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药师-专业实践能力-讲义-中药调剂学--第一单元 中药处方与处方应付
- 格式:doc
- 大小:972.03 KB
- 文档页数:22
中药调剂学第一单元中药处方与处方应付一、A11、哪项不属于处方的分类A、经方B、土方C、单方D、秘方E、法定处方2、太子参的应付规格是A、孩儿参B、太子参C、童参D、园参E、生太子参3、医师开具的处方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A、1天B、3天C、4天D、5天E、7天4、下列关于处方说法不正确的是A、广义的处方指载有药品名称、数量等内容和制备任何一种制剂的书面文件B、狭义的处方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C、中药处方是载有中药名称、数量、煎服用法等内容和制备任何中药制剂的书面文件,是医师辨证论治的书面记录和凭证,反映了医师的辩证理法和用药要求D、中药处方是医师给中药调剂人员的书面通知。
又是中药调剂工作的依据,也是计价、统计的凭证,具有法律意义。
同时又具有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意义E、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为患者开具的处方专供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使用,不具有法律意义5、医师书写处方前记包括A、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科别或病室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并可添列专科要求的项目B、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名称,处方编号,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室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并可添列专科要求的项目C、处方编号,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室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并可添列专科要求的项目D、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名称,处方编号,费别。
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
科别或病室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并可添列专科要求的项目E、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名称。
处方编号,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
科别或病室等,并可添列专科要求的项目6、下列药物中不宜久煎的是A、阿胶B、薄荷C、三七D、牛黄E、附子7、下列药物在临床使用时不属于冲服的是A、琥珀B、大黄C、蕲蛇D、三七E、鹿茸8、中药处方中,直接写药物正名或炒制,即付蜜炙的是A、小茴香B、大黄C、百合D、延胡索E、香附9、中药处方的正文不包括A、饮片名称B、饮片剂量C、煎煮方法D、患者姓名E、用法用量10、处方中不可少的主要部分,药力居方中之首的是A、药引B、佐药C、使药D、君药E、臣药11、下列不属于修治中去残茎的是A、防风B、龙胆C、香附D、秦艽E、丹参12、下列不属于处方前记内容的是A、医院全称B、开具日期C、患者年龄E、患者住址13、药物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应注明在A、不需要注明B、药名之前C、处方右上角D、处方左上角E、药品之后上方14、医师开汤剂处方时,若对药物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应A、直接告知调剂人员B、注明在药品之后上方,并加括号C、在药名之前写出D、在处方前记中注明E、在处方后记中注明15、下列药物不需后下的是A、鱼腥草B、薄荷C、豆蔻D、降香E、地黄16、矿石类中药因质地坚硬煎煮时应A、烊化B、包煎C、后下D、先煎E、冲服17、下列药物适合烊化服用的是A、羚羊角B、自然铜C、沉香D、海金沙E、鹿角胶18、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麻醉药品处方的印刷用纸为淡红色B、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可按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C、处方审阅人员不得擅自修改处方D、处方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E、药物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应在药名之前写出19、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炮制类术语A、炙B、蒸D、煮E、洗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药药引作用有引药归经和辅助治疗B、引药归经,即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达到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C、药物类药引仅为引经报使类药物,如太阳病用防风、羌活、藁本为引D、食物类药引主要有粳米、蛋黄、蛋清、蜂蜜、西瓜汁等E、酒、醋、盐、茶叶、灯心草、荷梗、荷叶、西瓜翠衣、童便、金汁等也可为药引21、关于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A、失笑散用醋调服,引药入肝经B、太阳病用的防风、羌活、藁本为引,既是其他药物的"向导",又能发挥自己的药效,起引经报使的