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基本知识与规则裁判法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7
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篮球,作为一项广受欢迎的全球性运动,拥有一套明确且严谨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这些规则和裁判法不仅确保了比赛的公平性和规范性,还使得比赛能够有序、精彩地进行。
篮球竞赛规则涵盖了多个方面。
首先是比赛场地和器材的规定。
标准的篮球场应该是一个长方形,长度为 28 米,宽度为 15 米。
场地分为两个半场,两端各设有一个篮球架。
篮球架上的篮板应是透明的,篮圈的直径也有严格的标准。
比赛的时间安排也是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场正规的篮球比赛分为四节,每节 10 分钟。
在国际比赛中,还会有上下半场各 20 分钟的设置。
如果比赛出现平局,则需要进行加时赛,加时赛的时间通常为 5 分钟。
得分规则是篮球比赛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之一。
球员将球投入对方篮筐可得分,三分线外投篮命中得 3 分,三分线内投篮命中得 2 分,罚球命中得 1 分。
罚球是在球员犯规后给予对方的一种得分机会。
在比赛中,球员的运球、传球和投篮动作都有明确的规范。
运球时,球员不能双手同时触球,也不能带球走步。
传球必须准确地传到队友手中,不能故意将球传出界外。
投篮时,球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出手,不能超时。
犯规是篮球比赛中常见的情况。
犯规分为个人犯规和技术犯规。
个人犯规包括打手犯规、推人犯规、阻挡犯规等。
当一名球员犯规达到一定次数后,将被罚下场。
技术犯规则通常是由于球员或教练的不当行为,如辱骂裁判、挑衅对手等。
违例也是需要注意的情况,例如 24 秒违例,即球队必须在 24 秒内完成一次投篮尝试;8 秒违例,指进攻方必须在 8 秒内将球带过半场;回场违例,进攻方将球带过中线后,不得再回到自己的半场运球。
说完竞赛规则,再来谈谈裁判法。
裁判在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依据规则做出准确的判罚,以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
裁判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球员的动作是否违规或违例。
在判罚时,裁判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同时要保持中立,不受任何一方的影响。
篮球裁判规则及裁判法一、篮球裁判规则的基本原则1.公平原则:篮球裁判的最基本原则是公平。
即对比赛双方队员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
2.客观原则:裁判员应当以客观的态度判断比赛中的任何一项事实,并根据比赛规则进行裁决,不得受到任何主观情感的干扰。
3.使用规则原则:裁判员在比赛中应按照规则进行裁决,不能凭自己的个人喜好和经验判罚。
4.按情判罚原则:裁判员应根据比赛的特殊情况,如比赛的实际情况、比赛的环境等特殊情况,进行相应的判罚。
5.判罚结果可信原则:裁判员在比赛中所作出的判罚结果应该是受到比赛参与者和观众普遍认可并值得信赖的。
二、篮球裁判的职责及规则1.判罚规则:裁判员应判断比赛中的各种情况,如犯规、违例、球权变更等,并根据相应的规则进行判罚。
2.观察规则:裁判员应观察比赛中的目标和方式,并判断球员或球队是否违反规则,是否获得得分等。
3.控制规则:裁判员应控制比赛局势,保证比赛安全公平进行,制止各种违规行为。
4.沟通规则:裁判员应与比赛中的其他裁判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使裁判团队协调工作,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5.管理规则:裁判员应对比赛进行管理,包括检查球场设备、球员装备的合规性,维护比赛秩序等。
三、篮球裁判的法则1.三态法则:篮球裁判员应始终处于三种状态之间,即主动状态、被动状态和中立状态。
他们需要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时候采取主动行动,保证比赛的正常进行。
