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润教〔2011〕41号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7
通知龙教体字〔2011〕27号关于开展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工作督查的通知各乡(镇、场、管委会)中心小学、初中,实验中学,县直各学校: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对教育有关文件精神和2月12日全县中小学校长会议精神及《龙南县教体局2011年上半年工作要点》要求,督促全县各中小学校从速、全面启动新学期的各项工作,使全县2011年教育工作再创新局面,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的开学工作进行全面督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督查时间2011年2月16日、18日二、督查内容(一)各乡(校)教职工集中学习情况。
(听汇报、查记录、访教师)1、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学习县委、县政府《关于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决定》(龙发[2010]28号),重点学习“五个工程”中的具体内容。
3、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龙南县中小学教师违规违纪教育与处罚办法》以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关学习材料;4、传达12日全县中小学校长会议精神;5、学习全县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和要点;6、学习教学常规和《课程标准》7、总结上学期工作,部署新学期工作;(二)教师到岗到位情况1、应到多少人?已到多少人?未到多少人?2、列出未按时到岗教职工名单及说明原因。
(三)学生入学报到及学籍管理情况1、小学学生年辍学率是否控制在1%;初中学生年辍学率是否控制在3%以内。
2、班额是否控制在省教育督导评估规定的范围内。
3、接受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返乡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情况。
4、全面掌握学生变动情况,规范办理学生变动手续。
5、学籍管理是否规范,学籍表的填写是否符合要求。
(四)学校开学氛围的营造1、是否书写开学通告。
2、是否书写开学宣传标语。
3、黑板报、宣传橱窗的内容是否更新。
4、是否悬挂校风、学风、教风、校训横幅。
(五)学校环境卫生情况校园内路道、操场、教室、楼梯、大小便处是否干净整洁;教室内桌凳是否整齐;有无门窗破损不补现象;花草树木是否修剪。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1年加强以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学校卫生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义务与基础教育
【发文字号】沪教委体[2011]34号
【发布部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1.06.15
【实施日期】2011.06.1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1年加强以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学校卫
生工作的通知
(沪教委体〔2011〕34号)
各相关区县教育局:
目前共有47.05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其中约13.2万人在162所以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以下简称政府委托民办小学)就读,由于学校纳入民办教育体系时间不长,基础设施较差,卫生工作刚刚起步,与国家和本市的规范化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为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切实保障政府委托民办小学学生的身心健康,2011年,市教委将以学校保健室标准化建设、组织卫生保健教师专题培训和开展学生健康体检等工
作为抓手,加强162所政府委托民办小学的学校卫生工作,请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标准化学校保健室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和《上海市学校卫生条件标准(试行)》的要求,今年将全面开展政府委托民办小学保健室达标建设,在保健室设在底层、朝南、具有较好的通风及采光条件、使用面积达到14㎡以上等基本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配齐配足设施设备,具体见下表:。
建瓯市教育局建瓯市人事局瓯教人…2011‟7号关于2011年建瓯市公开选调农村中小学教师进城任教的通知各乡镇中学、中心小学:经研究,决定从乡镇中小学在编在岗教师中,通过考试公开选调20名教师充实城区教师队伍,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选调学科及人数二中:化学1名、历史1名三中:生物1名、地理1名城区小学:语文8名、数学8名二、选调条件1、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
2、年龄45周岁以下(1966年8月31日以后出生),本市乡镇中小学在编在岗教师,在乡镇学校任教满6年(2005年9月1日前参加工作),身体健康。
3、申报城区中学教师选调,应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国民教育系列学历、专业对口、取得相应学科高中教师资格证;申报城区小学教师选调,应具备大学专科以上国民教育系列学历、专业对口、取得相应学科小学教师资格证。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已取得普通话二甲以上等级证书,其他学科教师必须取得普通话二乙以上等级证书。
4、任教以来,参加由建瓯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全市性教学技能赛获得三等奖以上(截止时间2011年3月28日)。
5、受党纪、政纪处分且在影响期内和正在立案审查的教师及近五年教师年度考核中有一次确定为不称职的,均不得参加选调。
三、选调方式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2011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笔试),按笔试成绩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根据各学校选调人数按1:1比例确定拟选调人员,不再进行面试。
四、选调程序1、报名。
符合条件的教师于2011年4月10日0:00-4月20日24:00参加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网上报名(网址:http//网上报名方法见附件)和网上缴费(按照省物价局、省财政局核定的项目和标准执行报考费的收取,每人80元)。
人事股及时对网上报名者进行资格初审,逾期不予报名。
每位报名人员只能报考一个职位,报名时应认真阅读网上报名有关注意事项,按网上提示要求,提供准确的个人报考信息。
关于召开2011年教育事业统计年报布置工作会议的通知各乡镇教育办,县直各学校、幼儿园: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通知》(教发函〔2011〕154号)精神,为进一步做好我县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要求,决定召开2011年全县教育事业统计年报布置工作会议,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加会议人员各乡镇教育办、县直各学校、各幼儿园具体负责教育事业统计的工作人员。
二、会议时间及地点2011年10月27日上午9:00,县教育局三楼西会议室。
三、会议内容1.传达国家和省里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会议精神。
2.布置全县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填报工作,讲解报表指标说明。
四、会前准备各单位工作人员根据各自的工作需要登录中国教育统计网(),下载与自己有关的文件和软件系统,同时要下载此次通知的附件。
主要包括:一是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通知。
二是下载山东省教育事业统计软件,熟悉下载安装流程。
三是下载2011年教育事业统计软件、编码软件培训视频讲解及使用说明书(含各报表要点说明、指标解释等)。
四是下载教育事业统计软件安装使用说明。
五、参加会议需带的资料一是教育事业统计软件下载安装使用说明。
(会场发放)二是各有关单位必须携带与自己相关的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及报表指标解释说明。
(培训准备资料里有指标说明文件,报表太多,无需打印)六、填报时间及要求各单位请于11月2日前将填报的教育事业统计报表纸制表和电子版上报县教育局核算中心,所报学生数据与县教育局基教股和学前教育股统计的学籍数据一致。
联系人:张红敏,联系电话:6442534。
广饶县教育局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六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街道(乡镇)及实验项目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06.07.14•【字号】沪教委职成[2006]33号•【施行日期】2006.07.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街道(乡镇)及实验项目名单的通知(沪教委职成〔2006〕33号)各区县教育局,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为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6号)的精神,结合贯彻《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沪委发〔2006〕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本市社区教育实验工作,我委于2006年3月下发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街道(乡镇)及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通知》(沪教委职成〔2006〕15号)。
