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赵彦云/张明倩

原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5期

「标题注释」[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03JZD0016)

「作者简介」赵彦云(1957-),男,天津武清人,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北京100872

张明倩(1974-),女,河北保定人,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北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加入WTO 后,我国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将面临新的竞争形势,正确评价制造业的区域竞争力,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1999-2003年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对我国制造业产业进行动态基本面分析,研究和评价我国制造业企业区域分布、企业规模状况、技术结构及企业类型。在对我国各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结构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后,对处于竞争力不同层次的省份进行了要素结构分析。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竞争力要素/竞争力结构

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竞争力的强弱,是由其主要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的。我国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工业制成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正面临着应对日益开放的国际大市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中国区域制造业产业基本面分析

1.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基本指标分析

在提升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战略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产业在从业企业数量上、制造业增加值及出口创汇能力上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制造业企业数量由1999年的134345家增加至2003年的172755家,增幅达28.59%,制造业增加值和出口额稳步上升,分别由1999年的168020万元、109264万元上升至2003年的335771万元、260786万元,分别实现增幅99.84%和138.68%.

2.中国制造业企业区域分布

通过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份)制造业增加值和出口额的考察来反映我国制造业区域分布特点和变动趋势(见表1、表2)。

(1)虽然在1999-2003年五年间,各省份的制造业生产和出口规模有所上升,但我国制造业相对集中于东部沿海省份(广东、江苏、浙江等),而且制造业出口的集中程度更为明显。

(2)我国制造业生产和出口的相对集中的特点有进一步放大的趋势,1999年制造业生产规模前十强省份制造业的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71%,到2003年这一比例增加至75%.制造业出口前十强省份1999年创造了我国制造业出口的92%,到2003年这一比例增至94%.(3)我国制造业生产大省和制造业出口大省基本一致,但也存在一些例外(以2003年情况为例):湖北、河南作为制造业生产前十强的省份各自占据着全部制造业生产的4%,但它们实现的出口并未进入前十强(均不足1%),而天津、北京尽管在生产规模上并未列入前十强,但分别实现了4%和2%的出口,位列十强的第七位和第九位。

(4)在1999-2003年五年间,我国制造业出口前十强内部位次相对稳定,只有北京市挺进十强,将湖北省挤出十强行列。其他只是份额上的微弱变动,出口份额上升的省份有浙江、北京、广东、上海,上升幅度分别为3%,2%,1%和1%.出口份额下降的省份有江苏、福建、河北和湖北,下降幅度分别为2%,1%,1%和1%.我国制造业生产前十强内部位次相对变动较大。

3.中国制造业企业规模分布

就企业规模而言,我国制造业企业仍以小型企业为主,且这种特点在

1999-2003年呈现放大的趋势,由1999年的86.44%发展为2003年的88.35%.我国制造业的大型企业在这5年间,无论是相对份额还是绝对数量均出现缩减。

4.中国制造业企业类型分布

表3显示:

(1)就制造业增加值而言,尽管内资企业仍是我国制造业企业的主体,但外商投资企业在1999-2003年五年间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从1999年的14.69%增至2003年的19.5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所占份额基本保持不变。

(2)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的企业类型与生产规模的企业类型存在较大差异,1999年制造业出口中三种企业类型所占份额基本持平,内资企业尚保持微弱的领先优势,2003年来自于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在三种企业类型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5.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技术类型分布

由表4可知:

(1)我国制造业产业的技术构成呈现中技术产业为主的结构特征,截至2003年中技术产业比重占33.39%,比1999年的31.89%上升近两个百分点。

(2)1999-2003年我国制造业中高技术产业比重有所增加,从1999年的

21.67%上升至2003年的25.51%,以微弱的优势反超原料型产业居于第二位。

(3)1999-2003年间我国原料型产业比重有所下降,从1999年的第二位(28.13%)跌至2003年的第三位(25.26%)。

(4)低技术产业始终处于末位,比重由1999年的18.31%跌至2003年的15-84%.(5)我国制造业出口结构与生产结构存在较大差异,高技术产品和低技术产品出口占据了我国制造业出口额的75%.(6)在1999-2003年五年间,这种现象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两种技术类型的份额由1999年的73.99%上升至2003年的77.34%.在这种上升中以高技术产品的上升为支撑,从1999年的40.12%上升至2003年的46.07%;而低技术产品从1999年的33.87%下降至2003年的31.27%.(7)中技术产业和原料型产业的比重在这五年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总之,我国制造业产业在1999-2003年实现了一定的技术升级,技术结构得到优化,但在全球市场上我国产业的技术含量仍不容乐观,且我国所谓“高技术产业”的核心技术保有率也是不容乐观的。实际上我国许多高技术企业仍然只具备着高技术产品的加工功能,因此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仍是提升我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二、中国区域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

制造业竞争力是制造业产业发展的系统能力,本文根据瑞士洛桑国际发展管理学院(IMD)的国际竞争力理论和迈克尔·波特教授的产业竞争力理论构建了包括制造业竞争力实力、成长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成本竞争力、创新竞争力、投资竞争力和管理竞争力七大要素的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框架。该指标体系[2]采用对称设计原则,共有指标49个,分别从上述7个方面详细描述了地区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和态势。

1.中国区域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总体评价

利用上述分析框架对我国31个省市的制造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在计算方法上采取瑞士洛桑国际发展管理学院(IMD )所采用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对各构成指标、各个评价因素进行打分、排列,[3]综合考察我国区域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得出结论:

(1)从我国区域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数来看,我国务省份的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可以分为三个梯队:

竞争力指数60~80:上海、山东、浙江、广东、江苏;竞争力指数40~60:福建、吉林、河北、北京、内蒙古、安徽、山西、辽宁、天津、重庆、湖北、湖南、河南、四川、广西、云南、甘肃、江西;竞争力指数20~40:陕西、西藏、海南、贵州、宁夏、新疆、青海、黑龙江。

(2)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整体水平较低且梯度间差异较大,这首先表现为我国所有省份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均未达到80,且第二梯队、第三梯队与第一梯队有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同2002年对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其次,制造业竞争力梯队分布不均匀,处于优势省份的仅为五个。鉴于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相关关系,为加快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已迫在眉睫,尤其是对处于第二梯队省份制造业竞争力的重点培育。

(3)2003年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分布同2002年相比,并未形成明显的差异,2002年处于领先地位的五个省份在2003年继续保持优势,第一梯队内的山东省由2002年的第五位反超为2003年的第二位,表现突出;江苏由2002年的第3位跌至第一梯队的最后一位;上海始终保持首位且优势进一步扩大。其他二个梯队内部也发生了部分调整。