2.判罚法则:篮球裁判员在判罚时应按照"违例先判,犯规后判"的原则,即对违反规则的情况先进行判罚,等待犯规行为结束后再次进行判罚。
3.指令法则:篮球裁判员在比赛中应用正确、简明而又确切的方式进行指令。
他们应当使用清晰的手势或口令来向比赛参与者传达命令。
4.定势法则:篮球裁判员在特定情况下需预判动态,即提前预知比赛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为其做好准备。
这样一来,裁判能够更快和更准确地作出判断。
四、裁判员的素质要求1.专业素养:裁判员应熟悉篮球比赛规则,了解比赛的技术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
篮球比赛规则及裁判法一、比赛通则(一)比赛时间、比分相等和决胜期1. 比赛应由4节组成,每节10分钟。
2. 在第1节和第2节之间,第3节和第4节之间以及每一决胜期之前应有2分钟的休息时间。
3. 半场时间的休息时间应为15分钟。
4. 如果在第4节比赛时间终了时比分相等,为打破平局,需要一个5分钟的决胜期或多个这样的5分钟来继续比赛。
5. 在所有的决胜期中,球队应朝向第3节和第4节中相同的球篮继续比赛。
(二)比赛开始1. 对所有的比赛,有秩序册中命名的第一队(主队)应有球篮和球队席的选择,则这个选择应在预定的比赛开始前至少20分钟告知主裁判员。
2. 在第1节和第3节前,球队有权在他们对方的球篮所在的半场作赛前准备活动。
3. 为进行第3节的比赛,球队应交换球篮。
4. 如果某一球队在场上准备比赛的队员不足5名,比赛不能开始。
5. 在中圈跳球,当球被一名跳球队员合法拍击时比赛正式开始。
6、随后的比赛由交替拥有球权的一方在中场掷球开始比赛。
(三)球的状态球可能是活球或死球。
1. 球成活球,当:⑴跳球中,球被一名跳球队员合法拍击时。
⑵罚球中,裁判员将球置于罚球队员可处理时。
⑶掷球入界中,掷球入界的队员可处理球时。
2. 球成死球,当:⑴任何投篮或罚球中篮时。
⑵球呈活球,裁判员鸣哨时。
⑶在一次罚球中球明显不会进入球篮,且该次罚球后接着有:①另一(多次)罚球时。
②进一步的罚则(罚球和/或掷球入界)时。
⑷比赛计时钟信号响以结束每节或决胜期的比赛时间时。
⑸投篮中飞行的球在下述情况后被任一队的队员触及时:①裁判员鸣哨;②每节或决胜期比赛时间结束。
3. 如果出现下列情况,球不成死球如中篮算得分,当:⑴投篮的球在飞行,裁判员鸣哨或比赛计时钟或24秒钟装置信号响时。
⑵罚球的球在飞行,裁判员因除罚球队员之外的任何规则违犯而鸣哨时。
⑶队员在做投篮动作并仍控制着球时对方队员犯规,并且他以连续运动完成犯规发生前已开始的投篮。
(四)队员和裁判员的位置1. 一名队员的位置由他正面接触的地面所确定。
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篮球是一项世界性的运动,每年都有无数的比赛举行。
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顺利进行,需要有明确的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本文将介绍篮球竞赛的基本规则、比赛规则以及裁判的角色和职责。
篮球竞赛的基本规则包括比赛场地、球员人数、球的大小和篮的高度等。
篮球比赛通常在一个长为28米、宽为15米的长方形场地进行,场地上有两个相对的篮筐。
每队可以派出5名球员参加比赛,其中一名为队长。
参赛球员最少为7人,最多为12人。
比赛中使用的是大小号不同的篮球,男子篮球使用7号篮球,女子篮球使用6号篮球。
篮筐的高度为常规赛时的3.05米。
篮球比赛的规则包括进攻、防守、得分、犯规等方面。
进攻方的球员要持球运动或传球,通过篮球进攻对方篮筐得分。
而防守方的球员则尽力阻止对方进攻得分,要抢断对方的篮球或阻挡对方投篮。
比赛一般由四个15分钟的节,中间有两个5分钟的休息时间和一个10分钟的中场休息时间。
每当进攻方将篮球投进对方篮筐时,可以得2分或3分(如果射球是在三分线外完成的)。
而任何球员在罚球线上射球时,如果将篮球投进对方篮筐,则算1分。
此外,篮球比赛中还有许多犯规规则。
比如,防守方不得使用手、手臂、腿或身体对进攻方的球员进行防守。
进攻方不得带球运动足步超过两步,否则就属于走步犯规。
此外,还有推搡、攻击性犯规和违反规则的动作等情况,都属于犯规。
为了确保比赛的公正和公平,篮球比赛通常需要有资质的裁判来执行规则。
裁判的角色和职责包括执行比赛规则、判断比赛中的争议情况、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连续性、处罚违规行为等。
通常比赛中有三名裁判,他们分别是主裁判、副裁判和计时员。