经各区县教育部门组织申报、市教育评估院组织专家评审,我委研究,决定设立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街道(乡镇)56个、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129个。
现将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1、附件2)。
请各区县教育部门加强对社区教育实验街道(乡镇)和实验项目的指导,及时总结经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将实验工作的实施情况反馈给我委职成教处。
我委将在2006年年底对社区教育实验工作进行中期检查,2007年下半年对社区教育实验工作进行评估。
附件:1.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街道(乡镇)名单2.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名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二○○六年七月十四日附件1: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街道(乡镇)名单┌────────────────────┬────────────────────┐│所在区县│实验街道(乡镇)名称│├────────────────────┼────────────────────┤│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董家渡街道││├────────────────────┤││人民广场街道│├────────────────────┼────────────────────┤│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南京西路街道│├────────────────────┼────────────────────┤│卢湾区│淮海中路街道││├────────────────────┤││打浦桥街道│├────────────────────┼────────────────────┤│普陀区│长寿路街道││├────────────────────┤││曹杨新村街道│├────────────────────┼────────────────────┤│闸北区│天目西路街道││├────────────────────┤││宝山路街道││├────────────────────┤││芷江西路街道││├────────────────────┤││大宁路街道││├────────────────────┤││彭浦新村街道││├────────────────────┤││临汾路街道││├────────────────────┤││彭浦镇│├────────────────────┼────────────────────┤│杨浦区│延吉新村街道││├────────────────────┤││殷行街道│├────────────────────┼────────────────────┤│长宁区│新华街道││├────────────────────┤││新泾镇街道││├────────────────────┤││华阳街道│├────────────────────┼────────────────────┤│徐汇区│田林街道││├────────────────────┤││漕河泾街道││├────────────────────┤││康健街道││├────────────────────┤││徐家汇街道││├────────────────────┤││华泾镇││├────────────────────┤││湖南街道│├────────────────────┼────────────────────┤│虹口区│曲阳街道││├────────────────────┤││凉城街道│├────────────────────┼────────────────────┤│闵行区│莘庄镇│├────────────────────┼────────────────────┤│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张庙街道││├────────────────────┤││淞南镇│├────────────────────┼────────────────────┤│嘉定区│嘉定镇街道││├────────────────────┤││真新新村街道││├────────────────────┤││新成路街道││├────────────────────┤││南翔镇││├────────────────────┤││安亭镇││├────────────────────┤││江桥镇│├────────────────────┼────────────────────┤│浦东新区│上钢新村街道││├────────────────────┤││高桥镇││├────────────────────┤││张江镇││├────────────────────┤││潍坊新村街道││├────────────────────┤││梅园新村街道││├────────────────────┤││洋泾街道│├────────────────────┼────────────────────┤│南汇区│惠南镇││├────────────────────┤││周浦镇│├────────────────────┼────────────────────┤│金山区│石化街道│├────────────────────┼────────────────────┤│松江区│方松街道││├────────────────────┤││泗泾镇│├────────────────────┼────────────────────┤│青浦区│徐泾镇││├────────────────────┤││重固镇│├────────────────────┼────────────────────┤│奉贤区│南桥镇││├────────────────────┤││奉城镇│├────────────────────┼────────────────────┤│崇明县│陈家镇││├────────────────────┤││堡镇│└────────────────────┴────────────────────┘附件2: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名单┌─────┬─────────┬─────────────────────────┐│ 所在区县│申报单位名称│实验项目名称│├─────┼─────────┼─────────────────────────┤│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构筑社区合作网络,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金陵东路街道│以“老年读书会”为载体,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试行个案教学,优化劳模爱心学校成果││├─────────┼─────────────────────────┤││半淞园路街道│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搭建学生社会实践平台││├─────────┼─────────────────────────┤││董家渡街道│提升市民学校办学质量,满足各类群体学习需求││├─────────┼─────────────────────────┤││老西门街道│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的实││││验││├─────────┼─────────────────────────┤││人民广场街道│拓展市民学校课程,满足各类群体学习需求││├─────────┼─────────────────────────┤││外滩街道│ 发挥社区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豫园街道│豫园社区学生校外活动组织初探││├─────────┼─────────────────────────┤││小东门街道│社区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探索│├─────┼─────────┼─────────────────────────┤│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发挥社区文化与教育优势,建立适应居民多样化需求的学││││习模式││├─────────┼─────────────────────────┤││南京西路街道│发挥名人效应,促进社区教育发展││├─────────┼─────────────────────────┤││曹家渡街道│发挥社区学校阵地作用,努力创建学习型社区││├─────────┼─────────────────────────┤││石门二路街道│社区受助学生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的“爱心循环链”行动探││││索││├─────────┼─────────────────────────┤││江宁路街道│关于办好江宁社区学校的实验│├─────┼─────────┼─────────────────────────┤│卢湾区│淮海中路街道│提高文体团队整体水平,努力打造团队特色品牌││├─────────┼─────────────────────────┤││打浦桥街道│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的内在关系的再研究│││├─────────────────────────┤│││学校、家庭、社区与文化机构“三加一”互动模式的实验│├─────┼─────────┼─────────────────────────┤│普陀区│长寿路街道│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实验研究│││├─────────────────────────┤│││整合社区优质资源,开发