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的种类与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9
消毒剂的种类及应用一、化学消毒剂的基本分类按用途分类:环境消毒剂与带畜(禽)体表消毒剂(包括饮水、器械等)按杀菌能力分类:⑴高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各种微生物。
⑵中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除细菌芽胞在外的各种微生物。
⑶低效(水平)消毒剂:即只能杀灭抵抗力比较弱的微生物,不能杀灭细菌芽胞、真菌与结核杆菌,也不能杀灭如肝炎病毒等抗力强的病毒与抗力强的细菌繁殖体的。
按物品性状:固体、液体、气体按化学性质分类(一)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指能产生具有杀菌能力的活性氧的消毒剂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臭氧、二氧化氯等杜邦子公司Antec的“Virkon”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剂等。
缺陷及危害: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不稳定、刺激性强,长期使用对人与动物眼睛、呼吸道黏膜、环境有强力的破坏过氧化物消毒剂性能对照表有机含氯消毒剂性能对照表非离子型:元素碘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聚维酮碘(PVP-I)、聚醇醚碘(NP-I)、聚乙烯醇碘(PVA-I)、聚乙二醇碘(PEG-I。
使用最广泛的就是PVP-I与NP-I。
阳离子型:元素碘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季铵盐碘阴离子型:元素碘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烷基磺酸盐碘(3)其她复合型:碘酸溶液(百菌消:碘、硫酸、磷酸、表面活性剂)等碘制剂性能对照表(四)醛类:能产生自由醛基再适当条件下与微生物的蛋白质及某些其她成分发生反应。
甲醛、戊二醛、聚甲醛等,目前最新的器械醛消毒剂就是邻苯二甲醛OPA。
危害:甲醛、聚甲醛具有高度刺激性、高致癌。
醛类消毒剂性能对照表缺陷与危害:苯酚、甲酚、二甲苯酚与双酚类、复合酚等(氯甲酚除外)具有强致癌及蓄积毒性,酚臭味重。
酚类消毒剂性能对照表就是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主要有:氯己定(洗必泰)等二胍类消毒剂,苯扎溴铵(又称新洁尔灭或溴苄烷铵,即十二烷基二甲基苯甲基溴化铵)、度米芬(又称消毒宁,即十二烷基二甲基乙苯氧乙基溴化铵)双链季铵盐消毒剂:百毒杀(50%双癸基二甲基溴化铵)、新洁灵消毒液(溴化双(十二烷基二甲基)乙撑二铵)、四烷基铵盐(拜洁)消毒剂性能对照表高锰酸钾、高铁酸钾、固体氧化电位次氯酸钠消毒剂等等(十)酸碱类:醋酸、烧碱(火碱/氢氧化钠)、石灰等(仅作为一次性空舍消毒)消毒剂性能对照表防止致病菌产生耐药性全面杀灭原微生物(a)避免消毒谱不广,(b)避免环境的干扰。
消毒药品种类繁多,按其性质可分为:醇类、碘类、酸类、碱类、卤素类、酚类、氧化剂类、挥发性烷化剂类等,下面主要介绍饲养场常用的几种消毒药:1、氢氧化钠(又称苛性钠、烧碱或火碱):碱类消毒剂,粗制品为白色不透明固体,有块、片、粒、棒等形状;成溶液状态的俗称液碱,主要用于场地、栏舍等消毒。
2—4%溶液可杀死病毒和繁殖型细菌,30%溶液10分钟可杀死芽孢,4%溶液45分钟杀死芽孢,如加入10%食盐能增强杀芽孢能力。
实践中常以2%的溶液用于消毒,消毒1—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2、石灰(生石灰):碱类消毒剂,主要成分是CaO,加水即成氢氧化钙,俗名熟石灰或消石灰,具有强碱性,但水溶性小,解离出来的氢氧根离子不多,消毒作用不强。
1%石灰水杀死一般的繁殖型细菌要数小时,3%石灰水杀死沙门氏菌要1小时,对芽孢和结核菌无效。
其最大的特点是价廉易得。
实践中,20份石灰加水到100份制成石灰乳,用于涂刷墙体、栏舍、地面等,或直接加石灰于被消毒的液体中,或撒在阴湿地面、粪池周围及污水沟等处消毒。
3、赛可新(Selko-pH):酸类消毒剂,主要成分是复合有机酸,用于饮水消毒,用量为每升饮水添加1.0—3.0毫升。
4、农福:酸类消毒剂,由有机酸、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量杀微生物剂混合而成。
对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等都有杀灭作用。