主裁判负责监督比赛的整个过程,决定进球是否有效,判罚犯规和违例等。
副裁判则负责协助主裁判执行比赛规则,特别是在处理争议情况时提供建议。
计时员负责计时比赛的时间,并在必要时提醒裁判进行换人、暂停或终止比赛。
总之,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是保证比赛公平和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篮球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大量的球迷和球员。
这个运动有一套明确的规则和裁判法,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流畅进行。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篮球规则和裁判法的重要内容。
篮球比赛通常由两个团队进行,每个团队由五名球员组成。
比赛的目的是将球投进对方的篮筐,同时避免对方球队得分。
比赛通常分为四个节,每个节均为十二分钟。
在比赛开始前,裁判将进行抛硬币,以确定哪个团队将得到首次控球的机会。
控球者从场地中心之间的中圈上空之间抛球。
此后,两支球队将通过传球、运球和借助队友之间的策略来尝试得分。
球队在进攻时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快将球带入对方半场,否则将被判犯规,并失去球权。
篮球运动中的犯规分为两大类别:人身犯规和球队犯规。
人身犯规包括:1.侵犯对手:当一个球员用身体非法接触对方球员时,将被判犯规。
例如,推搡、撞击或阻碍对方球员。
2.篮下犯规:当一个球员在进攻或防守过程中非法接触对方球员时,将被判犯规。
这包括在篮下时的推或拉对方球员。
3.抢断球时非法接触对方球员:当一个球员用手对对方球员进行不合法的接触时,将被判犯规。
这包括抓、挡或插手。
球队犯规包括:1.过多的球队犯规:当一个球队在比赛中达到一定数量的犯规时,对方球队将有罚球权。
这意味着对方球员将得到一次或多次罚球的机会。
2.犯规违例:当一个球员在比赛中违反规则时,将被判犯规违例。
这些包括踩线,违反队员在场时间的限制,进行非法更换等。
除了犯规,在篮球比赛中还有一些其他的规则和裁判法。
1.控球时间:在篮球比赛中,进攻一方球队只有一定的时间来完成进攻,否则将失去球权。
例如,在国际比赛中,球队只有24秒来完成一次进攻。
2.篮筐进球:投篮球进自己的篮筐,或者在对方进球的同时偷偷将球打进对方的篮筐是不合法的。
这将被判犯规,并给对方罚球机会。
3.篮下违例:在比赛中,进攻一方球员不能在篮筐下停留时间过长或者进行非法移动。
这将被判罚球或者对方球权。
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篮球,作为一项备受欢迎的全球性运动,拥有一套严谨且明确的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这些规则和裁判法不仅保障了比赛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有序性,还使得篮球比赛充满了竞技魅力和观赏性。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篮球竞赛规则的基本内容。
球场尺寸和区域划分是基础。
标准的篮球场长 28 米,宽 15 米。
分为两个半场,每个半场又被分为前场和后场。
中线上有一个中圈,用于比赛开始时的跳球。
三分线外投篮命中可得三分,三分线内投篮命中则得两分,罚球命中得一分。
比赛时间也是规则中的重要部分。
一场篮球比赛由四节组成,每节10 分钟。
在国际比赛中,每节时间为 10 分钟;而在 NBA 比赛中,每节时间为 12 分钟。
节与节之间有休息时间,半场休息时间较长。
球权的归属和控制也有明确规定。
比赛开始通过跳球决定球权,之后,球权的转换通常是根据投篮得分、违例、犯规等情况来判定。
得分规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球员将球投入对方篮筐即可得分,但要注意,不同位置的投篮得分不同。
此外,还有加时赛的规则,如果在常规时间结束时比分相同,则会进行加时赛来决出胜负。
违例情况多种多样。
比如走步,即球员在运球过程中中枢脚移动;两次运球,指球员在第一次运球结束后再次运球;回场违例,当球从前场回到后场时,控制球队的队员不得再次触球;还有 24 秒违例,进攻方必须在 24 秒内投篮出手。
犯规则分为个人犯规和技术犯规。
个人犯规包括打手、推人、阻挡等,根据犯规的严重程度,分为普通犯规和恶意犯规。
技术犯规通常是因为球员或教练的不当行为,如辱骂裁判、挑衅对手等。