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实验││├─────────┼─────────────────────────┤││曹杨新村街道│社区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创新实验││├─────────┼─────────────────────────┤││石泉路街道│积极开发老年人需求的课程│││├─────────────────────────┤│││社区学校组织青少年暑期系列教育活动构思││├─────────┼─────────────────────────┤││宜川路街道│社区市民教育新载体--社区论坛的实效性研究││├─────────┼─────────────────────────┤││长风新村街道│推进社区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验│││├─────────────────────────┤│││社区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方式及途径│││├─────────────────────────┤│││社区居民“迎世博,学双语”的探索│├─────┼─────────┼─────────────────────────┤│闸北区│天目西路街道│深化学习型小区特色建设的实验研究│││├─────────────────────────┤│││天西街道外来媳妇素质素养教育实验研究││├─────────┼─────────────────────────┤││宝山路街道│社区独居老人闲暇学习沙龙的组织与绩效评价││├─────────┼─────────────────────────┤││芷江西路街道│聋哑人学习团队建设的实践│││├─────────────────────────┤│││“档案进家庭”推广活动││├─────────┼─────────────────────────┤││共和新路街道│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大宁路街道│大宁街道社区教育载体运行优化实验│││├─────────────────────────┤│││大宁街道社区教育志愿者能力建设实验││├─────────┼─────────────────────────┤││彭浦新村街道│ 提升困难人群人文素养,共建彭浦幸福家园的实验研究││├─────────┼─────────────────────────┤││临汾路街道│临汾社区失学无业青年教育、培训、就业的联动实验│││├─────────────────────────┤│││构建临汾社区教育“一居一特色”的实验││├─────────┼─────────────────────────┤││彭浦镇│构建社区教育资源互动与共享机制的实验│││├─────────────────────────┤│││社区边缘青少年自助学习沙龙的实验││├─────────┼─────────────────────────┤││闸北区教育局│加强闸北区社区教育辅导员网络化建设│││├─────────────────────────┤│││培育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的实验研究││├─────────┼─────────────────────────┤││闸北区社区教育指导│建立闸北区社区教育网上工作平台│││中心│││├─────────┼─────────────────────────┤││闸北区成人教育协会│发挥协会中介作用,整合区域人力资源的实践││├─────────┼─────────────────────────┤││北站街道│新上海人学礼仪活动的实验项目││├─────────┼─────────────────────────┤││临汾路街道│发挥校外阵地作用,构筑居民网上学习圈│││闸北青少年活动中心│││├─────────┼─────────────────────────┤││新艺交通设施工程公│开展外来务工者“三学”培训的实验│││司│││├─────────┼─────────────────────────┤││民进闸北区委│发挥民主党派人才优势,加强“独居老人”心理辅导的实││││验│├─────┼─────────┼─────────────────────────┤│杨浦区│延吉新村街道│充分整合资源,构建社区居民的终身教育网││├─────────┼─────────────────────────┤││殷行街道│社区教育网络运行的推进实验││├─────────┼─────────────────────────┤││四平路街道│老年大学“手工制作--布艺”教学与活动的研究│├─────┼─────────┼─────────────────────────┤│长宁区│新华街道│发挥社区文化优势,开展社区特色文化教育││├─────────┼─────────────────────────┤││新泾镇街道│外来流动人口素质教育培训││├─────────┼─────────────────────────┤││华阳街道│学习型家庭创建与和谐社区实验│├─────┼─────────┼─────────────────────────┤│徐汇区│田林街道│传统文化进社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漕河泾街道│社区教育信息化││├─────────┼─────────────────────────┤││斜土街道│社区转型背景下的社区学前教育的模式之研究││├─────────┼─────────────────────────┤││康健街道│社区教育“三、五”工程与营建康乐家园的实验研究││├─────────┼─────────────────────────┤││徐家汇街道│形成社区广场活动圈的互促共进机制的实验││├─────────┼─────────────────────────┤││华泾镇│“绿色华泾”学习型社区建设││├─────────┼─────────────────────────┤││湖南街道│湖南社区襄阳文化特色广场││├─────────┼─────────────────────────┤││凌云街道│依托青少年校外教育资源,构建凌云社区学校││├─────────┼─────────────────────────┤││龙华街道│以“龙华魂”系列教育为载体,推动社区教育新发展││├─────────┼─────────────────────────┤││社区教育管理办公室│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区域性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天平街道│运用街道宾馆服务业资源积极开展社区职业技能培训的实││││验││├─────────┼─────────────────────────┤││社区学院│徐汇区社区教育的师资培训方案研究││├─────────┼─────────────────────────┤││卫生局│社区健康教育示范项目的开发│├─────┼─────────┼─────────────────────────┤│虹口区│曲阳街道│引导社区民间团队参与社区教育实验││├─────────┼─────────────────────────┤││凉城街道│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探索与发展│├─────┼─────────┼─────────────────────────┤│闵行区│莘庄镇│建立开发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的机制,夯实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宝山区│友谊路街道│社企融合,积极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实验研究││├─────────┼─────────────────────────┤││张庙街道│构建和谐社区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淞南镇│引领文体团队创建学习型组织,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顾村镇│以诗歌为载体,提升社区文化品位││├─────────┼─────────────────────────┤││海滨街道│军民共建、社校联动,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月浦镇社区学校│创建鼓乡文化节的特色品牌││├─────────┼─────────────────────────┤││ 社区学校指导中心│政府补贴在社区教育中运作模式的探索││├─────────┼─────────────────────────┤││行知学院│宝山区远程教育网的功能定位与框架设计│├─────┼─────────┼─────────────────────────┤│嘉定区│嘉定镇街道│从农民到市民--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培训问题探究││├─────────┼─────────────────────────┤││真新新村街道│城郊结合部实施“现代市民教育工程”的探索││├─────────┼─────────────────────────┤││新成路街道│以楼组为载体,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南翔镇│自主型学习型组织的培育和探究││├─────────┼─────────────────────────┤││安亭镇│以车城文化引领安亭社区教育的发展││├─────────┼─────────────────────────┤││江桥镇│办好家长学校,创建学习型家庭││├─────────┼─────────────────────────┤││嘉定工业区成校│构建学习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黄渡镇│以传统节日为载体,推进社区教育发展││├─────────┼─────────────────────────┤││马陆镇社区学校│以全民读书月活动为抓手,推动学习型社区建设││├─────────┼─────────────────────────┤││华亭镇│开展老年健康教育,构建和谐社区││├─────────┼─────────────────────────┤││菊园新区│推广“居民读书会”,发展社区教育││├─────────┼─────────────────────────┤││徐行镇社区学校│发展社区教育,弘扬民俗文化││├─────────┼─────────────────────────┤││外冈成校│乡镇成人学校与社区内企业联合办学的探索与实践││├─────────┼─────────────────────────┤││嘉定区教育局│“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构建│├─────┼─────────┼─────────────────────────┤│ 