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word版配套试卷:第一单元检测卷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11
2018年审定新教材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一、基础综合(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虬枝qíu 婆娑suō涸辙hé潜滋暗长qiǎnB. 禀赋bǐng 短暂zàn 枝柯kē揠苗助长yàC. 猗郁qí酣然hān 秀颀qí惴惴不安zhuìD. 槲树jué隐瞒mán 淅沥xī不屈不挠náo2.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形容轻微的雨声。
)B.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指人先天具有体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质。
)C.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形容茂盛的样子。
)D.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精神不好,困倦的样子。
)3.请指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2)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3)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4.按原文填空。
(1)《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管住自己”是极为十分重要的。
B.春天的上海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他对自己能否学好弹琴,充满了信心。
D.学校研究并采纳了学生会的意见。
二、阅读(40分)阅读欣赏下面歌词,按要求答题。
(12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桃花倒映在明净的水面桃林环抱着秀丽的村庄啊,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我在哪里放哨站岗总是把你深情地向往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迷人的故乡桃园荡漾着孩子们的笑声桃花映红了姑娘们的脸庞啊,故乡终身难忘的地方为了你的景色更加美好我愿驻守在风雪的边疆常回家看看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就奔个平平安安上面两首歌词的内容、主题、创作手法及风格各异,请任选其中一首,从文学欣赏的某一两个角度,谈谈你喜欢的原因。
第一单元测试卷(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3分)A.折.腰(shé) 岔开慰藉.(jiè) 一代天娇B.分.外(fèn) 骤然红硕.(shuò) 原驰腊象C.稍逊.(xùn) 雾霭虹霓.(ní) 顿失滔滔D.声咽.(yān) 攀缘窗棂.(líng) 山舞银蛇(解析:A.“折”应读作“zhé”,“娇”应改为“骄”;B.“腊”应改为“蜡”;D.“咽”应读作“yè”。
)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3分)A.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B.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C.要在学术上推波助澜....,并不是抛弃国学,国学的精粹不但不能丢,有些还应深入研究。
D.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长江流域地杰人灵,陶冶历代思想精英,涌现无数风流人...物.。
(解析:C.“推波助澜”多指促使或助长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
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
)3.文化积累——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B)(3分)A.《阿长与〈山海经〉》写了一个“黄胖而矮”“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保姆阿长,她记得“我”的心愿,给“我”买了《山海经》。
B.《范爱农》一文写的是范爱农和“我”在日本留学时及回国后的一些事。
徐锡麟被害后,“我”主张“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范爱农表示赞同。
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同步试卷:第一单元测试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第II卷(非选择题)一、现代文阅读听泉(韩静霆)演奏《二泉映月》,有一种心灵沐浴冲凉的感觉,琴弓的马尾吃住了弦,像是把山里的玉石锯开了一个小缝儿,泉水呢,顺着左手指头尖儿款款地流出来,跌扑回还,绕在身边。
心里所有的浮躁、郁闷、烦琐,都被淙淙流泉冲走了。
身上清爽得很,干净得很。
舌根也甜润润湿漉漉。
说来真得感谢盲人音乐家阿炳,他用一把二胡,教会了我们听泉,让我们知道,感觉山中清泉,应该打通生命所有孔窍,只凭眼睛直观是不够的。
是啊,古人说刑天舞干戚,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就是说人的浑身上下都生着精明的感官,人本来就是精灵剔透的灵长目,我们和炳哥的差别就在于不懂得让心灵长出眼睛看宇宙,让耳朵生出触须抚摸自然,从这个角度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
还有,我们没有化清流为音乐的神力,在盲人音乐家阿炳这里,泉水是灵感的婴儿。
他一下子就捕捉住了稍纵即逝的灵感,再加进自己的天分、才情与生命感悟,人间就流淌出了不朽的经典,音乐的清泉《二泉映月》。
“二泉”从前只是伴穷道士沿街卖艺的一支曲子,如果不是遇到杨荫浏先生,那音乐的“泉水”不知会在哪儿幽咽断流了。
我在音乐学院学琴的时候老先生杨荫浏的学养和人品极为师生尊崇,杨荫浏和阿炳(华彦钧)之间的理解与默契,是人间知音的绝唱,俞伯牙与钟子期也不能相比。
换句话说,琴师俞伯牙倘若遇到杨荫浏,就大可不必因世无知音摔碎瑶琴了。
杨荫浏是在建国初期为抢救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寻访阿炳的。
背着笨重的录音机,他和阿炳谈心,谈艺,谈琴。
用那时候流行的“履带”般的录音机带,录下了阿炳的的曲子。
这首曲子无题,阿炳让杨先生取个题目,杨先生思忖了片刻说,就叫做《二泉映月》吧。
可以想象这时候阿炳是多么感动和惊奇,他那深陷的眼窝红了,几乎要流出“泉水”了。
