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谈话活动《祖国之最》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获奖精品教案示范课面试试讲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2.60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中国之最》[推荐5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中国之最》《大班主题教案《中国之最》》这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主题教案《中国之最》!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最有名的建筑、事情、人物、动物等。
2、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发动幼儿收集有关图片、照片、实物、VCD等;投影仪、电视。
活动过程:一、幼儿相互交流各自收集的材料,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中国之最”的事物。
二、观看图片展览、VCD及实物,了解长城、四大发明、长江、黄河等。
三、通过抢答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国之最”。
1、中国最有名的建筑是哪里?(长城)2、中国最有名的发明是什么?(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造纸)3、中国最有名的人是?(毛泽东、邓小平……)(.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4、中国最有名的动物是什么?(熊猫、金丝猴)[/b]5、中国最有名的瓷器?(景德镇瓷器)6、中国最长的江是?(长江)7、中国最长的河是?(黄河)8、中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珠穆朗玛峰)9、中国最大的城市是?(上海)四、幼儿间在区域中探讨:1、语言区:看图片、图书、照片讲述中国有名的景点、名胜古迹。
2、美工区:幼儿小组制作“长城组画”。
[/b]3、科学区:将铁片、铁针磁化后放入水中,观察其方向;尝试印刷。
大班主题教案《中国之最》这篇文章共1540字。
第二篇:大班主题活动中国之最教案大班主题活动中国之最活动形式:分组活动目的:1、让幼儿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最有名的建筑、事情、人物、动物等。
2、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发动幼儿收集有关图片、照片、实物、VCD等;投影仪、电视。
过程观察:一、幼儿相互交流各自收集的材料,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中国之最”的事物。
0016大班社会《祖国之最》课件一等奖幼儿园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面试试讲这是一个非常长的文章标题,请允许我进行分段来论述这个题目。
首先,我将介绍大班社会《祖国之最》课件一等奖的背景和获奖情况。
接下来,我会详细描述幼儿园名师优质课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教育领域的影响。
最后,我将讨论公开课面试试讲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
以下是我写的正文:在大班社会课程中,我们提出了一个题目为《祖国之最》的教学课件,这个课件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创新的教学方法赢得了一等奖的殊荣。
我们的课件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和人物,使学生对祖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们使用了图片、视频和互动游戏等多种元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我们的课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课件获得了幼儿园名师优质课的奖项。
这一奖项的设立旨在鼓励和表彰在教育领域表现出色的教师,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名师优质课的评选标准包括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成果的显著性。
我们的课件能够在这样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这是我们团队辛勤工作和创新精神的结果。
名师优质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优质课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体现,是教师对学生负责的表现。
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和独特的教学方法,优质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优质课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局、学校和家长对名师优质课的关注也使得这个奖项变得更加重要,获得这个奖项可以让教师获得更多的专业认可和机会。
公开课面试试讲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
通过公开课面试试讲,教师可以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
面试官通过观察和评估教师的表现,来判断其是否适合担任教职。
因此,在面试试讲中,教师应该充分准备,展现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
而在试讲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以便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大班谈话活动祖国之最教案活动名称:祖国之最活动时间:1小时活动对象:大班幼儿教案目标:1. 让幼儿了解祖国之最,增加爱国情感。
2. 培养幼儿的发言和合作能力,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活动内容:1.导入:祖国之最的概念首先向幼儿介绍祖国之最的概念,可以通过投影等方式展示图片让幼儿看到,例如:世界上最长的城墙是中国的长城、世界上最高的山是珠穆朗玛峰等。
2.讨论:幼儿自己所知道的祖国之最1)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他们认为祖国之最的事物,例如:最长的河流、最大的广场、最高的建筑等,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并做好思维导图。
2)善于引导,帮助幼儿梳理思路、提高表达能力。
3.展示:小组发言1)每个小组轮流发言,讲述他们所讨论的祖国之最,可以交替进行,使所有小组都有机会发言。
2)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意见,可以引导幼儿从自己喜欢的角度出发,或者是从个人的经历出发,让幼儿的话语更加生动有趣。
4. 总结:祖国之最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祖国之最的概念和事物,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发言和合作能力,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师角色:1.引导幼儿思考和发言2.帮助幼儿梳理思路,提高表达能力3.总结共同的发现和重要性活动中注意事项:1.活动安排和准备需要提前规划和准备。