(4)对比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结构(见图1),三个梯队竞争力要素结构差异明显,第一梯队和第三梯队属于结构不稳定模式,这两个梯队制造业竞争力处于一个活性较强的阶段,这两个梯队省份的制造业竞争力各要素急剧分化,竞争力发展面临再定位的关键环节。而第二梯队属于结构稳定模式,这个梯队的省份竞争力在经历了一次定位之后,处于一个蓄势盘整阶段,其竞争力要素活性较弱。

(5)制造业竞争力要素贡献不均衡。从图1可以看出,制造业竞争力的七大要素中,除显示性要素竞争力实力外,在三个梯度间存在较大差异的竞争力要素依次为市场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创新竞争力。我们不难得出如下初步判断:就我国目前制造业发展微观角度而言,企业开拓市场能力、企业管理能力、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提升其竞争力水平的关键环节;而从宏观层面而言,也对我国市场建设、行业政策法规建设和国家整体的创新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

三个梯度间差异不明的竞争力要素分别为投资竞争力、成本竞争力。投资竞争力反映的是制造业融资及资金运用能力,在这一要素上,整体的资金运作能力不强,且第三梯队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我国制造业竞争力三种模式的成本竞争力水平基本持平,这与我国目前区域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密切相关。

(6)制造业竞争力内部结构不稳定,即竞争力各子要素之间发展不平衡,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优势省份,经测算其竞争力结构均衡度系数仅为0.09.这同样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因为它很可能成为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的瓶颈。而在发展不平衡的制造业竞争力结构中,投资竞争力、成本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是相对薄弱的环节。

2.中国区域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子要素评价

(1)制造业竞争力实力要素评价综合分析。竞争力实力主要反映的是区域制造业的规模水平及整体经营状况,是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的综合反映。从综合评价的结果可知:各省份排名与总排名变动不大,就目前区域制造业的竞争力实力而言,上海市异军突起,其制造业整体规模明显领先于其他省份;江苏、山东、广东、浙江实力相当,处于第二梯队;其他省份在制造业规模上尚存较大的差距。

(2)制造业成长竞争力要素评价综合分析。成长竞争力是从动态的角度反映我国各个地区制造业发展的竞争力水平,山西和内蒙古在制造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中均处于第二梯队,而在成长竞争力要素的评价中却有不俗的表现。在综合评价中处于前列的5个省份,也表现出了强劲的成长势头。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相对落后的省份其竞争力成长性也相对不足,长此以往,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在各省份间难逃“马太效应”的陷阱。

(3)制造业市场竞争力要素评价综合分析。市场竞争力主要从企业的产品市场销售情况来评价区域制造业的竞争力水平。从总体评价结果来看,广东、浙江、上海、山东、江苏仍位居前列,且与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省份拉开明显的差距。这表明我国区域间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该区域制造业的市场环境和运营状况,较2002年的区域制造业市场竞争力状况,[3]

我国制造业市场竞争力的中间力量有所增加,市场竞争力指数处于40~60的省份从2002年的4个增加至2003年的11个。

(4)制造业成本竞争力要素评价综合分析。它主要从企业消耗成本和费用情况来评价一省制造业整体的竞争力水平。从评价结果来看,我国各省份在成本竞争力上的差异并不明显,对于制造业竞争力相对落后的省份,降低成本已不再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最有效手段。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处于第一梯队的省份(除上海外),成本竞争力均处于前十位。

(5)制造业创新竞争力要素评价综合分析。创新竞争力主要从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上考察一省制造业整体的竞争力水平。在此要素的排名上广东、上海、浙江、山东继续领先,安徽反超江苏也位列第一梯队,但处于第一梯队的省份仅

有6个,说明我国制造业整体的创新能力偏低。

在创新竞争力要素上,我国各省份间存在较大差异,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区域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安徽、重庆、陕西等区域制造业创新竞争力要素的超前发展(相对于其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将为其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

(6)制造业投资竞争力要素评价综合分析。投资竞争力主要从制造业企业的投资运用上考察一省制造业整体的竞争力水平。在该要素的综合评价得分上,湖北、吉林、北京位列前三家,另外在该要素上各省份之间的得分差异较大,处于最后一位的海南省,其投资竞争力指数不足湖北省的三分之一,且指数大于50的仅8个,其余18个省份得分均低于50分,可见我国制造业整体投资水平较低。

该指数内部各指标排序相对不稳定:首先,从投资情况看,短期投资比率中综合得分前三名的省份有:湖北、甘肃、上海。长期投资比率排前三名的省份有:云南、北京、吉林。

其次,从投资收益情况看,投资收益中综合得分前三名的省份有:上海、吉林、湖北。

最后,从资产负债比率看,宁夏、陕西、甘肃位于前三名。

(7)制造业管理竞争力要素评价综合分析。管理竞争力包括行政费用、资本利润率、投资收益率、所有者权益合计、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利润增长率、应收账款净额增长率等7个指标。管理竞争力主要从制造业企业的管理角度考察一省制造业整体的竞争力水平。此要素排名基本与总体评价排名一致。

三、中国区域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分析

1.中国区域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均衡度分析

在中国区域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基础上,本文将深入研究我国区域制造业发展的均衡程度及稳定性,本研究定义中国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稳定性及波动性的大小为竞争力结构均衡度。在这里,我们利用区域制造业竞争力要素指标标准化得分的变异系数衡量该区域竞争力结构的稳定程度(见表5)。

从评价结果可知,处于我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第一梯队的省份其均衡度排名均处于前列,除广东处于第十一位,其他省份均位列前十位。这说明我国目前的制造业竞争力强的省份,各竞争要素未来也会表现出均衡发展态势,为其综合竞争力水平的提升,进而冲击国际市场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处于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第二梯队省份中有几个省份的均衡度有不错表现,湖南、四川、安徽、河北、辽宁五省的均衡度均排在前十名,但就整体而言,第二梯队的发展较不均衡,各省份应对自身的竞争力结构加以研究,重点突破薄弱环节,进一步提升整体竞争力水平。

处于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第三梯队省份的发展态势令人担忧,所有省份的均衡度排名均处于后十位。这说明这些省份竞争力各子要素的发展不均衡,为其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水平埋下隐忧。

在上述整体分析的基础上,表6给出了各省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竞争力优势、劣势要素,为各省份有针对性地制定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提升战略奠定了基础。

