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40
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
它可以提高眼科部门的床位使用率,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并且能够优化医疗资源的分配。
相关研究表明,合理的病床安排可以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成本,同时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应遵循以下原则:1、就近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应将患者安排在离医生和护士站较近的病床上,以便于医护人员及时观察和照顾。
2、节约原则: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床位占用率,提高床位周转率。
同时,根据时间段和患者需求,合理调整病床的分配。
3、舒适性原则:病床应具备良好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如床垫柔软、病房环境整洁、配套设施齐全等。
良好的住院环境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
针对不同患者群体的眼科病床合理安排1、老年人: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发生多种眼科疾病。
在安排病床时,应将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适当分开,给予他们更多的和照顾。
2、儿童:儿童患者的特点是生长发育尚未成熟,易受感染且抵抗力较差。
因此,在安排病床时应将儿童患者与成人患者分开,并提供专门适合儿童的病房和设施。
3、重症患者:眼科重症患者通常需要更多的医护和治疗。
在安排病床时,应将重症患者集中在便于观察和治疗的病房,并配备相应的医疗设备。
眼科病床合理安排的实践案例可以参考以下几种:1、根据患者病情分级管理:将眼科患者按照病情轻重分为不同级别,如急症、非急症但需要密切观察、普通住院等。
根据不同的级别,安排相应的病床和治疗方案。
2、预约制度:实行预约制度可以有效地分流患者,减少等待时间。
患者可以通过或网络预约住院时间,并在指定时间前往医院办理入院手续。
3、动态调整病床资源: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时间段,动态调整病床资源。
例如,在白天和节假日期间,可以安排轻症患者住院;在夜晚和节假日期间,可以安排重症患者住院。
总的来说,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对于提高医院眼科部门的治疗效率和患者满意度至关重要。
通过遵循就近、节约和舒适性原则,并针对不同患者群体采取相应的调整策略,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需求,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医院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眼科病床合理安排的数学模型引言:眼科病床是医院中重要且特殊的资源,其合理安排对于提高医院整体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对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通过建立眼科病床合理安排模型,对如何优化病床资源进行分析和探讨。
需求分析:在眼科病床合理安排模型中,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关键因素:患者数量和床位数量的比例:为了保证患者的及时诊疗,需要维持一定的患者数量和床位数量的比例。
比例过高会导致床位紧张,影响患者的及时入院和治疗;比例过低则会造成床位空闲,浪费医疗资源。
每张床位对应的医疗资源配置: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每张床位需要配备相应的医疗设备、药品和医护人员,确保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
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为了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需要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避免因过度劳累影响医疗工作。
模型建立:基于上述需求分析,我们可以建立以下眼科病床合理安排模型:患者数量和床位数量的比例:根据既往经验和数据分析,患者数量和床位数量的比例保持在1:20左右较为合理。
每张床位对应的医疗资源配置:每张床位可按照1个医生、2个护士和相应的医疗设备、药品进行配置。
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医院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