浦东新区│上钢新村街道│一站式家庭教育服务超市的实践和研究││├─────────┼─────────────────────────┤││高桥镇│充分利用本地区历史、人文底蕴与特色文化开展社区教育││││的实验│││├─────────────────────────┤│││对社区教育志愿者进行有效组织和激励的实验││├─────────┼─────────────────────────┤││张江镇│张江镇离土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效性实验││├─────────┼─────────────────────────┤││潍坊新村街道│关于分阶段、分人群、按需求、按规律、有重点地推进社││││区教育的实验││├─────────┼─────────────────────────┤││梅园新村街道│“共同家园大课堂”市民教育工程的组织和实施││├─────────┼─────────────────────────┤││洋泾街道│社区问题青少年职业适应能力培训(IPDG培训)的组织实││││施││├─────────┼─────────────────────────┤││东明路街道│利用社区教育平台创建特色体育项目的实验││├─────────┼─────────────────────────┤││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社区教育最大限度满足其不同居民的学习需求与对策研究│││第二教育署│││├─────────┼─────────────────────────┤││沪东新村街道│关于创建学习型楼组的实验││├─────────┼─────────────────────────┤││金桥镇人民政府│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开展家长教育的实验││├─────────┼─────────────────────────┤││金杨新村街道│加强街道社区学校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实验││├─────────┼─────────────────────────┤││南码头路街道│努力创建学习型文体团队││├─────────┼─────────────────────────┤││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德育模式的实验│││第三教育署│││├─────────┼─────────────────────────┤││唐镇人民政府│城市化进程中村(市)民学校建设的实践与研究││├─────────┼─────────────────────────┤││曹路镇人民政府│创办外来青年夜校的实验探虚││├─────────┼─────────────────────────┤││周家渡街道街道│以人性化服务促进来沪人员管理模式改革的探索││├─────────┼─────────────────────────┤││浦东新区社区教育指│外来农民管理和教育模式的研究│││导中心├─────────────────────────┤│││加强学校、社区、部队合作,共同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关于加强村民学校建设的实验│├─────┼─────────┼─────────────────────────┤│南汇区│惠南镇│学习型楼组和学习型家庭建设的实验││├─────────┼─────────────────────────┤││周浦镇│以活动为载体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养││├─────────┼─────────────────────────┤││六灶镇│镇级社区教育运行机制的探索││├─────────┼─────────────────────────┤││芦潮港镇│村民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宣桥镇│郊区老年学校教育项目的组织与开发││├─────────┼─────────────────────────┤││新场镇│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有效性实践│├─────┼─────────┼─────────────────────────┤│金山区│石化街道│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探索│├─────┼─────────┼─────────────────────────┤│松江区│永丰街道│育龄人群生殖保健教育的探索││├─────────┼─────────────────────────┤││方松街道│加大信息化社区创建力度,提升学习型社区创建质量││├─────────┼─────────────────────────┤││泗泾镇│加强社区老年教育的课程建设│├─────┼─────────┼─────────────────────────┤│青浦区│徐泾镇│社区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与研究││├─────────┼─────────────────────────┤││重固镇│社区老年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奉贤区│南桥镇│老年英语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探索││├─────────┼─────────────────────────┤││奉城镇│区划调整背景下建构社区教育管理网络的实践│├─────┼─────────┼─────────────────────────┤│崇明县│陈家镇│提高市民生态素质的教育实验││├─────────┼─────────────────────────┤││堡镇│构建社区教育网络,提高社区教育覆盖面││├─────────┼─────────────────────────┤││建设镇社区学校│村民学校的建设与管理│└─────┴─────────┴─────────────────────────┘。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公布2010―2011年度上海市奖学金获得者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
•【公布日期】2011.12.06
•【字号】沪教委学[2011]118号
•【施行日期】2011.12.0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
正文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公布2010-2011年度
上海市奖学金获得者名单的通知
(沪教委学〔2011〕118号)
各高等学校:
为激励本市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根据《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奖学金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沪财教〔2008〕7号)精神,本市开展了2010-2011年度上海市奖学金评审工作。
经各高校初评、公示,上海市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评审,复旦大学吴越等1000名同学获得2010-2011年度上海市奖学金,现将获奖学生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
希望各高校弘扬获奖学生的先进事迹,号召广大学生向获奖学生学习,进一步引导广大学生坚定信念、志存高远,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附件:2010-2011年度上海市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财政局
二○一一年十二月六日2010-2011年度上海市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1级栏目分组2010-2011年度上海。
桂教高教〔2011〕59号关于公布第二届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暨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广西选拔赛获奖结果的通知各高等学校:第二届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暨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项目广西选拔赛于5月22日圆满结束。
本次大赛全区有53所高校共179个参赛队参加。
经过裁判组的评审,我厅审核,确定团体比赛项目一等奖16个队、二等奖26个队、三等奖39个队;确定个人比赛项目一等奖8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3名;其中14个队将代表广西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确定102名指导老师为优秀指导教师,授予29所高校为优秀组织奖单位。
现将获奖结果予以公布。