作用C、酒、醋、盐、童便、这些东西是不能做药引的D、患者服药,往往由于治疗的需要,要求病人忌食某些食物,称之"忌口"E、服桂枝汤禁食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均值得注意22、不属于"脚注"的是A、久煎B、包煎C、另煎D、冲服E、先煎23、要求去毛的A、香附B、丹参C、龙胆D、肉桂E、乌梅24、不属于“焦四仙”的是A、焦神曲B、焦麦芽C、焦山楂D、焦槟榔E、焦枳实25、下列哪种不是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煅制的品种A、牡蛎B、磁石C、赭石D、龟甲E、龙齿26、下列哪种不是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时,即付醋制的品种A、补骨脂C、鸡内金D、乳香E、五味子27、吴茱萸的应付规格为A、吴茱萸B、吴萸C、制吴茱萸D、连吴茱萸E、盐吴茱萸28、玉竹的应付规格为A、制玉竹B、炒玉竹C、肥玉竹D、玉竹E、生玉竹29、中药处方中,直接写药材的正名或炒制时,即付醋制的是A、黄芪B、延胡索C、益智仁D、枳壳E、补骨脂30、中药处方中直接写药材的正名或炒制时,即付炒炭的是A、桑叶B、麦芽C、紫菀D、艾叶E、水蛭31、中药处方中直接写药材的正名或炒制时,即付酒制的是A、厚朴B、穿山甲C、王不留行D、海藻E、山茱萸32、中药处方中,直接写药物正名或炒制,即付蜜制的是A、小茴香B、大黄C、百合D、延胡索E、香附33、下列不属于并开药名的是B、潼白蒺藜C、冬瓜皮子D、马蹄决明E、苍白术34、棱术是什么药的处方合写A、六棱菊、莪术B、三棱、白术C、三棱、莪术D、三棱、苍术E、六棱菊、白术35、“炒三仙”是指A、以下都不对B、炒神曲、炒麦芽、炒山楂C、炒神曲、炒枳实、炒山楂D、炒神曲、炒麦芽、炒谷芽E、炒麦麸、炒麦芽、炒山楂36、苦桔梗的应付规格是A、桔梗片B、南桔梗C、北桔梗D、苦桔梗E、玉桔梗37、下列不属于大黄的处方用名的是A、炒清宁片B、大黄C、酒大黄D、军炭E、清宁片38、开具哪类处方时,应有病历记录A、超剂量药品B、麻醉药品C、精神药品D、医疗用毒性药品E、放射性药品39、关于医师处方有效期正确的是A、超过期限则减去过期天数的剂数B、当日有效C、3日内有效D、7日内有效E、超过期限自行更改日期40、关于处方留存期限错误的是A、已登记的处方由单位负责人批准销毁B、毒性中药处方留存2年C、麻醉中药处方留存3年D、一般药处方留存1个月E、处方留存期满后登记41、海藻、甘草在同一处方中出现时,应A、自行改方后调配B、与其他调剂人员协商后调配C、找出具处方的医生重新签字后调配D、拒绝调配E、照方调配42、关于处方管理制度,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急诊处方的印刷用纸应为淡黄色B、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C、处方中的药品剂量与数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D、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要分别开具处方E、麻醉药品处方保留2年43、关于处方管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处方审阅人员不得擅自修改处方B、处方字迹应当清楚,不得涂改C、处方写实足年龄,婴幼儿写日、月龄D、处方开具三日内有效E、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应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44、普通处方、应急处方、儿科处方应保存A、7年B、1年C、2年D、3年E、4年45、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试用期的医师开具处方,须经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审核并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B、实习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处方,其处方不用上级医师签名也有生效C、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必须与在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重新登记留样备案D、处方有修改,必须在修改处签名及注明修改日期E、处方一律用规范的中文或英文名称书写4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为了方便可以使用"遵医嘱"、"自用"字句C、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必须按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D、为便于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处方,医师开具处方时,除特殊情况外,必须注明临床诊断E、处方审阅人员如遇缺药、超剂量、有配伍禁忌等特殊情况,需要修改处方,不用退回医师修改,可以自行处理47、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时,即付清炒或炒的品种,但哪种药物除外A、苍耳子B、百合C、牛蒡子D、槐花E、王不留行48、下列哪种是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炙)时,即付蜜制(炙)的品种A、芫花B、半夏曲C、延胡索D、枳壳E、槐角49、下列哪种不是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煅时,即付煅制的品种A、牡蛎B、磁石C、赭石D、龟甲E、龙齿50、下列合写错误的是A、生熟地B、赤白芍C、生龙牡D、鳖龟甲E、川草乌51、直接写药物正名或炒制时,即付滑石粉炒制品种A、使君子B、狗肾C、麻黄D、沙苑子E、五味子52、处方用名为熟军,则应付规格是A、生大黄B、炙大黄C、大黄炭D、酒炙熟大黄E、酒炙清宁片53、下列草药正名与别名不一致的是A、莲子——