模型分析:通过上述模型的建立,我们可以分析如下方面的问题:模型是否符合实际需求:根据实际数据和经验,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该模型是否符合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需求。
模型中的参数是否合理:对于模型中的患者数量和床位数量的比例、每张床位对应的医疗资源配置等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合理性。
模型中的各项指标是否能够满足医疗需求:通过模型的建立和分析,各项指标应能够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和医疗安全要求,提高医院整体效率。
本文建立的眼科病床合理安排模型在满足患者诊疗需求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医院整体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摘要本文就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问题展开讨论,为最大程度的提高医院的就诊率需解决以下五问:问题一:为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需确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故将(1)患者就诊→住院的时间(2)住院→接受手术的时间(3)病床利用率,作为影响该体系评价指标的主要因素。
问题二:以该体系的评价指标为依据,建立病床安排方案。
为体现该模型的优越性,则对出院后所空病床用两种模型进行安排,计算出在两种模型下的各指标值,比较指标值可知其优劣性。
问题三:根据已知的各种病情的治疗特点以及医院相关制度,以问题一为评价指标建立合理的病床安排模型。
同时为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将在患者就诊时就确定其住院时间。
为确定其住院时间,首先,本文根据已有的从患者就诊到出院的详细资料,提炼出各类患者所需术后恢复时间,制定各种病恢复时间的最短最长时间区间。
其次,在各区间利用程序根据已知各种病的恢复时间呈何种分布,取相应类型的随机数,将该随机数作为相应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在已知接受手术时间的基础上,就可以预算出表2的出院时间。
再次,利用本文模型根据表2的出院情况安排入住患者。
最后,为体现本模型的优越性,应对表3利用FCFS 模型再次安排入住患者,之后得到两种模型的相应指标,只要进行对比便可一目了然。
问题四:已知周六、周日只安排外伤手术,为使评价指标最优,由白内障(双)的特殊性为突破口,确定周三、五为白内障手术。
然后以从住院到接受手术时间最短为依据,安排其他患者。
最后,借用问题一的评价指标对两种安排进行评价。
问题五:为便于管理将病床划分模块,依据本文的评价指标使得患者在系统中的逗留时间最短,所以以各种患者所占权重i a 和各种病在系统中总时间的权重i η为主要因素,i i i a n η⨯=,对i n 进行归一化,计算得到各种病所分配的病床的权重。
关键词: 评价指标 权重 随机数 分布一问题重述现实中我们排队等待服务现象很常见,本文以在眼科医院按‘就诊→住院→接受第一次手术→接受第二次手术→出院’的顺序为依据,进行最优化调试。
眼科医院病床的合理安排摘要本文针对造成眼科医院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医院病床安排模型进行了改进,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给出了合理的病床安排,解决了医院病床紧张的问题,提高了病床资源利用率。
首先,文章从医院和患者两个角度考虑,分别提出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病床浪费因子和排队等待人数两个指标,分析了医院的FCFS规则病床安排模型,发现FCFS规则存在较大的缺陷:病床利用率低,排队等待人数越来越多(图1),模型需要进一步改进。
然后我们对造成病床利用率低和排队人数增多的原因分析,建立了加权排队模型,利用该模型得到各类病人在周一到周日的优先权值,然后根据权值大小,得到合理的病床分配模型,并用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得出病床浪费因子减少了62.69%,排队人数呈递减趋势(图4),提高了病床利用率,减少了病人等待时间。
经过验证病人到达数目服从泊松分布后,对住院病人观察时间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最后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了眼科病人门诊、等待、入住、出院的过程,在医院周六、周日不安排手术的情况下,我们利用加权排队模型重新计算了各队列的优先权值,得到新的病床分配方案,并通过比较医院不同的手术时间安排方案,发现周三、周五安排做白内障手术最合理,所以对于手术时间安排做出合理调整。
