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CT口诀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颅脑CT基础知识颅脑CT基础知识Usiakimi Igbaseimokumo锈刀十一编译三种基本密度或深浅不同的灰度第一秘诀是我们使用“密度”来描述 CT 扫描结果,其中有三种常见的、易于识别和掌握的(词汇)。
一般情况下,密度越高CT扫描的图像越白,密度越低则图像的颜色越黑。
(你所要进行对比的)参考密度是脑组织,通常是颅内最大的组成部分。
任何和脑组织一样密度的东西,被称为等密度,它的特点是沉闷的灰色白色外观(Fig.1.1)。
因此,大脑是参考密度。
任何比大脑密度高的(白色)称为高密度,颅骨是最好的例子,在正常脑 CT 扫描中可看到的高密度结构。
颅骨很容易识别,它是大脑周围较厚的完整的白色圆环。
同样,任何比大脑密度低(暗)的称为低密度。
FIGURE1.1. CT扫描中的不同密度.脑脊液是颅脑CT中低密度结构的典型代表(Fig. 1.1)。
CT中,空气也是低密度并包绕着颅骨,正如生活中空气包围着头部一样。
在无形的黑色的空气与具有灰色白色外表的大脑之间,脑脊液表现为淡淡的颗粒状低密度,它可能(与其他组织)略有不同,但这是常用的定位标识。
不久你将会意识到“解读脑脊液的正常位置是理解大脑CT 扫描病理结果的关键”。
稍后我们再回到这个话题,但是现在我只想说,颅骨是高度的白色( Fig .1.1) ,像一个椭圆形白色的圈包绕着大脑,这很容易被识别。
大脑是灰白色的,而脑脊液是黑色的(但不像空气的黑色),仔细检查会发现淡淡的颗粒,具有特定的正常位置。
.如何识别异常的CT 扫描类似于正常密度,异常的 CT 扫描图像也可以简单地参照大脑分为为高密度、低密度或等密度。
那么在 CT 图像中高密度会代表什么?这也许是一个你应该知道的关于 CT 扫描最重要的事。
答案很简单——血液是颅脑CT中最常见的高密度异常情况 (Fig 1.2)。
因此如果高密度的位置不是颅骨出现的部位,那么没有意外情况的话,它一定是血液。
这个经验法则是 '任何白色的 CT 扫描图像不是血液就是骨骼'。
解剖学记忆口诀人体解剖学歌诀运动系统运动系统歌诀运动系统骨连骨,支持运动加保护;肌肉动力骨杠杆,关节枢纽连邻骨;体表标志要记牢,临床应用有帮助;注:骨连骨指:骨、骨连接,骨骼肌。
全身骨歌诀全身骨头虽难记,抓住要点就容易;头颅躯干加四肢,二百零六分开记;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还有六块体积小,藏在中耳鼓室里。
各部椎骨特点歌诀椎骨外形不规范,各有特点记心间;颈椎体小棘发叉,横突有孔很明显;胸椎两侧有肋凹,棘突迭瓦下斜尖;腰椎特点体积大,棘突后伸宽双扁。
胸骨歌诀胸骨形似一把剑,上柄中体下刀尖;柄体交界胸骨角,平对二肋是特点。
颅骨歌诀颅骨二十三块整,脑面颅骨要分清;脑颅八块围颅腔,腔内藏脑很适应;额枕筛蝶各一块,成对有二颞和顶;面颅十五居前下,上颌位居正当中;上方鼻骨各一对,两侧颧骨连颧弓;后腭内甲各一块,犁骨膈于鼻腔中;下颌舌骨各一块,全部颅骨均有名。
鼻旁窦歌诀鼻旁窦骨内藏,都有开口通鼻腔;内含空气减额重,发音共鸣如音箱;上颌窦腔最为大,开口较高引不畅;各窦名称要熟记,开口位置莫遗忘;病人有了鼻窦炎,请你诊断心不慌。
脊柱的韧带歌诀脊柱韧带,三长两短;腰椎穿刺,棘上棘间;再透黄韧,进入椎管。
脊柱形态歌诀前观脊柱有特点,上细下粗尾部尖;粗粗细细有道理,承受压力密相关;翻过脊柱后面观,棘突连成一条线;颈短胸斜腰平伸,大椎棘突有特点;前后观过侧面观,四个弯曲很明显;胸骶弯曲凸向后,颈腰二曲凸向前;身体直立减震荡,线条大方又美观。
编辑版word胸廓歌诀胸廓形似小鸟笼,上窄下宽扁锥形;上口狭小前下斜,下口封隔分腹胸;容纳保护心肝肺,吸气下降呼气升;各经随着年龄变,肋间增宽有毛病。
肩关节歌诀肩关节有特点,肱骨头大盂较浅;运动灵活欠稳固;脱位最易向下前。
肘关节歌诀肘关节很特殊,一个囊内包三组;肱桡肱尺桡尺近,桡环韧带尺桡付;屈肘三角伸直线,脱位改变能查出。
