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空间设计》课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8
《植物配置》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植物配置》课程是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配置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掌握植物配置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性,为将来从事室内设计软装部分能锦上添花,同时也能与室内室外的环境及气候达到协调的作用,可美化环境、改善环境。
在室内绿植配置中运用室外造园的手法设计,通过这些手法的运用,从而为人们创造一个极富大自然气氛的环境。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技能培训。
通过本课程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构思造景能力、参与设计项目的能力。
采用理论与操作并重的教学方式,在帮助学生建立理论框架的同时,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丰富学生的视野。
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阐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则性教学建议:1、根据课程的特点,全程采用多媒体教学。
2、加大案例分析的内容,可以教师教授,也可安排学生进行专题讨论。
3、理论讲授部分可以与技能培训穿插进行。
三、课程教学目标(一)课程总体目标让学生对植物设计及配置有较全面的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室内外常见的植物的名称、植物资源和特点、掌握植物分类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对观赏植物美化环境、改善环境;通过植物配置让学生了解常见植物种类与植物的特征。
在不同室内外环境中搭配不同的植物,带来如何的视觉及观赏效果。
(二)具体目标1、专业知识目标《植物配置》课程是在正确理解植物概念及其作用的基础上,着眼于植物本身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以及植物生存环境的复杂性,它与普通植物学、植物生理生态学、传统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植物栽培学等均存在密切的联系,本课程全面讲授植物的概念、功能作用、资源、分类、应用等特点,了解完植物的基本概念后,再深入学习如何在环境中搭配,让室内外植物环境与场地环境相融合。
2、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辨认最常见的植物(特别是本土树种)(2)熟悉植物基本形态特征(3)掌握各种类型植物在不同场所的营造方法(4)熟悉各种场所绿化种植设计3、职业素质目标(1)植物配置的基础知识(2)植物的选择、配置方法与要点(3)植物的基本种植形式(4)各种类型植物的正确表现形式(5)种植设计的徒手表现四、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框架第一部分绪论(2学时)教学重点:1、植物配置的含义与特点2、植物配置的功能作用3、我国植物配置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教学难点:植物配置的生态功能、空间构筑功能、美化功能、实用功能(1)理解植物配置的实质内涵,掌握植物配置的基本特点(2)认识植物配置功能,明确植物配置的应用范围(3)了解我国园林中植物配置的特点与现状及国外园林植物配置的动态第二部分植物景观素材及其观赏特性(2学时)教学重点:1、植物的主要观赏特征2、植物观赏性在室内外空间中的运用教学难点:植物的主要观赏特性及在室内外空间中的运用。
《办公空间项目设计》(代码:A083005-4)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定位(一)课程定位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分析本课程属于专业方向限选模块一课程,属于再做项目课程,使用企业项目课题,《办公空间项目设计》是通过各种空间真实项目教学与训练培养学对办公空间设计的把握能力、方案设计能力、软件制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办公空间项目设计的工作流程,掌握办公空间项目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任务是为后续课程提供优秀的职业素养、专业热情、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景观项目的表现基础。
2.创新创业与课程融合情况分析(1)真实项目融入课堂,创业模拟融合课程全过程(2)创意思维培养融入课程教学环节(3)教学过程情景化,教学资源颗粒化3课程思政、思政课程融合情况分析该课程中的思维总目标为“尊重自认现状,一切设计皆为人服务,突出以人为本”,在充分尊重自然,实事求是的反应现状的基础上,每一个设计的环节及内容均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设计内容,先满足人的使用功能,在满足人的欣赏功能。
3.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是项目导向下的创意思维培养-创业实践-创业成果展示一体化的创新型巴特勒式教学模式。
(二)参考学分3学分学时48课时二、学习目标目标要求可以分为必选目标、拓展目标。
必选目标属于学生必须掌握内容,拓展目标是属于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高的目标,可通过课下、线上等学习方式实现。
目标应当是可达成,可考核、可评估的。
考核证据包括考核方式和学生表现记录的形式,例如测验成绩(一般对知识目标)、项目作品(一般对能力目标)、教师评价(一般对素质目标)、创意方案(一般对双创目标)、认识总结报告(一般对思政目标)等。
目标编号唯一,前两位代表目标类型。
表1 课程目标表三、成绩考核课程考核一般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总评成绩由形成性考核的各项成绩组成,全面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基础理论、平时学习状况和职业素质。
表2 考核与成绩评定四、教学方法(1)教学模式:项目导向下的创意思维培养-创业实践-创业成果展示一体化的创新型巴特勒式教学模式。
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标准1. 前言公共空间是社会共享的资源,其设计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个因素。
因此,在该领域从事设计工作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公共空间设计课程的标准和要求,以便于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了解其课程体系和学习目标。