通过灵敏度分析,得出了增加外伤病人和青光眼病人看病人数,队列等待人数会趋于一个稳定值,说明目前医院的规模能够满足病人看病的要求,且可以增加外伤病人和青光眼病人的看病人数,以增加效益。
最后,我们对医院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提高医院资源利用率,达到医院和病人的双赢。
1.问题概述医院就医排队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现象,例如,患者到门诊就诊、到收费处划价、到药房取药、到注射室打针、等待住院等,往往都需要排队等待接受某种服务。
我们考虑某医院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的数学建模问题。
该医院眼科门诊每天开放,住院部共有病床79张。
该医院眼科手术主要分四大类:白内障、视网膜疾病、青光眼和外伤。
眼科病床安排的评价和优化一、引言眼科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医疗需求,对于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眼科病床安排进行评价和优化,以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和医疗效果。
二、眼科病床安排的现状评价2.1 就诊排队时间过长眼科病床安排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患者就诊排队时间过长。
由于眼科疾病的特殊性,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和测试,这导致了就诊时间的延长。
当前的病床安排方式无法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导致患者大量时间花费在等待中。
2.2 病床利用率不高另一个问题是眼科病床的利用率不高。
由于眼科疾病的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病床需求也不同。
然而,现有的病床安排方式没有考虑到不同疾病的特点,导致一些病床闲置,而其他病床则供不应求。
2.3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眼科病床的分配也存在不均衡的问题。
一些地区的眼科医疗资源相对丰富,而其他地区则相对匮乏。
这导致了患者的就医不便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三、眼科病床安排的优化措施3.1 提高就诊效率为了缩短患者的就诊时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增加眼科医生和技术人员的数量,提高就诊效率;•引入先进的眼科检查设备,减少检查时间;•优化就诊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鼓励患者提前预约就诊,减少现场排队。
3.2 优化病床利用为了提高病床利用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合理配置病床资源;•加强病床信息的共享和调度,避免闲置和供不应求的情况;•建立病床使用监控系统,及时掌握病床利用情况,进行调整。
3.3 平衡医疗资源分配为了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医疗资源的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眼科医疗资源;•加强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医疗资源的共享;•鼓励优秀眼科医生到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执业,提高医疗水平。
四、结论眼科病床安排的评价和优化是提高患者就诊体验和医疗效果的重要举措。
通过提高就诊效率、优化病床利用和平衡医疗资源分配,可以有效解决眼科病床安排中存在的问题。
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问题摘要目前的眼科医院按FCFS 规则安排住院,医院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等待住院的病人队列越来越长。
本文中,我们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优先级控制的FCFS 规则。
问题一中,我们以时间为主要考虑,提出了平均等待入院时间wa T 、平均等待手术时间sa T 、平均术后疗养时间ra T 、平均住院时间ha T 、平均逗留时间la T 和等待队长N 六个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
对现行的FCFS 规则进行评价,指数值分别为:12.08,2.69,10.92,13.62,25.69,102。
问题二中,我们用MATLAB 软件生成符合每种疾病病人术后疗养时间的统计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及符合每种疾病病人每天门诊人数的统计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以预测入院病人的出院时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每种疾病病人前来门诊的数目。