莲实B、决明子——草决明C、千年健——千张纸D、元胡——延胡索E、肉豆蔻——肉蔻54、腹皮子应付大腹皮和A、沙苑子B、冬瓜子C、生槟榔D、决明子E、莪术55、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的是A、哌醋甲酯B、盐酸哌替啶C、青霉素D、氯丙嗪E、盐酸二氢埃托啡56、佐药的作用不包括A、协助主药以加强对主症的治疗作用B、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C、直接治疗各次要病症D、病重邪盛,可能拒药师,配用与君、臣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E、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57、中药处方中直接写药材的正名或炒制时,即付炒炭品的是A、桑叶B、麦芽C、紫菀D、艾叶E、水蛭58、以下不属于川贝母的处方用名的是A、青贝B、大贝C、松贝D、黄炉贝E、川贝59、下列关于医师处方有效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日有效B、3日内有效C、7日内有效E、超过期限则减去过期天数的剂数二、B1、A.君药B.臣药C.佐药D.使药E.药引<1> 、在病重邪盛,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臣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是A B C D E<2> 、引经药或调和药性的药物是A B C D E2、A.河北B.河南C.安徽D.四川E.宁夏<1> 、白芍的道地产区为A B C D E<2> 、牛膝的道地产区为A B C D E3、A.柴胡、元胡B.柴胡、前胡C.前胡、元胡D.赤苓、茯苓E.猪苓、赤苓<1> 、“二胡”是指A B C D E<2> 、“二苓”是指A B C D E4、A.烊化B.泡服C.后下D.包煎E.冲服<1> 、桔梗应采用的煎药方法是A B C D E<2> 、黄明胶应采用的煎药方法是A B C D E<3> 、旋覆花应采用的煎药方法是A B C D E5、A.羚羊角B.车前子C.三七D.自然铜E.阿胶A B C D E<2> 、宜包煎的药物是A B C D E6、A.苍耳子、牛蒡子B.百部、白前C.知母、泽泻D.香附、柴胡E.蒲黄、杜仲<1> 、直接写药物正名或炒制时,即付炒炭的品种A B C D E<2> 、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炙)时,即付醋炙的品种A B C D E7、A.1日常用量B.3日常用量C.5日常用量D.7日常用量E.15日常用量<1> 、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第一类精神药品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A B C D E<2> 、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A B C D E8、A.银杏B.人参C.骨碎补D.远志E.山茱萸<1> 、属于修治中去芦的是A B C D E<2> 、属于修治中去心的是A B C D E<3> 、属于修治中去核的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处方的分类:根据不同时期或条件形成的药方,可以分为经方、时方、法定处方、协定协方、秘方、单方、验方等。
中药调剂学——第一单元中药处方与处方应付组方原则处方(法律、技术、经济三个意义)广义:载有药品名称、数量等内容和制备任何一种制剂的书面文件。
狭义:由注册的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
处方配伍规律“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处方类型处方的意义经济意义技术意义法律意义处方的分类经方、时方、法定处方、协定协方、秘方、单方、验方处方格式处方格式和项目处方常用术语处方常用术语及分类要求炮制炒焦白术、麸炒枳壳、米炒党参、土炒山药、砂炒狗脊、清炒苏子、蜜炙桑叶、盐炙知母、姜汁炙竹茹、油炙淫羊藿、醋煮元胡、煅龙骨、酒蒸地黄、朱砂拌灯心、煨豆蔻、醋煮芫花、燀杏仁;发酵(淡豆豉、神曲、半夏曲)、发芽(麦芽、谷芽)、净提(芒硝)、干馏(鲜竹沥)、制霜(西瓜霜、巴豆霜、鹿角霜)、水飞(朱砂、炉甘石)要求修治丹参、龙胆、防风、秦艽去残茎;桔梗、厚朴、杜仲去皮;银杏、桃仁、大风子、木鳖子去皮壳;枇杷叶、金樱子、骨碎补、香附去毛;人参、牛膝去芦;牡丹皮、地骨皮、巴戟天、远志去心;山茱萸、诃子、山楂、乌梅去核;巴豆、续随子去油;蕲蛇、乌梢蛇去头尾;斑蝥、红娘子去头翅;蛤蚧去头足、鳞片要求产地内蒙的黄芪、甘草,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四川的黄连、附子、川芎,吉林的人参,山西的党参,河南怀庆的牛膝、地黄、山药、菊花,江苏的苍术、薄荷,云南的茯苓、三七,亳州的白芍,浙江桐乡的杭菊,河北安国的祁木香、祁白芷,安徽的牡丹皮,广西蛤蚧,山东金银花、阿胶。
药引(引药归经;协助药物,起辅助治疗作用)处方脚注(指医师开汤剂处方时在某味药的上角或下角处所加的简要要求。
包括炮制法、煎法、服法)药品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之后上方。
对药物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应在药名之前写出。
1.先煎矿石类、贝壳类、动物角甲类饮片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打碎先煎30分钟。
初级中药师-专业实践能力-中药调剂学-中药处方与处方应付[单选题]1.不属于"脚注"的是A.久煎B.包煎C.另煎D.冲服E.先煎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常见的脚注术语(江南博哥)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冲服、烊化、打碎、炒制等。
掌握“中药处方与处方应付”知识点。