本次大赛进一步促进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提升了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深化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希望各高职院校重视技能大赛,以参加比赛为契机,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加强专业建1设,强化技能训练,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我区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附件:1.第二届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获奖名单2.第二届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名单3.第二届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名单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二○一一年六月九日2附件1第二届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获奖名单1.数控技术—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学生组:序号参赛院校参赛选手获奖等级1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刘枝远凌其翔黎子恒一等奖2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梁名佳林柏龙何春松二等奖3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陈瑞运罗浩郑荣文三等奖教师组:序号参赛院校参赛选手获奖等级1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廖剑斌一等奖2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甘达淅二等奖3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梁庆三等奖2.模具—零部件3D测量与制造序号参赛院校参赛选手获奖等级1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陈波钦甘广飞温贵奖一等奖2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王慧敏王鑫叶理二等奖3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邓振源陈俊陈古龙三等奖33.机器人技术应用序号参赛院校参赛选手获奖等级备注1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江万金覃子卿宁钇钙一等奖参加国赛2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陆洪正罗志满陆本宇二等奖参加国赛3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吴梦龙周志强刘海滨三等奖参加国赛4 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张莹黄祥长罗烨锋三等奖参加国赛4.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学生组:序号参赛院校参赛选手获奖等级备注1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黄荣利罗泽栈奉海军一等奖参加国赛2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陈二礼李家春罗游二等奖3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李佳宝黄澄慧蒋波三等奖4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朱 业赵怡宏戴永福三等奖教师组:序号参赛院校参赛老师获奖等级1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邓益民一等奖2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吕勇二等奖3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李旭三等奖4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徐海枝三等奖45.建筑楼宇—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序号参赛院校参赛选手获奖等级1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庞美余李京后韦耀恒一等奖2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班富杰蒋焕平李文强二等奖3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赖勇李修哲周露三等奖6.汽车技术—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序号参赛院校参赛选手获奖等级1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石琳黄雪铭王引敬一等奖2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陈元浪陈箭洪基礼一等奖3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李亚男周泽武程浩二等奖4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黎贵亮梁佳罗纲联二等奖5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黄奕豪黄常乐李玉权 二等奖唐逸林朝华二等奖6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何剑锋旻7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吴超仁贾志开刘振友 三等奖8 邕江大学王忠良李传凤林海泉三等奖9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黄海峰蒋国亮韦雪峰 三等奖10 广西城市职业学院梁以杰梁鹤怀苏达上三等奖11 梧州职业学院陈胜荣黄显祥刘宁 三等奖12 贵港职业学院唐川潘文博赖永豪 三等奖57.电子设计—嵌入式产品开发序号参赛院校参赛选手获奖等级1 玉林师范学院黄炳清李世干李运枫一等奖2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韦凯歌蒋亚运梁婵二等奖3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宋锋强潘远遗徐云龙二等奖4 百色学院何祖乾罗有思曾振三等奖5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赖焕宁林志坚杨磊三等奖6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李仕合莫灿森黄寿健三等奖8.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序号参赛院校参赛选手获奖等级1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张俊达陈远智农文泽一等奖2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曾剑涛韦华明杨晓维 一等奖3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黄俊波杨朋温富有一等奖4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庾江朱文俊龙冠廷二等奖5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林义周耀宝刘浩然二等奖6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王韬李光鹏罗堪先 二等奖7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苏港茂黄昭禧俸博文二等奖8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梁东宁徐伟政杨欢二等奖9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黄东伟黄秋桃吴冬梅三等奖10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陈欣李军权唐和秀三等奖11 邕江大学蒋小波段齐吴泰泽 三等奖6序号参赛院校参赛选手获奖等级12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覃可平林效先叶钊霖三等奖13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付宁蒋文肖黎福森三等奖14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区鸿生黄惠东李兰 三等奖15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赖锡秋尹浩黄海铭三等奖16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雷涛滕云升张勇 三等奖9. 三网融合与网络优化序号参赛院校参赛选手获奖等级备注1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王温军刘宇峰李俊鹏张剑二等奖参加国赛2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梁勋金卢绪谅黎永生任鹏三等奖注:该项目只有4个队参赛,不设一等奖10.芯片级检测维修与信息服务序号参赛院校参赛选手获奖等级备注1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宾成源陈腾一等奖参加国赛2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林文梁吕发斌二等奖参加国赛3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黄泽华肖振兴三等奖参加国赛4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罗海梁忠善三等奖711.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获奖等序号参赛院校参赛选手备注级1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锋本廖学旺黄才人一等奖参加国赛2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黄华林文南富荣军一等奖参加国赛3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谭强黄东黄明二等奖参加国赛4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张润驰林景源陈伟科二等奖4 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覃新海廖俊杰严少峰二等奖6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陈家梯黄伟城李海辉三等奖7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施运哲申超群欧阳荣芳三等奖8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毛国安黎辰冉覃思三等奖9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王志强岑禹良温宇林三等奖刘影施国源三等奖9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范清春玥12. 