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2
一对一教育授课记录学员姓名授课教师所授科目数学学员年级七年级讲次第讲上课时间2014年06月14日共2课时总课时14:00—16:00教学标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知识体系图:教学目标1.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应用题。
2.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及其解集,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教学重难点解不等式(组)和解方程不同,要注意符号变化;取解集时,一般借助于数轴,既直观,又不会漏解。
教学提纲及掌握情况主要内容和方法(目标)考纲要求课堂掌握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知识点一:一元一次不等式I II 1 2 3 4 5知识点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I II 1 2 3 4 5方法:(详见第2-3页)I II 1 2 3 4 5课堂表现:签名确认:学员:班主任:教学主任:说明:1、考纲要求I、II :I 是考试大纲,针对老教材的;II是新课程标准,针对新教材的;2、课堂掌握情况以分值来评判各知识点或解题方法的掌握熟练程度,1,2,3,4,5代表5种分值,1代表了解,2代表理解,3代表基本掌握,4代表熟练掌握,5代表综合运用;3、作业完成情况指学生本堂课针对此知识点进行训练的作业完成情况。
【知识要点】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1. 一元一次不等式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使一元一次不等式成立的每一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注:其标准形式: ax+b <0或ax+b ≤0, ax+b >0或ax+b ≥0(a ≠0).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要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逐步化为x a <(x a >或)x a x a ≥≤或或的形式,其一般步骤为:(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
说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不同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这是解不等式时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例如:131321≤---x x 解不等式:a a a a< >≤≥解:去分母,得 6)13(2)13≤---x x ( (不要漏乘!每一项都得乘) 去括号,得 62633≤+--x x (注意符号,不要漏乘!)移 项,得 23663-+≤-x x (移项,每一项要变号;但符号不改变) 合并同类项,得 73≤-x (计算要正确) 系数化为1, 得 37-≥x (同除负,不等号方向要改变,分子分母别颠倒了) 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成不等式的过程,体会不等式也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2、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3、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4、理解不等式组的解及解集的含义,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会在数轴上确定其解集,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其他:纸、笔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
如下图,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都是acm。
1、如果要使正方形的周长不大于25cm,那么 a 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2、如果要使圆的周长不小于100cm,那么a 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3、当 a= 8 时,正方形和圆的周长哪个大?a = 12 呢?
4、你能得到什么猜想?改变a的取值再试一试。
观察由上述问题得到的关系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由4a 4a4a≤25, πa ≥100 ,3x+5>240得,这些关系式都是用不等号连接的式子.由此
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活动二、。
1.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2节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八年级学生学科:数学2、课时:13、教学准备:几何画板课件。
4、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内容。
(2)在白纸上画若干条数轴。
二、教学课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1.进一步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的意义,感知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数轴表示求不等式组的解和解集的方法。
2.利用数轴探究不等式组解集的公共部分出现的所有情形,并且能将不等式组的解集提升为口诀。
【学习重点】: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学习难点】:利用数轴探究不等式组解集的出现各种情形,经过理解并归纳为口诀。
三、教材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信年级下册第一章第6节,我把本节内容分为3个课时,第一课时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及解法,第二课时是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的所有情形。
第三课时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本课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2课时,通过教材“做一做”、例2、例3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同时利用数轴数形结合探究不等式组解集的四种情形,从而达到真正理解不等式组解集的含义的目的。
四、教学方法。
本课我采用有效教学法和目标教学法,将传统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黑板,电子白板,电子展台,几何画板展示学生利用数轴求不等式组解集过程,同时发展学生化归能力,总结不等式组解集的四种情形。
所谓目标教学法,是本课开课时,我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要学什么?所谓有效教学法,是本课我充分利用几何画板,电子展台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数轴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解),达有效教学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
1.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怎样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2.解一元一次不等组的步骤有哪些?(1).分别求出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2).在同一条数轴上确定它们的公共部分。
怀文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设计初二数学(第七章7.5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主备:张银审核:陈秀珍日期:2013-3-1学习目标:1.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问题2.初步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价值,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列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找出不等关系并用准确的不等式表示出来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导学部分)自学课本第19页至20页。
二.合作、探究、展示问题1:一只纸箱质量为1kg,当放入一些苹果(每个苹果的质量为0.25kg)后,箱子和苹果的总质量不超过10kg,这只纸箱里最多能装多少个苹果?1、如何设未知数?2、表示这个问题意义的不等关系是什么?如何列出不等式?问题2:某人骑一辆电动自行车,如果行驶速度增加5km/h,那么2h所行驶的路程不少于以原来速度2.5h所行驶的路程.他原来行驶的速度最大是多少?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1、审清题意2、找出一个能表示实际问题意义的不等关系3、设未知数4、列不等式5、解不等式6、写出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现购买这两种产品共80条,付款总额不超过2万元.问最多可购买羽绒被多少条? 三.巩固练习练习1:一个工程队原定在10天内至少要挖土600立方米,在前两天一共完成了120立方米,由于整个工程调整工期,要求提前两天完成挖土任务,问以后6天内平均每天至少要挖多少立方米土?练习2:电视台现有600户已申请安装有线电视的待装业务,此外每天平均有20户新申请安装业务,设电视台每个有线电视安装小组每天安装10户,如果要在春节前的5天内完成全部待装业务,那么电视台至少需要安排几个有线电视安装小组?练习3:甲、乙两队进行足球对抗赛,规定每队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两队一共比赛了10场,甲队保持不败,得分超过22分。
甲队至少胜多少场?练习4:小强有面值1元和8角的邮票共20枚,这些邮票的总面值大于18.4元,问小强至少有多少枚面值为1元的邮票?练习5: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4cm,若第三条边长为整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练习6:某学校学生外出春游,从学校出发,每小时行4km,出发2小时后,学校有紧急通知,必须在40min内送到,通讯员小张骑自行车至少要一怎样的速度行进,才能在40min内把通知送到?练习7:有人问一位老师:“你所教的班级有多少学生?”老师回答说:“一半的学生在学数学,四分之一的学生在学音乐,七分之一的学生在学英语,还剩不足六位学生在操场上踢足球.”试问这个班共有多少学生?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六.预习指导教学反思:怀文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设计初二数学(第七章7.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主备:张银审核:马玉峰日期:2013-3-5 学习目标:1.知道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的意义;2.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教学重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难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导学部分)自学课本第21页至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