[单选题]2.下列合写错误的是A.二地B.赤白芍C.生龙牡D.鳖龟甲E.川草乌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处方药品合写与应付医师处方时,将疗效基本相似,或起协同作用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成一个药名书写,称为“合写”,也称“并开”。
鳖龟甲的合写是错误的。
掌握“中药处方与处方应付”知识点。
[单选题]3.下列哪种是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炙)时,即付蜜制(炙)的品种A.芫花B.半夏曲C.延胡索D.枳壳E.槐角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炙)时,即付蜜制(炙)的品种有黄芪、马兜铃、桑皮、枇杷叶、瓜萎子、槐角、罂粟壳、百合、紫菀、款冬花等。
掌握“中药处方与处方应付”知识点。
[单选题]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为了方便可以使用"遵医嘱"、"自用"字句B.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可以开具在一张处方上C.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必须按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D.为便于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处方,医师开具处方时,除特殊情况外,必须注明临床诊断E.处方审阅人员如遇缺药、超剂量、有配伍禁忌等特殊情况,需要修改处方,不用退回医师修改,可以自行处理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处方管理制度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
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可按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
为便于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处方,医师开具处方时,除特殊情况外,必须注明临床诊断。
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应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中药调剂学——第一单元中药处方与处方应付细目一组方原则要点一处方中药处方是载有中药名称、数量、煎服用法等内容和制备任何中药制剂的书面文件,是医师辨证论治的书面记录和凭证,反映了医师的辨证理法和用药要求。
要点二君臣佐使1.君药是针对发病原因或主症而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药力居方中之首。
2.臣药是协助主药以加强对主症治疗作用的药物或针对兼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有三个意义。
一是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各次要病症的药物。
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其峻烈之性的药物。
三是反佐药,即病重邪盛,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臣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引经药或调和药性的药物。
要点三处方配伍规律药方的组成,不是单味药的药效相加或随意组合,而是有着严谨的法度和内在科学道理的。
调剂人员应当尽可能熟悉这些内容,才能使调剂工作正确无误。
细目二处方类型要点一处方的意义处方在技术、经济及法律上具有重要意义。
其技术意义在于处方写明了医师用药的名称、剂型、剂量及用法用量等信息,是药师配发药品和指导患者用药的重要依据。
其经济意义在于处方是表明患者已经缴纳药费的凭证,也是统计医疗药品消耗,预算采购药品的依据。
其法律意义在于在调查和处理医患纠纷时,处方是重要依据。
若处方书写或调配错误而造成的医疗事故,医师或药剂人员应负法律责任。
要点二处方的分类根据不同时期或条件形成的药方,可以分为经方、时方、法定处方、协定协方、秘方、单方、验方等。
细目三处方格式A型题以下属于后记是A.审核B.数量C.用量D.用法E.规格『正确答案』A细目四处方常用术语要点一处方常用术语及分类(高频考点)医师处方,为了能简明反映一些药物规格或疗效特点,常常采用不同术语。
除写正式名称或别名外,常在药名前附加术语。
以表达对药物炮制、品种、质量等方面的不同要求。
A.反映中药的炮制要求B.反映中药的产地要求C.反映中药的色、味D.反映中药的采时、新陈E.反映中药的品质要求1.处方中书写怀山药是2.处方中书写姜半夏是『正确答案』B、A要点二药引中药药引为中医处方中的辅佐药,其作用有二:一是引药归经,即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达到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