常规喷雾消毒作1:200稀释,每平方米使用稀释液300毫升;多孔表面或有疫情时,作1:100稀释,每平方米使用稀释液300毫升;消毒池作1:100稀释,至少每周更换一次。
5、醋酸:酸类消毒剂,用于空气熏蒸消毒,按每立方米空间3—10毫升,加1—2倍水稀释,加热蒸发。
可带畜、禽消毒,用时须密闭门和窗。
市售酸醋可直接加热熏蒸。
6、漂白粉:卤素类消毒剂,灰白色粉末状,有氯臭,难溶于水,易吸潮分解,宜密闭、干燥处储存。
杀菌作用快而强,价廉而有效,广泛应用于栏舍、地面、粪池、排泄物、车辆、饮水等消毒。
饮水消毒可在1000公斤河水或井水中加6—10克漂白粉,10—30分钟后即可饮用;地面和路面可撒干粉再洒水;粪便和污水可按1:5的用量,一边搅拌,一边加入漂白粉。
杀菌消毒剂的种类及用途
杀菌剂从大范围来说分为农业杀菌剂和工业杀菌剂,杀菌剂又称杀生剂、杀菌灭藻剂,其应用原理是有效的控制和杀死水系统中的微生物-细菌、真菌和藻类,从而保护水质。
按照杀菌机理杀菌剂又分为氧化性杀菌剂和非氧化性杀菌剂。
氧化性杀菌剂通常为强氧化剂,主要通过与细菌体内代谢酶发生氧化作用而达到杀菌目的。
常用氧化性杀菌剂有氯气、二氧化氯、溴、臭氧、过氧化氢等。
非氧化性杀菌剂是以致毒剂的方式作用于微生物的特殊部位,从而破坏微生物的细胞或者生命体而达到杀菌效果,常见非氧化性杀菌剂有氯酚类、异噻唑啉酮、季铵盐类等。
杀菌剂在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五部分:
季铵盐类杀菌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聚季铵盐等
2、含氯杀菌剂:氯气、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三氯异氰尿酸钠等。
3、过氧化物杀菌剂:双氧水、过氧乙酸等
4、唑啉类:异噻唑啉酮、苯并异噻唑啉酮等
5、醛类:戊二醛等。
家用消毒液种类:1、84消毒液、过氧乙酸:主要用于医院等公共场所的地面、墙壁、门窗等处的消毒,腐蚀性比较强,不适合家用;可以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汽车车厢消毒;家用洗衣机每两三个月可以用84消毒液消毒一次;2、94消毒液:以复合季铵盐为主要成分,无毒、无异味、无腐蚀、无刺激,可以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和致病性酵母菌;可快速杀灭水果、衣物、餐具等各种器皿及物体表面的细菌和病毒;3、滴露、来苏水:比较适合家用,可杀灭细菌;一般洗衣机一滚筒水中加入3到5滴即可;还可加水配成1%到5%的溶液,将衣服、被单放在其中浸泡半小时到一小时再用水清洗;也可配成1%到3%的溶液,用来擦拭室内家具、地板;4、漂白粉:1%到3%的漂白粉配制的液体可以用于喷洒或擦拭浴室、厕所;0.5%的漂白粉液还可以浸泡碗杯、痰盂、便盆及污染的衣物等;5、高锰酸钾:适合用于瓜果、蔬菜的消毒,但浸泡的时间必须在5分钟以上;今很多人家里都会使用消毒液来给家居环境消毒,认为这样可以保证室内环境的清洁卫生,防止疾病的传染;然而,消毒液的使用也是有一定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太过频繁的使用消毒液,会对家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降低免疫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消毒液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家用消毒液使用方法:1、一般情况下,家庭只需要清洁卫生,无须进行消毒;当家中出现病人时,尤其是传染病病人时,或者外人来访后,才有必要进行消毒;2、对于一般家庭,在选择消毒方法时应尽量选用物理消毒的方法,如蒸煮、暴晒;餐具消毒宜首选煮沸消毒,或者消毒柜;衣物、被褥主要采用在阳光下曝晒的方法;室内空气消毒主要采取定期开窗通风;洗手时,如果没有接触患者,使用普通肥皂和流动水即可;3、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楼梯扶手、脚垫、水龙头等重点部位进行消毒,不要全房大面积喷洒消毒剂;4、对于洗脸面盆和座便器,只需要对表面适量喷洒消毒,消毒后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否则会腐蚀管网;地漏及下水道,不要专门加消毒剂消毒,因为对地漏或下水道消毒通常起不到消毒防病的目的,还会腐蚀管网,带来后患;5、不要遗漏重点物品的消毒,如洗碗布,由于使用频繁,经常处于湿润状态,而且接触饭菜等有机物比较多,十分有利于细菌的滋生,因此应经常暴晒、煮沸消毒;6、宠物的窝巢应经常进行消毒;家用消毒液使用原则:1、合理配置浓度:化学消毒剂只有达到一定的浓度才有消毒效果,浓度太低不能消除病原微生物,浓度太高可能对消毒对象产生明