由表6可知,我国区域制造业竞争力要素的优劣是分布相对分散,就制造业竞争力优势要素而言,不但处于第一梯队的5个省份至少保有了6项竞争力优势要素,其余18个省份也保有了至少一项竞争力优势要素。这样在全国31个省份中有24个省份具有竞争力优势要素,可见我国制造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具有广泛的产业基础。竞争力劣势要素亦是如此,也分布在24个省份,第一梯队的上海在成本竞争力上也具有劣势,认识自身劣势,将竞争劣势转变为竞争优势是各省份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过程中面临的任务。

2.中国区域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要素分析

为了深入认识各竞争力要素对各省份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贡献,本部分将根据区域竞争力要素指数,采用多元聚类分析技术,对我国31个省份的制造业竞争力水平进行分类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可以划分为三种模式。

我国31个省份制造业竞争力要素的聚类分析结果:优势省份:上海、山东、浙江、广东、江苏、福建;中势省份:河北、北京、吉林、天津、云南、辽宁、内蒙古、山西、湖北、重庆、新疆、四川;弱势省份:河南、湖南、安徽、西藏、陕西、宁夏、贵州、广西、江西、甘肃、黑龙江、青海、海南。

该要素分类结果同竞争力综合指数分类结果基本一致,鉴于各竞争力要素在我国目前整体竞争水平中的贡献程度的不同,两者存在某些调整。

在此部分,我们将依据已建立的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我国31个省份制造业竞争力要素得分,利用Panel Data模型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发展的不同模式进行对比分析(见表7),以期探讨制造业竞争力不同模式下竞争力要素间的内部结构。为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首先,我们按竞争力要素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要素结构进行剖析:(1)实力竞争力。作为制造业竞争力的显示性要素,它集中反映的是制造业发展的规模状况,由模型结果可以看出,该要素仅在优势省份中为显著性要素,而在中势和弱势省份中对综合竞争力的影响均不显著,且与优势省份的差距较大,不足其二分之一。这说明在我国大部分省份中制造业基础尚不雄厚,以营销为纽带的制造业企业集群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以技术为链条的制造业产业链条有待于进一步深化,这也提示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相对落后的省份要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成为制造业强省,首先要成为制造业大省。

(2)成长竞争力。作为反映制造业竞争力成长性的要素,从三个模型的系数来看,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的成长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三个梯度中仅有中势省份的成长竞争力对竞争力整体水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优势省份由于其历史水平的影响,其成长能力表现不突出,但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领头羊”,其担负着与世界先进制造业企业“短兵相接”的任务。所以,这些省份应进一步挖掘制造业的成长点,建构更强大的制造业体系。弱势省份是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发展的“短板”省份,其水平高低制约着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整体水平,所以其成长能力也应备受关注。

(3)市场竞争力。这是惟一在我国制造业竞争力三个梯队中均有显著作用的竞争力要素。这也进一步印证了竞争力首先是一个市场概念的理论认识,理解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均是市场经济范畴。同时这也说明一个区域市场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制造业竞争力整体水平;一个企业其驾驭市场的能力,直接影响其企业竞争力水平。根据《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的分析,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及其力量对比是市场化的核心这一结论,各级政府在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的过程中,继续采取撤出机制,加强市场法规建设。

(4)成本竞争力。成本竞争力属于基础竞争力范畴。它主要涵盖制造业竞争力发展的劳动力成本、管理成本、资金成本和运营成本几个概念。这个要素对优势省份呈现反向作用,且作用不显著。这说明优势省份的制造业企业基本摆脱了低成本竞争力战略,而这一要素在中势和弱势省份均呈现正向作用,尤其对中势省份的竞争力呈现显著影响。这要求处于中势和弱势省份应注重产业竞争战略优化,尽快摆脱成本约束。当然这也要求在全国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环境。

(5)创新竞争力。今天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潜力,模型分析结果也充分地印证了这一结论。创新竞争力对三个梯队的竞争力水平均存在着正向作用,且对优势省份和弱势省份的竞争力水平存在显著贡献。

(6)投资竞争力。投资竞争力是其他要素资源联系的纽带和导航器,是融通、聚集资源的关键,是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直接推动力。模型也显示出投资竞争力要素对各梯队的竞争力水平均呈现正向作用。然而,模型结果还表明我国制造业的投资竞争力整体水平不高,它对三个梯队的制造业竞争力均未提供显著贡献。这一方面说明我国整体的资金匮乏,而且配置到制造业的资金与其需求比较

相对不足;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资金在区域制造业内部配置效率相对偏低,缺乏对优势产业、优势地区的敏感度。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加快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吸引多元化资本加盟,同时也要求资金供给部门提高对产业的敏感度。

(7)管理竞争力。管理竞争力是竞争力各要素发展重要的协同力量,属于竞争力中的软要素。透过我国制造业三个梯度的Panel Data模型,可以看到,尽管管理竞争力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均呈现正向作用,但仅对优势省份的制造业竞争力提供显著贡献。这说明我国大部分省份的制造业管理能力偏低,突出表现为管理成本偏高,管理效率低下,管理理念滞后。我国制造业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还任重而道远。

其次,我们对不同模式的制造业竞争力结构进行剖析。为了反映同一梯度不同要素间的相对重要性,我们用图示法对三个梯度的各竞争力要素作了对比(见图2、表8)。

结合图2和表8,我们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不同模式分析如下:优势省份:竞争力各要素相对重要性的绝对数较高,该梯度竞争力子要素发育良好,其中主要贡献要素为竞争力实力、市场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和管理竞争力。仅有投资竞争力稍显不足,此外市场竞争力呈现反向贡献,这同浙江、广东的市场竞争力的绝对优势有关。成本竞争力的反向贡献,表明成本约束已不再是优势省份的竞争重点,它们基本摆脱了低成本竞争战略的约束。

中势省份:竞争力各要素贡献除成本竞争力外均表现一般,其中主要贡献要素为成长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和成本竞争力。成本竞争力的贡献最为突出,这说明处于中势省份的制造业竞争力仍处于关注成本的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制造业企业一方面要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保持成本优势;另一方面也要提升竞争力战略,加强品牌、质量意识,为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做好准备。此外,投资竞争力作为制造业竞争力结构中的“短板”要素,在中势省份表现得尤为突出,对这些省份的资本市场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弱势省份:竞争力各要素贡献均表现较弱,其中相对突出的要素为市场竞争力和创新竞争力,这说明弱势省份的制造业竞争力整体水平偏低,而处于这一梯队的省份占全部省份的一半还多,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关键是提升这些省份的竞争力水平,在提升过程中,应依据竞争力要素的贡献程度,逐步培育,通过对关键要素的重点培育带动其他要素的提升,形成有序的攀升格局,最终提升整体竞争力水平。