2.在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教师和幼儿的安全。
3.引导幼儿思考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知识点,丰富幼儿的知识面。
4.在活动结束后,需要及时归纳总结,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空间,在引导幼儿思考和发言的同时,要注意保持幼儿发言的积极性。
可以用一些开放性的提问和引导来让幼儿自由思考。
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发表个人意见,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
同时,教师还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素材和资源,例如图片、视频资料等,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这些素材可以为幼儿提供视觉参考和情境模拟,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祖国之最。
祖国之最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知道我国是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地图、图片、PPT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地图,引导幼儿观察我国的位置和形状,引起幼儿对我国的好奇心。
2. 主题活动一:认识我国的面积a. 教师通过PPT展示我国与其他国家的面积对比,让幼儿了解我国是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b. 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
3. 主题活动二:了解我国的地域特色a. 教师展示我国各地的美景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
b. 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教师总结。
4. 主题活动三:探索我国的地理之最a.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地图,找出我国的地理之最,如最长河流、最高山峰等。
b. 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总结。
5. 活动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强调我国的地域广阔和地理之最的特点。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更多关于我国的地理知识,如各省的特色等。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我国地理知识展示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五、活动反思: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进行自我反思,分析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活动提供改进的方向。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学习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PPT、地图、图片、祖国大地拼图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桌子上有祖国大地拼图。
七、活动过程:1. 主题活动四:认识我国的地理分区a. 教师通过PPT介绍我国的地理分区,如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
b. 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
2. 主题活动五:了解我国的主要地形a. 教师展示我国主要地形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
b. 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教师总结。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的地理特点,认识祖国之最。
2. 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祖国之最:最高的山、最长的河、最大的湖、最长的桥等。
2. 观察祖国之最的图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创作一首关于祖国之最的诗歌。
三、教学准备:1. 图片:珠穆朗玛峰、长江、青海湖、南京长江大桥等。
2. 纸、笔、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3. 诗歌模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珠穆朗玛峰,介绍其作为世界最高峰的地位。
展示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想象登顶的场景。
2. 讲解长江,介绍其作为我国最长河流的地理特点。
展示长江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想象长江的壮观景象。
3. 讲解青海湖,介绍其作为我国最大湖泊的美丽风光。
展示青海湖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想象湖边的景色。
4. 讲解南京长江大桥,介绍其作为我国最长桥梁的建筑特点。
展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想象走在桥上的感受。
5. 创作诗歌:邀请幼儿一起创作一首关于祖国之最的诗歌,可以将刚才介绍的地理特点融入诗歌中。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观察图片时的反应,了解他们对祖国之最的认识。
2. 评价幼儿在创作诗歌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想象力。
3. 总结教学,强调幼儿对祖国地理特点的认识和热爱。
六、教学内容:1. 认识祖国之最:最大的沙漠、最深的峡谷、最长的城墙等。
2. 观察祖国之最的图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创作一首关于祖国之最的绘画作品。
七、教学准备:1. 图片:塔克拉玛干沙漠、雅鲁藏布大峡谷、长城等。
2. 绘画纸、画笔、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3. 诗歌模板。
八、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塔克拉玛干沙漠,介绍其作为我国最大沙漠的地理特点。
展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想象沙漠中的景象。
2. 讲解雅鲁藏布大峡谷,介绍其作为我国最深峡谷的壮丽景色。
展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想象峡谷的壮观。
幼儿大班祖国之最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大班祖国之最教案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祖国之最的概念,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祖国之最的概念介绍:最高峰、最长河流、最大湖泊、最长城等。
