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陶器
- 格式:ppt
- 大小:18.15 MB
- 文档页数:39
项目二陶瓷配方及配方设计第一节坯料的类型一、教学要求【掌握内容】(1)掌握坯料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2)掌握各氧化物在瓷中的作用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各氧化物在瓷中的作用三、教学方法:从生产上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入,分析。
四、教学时数3学时五、教学内容引入:普通陶瓷坯料一般都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故可通称为粘土质坯料。
由于使用的粘土种类以及熔剂原料的种类不同,所以还可以将坯料进一步加以区分。
如以长石作为主要熔剂原料的坯料称为长石质坯料。
本章节主要介绍长石质瓷、绢云母质瓷、磷酸盐质瓷和镁质瓷坯料等的特点、用途、主要成分等性质长石质瓷坯料一、瓷器坯料绢云母质瓷坯料磷酸盐质瓷坯料(一)长石质瓷坯料以长石作助熔剂的“长石-高岭土-石英”三组分系统瓷。
烧成特点:烧成温度范围比较宽,可在1150~1450℃的温度范围内烧成各种瓷器。
我国的长石质瓷的烧成温度一般为1250~1350℃。
用途:适合于作餐具、茶具、陈设瓷器、装饰美术瓷以及一般的工业技术用瓷器。
瓷胎构成及特点:由玻璃相、莫来石晶相、残余石英晶相及微量气孔构成。
其瓷质洁白,薄层呈半透明,断面呈贝壳状,不透气,吸水率低,质地坚硬,力学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
瓷的相组成范围为:玻璃相50%~60%,莫来石晶相10%~20%,残余石英8%~12%,半安定方石英6%~10%。
1.化学成分SiO2 65%~75%,Al2O319%~25%,R2O+RO 4%~6.5%(KNaO应不低于2.5%)。
2.各种氧化物在瓷中的作用对SiO2、Al2O3、K2O与Na2O、碱土金属氧化物(CaO、MgO等)、着色氧化物(Fe2O3与TiO2)在瓷中的作用、含量的多少进行分析和讲解。
3.瓷中各氧化物成分之间的关系瓷的组分中Al2O3 与SiO2 摩尔比例关系有一个基本一致的规律:①n(Al2O3 )/n(SiO2 ) = 1:5 左右;②坯料中的Al2O3摩尔数不低于2。
陶器的种类用途陶器是人类使用最早的一种器物,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种类。
它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不同的用途。
下面将就陶器的种类用途进行详细介绍。
一、餐具类陶器1. 碗:碗是人们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餐具之一。
陶制的碗形状多样,有圆碗、方碗、长方碗等,可以容纳不同种类的食物。
陶碗不仅耐热、保温性好,而且外观精美,给人以愉悦的用餐体验。
2. 盘:盘子是用来盛放食物的平底器皿,陶制的盘子质地细腻,表面光滑,非常适合盛放各种冷菜、热菜和水果等。
3. 碟:碟子是一种小巧的陶器,通常用来盛放小食物、糕点和酱料等。
陶制的碟子造型独特,色彩鲜艳,可以增添用餐的乐趣。
二、饮具类陶器1. 杯:陶制的杯子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够保持饮品的温度,特别适合盛放茶水、咖啡和牛奶等。
而且陶杯造型多样,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壶:壶是用来盛放热水或热饮的容器,陶制的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可以长时间保持水温。
而且壶嘴设计独特,倾倒水时不易滴漏,非常方便实用。
三、花盆类陶器1. 大型花盆:大型花盆通常用于室外种植花卉、绿植等植物。
陶制的花盆质地坚硬,抗风化性能好,同时还可以起到装饰作用,为环境增添一抹生机。
2. 小型花盆:小型花盆适用于室内种植小型盆栽植物,如仙人掌、多肉植物等。
陶制的小型花盆造型精美,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花盆款式,增添室内的美感。
四、工艺品类陶器1. 瓶:陶制的瓶子有很多种类,如花瓶、酒瓶等。
花瓶通常用于插花,可以为花卉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
而酒瓶则可以用来盛放各种酒类,同时也是一种具有收藏价值的工艺品。
2. 塔:陶塔是一种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工艺品,通常用来装饰室内空间。
陶塔造型独特,色彩丰富,寓意吉祥。
五、家居用品类陶器1. 灯:陶制的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艺术价值,可以作为家居装饰品使用。
陶灯造型多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款式,增添居室的温馨氛围。
2. 香炉:陶制的香炉是一种用来燃香的器具,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
新石器时代陶器艺术介绍中国幅员辽阔,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先民,生活环境不同,社会发展的进程差异很大,出现很大的不平衡性。
不同地域制陶工艺表现的特征和艺术成就既有联系,又各不相同,形成一个陶器艺术的百花园。
以文化开发较早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来说,新石器时代文化有以下几个系统,它们的陶器特征如下:磁山、裴李岗文化这是黄河流域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
这个文化距今近8000年。
磁山文化最早发现的遗址在河北省武安县的磁山。
裴李岗文化最初发现在河南省的新郑。
这类文化分布很广。
两个文化时代和内涵很接近。
制陶工艺虽然有一定区别,但在陶质、成型方法和烧成温度方面基本一致。
以红陶为主,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类。
