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舟山港深水航路8月起实施“定线制”
- 格式:pdf
- 大小:59.47 KB
- 文档页数:1
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管理规定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水上交通秩序,规范船舶航行行为,改善通航环境,保障船舶、设施和人命财产的安全,促进航运安全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实行船舶定线制。
本规定所指定线制范围按照《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在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水域航行、停泊、作业的船舶,应当遵守本规定。
但下列船舶除外:(一)正在执行公务的船舶;(二)在核定水域内施工的船舶;(三)正在进行搜寻救助的船舶;(四)经主管机关核准的其他船舶。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海事局是实施监督管理的主管机关;浙江海事局下设的海事管理机构负责具体监督管理。
第二章航行、停泊与作业第五条船舶在通航分道内应顺着该分道的船舶总流向靠右航行,并让开分隔带(线)。
船舶按通航分道航行时,应与航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小型船舶应当在沿岸通航带航行。
第六条通航分道内航行的船舶,驶出通航分道前应向周围船舶通报本船动态,并谨慎航行,在进入港池、锚地时,可使用沿岸通航带。
第七条在定线制水域航行的船舶,航经码头前沿水域应特别谨慎驾驶。
第八条船舶应尽可能从警戒区穿越定线制水域。
在警戒区航行的船舶,应当特别谨慎驾驶。
第九条船舶应尽可能避免穿越通航分道,如确需穿越,应尽可能与通航分道内的船舶总流向成直角的船首向穿越,并事先向周围船舶通报本船动态。
穿越时,应避让按通航分道航行的船舶。
第十条虾峙门航道下篮山灯桩前后500米航段禁止船舶追越。
2万总吨以上船舶航经前款航段时,应事先向周围船舶通报本船动态,避免在该航段与他船交会。
第十一条船舶在通航分道内追越他船时,应尽可能从他船的左舷追越。
第十二条船舶在定线制水域内航行、停泊、作业时应遵守《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报告制》,并服从当地海事管理机构和现场海事船艇监管。
【航行指南】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定线制和报告制相关规定为2016年8月1日生效的《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报告制》(两制)和《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规则》《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管理规定》(两规)01定线制适用范围东起虾峙门口外深水航道东端虾峙 1、2 号灯浮,止于金塘大桥主通航孔北和西堠门大桥通航孔北;南起外礁灯桩东1.5 海里处,贯穿条帚门航道和梅山进港航道。
由 18 个分道通航制、2 个双向航路、1 个深水航道、8 个警戒区和若干沿岸通航带组成,全长 71.96 海里。
其中,虾峙门深水航道东端至 0 号警戒区东边界为 10.50 海里;虾峙门东口 0 号警戒区东边界至第 4 号警戒区为 25.5 海里;从第 4 号警戒区至金塘大桥主通航孔北分道通航制长为 6.22 海里;从第 4 号警戒区至西堠门大桥通航孔北为 7.92 海里;条帚门水道部分长为 13.26 海里;佛渡水道部分长为 8.09 海里。
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航行指南(史上最全)02定线制的构成2.1 分道通航制定线制有 18 个分道通航制。
向上滑动阅览第一分道通航制从虾峙门东口0 号警戒区西边界至下篮山灯桩东南向2 海里处,航程约为3.62 海里,中间设置分隔线,两侧航道宽度各为 0.19 海里,西行船舶主交通流向为310 º,东行船舶主交通流向为130 º。
第二分道通航制从 1 号警戒区西边界至洋小猫岛 2 号警戒区东边界,航程约为 2.70 海里,中间设 200 米宽分隔带,两侧航道宽度各为0.29 海里,北上船舶主交通流向为333 º,南下船舶主交通流向为153 º。
第三分道通航制从 2 号警戒区西边界至凉帽山,航程约为 4.70 海里,中间设 200 米宽分隔带,两侧航道宽度各为 0.27 海里,西行船舶主交通流向为270º,东行船舶主交通流向为090 º。
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报告制发布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海事》
【年(卷),期】2016(0)7
【摘要】6月27日,中国海事局发布《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和《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报告制》,并于2016年8月1日起正式
施行。
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船舶定线制水域的船舶航行监督管理规定将由浙江海事局颁布实施。
凡航行于适用水域的船舶必须严格遵守《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报告制》以及相应的航行管理规定,并服从当地海事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2010年8月1日起施行的《宁波-
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和《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报
告制》同时废止。
【总页数】1页(P80-80)
【关键词】船舶定线制;舟山港;港区;宁波;航路;深水;船舶报告制;中国海事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76.1
【相关文献】
1.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设计方法 [J], 邬惠国;宋豪;肖英杰;张
浩
2.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解读 [J], 叶国鑫;肖英杰
3.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探究 [J], 臧继明;