显的破坏作用,并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伤害;消毒剂浓度不是越高越好;2、严格规定时间:消毒剂只有作用一定的时间才有消毒效果,有的消毒剂杀菌作用快速,有的就较慢,不同的消毒剂和不同的消毒对象可能需要的作用时间是不相同的,要保证消毒有效必须让消毒剂与消毒对象作用一定的时间;3、确保使用安全:目前市场上的多数化学消毒剂对人体和物品有一定的危害,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消毒剂直接接触人体,万一不慎溅入眼睛应立即用清水冲洗;为安全起见,配制消毒剂时应该戴手套戴眼镜,避免小孩在场;4、减少影响因素:消毒效果与消毒对象的性质有关,含有有机物的物品可能影响消毒效果;消毒前应该尽量使消毒对象清洁,对餐饮具、家具消毒时最好先清洁后消毒;由于消毒物品上的水分可能降低消毒剂的浓度,消毒对象在消毒时应比较干燥;5、化学消毒液现配现用:多数化学消毒剂不稳定,特别是遇水稀释后,更易分解,须现配现用,不可重复使用;重复使用会造成消毒液污染,消毒效果下降;6、科学实施消毒:不同的消毒剂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效果不同,不同的微生物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也不同;一般家用消毒剂只是对一些常见微生物有杀灭作用,对一些抵抗力较强的微生物可能没有消毒作用;因此,如果家庭中出现了传染病人,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要求采取消毒措施;家用消毒液使用注意事项:1、家庭中如有婴幼儿、孕妇、老人等免疫力低下者,或者病人时,慎用消毒剂;如果没有传染病病人,最好不用消毒剂消毒;2、避免使用酒瓶、饮料瓶盛装消毒剂,以免误用;放消毒液的瓶子,不要用饮料瓶代替,以免大人或者孩子误饮而中毒;如果用其他瓶子装,一定要注明“消毒剂”字样;家庭中存放的消毒剂要放置在小孩不能接触到的地方,或上锁保存;3、正确选用并按照说明使用化学消毒剂,使用前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严格按照消毒药物使用浓度、使用量及消毒作用时间操作;4、施药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防护手套、眼镜等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原液;凡是用消毒剂浸泡过的东西最后必须要清洗干净,去除残留;5、空气消毒一般选用开窗通风即可,如有特殊要求,必须使用消毒剂喷雾或紫外线直接照射时,必需在室内无人的状态下进行,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6、使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消毒时,为了保证消毒效果,消毒时要关闭门窗,消毒完成后应打开门窗通风,待气味散尽后家人再进入;7、在进行消毒时,如果皮肤或者身体其它部位对消毒剂过敏,出现过敏症状,应当停用此种消毒剂,并在医师的指导下酌情使用抗过敏药;。
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因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酒精类消毒剂:1、使用方法:用无菌棉拭或无菌纱布蘸取本品,在消毒部位皮肤进行擦拭2遍以上,再用棉拭或无菌纱布蘸取75%医用乙醇擦拭脱碘。
2、注意事项:外用消毒液,禁止口服。
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对酒精过敏者慎用。
密封、避光,置于阴凉通风处保存。
易燃,远离火源。
●含溴消毒剂:1、使用方法:物体表面消毒时,使用浓度500mg/L。
2、注意事项:含溴消毒剂为外用品,不得口服。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1、使用方法:物体表面消毒时,使用浓度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注意事项:液体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有腐蚀性,对眼睛、黏膜和皮肤有刺激性,有灼伤危险,若不慎接触,应当用大量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在实施消毒作业时,应当佩戴个人防护用具。
如出现容器破裂或渗漏现象,应当用大量水冲洗,或用沙子、惰性吸收剂吸收残液,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易燃易爆,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与还原剂接触,遇金属粉末有燃烧爆炸危险。