第一单元绪论要点:中药调剂与中药调剂学得概念第二单元调剂人员职责与道德规范细目一:调剂人员职责要点:各级调剂人员职责细目二:调剂人员道德规范要点:1、药学道德得基本原则与道德规范2、调剂人员道德责任与道德准则第三单元中药处方与处方应付细目一:组方原则要点:1、处方得概念2、君臣佐使得概念3、处方配伍规律细目二:处方类型要点:1、处方得意义2、处方得分类3、法定处方4、协定处方5、医师处方细目三:处方格式要点:处方格式与项目细目四:处方常用术语要点:1、处方常用术语及分类2、药引得概念及分类3、处方脚注得含义细目五:处方管理制度要点:处方管理制度细目六:处方药品得规范化名称要点:1、处方药品正名与应付常规2、处方药品合写与应付3、药品别名与应付第四单元中药配伍及用药禁忌细目一:中药配伍要点:1、“七情”配伍得概念及临床意义2、相畏得意义3、相反得意义4、相恶得意义细目二:用药禁忌要点:1、配伍禁忌得概念2、十八反3、十九畏4、妊娠用药禁忌5、中药注射剂得配伍禁忌与中西药物合用配伍禁忌第五单元合理用药细目一:概念要点:1、合理用药得概念2、合理用药得意义与目得细目二:合理用药指导要点:合理用药指导细目三:中药不良反应监测要点: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得概念2、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制度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范围4、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程序细目四:中药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要点:1、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得基本概念2、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制度3、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方法与内容4、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得分类与临床表现5、引起中药不良反应得常见因素及预防与治疗原则细目五:中西药相互作用要点:中西药合用得意义及合用中得不合理配伍细目六:药物经济学简介要点:药物经济学得意义与评价方法第六单元特殊中药得调剂与管理细目一:麻醉中药得调剂与管理要点:1、麻醉中药得概念及品种2、麻醉中药得使用3、麻醉中药处方管理制度细目二:毒性中药得调剂与管理要点:1、毒性中药得概念2、毒性中药得品种与分类3、毒性中药得调配管理制度4、毒性中药得用量用法5、毒性中药处方管理制度6、常见中药中毒反应与治疗得基本原则与知识细目三:贵细中药调剂与管理要点:1、贵细中药得概念2、品种确定原则3、调配与管理制度4、处方管理制度第七单元中药用量与计量细目一:中药用量要点:1、中药剂量得概念2、确定中药剂量得原则3、临床处方得用量规律4、特殊药材得处方用量要点细目二:中药计量及计量工具要点:1、古今度量衡对照及换算2、常用中药计量工具3、戥秤得使用方法第八单元中药调剂设施及工作制度细目一:基本设施要点:1、饮片斗柜及调剂台得构造2、常用调剂工具及用途细目二:斗谱排列原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要点:1、斗谱得排列原则2、特殊中药得存放细目三:调剂用药得供应要点:1、调剂用药供应2、查斗、装斗、调配、保管得关系细目四:调剂工作制度要点:1、审方制度2、计价制度3、调配制度4、复核制度5、发药制度第九单元饮片调剂操作规程细目一:收方要点:收方与处方审查细目二:计价要点:计价得原则与方法细目三:调配要点:中药处方得调配方法及注意事项细目四:复核要点:复核得工作程序细目五:发药要点:发药得工作程序细目六:调剂质量管理要点:1、配发药剂得质量要点2、检查方法及质量评定细目七:常用中药传统术语要点:常用中药传统术语第十单元中成药调剂操作规程细目一:中成药调剂操作规程要点:1、中成药调剂得基本概念2、中成药调剂得操作规程3、药品有效期得推算及判定细目二:中成药处方药要点:1、中成药处方药得基本概念2、常用中成药处方药得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三:中成药非处方药要点:1、中成药非处方药得基本概念2、非处方药得遴选原则3、常用中成药非处方药品种细目四:医疗机构自制制剂要点:1、医疗机构自制制剂基本概念2、医疗机构自制制剂配制规范3、医疗机构自制制剂使用注意第十一单元中药临方炮制细目一:中药临方炮制得基本要点要点:1、中药临方炮制得基本要点2、常用工具细目二:中药临方炮制方法要点:1、需临方碾捣或揉搓得药物性质及目得2、炒法得分类及操作要点3、炙法得分类及操作要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4、煅法操作要点5、蒸法操作要点6、煮法操作要点7、煨法操作要点8、水飞法操作要点第十二单元中药煎服细目一:煎药1、汤剂得分类2、汤剂得煎煮3、中药特殊煎药方法细目二:服药要点:1、服药温度2、服药剂量3、服药时间4、服药饮食禁忌细目三:煎药工作制度及操作常规要点:1、煎药工作制度2、煎药操作常规第十三单元药品采购与供应细目一:药品采购供应要点:1、医院药品采购原则2、药品采购供应程序细目二:药品入库验收要点:1、中药饮片得质量要点与入库验收2、中成药得质量要点与入库验收3、药品批准文号得表示方法与表示意义第十四单元中药品质变异细目一:霉变要点:1、中药发霉得原因2、预防中药霉变得措施3、常见得霉菌种类细目二:虫蛀要点:1、常见得中药害虫2、中药害虫得危害性3、害虫得主要来源4、害虫蛀蚀得防治措施细目三:变色要点:1、中药变色得原因及预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易变色得中药种类细目四:泛油要点:1、中药泛油得原因2、易泛油得中药品种细目五:气味散失1、气味散失得概念2、气味散失得原因3、易散失气味得中药品种细目六:其她变异现象要点:1、风化得概念与原因2、潮解溶化得概念与原因3、粘连得概念与原因4、腐烂得概念与原因5、易风化、潮解溶化、粘连、腐烂得中药品种第十五单元影响中药品质变异得因素细目一:中药变质得自身因素要点:1、中药得含水量与贮藏中药得安全水分2、中药水分与化学成分得关系3、中药得水分测试方法4、吸湿性与吸湿率细目二:中药变质得环境因素要点:1、中药变质得环境因素得种类2、影响虫霉生长发育得几个温度范围3、影响虫霉生长发育得几个湿度范围4、空气对中药变质得影响5、日光对中药变质得影响6、霉菌对中药变质得影响7、害虫对中药变质得影响8、N2、O2、CO2等气体对中药得影响及相互作用第十六单元中药养护技术细目一:干燥养护技术要点:1、干燥养护技术得种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曝晒法操作方法3、曝晒法注意事项4、曝晒法适应品种5、摊晾法操作方法6、摊晾法注意事项7、摊晾法适应品种8、高温烘燥法操作方法9、高温烘燥法注意事项10、高温烘燥法适应品种11、石灰干燥法操作方法12、石灰干燥法注意事项13、石灰干燥法适应品种14、木炭干燥法操作方法15、翻垛通风法操作方法16、密封吸湿法操作方法细目二:冷藏养护技术要点:1、冷藏养护得优缺点2、对温度得要求及适应品