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50一、积累与运用(4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分.外(fēn)忧戚.(qī)冠.冕(ɡuàn)成吉思汗.(hán)B.鲜妍.(yán) 摇曳.(yè) 妖娆.(ráo) 惟余莽.莽(mǎnɡ)C.折.腰(zhé) 黎.明(lí) 娉.婷(pìn) 梁间呢喃.(nán)D.坟.墓(fén) 嘶.哑(sī) 惘.然(wǎnɡ) 稍逊风骚.(shā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汹涌坦荡腐烂原驰蜡象B.轻灵悲奋喉咙顿失滔滔C.枉然红晕妖娆红妆素裹D.漫游飘逸疑望一代天骄3.下列词语加点字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是()A.俱.往矣:都摇曳..:摇荡,晃动。
B.流盼....: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转动目光观看风流人物C.忧戚.:悲伤妖娆..:娇艳美好。
D.须.晴日:必须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升学考试,使我认识到了语文学习要立足课本的重要性。
B.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C.教育部门多次再三强调,各个学校要坚决禁止学生私自下河游泳。
D.根治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化是民族的根。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______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______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______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______在二胡悠扬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A.绽放闪烁跳动飘散B.飘散绽放跳动闪烁C.闪烁跳动绽放飘散D.绽放闪烁飘散跳动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B.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黄冈专版)word版配套试卷:第一单元检测卷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沁园春·雪》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行路难》(其一)中表达诗人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但并未因此放弃远大政治理想,期盼未来可以施展自己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B.蜡.象(là) 冠冕.(miǎn) 惘.然(wǎng) 红装素裹.(guǒ)C.忧戚.(qī) 记载.(zài) 诘.责(jié) 吹毛求疵.(cī)D.凝.望(níng) 俨.然(yǎn)摇曳.(yè) 鸡毛掸.子(dān)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A.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等……顶住疼痛部位。
B.近日,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因病逝世,一代诗人故去,敢问当今,还有谁的作品,能够饱含有那个时代的味道?C.《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诗人艾青写的一首现代诗。
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
D.我特别喜欢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因为它形象地揭示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11.下列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一部分(1~5题22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每空1分,共6分)(1)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回答)2.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每小题1分,共4分)(1)月光下,小桥披上了一件银纱,像月光下的仙女______(yāo ráo)多姿。
(2)细细的藤蔓上挂满了花朵,在风中______(yáo yè)。
(3)屈原的作品中表现自己胸怀政治理想却被无视的忧戚..()之感俯拾即是。
(4)一连半个月的阴雨天终于过去,明媚鲜妍..()的春光再次回到了我们身边。
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⑥①②⑤④③B.⑥②⑤①③④C.②⑥①⑤④③D.②①⑥⑤③④4.下面文段中,第①③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4分)①河北最早是作为一个地域名称出现的,泛指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
②在张家口阳原泥河湾,发掘出数千件旧石器,证明早在距今约一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
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9分)1.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妖娆.(ráo)风骚凝.望(líng)坟墓B.摇曳.(yè) 嘶哑娉.婷(pīng) 海狭C.冠.冕(guàn) 天娇鲜妍.(yán) 呢喃D.分.外(fèn) 飘逸枉.然(wǎng) 黎明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2019年中考取得成功,取决于你学习努不努力。
B.2019首届中国非遗春晚旨在把中华文化独特的精神内涵呈现给世界人民为主要目的。
C.最近频频发生的劣质充电宝自然爆炸,引起人们对于电器使用安全问题的反思。
D.凭借《魔法城堡》《青春修炼手册》等单曲的发行,TFBOYS组合王源、王俊凯、易烊千玺成为新一代炙手可热的青春偶像。
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对偶、比喻、拟人)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反问)C.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比喻)D.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拟人、排比)4.下面一段话已打乱顺序,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③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④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⑤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A.②①③⑤④B.①⑤②③④C.②①⑤③④D.③②①⑤④5.名著阅读。