另外,使用消毒剂时还需注意以下事项:1、遵循产品说明书:严格遵循消毒产品说明书,按照有关规定科学合理使用消毒剂,避免和减少消毒剂的滥用。
2、避免超范围使用:消毒产品只能用在说明书标识的对象上,不可超范围使用。
3、注意个人防护:在特殊场合配制和使用高浓度消毒剂,或长时间使用消毒剂时,应穿戴合适防护用品,如防毒面罩(注意不是口罩)、防护手套(可用乳胶或橡胶手套,不可使用棉布或棉线手套)。
未穿戴合适防护用品,不可在密闭空间内配制和使用消毒剂。
4、注意保存:家庭要安全保存消毒剂,不要使用饮料瓶盛放消毒液体,消毒剂要放在儿童不能获得的阴凉处。
请注意,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因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务必在使用前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要求正确使用。
同时,也要注意个人防护和消毒剂的安全保存,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常用化学防腐剂和消毒剂的种类及作用原理。
化学防腐剂和消毒剂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这些化学物质可以有效杀灭病毒和细菌,保护我们的生活安全,防止疾病的传播。
下面,我们将分步骤介绍一些常用的化学防腐剂和消毒剂的种类和作用原理。
一、化学防腐剂化学防腐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和化妆品等行业,主要作用是防止产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变质和腐败,从而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常用的化学防腐剂包括:1、苯甲酸及其钠盐(benzoic acid and its sodium salt)苯甲酸及其钠盐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可以控制细菌和酵母菌的生长,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2、山梨酸及其钾盐(sorbic acid and its potassium salt)山梨酸及其钾盐是一种生产肉类、奶制品、果汁和糕点等食品的常用防腐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
3、乙酸及其钠盐(acetic acid and its sodium salt)乙酸及其钠盐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酸味剂和防腐剂,可以有效杀灭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
二、化学消毒剂化学消毒剂可以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预防疾病的传播。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以下几种:1、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次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可用于消毒水果、蔬菜、食品加工设备和日常生活用品等,极具杀菌作用,但对于金属设备可能存在腐蚀的风险。
2、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过氧化氢可以杀灭多种细菌、病毒和真菌,广泛应用于医疗、实验室和日常生活用品的消毒中。
同时,它在被分解后能够转化为氧气和水,对环境无害。
3、戊醛(Glutaraldehyde )戊醛是一种消毒剂,具有极强的消毒能力,能够杀灭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
但这种化学物质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性,需要在严格的操作条件下使用。
总的来说,化学防腐剂和消毒剂是当代生活不可缺少的物品,它们可以有效抵御病菌和病毒,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全。
消毒剂的种类及应用
一、化学消毒剂的基本分类
按用途分类:
环境消毒剂和带畜(禽)体表消毒剂(包括饮水、器械等)
按杀菌能力分类:
⑴高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各种微生物。
