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土地利用问题及对策分析——以湖南资兴经济开发区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286.98 KB
- 文档页数:4
国土局关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服务全区经济建设加强土地的管理与经营,为项目建设提供用地保障,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是土地部门的重大责任。
随着开发区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快,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与用地跑办难的矛盾,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大与财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项目用地正处于“卡脖子”路段。
作为土地部门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创新工作,创优工作,在跑办新增用地、整合存量土地、土地集约利用、增加土地收益上下功夫、搞突破,促进全区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根据两委要求,我局就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调研,现汇报如下:一、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我们开发区由西区、北区两部分组成,两区在土地利用现状如下:西区土地工作的重点是内涵提升、整合利用。
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面积为600公顷,现建成区面积560公顷。
在各类用地中,工业用地面积203.6943公顷,商业用地面积18.643公顷,教育用地面积为28.3316公顷,住宅用地面积35.9627公顷,行政办公及公益事业用地面积为34.5141公顷,村占地及交通用地面积为238.8543公顷。
北区土地工作的重点是省重点项目用地调整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基本农田、新增建设用地跑办。
北区规划面积26.5平方公里,起步工业区面积6平方公里。
因北区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正在申请调整,尚未获得国家、省政府批准,且所属区域多是基本农田,在征用土地跑办特别是调整规划上难度非常大。
除原已完成主干道路、裕丰脂酸酶项目征地外,2005年下半年完成了110kv变电站、衡运物流、南昊一期、中小企业园3宗365亩净地的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和审报卷工作,全部通过专家评审通过并取得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完成了脱酚棉籽蛋白、宏远纺织、汽车防撞器3个省重点项目1141.71亩土地的规划调整工作,并上报省厅准备下一步的专家会审;完成了华成污水处理设备、金太阳运输机械、精工机械、中金诚信不锈钢保护纸4个省重点项目742.752亩土地的组卷前期工作,上报市国土资源局出具初审意见。
湖南省开发区综合管理权限落实情况调查及对策建议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下简称《意见》)已有4年多的时间,《意见》贯彻落实情况到底如何,省开发区协会会同省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对此开展了深入的调查分析。
此次调研的重点是园区管理职能的安排和落实情况。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意见收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真实反映了我省开发区管理权限落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一、湖南开发区综合管理权限和社会管理职能落实情况从调研所掌握的情况看,大部分开发区落实《意见》情况较好,园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1、开发区管理机构设计合理、体制较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园区管理体制创新,按照精干、务实、高效的原则设置机构,促进运行机制灵活高效。
按照《意见》要求,目前全省13个国家级和大多数省级开发区都设立了党工委、管委会,作为当地党委、政府的派出机构,并在内部机构设置、职能定位、人员编制和经济管理权限等方面做出了明确和具体的规定。
虽然全省开发区的管理模式尚未完全统一,但总体机制较顺,保证了开发区的健康有序运行,增强了开发区的活力,使开发区经济发展保持了连续多年的30%以上的增长速度,开发区的整体实力得到明显提升,每年都有开发区上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及示范基地。
随着开发区经济环境的不断优化,招商引资能力不断增强。
2、开发区的管理创新力度较大,综合管理职能不断加强,园区行政审批效率不断提高。
根据《意见》精神,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分别享受市、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条件允许的地方可根据需要将园区所在乡镇成建制划归园区管理。
我省开发区管理创新力度较大,在机构设立方面,部分开发区选择政区合一的模式,并且相关职能部门责任落实到位,越来越多的开发区在经济开发职能之外承担社会管理职能,开发区向工业新城转变的速度加快,产城融合效果凸显。
如长沙高新区形成了“一区两镇一街道”空间格局;岳阳经开区管辖三个乡镇、两个管理处,辖区面积达到253.8平方公里,人口近23万。
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分析报告范文一、引言。
今天咱们来唠唠这个经济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情况。
就好比一块大蛋糕,怎么切、怎么分、怎么用才能让它发挥最大的价值,这可是个很有趣又很重要的事儿呢。
二、经济开发区概况。
这个经济开发区啊,位于咱们这片充满活力的区域,交通还算便利,周边配套设施也在逐步完善。
它的总面积大概有[X]平方公里,就像一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有着无限的潜力。
三、土地利用现状。
# (一)工业用地。
1. 规模与布局。
工业用地在开发区里可是占了不小的份额,大概有[X]平方公里。
这些工业用地就像一个个小方阵,分布得还挺有规律。
有的靠近交通干线,这样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就特别方便,就像给货物装上了风火轮,“嗖”地一下就能运往各地。
2. 企业类型与效益。
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企业,从传统的制造业到新兴的高科技产业都有。
传统制造业企业就像老黄牛,踏实稳定,给当地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还能稳稳地生产出各种产品。
而高科技产业企业呢,那就是开发区里的小火箭,充满创新活力,虽然有的规模还不是很大,但未来的发展潜力那可是杠杠的。
不过呢,也有一些工业用地的效益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就像一个刚学会跑步的孩子,还需要再锻炼锻炼。
# (二)商业用地。
1. 商业中心与街区。
商业用地大概占了[X]平方公里。
在开发区里有一个小小的商业中心,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周围还有一些商业街区,就像星星的小跟班。
这里有商场、超市、餐馆啥的,一到周末或者下班时间,人来人往的,可热闹了。
但是呢,商业用地的分布有点不太均匀,有些地方商业氛围浓得像一锅热粥,有些地方却冷冷清清的,像个被遗忘的小角落。
2. 消费吸引力与发展趋势。
这个商业中心和街区对周边居民和企业员工的吸引力还不错,大家都喜欢来这里消费。
不过随着周边地区商业的发展,这里也面临着一些竞争。
就像一场比赛,大家都在拼命往前跑,要想一直领先,还得不断地想出新点子,增加新的商业业态,不然就可能被超越啦。
# (三)住宅用地。
某经开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思考经开区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并思考对策,以实现经开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经开区发展存在的问题1、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经开区产业定位不清晰,缺乏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
一些经开区过度依赖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导致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