现代物流—储配方案的设计与执行序号参赛院校参赛选手获奖等级1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刘乐阳潘雅凤张学铸一等奖2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李琳陆瑞年封伯鸿 一等奖3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黄琴邓港波蒋丽二等奖4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徐微农涌泉鄢明成二等奖5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黄翥李冰王焕秋二等奖6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梁勇韦合林文军二等奖8序号参赛院校参赛选手获奖等级7 北海职业学院刘威张明伟韦维 二等奖8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何统谢文森陈思美三等奖9 贵港职业学院秦静王立森黄宏敏三等奖10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郑翔陈禹忠覃宏展三等奖11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蒙永鑫黄中友何德俊三等奖12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罗启武杨敏华温远红三等奖13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刘永樊雪露周邓民三等奖14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杨柳唐乙凤郑雪娃三等奖13. 实用英语口语专业组:序号院校名称参赛选手获奖等级备注1 北海职业学院韦纯义一等奖参加国赛2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郭夏娜一等奖3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赵敏一等奖4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覃丹妮二等奖5 广西财经学院丛林二等奖6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谢泽亚二等奖7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黄佳佳二等奖广西教育学院张馨予二等奖89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黄梦二等奖9序号院校名称参赛选手获奖等级备注10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韦丽二等奖11 钦州学院李艳三等奖12 梧州学院苏小清三等奖13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陈秋艳三等奖14 广西外国语学院阳帆姬三等奖15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全颖三等奖16 邕江大学戴才生三等奖17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申宁三等奖18 桂林理工大学黄秋萍三等奖19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韦截萍三等奖20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徐世伟三等奖非专业组:序号院校名称参赛选手获奖等级备注1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梁斌斌一等奖参加国赛2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廖冰杰一等奖3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卢倩一等奖4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凌志坚一等奖5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郑重一等奖6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覃昱超二等奖7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伍梨梨二等奖10序号院校名称参赛选手获奖等级备注8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陈仕顺二等奖9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吴雨婷二等奖10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罗国庆二等奖11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陈杨二等奖12 广西民族大学张妍二等奖13 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覃飞艳二等奖14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陈柳静二等奖15 广西财经学院王潇三等奖16 百色学院罗潇雨三等奖17 百色职业学院李满三等奖18 广西艺术学院林伟莉三等奖19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梁婉雁三等奖20 邕江大学黄晓云三等奖广西教育学院赖慧娴三等奖212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黄晓欢三等奖23 广西中医学院冯玉苗三等奖24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陈飞璋三等奖25 桂林理工大学陆丽芳三等奖26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闭星星三等奖27 钦州学院覃星三等奖28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韦露三等奖1112 附件2第二届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名单序号 比赛项目 参赛院校指导教师 1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黄 新 彭高颖 2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林世明 覃乃法 3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宾泽云 覃维献 4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韦 壮 熊炳福 5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严景明 罗 黎 6 汽车技术—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邓 宁 韦淇淋 7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郑利华 李燕 8 芯片级检测维修与信息服务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陈正振 成世龙 9 三网融合与网络优化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蒙 俊 陆芳珍 10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蒙 飚 阳明霞 11 机器人技术应用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周文军 莫名韶 12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李湘林 李 昕 13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曹 侃 邓启润 14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邓国斌 李晓乐 15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陈胜华 李显宁 16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秦 燊陈伟智13序号 比赛项目 参赛院校指导教师 17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李旭、钟健、罗冠琦18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邓益民、甘业生、熊举化19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罗启平 李 谷 20 建筑楼宇—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陆 茵 莫其逢 21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廖剑斌 全永强 22 数控技术──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梁 庆 诸小丽 23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龚 荣 邱伟华 24 模具──零部件3D 测量与制造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叶 东 陈进武 