手腕骨歌诀舟月三角豆,大小头钩骨;摔跤若易折,先查舟月骨;掌骨底体头,指骨近中远。
「神经系统查体」太难记?8个口诀帮你搞定!太实用!「神经系统查体」太难记?8个口诀帮你搞定!太实用!2020-07-23原创:好医师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主要包括6个部分,按顺序依次包括:(1)神经系统一般检查;(2)颅神经检查;(3)运动系统检查;(4)感觉系统检查;(5)生理/病理反射检查;(6)自主神经系统检查。
下面将分步论述,详细图文解析,给力的记忆策略及口诀!吐血整理,记得收藏喔~1神经系统一般检查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中的一般检查主要包括4部分:(1)意识状态;(2)知、情、意;(3)脑膜刺激征;(4)头、颈、躯干、四肢、脊柱检查。
我们着重讲一下意识状态的评估:(一)意识状态维持意识清醒的机构包括两部分:其一,广泛的大脑皮质神经元完整性(中枢整合机构),是维持觉醒状态的必备条件;其二,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其神经核和纤维束有两个特点,即没有特异的感觉或运动功能和各个核中发出的纤维散漫投射到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等。
不同的意识障碍定位在不同的水平,如前昏迷定位在皮层,中昏迷定位皮层下,深昏迷定位在脑干。
意识水平上,意识障碍可分为嗜睡、昏睡及昏迷。
(二)神经系统一般检查口诀:上述意识障碍分级及具体内容详尽,但不容易记忆,为了方便读者记忆及临床熟练应用,笔者总结了意识障碍的记忆策略。
详细解析见《收藏|意识评估图文解析及记忆策略》图一:意识检查、格拉斯评分及记忆策略神经系统的一般检查第二步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语言、计算力、记忆、定向力、推断力、判断力和逻辑能力等。
一般检查第三步是脑膜刺激征,主要包括颈屈试验、克氏征和布什征。
图二:神经系统一般检查第2-3步(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2颅神经检查颅神经共12对,脑神经有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主要支配头、面部。
第I、Ⅱ、Ⅷ对为感觉神经,第Ⅲ、Ⅳ、Ⅵ、Ⅺ、Ⅻ对为运动神经,第V、Ⅶ、Ⅸ、X对为混合神经。
此外第Ⅲ、Ⅶ、Ⅸ、X含副交感神经纤维。
除两对(第Ⅶ、Ⅻ对脑神经核的下部)外,所有脑神经运动核的核上神经支配均为双重支配。
解剖学记忆口诀解剖学记忆口诀人体解剖学歌诀运动系统运动系统歌诀运动系统骨连骨,支持运动加保护;肌肉动力骨杠杆,关节枢纽连邻骨;体表标志要记牢,临床应用有帮助;注:骨连骨指:骨、骨连接,骨骼肌。
全身骨歌诀全身骨头虽难记,抓住要点就容易;头颅躯干加四肢,二百零六分开记;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还有六块体积小,藏在中耳鼓室里。
各部椎骨特点歌诀椎骨外形不规范,各有特点记心间;颈椎体小棘发叉,横突有孔很明显;胸椎两侧有肋凹,棘突迭瓦下斜尖;腰椎特点体积大,棘突后伸宽双扁。
胸骨歌诀胸骨形似一把剑,上柄中体下刀尖;柄体交界胸骨角,平对二肋是特点。
颅骨歌诀颅骨二十三块整,脑面颅骨要分清;脑颅八块围颅腔,腔内藏脑很适应;额枕筛蝶各一块,成对有二颞和顶;面颅十五居前下,上颌位居正当中;上方鼻骨各一对,两侧颧骨连颧弓;后腭内甲各一块,犁骨膈于鼻腔中;下颌舌骨各一块,全部颅骨均有名。
鼻旁窦歌诀鼻旁窦骨内藏,都有开口通鼻腔;内含空气减额重,发音共鸣如音箱;上颌窦腔最为大,开口较高引不畅;各窦名称要熟记,开口位置莫遗忘;病人有了鼻窦炎,请你诊断心不慌。
脊柱的韧带歌诀脊柱韧带,三长两短;腰椎穿刺,棘上棘间;再透黄韧,进入椎管。
脊柱形态歌诀前观脊柱有特点,上细下粗尾部尖;粗粗细细有道理,承受压力密相关;翻过脊柱后面观,棘突连成一条线;颈短胸斜腰平伸,大椎棘突有特点;前后观过侧面观,四个弯曲很明显;胸骶弯曲凸向后,颈腰二曲凸向前;身体直立减震荡,线条大方又美观。
