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罕见危重症心电图识别
- 格式:ppt
- 大小:3.06 MB
- 文档页数:22
这8种心电图特征,提示患者可能面临生命危险!心电图危急值是指会导致患者产生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心电图改变,提示危急值的患者需要立即上报和积极处理!丁香公开课讲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任医师李剑总结了8 种临床中需要引起警惕的心电图危急值01. 8 种心电图危急值1. 长 R-R 间期≥ 4 s;2. 平均心室率≤ 30 次/分;3. 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平均心室率≥ 240 次/分;4.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 150 次/分,并且持续时间超过 30 s;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5. 心室扑动、心室颤动;6. 符合急性心肌梗死或变异型心绞痛样的心电图改变;提示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7. 提示窦室传导;8. QTc 间期≥ 560 ms。
but,只记住危急值的总结还不够!临床中要学会分析和解读~ 先来看看下面这张心电图,自我检测一下02. 病例自测图源:丁香公开课课程诊断必备—手把手教你快速读懂心电图明明把8 种危急值都背下来了,拿到一张心电图还是一脸懵?判读心电图不仅要掌握理论,还要有好思路和好方法!再送你一套李剑老师总结的「心电图读图5 步法」,请牢记并熟练应用~03. 心电图 5 步读图法1、主导心律是什么:窦性还是非窦性?2、有没有激动起源异常:比如是否有早搏,哪里来的早搏?3、有没有激动传导异常:有没有束支传导阻滞?4、其他形态描述:ST 段抬高,可能有心肌梗死?5、起搏功能描述04. 步步分析让我们结合上面的心电图读图 5 步法,再来分析这张心电图——图源:丁香公开课课程诊断必备—手把手教你快速读懂心电图•首先,主导心律是什么?P 波于Ⅰ、Ⅱ、aVF 导联直立,aVR 导联倒置。
P-R 间期正常。
为窦性心律,心率 92 次/分。
•其次,有没有激动起源异常?图中可见提前出现的宽QRS 波群,其前可见P' 波,考虑为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传导。
护士会识别这些异常心电图,可救病人一命(附详解图片)心电图是一项基础的医学检查,在临床上运用甚广,诊断价值甚高。
在多种临床生理学检查中,只有心电图的普及程度最高,而且不设置心电图机的医疗机构基本没有。
心电图对于刚接触的医学朋友来说是很难的,不管是在看图还是在看文字方面都很困难。
原因很简单,因为书本上都是以疾病为主线来引导的,比如说心梗的表现是什么,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是什么。
因为书上的例子都是做得好的心电图,表现大多很典型,现实中稍有不同,就很容易懵圈了。
对于一个新手来说非常困难,课堂上的学习太欠缺,而且短时间掌握大量知识却没有足够实践机会的同时是不可能将一张心电图在大脑中呈现出的。
都说心电图难学,那是因为你没有从根本上学会看图,没有把该掌握的重点掌握!现在我把临床的心电图思维分享给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希望大家都能客服这道坎,能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能有所帮助。
心电图纸:心电图记录纸是一种1 mm×1 mm 的方格坐标纸,常规 25 mm/s 走纸速度,每小横格为 1 mm,表示 0.04s,每小格高 1 mm,表示 0.1mV。
心电图各种波段解析1.P 波: 反映左右两心房去极过程电位和时间的变化。
电刺激由窦房结产生,经由节间传导通路而扩散至左右心房。
直立向上而顶端钝圆平滑,但 AVR 导联中的 P 波是倒置的,正常时节为0.06~0.12 秒,电压小于 0.22~0.25mv.2.P-R 间期: 指以 P 波起点到 QRS 波群起点的时间间隔。
代表心房开始去极至心室开始去极的时间。
正常时间为 0.12~0.2 秒。
3.QRS 波群: 反映左右两心室去极过程中电位和时间的变化。
在 QRS 波群第一个向下的波形就是 Q 波,正常时间小于 0.04 秒。
R 波是一个高尖向上的波形,S 波是在R 波以后的向下的波形,正常QRS 波群时间为 0.06~0.1 秒。
4.S-T 段: 从 QRS 波群终点到 T 波起点的间段,反映心室复极早期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干货丨8种罕见危重症心电图波形,你能识别哪几种?心电图作为急诊医师或是心内科医师接诊患者所做的第一项无创检查,对迅速了解患者情况,判定疾病预后具有很大的意义。
然而,快速解读一些具有预后意义的危重症心电图对于接诊医师是很大的考验,一些罕见的危重心电图波形更容易被忽视,从而延误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
本文主要论述临床上一些罕见却危重的心电图图形,以及其主要的临床意义,并浅谈心脏性猝死以及心脏骤停的治疗策略分类。
图 1. V1导联可见明显 Epsilon 波,右胸导联 T 波倒置。
ARVC 的主要诊断标准不仅有Epsilon 波,还应考虑到其影像诊断以及家族史,发生室性心动过速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并且右胸导联 T 波倒置,以上几项才应高度怀疑 ARVC 的可能。
图 2. 可见 T 波振幅逐条交替。
三种不同类型的 Brugada 波心电图表现,见图 3。
图 3. A图 1型 Brugada 波, B图 2型 Brugada 波, C图 3型Brugada 波。
对于高度可疑的患者,胸前导联电极高一肋间可描记到特征性心电图,从而揭示产生心律失常的基础存在。
然而,Brugada 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主要基于以下方面。
① 青壮年晕厥或睡眠猝死或存活;② 无结构性心脏病的客观依据;③ 有过室速发作的症状或有室速家族史;④ 自发或药物激发下出现 Brugada 波。
根据晕厥病史和自发性出现的具有诊断意义的心电图形,作为风险量化的临床参数,进行Brugada 综合征的危险分层,如图4。
图 4. 用低风险组作为参照计算风险比(HR = 风险比)。
对于Brugada 综合征患者的治疗,简述如下。
① 药物:治疗目的是纠正动作电位中异常的离子流,药物包括奎尼丁和异丙肾上腺素。
② ICD:唯一可以预防 Brugada 综合征引起心脏骤停的方法。
若心脏骤停的生还者记录到自发性持续性室速伴或不伴晕厥,建议植入ICD。