中国、印度制造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及竞争力比较

中国、印度制造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及竞争力比较 [内容提要]从2003年开始,印度制造业发展迅速,印度已经与中国在电子及通讯设备、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汽车零配件制造等领域展开竞争。中国与印度制造业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不同的制度环境、不同的产业竞争优势。中国制造业要想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速度和提升其竞争力,需要借鉴印度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通过现代服务业来带动和提升现代制造业。而印度制造业的发展除了要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外,还要进一步提高政府经济决策效率,减少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干预。这样两国的制造业才能在竞争与合作中求得发展。[关键词]中、印制造业,制度环境,竞争力 在人们传统的概念中,印度依靠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承接IT产业外包,带动了经济增长。然而,从2003年开始,印度制造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在崛起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一支生力军。根据印度中央统计组织的统计报告,2003年印度制造业增长了7.3%,2004年上升至9.2%,2005年更是达到11%,发展势头相当迅猛。印度将与中国在电子及通讯设备、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汽车零配件制造等领域展开竞争。那么印度制造业能否超越中国?中、印两国制造业的制度环境有何差异?二国制造业发展路径、竞争优势是哪些?分析这些问题有助于中、印两国制造业展开竞争与合作。 中、印两国制造业发展的路径 20世纪80年代早期,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总量及人均GDP大体相

当,中国于80年代初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一大批乡镇集体企业迅速发展,这其中包括江苏的纺织服装业,浙江、广东的五金、电器及家用电子产品。所以,乡镇集体工业是80年代中期中国制造业的主体。80年代后期,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吸引外资的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最早的一批日资、韩资及台资企业进入中国内地,这批外资企业主要以合资、合作的形式投资于纺织、服装、鞋帽、玩具、食品及化工行业。在贸易形式上属于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性质。从90年代开始,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开始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内地。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台资企业的大规模投资,1990年前后,台湾建立了从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到市场营销的完整集成电路与电子计算机制造体系。然而,从90年代中期开始,受互联网经济衰退的影响,全球IT产品市场需求下降,制造商的产品价格和利润也随之下降。而中国内地却拥有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所以,从90年代初,台商主要将广东、福建作为电子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从1994开始,外商纷纷将上海、苏州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生产加工基地,其中75.6%的企业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的形式从事加工出口贸易。同样,2000年以后,国际通讯设备市场一路下滑,而中国的移动通讯设备市场需求旺盛,尤其是个人移动通讯市场以每年40%以上的速度增长。日本、韩国、香港、欧盟的国际移动通讯设备制造业巨头纷纷将生产地转向中国,如三星、日立、爱立信、阿尔卡特将其产品CDMA、GSM及小灵通(PHS)以及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宽带接入、智能光网络、多媒体及网络应用的生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班级:机械五班 学号:2010301390148 姓名:李维崧

摘要:制造业是一个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物质产品的行业,是一切生产和装配制成品企业群体的总称,是工业的主体。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可其制造实力仍排在美国、日本之后,位居第三。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的现状、趋势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关键词:制造业、发展现状、发达国家、差距 一、引言 制造业是一个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物质产品的行业,是一切生产和装配制成品企业群体的总称,是工业的主体。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从手工作坊、机器生产、机械化生产、流水线生产到自动生产线,再发展到柔性生产,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但是,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仍然处于领先地位,美日等国领先我国的差距仍然较大,尤其是在劳动生产率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研发能力弱,有些市场还不够完善,教育制度较落后等方面差距仍然非常明显。我国制造业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合理规划发展战略,改善教学体系,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产业分工调整重组的机遇,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一方面,为了满足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需求,制造业的发展必须紧跟国民经济的步伐。于是大型工业机械、重大民用装备和众多武器装备快速发展起来。通过从国外引进新的技术,再进行消化、吸收、创新等举措。把制造业提高到新的台阶。另一方面,国际产业的转移使得我国装备制造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可其制造实力仍排在美国、日本之后,位居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的服务业已经超过80%,但是它还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强的国家。可见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始终是高于GDP的速度在增长,它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和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制造技术经建国以来4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较完整的技术体系,为国民经济发展所需各类机械产品的制造提供基本的工艺技术,并取得了重要成就。虽然在80年代受到“第三次浪潮”的影响,一度认为制造业进入了夕阳阶段,影响到了制造业的发展。但近几年来国家对制造技术的发展获得了重新认识,政府及有关领导对制造业的发展都给与了高度的关注。 国务院委员宋健1995年4月在接见先进制造技术专家时,对于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给予高度的重视。并指出“先进制造技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繁荣昌盛的重要手段”、“如果制造技术不发达,这个国家、民族就不可能富裕”。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中提出:为提高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重点开发推广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节能降耗技术、清洁生产和环保技术等共性技术。1995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要大力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在“九五”计划的实施中,制造技术也有多个项目开始实施,如“精密成型与加工研究开发和应用示范”、“金属材料热成形过程动态模拟及组织性能质量优

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最突出表现之一,是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生产能力。“中国制造”成为最重要的世界经济现象之一,它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国内经济状况和国际经济地位,而且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经济以至世界各国消费者的生活。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巨大发展和世界性影响,基于其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同时,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正在和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对中国工业发展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挑战。本章作者从1995年起,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一个研究组对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持续的研究。本章是最近完成的若干研究项目所获得的一些分析结论和讨论意见。 一、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出口额和出口增长率所反映的中国工业的国际地位持续提高,特别是中国制造业在国际贸易中表现突出,出口额从1990年的443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129亿美元,年均增长20%。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更是高达9690、8亿美元数值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的《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一文。,其中制造业出口值估计为9067亿美元(见图14-1)。数据是作者根据历史数据推测而来的。

从产出结构的国际比较看,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明显偏高。1995~2005年,中国制造业占GDP比例为34%左右,而日本和韩国均低于25%。美国的这一比例自1995年以来也呈递减趋势,从1995年的18、92%降为2001年的15、16%。与其他下中等收入国家相比,中国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偏高。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第一产业比重,中国高于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中国高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同时远高于巴西、哈萨克斯坦和埃及三国,在所有列举的国家中是最高的,这与中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有关。第三产业比重,中国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明显偏低(见表14-1)。而且,近两年,中国第三产业的比重还呈下降趋势,2005年为40%,2006年为39、5%。 中国制造业的持续高速增长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加之新闻媒体的传播和一些国家出于政治目的或集团利益的夸大性宣传,在全世界已形成了中国“工业大国”或“制造业大国”的形象。其实,客观地分析,从中国拥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1%,以及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占有世界1/4~1/3的产出规模的角度看,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发展水平很低和收入水平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发达程度也不高。一方面,中国的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仍然很低;另一方