4.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施行 [J],
5.浙江海事局:发布《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报告制管理规定》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参考海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出版的海图图号:50311、52141、53342、52142、53131、53132。
本定线制由分道通航制、环行道、深水航道、警戒区和沿岸通航带等组成。
1 分道通航制分道通航制由分隔线(带)、边界线、通航分道组成。
1.1 第1分道通航制(虾峙门东口O号警戒区西边界线至下篮山)1.1.1 分隔线第1分道通航制的分隔线为以下两点间的连线:29º44´49.0″N,122º19´08.0″E;29º48´32.5″N,122º14´12.0″E。
1.1.2 边界线第1分道通航制北边界线为以下两点间的连线:29º45´00.0″N,122º19´12.0″E;29º48´41.5″N,122º14´20.5″E。
第1分道通航制南边界线为以下两点间的连线:29º44´37.0″N,122º19´03.0″E;29º48´24.5″N,122º14´04.0″E。
1.1.3 通航分道进港船舶(以大型船舶进入港区方向作为进港方向,下同)通航分道为分隔线与分道通航制北边界线之间的水域,宽度为0.19海里,通航分道中心线长度为5.62海里,主交通流向为310º(真方向)。
出港船舶(以大型船舶驶离港区方向作为出港方向,下同)通航分道为分隔线与分道通航制南边界线之间的水域,宽度为0.19海里,通航分道中心线长度为5.62海里,主交通流向为130º(真方向)。
1.2 第2分道通航制(下篮山至上溜网重岛)1.2.1 分隔线第2分道通航制的分隔线为以下两点间的连线:29º48´32.5″N,122º14´12.0″E;29º50´06.0″N,122º12´41.0″E。
舟山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规则(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船舶安全管理,保障船舶交通安全,维护水域交通秩序,提高船舶营运效率,防止船舶污染海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规则.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在舟山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管理区域(以下简称VTS管理区域)内航行、停泊、作业的船舶、设施(以下简称船舶)及其所有人、经营人、代理和其他相关单位及个人。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舟山海事局是依据本规则实施监督管理的主管机关.舟山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以下简称VTS中心)依据本规则负责具体实施船舶交通管理.第二章船舶报告第四条下列船舶在VTS管理区域内,应按本章有关规定向VTS中心报告:(一)客船;(二)外国籍船舶;(三)危险品船舶;(四)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五)300总吨及以上的其它中国籍船舶.300总吨以下的其它中国籍船舶,如配备有甚高频无线电话(以下简称VHF),可自愿参加本规则规定的船舶报告制度。
第五条船舶在通过VTS管理区域内报告线、报告点时,应通过VHF向VTS中心报告船名、国籍、船位、吃水、水面以上最大高度、目的港以及VTS中心要求的其它内容。
第六条船舶在VTS管理区域内抛、起锚或靠、离泊应提前30分钟通过VHF向VTS中心报告船名、锚位或泊位、船舶动态;抛、起锚或靠、离泊完成后,应立即通过VHF向VTS中心报告船名、锚位或泊位、船舶动态;船舶动态发生变化的,应及时向VTS中心报告.第七条在VTS管理区域内从事水上过驳作业的受载船舶,应在靠妥卸驳船后立即通过VHF向VTS中心报告本船及卸驳船的船名、过驳货物名称,作业开始和预计结束的时间;在过驳结束准备开航时应再向VTS中心报告结束时间和开航计划。
第八条在VTS管理区域内进行水上、水下施工的船舶,进入或驶离作业水域时应向VTS中心报告施工船舶的名称、进入和撤离时间、以及抛锚定点位置等信息,并服从VTS中心监督管理.第九条船舶在VTS管理区域内进行下列作业,在作业开始前和结束后,应通过VHF向VTS中心报告:(一)拆修锅炉、主机、锚机、舵机、重要导航设备等影响船舶适航能力的设备仪器;(二)试航、测速;(三)吊放艇(筏)进行消防、救生演习;(四)校正磁罗经;(五)发生其他可能对航行安全造成影响的情况。
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成山角水域船舶定线制【2015版】成山角水域船舶定线制(2015)注:请参考《成山角水域强制性船舶报告制》(参考海图:中文版海图1305、35001号)。
注:上述海图数据以世界大地测量系统(WGS84)为基准。
成山角水域船舶定线制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成山角水域内分道通航制、内警戒区和沿岸通航带;2. 成山角水域外分道通航制和外部警戒区一、内分道通航制部分:成山角水域内分道通航制、内警戒区和沿岸通航带(a) 分隔带(a)是以下列地理位置的连线为中心线,宽度为2海里的水域:(1) 37°31'.18 N 122°45'.40 E (3) 37°11'.60 N 122°49'.68 E(2) 37°25'.29 N 122°49'.68 E(b) 分隔带(b)是以内警戒区(g)的部分边界线和以下地理位置的连线所围成的水域:(13) 37°38'.20N 122°47'.31E (27) 37°11'.60N 122°56'.60E(14) 37°38'.82N 122°47'.76E (9) 37°11'.60N 122°53'.46E(15) 37°37'.30N 122°51'.00E (8) 37°26'.09N 122°53'.46E(26) 37°31'.08N 122°56'.60E (7) 37°32'.69N 122°48'.68E(c) 分道通航制的内边界线为下列地理位置的连线:(4) 37°29'.69 N 122°42'.13E (6) 37°11'.60 N 122°45'.91E(5) 37°24'.49 N 122°45'.91E(d) 分道通航制的外边界线为分隔带(b)的一部分,为下列地理位置的连线:(7) 37°32'.69N 122°48'.68E (9) 37°11'.60N 122°53'.46E(8) 37°26'.09N 122°53'.46E(e) 南行船舶通航分道为分隔带(a)与分道通航制内边界线(c)之间的水域,宽为2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