图 5. 下壁导联(II III avF)出现 Lambda 波及出现室颤及心脏骤停(图片来源:阜外心电图图谱,方丕华杨跃进)。
识别致命的心电图快速心律失常一、室颤1)临床表现:一旦出现,病人神志很快丧失或抽搐,心音消失。
2)心电图表现:①QRS-T波完全消失。
②出现形态不同,大小各异,极不均匀的颤动波。
③频率在250-500次/分。
3)急救:①立即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复律(360J)②查找并纠正病因或诱因,如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心肌缺血,洋地黄中毒或致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
二、室扑1)临床表现:一旦出现,病人神志很快丧失或抽搐,心音消失。
2)心电图表现:心室扑动呈正弦波图型,波幅大而规则,频率150~3O0次/min(通常在200次/min以上),有时难以与室速鉴别三、宽QRS心动过速宽QRS心动过速上常见于室性心动过速(最多见80%)、室上速伴束支阻滞(按室上速处理)、房扑伴束支阻滞(按房扑处理)、房室旁路前传。
室速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是指起源于希氏束分叉处以下的3个或3个以上宽大畸形QRS波组成的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1)3个或以上的室性早搏连续出现;(2)QRS波群形态宽大畸形,时限≥ 0.12 s,ST-T方向与 QRS 波群主波方向相反;(3)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min,心律规整,也可不匀齐;(4)室房分离;(5)通常突然发作;(6)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室速发作时少数室上性冲动可下传心室,产生心室夺获,表现为在P波之后,突然发生一次正常的QRS波群。
室性融合波的QRS波群形态介于窦性与室性搏动之间。
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的存在为确诊室速提供了重要依据。
按室速发作时QRS波群的形态,可将室速分为单形性室速和多形性室速。
QRS 波群方向呈交替变换者称双向性室速。
室速是一种严重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发展成心室颤动,致心源性猝死。
同时有心脏病存在者病死率可达5O% 以上,所以必须及时诊断,及时处理。
多形性室速1)一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蜕变为室颤;2)一般都有诱因,如缺血、缺氧、急性心衰等;3)没有QT延长,没有间歇依赖现象特征;4)患者多存在窦速;5)往往是一个早搏后直接诱发多形性室速。
急危心电图识别与处理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查手段,通过检测患者的心脏电活动,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心脏疾病、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甚至协助进行治疗。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医生们面对的心电图种类繁多,对于急危重症的心电图,更需要快速、准确地识别和处理。
本文将简单介绍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和常见心电图类型,并重点讨论如何识别和处理急危心电图。
心电图基础心电图的生成与解读心电图是通过心电图仪从患者身上获取的,需要贴上多个电极,通常为10个电极。
贴的位置包括四肢(左臂、右臂、左腿、右腿)和胸部(V1-V6),贴好后会记录下患者的心脏电活动,显示在心电图纸上。
解读心电图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而且由于每个人的心电图都是独特的,所以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评估。
常见的心电图类型常见的心电图类型包括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接下来分别介绍。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的异常,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房颤等。
其中,房颤是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特征是心电图上出现无规律的心房颤动波,室性心动过速也常见于急危重症患者。
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指冠状动脉血流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性疾病,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等并发症。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或呈现水平或倾斜的型态,ST段压低超过0.5mm可能意味着存在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因为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缺血的严重后果,需要尽快进行急救。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为Q波、ST段抬高、T波倒置等。
急危心电图的识别和处理急危心电图的识别和处理是医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技能,以下是常见的急危心电图类型及其处理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心肌缺血的重要后果,需要尽快得到治疗。
医生们在处理急性心肌梗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评估病情: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病程,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包括心梗的时间、范围和病人的症状表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