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诱导通风排烟系统设计原理及案例分析_崔楠
- 格式:pdf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2
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4)引言 (5)1.系统基本原理方案设计 (6)1.1基本设计原则 (6)1.2控制系统方案选择 (7)1.3智能排烟器系统的整体布局 (7)1.4功能原理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气敏传感器的选择及信号采集放大电路 (7)2.1 气敏传感器的选择 (8)2.1.1电阻型半导体气敏材料的导电机理 (9)2.1.2 电阻型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的结构 (9)2.1.3气敏器件的基本特性 (10)2.1.4带有温度补偿气敏传感器电路的设计 (10)2.2信号采集放大电路的设计 (10)3.系统的硬件设计 (11)3.1微处理器的选择 (12)3.2 A/D转换接口电路设计 (15)3.2.1ADC0809主要技术指标 (15)3.2.2 ADC0809功能介绍和硬件接口电路 (17)3.3系统驱动电路设计 (19)3.4电动机的选择 (20)4.软件程序设计 (20)4.1程序语言与内存划分 (20)4.2 程序主要模块和汇编语言编程 (22)5.控制系统总电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束语 (25)参考文献 (26)致谢 (27)附录 (28)ContentsIntruduction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Total programme design (6)1.1Design philosophy (6)1.2 The option of control system (7)1.3 The ware control systematic whole of smoke evacuation layou (7)1.4 The analysis of function and principle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谈地下车库诱导通风系统气流组织中小型家用汽车的增加,不但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停车所带来的交通拥堵现象更是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地下车库作为现代建筑工程中对空间的多层有效利用,能够较好的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诱导通风技术作为地下车库工程普遍运用的先进手段,其在地下车库中的工程应用能够为车库空气质量提供有效的保证。
一、诱导通风系统的结构设计说明诱导通风的喷流导引系统由送风机,诱导风机组、排风机三部分组成,其中送风机起到新鲜空气的供给作用,喷流导引系统负责搅匀车库内空气以及以气体喷射原理诱导空气流动的作用,排风系统是废气排放渠道。
在进行地下车库诱导通风系统设计时,如果有防火分区,则送、排风机的位置应该设置于防火分区的两端,面积超过2000m²的地下车库,必须设置机械排烟系统以保证火险发生时诱导通风系统能够及时排除烟尘。
二、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基础在进行地下车库诱导通风系统的气流组织设计时,主要运用的原理为流体力学中的气流射流理论,通过对地下车库环境因素以及诱导通风系统的设计,通过理论计算的方法来确定诱导风机组的功率、位置以及单个风机的喷口角度,并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地下车库气流运动场的计算机模拟,实现地下车库的诱导通风系统的设计。
1、气体射流理论当气流由诱导风机喷射入静止环境中,流动气流会与周围的静止空气之间存在速度差异。
因此流动气流和静止气流会相互干扰从而失去稳定性产生涡旋,卷吸收尾流体进入射流,同时不断移动、变形、分裂从而产生紊动,其影响逐渐向内外两侧发展形成自由紊动的混合层。
由于动量的横向传递,卷入的流体获得动量而随原射流向前流动,原来的流体动量减小而失去速度,形成一定的速度梯度。
卷吸和掺混的结果,射流断面不断扩大,而流速则不断降低,流量沿程增加,从而导致空气流动。
在地下车库诱导通风过程中,沿着射流轴线可分为三个区域,如(图一)所示,起始段其射流轴心速度与温差保持不变,过渡段,射流特性无统一规律,主体段,湍流充分发展、轴心速度衰减、断面流速分布等规律基本一致。
诱导通风方式运用的分析报告目前我国大量兴建高层建筑, 设计中都设有地下停车库. 它占有建筑空间的大小, 直接影响到投资的经济性. 在此我们从探讨地下车库的常规设计出发, 根据目前存在问题, 介绍了国内外近几年来推广的诱导通风方式在车库中的应用。
1、停车库的通风量计算1.1 考虑因素通风量的确定和车库内许多因素有关,例如,停车库规定的停车数量(即每个车位的面积指标)、单位时间出入车库的车数与额定停车数之比(称出入频率)、车库内车辆行驶的平均时间及每辆车的CO排量、车库内容许CO浓度以及室外CO浓度。
众所周知, 停车场的换气量是按有害气体(一般以CO为准)稀释到容许浓度来决定的,同时也要符合当地法规的规定.1.2 考虑因素室内全面通风换气量与有害气体发生量和容许浓度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通风量:L=G/(m1-m0) (1)式中:L——通风换气量(m3/h);G——有害气体发生量(m3/h);m1、m0分别为室内容许有害气体浓度和进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的浓度m0一般取0~2.5ppm(即容积百分率0~0.00025)因此: m1=G/L+m0 (2)虽然车库的有害气体成份有CO、CO2、NO2、HCHO、Pb、SO2等多种,但按劳动卫生法规, 以稀释汽车排气中CO含量到容许浓度的新鲜空气倍率为最高, 故通风量能满足CO的卫生标准时, 其它有害物成份均在可容许范围内.停车库中CO容许浓度规定为(3~5)×10-6 m3/ m3。