2. 课程标准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知晓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法规。
2.能够分析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对公共空间设计的影响。
3.能够进行基于用户需求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公共空间规划和设计。
4.具有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相应软件工具进行公共空间设计和展示的能力。
5.能够熟练地掌握公共空间设计项目的组织管理和质量控制等相关技能。
3. 课程设置为达成上述课程目标,本课程设置如下:3.1 知识与理论类•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要素•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对公共空间设计的影响分析•用户需求分析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应用3.2 技能与实践类•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现代科技手段与软件工具的应用•公共空间设计项目的组织管理和质量控制技能3.3 综合实践类•基于实际项目的公共空间设计案例研究和分析•实践项目的组织管理和质量控制技能的应用4. 课程评价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检测学生是否完成了该课程的学习目标和能力要求。
因此,本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考试/测验•作业评分及质量评估•个人或小组项目的评价•专业技能与能力的综合评估5. 结论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公共空间规划和设计工作。
本文列举了该课程的目标及课程内容,并规定了课程评价的方式,希望能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参考和指导。
办公空间设计课程标准(1)办公空间设计课程标准是指针对办公空间设计专业进行制定的一系列教学标准,它涵盖了办公空间设计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增强其实践能力。
一、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包括室内设计原理、色彩设计、材料与构造、人体工程学等课程,使学生了解办公空间设计基本理论。
2. 专业课程:包括办公空间规划、设计实践、照明设计、建筑智能化、现代办公设备使用等课程,使学生掌握办公空间设计的专业技能。
3. 实践课程:包括实习、毕业设计、设计竞赛等,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设计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模式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需求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管理等环节,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2. 教学资源:建立办公空间设计实验室,配备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设计工具、模型制作设备,提供学生充足的资源支持。
3. 教学方法:采用综合性、实践性、个性化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三、师资队伍1. 原则:招聘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注重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
2. 要求:教师除具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外,还应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设计趋势,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市场。
四、教学质量标准1. 教学质量指标:学生毕业后成功就业率、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数量、设计品质等水平都是考核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2. 考核方式:采用定期考核、综合考核、实践考核等方式对学生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估。
以上是办公空间设计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要点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和教学质量标准。
此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推动办公空间设计行业的发展。
办公空间设计课程标准-V1正文:办公空间设计是一个日益重要的领域,它关系到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工作环境的舒适度以及企业形象的呈现。
因此,办公空间设计课程标准也应该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本文将会重新整理办公空间设计课程标准,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一、课程目标1.理解办公空间的设计原则和流程。
2.掌握办公空间中的基本设计元素和具体应用方法。
3.了解现代办公环境中的照明、空调、地毯、装饰艺术和工具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培养设计创造力和良好的审美观念。
5.了解各种办公空间设计方案的优劣以及其适用场景。
二、课程体系本课程分为五个模块。
1. 办公空间设计概述:介绍办公空间设计的背景、意义和发展趋势,让学生对办公空间设计领域有基本的认识。
2. 办公空间设计原则和流程:介绍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流程,让学生了解如何从空间规划、色彩搭配、家具布置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设计。
3. 办公空间设计元素:介绍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基本元素,例如家具、墙壁、地板、灯具等,以及它们在办公空间中的具体应用。
4. 办公空间环境知识:介绍现代办公环境中的照明、空调、地毯、装饰艺术和工具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这些因素来打造一个舒适、美观、实用的办公空间。
5. 办公空间设计方案评估:介绍各种办公空间设计方案的优劣以及其适用场景,让学生学会如何评估和选择最佳的方案。
三、教学方法1. 讲授式教学: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2. 实践式教学:通过实例分析和设计练习,让学生掌握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基本元素和具体应用方法,同时培养设计创造力和审美观念。