在此基础上,我们以平均等待手术时间最小为目标,对第二天可用病床按病种分配,产生优先级。
同种优先级下采用FCFS 规则,建立了优先级控制的FCFS 规则。
在此规则下逐天模拟,从而得出评价指标值。
之后,我们加入强制性规则,产生强制性优先级控制的FCFS 规则,并得出评价指标。
比较评价指标发现优先级控制的FCFS 规则最为优越。
针对问题三,首先根据每种疾病病人术后疗养时间和每天门诊人数的概率分布,得到在一定置信度下与病种相关的入院病人的出院时间区间和未来一段时间门诊病人的数目区间。
分别取置信区间的上、下侧,依据优先级控制的FCFS 规则逐天模拟,得到该置信度下门诊病人大致入院的时间区间的上、下侧。
问题四中,周末不安排手术引起各种疾病病人等待手术时间与星期几关系的变化导致优先级的变化。
此时采用优先级控制的FCFS 规则模拟,得出评价指标值。
周末不安排手术同样引起强制性规则的变化,此时采用强制性优先级控制的FCFS 规则,得出评价指标值。
对比评价指标值均得出周末不安排手术导致等待队长变长的结论。
之后,我们调整医院手术时间安排,得出周三、周五安排白内障手术评价指标值最优。
针对问题五,我们以平均逗留时间为目标,在每种疾病的病床分配中采取FCFS 规则,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每种疾病的最优病床占用比例为白内障单眼:白内障双眼:青光眼:视网膜疾病:外伤为=11:14:11:32:11。
平均逗留时间为19.32。
我们又从排队论的角度出发,视每种疾病病床系统为多服务台排队系统,以系统运行指标平均逗留时间为目标,求解每种疾病病床系统的最优服务台个数。
求解结果与前一种方法吻合程度很高,进一步验证了我们的结论。
关键词:优先级 FCFS 评价指标体系 概率分布 置信度 排队论目录目录 (2)一、问题重述 (3)1.1 问题背景 (3)1.2 实际现状 (3)1.3 问题提出 (3)二、基本假设 (4)三、符号说明及解释 (4)四、问题一 (4)4.1 问题分析 (4)4.2 指标建立 (5)五、问题二 (6)5.1 模型建立 (6)5.1.1 第一种情况下的优化模型 (11)5.1.2 第二种情况下的优化模型 (13)5.2模型求解 (13)5.3 模型推广及检验 (19)5.3.1现行的FCFS规则 (19)5.3.2带有强制性的优先级控制的FCFS规则 (19)5.3.3 三种病床安排模型对比 (20)六、问题三 (21)七、问题四 (22)7.1 问题分析 (22)7.2 问题求解 (22)7.2.1 周末不安排手术对规则的影响 (22)7.2.2 周末不安排手术对手术时间安排的影响 (24)八、问题五 (25)8.1 问题分析 (25)8.2 模型建立 (25)九、模型分析 (28)6.1 模型优点 (28)6.2 模型缺点 (28) (28)十、参考文献 (28)附录 (28)一、问题重述1.1 问题背景医院就医排队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现象,等待住院,等待安排手术都需要排队等待。
如何合理有效的安排眼科医院的病床,使得病人和医院都尽量满意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安排病人入院时既要使病人的等待时间尽量短,同时希望病床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周转次数尽量多。
基于上述情况,根据已有数据,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某眼科医院病床的管理安排做出分析和建议。
准确的分析进而制定出正确而人性化的决策,既有效利用医院资源,又使得排队等待的病人达到一定的满意程度,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医患关系,节约能源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实际现状对医院病床安排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如:(1)病人出于对自身的考虑,总是希望等待时间尽量短;(2)医院出于有效利用医疗资源的考虑,总是希望病床周转次数尽量多,即病人在医院逗留时间尽量短;(3)不同的眼科疾病由于其特性,需要治疗的迫切性不同,治疗时间不同;……这些因素都影响着眼科医院病床安排的最优方案的制定。
1.3 问题提出从患者和医院病床的实际情况以及上述要求出发,依据相关数据,通过数学建模来帮助解决该住院部的病床合理安排问题,以提高对医院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一:试分析确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评价该问题的病床安排模型的优劣;问题二:试就该住院部当前的情况,建立合理的病床安排模型,以根据已知的第二天拟出院病人数来确定第二天应该安排哪些病人住院。
并对你们的模型利用问题一中的指标体系作出评价;问题三:作为病人,自然希望尽早知道自己大约何时能住院。