1.3 CO发生量的确定车库内CO的发生量可按下式计算:G=mrqt (3)式中: G—车库的CO发生量;m—停车库容纳车位(辆);t—停车库内汽车平均停车时间, 一般为2分钟;r—汽车出入频率(1小时内进出车量与停车位之比);出入频率一般按统计得的经验数据,可取35~55%。
q—每辆小汽车的CO排量(m3/min)。
小汽车CO发生量理论上为排气中CO含有率与总排气量之积, 实际上因引擎的排气量、型式、负荷比例、运行状态而异, 一般使用实测结果的平均值. 表1为汽油发动汽车因运行状态而产生的CO浓度的比例, CO排气量q值可按下式计算:q=0.04 ξVN×10-3 (4)其中:q—CO排气量(m3/min)ξ—负荷比例(全负荷时ξ=1)V—行程容积(L)(因车型不同而有较大差异)N—引擎转速(r/min)通常计算时可取ξ=0.5, V=1.5;N=1500,故q=0.045 m3/min表1 汽油发动机汽车运转条件与排气中CO的比例2.确定车库通风量的法规对于此规定各国不尽相同, 如日本, 对于停车场车库, 停车场面积大于500m2时, 如开口面积不足地板面积1/10, 应采用机械通风,每平方米每小时需提供25 m3以上的新风量; 对室内停车场, 开口面积不足1/10时, 换气次数取10次/时以上.美国对于地下车库的通风换气次数建议为4~6次/时或按每m2面积4L/s确定通风量. 对于部分与室外相通的车库, 则应具有2.5~5%的开启面积供自然通风之用. 芬兰建筑法规规定办公大楼地下车库最小新风量为2.7L/s. m2。
浅述诱导通风系统0引言目前,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国民汽车拥有量的大幅增长,汽车库尤其是地下汽车库也正在大量涌现,因此与之相应的汽车库通风换气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就地下汽车库的通风设计而言,设计人员一方面需要选择合理的通风方式,使汽车库内产生的有害气体能及时排出,达到良好的通风换气效果;这是因为如果通风系统设计不良,汽车产生的CO等废气会影响库内人员的身体健康。
另一方面,业主为避免过大的土方开挖费用,地下车库的层高控制都较低,要求通风设计人员采取措施,尽可能少的占用有效空间。
以保证规范要求的净距离2.2米要求。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设备专业技术措施》中提出停车库宜采用喷射导流通风方式;《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5.5.11条规定:地下停车库的通风系统,宜根据使用情况对通风机设置定时启停(台数)控制,或根据车库内CO浓度进行自动运行控制;《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第6.3.84条规定:“可采用风管通风或诱导通风方式,以保证室内不产生气流死角。
”以上规定,为采用无风管诱导通风系统提供了设计依据。
1诱导通风系统简介1.1诱导通风原理:诱导通风系统又称活塞式换气系统,各喷嘴诱导的气流,形成一面活塞式的气墙,向前推进。
诱导通风系统的主要运用理论来自于空气动力学中高速喷流的扰动特性,利用喷出的少量气体来诱导及扰拌周围大量空气,并将其带至特定的目标方向。
喷流中心速度由喷嘴出口点起逐渐减低,但是喷流宽度逐渐增加,所诱导的周围的空气量也逐渐增加。
一方面稀释室内有害气体,另一方面带动室内空气流动,沿着预设的空气流道行进至排风机处,由机房内的排风机排走,从而实现车库内的良好换气。
1.2智能型诱导风机的控制及工作流程说明:诱导通风系统包括送风风机、诱导风机(多台)和排风风机,其中诱导风机由超薄箱体、低噪音前向多翼离心风机、可任意调节方向的喷嘴三部分组成。
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摘要】本文对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进行了设计分析。
引言部分介绍了背景、研究目的和方法;正文部分分析了该系统的设计原理、要素、模型建立、参数选择和优化方案;结论部分评估了设计效果、应用价值,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该系统通过引导气流实现通风,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设计要素包括风机、导流设备和通风口等。
模型建立需考虑系统动态特性和环境条件。
参数选择应综合考虑通风效果和能耗。
优化方案可通过风机调速、导流设备布置等措施实现。
设计应用于建筑物通风系统,具有节能环保、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价值。
未来可进一步研究设计效果优化和系统智能控制方面。
【关键词】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原理、要素、模型、参数选择、优化方案、效果分析、应用价值、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工程设计中,通风系统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风系统在工程中起到了排除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清新、控制温度和湿度等重要作用,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是一种利用自然风力或机械设备进行通风的系统,其设计能够有效提高通风效果,并减少能源消耗。
诱导通风系统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参数选择,可以实现对空气流动的控制,达到对室内空气环境进行调节的效果。
