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中国对外服务贸易
- 格式:ppt
- 大小:142.00 KB
- 文档页数:32
中国对外服务贸易
一、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简介
中国对外服务贸易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而发展,
是当今世界各国贸易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实现经济全球化和投资
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包括多种特殊服务贸易活动,如科技服务、餐饮服务、旅游服务、运输服务等。
二、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的重要性
1、提升经济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服务贸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2024年到2024年的十年时间里,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的总额翻了一番,从4486亿元增加到8709亿元,同比增长了9.4%。
可见,中国对外服务贸易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创造了有效的经济效益。
2、扩大国际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诸多服务业都在寻求新的市场。
通过对外
服务贸易,中国的服务业可以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形成更大的竞争力
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加海外的收入,从而为国家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3、促进国际贸易
随着国际贸易技术的不断发展。
剖析: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1.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1.1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上升较快2013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5396亿美元,同比增长14.7%,出口总额达2106亿美元,同比增长10.6%,进口总额达3290亿美元,同比增长17.5%,中国服务进口增速高于出口。
中国的进口总值、出口总值及进出口总值总体呈上升趋势。
*数据来源:由1981-2013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表制作得出1.2服务贸易逆差形式严重中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
1982—1991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一直保持小额顺差。
自1992年中国服务贸易首次出现贸易逆差后,除个别年度(1994年)外,中国服务贸易一直是逆差。
1997年逆差达到32.21亿美元。
虽然2005年以后有所减少,但直到现在服务贸易逆差金额仍然巨大。
1.3我国服务贸易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名列前茅。
2013年,服务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中国为11.5%,世界平均水平约为20%(数据来源未知)。
自1997年-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在世界排名逐步上升,并在2010年-2013年保持在世界第三。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1.4服务贸易出口中,传统服务贸易比重偏高,现代服务贸易比重偏低。
2013年传统服务出口占比小幅下降。
当前国际服务贸易日趋知识化、技术化和资本化。
运输旅游和建筑属于传统服务贸易;其余主要为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贸易。
2013年,运输服务、旅游、建筑服务出口总额分别为376.5 亿美元、516.6亿美元、106.6亿美元,在中国服务出口总额中的占比达 47.5%比上年下降 5.6个百分点,旅游出口总额居各类服务之,同比增长 3.3,在服务出口总额中的占比由上年的 26.3%,回落至24.5% ,运输服务出口位居第二,同比下降 3.2%,占比由上年的 20.4%,降至 17.9%,建筑服务出口同比下降 13%,占比为5.1%,比上年回落 1.3个百分点。
1阅读前请先看使用说明注意事项:1、本文为未完成版,红字部分仍要修改刊误2、本文仅适用于蒋珠燕老师教的国际贸易理论的金融班学生,其余专业不知道是否适用3、图解全部回去看PPT ,本文不做简述4、斜体为答案补充,基本来源于书本归纳和网络5、本文非打印稿版,打印的正稿等周一老师答疑后再做综合6、请尊重作者的心血,欢迎纠正错误,原则上不会在人人网或其他网站上传播,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7、如果因只看本总结而导致期末挂科本人概不负责,请圣母移步,教材和老师欢迎你。
8、解释权归遠曉吳≈LAVI 所有,谢谢合作9、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不会挂科,期末各位加油!2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一、简述重商主义的主要内容。
主要观点:1.重商主义认为货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 。
2.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
在国际贸易中,你之所得就是我之所失。
因此各国在贸易中的利弊得失是完全相反的。
主要特征:社会财富=金银货币重商主义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15世纪-16世纪中叶)以“货币差额”为中心,其代表人物是威廉·斯塔福; 政策主张:只卖不买晚期(16世纪下半期-18世纪)以“贸易差额”为中心,其代表人物是托马斯·孟; 政策主张:多卖少买重商主义对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进行贸易,具体来说。
怎样通过鼓励商品输出、限制商品进口以增加货币的流入从而增加社会财富——这些思想实际上只是反映了商人的目标,或者说只是从商人眼光来看待国际贸易的利益——被称为“重商主义”或“商人主义”二、简述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进行评价。