注:①腱:膈肌中心腱。
②肌:膈周围部为肌质。
人体解剖学歌诀消化系统咽歌诀咽部分三鼻口喉,前壁开口气食流;上通鼓室下通喉,吞咽闭气不用愁。
食管与胃歌诀食管三段颈胸腹,三个狭窄要记住;胃居剑下左上腹,二门二弯又三部;贲门幽门大小弯,胃底胃体幽门部;小弯胃窦易溃疡,及时诊断莫延误。
小肠歌诀小肠弯又长,盘曲在腹腔;上段十二指,中下空回肠;全长约五米,空回二三量。
颅脑部CT基础知识关键词:颅脑CT颅脑CT诊断第一节检查方法、检查両准备1.头部扫描前须将发卡、耳环、假才等异物取掉。
2.需做増强打描的病人,检査前4~6小时禁食,并做好碘过敏试验3.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以防病人在扫描时移动。
二、检杳方法(一)横断扫描1. 病人仰卧,头摆止,使头止屮矢状曲与身休长轴半行,听毗线与床血垂直。
以听眦线(眼外眦至外耳孔的连线,也称为眶耳线)为基线向上扫至头顶。
若重点观察后颅窝,则以听眉线(眉毛上缘中点至外耳孔连线)或上眶耳线(眼眶上缘至外耳孔连线)为基线。
2. 层厚、层间距为lOmnK3. 常规采用骨窗和脑窗观察和摄片。
4. 先平扫,根据描情况再作增强扫描。
(二)冠状扫描脑垂体、鞍区检查常用冠状扫描。
1. 病人仰卧位或俯卧位,下颌前伸,尽量使听眦线与床长轴平行,先扫侧位定位相,再定扫描基线应尽量与鞍底垂玄,从后床突至前床突。
2. 层厚、层间距为3. 直接作增强扌_1描,因垂体无血脑屏障,可提高垂体与止常脑组织间密度差别,以更好显示垂体。
第二节正常CT表现•、平扫CT图像1. 颅骨及含气空腔颅骨密度高,为高吸收结构,呈现高密度影,而含气空腔为低吸收区,呈现低密度影。
(1)颅底:颈静脉孔、卵圆孔、破裂孔、枕大孔、蝶窦、筛窦及乳突气房均可见到。
(2)颈静脉结节:在枕肯大孔上一层面,位于岩骨后缘的内后方,呈八字形高密度影。
(3)蝶骨小翼与岩骨:在横断层而上,丁蝶鞍处呈X形交叉。
(4)蝶鞍:鞍背为横行高密度影,其前方为前床突,上层面可见后床突。
(5)颅盖骨:川骨窗可显示内外板及冠状缝和人字缝。
(6)额窦、蝶窦、筛窦与乳突气房皆呈低密度影。
2. 含脑脊液腔(蛛网膜下腔)脑室、脑裂、脑池与脑沟等腔内禽脑脊液,为低密度区,CT值为0-22HUo脑脊液腔因年龄增长而扩大。
(1)枕人池:在小脑后方,有时枕人池较人。
(2)第四脑室:呈马蹄形,居后颅凹屮线。
四脑室受压、变形、移位与闭塞对确定幕下占位病变冇很大帮助。
神经内科诊断口诀神经系统疾病症状判断公式(一)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颅内压增高三主征(二)脑疝颅内压增高征(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意识障碍+两侧瞳孔不等大+对侧肢体硬瘫+生命体征紊乱=怀疑小脑幕切迹疝颅内压增高征(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生命体征紊乱出现早+意识障碍出现晚=怀疑枕骨大孔疝(三)颅脑损伤1.头皮损伤触诊有波动感+边界跨越颅骨骨缝至整个颅盖部=帽状腱膜下血肿2.颅骨骨折“熊猫眼”征+鼻出血+脑脊液鼻漏+Ⅰ或Ⅱ脑神经损伤=颅前窝骨折脑脊液鼻漏、耳漏+耳出血、鼻出血+搏动性突眼及颅内杂音+Ⅱ~Ⅷ脑神经损伤=颅中窝骨折Battle征(迟发性乳突部皮下淤血斑)+枕下部肿胀及皮下瘀斑+Ⅸ~Ⅻ脑神经损伤=颅后窝骨折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Ⅺ副舌下全3.