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工作环境舒适度要求的提高,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于工程设计者来说,了解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的原理和要素,建立相应的设计模型并选择合适的参数,优化通风系统设计方案,将对工程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为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某工程中的诱导通风系统设计,通过分析其设计原理、要素、模型建立、参数选择和优化方案,从而实现系统设计的有效性和性能提升。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原理,揭示其通风效果和作用机制,为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2. 分析诱导通风系统设计要素,确定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为设计提供关键参考;3. 建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模型,实现系统设计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4. 选择合适的设计参数,以优化系统设计,提升通风效果和能效;5. 提出诱导通风系统设计的优化方案,为工程实践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推荐。
随着我国车辆的增多,各地对于地下车库的建设速度和建设规模都在不断增加,地下车库已经成为了目前我国对于车辆停放最好的解决办法之一。
地下车库虽然具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其本身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地下车库的通风排烟问题就始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地下车库的通风排烟不好会对整个地下车库的空气造成影响,原本由于地下的原因其空气的流通性本身就差,加上来回开出或是停入的车辆也会在地下车库内排放尾气,这些尾气如果不能利用一套良好的通风排烟系统进行排放,那么就会使地下车库的空气变得极为恶劣,甚至如果有人长期在通风差的地下车库停留会有窒息的危险。
因此解决地下车库通风排烟问题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目前对该问题解决效果最好的应当是诱导风机系统,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关于诱导风机系统解决地下车库通风排烟的问题。
1 地下车库通风排烟系统存在的问题地下车库通风排烟系统实际上早就有之,但是传统的地下车库通风排烟系统有很多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传统地下车库通风排烟系统的局限性加大而效果却并不理想,下面先来看看传统通风排烟系统存在的问题,以便与诱导风机系统作对比。
1.1 地下车库通风排烟系统占用面积大,影响车库净高传统的地下车库通风排烟系统,由于技术的问题其本身的送风管与排风管安置的位置都在车库的梁下,而其风管的厚度达到了400 m m,这种厚度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地下车库的净高,如果想要保持地下车库的净高,就必须对整个地下车库的建筑层高进行改动,这种改动是一个连锁性反应,会影响到工程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施工造价还是施工进度都会受到影响。
1.2 地下车库通风排烟系统通风排烟不彻底传统的通风排烟系统受到排烟口风速的影响,并且风口建设的密度也相对较低,这就导致了其通风排烟的作用范围通常只限于一些明面的位置,而对于一些角落位置并不能起到良好的通风排烟效果,导致许多汽车的尾气滞留在地下车库当中,对整个地下车库的空气造成了严重影响。
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传统通风排烟系统最被人诟病的一点,也是亟待解决的一点。
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
关键词:诱导通风系统,室内空气质量,能耗,适用性,性能
2. 工程背景
某工程是一个办公楼,每天有多名员工在室内工作。
工程的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共有5个楼层。
由于楼层高度较低,传统空调系统不能满足通风需求,因此决定采用诱导通风系统。
3. 诱导通风系统设计
3.1 通风需求分析
根据室内工作人员的数量和建筑面积,计算了每小时的人气产生量。
结合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确定了每小时的通风换气量。
在此基础上,计算了诱导通风系统的风扇数量和风扇功率。
3.2 系统设计方案
根据建筑的布局和通风需求,设计了诱导通风系统的布置方案。
系统主要由风扇、管道和通风口组成。
风扇和通风口的位置和数量经过优化,能够实现室内空气的均匀流通和更新。
3.3 系统的适用性分析
通过模拟计算和实地测试,验证了诱导通风系统在某工程中的适用性。
结果表明,诱导通风系统能够满足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并能够有效降低能耗。
4. 系统的性能分析
通过对诱导通风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4.1 通风效果:诱导通风系统能够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
4.2 能耗:相比传统的空调系统,诱导通风系统的能耗更低,运行成本更低。
4.3 维护成本:诱导通风系统的维护成本相对较低,维修和清洁较为简单。
关于地下汽车库诱导通风与排烟系统的设计本文介绍了诱导通风方式的原理,并通过实例介绍车库在层高不够的情况下如何来通过选择诱导风机来解决车库通风的问题;另外还阐述了在处理车库通风时如何将通风排烟结合考虑以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标签地下汽车库;诱导通风;排烟引言随着城市中、小型汽车数量迅速增长,地下汽车库以其面积大、节约建筑用地、管理集中等优势而越来越受到业主的青睐。