种细目三:埋藏养护技术要点:1、埋藏法得种类2、操作要点及适宜品种细目四:化学药剂养护技术要点:1、概念2、分类3、与中药接触得杀虫防霉剂得种类细目五:对抗同贮养护技术要点:1、对抗同贮养护技术得概念及原理2、常见得同贮药物细目六:无公害气调养护技术要点:气调养护得概念及原理第十七单元常用中药得养护细目一:常用中药材得养护要点:1、根及根茎类药材得养护2、叶、花、全草类中药得养护3、果实与种子类药材得养护4、茎皮类药材得养护5、菌类药材得养护6、动物类药材得养护7、贵细药养护与保管得特点8、鲜药养护与保管得特点细目二:中药饮片与炮制品得养护要点:1、饮片与炮制品得养护方法2、饮片与炮制品得变异现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细目三:中成药养护要点:1、常见中成药剂型得养护技术2、中成药常见得变质现象3、影响中成药变异得主要原因第十八单元医院药检工作及药品质量管理要点:1、药检室得设置2、工作职责与制度3、常用得药检方法及要点。
初级中药师中药调剂学复习材料中药调剂学第一单元绪论中药调剂:是指中药房、中药店的调价人员根据医师处方要求,按照配方程序和原则,及时、准确地调配和发售中药饮片或中成药的一项操作技术。
中药调剂学:研究中药饮片或中成药调配、服用及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第二单元调剂人员的职责与职业道德规范一、各级调剂人员的职责(一) 主任中药师职责1、主持药房或调剂室的技术工作。
2、指导并参与复杂的药剂调配和制剂,确保配发的药品质量。
3、督促检查毒、麻、贵重中药等药品的使用管理,以及药品的检验和鉴定工作,负责本单位所有药品质量。
4、深入各科室了解用药和管理情况,征求意见,介绍新药,必要时参加院内疑难病例会诊及病例讨论。
5、组织开展科学研究,进行加工炮制方法和医院院内制剂的配制工作,改进调剂服务质量,指导技术革新和新技术的应用等。
6、担负教学工作、指导研究生、进修生、实习生学习,做好本科人员的技术考核和业务学习。
副主任药师协助主任药师工作,在无主任药师的情况下,执行主任中药师职责。
(二) 主管中药师职责1、在主任的指导下工作。
2、指导药品调剂、制剂、煎药和加工炮制,负责药品的检验、鉴定,保证所在岗位药品质量符合药典、局颁药品标准和中药炮制规范等规定。
3、经常深入各科室了解用药和管理情况,征求用药意见,并在主任药师的指导下介绍新药。
4、检查毒性中药、麻醉中药和贵重中药及其他药品的使用情况、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上报。
5、参加科学研究,进行加工炮制方法和医院院内制剂的配制。
6、担任进修、实习人员的教学培训工作,协助组织技术人员的业务学习。
(三) 中药师的职责1、在上级药师的指导下工作。
2、参加药品调配、制剂、煎药和药材加工炮制,在主管药师的指导下负责所在岗位的药品检验、鉴定和仪器的使用保养,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药典、局颁药品标准和中药炮制规范等规定。
3、经常深入临床科室了解药品的使用情况,征求用药意见,4、检查所在岗位毒性中药、麻醉中药和贵重中药的使用情况、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上报。
中级主管中药师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1-1(总分50,考试时间90分钟)A型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火烧能产生紫红色烟雾,含有靛蓝及靛玉红的药材是( )A.板蓝根B.青黛C.蓼大青叶D.大青叶E.马蓝叶2. 中药处方载有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中药名称B.中药数量C.中药的煎法D.中药的服用方法E.中药的性状3. 红参的炮制方法是( )A.清蒸B.酒蒸C.清水煮D.甘草水煮E.晒干4. 将鲜人参除去不定根、支根、须根、蒸3小时左右,晒干或烘干后的药材名称是( )A.生晒参B.白参C.红参D.红直须E.活性参5. 雄黄炮制忌用( )A.加水研磨法B.机械研磨法C.煅后水飞法D.水飞法E.手工研磨法6. 蜜炙麻黄绒适用于( )A.表寒实证B.外感风热C.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体虚患者D.表证较轻而肺气变咳嗽气喘者E.外感风寒之老年、幼儿、体虚者7. 关于商陆横切面特征准确的描述是( )A.具有偏心性半圆形B.有多个凹凸不平的同心性环纹C.有数个放射状的纹理D.具数个由纤维形成的浅棕色同心环纹E.皮部呈红棕色环纹8. 枇杷叶蜜炙的目的是( )A.增强补中益气作用B.缓和药性C.矫臭矫味D.增强润肺止咳作用E.降低毒性9. 下面哪个不属于“四大怀药”( )A.山药B.生地黄C.白芷D.菊花E.牛膝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收载的成方制剂称为( )A.经方B.时方C.法定处方D.秘方E.验方11. 花粉粒表面有细点状条形、辐射状雕纹的药材是( )A.丁香B.金银花C.洋金花D.槐花E.闹羊花1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黄柏炒炭后小檗碱含量增高B.杜仲炮制后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增高C.车前子盐炙后黄酮类成分含量增高D.柴胡醋炙后挥发油含量降低E.川芎酒炙后总生物碱含量增加13. 麻黄汤中炙甘草的作用是( )A.君药B.臣药C.佐药D.使药E.以上均非14. 以下哪一项不是主任中药师的职责( )A.指导并参与复杂的药剂调配和制剂工作B.组织开展科学研究C.担负教学工作,指导研究生学习D.在主管中药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E.主持药剂科和调剂室的日常工作15. 西瓜霜的成品颜色为( )A.白色B.灰白色C.乳白色D.黄白色E.淡黄色16. 下列属于狭叶番泻叶特征的是( )A.单叶,卵形,基部不对称B.呈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叶端急尖,并有锐刺,全缘,叶基部稍不对称。
中药调剂学——第一单元中药处方与处方应付组方原则处方(法律、技术、经济三个意义)广义:载有药品名称、数量等内容和制备任何一种制剂的书面文件。
