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6课时比热容热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40.00 KB
- 文档页数:7
教学内容第十六章热和能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授课教师谭清平教学时间第十八周星期二班级姓名小组
教学目
标1、了解能量转化可以反映自然界中各种现象不是
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2、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个人感悟
教学重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自主学习】
一、能的转化
1、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能,如_________、内能、__________、光能、化学能等。
2、在一定条件下,这些不同形式的能可以____________。
3、在图中每一种能的转化分别写出一个事例:
二、能量守恒定律
1、掉在地上的兰球会跳起,但是越跳越低,为什么?减少的机械能到哪里去了?
2、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1)存在:能量既不会凭空_______,也不会凭空______。
(2)转化或转移:从一种形式_________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_到另一个物体。
(3)结果: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
__________。
3、普遍性: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_________________定律之一。
内能
机械能
电能化学能
光能。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讲义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学员编号:年级:课时数及课时进度:3(48/60)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学科教师:学科组长/带头人签名及日期课题热和能复习授课时间:备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用该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了解内能,以及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3、了解热量,了解比热容,并会用热量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重点、难点1、内能的概念。
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3、要弄清一些基本概念。
例如温度、热量、内能和比热,要会正确区分,又要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考点及考试要求扩散现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热量的公式;教学内容一、知识网络二、重、难点知识分析1、晶体与非晶体熔化过程分析晶体吸收热量,温度上升,但状态不变,直到达到熔点;达到熔点后,继续吸热,开始熔化,但温度不变,直到全部熔化。
非晶体在整个吸热过程,温度逐渐上升,物体状态逐渐由固态变为液态。
二者主要区别是:熔化时,晶体温度不变,非晶体温度上升;越来越多的晶体迅速变为液态,所有受热非晶体缓慢地由固态变为液态(相对),要经历半固半液的中间状态。
2、晶体熔化、凝固的条件和液体沸腾的必要条件及应用晶体熔化的必要条件:①达到熔点,②吸热;晶体凝固的必要条件:①达到凝固点点,②放热;液体沸腾的必要条件:①达到沸点,②吸热。
具体应用例题:(1)把正在熔化的0℃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问冰能不能熔化?分析:冰要熔化,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达到熔点,②吸热,温度为0℃,达到熔点,但周围温度也为0℃,冰不能从外界吸热(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所以不能熔化。
(2)如图所示,在大烧杯内盛一定量水,在试管内放有少量水,当烧杯内水被加热沸腾后,问试管内水能不能达到沸点,能不能沸腾?分析:当烧杯内水沸腾后,试管内水的温度与外界一致,也达到沸点,但由于不能从外界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1.内能是物体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3.热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分别是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和飞轮均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
在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的辅助冲程,要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预习:热机的效率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二、知识讲解课程引入:提问:热机在工作过程中,不同燃料燃烧它们放出的热量相等吗?考点/易错点1热值(1)问题探究:提出问题: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它们放出的热量相等吗?猜想与假设:因为燃料不同,所以它们放出的热量不相等设计与实验:用天平分别测量出质量均为10g的酒精和碎纸片,将其分别放入两个燃烧皿中,点燃它们,分别给装有质量和温度均相同的水(约200g)的两个相同烧杯加热,使酒水温升的低。
探究归纳: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它们放出的热量不相等,为此引入了热值这一个概念。
热值反应了所有能燃烧的物质的一种行之,反应了不同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本领的大小,也就是说,他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均没有关系。
气体燃料的热值定义为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燃料体积之比 (3)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如果用m 表示燃料的质量,用q 表示该种燃料的热值,用Q 放表示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则Q 放=mq 。
期中m 的单位是kg ,q 的单位是J/kg ,Q 放的单位是J 。
注意:(1)只有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mq 进行计算,不要与物体温度降低时放热公式Q=cm (t 2-t 1)混淆。
(2)计算时要看清燃料的种类、是否完全燃烧等关键词。
由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mq 变形可得到mq Q=,注意公式中每个物理量都有其特殊物理意义,而不是纯粹的数学关系,不能错误地认为q 与Q 成正比、与m 成反比。
人教版《16.5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单元复习导学案
实验:
如图所示,把一个底端密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上,管里放一些酒精,管口用塞子塞紧,用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动,一会看到塞子被弹起。
你知道这个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移和转化的吗?