如何改善地下汽车库的空气品质,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并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是进行通风与排烟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1 诱导通风系统概述1.1 传统通风方式的弊端传统通风方式风管复杂庞大,不仅占用有效空间,还大大增加了土建投资和安装费用,而且难以避免风管与其他管线的交叉问题。
在地下车库的设计中一般按室内空间上、下两部分设置,容易产生CO滞留的现象。
诱导通风系统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上述这些问题。
1.2 诱导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当空气从直径D0的喷口以速度V0射入一个不受周围界面表面限制的空间内扩散时,形成自由射流。
诱导通风系统的喷嘴射出的气流可视为等温自由射流,由于射流边界与周围介质间的紊流动量交换,周围空气不断被卷入,射流范围不断扩大,射流断面的速度场从射流中心开始逐渐向边界衰减,并沿射程不断减小,同时流量沿射程方向不断增加,射流直径不断增大,而各断面总动量保持不变。
设喷口处风量为Q0,空气流动速度为V0,距喷口X处与喷口平行的断面上风量为QX,空气流动速度为VX,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0=MX (1)M0=Q0V0ρ(2)MX=QXVXρ (3)∴Q0V0=QXVX(4)式中M—空气动量,kg·m/s2;Q—风量,m3/s;V—风速,m/s;ρ—空气密度,kg /m3虽然理论上喷流的宽度会一直增至无限大,诱导风量也会增至无限大,各点速度将减至无限小,但现实环境中有许多非理想条件,如建筑物中有梁、柱等障碍物和来自各方向的其它自然气流,所以在喷流的中心速度衰减至某一速度时必须有另一喷嘴来接力,从而形成“气流推拉作用”,使整个空间产生流动的速度场。
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1. 引言1.1 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的背景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是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各种建筑工程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增加。
而在这些建筑工程中,通风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人们对通风系统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只是简单地通过开窗或者设置空调来进行通风。
然而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通风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应运而生,以满足现代建筑的通风需求。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对通风系统的能耗和环保性能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和环保性能,同时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的背景是建立在当前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的。
通过对通风系统的设计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建筑的通风需求,同时保护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2 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的意义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的意义在于提高建筑物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保障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规模的扩大,建筑物密集度增加导致建筑物之间的通风条件变差。
这将导致建筑物内部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通过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可以有效改善建筑物内部通风条件,增加新鲜空气的供给,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从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另外,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也有利于节约能源和降低能耗。
传统的通风方式往往需要大量的电力支持,而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可以利用风力或气流的自然力量进行通风,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降低能耗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改善建筑物内部环境,提升空气质量和舒适度,还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相关工程实践,促进城市建设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是一种利用自然气流引导空气流动的系统,通过巧妙设计和布置,能够在地下室等封闭空间中实现自然通风,有效排除潮湿和异味,保持空气清新。