2. 祖国之最的图片展示和简单解说。
3. 幼儿小组合作,制作祖国之最的图片展板。
教学准备:1. 祖国之最的图片、海报或幻灯片。
2. 制作展板所需的纸张、颜料、画笔、剪刀等材料。
3. 幼儿参与的小组分组。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询问幼儿对祖国的了解。
2. 引入祖国之最的概念,通过展示图片或幻灯片,向幼儿展示祖国之最的一些例子,并简单解说。
探究活动:1. 教师组织幼儿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祖国之最的主题(如最高峰、最长河流等)。
2. 幼儿小组通过讨论和合作,选择一张图片,并在图片上写上祖国之最的名称和简单的解说。
3.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展示活动: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祖国之最图片展板,幼儿可以依次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
2.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其他小组的展板,并提出问题,让幼儿观察、比较和判断。
3. 教师鼓励幼儿互相学习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总结活动: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整个活动的内容,总结祖国之最的概念和幼儿的学习成果。
2. 教师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小组的作品,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
拓展活动:1.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学校附近的一些地标建筑或景点,让幼儿亲身感受祖国之最的存在。
2.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人一起探索祖国之最的知识,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验。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幼儿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教师评估幼儿制作的祖国之最图片展板的内容和准确性。
3. 教师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交流和问答,评估幼儿对祖国之最概念的理解。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教学更贴近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祖国之最》幼儿大班社会教案《祖国之最》精选2篇(一)教案名称:幼儿大班社会教案《祖国之最》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祖国的地理位置和面积。
2. 能够认识祖国的国旗、国花、国鸟和国庆节。
3. 能够了解祖国的特产和名胜古迹。
4. 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图片卡片等素材。
2. 祖国的地图、国旗、国花、国鸟等相关物品。
3. 彩色纸、色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对祖国的了解和认识。
内容讲解(10分钟)1. 展示祖国的地图,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和面积。
2. 介绍祖国的国旗、国花、国鸟等国家象征物,并展示相应的实物。
课堂活动(20分钟)1. 分发彩色纸、色笔和剪刀,让幼儿制作一面小国旗,鼓励他们自己涂色、剪裁。
2. 分组出示相关名胜古迹的图片,并让幼儿自由讨论、寻找不同的特征。
3. 让幼儿在小组内说出自己家乡的特产,并展示相关图片或实物。
4. 介绍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并与幼儿一起唱国庆节歌曲。
总结(5分钟)1. 回顾课上学习的内容,与幼儿一起讨论:我们为什么要热爱祖国?扩展活动:1. 和幼儿一起制作一个祖国地图拼图,用来巩固地理位置和省份的认识。
2. 邀请幼儿家长参与,组织班级社区活动,展示幼儿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在幼儿大班的社会教育中,通过介绍祖国的地理位置、国家象征物等,旨在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和认同感。
通过课堂活动,让幼儿亲身参与制作国旗、讨论名胜古迹和特产等,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自主思考和表达,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祖国之最》精选2篇(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自己掉牙的经历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2. 帮助幼儿了解牙齿生长的过程和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3. 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启发幼儿表达自己掉牙的经历和感受。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幼儿的照片、绘画作品或其他展示形式的作品。
0016大班社会《祖国之最》ppt课件一等奖幼儿园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面试试讲一、引言大家好,我是XXX幼儿园的一名教师,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比赛并向各位展示我设计的一堂社会课《祖国之最》。
这是一堂以祖国为主题的优质课,通过PPT课件和多媒体资源来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祖国之最的相关知识。
希望通过这节课,能够激发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希望能得到各位专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二、课堂目标1.了解祖国的名山、大河、古迹等之最;2.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3.掌握使用PPT和多媒体资源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1. 教学内容•祖国之最的概念介绍•祖国之最的类型和例子展示•使用PPT和多媒体资源进行知识学习和互动游戏•讲述自己眼中的祖国之最2.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使用PPT和多媒体资源进行知识学习和互动游戏四、教学准备和教学流程1. 教学准备•PPT课件:包括祖国之最的概念介绍、类型和例子展示;•多媒体资源:包括图片、视频等;•祖国之最的实物或图片。
2. 教学流程步骤一:导入和热身(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祖国的大地图,让孩子们指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并引导他们说出自己对祖国的感受和想法。
通过这个环节,激发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情感。