都是手制,器壁厚薄不匀。
烧成温度在900—960℃之间,器形有碗、钵、壶、罐、鼎等几种。
小口双耳壶,腹体成球形或橄榄形,耳附于肩。
还有圆底钵、三足钵、深腹钵和鼎等。
磁山文化的器物种类较多,除上述器形外还有盘、豆、盂、四足鼎等。
各类陶器表面略有磨光。
纹饰比较多,有篦点纹、指甲纹、乳钉纹、席纹、刻划纹等,还发现一个陶片用红彩绘成曲折形纹饰。
在裴李岗遗址发现横穴式陶窑,结构虽然简单,但却是我国最早的陶窑。
仰韶文化属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一种文化。
因最早发现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
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
年代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
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诸文化中的一支主干,展现了中国母系氏族制繁荣至衰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的总结,仰韶文化划分为四个时期,四个主要地区,八个类型。
第一期大约公元前5000—前4500年;第二期大约公元前4500—前4000年;第三期大约公元前4000—前3600年;第四期大约公元前3600—前3000年。
四个地区是关中晋南豫西地区,豫中地区,豫北冀南地区,豫西南鄂西北地区。
陶瓷器修复古法的技理探究摘要:陶瓷器修复技艺历史悠久,它伴随着陶器与瓷器的出现应运而生。
从古代出土陶器上发现的用于绑缚的钻孔之始到精湛的锔瓷技艺,无不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实现着情、意间的互通转化,是“器、术、法、道”哲学思想的完美体现。
文章依据考古和文献资料,对陶瓷器的古法修复种类、技法、材料及发展脉络进行梳理阐述,通过“点、线、面、体”四个维度揭示其中所蕴含的贯穿古今的情、境、意。
关键词:陶瓷器;修复古法;技理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21)11-0106-03(1.山西旅游职业学院旅游文化与艺术系;2.山西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部山西太原030000)磨占雄1王丹2∗∗∗第41卷第11期绥化学院学报2021年11月Vol.41No.11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Nov .2021收稿日期:2021-04-19作者简介:磨占雄(1982-),男,陕西榆林人,山西旅游职业学院旅游文化与艺术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古陶瓷考古与保护;王丹(1982-),女,山西长治人,山西博物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古陶瓷科技分析与保护。
基金项目:2020年山西省文物局科技项目“馆藏古瓷锔痕的研究与保护”(2020-03/JBXS-2021-07)阶段性研究成果。
古陶瓷器修复技艺是我国传统修复工艺门类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
由于发展至今以民间传播、师徒传承相维系,古籍文献记载甚微。
现存大量珍贵文物的事实说明,若无有效的传统修复工艺,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遗产恐怕也难以保存至今。
换言之,古陶瓷器传统修复技艺承担着保护和传承中华古文明的重要使命。
“振业以寻根,观澜而索源”,探寻过去,尊重历史,感知和深挖中华传统手工技艺的多面性,才能真正焕发古代传统工艺的生命力。
纵观陶、瓷器的修复古法发展历程,虽其种类各异、技术水平高低有别,但无不凝聚着古人当下的一种思维和理念。
世界最早陶器出自万年仙人洞距今已有2万年2012-07-27 11:06:22 华夏经纬网昨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所获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吴小红教授和同事张弛教授等日前在美国Science杂志上发表关于文章《中国仙人洞遗址两万年陶器》,证实万年仙人洞陶器出现的时间为2万年,这是目前世界已发现陶器的最早年代。
“该研究是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万年县文物部门,与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考古学家合作进行的。
”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说,研究成果为探讨现代人行为、特定文明要素的出现和传播机制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万年仙人洞发掘的陶器。
万年仙人洞先后曾5次发掘仙人洞遗址坐落于万年县大源乡境内,地处赣东北石灰岩丘陵地区的一个山间盆地。
樊昌生说,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就对遗址有过大规模的发掘,1993年和1995年由中美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
后来于1999年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再次发掘。
先后五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人工制品和动物骨骼等,其中早期陶器的出现引起了学术界高度关注。
由于当时学术界普遍认为陶器的发明与农业的出现、人类的定居生活等有关,而这些活动是伴随着全新世大暖期的到来而发生的,所以认为陶器最早出现的时间基本上应在距今一万年左右。
同时由于早期陶器保存下来的陶片比较碎小而且珍贵,无法提取里面残留的有机物进行直接的年代测定。
中美学者考证万年仙人洞2003年~2005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系统采集了碳十四测年样品,准确把握和记录出土陶片与测年样品的地层关系,结合地层沉积微结构分析方法,对玉蟾岩遗址出土的早期陶器进行了系统的年代测定,确定该遗址陶器出现的时间约为距今一万八千年。