脑损伤神经系统检查(-)+脑脊液检查无红细胞+CT检查颅内无异常=“三无”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颅高压症状轻度偏瘫+失语+局限性癫痫=脑损伤局灶症状脑外伤史+一过性意识障碍(﹤0.5h)+逆行性遗忘+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三无”=脑震荡脑外伤史+昏迷时间较长+中间清醒期+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CT 见多处点状出血点=弥漫性轴索损伤脑外伤史+持续性意识障碍(﹥0.5h)+神经功能障碍体征+头痛、恶心、呕吐+颅内压增高及脑疝+CT检查=脑挫裂伤脑外伤史+意识障碍+瞳孔改变+眼球位置不正或同向凝视+去大脑强直+生命体征紊乱+锥体束损害=脑干损伤4.颅内血肿轻度偏瘫+失语+局限性癫痫=脑损伤局灶症状智力障碍+精神失常+记忆力减退=脑萎缩症状脑外伤史+意识障碍(中间清醒期)+瞳孔改变+颅高压症状(头痛、呕吐)+神经系统定位体征+CT示“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梭形高密度影”=硬脑膜外血肿脑外伤史+进行性加深的意识障碍+颅高压症状(呕吐、躁动)+局灶症状+病理性呼吸濒死状态+CT示“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新月形高密度影”=急性硬膜下血肿3周以前的脑外伤史+中老年人+慢性颅高压症状+脑损伤局灶症状+脑萎缩症状+CT示“颅骨内板下新月形低密度影”=慢性硬膜下血肿(四)颅内肿瘤颅内压增高征+神经系统局灶症状及体征+CT或MRI显示有占位=颅内肿瘤(五)颅内感染患儿+发热+上感+前囟张力高、颈有抵抗、克氏征(+)+脑脊液=化脑夏秋季+高热+意识障碍、癫痫、瘫痪+脑脊液中淋巴细胞增多=日本乙型脑炎(六)周围神经病(患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闭眼+不能鼓腮=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促发点(扳机点)+间歇性痛性抽搐突发突止=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麻痹+其他脑神经麻痹=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四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蛋白-细胞分离+大小便正常=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七)脊髓病变病变节段以下的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触觉深感觉减退+对侧病变平面2~3个节段以下痛温觉消失=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s综合征)瘫痪肢体:肌张力↓+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尿潴留=脊髓休克青壮年+疫苗接种史+脊髓休克+肢体痉挛性瘫痪+脑脊液蛋白含量轻度↑=急性脊髓炎(八)脑血管疾病轻度偏瘫+失语+局限性癫痫=脑损伤局灶症状患侧一过性黑朦+对侧偏瘫及感觉障碍=眼动脉交叉瘫患侧Horner征+对侧偏瘫=Horner征交叉瘫发作性单肢轻瘫+眼动脉交叉瘫+Horner征交叉瘫+失语征=颈动脉系统附:失语症包括Broca失语(运动性失语)、Wernick失语(感觉性失语)、传导性失语、眩晕、平衡障碍+跌倒发作、一过性黑朦+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等=椎-基底动脉系统中老年患者+突然出现局灶脑功能损害症状+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及其分支缺血表现+短时间内(﹤1h)完全恢复+CT(-)=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同向性偏盲=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注意:深穿支闭塞时内囊部分软化,仅出现对侧偏瘫,一般无感觉障碍及偏