2. 与 伟 大 同 行 这是一个著名物理学家发现一个伟大定律的实验装置!仔细观察后回答:
(1) 装置中的两个配重的重量不等,释放后大配重下降,小配重上升;
通过反复对调左右两个配重,会使动叶轮不停地转动,从而导致热量计中水的温度________(填变化情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实现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中科学家某次测得了的数据如下:
小配重重力G 小=100N ,
大配重重量G 大=520N
每升降一次配重各自移动的距离h=1m ,
热量计中水的质量m=500g ,
升降次数与水温变化的关系:
通过分析数据,科学家得出了结论:在上述现象中能量是守恒的!请你帮他补出计算、判断过程(只需分析一次实验):
升降次数 1 2 3 4 5 6
温度变化/℃ 0.2 0.39 0.59 0.78 0.98 1.18
叶轮 水管 水池 送水管 水 泵 抽水管
水池 打磨轮。
第五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授课时间: 3月 5 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各种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2.知道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3.列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4.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2.通过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物理规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2.通过学生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定律.●教学难点: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计算一些物理习题;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教学准备:黑色塑料袋、水、温度计、电池、导线、小电动机、钢笔、纸屑。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我们知道物体的动能和热能,是由物体的机械能运动情况决定的能量,内能跟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物体的机械运动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由于运动形式不同,与之相联系的能量也不相同。
举实例,说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由此引出课题。
二、进行新课。
1.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142“想想议议”中的小实验,让学生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并通过这些现象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2.引导学生回忆前面能量转化的一些现象。
如摩擦生热;水电站发电;电动机带动水泵;植物吸收太阳光的光合作用;燃料燃烧时发热,等等。
3.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说出上述现象中能量的转化。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等等。
总结出: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
4.让学生完成书上第142页中图15.5-1,各种能量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化。
课题§16.3比热容课时本学期第课时日期本单元第课时课型复习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感知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情感目标●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通过实验理解概念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本节内容作为中考的范围有:比热的概念;水的比热较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根据热量计算公式计算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此外热量的计算还与焦耳定律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器材食用油、水、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标注启动课堂课前感悟复习旧知:1.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哪些?3.热传递过程传递的能量叫?举出生活中若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学生回忆学生抢答小组加分复习旧知创造情境引入新课:问题1: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烧过水,把一壶水容易烧开还是半壶水容易烧开?将一壶水烧开与烧热,哪个需要时间长?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陶冶探索科学的美好情操。
自学导航自觉指导:学生通读教材之后,让学生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之后进行讨论,在讨论之后,让学生提出共同性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
1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放出)热量的多少与那些因素有关?2、在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中应控制哪些物理量相同?需要用到哪些器材3、怎样确定水和食用油是否吸收了相同的热量?4、怎样表示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差别?5、比热容的概念、单位、物理意义?6、由P132小资料你能获得得到那些信息?7、热量计算的公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标注自学导航预习提纲8、①一碗水与一盆水,谁的比热容大?②把一根铁丝m截为长短不同的a、b两段,那么铁丝a、b与m的比热容一样吗?③水和冰的比热容值不同,这说明了什么?④从比热容表中看出,水的比热容较大,这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用吗?9、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的实际意义课前学生阅读课本,学生思考,讨论,交流.个别学生会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先让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得出: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跟水的质量有关,跟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实验探究四、新课教学实验探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问:(1)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2)把一壶水烧开与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3)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二)引导学生猜想引导学生猜想,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猜想记下。
湖南省浏阳市赤马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热和能》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新人教版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 14.3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第14.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能量的转化、能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能量的转化:动能与势能的转化,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
2.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3.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热机的工作原理,能源的利用和保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掌握能量转化的基本形式。
2. 培养学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能量转化和守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实例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滑轮组、小车、热水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重物上升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2. 知识讲解:讲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举例说明动能与势能、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过程。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有关热机工作的例题,让学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能量的转化、能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具体如下:能量的转化:动能与势能的转化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热机的工作原理能源的利用和保护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用一个滑轮组将一个书包从地面提升到三楼,书包的质量为2kg,重力加速度为10N/kg,滑轮组由两个滑轮组成,不计绳重和摩擦。
(北京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6课时比热容热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学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6课时比热容热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学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6课时比热容热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学案的全部内容。
第16课时比热容热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考纲要求】考纲要求1.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3.运用比热容解释有关现象;4.热机的能量转化;5。
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6.热机的效率;7.能量守恒定律; 8.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化【考点聚焦】考点1 比热容的探究与计算1.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装置实验设计怎样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方法一:加热相同时间,比较____________;方法二:升高相同温度,比较____________。
探究方法实验过程中应当控制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___,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或吸收相同热量(即加热相同时间),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①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____吸收的热量多,说明水的吸热能力________;②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质量、温度变化、物质种类有关实验改进实验中可利用加盖子或加酒精灯罩的方法来减少热量损失2。