说完竞赛规则,再来讲讲裁判法。
裁判在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和果断的决策力。
裁判的判罚依据主要是他们对规则的理解和对场上情况的观察。
在判罚时,裁判要保持中立和公正,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
对于犯规的判罚,裁判需要判断犯规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如果是普通犯规,通常会判给被侵犯的一方罚球或者发球权;如果是恶意犯规,犯规球员可能会被驱逐出场。
篮球常用规则及裁判法1.比赛概要:每场篮球比赛由两个队参加,每队出场5名队员。
目的是将球进入对方球篮得分,并阻止对方获得球或得分。
可将球向任何方向传、投、拍、滚或运.2.球场概况:球场是一个长方形的坚实平面,无障碍物。
国际篮联主要的正式比赛球场尺寸为:长28米,宽15米,球场的丈量是从界线的内沿量起。
球场长边的界线叫边线,短边的界线叫端线,场地中线的宽度为0.05米(5厘米)。
天花板或最低障碍物的高度至少7米。
3.比赛时间:(1)、两个半时,每半时20分钟;(2)四节,国际篮联规定时间每节10分钟(NBA惯例为每节12分钟)。
第一和第二节、第三和第四节中间的休息时间分别为2分钟;(3)、半场间的休息时间为10分钟或15分钟:比赛结束两队积分相同时,则举行加时赛5 分钟,若 5 分钟后比分仍相同,则再次进行5 分钟加时赛,直至分出胜负为止。
在第一次加时赛前应重新选篮,其后每次加时赛均换篮一次。
每一加时赛开始前,须有2分钟的休息。
每一加时赛应以中圈跳球开始。
4.得分种类球投进篮框经裁判认可后,便算得分。
三分线内侧投入可得 2 分;三分线外侧投入可得3 分,罚球投进得1 分5. 比赛开始:比赛应从以中圈跳球开始。
比赛开始时,一队出场不足五人时,球赛不得开始。
在比赛时间十五分钟后,该队仍不足五人时,则应判令该队弃权,由对方获胜。
6.比赛的胜负:比赛结果,以在比赛时间内全场得分较多的一队获胜。
球队弃权判为失败:若:(1)、在裁判命令比赛开始以后,拒绝出场或阻挠比赛。
(2)、在比赛开始十五分钟后,球队若缺席或不足五人。
(球队弃权,判为失败,比分是0:20,此外,弃权的队应在名次排列中积分得0分。
)7.暂停:(按下列规定,球队持续1分钟的暂停要登记)(1)在上半时的任何时候,每个球队可以被准予2次暂停;在下半时的任何时候,每个球队可以被准予3次暂停;以及在每一个决胜期期间,每个球队可以被准予1次暂停。
(2)、在规定时间内未使用的暂停不得保留于下半时或加时赛使用。
篮球比赛裁判工作相关知识及其临场裁判法篮球比赛中,裁判是比赛的执法者,他们负责判定比赛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并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顺利进行。
裁判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篮球规则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决断力,以便在比赛中能够作出正确的判定。
本文将介绍篮球比赛裁判工作所需的相关知识,以及裁判员在临场裁判中应采用的法则。
一、篮球比赛裁判工作相关知识1. 球场和装备要求:裁判员在比赛前需要了解球场的尺寸、标志和地面状况,以及比赛所需的装备,例如哨子、计分器和红蓝旗等。
2. 球员规则:裁判员需要了解篮球比赛的球员规则,包括球员人数、换人规则、犯规和技术规则等。
这些规则对于裁判判断是否有违规行为至关重要。
3. 比赛规则:裁判员需要掌握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例如违规犯规、界外球和得分规则等。
只有了解这些规则,裁判员才能正确地裁判比赛。
4. 裁判沟通:裁判员在比赛中需要和其他裁判员、球队教练和球员进行沟通,以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沟通包括口头交流和手势指示等。
二、临场裁判法1. 中立立场:裁判员在比赛中应保持中立的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
裁判员的决策应基于客观的判断和规则,而非个人情感或喜好。
2. 敏锐观察:裁判员需要始终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察觉到比赛中的各种情况。
他们应该关注球员的动作和动作的合法性,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