3. 翻转式教学:通过视频、PPT等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并结合教师的辅导和导向,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1. 《商业空间设计》(第三版)林涛著2. 《办公空间设计案例》薛飞编著3. 《现代商务空间设计》(第三版)史京兰著五、考核方式1. 课堂测试:考察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情况。
办公空间设计课程标准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参考学时:适用对象:学分:3制定人:审核人:批准人:教务处编制二○一五年一、课程性质《办公空间设计》是装饰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主干方向课程。
本课程主要向学生讲授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的概念(原理、知识方法等),培养学生掌握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的各种形式与风格以及方法等,并训练学生设计及制图的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小型办公空间的设计。
先修课程:制图基础与透视、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室内设计初步、电脑效果图表现技法、装饰与构造、家具与陈设后续课程:毕业设计二、课程教学目标办公空间设计是目前室内设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设计范畴之一。
本课程以办公空间作为载体,主要通过对商业办公空间(主要是企业办公和设计事务所)的管理模式、人流动线的分析、策划,以合理的平面布局为出发点,把内部管理与对外形象相结合作为空间研究的主题,针对不同的企业文化,营造出不同特色的商业办公空间氛围,最终使学生掌握对商业办公空间的室内装饰艺术设计。
1、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的内容与组成。
2)使学生掌握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的制图规范。
3)使学生掌握办公空间室内设计原则方法及要点。
2、本课程的主要能力目标:1)通过课堂教学与设计实践培养学生能完成办公空间室内识图与绘图能力。
2)通过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培养学生能动手完成设计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教学内容符合职业技能培养要求,既具有针对性,又具有技术性和综合性。
课程设计的侧重点在于对商业办公空间中复杂功能的合理编排与组合,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功能配置:管理层、办公人员与办公设备组成的空间要求,对设计目标作出合理空间布局,达到有效利用空间的设计目标。
同时根据企业外部接待的形象要素,对室内空间中的色彩与材料配置、办公家具的设计与选配、灯光照明以及室内绿化设计进行综合考虑,以求营造企业形象鲜明、空间流畅舒适的商业办公空间。
办公空间设计教案-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标题:办公空间设计教案:营造高效、舒适与创新的工作环境一、教学目标:1. 理解办公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包括功能性、灵活性、人性化以及绿色环保等要素。
2. 掌握办公空间规划的策略和方法,如开放式办公区、独立工作站、多功能会议室的设计及布局。
3. 学习如何运用色彩、光线、家具配置等元素提升办公空间的舒适度与工作效率。
4. 分析并研究实际案例,了解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文化对办公空间设计的不同需求和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办公空间设计概述:介绍办公空间设计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未来趋势,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 功能性办公空间设计:详细解析各类办公区域(前台接待区、开放办公区、独立办公室、休息区、会议室等)的功能定位与设计要点。
3. 设计元素与技巧:探讨色彩心理学在办公空间中的应用,自然光与人工光源的有效利用,办公家具的选择与布置,以及声学、空气品质等因素对办公环境的影响。
4. 办公空间设计实战案例分析:选取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办公空间设计案例,引导学生从实际项目中学习和借鉴优秀的设计思路和手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办公空间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
2. 实例展示与研讨: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展示真实办公空间设计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分享。
3. 实践操作:鼓励学生进行小型办公空间设计实践,模拟设计方案并进行汇报展示。
4. 互动式教学: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从使用者、管理者等多个角度思考办公空间设计问题。
四、教学评价:结合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设计作业完成的质量、案例分析报告的深度以及实践设计作品的创新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五、课后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现代办公模式的变化(如远程办公、共享办公等),思考这些变化对办公空间设计带来的新挑战与机遇。
同时,倡导学生持续关注办公空间设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动态,培养其与时俱进的设计思维能力。
《办公空间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办公空间设计课程是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重要专业课之一,是一门涉及建筑学、人体工程学、环境行为学、美学、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及技术与材料学等学科知识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商业空间设计的类型及范围、设计基础知识、色彩设计、灯光设计等办公空间的综合知识,掌握办公空间设计的方法和原则,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建立科学的办公空间设计新观念,掌握现代办公空间设计的知识前沿。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师上课前应该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和参考书内容,制定好合理的教学方案。