盲)患侧小脑性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舞蹈样不自主运动+对侧感觉障碍=红核丘脑综合征眩晕、呕吐、眼球震颤+交叉性感觉障碍+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等=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综合征)意识清楚+四肢瘫痪+双侧面瘫+仅剩眼球上下运动(不能言语、不能进食、不能做动作)=闭锁综合征(见于脑桥基底部梗死)中老年人+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病史+安静状态下起病+一至数日内出现局灶性脑损害症状及体征+CT示脑实质内低密度灶=脑血栓形成有栓子来源的基础病史(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严重骨折等)+骤然起病,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偏瘫、失语+CT检查=脑栓塞中老年人+长期高血压病史+急性起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CT示脑部腔隙病灶=腔隙性梗死老年患者+高血压病史+TIA病史+偏瘫+病理征+CT未见到病灶=脑梗死附: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死=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高血压病史+急性起病+意识障碍、定位体征+CT见高密度影=脑出血附:脑梗死与脑出血的鉴别要点中老年或青少年+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无局灶神经体征+CT示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影=蛛网膜下腔出血(九)神经系统其他疾病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帕金森三主征”中老年人缓慢发病+运动迟缓(“面具脸”、“写字过小征”)+静止性震颤(“搓丸样动作”)+肌强直(“铅管样强直”、“齿轮样强直”)+姿势步态障碍(“冻结现象”、前冲步态、慌张步态)+左旋多巴治疗敏感=帕金森病前驱症状+视觉先兆+搏动性头痛持续数小时以上+伴恶心呕吐+麦角胺制剂有效=典型偏头痛先兆症状+意识障碍+自动症+无意识动作(搓手、解扣等)障碍+事后无法回忆=复杂部分性发作癫痫(颞叶癫痫)突发突止+脑电图示棘-慢波=失神发作发作自一侧开始+按大脑皮质运动区顺序缓慢移动=杰克逊(Jackson癫痫)肌肉活动后疲劳无力(“晨轻暮重”)+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缓解+新斯的明试验(+)=重症肌无力(十)重症肌无力反复发作的四肢近端无力+低血钾+心电图U波出现等低钾表现=周期性瘫痪。
1、基本组织:上帝鸡精解析: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2、三大肌组织:心平骨步步随有没有解析:心肌、平滑肌、骨骼肌,分别属于不随意肌、不随意肌、随意肌,分别有横纹肌、没有横纹肌、有横纹肌。
3、面颅骨口诀:鼻泪上颌颧甲腭,舌骨离群下颌单,犁骨构成鼻中隔解析:前面一句是成对的面颅骨,包括:鼻骨、泪骨、上颌骨、颧骨、下鼻甲、腭骨;后面两句是不成对面颅骨,包括:舌骨、下颌骨、犁骨(倒Y型),一定不要把舌骨漏掉了,因为它没长在颅脑上。
4、构成眼眶的骨:颧额蝶筛泪上颌解析:颧骨、额骨、腭骨、蝶骨、筛骨、泪骨、上颌骨,其中额包括额骨和腭骨,同是发音e。
5、颅底孔:圆卵棘,上下中;眼眶看动画展;自刎破裂颈(内)动脉;展开山海经解析:这个口诀有点乱,因为考点非常多。
基本囊括颅底孔所有考点。