中国制造的利弊分析

中国制造的利弊分析 苟琦 (西安翻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710105) 摘要:近十年来,我国外贸出口大幅增长,开始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显示出国际竞争力。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及全球,其中玩具占世界市场的70%、自行车占60%、鞋占50%,微波炉占50%、个人电脑占2/5、电视机和空调占1/3及冰箱占20%。我国正在重演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曾经走过的发展之路,即凭借低成本优势承接世界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如日本、韩国的电子产品、重型装备、汽车、造船等产业都曾在世界上获得了很大的竞争优势。本文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分析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关键词: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优势困境 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分析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从多层次和多构面的角度,分析一个国家赢得某些产业竞争优势的原因,在层次上,它包括国际、国家、产业和企业;在构面上,历史、文化、经济、科技、信息、管理等等无不涉及,其核心是所谓的“钻石体系”理论。波特认为,一产业在某一国家内产生优势地位的原因来自下列四组关键因素:生产因素;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组织和竞争。波特同时也认为,一国特定产业的发展及其竞争优势又受“机遇”与“政府”因素影响,“政府”因素所带给产业的影响可正可负,此点对于政府产业政策制定应有重要涵义。 下面就根据“钻石体系”理论来分析我国能在制造产业上获得的国际竞争优势。 生产因素优势

从生产因素方面来看,我国具备低成本制造的要素。首先,人力资源充足,人力成本低。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城市提供低成本的低技术产业工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工人的平均收入等于美国工人的1%。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2002年和2003年的时候,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时薪为21.11美元,而中国只有64美分。这跟我国长期的贫穷,特别是城乡隔绝造成大量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业是分不开的。这一项是发达国家制造业难以逾越的。同时,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的数量连年大幅增长,这对我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尤为重要,因为我国制造业不仅有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还要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其次,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资本资源也相对充足。最后,我国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就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电信设施、电力建设等在发展中国家是最先进的,这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当然也包括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最基本的支持作用。 国内需求优势 从国内需求来说,我国作为具有10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国内需求旺盛,且发展潜力巨大。2004年中国GDP占到全球总量的4%,居世界第六;按平价购买力算,占全球总量13%,居第二位。2001-2003年中国GDP增量占全球增量的1/3,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量大国。我国正在经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城市人口面临人均收入跨过1000美元关口的消费升级,消费正从温饱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过渡,对房地产、汽车、数码电子等的需求旺盛,同时,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对家用电器等大件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我国的内需完全可以支持某些制造业的发展。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总体看来,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异常迅速,产业基础越做越大,但总体科技含量不高,军工我不知道,就民用而言。凑合在中低端。 2、生产设备方面。机器的制造称为制造的制造,目前虽然很多设备可以国产了,但比其品质,稳定性,扩展性上看和国外相比,还有差距。像我现在搞的精密模具,要用的加工中心就是纯进口。 3、从业人员,奋斗在制造业第一线的人文化素质不高,缺少技术工人。 4、自主产品有限,很多厂就是外国世界工厂上的一点,依赖性强。 据我在工厂接触的几个外国技术人员来看,世界上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应该是标准化数字制造,即生产实现数字化控制,人只要把需要设计出东西输入电脑后,即可实现全自动生产。但这样的生产建立的前提是精加工。 所以很多外国企业把初级加工转嫁给第三世界国家,自己做精加工,然后出自主产品,赚取高额利润。

中国装备制造如何走出国门 推动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的合作,让更多中国企业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作用,可以为全球经济质量提升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也能够为中国化解过剩产能提供一个重要出口,为中国经济转型、提质增效创造有利条件。 国务院公布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包括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大力开发和实施境外电力项目、加快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等主要任务。这份文件对于推进我国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侵袭后的最近几年来,全球产业结构出现加速调整趋势,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一轮新的高潮,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视。国际市场出现的这种变化,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国门,在全球市场上占据制高点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在评估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前景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组建亚投行的倡议,受到了相关国家的广泛认同。国家领导人频频出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不仅使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了一个新台阶,也为中国与相关国家创造了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良机。目前,无论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还是亚非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都较为薄弱,中国企业如果能够在这方面的合作中占领先机,对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提升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使“一带一路”和其他一些合作构想出现突破性进展。因此,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对于我国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从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的总体规模、主体特征、产业结构、区域分布等角度分析了近年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rall scal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industrial structure, regional distribution, etc.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关键词:制造业;跨国经营;现状 key words: manufacture;transnational operation;status quo 中图分类号:f1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198-02 1 跨国经营总体规模 2006年末我国对外企业投资非金融类累计存量为750亿美元,是2002年末的3.3倍,占世界fdi存量的0.85%,排第13位。2012年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对俄罗斯投资实现高速增长,达117.8%,对美国、日本、东盟、中国香港的投资均实现两位数的较快增长。目前已有5000多家国内