授课时能够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课程教学中信息量要大,做到收放自如,形象而生动。
教学手段合理。
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和课堂板书授课相结合,避免过分重视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轻视理论知识。
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启发和诱导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
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能够:1、掌握建筑装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及功能组织。
2、在设计中、合理、选择材料,运用色彩和灯光效果的能力。
3、独立完成题目深度适当的设计方案并绘制完整施工图的能力。
4、具有建筑室内、外的装饰设计能力。
5、能够从事一般建筑装饰设计室内外渲染图的绘制。
6、能够从事较为复杂建筑装饰施工图设计。
7、要求学生有一定建筑知识及较高艺术修养。
三、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理论教学部分:(一)、室内设计的含义,发展和基本观点学习目标:通过本章节学习,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观点,了解室内设计的含义及室内设计的发展概况。
(二)、室内设计内容、分类和方法步骤学习目标:重点掌握室内设计的内容,详细分类,以及室内设计一般方法和序程。
(三)、室内设计的依据要求和特点学习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必须掌握室内设计的依据,重点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要及求室内设计的特点,了解室内设计发展趋势。
(四)、室内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学习目标:通过本章节学习,要求掌握室内空间形式,组织功能的要求,室内空间过渡和引导的处理方法,以及室内空间界面的处理方法。
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专业课程教课设计教研室:环艺教研室讲课班级: 08-7人数:27人主讲教师:黎勇2009-2010学年度春学期课程名称办公空间设计周4( 6— 9 周)学64学4数时分课程编号课程性质321840课□设计基础课□实验性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毕业设计类□√专业骨干课□毕业论文别□跨学科课程□其余教课目标与要求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教课任务主假如学习初步的办公空间观点和理论以及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供给顺序渐进的设计思想系统和专业基本技术训练,为学习后续课程确立必需的基础。
(1)认识建筑设计的一般原则、步骤和方法,对不一样种类的建筑的设计重点(功能要求、空间组合、环境、技术经济指标等)能进行剖析、判断和组合;( 2)掌握空间形态、尺度比率、结构资料、声光环境、经济、技术、雅观、合用等诸因素对空间形态决定作用及它们的辩证关系。
教课内容简介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
课程包含设计原理部分和公司文化特点两部分。
设计原理部分包含:办公空间概论,空间塑造的基本因素,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知识,办公空间与公司文化(方案)设计的步骤,公司空间形态构成、经营策略等。
设计基础训练部分包含:空间表现基本技术,空间设计基本步骤,设计与表现的基本方法,公司形象策划等。
课程的重点在于办公空间设计的原理及方法,难点在于使学生理解详细建筑空间的塑造与公司文化特点联合上,论述企业经营理念及价值取向,起宣传推行作用。
1、课程的重点在于办公空间的基础知识、理论及方法,理解建筑空间形态、空间尺度和比率、物理环境质量等实质观点。
2、难点在于使学生理解空间形态塑造设计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如功能、空间、技术、经济、环境及艺术性等等,并办理好各样因素的关系,使最后设计成就综合各方面因素并获得优化的方案,在实践中很难理解和做到。
本课程与其余课程的关系、要修业生先修的课程已必修的基础课程:设计组成、居住空间设计、建筑设计、人体工程学等。
办公空间设计教学大纲第一篇:办公空间设计教学大纲《办公空间设计》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简介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一)性质:办公空间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较重要的一门学科,通过对它的学习,使得学生对于现代办公空间的方法与步骤得到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能独立完成办公空间设计的任务。
(二)目标:1.掌握室内空间设计原理与办公空间设计程序。
2.掌握办公空间设计及方法、办公空间设计表现、空间组织特征和造型要求。
3.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内容、方法,对办公空间的色彩处理、材料特征和应用照明构想及陈设品的设置等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4.掌握空间组织、结构处理、界面造型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从室内环境设计体系构架中选择和组织了“室内空间设计原理和办公空问设计原则与程序”、“办公空间设计方法”、“办公空间设计表现”、“办公空间发展趋势”四个板块的内容,构成一个思维技术体系。
三、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一)先修课程:《居住空间设计》。
(二)后续课程:《商业空间设计》、《景观及设施设计》、《毕业设计及作品展示》等。
第二部分课程教学总体安排一、学时及学时分配(一)课程总学时:64学时(二)学时分配如下(其中理论32学时,占总学时50%;实训32学时,占总学时50%):二、推荐选用教材意见及要求(一)学生用教材: 1.《室内环境设计原理》主编:朱钟炎王耀仁王邦雄朱保良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1版2.《室内设计原理》主编:陆震纬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年1版(二)教师用教参: 1.《公共空间设计》主编:郑曙旸出版社: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1版 2.《办公空间设计》主编:弗朗西斯科.阿森西奥.切沃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1999年1版三、开设本课程需要的教学环境、设备条件及学生基础条件的说明。