绝对优势认为,各国应该按照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分工,然后交换各自的产品,从而使得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都得到有效地利用主要观点:1.国家应该参与国际分工 2.国际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 3.绝对优势有两种:一是各国固有的自然禀赋,二是后天的有利的条件 4.国际贸易的利益包含静态和动态利益 绝对优势是由生产成本来衡量的:如果一国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绝对低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那么,该国就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绝对优势。
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因素和对策分析作者:刘平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3年第10期摘要:当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势头强劲,中国在加快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中,必须适时作出反应。
从纵向数据分析,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贸易量和贸易额近十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但是今年前三季度的贸易逆差较大,必须足够关注由此导致的对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的抵消效应,进一步提升服务贸易发展的质量是关键所在。
产业发展状况和人力资本状况是关系对外服务贸易发展的两个关键性要素,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促进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人力;资本一、服务贸易要素分析1.产业发展状况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及全球化分工决定了货物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而服务业是为生活和生产提供服务产品的行业,它以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服务业又是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因此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存在关联。
起初服务贸易伴随着货物贸易的产生而产生,可以说服务贸易是货物贸易的附属品,譬如货物的移动离不开运输服务,货物的媒介和金融保险服务不可分离,货物贸易离不开信息服务等。
货物贸易的进出口往往伴随着运输、保险和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
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受制于货物贸易的贸易水平,两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本国产业发展水平高低是发展国际贸易的产业基础,一个国家服务业发达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本国国内服务业的供求关系,更是其实现服务业国际化的基础。
如果一国服务业发展滞后,便产生了对国外服务业的需求,就会进口服务产品。
基于相对水平这一条件,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适应性研究值得关注,在制造业发展水平高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态下,服务贸易便会处于逆差状态。
2.人力资本在服务贸易中,人力资源是影响竞争力关键因素。
合理的人才分配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够降低成本。
随着经济的市场化和技术的信息化,服务业发展成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人力资源的的质量在现代的服务业中已经成为影响其发展壮大的并具有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论中国对外服务贸易——以我国服装业为例姓名:谢晶晶班级:11财管本2学号:11110603048引言服务贸易是指国际间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贸易方式,是提供无形商品的一种贸易方式。
贸易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的过程称为服务输出,购买他人服务的一方称为服务进口。
在全球化日益盛行的今天它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它的发展也是我国对外贸易取得结构性发展的标志。
中国的服务贸易近年来也有了显著的增长,这反映在服务贸易结构上的升级上。
最初的时候我国的服务贸易仅仅是劳工输出,进行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结构升级之后成为了含有高智力附加值的服务了。
随着中国正式入世之后,中国在全球贸易中逐渐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已成为各个产业的制造大国。
现在,我就以我国的服装业为例,对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个人的意见与建议。
一、服装业在对外贸易中的现状中国是服装大国,服装制造和出口一直排名世界第一,服装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中国服装业每年为国家提供 9%以上 GDP 和 25%以上外汇收入(以2002 年的数据为准)。
根据《2004-2005 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报告》2004 年中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服装总产量 118.33亿件, 全行业实际完成梭织服装产量 150亿件,为世界最大服装生产国。
2004 年中国服装出口总额为 616.1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69%,为世界最大服装出口国。
中国服装大国的地位已毋庸置疑,但大而不强却是不争之痛。
(一)我国服装行业品牌没有规模近年来,我国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虽然不断加强,但中国服装行业目前还只有有限的几个中国驰名商标,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服装品牌。
中国服装行业最为成熟和稍微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当属男装和羽绒服,比如杉杉、雅戈尔、七匹狼、波司登、美特斯邦威等知名品牌,集中了好几家上市公司,他们品牌实力较强,规模和竞争力都处于服装行业前列。
但是总体来说,盈利能力还是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