能否根据当时住院病人及等待住院病人的统计情况,在病人门诊时即告知其大致入住时间区间;问题四:若该住院部周六、周日不安排手术,请你们重新回答问题二,医院的手术时间安排是否应作出相应调整;问题五:有人从便于管理的角度提出建议,在一般情形下,医院病床安排可采取使各类病人占用病床的比例大致固定的方案,试就此方案,建立使得所有病人在系统内的平均逗留时间(含等待入院及住院时间)最短的病床比例分配模型。
二、基本假设(1)假设门诊后的病人不会因等待而流失; (2)假设题目中所给出的数据能够真实有效的反应该医院病人行为的统计规律;……三、符号说明及解释四、问题一4.1 问题分析在眼科病人就医的过程中,挂号后需要等待空余的病床,等到空余的病床并入院后,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才开始做手术,手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后期疗养再出院。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下面的流程图表示出来。
图4.1 眼科病人就医流程图在本题中,考虑合理的病床安排应该使病人和医院同时尽量满意,故病人等待服务时间应该尽量小,同时医院病床的利用率较高,因此时间因素是合理的病床安排最大的影响素。
4.2 指标建立我们假设一段时间T 内门诊等待入院的病人总数为N ,在院中的病人总数是M ,已入院的病人中病人i 的挂号时间是ai t ,入院时间是bi t ,则他的等待入院时间wi T 即为wi bi ai T t t =-。
再假设安排他在时间ci t 手术(对白内障双眼患者而言是第一次手术),则他的等待手术时间si T 即为si ci bi T t t =-。
假设他在时间di t 出院,则他的术后疗养时间ri T 是ri di ci T t t =-,住院时间hi T 是hi di bi T t t =-,逗留时间li T 是li di ai T t t =-。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平均等待入院时间wa T11Mwa wii T TM==∑平均等待手术时间sa T11Msa sii T TM==∑平均术后疗养时间ra T11Mra rii T TM==∑平均住院时间ha T11Mha hii T TM==∑平均逗留时间la T11Mla lii T TM==∑等待入院病人所排的队的队长N 即指标为wa T 、sa T 、ra T 、ha T 、la T 、N其中,据心理学调查,诊病问题中仅仅等待时间是患者们所关心的。
一个排队系统的平均等待时间越短,患者对于该排队系统的满意率就越高。
所以我们可以用平均等待时间的倒数来表征病人的满意度C ,并且有:1111N wawi i C T T N ===∑ 而平均住院时间是影响医院病床平均周转次数R 的因素,也有重要意义,定义:365haR T =由于采用FCFS 规则时,等待队长越来越大,这是本题的关键问题所在,所以是否采取了合理的病床安排模型的重要检验因素是等待入院病人的队长。
考虑到不同主体对不同指标重要性的评价不同,这里没有试图采用加权法、TOPSIS 法、密切值法、秩和比法等综合评价方法,而是直接将这六个指标视为一个评价体系。
定义出评价指标体系后,我们对历史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现行FCFS 规则下真实的病床安排评价指标值,如下表所示,以背后面参考所用。
五、问题二5.1 模型建立首先假设:(1)当天要入院的外伤病人的数目总小于第二天出院的人数; (2)第二天产生的空床数目总小于当前等待入院的病人数;(3)白内障单、双眼病人手术准备时间为1天,青光眼和视网膜疾病病人手术准备时间为2天。
根据历史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白内障单眼、白内障双眼、青光眼、视网膜疾病和外伤这五种眼科疾病患者手术后疗养时间天数的频率分布,我们将其近似认为服从概率分布。
分布图如下所示。
图5.1 白内障单眼病人术后疗养时间频率分布图图5.3 青光眼病人术后疗养时间频率分布图图5.5 外伤病人术后疗养时间频率分布图通过MATLAB软件生成符合概率分布的随机数,将其认为是已接受手术的病人所需的疗养时间,则可以得到所有已接受手术处于疗养期的病人的出院时间,从而得知每天的空床数。
下面是2008-9-12的出院情况。
表5.1 2008-9-12的出院情况所有79人的出院情况表格见附录一。
假设一段时间T 内门诊等待安排入院的病人总数为N ,病人i 的挂号时间记为ai t ,记安排他入院的时间为bi t ,则他的等待入院时间wi T 即为wi bi ai T t t =-。
记该病人手术时间为ci t (对白内障双眼患者认为是第一次手术),则病人的等待手术时间si T 即为si ci bi T t t =-。
记该病人的出院时间为di t ,则该病人的术后观察时间ri T 则为ri di ci T t t =-。
该病人的术后疗养时间同样是符合该种眼科疾病病人术后疗养时间概率分布的。
由题目可知,受到手术医生的安排和手术准备时间的限制,不同种类疾病的病人在同一天入院时,其等待手术时间受到该天是星期几的影响:白内障单眼可以星期一或星期三手术;白内障双眼只能在星期一进行第一次手术;外伤每天都可以;视网膜疾病和青光眼可以在除星期一和星期三外的任何一天手术。
白内障单、双眼需要1天的准备;视网膜疾病和青光眼需要2天的准备;外伤需要1天的准备。
在这些规则的约束下,下表给出了入院时间是星期一的情况下,各类疾病病人的手术时间及等待手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