狭义:由注册的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
处方配伍规律“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处方类型处方的意义经济意义技术意义法律意义处方的分类经方、时方、法定处方、协定协方、秘方、单方、验方处方格式处方格式和项目处方常用术语处方常用术语及分类要求炮制炒焦白术、麸炒枳壳、米炒党参、土炒山药、砂炒狗脊、清炒苏子、蜜炙桑叶、盐炙知母、姜汁炙竹茹、油炙淫羊藿、醋煮元胡、煅龙骨、酒蒸地黄、朱砂拌灯心、煨豆蔻、醋煮芫花、燀杏仁;发酵(淡豆豉、神曲、半夏曲)、发芽(麦芽、谷芽)、净提(芒硝)、干馏(鲜竹沥)、制霜(西瓜霜、巴豆霜、鹿角霜)、水飞(朱砂、炉甘石)要求修治丹参、龙胆、防风、秦艽去残茎;桔梗、厚朴、杜仲去皮;银杏、桃仁、大风子、木鳖子去皮壳;枇杷叶、金樱子、骨碎补、香附去毛;人参、牛膝去芦;牡丹皮、地骨皮、巴戟天、远志去心;山茱萸、诃子、山楂、乌梅去核;巴豆、续随子去油;蕲蛇、乌梢蛇去头尾;斑蝥、红娘子去头翅;蛤蚧去头足、鳞片要求产地内蒙的黄芪、甘草,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四川的黄连、附子、川芎,吉林的人参,山西的党参,河南怀庆的牛膝、地黄、山药、菊花,江苏的苍术、薄荷,云南的茯苓、三七,亳州的白芍,浙江桐乡的杭菊,河北安国的祁木香、祁白芷,安徽的牡丹皮,广西蛤蚧,山东金银花、阿胶。
药引(引药归经;协助药物,起辅助治疗作用)处方脚注(指医师开汤剂处方时在某味药的上角或下角处所加的简要要求。
包括炮制法、煎法、服法)药品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之后上方。
对药物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应在药名之前写出。
1.先煎矿石类、贝壳类、动物角甲类饮片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打碎先煎30分钟。
某些有毒饮片可经过煎煮1-2小时,达到降低毒性或消除毒性的目的。
(制川乌和制草乌、附子、半夏、天南星、雷公藤等)2.后下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不宜久煎,以免成分散失。
(薄荷、砂仁、豆蔻、降香、沉香、鱼腥草)含有久煎后有效成分易破坏的饮片也需后下。
(钩藤、苦杏仁、徐长卿、大黄)一些质地松泡的药材也需要后下。
(香薷、青蒿、茵陈、浮萍、葱白)3.包煎含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在煎煮过程中易黏糊锅底(车前子、葶苈子)富含绒毛的饮片宜包煎,以免脱落的绒毛混入煎液后刺激咽喉,引起咳嗽。
(旋覆花、辛夷、枇杷叶、石韦、骨碎补等)花粉等微小饮片因总表面积大、疏水性强,避免漂浮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
(蒲黄、海金沙、蛤粉、六一散)有特殊气味的(五灵脂、儿茶)4.另煎贵重药材(人参、西洋参、西红花、羚羊角、野山参、朝鲜参、三七、金钗石斛、鹿茸、犀角、羚羊角片、珍珠、胎盘、海狗肾、蛤蚧、冬虫夏草)5.冲服用量少、贵重的宜研成粉末用药液冲服。
(三七、鹿茸、羚羊角粉、紫河车、蕲蛇、金钱白花蛇、琥珀、雷丸、沉香、麝香、朱砂,液体类如胆汁、生姜汁、竹沥、蜂蜜、杏仁水、糖浆,易熔化的矿物类或树脂类,如食盐、芒硝、硇砂、硼砂、胆矾、松香、血竭)6.烊化胶类、蜜膏类中药不宜与群药同煎,以免煎液黏糊而影响其他有效成分的煎出及结底糊化7.泡服花叶类及部分易浸出有效成分的药材,用开水浸泡代茶频服。
(金银花、红花、西红花、菊花,桑叶、竹叶、香薷、大青叶、藿香、薄荷,胖大海、地丁、蒲公英、桔梗、麦冬)处方管理制度处方书写规则1.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2.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3.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修改处签名加日期。
4.药品名称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没有中文名称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英、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能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5.患者年龄使用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使用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6.西药、中成药可以分别开或开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单独开具处方。
7.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8.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
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9.药品用法用量按照药品说明书,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10.除特殊情况外,应注明临床诊断。
11.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画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12.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随意更改,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剂量与数量书写:阿拉伯数字。
重量以克(g)、毫克(mg)、微克(μg)、纳克(ng)为单位;容量以升(L)、毫升(mL)为单位;国际单位(IU)、单位(U);中药饮片以克(g)为单位。
