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规划浅析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7
浅谈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摘要:城市公园是城市中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是城市的绿洲,它是城市居民进行文化休息以及其他活动的重要场所,对美化城市面貌和平衡城市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均有积极作用。
本文通过个人经验对生态景观规设计作出了分析,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设计1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内涵生态公园景观不同于园林绿化,它不仅仅停留在植树造林的花园式设计,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
1.1是在意识形态上。
生态主义的认识论与社会发展同步,从极端理性的机器美学中渗透出缕缕激情,人性的复活使之在冷漠抽象的形态下表现出人文、历史、地域风情;依然是简约主义,却是在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呵护人性的基础之上展开的。
1.2是在物质形态上。
生态主义科学地组合空间,合理地分配功能、用“纯粹”的事物表达丰富的内涵,获取最大的快乐。
用最少的形态语义来揭示空间的本质和归属。
打破自我封闭、人工围合接口对自然的隔绝,利用原有的建筑基址和建筑构造,与周围环境重组,形成新的空间。
1.3是在技术含量上。
高科技智能仿生技术,削弱了人体功能和智能,蔑示了人本、生命的存在。
所以,多一些自然的景观、手工的痕迹———哪怕是些许这种符号的视觉存在,也足以使人欣慰,毕竟它是附着在高科技钢筋、玻璃、混凝土、人工涂层之上的自然生态现象。
1.4是在环境性质上。
注重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创新,挖掘地方性、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使环境形象与性质具有个性化,生态平衡的归属感。
五是在情感因素的表现形态上。
使抽象的人文历史、质朴自然的情感融于可视、可触的空间形态中。
在人工高科技的环境中多一点人性、多一点热情、多一点温馨、多一点畅想、多一点浪漫2生态景观规划谈的要素城市公园系统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我们在开发资源,建设中,如何贯穿景观生态理论,增强公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景观质量,这是需要首先考虑的。
但目前城市公园生态景观建设存在着讲生态而非生态的误区,城市公园平衡环境的功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虽已引起有识之士的关心,但本文再对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规划谈几点要素。
浅谈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是城市建设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起到了呼吸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植物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它能够为城市增添绿意,改善空气质量,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进行浅谈,并探讨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特点是多样性和包容性。
城市是一个多样性的集合体,包含了不同的人群、文化和自然环境。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考虑到城市的多样性,不同的区域需要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
城市的市中心可以设计成开阔而富有现代感的景观,而郊区可以设计成更加自然、生态的景观。
而在植物配置方面,也应该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进行配置,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美观,还要考虑到其对环境的影响。
在植物配置上,应该倡导使用本地植物和原生植物,这些植物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更加友好,可以减少对外来物种的依赖,减少水和肥料的使用。
城市景观设计要注重生态平衡,保护和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在植物配置上,应该适度增加树木和草地的种植,减少砖石和水泥的覆盖面积,以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的环境。
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考虑到城市居民的需求。
城市居民对于自然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他们希望在城市中能够享受到自然的美景和清新的空气。
而在植物配置上,应该考虑到植物的观赏性和功能性,选择那些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进行配置,同时保证这些植物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能够改善城市的环境和气候。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浅析城市公园作为提供市民休憩的公共场所,不仅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维系城市生态平衡、调节城市环境,而且促进城市人文活动的交流,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公园由原先的休憩、游览、教育逐步偏重于人与自然的交流。
为更好地顺应城市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在满足功能同时,应顺应时代的变化,满足居民日益丰富的需求。
一、城市公园定义早期的城市公园是贵族私家花园的局部开放及公共化,即所谓的公共花园,他仍具有花园的性质。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起源于美国,19世纪50年代,纽约等美国的大城市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同时也面临城市大扩张引发的环境问题,中央公园在此环境下应运而生,奥姆斯特德及沃克斯二人合作纽约中央花园,标志着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景观的到来。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
它主要是规划建设于城市范围内的绿地,为居民提供日常的游览、观赏、休息保健和娱乐等活动,而且具有美化城市景观面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功能等作用。
根据2002年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城市公园绿地定义为“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和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回顾我国城市公园发展过程虽然不断前进,但与世界发展水平比还是十分缓慢,这与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以及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要求十分不协调,跟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城市公园建设水平的差距还是很大,主要表现为人均面积低、公园类型单一和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低等问题。
二、城市公园景观的意义城市公园以改善生态环境、创建城市景观、丰富市民生活为目標,在组建城市公共生态生活空间的同时,兼具人文意义,是城市文化的载体,使城市重新换发文化活力;此外,城市公园担当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功能,为城市的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等生物多样性场所。
城市公园的建设还可以提升城市经济价值。
城市与公园的结合可以提升城市的土地价值,有效地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优美的城市公园景观可以使城市富有魅力和综合竞争力。
