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单音词复音词 PPT
- 格式:ppt
- 大小:256.50 KB
- 文档页数:33
通論四單音詞、複音詞、同義詞一、詞的分類二、文言文中的字和詞三、漢語中的單音詞四、古代漢語的複音詞五、同義詞一、詞的分類(一)從語音角度分:單音詞與複音詞(二)從語素角度分:單純詞與合成詞單純詞:聯綿詞、疊音詞、音譯詞合成詞: A.複合詞(聯合式、偏正式、動賓式、主謂式)B.加綴複詞(三)從詞義的角度分:單義詞與多義詞(四)從語法功能角度分:實詞與虛詞實詞: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代詞虛詞:副詞、介詞、連詞、語氣詞二、文言文中的字和詞字和詞不是同一個概念。
詞是語言中可以獨立運用的最小語義單位,它以音為義的信號,音和義在約定俗成的原則下結合起來,便形成口語的詞。
而字是詞的記錄符號,它用字形來標詞,從詞那裏承受到音與義,因而形成一個形音義的結合體。
在現代漢語裏,字和詞一般是不會混淆的,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它是由三個詞構成的一個短語,而用七個字來書寫。
文言詞大多是單音節的,在一般情況下,一個漢字就記錄一個詞。
例如:“未嘗君之羹”這個句子用了5個字記錄,也就是由5個詞組成。
“朝令夕改”,四個詞構成一個短語,也就是由四個字記錄。
也就是說,在一般和多數情況下,字和詞在單位上是統一的。
古人往往字詞不分。
古代的注釋書和字書、韻書上所說的“字”,實際上指的就是詞。
★但是,即使在文言文中,字和詞還是有區別的,並不是一一對應的。
在不少情況下,字並不等同於詞。
具體表現為:★1.同一個字符記錄不同的詞(“異詞同字”)2.同一個詞用不同字符記錄(“異字同詞”)因為一般地容易把古漢語的字當作一個詞,所以對“異詞同字”、“異字同詞”的特殊性要特別強調。
如果沒有從認識上高度重視字和詞的的差別,就會导致不是“望文生義”(把假借義當本義,根據字形解說連綿詞),就是沒能深入辨別詞的不同義項(詞在具體語境中用的是其中的一個義項;古人注釋中,訓釋詞與被訓釋詞之間也是義項的對應)。
如,《燭之武退秦師》“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敝”有“凋敝”、“破敗”、“毀壞”等義項,如果不辨別,簡單地以“凋敝、破敗”解釋,就會發生錯誤。
古代汉语讲义第五章单音词和复音词第五章单音词和复音词一、古代汉语词的构成1.从语音的角度分:单音词、复音词2.从语素的角度分:单纯词——联绵词、叠音词、音译词;合成词——复合词、加缀复词3.从词义的角度分:单义词、多义词4.从语法功能角度分: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二、上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据统计,《庄子·逍遥游》全文用单字1465个,复音词只占80多个;《离骚》用字2470个,复音词只有140多个。
《诗经》中单音词占总量的90.8%,《左传》中占89%,《史记》、《尔雅》中占80%。
三、古汉语的复音词古代汉语的复音词根据词的组合方式分为单纯词与复合词。
1.单纯词(1)叠音词(重言、叠字、重言形况字)概念:重叠两个相同音节,只有一个语素的词。
如:翩翩渺渺漠漠纷纷类型:拟声叠音词、仿物叠音词特点:音节重叠,意义灵活(2)连绵词(联绵词、联绵字、连语、链语)概念:由两个音节连缀表达一个整体意义,只含一个语素的词。
类型:双声:仿佛参差伶俐玲珑踊跃叠韵:彷徨徘徊逍遥窈窕婵娟混沌双声兼叠韵:缤纷优游辗转非双声叠韵:扶摇芙蓉铿锵淡泊翡翠特点:义不分训;字无定写。
2.合成词(复合词)(1)偏义复词概念:由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起充当一个音节的陪衬作用的词。
原因:音节;修辞(2)同义复词(3)其它复合词①联合式A.名词+名词B.动词+动词C.形容词+形容词②偏正式:A.名词+名词B.形容词+名词C.动词+名词D.形容词+动词E.数词+名词③动宾式④重迭式第六章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的异同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基本词汇2.古今词义迥然不同抢:古是“碰”、“撞”之义,如《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
”《战国策·魏策》“以头抢地耳”。
今是“抢劫”之义。
绸,古是“缠绕”之义,如《尔雅·释天》“素锦绸杠”,郭璞注“以白地锦韬旗之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