用钻石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备课讲稿

用钻石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用钻石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伴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制造业迅速成长,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主体,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文章主要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状况、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方式、机遇与政府六个方面客观地分析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在此基础上找出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以期对今后的制造业发展提供政策性的建议. 一、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现状 加人WTO以来。中国制造业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制造业中将近两百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中国制造业还存在大而不强,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 1.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我国国民经济2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与第二产业.尤其是与制造业的高速增长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正是工业化中后期的一个显著特征。2000年一2007年,我国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除2001年和2002年不到50%.其余均远高于50%,并且远高于第一、第三产业,制造业在第二产业GDP贡献率占90%以上.因此制造业对中国经济的拉动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2.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正逐渐降低。我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我国的优势产业在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是低劳动成本。低水平的劳动力成本支持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工资水平逐渐上升。低附加值的工厂必然从中国迁移到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国家。 3.制造业高附加值产品竞争优势缺乏。虽然我国有200多种制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玩具占全球产量的70%,鞋类产品占全球产量的50%.彩电占全球产量的45%。空调占全球产量的30%。纺织品服装贸易占全球的24%,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很少。在2008年度《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中国企业则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上榜企业数量也只达到35家(内地25家、香港4家、台湾6家)。制造型企业上榜的更是稀少。缺乏品牌效应,产品附加值必然降低,最终导致处于竞争劣势。4.制造业大部分企业被国外企业主导。在经济全球化下,大规模收购、兼并愈演愈烈。外国企业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有些企业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据统计,外资股份在传真机、摄影机市场分别占98%、99%。移动通信占80%。电脑占75%,汽车占70%及数字式程序控制开关占50%.可以说外资在很多企业占有绝对控股地位。在中国微电子产业研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8家大型企业中。5家是中外合资企业。1家外商独资企业。而5家合资企业中,只有l家由中国企业控股;在工程机械业。126家合资企业中36%由国外控股,47%中国控股,17%对等控股。虽然FDI会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但无疑也会带来潜在的威胁。 二、影响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因素 1.生产要素条件方面。波特认为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而在高级生产要素中高技术人才、知识资源、资金投入等起关键作用。 (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除了包括劳动力成本外,还包括劳动力熟练程度、高级专业化人才等方面。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是:全国大中型企业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人数为发达国家的l0%~16%.可见,中国制造业的人力资源竞争力比较弱。同时低劳动成本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很多企业把自动化的工艺化整为零.分解成工人可以简单操作的手工工

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分析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机械制造业如何发展,本人做以下几大现状分析: 一、“节省”意识助长了低效率 机械制造业设备是万能的,精雕细着搞出一辆坦克来也没什么惊奇,有了这种优越的条件就极尽之发挥,在加上中国人的“节省、勤劳”意识,生产辅助用具、夹具、刀具等等辅助性的生产无所不干,最后企业成了一个大杂铺。这在中国机械制造业是一个通病,表面看起来企业运转顺利,实质算一算辅助性工作人员所占的比例和产出价值就会惊人。如果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业就是在浪费资源。如何简化企业,剥离出非主导性的业务是未来机械制造业需重视的一个方向。 二、“机械盲”关闭了企业的大门 企业大门不打开就难以有大的发展。企业如何对外宣传?看过很多机械企业的产品宣传资料、企业网站,感觉就是个机械盲,不懂得用户到底需要什么信息?信息模糊。在这方面机械配件生产企业表现得更为突出。很多企业也很想将自己的一些零散性的任务转发出去,但不知找谁,逗逗转转还是自己干。一些零散性的生产任务在一个企业是零散,将很多企业的累积起来就成了专业。 “啊里把把”的机械配件交易版块就是一个最大的“机械盲”,如果其结构稍做一下改正就能解决好机械行业许多的问题。 三、“保守思想”守住的是无效率 “大而全”是保守的模范,同时也是一种最虚假规模的表现,其实质就是没有效率,样样上,样样不专业。 “将图纸当机密”其实质是最没技术水平缺乏自信的表现,现代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创新与经管模式的有效性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将一些机械配件的图纸转化为一种公共资源进而促进更多的产品成为半规范化的产品将能大步的提高整个行业的制造水平。

中国手机制造业的演化发展分析

中国手机制造业的演化发展分析 2008年9月15日12:43 泰尔网 从于机产加的技术特征和紆济特征出发?旺过为析川国于机产计#的发展特M 和皿L 产业诜 分化、整合的演化趋势,指出未来手机产业个性化的发展趋向, 并对国内厂商的发展提出了 一些意见。 中国公众移动通信自1987年底开始发展,至今已走过17年的历程,现已成为全球最大 的移动通信市场。随着移动通信产业的不断成长, 中国手机厂商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一度 占有国内市场 55%的份额。这既有外因一一中国市场爆炸式发展和政府支持,也有内因一 —国内厂商的营销创新和手机产业自身的演化。 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入, 随着国外厂商产业 布局及其竞争策略的调整, 中国手机厂商纷纷陷入了困境。 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因为中国手机 厂商规模小和不掌握核心技术。但这样的分析无法解释一些规模小和不掌握核心技术的手机 厂商崛起这一现象。本文试图从手机产业的技术特征和经济特征出发, 通过分析中国手机产 业的发展特点和手机产业链分化、整合的演化趋,提出一些不同于前人的解释和观点。 国内手机厂商发展综述 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移动通信市场 2002年之后进入到成熟期。 (来源:CCID ,2004.02) 图1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新增用户数 国内手机厂商从1991年东方通信的前身邮电部 522厂技贸结合组装摩托罗拉手机开始 起步,继而在上世纪 90年代末推出自主品牌手机,一直到今天为止,随着中国移动通信产 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国内手机厂商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 (1) 中国市场巨大 国内手机厂商起步之初,正值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始终保持两位数以上爆炸式的增长速度 的时期,使得容量巨大的市场能容纳更多厂商的发展。 (2) 国家政策扶持 1998年12月底,国务院下发信息产业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移动通信产 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手机制造业准入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外资或合资企业必须取得生 产许可证并保证一定比例的出口,未取得生产许可证,产品必须全部出口。 2001年国家批 复的19家CDMA 厂商中,国外厂商仅摩托罗拉 1家。这一政策不仅限制了国外厂商的进入,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业内厂商的数量,对国内厂商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有力的扶持作 用。 (3)营销模式创新 1987-1994年是萌芽期, 1995-2001年是成长期 ,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大数据——金地毯大数据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大数据——金地毯大数 据 对于一个产业和一个经济体而言,“竞争力”是极其重要且广被提及的概念。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竞争力”往往被人们笼统以“强”、“弱”或“大”、“小”来形容。金地毯大数据的目标就是将“竞争力”量化,提供可追踪的时间序列数据,并在其基础上展开分析,进而提供决策建议。 金地毯数据专家将“竞争力”定义为生产单位价值产品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其成本越低,竞争力就越强。如果将成本区分为资本和劳动力,相对于全球资本更为透明、趋同,劳动力成本更难被度量且对竞争力的影响更加重要。这就是金地毯大数据的目标,即测算全球主要制造业国家主要制造业行业生产每个单位实际增加值所需要支付的名义劳动成本,也就是单位劳动力成本(ULC),从而去揭示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格局的变化。为了全面反映国际竞争力的变化,我们还考虑了本币的实际购买力,即对实际增加值做“生产成本法购买力平价(PPP)”的调整。单位劳动力成本越低,代表一个经济体或一个产业越具竞争力。 金地毯大数据以中国为基准点,追踪和比较本世纪以来全球19个主要经济体19个制造业分类的竞争力变化,深入分析劳动力成本、技术和制度等因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全面评估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版图中的实力崛起和变迁趋势。报告覆盖了2000至2016年的时间序列,并以2008年为界,划分为危机前和危机后两个阶段。 金地毯数据专家的主要结论如下:

1.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制造业强势崛起 从2000年到2016年,全球制造业格局出现了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快速下降,中国、印度、土耳其等新兴市场国家市场份额快速上升。其中中国同美国、德国、日本的对比,最能说明全球制造业自本世纪以来地区间的转移趋势,反映了世界制造业版图的巨变。 第二个变化来自于制造业内部,与最终消费品密切相关的制造业行业的份额下降,中间材料和投资品(含耐用消费品)制造业部门的份额上升,其中上升最快的是电子和通信设备业,其次是化学工业,其后是汽车、电器以及机械制造业。正是这些制造业部门承载着本世纪以来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和“新经济”。 竞争力是主导这些变化的主因,既包括竞争力的绝对水平,也包括其变化趋势。金地毯数据专家给出了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竞争力排名的数据结果(表1)。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一些权威数据分析中国制造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研究中国制造业落后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制造业今后发展的策略和方向。 引言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极大地带动中国的经济,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找出问题所在,加以重视,中国的制造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继续着“大而不强”。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2001-2010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0.5%,由2000年的99214.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3260.0亿元,第一产业增长4.2%,第二产业为11.5%,第三产业为11.2%。2010年工业总产值为698591亿元。1990-2003年我国制造业出口年均增长达17.5% ,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生产基地 由1980年为49.7%,1990年为74.4%,1999年为89.8%,2000年以后接近90%,2003年已上升到92.1%。 单位(亿美元) 3.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上升 (1)2003年机电产品进、出口规模均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分别达到2249.9亿美元、2274.6亿美元,占总进口和总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54.5%和51.9%,其中出口比重较上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2003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突破了1000亿美元,达到1101.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2.7%。

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摘要】汽车产业已经越来越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要经济增长点,类似于房地产业有着牵一发动全身的拉动作用。一方面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制造工艺水平,但入世以来随着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引进,中国汽车产业及国际贸易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本论文在前人的探索研究基础上,主要对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建立论述分析框架,并对现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以及与国外先进国家进行比较总结。文章目的在于阐述我国目前该产业现状,参考国际上对汽车产业的评价体系研究,对提高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自己的分析举措与建议。文章主要是从国际竞争力的三个方面产品、企业以及行业三个角度进行实际的分析,进而对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水平做出判断,并就提高中国汽车业国际竞争力及贸易水平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汽车产业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国际贸易

Analysis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bstract:Automobile industry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of China at this stage the economy and major economic growth point, similar to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has led to launch a systemic stimulus. On the one hand we have a high technology content and leve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 but since the WTO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capital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Chinese auto industr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also faces enormous pressure of market competition. In this paper, based on previous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the main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to build competitiveness analysis framework and targete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mpared with the advanced countries. This paper aims to set forth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dustry in China, the reference to international studies o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evaluation system, improv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make their own analysis of initiatives and proposals. Mainly carried out from three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products, companies and industries such as the angle of the actual analysis, and thus the level of Chinese auto industry internationally competitive status quo to make judgments, and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ese auto industry and raised the level of trade own suggestions. Key words:Automobile industry comparative advantage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ternational trade

对中国制造业的研究分析

对中国制造业的分析

————————————————————————————————作者:————————————————————————————————日期: 2

对中国制造业的分析 一、从政治角度分析: 1、金融危机以后,欧美国家将重新回归并更加重视“高端制造”,并有一系列的 奖励措施,如美国将“再工业化”作为其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 2、东盟国家希望将高端制造迁回本国,或者转移到比中国生产成本更低的东南 亚、墨西哥等地; 3、中国进行产业升级,政府要求“腾龙换鸟”,即让高端制造业进来,低端制造 业出去,造成发展不平衡; 4、中国颁布的法律,如员工的基本工资不能低于GDP的增幅,每个月加班不能 超过36个小时,知识产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这些对制造业来说不是很实用; 5、中国的制造业的配套设施跟不上,如电力、水力、煤使用有限制; 二、从技术角度分析: 1、技术创造能力低,缺乏核心竞争力。中国多数行业的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 赖国外,大部分产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基本停留在仿制的低层次阶段;绝大部分制造业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技术创新的机制和优秀人才,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原创性技术和产品甚少,自主开发能力薄弱; 2、竞争优势的层次低下。中国制造业大多集中在低水平层次上,增值能力有限, 附加值较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高技术产业严重不足。在我同外贸领域取得领先竞争优势的行业80%以上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高技术领域中,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的竞争力指数均非常低,“世界制造工厂”实际上是世界低端产品及零部件的廉价供应商。

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赵彦云/张明倩 原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5期 「标题注释」[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03JZD0016) 「作者简介」赵彦云(1957-),男,天津武清人,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北京100872 张明倩(1974-),女,河北保定人,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北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加入WTO 后,我国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将面临新的竞争形势,正确评价制造业的区域竞争力,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1999-2003年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对我国制造业产业进行动态基本面分析,研究和评价我国制造业企业区域分布、企业规模状况、技术结构及企业类型。在对我国各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结构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后,对处于竞争力不同层次的省份进行了要素结构分析。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竞争力要素/竞争力结构 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竞争力的强弱,是由其主要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的。我国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工业制成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正面临着应对日益开放的国际大市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中国区域制造业产业基本面分析 1.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基本指标分析 在提升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战略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产业在从业企业数量上、制造业增加值及出口创汇能力上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制造业企业数量由1999年的134345家增加至2003年的172755家,增幅达28.59%,制造业增加值和出口额稳步上升,分别由1999年的168020万元、109264万元上升至2003年的335771万元、260786万元,分别实现增幅99.84%和138.68%. 2.中国制造业企业区域分布 通过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份)制造业增加值和出口额的考察来反映我国制造业区域分布特点和变动趋势(见表1、表2)。