城市公园绿地规划与生态景观建设问题分析一、城市绿地生态性发展原则(一)生物多样性20 世纪80 年代后,人们在开展自然保护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中各个物种之间、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城市公园绿地因其面积大、历史悠久、位置重要,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主要载体,它为城市提供了绿色生态保障。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性发展应遵循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理念,不仅对物种的种群进行重点保护,还要保护好它们的栖息地,并使城市中具有较高生物多样性的公园绿地孤岛,与其他绿地相连形成稳定的城市生态网络。
(二)低碳环保低碳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目前全世界所有城市面临的挑战。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仍面临工业化和生态化的双重任务,但未雨绸缪,大力倡导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中国风景园林学科正面对十分严峻的现实,即本应“低碳化”的风景园林行业日益出现“高碳化”趋势,如大量使用硬质铺装,需“精致”维护的绿地遍布城市,频繁更新缩短园林景观平均使用寿命等。
在此背景下,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性发展必须遵循低碳环保原则,创造有助于减缓气候恶化的城市公园绿地景观。
二、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景观规划方法(一)划定生态廊道和自然资源保护区域在美国纽约市中央公园内,规划者用护栏严格划定了一定数量的生态廊道和一定面积的自然资源保护区域,禁止人为的行走和交通对生物的自由生长、繁衍产生负面影响,形成了良好的公园生态系统。
“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
国画中常用一些空白来表现画面中需要的水、云雾、风等景象,这种技法比直接用颜色来渲染表达更含蓄内敛。
留白使画面构图协调,减少构图太满给人的压抑感,很自然地引导读者把目光投向主体。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性发展,对拥有珍贵自然资源的场地,应强制性地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伤害,采取“留白+ 保护”的科学规划方法,使场地生态资源有“生存”的空间和能力,这既是对场地的尊重,也是为公园绿地未来的发展预留能量。
城市公园规划的绿地布局与景观设计思路引言: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保护区。
合理的绿地布局和景观设计可以提供人们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城市公园规划的绿地布局与景观设计思路,旨在为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一、城市公园规划的绿地布局1. 绿地的分布与连通城市公园的绿地布局应该注重分布的均衡性和连通性。
在城市规划中,应合理划分绿地区域,使其分布于城市各个区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绿地之间应该通过道路、步行道等方式进行连通,方便市民的出行和活动。
2. 绿地的大小与类型城市公园的绿地规划应根据城市的规模和人口密度来确定。
大型城市应建设较大面积的公园,以满足市民大规模集中休闲的需求;小型城市则可以建设小型公园或社区绿地,方便市民就近休闲。
此外,绿地的类型也应多样化,如花园、运动场、湖泊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绿地的保护与利用城市公园的绿地布局还应考虑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利用。
在规划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和植被,同时结合城市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改造和利用。
例如,在公园中设置湿地、人工湖等水体,既可以提供生态功能,又可以增加市民的休闲方式。
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思路1. 自然与人工景观的结合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应注重自然与人工景观的结合。
自然景观可以为市民提供自然的美感和舒适的环境,而人工景观则可以增加公园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融入人工湖、喷泉、雕塑等元素,与自然景观相互衬托,打造出独特的公园风貌。
2. 多样化的功能区域设计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应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设置多样化的功能区域。
例如,可以设置儿童游乐区、健身区、休闲区等,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市民需求。
此外,还可以考虑设置文化展示区、艺术表演区等,丰富公园的文化内涵。
3. 绿色生态设计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应注重绿色生态。
在设计中,可以采用生态雨水处理系统、植物过滤系统等手段,提高公园的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
浅析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设计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城市人居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建设指导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建设生态城市已经为世人认可并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途径,因此重新审视之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简要论述以生态可持续性发展为基础,营造一个具有特色的生态型公园。
关键词:城市公园;生态性;景观设计前言在我国,园林景观发展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相对而言适应现代园林景观研究只有四十几年。
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认识上仍然很肤浅。
有的追求豪华精致,向旧时代的皇家园林看齐。
结果是大兴土木、大毁良田,劳民伤财,得不到群众的拥护。
有的则将园林景观设计等同为只是种花种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园林景观设计被引入到简单化境地。
不少城市景观流于低俗化、简单化,缺乏内涵和特色。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人走出去的机会增多,看到欧洲的几何对称的园林,开阔的大草坪很壮观。
于是出现欧陆风、草坪风。
随着房地产的兴起,这股欧陆风更是越吹越烈,往往不考虑人性化空间和功能性空间,只注形式不注重功能,一味地西化、洋化,造成千城一面的虚假繁荣。
有的城市广场很大,人却不能留足,原因是树很少,座椅少,没有休息的地方。
草坪大,缺不让人进。
以上种种弊端,都是科学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所摒弃的。
一、公园性质定位城市公园性质定位:休闲娱乐、观光游憩和生态防护。
二、设计构思生态化理念——营造城市森林。
城市森林建设已经成为城市绿地的新潮流。
在公园设计中,在公园的南北两侧形成大面积的生态林带,开成具有较高生态防护功能的城市森林,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护城市生平衡,提高城市形象具有有积极的意义。
景观化理念——景观多样性。
公园的设计以植物景观为主,要把据需要,营造了适当规模的水体景观、建筑小品等景观,各种景观空间相互渗透交融,和谐共存,形成了移步换景、景观多样的园林环境。
浅析现代城市公园中的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摘要:现代城市公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