比热容考点2 内能的利用—-热机1.热机认识“内燃机”工作过程(四冲程)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冲程:________冲程、________冲程、________冲程、________冲程做功冲程中将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压缩冲程中将_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2. 热值定义某种燃料________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量(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的比单位______________(符号:J/kg)公式______________ (q为热值)物理意义酒精的热值是 3.0×107 J/kg,表示:________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
第16课时比热容热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考纲要求】
【考点聚焦】
考点1 比热容的探究与计算
2. 比热容
考点2 内能的利用——热机
2. 热值
【经典例题】
( )例题
1: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
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A .质量较小
B .凝固点较低
C .沸点较高
D .比热容较大
( )例题2:(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放在水盆中的水慢慢蒸发了,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B .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中的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C .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越多
D .通常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原因之一是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
( )例题3: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 A 和B 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所示是液体A 和B 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体A 的比热容与液体B 的比热容之比为2∶1 B .液体A 的比热容与液体B 的比热容之比为2∶3 C .都加热t 时间,液体B 吸收的热量比液体A 吸收的热量多 D .液体A 和B 升高相同的温度,液体B 吸收热量较多 例题4:为了比较A 、B 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A 、B 两种液体,将两个试管放入盛有水的同一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采用水浴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试管中装入A、B液体时,要控制它们的初温和________相同。
(3)加热相同的时间,是为了使A、B液体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4)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A、B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这表明液体________(选填
“A”或“B”)的比热容较大。
( )例题5:关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会增加
B.核电站发电时产生的电能是由核能转化来的
C.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核能、风能、水能、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D.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因此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用节约
( )例题6: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在做功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②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
④如图所示为做功冲程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②③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④D.只有②③④
例题7:如图所示,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塞子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___________(选填“汽化”或“液化”)成了可以看到的小水滴。
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内能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
()1.在柴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体的温度和内能的变化情况是
A.温度降低,内能减小B.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温度升高,内能增大D.温度降低,内能增大
()2.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有关装置工作时,能量转化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3.在如图所示的滚摆实验中,发现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此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情况为
A.机械能增加,内能减少
B.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
C.机械能减少,内能不变
D.机械能不变,内能增加
()4.下列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内燃机压缩冲程B.陨石坠落大气中
C.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D.放在冰箱里的食物温度降低
()5.现代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A.较大的比热容B.较低的沸点 C.较高的凝固点D.较大的热值
()6.汽车油箱的汽油用掉一半后,关于油箱内汽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B.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C.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D.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7.(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B.水壶里的水烧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
D.糖放入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甜了,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8.(多选)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都比固体大
B.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后,煤油温度变化大
C.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对接京考|
一、单项选择题
()1.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这表示可燃冰的
A.热量很大B.温度很高C.热值很大D.比热容很大
()2.【2016·延庆一模】汽油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3.【2017·密云一模】通过实验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明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且在烧杯里分别装入质量和
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
他用同一个“热得快”电加热器分别给它们加热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根据图像,下面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小明是用升高的温度表示吸收热量多少的
B.小明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液体种类
C.小明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加热时间
D.质量相等的甲和乙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甲液体吸热多,吸热能力强
()4.【2017·大兴一模】小明根据下列表中的数据(均为标准大气压下),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在-120 ℃时是固态,水银在-35 ℃时是液态
B.南极冬季气温一般在-40 ℃以下,在南极测量气温能选择水银温度计
C.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
D.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量,酒精升高的温度少
二、多项选择题
()5.【2017·平谷一模】如图所示,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情况”的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有
A.水和食用油的体积
B.水和食用油的质量
C.电加热器的型号
D.水和食用油被加热的时间
()6.【2017·燕山一模】如图甲、乙所示,规格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用不同加热器加热,得到图丙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图像,则
A.加热器1的功率比加热器2的功率大
B.加热相同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C.甲杯的水加热2 min与乙杯的水加热3 min吸收的热量相同
D.甲中水的比热容比乙中水的比热容大
三、实验与探究题
7.【2017·怀柔一模】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利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2)实验表明__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的比热容大,吸热能力更强。
8.【2016·平谷一模】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和煤油,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数据如下表。
(1)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和煤油,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第1、2、3次实验,可知探究问题时所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比较__________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质吸热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
()9.【名师预测】如图所示实验中,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试管口的木塞被冲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塞被冲出时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
B.木塞被冲出时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C.此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
D.在此过程中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参考答案
|经典例题|
1.D2.AD3.A4.(1)使液体受热均匀 (2)质量 (3)相同 (4)B
5.B
6.D
7.液化;减小
|夯实基础|
1.C2.A3.B4.C
5.D6.A7.CD8.BD
|对接京考|
1.C2.C3.D4.A
5.BCD6.AC
7.(1)大于(2)水
8.(1) 使水和煤油在相等时间里吸收的热量相等
(2) 升高温度和物质种类
(3)2、5(或1、4)
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