(6分)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1)上面语段出自诗歌《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人名),原名________,该诗选自诗集《______________》。
2018年秋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第一单元过关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3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沁.园春(qìn)分.外(fèn) 瞬.息(shùn)B.炫.耀(xuán) 虹霓.(ní) 今朝.(zhāo)C.骤.然(zhòu) 慰藉.(jì) 窗棂.(líng)D.忧郁.(yǜ) 伫.立(zhù) 妖娆.(rá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风骚威仪扯断雄关曼道B.攀掾流逝稍逊一代天骄C.雾霭岔开践踏红装素裹D.痴情折腰寒喧残阳如血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银幕尽显风流人物....,大爱铸就时代传奇——十九大献礼影片纵览。
B.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较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C.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好高骛远....。
D.下雪的时候,雪花覆盖了大地,到处红装素裹....,风景异常美好。
4.下面文段中,第②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4分)①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②在这里,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搭建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
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
④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1)第②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③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红岩》相关内容填空。
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枉.然(wǎng)坟墓深情凝.望(líng) 稍逊风骚B.娉.婷(pīng) 黎明树的摇曳.(yè) 一代天娇C.冠.冕(guàn) 海峡顿失滔.滔(tāo) 略输文彩D.折.腰(zhé) 飘逸分外妖娆.(ráo) 青草丰润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晴朗的冬日,公园里有不少爷爷奶奶带着小朋友在做游戏,其中有个小姑娘红装..素裹..,漂亮极了。
B.我们要始终相信,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息....的过程。
C.遇到困难时不要轻言放弃,要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努力拼搏,一定会柳暗花明....,获得成功。
D.他的晚年生活很幸福,老伴健在,儿孙们也都陪伴在身边,尽享天伦之乐....。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位于上饶的“源·建筑科技文化馆”,是国内首家第一个以展览展示建筑科技、文化为主旨的专业性展馆。
B.这次的“爱鸟护鸟,我在行动”主题公益活动,宣传组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大自然滥杀动物。
C.古体诗向近体诗的嬗变使诗歌在格律、形式和艺术技巧等方面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D.由江西省文联滕王阁文学院举办的青年作家改稿班以扶植并发现本土文学新人为宗旨。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想,这是对读书意义的深刻体悟和精辟总结。
②我们的社会难以传承深邃的智慧、伟大的精神。
③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
④缺少书籍的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会是一片荒芜和狼藉。
⑤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⑥我们的文化也会缺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A.③①⑥④②⑤B.④②⑥①③⑤C.⑤③①④⑥②D.⑤①③④②⑥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对偶、比喻、拟人)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反问)C.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比喻)D.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排比、拟人)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
(每小题2分,共4分)恨别杜甫洛城①一别四千里,胡骑②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③,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④急为破幽燕。
【注】①洛城:洛阳。
②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③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
④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上元元年(760)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
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
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6.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领起“恨别”,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
