
利用面部符号、身势符号及服饰符号来表情达意,在正常情况下应该符合言语交际的得体性准则.然而,赵本山在喜剧小品中的非言语符号却处处不和谐、不得体,是对常规的一种偏离.但是这种偏离在赵氏小品表演中却是能带给观众审美愉悦的不可或缺的必要形式.赵氏小品之所以能成为赵氏小品,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独特的非言语偏离.赵本山喜剧小品那脱胎于东北戏剧二人转的滑稽装扮、体姿和表情,既有浓烈的生活原味,又是一种艺术的升华.
4.期刊论文叶思诗.YE Si-shi中国当代电视小品的探索与创新--以赵丽蓉和赵本山为例-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1)
中国大众的审美口味正处于既渴望整合又趋于分裂的不稳定状态,中国的电视小品也处于不断的探索和创新过程中.赵丽蓉和赵本山的小品往往能在"讽刺"和"被讽刺"这两层意义中互动转换,这样不仅常有出乎观众预料的"意外惊喜",而且使小品的结构立体化和丰富化.此外,赵丽蓉的创新之路是"小品的综艺化",使人们的感官与情绪得到更大程度的卷入.赵本山走的是"小品游戏化"的路子,让观众顺理成章的作为"裁判"参与其中.同时他善于从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中吸取养分,让小品的喜剧情绪和节奏自始至终保持连贯和统一,其结尾还常以反"团圆"作为一种喜剧卖点.
5.学位论文陈红论赵本山农村题材电视剧叙事的小品化倾向——以《刘老根》、《马大帅》和《乡村爱情》为例2009
在中国小品发展史上,赵本山和他的作品就像一樽樽浮雕,以其浓墨重彩的艺术魅力,占据着这一领域的重要席位。
赵本山在春节晚会的地位不可动摇,连春晚的导演都不得不承认赵本山之于春晚的意义,就像乔丹之于NBA赛场。
在广大观众心目中,除夕夜看赵本山的小品,甚至上升到了“民俗”的层面,和吃饺子、放鞭炮同等重要。
小品成就了赵本山,使他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同时,小品也极大地影响着赵本山的电视剧艺术创作。
他的农村题材电视剧被印上了深深的小品的烙印,具有明显的小品化倾向,尤其体现在叙事层面上。
通过“二人模式”隐形结构的广泛运用,在叙事中弱化情节的整体连贯性和结构的内在逻辑性,注重“包袱”情节的设置和横向场景的描绘;通过演员“间离化”的表演,在展示了主角的戏剧性命运安排的同时,也塑造了经典的漫画式的丑角形象;借用小品“说口”技巧,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展示了狂欢化、游戏化的人物语言和东北丰富的方言土语,增添了作品的喜剧色彩和艺术魅力。
本文认为,由于受到演员们和幕后创作者的成长背景、生活阅历、艺术实践和东北人独特的个性气质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以及时代的呼唤、受众的审美需求以及东北特殊的地域文化的孕育等客观因素的促成,赵本山农村题材电视剧在叙事上呈现小品化倾向是必然的结果。
赵本山农村题材电视剧像小品一样注重笑料的挖掘,靠情节的荒诞、丑角的艺术、幽默的语言和夸张的表演来征服观众,追求小品化的叙事效果
,结果导致了电视剧对农村生活的表现浮光掠影,不够深刻,缺乏对观众审美情趣的积极引导,使观众在一定程度上误读了当代的东北农村和农民群体,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和消极意义。
最后,本文指出,要使赵本山农村题材电视剧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就必须做到在营造喜剧氛围的同时,不能丧失了当代立场和时代气息,要使作品具有当代人的思想,塑造积极健康的美好形象,表现当代东北新农村的面貌。
要在叙事上提高其电视品格,不断加深对东北地域文化的挖掘和理解
,融入地域文化变异和现代文化内质,使赵本山农村题材电视剧艺术获得真正的可持续性发展。
6.期刊论文朱秀玲.徐婷.王婷婷用关联理论分析赵本山小品中的幽默-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
赵本山的小品被称为"赵式小品",可说是中国喜剧小品的王牌,小品是幽默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幽默是交际行为中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Sperber & Wilson提出的关于认知和交际的关联理论是近年来语用擘界影响较大的认知语用理论.本文以Sperber & Wilson的关联理论中基本原理:互明,明示一推理,关联性和最佳关联来解读赵本山小品中的幽默.