本文就某工程的诱导通风系统进行设计分析,从系统构成、设计原理、实际效果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系统构成某工程的诱导通风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通风口:通风口位于室外和室内之间的过渡空间,可以是窗户、通风口、天窗等,用于引导室外新鲜空气进入室内,或者排出室内污浊空气。
2. 诱导装置:诱导装置位于通风口附近,通过巧妙的设计和构造,可以引导自然气流沿着预定的路径流动,实现空气流通。
3. 排风口:排风口通常设置在室内靠近地面的位置,用于排出室内的潮湿空气和异味,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等参数,调节通风口的开合和排风口的工作状态,保持室内空气质量稳定。
二、设计原理诱导通风系统的设计原理是利用自然气流的作用,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构造,引导室外新鲜空气通过通风口进入室内,同时排除室内潮湿空气和异味。
具体来说,设计诱导装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气流路径:诱导装置的设计应该考虑到气流的路径,通过合理设计引导空气流动,避免气流受阻或者流动不畅。
2.气流速度:诱导装置对气流速度的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过大的气流速度会导致过量的室外空气进入,增加空调负荷;而过小的气流速度则会影响空气流通效果。
3.气流方向:诱导装置应该能够引导空气按照预定的方向流动,确保室内外空气交换的有效性。
4.诱导装置的材料和结构:诱导装置的材料和结构也是影响系统效果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通风效果。
三、实际效果通过对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的设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系统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能够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有效交换,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系统的能耗较低,采用自然气流引导的方式,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消耗,减少了用电量。
安装自动排烟系统的原理自动排烟系统,也叫做烟雾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控制和排除建筑物内部烟雾的系统。
它的原理是通过控制烟雾的分布和传输来确保建筑物内人员的安全,防止火灾和烟雾危害。
以下将详细介绍自动排烟系统的工作原理。
自动排烟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探测器、控制器、烟雾排风口和排烟风机。
其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烟雾探测:自动排烟系统通过设置在建筑物内的烟雾探测器来及早检测到烟雾。
烟雾可能是由火灾、短路、烹饪等因素引起的。
一旦烟雾探测器探测到烟雾,它会触发警报并发送信号给控制器。
2. 控制器操作:控制器是自动排烟系统的核心。
它接收来自烟雾探测器的信号,并根据预设的策略进行相应的操作。
控制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动选择排烟或通风模式。
比如,在火灾情况下,控制器会立即启动自动排烟模式。
3. 烟雾排风口:在自动排烟系统中,烟雾排风口是用来排除烟雾的出口。
它们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天花板或墙壁上,并与烟雾探测器和排烟风机连接。
当控制器接收到烟雾探测器的信号后,它会打开烟雾排风口,以便将烟雾排出建筑物。
4. 排烟风机:排烟风机是自动排烟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的作用是通过产生强力的风流将烟雾从排烟口排出。
排烟风机通常通过电动机驱动,并具有调速控制功能,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风速。
通过控制器的信号,排烟风机可以按照预定的速度和方向工作,以确保烟雾顺利排出。
自动排烟系统通过以上的步骤实现对烟雾的检测、报警和排除。
其工作原理的关键是及时检测到烟雾并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烟雾的传输和分布。
自动排烟系统可以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内的人员安全,防止火灾和烟雾危害。
此外,自动排烟系统还可以与其他建筑消防设备,如喷淋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等,相互配合,提高整体的火灾安全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自动排烟系统的安装和维护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地下汽车库的智能型诱导通风系统
王勇
【期刊名称】《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5(034)005
【摘要】简述了地下车库中汽车排出的废气主要成份CO与车库通风设计的重要性,分析了汽车废气的排放特点并列举出常见的通风系统形式,对现有诱导通风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风机启停控制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及措施.