(一)教学环境、设备条件开设本课程需多媒体教室、手绘教室。
(二)学生学习该课程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课程性质:
参考学时:
适用对象:
学分: 3制定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教务处编制
二○一五年
一、课程性质
《办公空间设计》是装饰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主干方向课程。
本课程主要向学生讲授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的概念(原理、知识方法等),培养学生掌握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的各种形式与风格以及方法等,并训练学生设计及制图的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小型办公空间的设计。
先修课程:制图基础与透视、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室内设计初步、电脑效果图表现技法、装饰与构造、家具与陈设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
二、课程教学目标
办公空间设计是目前室内设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设计范畴之一。
本课程以办公空间作为载体,主要通过对商业办公空间(主要是企业办公和设计事务所)的管理模式、人流动线的分析、策划,以合理的平面布局为出发点,把内部管理与对外形象相结合作为空间研究的主题,针对不同的企业文化,营造出不同特色的商业办公空间氛围,最终使学生掌握对商业办公空间的室内装饰艺术设计。
1、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的内容与组成。
2)使学生掌握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的制图规范。
3)使学生掌握办公空间室内设计原则方法及要点。
2、本课程的主要能力目标:
1)通过课堂教学与设计实践培养学生能完成办公空间室内识图与绘图能力。
2)通过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培养学生能动手完成设计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符合职业技能培养要求,既具有针对性,又具有技术性和综合性。
课程设计的侧重点在于对商业办公空间中复杂功能的合理编排与组合,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功能配置:管理层、办公人员与办公设备组成的空间要求,对设计目标作出合理空间布局,达到有效利用空间的设计目标。
同时根据企业外部接待的形象要素,对室内空间中的色彩与材料配置、办公家具的设计与选配、灯光照明以及室内绿化设计进行综合考虑,以求营造企业形象鲜明、空间流畅舒适的商业办公空间。
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办公空间的空间特性,掌握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的知识与技能,最终培养学生解决设计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五、考核方案与考核标准
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方案设计的形成性考核,以最后布置的一套大方案对学生进行所学知识的考核。
评分说明:评分按照学生设计思维的表达、创意的特色、作业的认真程度以及作业完成的及时性进行。
先由任课教师对本班作业根据评分依据进行评定,参与评分的作业必须分别给出具体分数,不能打综合印象分。
集中课程组老师进行作业研讨评讲会时与其他老师交换意见,任课教师应尊重多数教师的意见。
分数评定应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客观公正,各课题作业分数确定后,任课教师统计和计算总评成绩。
考核标准:设计有创意,方案合理,图纸齐全、整洁,基本符合规范。
作业要求与评分方法:
1、设计作业(80%):
1)、目的: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并激发学生对大型办公空间设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要求:在给定的相关条件图内,完成办公空间(主要是企业办公或设计事务所)平、立、顶节点图以及透视效果图的设计,特别需要注意设计规范的应用。
3)、说明:本套方案是大型课题设计,要求装桢完整,并附带必要的设计说明。
该设计实践教学共分为两个阶段:草图阶段和正图阶段,其中草图阶段需要两周时间,正图阶段需要两周时间,均分为平面阶段、顶面阶段和立面阶段。
考核内容:
2、相关资料收集(10%):
将本课程内相关优秀的室内设计作品以及优秀设计案例归纳整理成资料,要求手绘完成,绘于速写本上,图文并茂。
3、课程考勤情况(10%)
六、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含教材选用、实验实训场室、耗材规划等)
刘晨澍.《办公空间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七、教师能力要求
师资要求具备中级职称以上并具备丰富设计实践经验,教学基本功扎实,能较好地掌握商业办公空间室内设计。
八、主要参考资料
参考书目:
[1]卢安·尼森、雷·福克纳、萨拉·福克纳.《美国室内设计通用教材》[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张绮曼、郑曙阳.《室内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4]北京照明学会照明设计专业委员会.《照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5]李梦玲、邱裕.《办公空间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6]邓宏.《办公空间设计教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霍维国.《室内设计》[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5.
[8]龚锦.《人体尺度与室内空间》[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87.
[9]来增祥.《室内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0]高祥生.《室内设计师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1]杨宇.《现代办公空间设计基础》[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0.
推荐相关网站:
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
室内设计资料网
九、有关说明
本课程强调学习办公空间设计理论知识的同时动手实践,以大型办公空间设计为主。
课内实践可适当安排外出参观或结合多媒体、幻灯片、案例视频观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