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图像分割的改进参数核图割方法_王然然
- 格式:pdf
- 大小:521.70 KB
- 文档页数:4
基于双边加权核图割的SAR图像变化检测
丁稀;董张玉;杨学志
【期刊名称】《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年(卷),期】2022(38)3
【摘要】为解决SAR图像因相干斑噪声严重而影响变化检测结果的问题,该文从像素级和区域级两个角度对SAR图像的空间邻域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双边加权核图割的SAR图像变化检测算法。
首先通过均值比算子生成差异图,并利用核函数隐式地将差异图转换为图割能量函数的一元项;然后分别针对邻域内像素的空间
上下文关系与以像素为中心的区域空间上下文关系进行研究,将其量化为图割能量
函数的二元项。
选取Ottawa和Mexico fire两组SAR数据集对算法进行验证,该
算法平均总体精度为98.44%,Kappa系数相比PCA-Kmeans、FLICM、MRFFCM、KGC算法分别提高了4.64%、6.16%、4.15%和5.04%,证明该算法能够提高变化区域和非变化区域之间的可分离性,对噪声严重的SAR图像的抗噪能力较强,且图像边缘定位准确。
【总页数】6页(P37-42)
【作者】丁稀;董张玉;杨学志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工业安全与应急技术安徽省重点实
验室;合肥工业大学软件学院/智能互联网系统安徽省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751
【相关文献】
1.SAR图像NSCT域显著图去噪变化检测
2.极化SAR图像的联合加权极化差异度变化检测算法
3.SAR图像分割的改进参数核图割方法
4.基于改进双边网络的SAR 图像海陆分割方法
5.基于加权极化差异度的极化SAR图像变化检测算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AR图像相干斑抑止和分割方法探究一、引言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是利用微波作用在地面、大气、海洋等目标上,通过接收返回的电磁回波进行成像的一种主要的遥感技术。
然而,由于SAR 成像过程中的系统误差和复杂环境影响,SAR图像在成像中普遍存在相干斑现象,限制了图像的质量和应用。
相干斑是由于地物散射体在图像像素单元内的相位都是不同的,当SAR像元尺寸大于散射体的尺寸时,就会产生相位平均的效应,导致图像上出现亮暗混杂的斑状或斑块状的现象,给图像解译和目标识别带来很大的困难。
因此,抑止和分割相干斑是改善SAR图像质量、提高图像分析与解译效果的关键问题。
二、相干斑抑止方法探究1. 经典滤波方法常用的滤波方法有均值滤波、中值滤波、自适应滤波等。
均值滤波方法通过计算滑动窗口内像素的均值来平滑图像,有效地抑止了相干斑。
中值滤波方法利用图像像素的中值代替原始像素值,对于斑点噪声的抑止效果显著。
自适应滤波方法结合了均值和中值滤波的优点,依据局部像素灰度值和空间位置干系来对像素进行加权处理,从而更好地消除相干斑。
2. 多标准变换方法多标准变换方法通过对图像进行多标准分解,分别对不同标准的细节进行处理,从而抑止相干斑。
小波变换是一种常用的多标准变换方法,可以将图像分解为低频和高频重量,并对高频重量进行处理来抑止相干斑。
小波变换不仅能够抑止相干斑,还能够提取图像细节信息,提高图像的辨识度。
3. 基于局部统计特性的方法基于局部统计特性的方法包括Lee滤波、Frost滤波等。
Lee滤波方法通过预估图像的局部统计特性,对图像进行去相关处理,从而抑止相干斑。
Frost滤波方法则是利用地物散射体的空间相干性特征,在图像的空域和频域上同时对相位噪声进行预估和滤波,从而实现相干斑的抑止。
三、相干斑分割方法探究1. 基于阈值分割方法基于阈值分割方法是将SAR图像的灰度值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来实现分割的方法。
SAR图像海岸线分割的超像素合并方法彭超; 魏雪云【期刊名称】《《电光与控制》》【年(卷),期】2019(026)011【总页数】4页(P11-14)【关键词】海岸线分割; SAR图像; SLIC超像素分割; 融合光谱和纹理信息; 合并代价【作者】彭超; 魏雪云【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江苏镇江212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213.20 引言随着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成像精度越来越高。
区别于传统的光学成像图片,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时由于回射电磁波的相位差会形成相干斑噪声,传统的图像分割技术很难直接应用在SAR图像的分割中,尤其是对海岸线的SAR图像,因为海陆交界处的弱边界和随机的聚类乘性噪声所形成的灰度变化很难被传统算法识别,可能造成大面积的过分割或欠分割[1-2],因此很多算法被提出以解决海岸线检测的问题。