7.期刊论文何散芬.HE San-fen略论赵本山小品的平民化-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0(4)
平民化是赵本山小品的精髓,文章着重从赵本山小品的平民化情结、视角、人物与语言等方面对赵本山小品的成功因素及艺术特色进行探讨.
8.期刊论文郑阳从小品到电视剧——论赵本山所饰农民形象-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3)
从小品到电视剧我们可以看到赵本山塑造的农民形象的转变.在小品中,赵本山所饰演的始终是个丑角,常常以农民的身份模仿其他社会阶层,他的小品语言具有强烈的狂欢化色彩.在电视剧《刘老根》及《刘老根二》中赵本山塑造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农民企业家形象.《马大帅》中的马大帅是一个屡遭挫折的农民民工形象.《马大帅2》中的马大帅是一个在城市里扎下报,发迹了的农民形象.
9.学位论文刘湃电视媒介的本体娱乐功能与赵本山春晚小品文化基因的相合性研究2009
九十年代初,赵本山初上春晚,从那时直到今天,对赵本山的争议声一直不绝于耳。
赞扬者将他与世界幽默大师卓别林相提并论,反对者则认为他的作品丑陋鄙俗上不了台面。
赵本山自己也说,他是一个处在大俗大雅之间的人物。
他出身子二人转演员,可是又经过了20年春晚舞台的洗礼,他身上有二人转演员的草根性格,也流淌着主流文化的血液。
他扬二人转幽默之长,避主流文化墨守陈规之短,掀起了一股电视荧屏东北热。
赵本山的喜剧小品、电视剧体现出了电视媒介的本体娱乐功能与赵本山春晚小品极强的相合性。
<br>
今天,电视荧屏东北热的代表人物赵本山几乎成为东北文化的“代言人”。
他的小品表演已经成为春晚大餐中的一道主菜,缺少了他的小品,中国人的春节似乎都过的没有滋味儿,借助这种影响,他创办的本山传媒成为集剧场演出、电视剧拍摄、演员经纪等多项业务为一体的大型传媒集团。
二人转剧场“刘老根大舞台”在沈阳、长春、北京等省市设立了分场,旗下演员通过央视春晚、集团制作的电视剧在央视一套和各省级卫视的热播,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
赵本山的喜剧小品、电视剧在当今多种娱乐形式严重分流的情况下,依然屡创收视奇迹,受到众多观众的喜爱与青睐,特别是在东北文化生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主流地位。
在这看似反常、偶然的现象背后,或许包含着亟待研究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本文在全面的把握东北文化的基础之上
,把赵本山最具代表性的春晚小品叙事放到媒介文化的层面上,总结赵本山春晚小品的文化基因与电视媒介的本体娱乐功能之间的关系,并试图为东北地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找到一个可行的方向。
10.期刊论文田晨旭从合作原则偏离角度看赵本山小品的幽默-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8)
小品是深受观众喜爱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幽默是小品的生命.赵本山小品言语的幽默生成有其独特的偏离方式.本文尝试从语用学合作原则的角度
,运用零度偏离理论,对其进行实例分析,探讨赵本山小品言语幽默的偏离现象.
本文链接:/Periodical_guig200811150.aspx
授权使用:咸宁学院(xnxy),授权号:ee32286d-fa58-4aad-879c-9ea600bb3204
下载时间:2011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