⑵中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除细菌芽胞在外的各种微生物。
⑶低效(水平)消毒剂:即只能杀灭抵抗力比较弱的微生物,不能
杀灭细菌芽胞、真菌和结核杆菌,也不能杀灭如肝炎病毒
等抗力强的病毒和抗力强的细菌繁殖体的。
按物品性状:
固体、液体、气体
按化学性质分类
(一)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指能产生具有杀菌能力的活性氧的消毒剂
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臭氧、二氧化氯等杜邦子公司
Antec的“Virkon”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剂等。
缺陷及危害: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不稳定、刺激性强,长期使用对人和动物眼睛、呼吸道黏膜、环境有强力的破坏
过氧化物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有机含氯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非离子型:元素碘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聚维酮碘(PVP-I)、聚醇醚碘(NP-I)、聚乙烯醇碘(PVA-I)、聚乙二醇碘(PEG-I。
使用
最广泛的是PVP-I和NP-I。
阳离子型:元素碘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季铵盐碘
阴离子型:元素碘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烷基磺酸盐碘
(3)其他复合型:碘酸溶液(百菌消:碘、硫酸、磷酸、表面活性剂)等
碘制剂性能对照表
(四)醛类:能产生自由醛基再适当条件下与微生物的蛋白质及某些其他成分发生反应。
甲醛、戊二醛、聚甲醛等,目前最新的器械醛消毒剂是邻苯二甲醛OPA。
危害:甲醛、聚甲醛具有高度刺激性、高致癌。
醛类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被更有效环、毒性低的酚类衍生物所取代。
如卤化酚(氯甲酚)、甲酚(煤酚皂液又称来苏儿)、二甲苯酚和双酚类、复合酚等。
缺陷与危害:苯酚、甲酚、二甲苯酚和双酚类、复合酚等(氯甲酚除外)具有强致癌及蓄积毒性,酚臭味重。
酚类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是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主要有:氯己定(洗必泰)等二胍类消毒剂,苯扎溴铵(又称新洁尔灭或溴苄烷铵,即十二烷基二甲基苯甲基溴化铵)、度米芬(又称消毒宁,即十二烷基二甲基乙苯氧乙基溴化铵)双链季铵盐消毒剂:百毒杀(50%双癸基二甲基溴化铵)、新洁灵消毒液(溴化双(十二烷基二甲基)乙撑二铵)、四烷基铵盐(拜洁)
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高锰酸钾、高铁酸钾、固体氧化电位次氯酸钠消毒剂等等
(十)酸碱类:
醋酸、烧碱(火碱/氢氧化钠)、石灰等(仅作为一次性空舍消毒)
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2、为什么要轮换使用消毒剂?
防止致病菌产生耐药性
全面杀灭原微生物(a)避免消毒谱不广,(b)避免环境的干扰。
3、消毒前的必要条件
(1)消毒前,环境必须彻底清除环境中存在的有机物,如粪便、饲料残渣、畜禽分泌物、体表脱落物,以及鼠粪、污水或其它污物。
这些有机物中藏匿有大量病原微生物;这会消耗或中和消毒剂的有效成分,严重降低了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浓度。
为了保证消毒的有效性,所以必须彻底清除污染物。
(2)消毒主管应根据动物疫情、健康状况、气候条件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合适的消毒方法或增加用药量。
(3)消毒剂稀释前,应认真检查复核所用消毒剂是否和领料单一致。
(4)消毒剂稀释前后,应认真检查复核稀释是否准确。
(5)消毒前,应认真检查消毒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6)《消毒记录》是否挂在指定的地方。
4、如何轮换使用消毒剂?
原则上前后不同消毒剂应不产生拮抗,最理想是增效。
一般可按下列轮换:碘制剂、醛制剂、氯制剂、过氧化物、酚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