片、丸、胶囊、颗粒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溶液剂支、瓶为单位;软膏剂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含量;中药饮片以剂(付)为单位。
处方效期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要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
处方用量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特殊管理药品的处方开具的限制开具特殊管理药品处方的一般规定:按照卫生部制定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首诊医师应当亲自诊查患者,建立相应的病历,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
除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外,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
病历中留存复印件: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患者户口簿、身份证或其他相关有效身份证明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电子处方利用计算机开具、传递普通处方时,应当同时打印纸质处方,格式与手写一致;纸质处方签名或盖章有效。
药师核发药品时,应当核对纸质处方,无误后发给药品,电子与纸质处方同时保存备查。
处方保管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期限1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2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3年。
医疗机构应当对麻、精处方开具情况、按照麻和精品种、规格对消耗量进行专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发药日期、患者姓名、用药数量。
专册保存期限为3年。
处方药品的规范化名称处方药品的正名与应付常规1.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炙)时,即付清炒或炒的品种黑芝麻、花椒、使君子、郁李仁、白果、紫苏子、火麻仁、茺蔚子、莲子、冬瓜仁、牵牛子、槐花、九香虫、芥子、蔓荆子、王不留行、苍耳子、牛蒡子、决明子、冬瓜子、僵蚕、蛇蜕、神曲、麦芽、山楂、莱菔子、酸枣仁、薏苡仁、谷芽、芡实、半夏曲2.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炙)时,即付蜜炙的品种百部、白前、旋覆花、麻黄、金樱子、升麻、白薇、瓜蒌皮、瓜蒌、黄芪、马兜铃、桑白皮、枇杷叶、瓜蒌子、槐角、罂粟壳、紫菀、款冬花3.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炙)时,即付盐炙的品种知母、泽泻、补骨脂、沙苑子、荔枝核、菟丝子、韭菜子、橘核、蒺藜、车前子、小茴香、胡芦巴、益智仁、巴戟天、杜仲4.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炙)时,即付醋炙的品种香附、鸡内金、乳香、没药、五灵脂、延胡索、五味子、大戟、甘遂、芫花、商陆、莪术、狼毒、柴胡、青皮5.直接写药物正名或炒制时,即付滑石粉炒制品种狗肾、牛鞭、鹿筋、鹿鞭、象皮、刺猬皮、水蛭6.直接写药物正名或炒制时,即付炒炭的品种艾叶、地榆、炮姜、侧柏叶、蒲黄、杜仲、棕榈7.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煅时,即付煅制的品种龙骨、龙齿、牡蛎、磁石、赭石、海浮石、禹粮石、炉甘石、瓦楞子、花蕊石、自然铜、寒水石、血余8.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时,即付砂烫、蛤粉烫的品种龟板、鳖甲、穿山甲、阿胶、狗脊、骨碎补、马钱子9.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制(炙)时,即付姜汁制的品种竹茹、厚朴、草果10.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制(炙)时,即付酒炙的品种熟地黄、山茱萸、肉苁蓉、黄精、女贞子、常山、乌梢蛇、蕲蛇、桑枝、地龙、续断、仙茅等11.直接写药物正名,即付炒黄的品种麦芽、谷芽、山楂、牵牛子、紫苏子、莱菔子、王不留行、苍耳子、牛蒡子、白芥子、酸枣仁、决明子、扁豆、葶苈子、火麻仁、蔓荆子12.直接写药物正名,即付漂去咸味的品种昆布、海藻、海螵蛸等处方药品的合写与应付(并开)凡用量写“各”字,二种药应各称此分量,如赤白芍各10g,则称赤芍10g,白芍10g;若只写赤白芍10g,则赤芍、白芍各称5g。
药品别名与应付土鳖虫、芎例题不可先煎的饮片是()A.矿石类B.贝壳类C.动物角甲类D.气味芳香类E.根及根茎类『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气味芳香类中药大多含有挥发油,若先煎时间较长则造成有效成分散失。
知识点:处方脚注处方中写“二乌”是指()A.生何首乌、制何首乌B.生川乌、生草乌C.制川乌、制草乌D.何首乌、乌药E.乌药、制草乌『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二乌”是指制川乌、制草乌的并开药,二者均可散寒、除湿通络,在治疗风寒湿痹证常配伍使用。
知识点:处方药品的合写与应付处方写“远志”时应付()A.朱砂拌远志B.甘草水制远志C.蜜炙远志D.远志炭E.生远志『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远志入药需用甘草水制,以缓和其对咽喉的刺激性,处方写“远志”,即付甘草水制远志。
知识点:药品别名与应付小贴士刘寄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