【总页数】4页(P96-99)
【作者】王勇
【作者单位】贵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62
【相关文献】
1.浅谈无风管诱导通风系统在地下汽车库的应用 [J], 高俊峰
2.地下汽车库诱导通风系统设计探讨 [J], 崔慧苇
3.诱导通风系统在地下汽车库中的应用及探讨 [J], 张小辉;彭彪;武孟
4.地下汽车库诱导通风系统的设计初探 [J], 梁海嵘
5.地下汽车库诱导通风系统的设计探讨 [J], 解荔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诱导排烟系统应用于地下车库的实验研究王依晗;梁参军;陆松;谢启源;张和平【期刊名称】《火灾科学》【年(卷),期】2011(020)002【摘要】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分析了诱导排烟系统在地下车库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了布置方式、诱导风速等敏感参数对排烟效果的影响,主要分析了火源上游不同位置处温度的变化。
结果表明,诱导排烟系统能有效地抑制烟气向上游的逆流并能加强烟气的热对流,降低上游烟气的温度;另外,开启少于均匀布置诱导风机数目下,菱形布置诱导风机下的排烟效果优于均匀排列布置;在实验风速范围内,诱导排烟系统对上游烟气的控制和降温能力随着诱导风速的增加而提高,同时,在火源功率一定的条件下,增大诱导风速对控烟效果的改善存在临界值。
【总页数】6页(P111-116)【作者】王依晗;梁参军;陆松;谢启源;张和平【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2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2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2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2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932;TU988.1【相关文献】1.金融街B5建筑地下车库通风系统及防排烟设计——无风道诱导式通风排烟系统的应用 [J], 常军;2.地下车库诱导通风与火灾报警系统实验研究 [J], 姬保磊;郭奕进;任玉龙3.地下车库诱导通风辅助排烟系统研究 [J], 李炎锋;常琳;冯霄;侯昱晟4.金融街B5建筑地下车库通风系统及防排烟设计——无风道诱导式通风排烟系统的应用 [J], 常军5.地下车库诱导排烟系统应用 [J], 李炎锋;冯涵潇;常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智能型冷烟烟幕施放系统技术方案篇一:智能型冷烟烟幕施放系统技术方案随着安全需求的不断增加,智能型冷烟烟幕施放系统成为了许多场所的必备设备。
该系统通过释放低温、无毒的烟雾,能够迅速掩盖整个场地,为人员提供掩护和逃生时间,防止犯罪分子进行进一步的犯罪活动。
一、技术原理智能型冷烟烟幕施放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利用特殊的冷雾发生器,通过将液体烟幕剂快速蒸发成微小颗粒,形成稠密的烟雾。
这些微小颗粒可以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从而迅速填满整个室内空间。
同时,该系统还配备了先进的感应器和控制器,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求,自动控制烟雾的喷射时间和密度。
二、技术优势1. 低温无毒:冷烟烟幕施放系统采用的是低温蒸发技术,不会对人体和设备造成任何伤害。
烟雾主要由水和植物提取物组成,对环境友好,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物质。
2. 迅速掩盖:该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掩盖整个场地,形成浓密的烟雾屏障,使犯罪分子无法准确判断人员的位置和行动,增加逃生和抓捕的难度。
3. 智能控制:智能型冷烟烟幕施放系统配备了先进的感应器和控制器,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智能地调节烟雾的喷射时间和密度。
例如,在火警发生时,系统可以自动启动,迅速填满整个楼层,为人员提供保护。
4. 可远程监控:该系统可与安保监控系统相连接,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安保人员可以通过监控中心实时监测烟雾喷射情况,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操作。
三、应用场景智能型冷烟烟幕施放系统适用于各种场所和场景,包括银行、商场、博物馆、办公楼、仓库等。
它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抢劫和破坏行为防护工具,提供给人员逃生和抓捕时间,保护财产安全和人员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智能型冷烟烟幕施放系统是一种高效、安全的安保设备,它的应用将为各种场所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护,有效应对各类安全威胁。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智能型冷烟烟幕施放系统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并不断完善和提升其功能和性能。
篇二:智能型冷烟烟幕施放系统技术方案冷烟烟幕是一种常用于安全防护领域的技术,它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浓烟,从而掩盖视线,阻碍入侵者的行动,并为安全人员争取更多的时间来应对突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