基于这样的研究积累,2009年,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合作团队决定对万年仙人洞陶器的年代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在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准之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与北京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学者,在重新清理出来的考古地层剖面上采集了系列碳十四测年样品和地层微结构样品,确定碳十四测年样品与陶片的地层等时关系,证实以前发掘的考古地层是人类活动形成的原生堆积,不存在自然过程或者后期活动的搅扰,所测定的碳十四年代代表了同层位陶器的年代。
武汉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考古学导论》考试试卷(A卷)考试范围:《考古学导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文人画2.景德镇瓷器3.陈列大纲4.莫维斯线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中国铁器的出现及其意义?2.试述商代晚期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3.中国铁器的出现及其意义?4.什么是俑?试从你的角度谈谈对俑的看法?5.文物的毁坏因素中,因经常性缓慢累积性破坏的原因有哪些?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论汉长安城和唐长安城的布局及其特点。
2.宋元著名瓷窑址。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
文人画的题材多为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之类。
文人画由于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方面各有追求,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文人画的特点是:学养深厚、言之有物、格调高雅。
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和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的结合。
2.景德镇瓷器是中国古代名窑之一的景德镇窑所烧制的瓷器。
该窑生产的瓷器色质如玉,得到宋真宗的赏识而取名景德镇,其白瓷是景德年间的贡品。
这种白瓷实际上即景德镇窑所创烧的青白瓷。
其胎薄、胎质洁白坚硬、釉面光亮、胎釉透明度高,具有晶莹碧透、色质如玉的外观效果。
元代烧制出卵白釉色的枢府瓷和青花瓷。
明清以后有了更大发展,以压倒优势冠盖于全国各瓷窑,并设立御器厂烧造官窑器供宫廷使用,烧造瓷器的釉色和品种也更加繁多。
3.陈列大纲是陈列设计阶段编制的关于陈列的原则的、概括的简略计划,是指陈列主题框架,即陈列纲目。
根据陈列的内容要求,把所有各类主题与分题,按逻辑隶属关系、时代顺序、地域方位排列出来,用以体现陈列方针,是主题思想与陈列目的的具体化,也是陈列的纲领。
《中国陶瓷史》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陶器陶器是由粘土或以粘土、长石、石英等为主的混合物,经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的总称。
2、彩陶彩陶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一种绘有黑色、红色或红黑两色的陶器。
其主要特征是在陶胎上用红、黑、白等颜色进行描绘,再经压磨后烧制而成,其彩绘不易脱落。
3、原始瓷原始瓷是在商、周时期烧制成功的,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但又不具备瓷器的薄胎半透明的器物。
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4、印纹硬陶指器表拍印花纹陶器,流行于新石器晚期至汉代。
据胎质,烧成火候不同可分为印纹硬陶和印纹软陶。
新石器时代南方首创,商代发展,西周在长江中下游达到繁荣。
5、白陶白陶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制陶业中出现的新品种,是以瓷土或白粘土作胎,因胎中含铁量在2%以下,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烧成后的陶器呈白色或接近白色而得名。
白陶最早见于距今7000年左右的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
6、加彩陶加彩陶又称“彩绘陶”,是在已烧成的陶器上再加以彩绘,容易脱彩。
春秋战国时期,加彩陶器一般为灰陶器,用于随葬,主要为礼器。
7、画像砖画像砖是中国古代用于装饰宫殿或墓壁的一种表面有图像的建筑用砖。
一般认为始于战国晚期,盛于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继续流行,且取得很高的成就。
画像砖因题材内容的广泛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水平,是考察、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艺术发展的珍贵资料。
8、瓦当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瓦件,是接近屋檐的最下一个筒瓦的瓦头,是简瓦顶端下垂的部分,一般称为简瓦头。
最初为半圆形,后演变为圆形。
表面多装饰有花纹或文字。
它既有保护房屋椽子免受风雨侵蚀的实用功能,又有美化屋檐的装饰功能。
9、唐三彩唐三彩为唐代陶器的代表,是低温铅釉陶器,用白色粘土作胎;用含有铜、铁、锰、钴等矿物作釉料着色剂,釉、里还加入铅作助熔剂,、最后经低温、(800℃左右)烧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