中国制造案例分析

“中国制造”案例分析 组长:李亚萍 组员:赵雅婷 耿丽姣 王晓芳一.什么是“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的基本内涵即“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专指采用国外技术和图纸甚至原材料,利用中国劳动力加工制造的产品。“中国制造”意味着中国有健全庞大的工业体系,有相关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但并不能说,中国有领先世界的创造研发水平和世界驰名的品牌。“中国制造”把中国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加工制造工厂,确实养活了数亿的劳动者,尤其是体力劳动者,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国就业压力和社会稳定,但很难让中国的企业得到长期发展。同时,中国广大劳动者所创造的绝大部分利润被发达国家的知名企业获取。另外,“中国制造”不等于“中国创造”。直到“中国制造”的产品不再使用国外技术与品牌而是以自主技术及品牌生产的时候,中国企业才会无限的接近“中国创造”。 二.“中国制造”的背景 (1)国际因素。国际上,主要是世界制造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包括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促使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及制造业呈现出在优势区域集聚发展的态势。制造业专业化分工日趋全球化,传统的福特式生产方式转向柔性制造的生产方式,制造业跨国的研发、生产等组织活动都已实现国际化。而跨国公司的全球发展推动了制造业的区域集聚发展,研发、生产和营销服务区域一体化趋势明显,以区位环境、政府的支持和大学科研机构的大量存在为核心的区域创新网络将是吸引制造企业一体化区域集聚的重要诱因。 (2)国内背景。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是中国制造的国内背景。对外开放直接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部投资,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共引进外资5675.2亿美元。促使中国从国外获取了诸多制造技术、生产线,为中国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来源;使中国学习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引入了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市场化改革极大地刺激了中国潜在的消费市场,促使了民营经济发展,使它们迅速成长为中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在中国制造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化改革释放了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促进中国制造的发展。 三.“中国制造”面临的困境 “中国制造”遭到国际社会质疑,在出口占国民经济重要地位的情况下,这一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然而解决这一问题又非易事,“中国制造”目前面临着诸多困境。 1、产品附加值低,核心技术缺乏在世界制造业的产业链上,中国大多数企业只处在下游。 中国制造业的加工组装在整个产业链中的附加值较低。目前可利用的比较优势是廉价劳动力,接受的是技术或产品的转移,这决定了我们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即组装和制造。而研发或营销策略的实施是由产品转移国进行的,可以说中国制造业的大部分是一种出口加工的模式。在中国制造的产品大多停留在加工制造的初级阶段的情形下,中国制造业将处于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困境中,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核心技术则仍然被发达国家所掌控。 2、品牌观念淡薄纵观中国整个制造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较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更是屈指可数。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分布及其短缺特征分析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分布及其短缺特征分析 摘要:劳动力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投入要素之一,不仅关系制造业的发展,也关系民生中的就业问题,文章对我国制造业中的劳动力行业分布和区域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主要从区域、学历、技能三个侧面勾勒出我国制造业劳动力短缺的结构性特征,描述了我国制造业对劳动力需求特征,为保障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合理培育和配置提供依据。 关键词:制造业;劳动力短缺 2004在东部沿海地区首次出现“民工荒”现象初露劳动力短缺端倪,其后,多地出现招工难的情况,劳动力市场发布的信息显示,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之间缺口有扩大的动向。蔡昉(2005)就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作了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在将来会遭遇劳动力短缺的困扰。根据中国采购与物流联合会发布的制造业PMI中从业人员指数显示,我国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自2012年5月连续13个月持续低迷,充分显现了制造业就业的不景气。本文就中国制造业就业数据对中国制造业劳动力短缺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期详述制造业劳动力短缺的内部结构特征,为制造业合理配置劳动力要素提供依据。 1 制造业就业总量分析 我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从1980年~1990年,大体经历了一个较快增长的时代;从1990年~2000年,基本停滞甚至有所下降;2000年以后,又开始缓慢增长。2000年~2011年,我国总就业人数从72 085万缓慢增长至76 420万,年均增长约0.53%;而制造业就业人数从8 043万增长至11 684万,年均增长3.5%,远高于总就业人数的增长;更多就业流向制造业,说明制造业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而我国就业人数的自然增长速度难以满足制造业的需要,为保证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就必须解决其劳动力需求。 2 就业分布分析 2.1 就业分行业分布 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中制造业包括食品制造业等在内的30个细分行业。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制造业的从业人数达到8 053万人,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质制品业这五个行业的从业人数最多,占制造业行业的39%,这些行业均为资金和技术双重密集型的行业;相对的,其他行业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较高,如橡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食品饮料制造业等,此类行业的就业总和占制造业就业总量的60%左右。 规模以上制造企业从业人数从1998年到2011年增加了1倍多,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平均从业人员增幅最大,达到512%;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相关制品业,家具

分析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对策4.doc

分析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对策4 分析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分析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对策1 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前景的基本趋势应是高加工度化和制造业与其它部门以及 制造业内部各部门的协调发展问题。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此阶段以重装备业发展为主要特征。当前,我国制造业竞争优势水平低下,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与经济发展脱节,外资所占比例偏高,生产率与国外相比没有任何优势,为解决当前制造业难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及中国制造”落后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务必将机制创新、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融于一体,为中国制造业和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大环境,以尽快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地位。 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水之源、木之本,是现代化的原动力,是国家实力的支柱。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制造能力,永远成不了经济强国。我国工业化的进程目前正处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中间阶段,要完全实现工业化,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至少还需要十几年的努力。制造业分为加工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宏观上看,我国制造业发展很快,以至于现在有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说法。这种说法似乎有两个依据:一是制造业对我国出口的贡献;二是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我国已完成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此阶段以劳动密集型产业飞速发展为特点,产业结构轻 型化,我国已将加工制造业在这一阶段发展到极致, “世界制

造工厂”这顶帽子并非浪得虚名,但仅仅局限于消费品领域。随着产业升级,我们已不可避免发展到以装备制造业为主要特征的“重化工业阶段”,也有人称之为“后工业化时代”。装备制造,泛指生产资料的生产,以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为特征,包括能源、机械制造、电子、化学、冶金及建筑材料等工业。根据我国的一般经验,在轻工业为主的阶段, GDP 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安置300 万人就业,而在“重化工业阶段”则降为70 万人。重化工业阶段,必然要遇到各种棘手的社会经济问题,本文以现阶段制造业发展状况出发,试图解决制造业中的一些问题,并为今后制造业的发 展提供一些建议。 1.中国制造业现状 1.1 真实的生产率 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总体规模与德国相当,可以说是个制造大国。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中国的劳动力便宜,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但两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比拼是看生产效率的,即单位产品(或相同产品、产值) 所消耗的人工成本。美国的平均工资是中国的47. 8 倍,但是创造同样多的制造业增加值,美国 的劳动力成本只是中国的1. 3 倍,日本和中国比,这两个指标分别为29. 9 和1. 2 ,这已是十年前的数据,现在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升了很多,换句话讲,我们的生产率在不断降低,大量的低素质劳动者供应市场掩盖了这一趋势。同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