25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梁锦锐 邓志龙 26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孙如祥 黎 斌 27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黄 超 封 旭 28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毛正标 杨顺韬 29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刘 东 刘俊斌 30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嵇静婵 颜 菲31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陈家迁 32 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尧有平 何 媛 33玉林师范学院 唐厚阳 陈玉梅 34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黄 莺 贾雪涛 35 电子设计──嵌入式产品开发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子龙 黄 权36现代物流——储配方案的设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朱仕兄14 序号 比赛项目 参赛院校指导教师 37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刘敏瑜 38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周柳军 39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黄 涛 40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覃志成 41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赵继新 42 计与执行北海职业学院 杨 清 43 北海职业学院 李 娥 44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杨 萍 45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韦海娇 46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雷 泉 47 广西财经学院 郑晶晶 48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蒋柳红 49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杨 琳 50 广西教育学院 李 璐 51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罗 妍 52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刘善聪 53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莫宇驰 54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王世英 55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蒋 旸 56英语口语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谢展明15序号 比赛项目 参赛院校 指导教师 57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吴文亮 58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赵振华 59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黄金花 60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梁 青 61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施旭梅 62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吴玥儇 63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程金娣 64 广西民族大学 刘艳霞 65 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罗秋华 66英语口语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陈 滢附件3第二届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16贵港职业学院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北海职业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百色职业学院邕江大学广西城市职业学院玉林师范学院百色学院钦州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外国语学院主题词:高职院校竞赛结果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2011年6月17日印发(共印8份)17。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认定评估标准(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东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1.08.01
•【字号】鲁教基字[2011]15号
•【施行日期】2011.08.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
正文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认
定评估标准(试行)》的通知
(鲁教基字〔2011〕15号)
各市教育局:
根据《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山东省学前教育普及计划(2011-2015年)》(鲁教基字〔2011〕7号)、《山东省乡镇中心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试行)》(鲁教基字〔2010〕10号)及《关于开展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及认定工作的通知》[鲁教基函(2010)4号]等有关文件精神,我厅研究制定了《山东省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认定评估标准(试行)》,作为对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认定评估的依据,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八月一日附件:
山东省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认定评估标准(试行)。
镇润教…2011‟41号
润州区教育系统名师培养规划(2011~2015)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科教兴区、人才强区”的战略,推动全区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积极打造全国一流教育强区,特制定润州区名师培养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国家《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全面推进全区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适应我区教育发展需要的名师队伍,促进全区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培养目标
总目标:到2015年逐步建成一支规模适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名师梯队。
其中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2 %以上,市级学科带头人占教师总数的2%以上,区级及以上名校长(园长)占校长(园长)总数的 20 %以上。
具体目标:
1.教坛新秀:到2012年、2014年培养“润州区教坛新秀”各20名。
2.骨干教师:到2012年,培养“润州区中青年骨干教师”150名,到2014年达到180名;到2012年培养“镇江市中青年骨干教师”90名左右,力争到2015年达到100名左右。
3.学科带头人:到2015年,培养“镇江市学科带头人”30名左右。
4.名校长:到2012年,培养润州区“名校长(园长)”5~6名,到2015年培养镇江市“名校长”1~2名。
5.特级教师的培养:到2015年,建立江苏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库30名左右,培养“江苏省特级教师6~8名”。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更好地统筹人才工作,为名师培养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2.坚持协调原则。
名师培养应与各级各类教育的健康发展相协调,兼顾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以培养专家型知名教师、知名校长为重点带动整个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层次的教育人才协调发展。
3.坚持系统原则。
名师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以系统的方法开展工作,形成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和规划下,教育教学研究和教育培训机构等有关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注重挖掘全系统的潜力,借助省内外的教育资源,接轨发达地区的师训平台,创新机制,改进方