同时,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和协同性不强,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影响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2、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经开区在发展初期,为了吸引项目入驻,往往粗放式地供应土地,导致土地闲置和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一些企业占地面积大,但实际产出效益低,土地容积率和投资强度不达标。
此外,由于缺乏科学的土地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了经开区的发展空间和土地利用效率。
3、创新能力不足经开区内企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普遍较弱,研发投入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大多数企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以加工制造和组装为主,产品附加值低。
同时,经开区内的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高端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难以支撑企业的创新发展。
4、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一些经开区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环境保护,引进了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
这些企业的生产活动对周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平衡。
此外,经开区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不完善,难以满足环保要求。
5、招商引资质量不高经开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现象。
一些引进的项目不符合经开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规划,投资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带动能力弱。
同时,招商引资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难以吸引优质项目和大型企业入驻。
6、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畅经开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权限不清、职责不明、部门之间协调不畅等。
湖南省工业园区用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李迎春等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23期摘要从国家级、省级和工业集中区3个层面进行园区用地概括和结构比较,评析影响园区土地利用的因素,探讨湖南省工业园区用地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全省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借鉴国内外工业园区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先进经验,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湖南省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湖南省;工业园区;土地利用;集约利用中图分类号S29;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3-390-03工业园区是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平台、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湖南省自1988年第一个工业园区建立以来,各类工业园区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实力增强,成为了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优化环境、调整结构、产业集聚、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客观来说,湖南省工业园区存在数量、规模、布局上与地方经济发展匹配度不高,主导产业不鲜明,产业同质、同构现象较为突出,各工业园区在用地规模、用地结构、用地强度、用地效益、管理绩效、土地保障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不清楚等问题。
针对上述现象,在湖南省加快推进“四化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中,在国家部署开展对全国各类开发区进行清理整改前期摸底工作的背景下,率先开展全省工业园区用地调查工作,并以《湖南统计年鉴2013》及调查数据为基础评析影响园区土地利用的因素,探讨湖南省工业园区用地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湖南省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1湖南省工业园区用地概况湖南省自1988年建立第一个工业园区(长沙科技开发试验区)以来,经历20多年的发展历程,至2012年12月底,共有经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的各类工业园区115个,分布在全省14个市州的108个县市区,县市区的覆盖率达88.52%。
其中,国家级工业园区14个,省级工业园区67个,工业集中区34个。
湖南省开发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第一篇:湖南省开发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湖南省开发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省开发区协会 2011年7月8日为了深入了解全省开发区发展现状,促进开发区快速健康发展,自今年年初以来,省开发区协会对全省开发区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召开专门座谈会和实地调查,广泛听取了各地发改部门和开发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了当前开发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促进开发区发展对策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省开发区发展现状我省开发区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20多年来,开发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形成了以国家级开发区为主力、省级开发区为重点、工业集中区为辅佐的发展格局。
园区产业也已基本形成优势产业集聚式发展态势,对全省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起到了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目前,全省有各级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141个,其中经国家核准保留的省级以上开发区77个(含8个国家级开发区,69个省级开发区),其余64个属未经国家核准由市或县自行设立的工业园区,至今未纳入省级开发区管理范围。
2010年,湖南省7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已开发土地面积共计为629.7平方公里,超过国家原核定面积384.2平方公里63.9%,其中工业开发用地402.37平方公里,占已开发总面积的64%。
入园企业13358家,从业人员150.31万人。
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596.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21.9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30%,占全省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37.7%。
园区经济快速增长,为湖南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省国家级开发区由2006年的4个增加到8个。
2010年,8个国家级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达4316.13亿元,占省级以上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的45%,其中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技工贸总收入均突破1000亿元大关,充分体现了国家级开发区的主力军作用。
二、开发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目前,我省开发区发展环境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