“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
B.颔联中“草木变衰”写出了草木的盛衰变易,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已有多年,同时也与下一句的“老”相呼应,暗比诗人自己的飘零憔悴。
C.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
D.尾联抒发了诗人听到唐军已破幽燕、平叛乱的喜悦心情。
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
B.这首诗以充满希望之句作结,感情由欢快转为悲凉,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开阔。
C.这首七律用简朴优美的语言叙事抒情,言近旨远,词浅情深。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
(12分)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
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①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
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
王公不答。
及至任,略不加礼,课②其职事甚急。
鞠大失所望。
于是不复冀.其相知,而专修吏干矣。
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
人或问其故,答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
所忧者气峻而骄,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
”鞠闻之,始以王公为真相知也。
【注】①释褐:脱下布衣。
②课:督促。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B.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C.鞠/大失所望D.始以王公为真/相知也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1)知( ) (2)谢( ) (3)冀(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1)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鞠咏之才,不患不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王化基对鞠咏“故抑之”的原因是什么呢?(用自己的话回答)鞠咏最后为什么把王化基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诗文积累。
(8分)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每空1分)(1)望长城内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我是一只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枳花明驿墙。
(5)___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6)知汝远来应有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
(8)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7题。
(17分)草木旧知鄢虹要赏一场好银杏,其实难得。
北京入冬早的年份,立冬前几日便可有雪,彼时银杏正值转黄之时,不经冻,大雪一压,冷雨一打,半青不黄的叶子也湿漉漉地落了一地,让人心里直叹可惜。
放在五六年前,深秋时的北大,当属31楼底下最热闹。
黄得亮堂堂的一小段路,处处车马喧阗,长枪短炮架着扛着,还时不时有拍婚纱照的。
楼前的银杏慷慨,地上积了厚厚一层,头顶依旧枝柯蔽日,风起时,还在纷纷地落。
如此盛景,至多不过三五日,早了叶子尚未黄透,晚了零落稀疏,最要紧,得有好天气养着。
我刚入学时,北京的蓝天尚属寻常。
只要不下雨,澄蓝的天,真是浸透着阳光的海,令人时时想起林庚先生。
在干燥温暖的阳光里泡着,银杏才养得出丰沛饱满的黄叶,一如好酒陈年。
若得上天成全,中途没有雨雪搅扰,最终熟透时,便可醉人心目。
一开始只要那前后十来日没有雨雪便好。
深秋雨,初冬雪,皆湿冷入骨,若连日有此,银杏必伤神韵,黄得瑟缩衰颓,失却应有的鲜洁明润,且不等放晴便稍稍零落。
后来,尘霾渐起,不见长安,爽快的碧空黄叶,便更难见到了。
前年31楼拆除重建,大动干戈,楼前银杏颇遭戕损,元气大伤。
昔年盛景,竟如华胥一梦,言之思之,已渐使人恍惚生疑。
学校这几年拆了不少老楼,捎带着折了的植物多了,28楼北面的杨树,亦在此数。
刚来北京时,我还没怎么见过温带的落叶阔叶林。
九月开学,慌忙间十月又匆匆过去,十一月入秋,北风乍起。
每天从31楼出门,走过博实超市前的那条小路去上课,头顶都有一片震耳欲聋的海,滚滚地朝前涌。
那时才知道什么叫“高树多悲风”。
南方的芭蕉雨点滴霖霪,愁损北人,北方轰轰烈烈的秋声,也着实让我惆怅了好一阵。
过不了几天,这些北方的树便开始落叶。
杨树太高,树叶又密又大,罡风一吹,漫天落木好似没有来处,直教人逃都逃不出去,如果再来一场雨逗引秋心,当真能让人无可奈何。
等到看惯落叶,听惯秋声,已经在北京待足了两三年。
此时不甚在意秋天的杨树,却总是在春末夏初时纳闷:明明刚长了嫩叶,怎么就绿得这么深了?只在此春中,春深不知处,时日悠闲,是该有此一问。
据说春天的满城飞絮,有一多半是杨絮,渐暖时分,偏偏飘出一场“雪”来,蒙蒙乱扑行人面,也是先前没见过的景象。
常走的那条路上,种的似乎是加拿大杨,属黑杨之一种。
除此之外,学校里还有毛白杨,灰白的树皮上有菱形散生的黑色皮孔,很好认。
不知黑杨因何得名?入夏以后,这树倒真是绿得发黑,熏风过处,带角质层的阔大叶片翻腾出粼粼的白光,看得人犯困。
我从没想过它们会被砍掉,也没想过要给它们拍照,再相见时,数了两遍路旁突兀的树桩,暗恨草木无情,不知自保。
日本有个说法叫一期一会,所有的相遇,都当它有今日无明日,想做的事,该尽的心,不要留到下次。
彼时无端想起此语,只觉其见事通透。
然而都算不上什么大事。
生死盛衰,人亦难免,何况草木?不过曩昔相识,影迹尚在,一旦过其旧址,难免怀想,平白生出几段絮语,聊遣愚衷罢了。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03月03日15版)13.作者说“暗恨草木无情,不知自保”,是什么使作者生发如此感慨?请概括。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章标题的理解。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赏析文章第三段中画线的句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联系上下文分析“然而都算不上什么大事”一句,说说作者在这里想表达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