本文以工程实例简要论述现代城市公园中的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关键词:现代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Abstract: the modern city park is for public visit, ornamental, have a rest, in popular science, style and outdoor fitness activities, to whole society open, and have a perfect facilities and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urban green space.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modern city of ecological park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Key words: the modern city; Park ecologic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前言当代城市正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恶化、水土流失、自然资源枯竭等问题,这些带来的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危机,还是整个地球的危机。
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然、关注城市。
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主题的“绿色革命”正蓬勃展开,要保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在城市中唯一能够以自然更新的方式改造被污染环境的元素就是绿色植物,公园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构建和谐的城市公园植物景观,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工作、学习、休闲和防灾避灾的绿色空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优美环境的需要,提高人民群众所需要的生活质量、生态质量,创造绚丽多彩,有感染力、有生命力的城市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浅析城市生态公园是建设绿色城市、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
其设计与建设涉及到生态环境、景观美学、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本文将对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进行浅析。
一、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目标与原则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目标是打造绿色、舒适、美丽的城市空间,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其设计原则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生态原则。
城市生态公园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建立自然、生态、循环的系统。
设计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土壤和水资源等方面,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更新能力。
2. 功能原则。
城市生态公园应满足人们对于自然、文化、休闲娱乐等不同需求。
设计要全面考虑公园各项功能的衔接与协调,实现公园的多元化、开放化和互动性。
3. 空间原则。
城市生态公园的空间设计应体现美学价值和艺术性。
设计要注重空间层次感的营造、景观元素的统一和环境氛围的塑造,从而打造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城市绿地。
4. 可持续原则。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要注重可持续性,从节能、节水、减排、循环利用等方面考虑公园的环保性、经济性和社会效益。
1. 全面评估。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前需要对周边环境、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分析性状数据、地文数据、动态数据等方面的信息,以摸清公园开发的内在需求,为后续设计提供清晰的思路与依据。
2. 规划整合。
城市生态公园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周边道路、建筑、管网等因素,规划设计更应有针对性和整合性。
通过多方面信息的整合与协作,协同发掘公园最大的优势,从而使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更具实际运作价值。
3. 生态恢复。
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可以借助一系列生态技术手段实现对环境的涵养和营造。
包括土壤改良、防止水资源枯竭、管理绿植、提升生物多样性等,充分唤醒公园的生态潜力,打造绿色、可持续的城市公园。
4. 功能布局。
城市生态公园应根据区域特征、用户需求等考虑公园内功能布局。
包括入口、休闲区、游乐区、教育区、健身区、文化展示区等等,以人性化方式分配不同区域,展现公园的多样性和人文特色。
浅析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城市人居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城市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其生态维护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就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论述,从而为做好城市公园景观规划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cultural life level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to the city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however the city as a people to survive the space, the ecological maintenance increasingly attention by people. this paper ecological park city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s discussed, and thus to make urban park landscape planning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work.key words: the city park; ecological landscape; planning; design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前言随着社会建设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日益需要经常性的休闲健身活动来平衡身心,享受自然生态的环境,懂得养生和保持健康的体魄。
建设生态城市已经为世人认可并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途径,因此重新审视之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规划浅析
下来的历史遗迹密切接触,才是适合人类生活的环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保护的国际公约》77)城市圈内的风景资源的开发是创造最优人居环境的自然化,人类通过保护风景,来享受生活。
因此风景资源具有的独特环境特征和生态功能,不仅包括客观事物(空间、植物、水体、人的活动等)、蕴涵着无形的文脉和人类漫长时间跨度内形成的历史轨迹,更重要的是风景资源内孕育着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能,我们对风景资源要倍加珍惜。
城市建设中,既有生态问题,也有文态问题,还有生态与文态相结合的问题。
所谓生态,主要是讲人与环境的关系---这当然很重要,但在讲究生态时,要全面考虑园林网络系统对市民工作和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
不能只讲生态,而很少讲文态;也不应相反,即只抓文态,不管生态,而要把两者融会贯通,巧妙地结合起来。
从中国悠久历史来看,人们强调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和患有人作,宛自天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奉行朴素的生态观,把文化艺术等文态氛围当作园林绿化的灵魂来对待。
实现大地园林化,尤其是城市大园林,就要求有丰富文化内涵,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生态是最重要的,现在城市生态失去平衡,亟须通过整体园林网络,来逐步收复失地、恢复平衡---这是不容置疑的。
这也是很多有识之士把城市园林地位抬得很高的实质所在。
大地园林化是个大气磅礴的理想,其重点城市园林化(大园林)应当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