圆孔、卵圆孔、棘孔分别是上颌神经、下颌神经、脑膜中动脉通过;眶上裂内有眼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通过;破裂孔内有颈内动脉或者颈动脉鞘通过;海绵窦内有展神经、颈内动脉通过。
6、舌4甲5环6杓成对解析:舌骨平颈4,甲状软骨平颈5,环状软骨平颈6,杓状软骨是成对的。
7、肺下界:锁6 腋8 肩胛10;胸膜下界:锁8 腋10 肩胛11解析:肺下界在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分别平第6、8、10肋骨(深吸气是肋间隙);胸膜下界在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分别平第8、10、11肋骨。
这里要提一下有些人只记住了数字,但是却没记住位置,其实顺序是从前面的锁骨中线绕到腋中线再到后面的肩胛线。
8、腔8 食 10 主 12解析:膈肌上3个裂孔,下腔静脉孔平8胸椎,食道裂孔平10胸椎,主动脉裂孔平12胸椎。
其实这个很好记的,找一个横断面图像,可以看出来,膈下下腔静脉、食道、主动脉是从右前向左后依次排列的。
9、三七在直肠中解析:这里用了一种植物叫三七,但是和这里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为了记住这个知识点。
直肠内有三个皱襞,中间那个最大最恒定,距肛门约7cm;正好还有一个知识点是乙状结肠在骶(S)3平面续于直肠,也是用到这个三。
医学口诀记忆法神经系统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十一副神经,十二舌下神经完。
儿科三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生理学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H+],PCO2,温度,2、3DPG升高,均使氧离曲线右移。
微循环的特点:低、慢、大、变;影响静脉回流因素:血量、体位、三泵(心、呼吸、骨骼肌);激素的一般特征:无管、有靶、量少、效高;糖皮质激素对代谢作用:升糖、解蛋、移脂;醛固酮的生理作用:保钠、保水、排钾等等。
植物性神经对内脏功能调节交感兴奋心跳快,血压升高汗淋漓,瞳孔扩大尿滞留,胃肠蠕动受抑制;副交兴奋心跳慢,支气管窄腺分泌,瞳孔缩小胃肠动,还可松驰括约肌。
生物化学人体八种必须氨基酸(第一种较为顺口)1.“一两色素本来淡些”(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缬氨酸)。
2.“写一本胆量色素来”(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
3.鸡旦酥,晾(亮)一晾(异亮),本色赖。
生糖、生酮、生糖兼生酮氨基酸:生酮+生糖兼生酮=“一两色素本来老”(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酪氨酸),其中生酮氨基酸为“亮赖”;除了这7个氨基酸外,其余均为生糖氨基酸。
酸性氨基酸:天谷酸——天上的谷子很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碱性氨基酸:赖精组——没什么好解释的,(Lys、Arg、His)。
芳香族氨基酸在280nm处有最大吸收峰,色老笨---只可意会,(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顺序一定要记清,色>酪>苯丙一碳单位的来源:肝胆阻塞死——很好理解,(甘氨酸、蛋氨酸、组氨酸、色氨酸、丝氨酸)。
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按事物发生的条件、发展、结果分层次记忆:1.“竞争”需要双方——底物与抑制剂之间;2.为什么能发生“竞争”——二者结构相似;3.“竞争的焦点”——酶的活性中心;4.“抑制剂占据酶活性中心”——酶活性受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