2003年REN和MALIK[3]提出了超像素分割的概念,通过超像素分割选定对应的参数,根据图像的具体情况把图像分成大量的非规则形态,由数十个甚至更多像素形成一个超像素,通过这种预处理,后期图像处理就减少了逐个像素分割或者合并所需要的时间,但在精度上早期的超像素有很大误差,存在模型复杂、分割后的超像素破坏了统一边界[4-5]的问题;2012年ACHANTA[6]等提出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imple Linear Iterative Clustering,SLIC)超像素分割算法,该算法在耗时和边缘完整的保持上有很好的表现,并且其分割后产生的超像素形状比较规则,对后期的合并有很好的帮助。
区域合并时,单纯依靠光谱信息进行合并的方法容易因为相干斑噪声造成误分割,甚至导致大面积的海岸线提取错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融合区域纹理和光谱信息的多尺度合并策略,该方法能有效降低相干斑噪声对分割效果的影响,有利于解决弱边界的问题,从而确保分割出的海岸线的完整性和精确性。
基于改进自调整图谱方法的SAR图像分割公徐路;田铮;赵伟【摘要】谱聚类是在给定数据集上用基于图论的方法进行分类,并已广泛地应用于SAR图像分割.自调整谱聚类(self-tuning spectral clustering,简称STSC)方法是一种可以自动确定尺度因子和分类数的方法.本文给出了一种改进的STSC方法,使用熵函数作为自动求分类数的代价函数,使得分类数的计算更加准确和有效,提高了方法的分类精度.实验表明,改进的STSC方法对自然图像、SAR图像的分割精度高于原STSC方法.【期刊名称】《电子设计工程》【年(卷),期】2014(022)005【总页数】4页(P127-130)【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自调整图谱方法;分割;代价函数【作者】公徐路;田铮;赵伟【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9;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9;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陕西西安710129;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由于SAR传感器可以穿透云层及在夜晚等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工作的优点而受到广泛应用。
SAR图像分割作为SAR图像处理的一个关键部分,也在计算机视觉和数据挖掘方面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如变化检测的区域更新、目标的识别、分类和跟踪等。
然而,SAR图像固有的斑点噪声使得成功应用与光学图像的分割方法在SAR图像分割方法中失效。
SAR图像分割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种:基于区域的方法和基于边缘的方法。
如阈值分割[1],区域生长方法[2],聚类方法[3],马尔科夫方法[4]。
本文考虑基于聚类的图像分割。
基于聚类分割的方法就是尽可能的将相似区域化为相同类将不相似区域化为不同类。
其中谱聚类方法结合谱图理论,可以识别不同形状的聚类,通过特征分解达到全局最优,相比其他聚类方法,谱聚类方法不仅可以解决标准线性代数的问题,还可以识别不同形状的聚类,因而应用广泛。
改进的RANSAC匹配点提纯算法
介军;李智杰;姚鹏
【期刊名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3(045)006
【摘要】针对在图像匹配中,随机抽样一致性(RANSAC)算法对匹配点提纯存在计算量大、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将基本矩阵作为模型参数估计对象的方法,对RANSAC 匹配点提纯算法进行了改进.在改进的算法中,运用Bucket分割技术抽取粗匹配点对,进行两幅图像的检测角点和粗匹配,利用视差梯度对匹配点样本预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在保证较高精度和鲁棒性的情况下,运算量大幅度减少,提高了图像匹配的速度.
【总页数】6页(P896-901)
【作者】介军;李智杰;姚鹏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长庆油田分公司机械制造总厂,陕西西安7102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413
【相关文献】
1.基于ORB特征的改进rRANSAC匹配点提纯算法 [J], 涂梅林;郭太良;林志贤
2.改进的匹配点提纯算法mRANSAC [J], 王亚伟;许廷发;王吉晖
3.基于SURF算法和改进RANSAC算法的无人机影像匹配 [J], 孙灏;高俊强;许苏苏
4.基于改进RANSAC的点云关键点匹配 [J], 赵凯;朱愿;谢枫
5.基于改进RANSAC的点云关键点匹配 [J], 赵凯; 朱愿; 谢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