法,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支持名师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坚持效益原则。
在保证名师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注重发挥点面调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把投资和效益、数量和质量、局部和整体、需要和可能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名师培养的最大收益,达到最终提高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5.坚持实践第一原则。
名师培养工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第一原则。
培养对象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实践中提高本领,从实践中提炼理论;培养出的“名师”要坚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高层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以便科学地指导实践。
四、基本条件
1.师德高尚。
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敬业爱岗,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学识丰富。
有较高的学力水平,有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
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能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学科知识体系。
3.业务精湛。
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有较高的教育能力水平,有鲜明的教学风格,能独立主持、承担课题研究、专题讲座、教师培训、学生竞赛辅导等工作,能讲流利的普通话,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校长还应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五、培养路径
1.自主研修。
各层次培养对象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人学习成长计划,努力做到自选教育书籍学习,通过读书活动、理论思考、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提升师德修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习,通过在教学中研修,在研修中教学,从经验中学
习,在反思中成长,提高学习成效;积极利用数字化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在线学习,通过课程研修、撰写博客、在线论坛,拓宽学习路径。
2.培训助推。
丰富“菜单式”培训,分学科举办培训班,科学设置“菜单式”培训课程,通过个人自学、导师指导、集中研讨等方式进行学习。
采用学分制管理,学完规定学分经考核合格,准予结业;组织各类名师培养对象积极参与省市级培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强化联合办学,与高校联合分层次举办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校长后备力量等高级研修班,力争2~3年时间达到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拓展出国培训、进修,用好、用足省国际合作培训计划,优先安排名师培养对象出国研修。
3.科研引领。
培养对象要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
各培养对象必须承担一项与教育教学或教学管理有关的教科研课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不断总结推广研究成果;要积极参加论文评比、课堂教学评比、教学基本功竞赛以及各类教学研讨等活动,把教科研工作和本职工作紧密结合,以科研促提高;要积极参与外出讲学讲座、做专题报告、参加学术会议等,编写或者参与编写教育教学专著,努力成为学者型教师。
4.专家提升。
依托“名师讲堂”,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开展讲学和交流活动;建立名师、名校长工作室。
在现有语文、数学名师工作室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名师工作室的工作。
选聘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区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的责任导师或主持人,通过“专家领衔,项目承包”形式实施带教培养。
积极鼓励培养对象参加名师工作室的活动。
七、实施步骤
分四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规划制订与宣传发动(2011.3~2011.4)
区教育局和各中小学、幼儿园分别制订名师培养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深入宣传发动,使全体教师理解和接受名师培养的意义,分解名师培养的具体要求,为培养对象建立发展档案,并报教育局备案。
第二阶段:教师争创与培养提高(2011.5~2014.12)
培养对象制订自我发展三年规划,立足岗位、自我学习,自我训练、自我发展,使自身综合素质达到名师培养要求;区教育局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名师培养的组织实施,业务指导;各中小学、幼儿园认真组织各种理论学习、专题培训、教育教学研究、教学竞赛等活动,为培养对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三阶段:评选验收与资料整理(2015.1~2015.6)
各中小学、幼儿园分别成立校级评审组,根据名师培养规划及名师评选标准,对申报教师进行初评,报送教育局名师培养领导小组办公室。
由名师培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聘请专家组成评审组,根据名师评选标准逐一进行评审,报送教育局党委会讨论通过并向社会公示。
建立润州区名师名册,做好总结表彰前的资料准备工作,汇编出版名师培养优秀成果集。
第四阶段:名师培养总结与表彰推介(2015.6~2015.9)
召开名师培养总结表彰大会,对评为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教师和名师培养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落实相
关待遇,向社会推介名师的优秀事迹。
八、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教育局成立名师培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研究决定名师培养系列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办公室设在教育局组织人事科,组织人事科全面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管理。
教育培训中心成立名师名校长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策划,操作实施,并对教师进行科学定位、积极培养,帮助申报的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2.严格规范管理。
实施培养对象协议签约制、责任导师包干负责制、学校单位目标责任制、工作室目标管理考核制,强力推进名师名校长培养发展工作。
定期考核,优胜劣汰。
在名师培养期间,对新涌现出来的符合名师培养对象条件的特优教师、校长,经所在学校推荐、区名师培养领导小组同意可以破格补充为“名师”培养对象。
名师培养对象所在学校或单位要切实重视日常管理和考核工作,要强化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辟途径,巧借外力,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组织人事科、教育科、教育培训中心、工会、共青团等部门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全面推进名师名校长培养、推介工作,对于工作成绩优异的单位、学校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于不重视的单位、学校和个人要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整改。
3.建立激励机制。
加大投入,争取财政支持,每年投入300万元作为各级各类高级研修、岗位培训、学术研讨等专项培训经费。
一是成果奖励制度。
建立名师名校长成果奖励制度,保障名师名校长发展工作顺利实施。
二是补助书报费。
每年培养对象补助200元书报费,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
三是学历进修奖励。
对培养对
象参加高层次学历进修进行一定的资助和奖励。
四是设立拔尖人才津贴。
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区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每个月分别给予1300元、400元、200元、100元的补助。
五是资助著书立说。
积极争取国内核心教育期刊、教育书社报社的支持,资助名师名校长发表论文,出版专著,鼓励他们不断创新,建言立说,不断提升名师名校长学术素养。
六是做好宣传推介工作。
组织名师、名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引导名师、名校长逐步走入高层学术领域;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宣传名师、名校长的教育教学成果和先进事迹,扩大名师名校长声誉影响。
二○一一年四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