步骤二:概念介绍(10分钟)使用PPT课件,简单介绍祖国之最的概念,例如,祖国之最是指在某个方面最好、最大、最重要的事物。
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图片,让孩子们初步了解祖国之最的概念。
步骤三:类型和例子展示(15分钟)使用PPT课件,展示不同类别的祖国之最。
例如,名山之最、大河之最、古迹之最等。
通过图片和多媒体资源的展示,让孩子们了解和认识不同类别的祖国之最,并举例说明。
步骤四:知识学习和互动游戏(30分钟)使用PPT课件和多媒体资源,让孩子们进行知识学习和互动游戏。
例如,通过PPT上的问题,让孩子们回答祖国之最的相关知识,通过多媒体资源的展示,让孩子们观看和模仿祖国之最的实际场景。
大班谈话活动祖国之最教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通过谈话活动,体验祖国之最的奇观,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增强班内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合适的教学场所(如教室、操场等)。
2.图书、图片、实物等相关资料。
3.活动小品(如表演、歌曲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活动1.教师与幼儿共同观看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实物,引导幼儿猜猜这是什么。
2.询问幼儿是否知道发生地点,并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引导幼儿产生好奇心。
步骤二:展示活动1.通过画册、PPT或实物展示祖国之最的奇观(如辽宁沈阳故宫、江苏扬州瘦西湖、广东长隆欢乐世界等)。
2.引导幼儿观察、感受、表述心情。
步骤三:互动交流1.通过幼儿主题谈话,引导幼儿围绕祖国之最的奇观进行对话交流,切实感受祖国的壮丽。
2.引导幼儿提问、回答、分享心情。
步骤四:创作小品1.引导幼儿合作,共同编创一个表演或歌曲等的小品,表达对祖国之最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2.指导幼儿尽力表现,让他们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并给予实质性的肯定。
教学反思在这次课堂学习中,幼儿能够得到了充分练习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以及创作能力。
通过与老师或同学的互动、交流,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理解爱国情感和祖国之美,并且也能感受到合作的快乐。
在老师对小朋友谈话中反复引导,我们注意到他们的表达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同时,这次活动中,我们还更加关注班级小朋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以认真听取孩子们的看法为导向,老师能够促进小朋友之间合作精神的广泛发展,让班级中每个小朋友都感到快乐、有成就感和收获。
总的来说,这次活动我们认为是十分成功的,小朋友们喜欢、老师们满意,给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祖国之最》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我国的一些“之最”,培养幼儿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游戏等活动,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珍惜祖国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我国的一些“之最”,培养幼儿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难点:通过观察、讨论、游戏等活动,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课件、地图、图片、卡片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了一定的地理常识,如知道我国的一些地理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课件、地图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我国的地域辽阔,激发幼儿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 基本部分:(1)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我国的一些“之最”,如最长的高速公路、最高的山等。
(2)教师通过卡片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我国的一些“之最”,如最大的湖泊、最长的河流等。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我国“之最”。
3. 拓展部分:(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如“找找我国之最”,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地域特点。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幼儿树立环保意识。
五、作业设计: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我国的其他“之最”,并将找到的内容与家长进行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我国“之最”的认知程度。
2. 关注幼儿在讨论、游戏等环节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搜集幼儿回家后的作业成果,了解他们对我国“之最”的进一步了解。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八、教学延伸:1. 开展“祖国之最”的主题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我国“之最”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谈话活动《祖国之最》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获奖精
品教案示范课面试试讲教案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对身边的事、物都很感兴趣,什么事情都想知道。
在将近国庆节之时,幼儿周围也陆续出现了有关"国庆节"的事物,如,电视广告、商场广告、布置等等,幼儿也朦胧的知道"国庆节"快来了,那是祖国的节日。
为了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我决定利用这次机会,让幼儿对自己的祖国有所认识。
结合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及发展水平,我设计了《祖国之最》这个内容,让幼儿了解祖国的一些基本知识。
在活动前,我让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查资料,引起幼儿的兴趣,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感情,充分感受国庆节的快乐、自豪。
目标:
1、围绕话题谈论,能用连贯的语句谈论自己所知道的"祖国之最"。
2、能专心的倾听别人说话,相互补充。
3、通过对"祖国之最"的认识,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
了解"祖国之最"的含义,并通过认识一些"祖国之最",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