3. 快速决断:裁判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决断,并且决断应该是果断和坚决的。
他们需要根据比赛规则和自己的经验判断是否有违规行为,并及时做出裁决。
4. 团队合作:裁判员需要与其他裁判员保持紧密的合作。
他们应该共同商讨和协调,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顺利进行。
在有争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集体讨论来作出决策。
5. 自信和沟通:裁判员在比赛中需要展现自信的气场,并与球队教练和球员进行适当的沟通。
他们应该清晰地解释裁判决策的原因,并接受对决策的质疑。
结语篮球比赛裁判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是保证比赛公平的守护者。
裁判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篮球规则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果断的决断力,以便能够在比赛中做出准确的判定。
篮球的裁判法
篮球比赛的裁判法是由国际篮球联合会(FIBA)制定和管理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篮球裁判法:
1. 得分规则:在篮球比赛中,球员在对方的篮筐中成功投篮并进球得到分数。
不同投篮位置和方式的得分有所不同,例如一个在三分线外投中的球得到3分,一个在三分线内投中的球得到2分,罚球得分为1分。
2. 犯规规则:篮球场上有许多犯规的行为,包括推人、犯规阻挡、手球等不当行为。
裁判员会通过吹哨判罚犯规,并给受到犯规的球队相应的优势,例如罚球或保持球权。
3. 技术犯规:篮球比赛中还有一些被认为是违背比赛规则并不体面的行为,如恶意犯规、言语攻击裁判等行为。
这些称为技术犯规,会导致点球和/或球权转移给另一支球队。
4. 控球时间规则:在篮球比赛中,进攻球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发起进攻,而不是拖延时间。
否则,裁判员会判罚违例并将球权转移给对方球队。
5. 界外球和违例规则:篮球比赛中有许多出界、违反进攻或防守规则的情况。
裁判员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定哪支球队获得球权,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必要的罚款。
6. 定位球规则:定位球是一种特殊的局面,例如球员出界或犯规时,球权会通过界内球或界外球重新开始。
裁判员负责判定
定位球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说明:以上仅是篮球裁判法的一些常见规则,实际比赛中可能还有其他细节和特殊规则。
具体的规则和裁判法可以在FIBA 官方网站上获取。
篮球运动基本知识与规则裁判法篮球运动基本知识理论说稿篮球运动基本知识1篮球运动的诞生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少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
当时,由于在严寒的冬季,人们缺乏室内举行体育活动的球类比赛项目,奈史密斯便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示,设计将两只桃篮分不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脚球为竞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
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的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
1893年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
1895年篮筐开始固定在4×6英尺的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1913年,由于每次投篮命中后都需要将球从篮筐内捞出太烦恼,于是人们将篮网底部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的篮板和球篮。
(录像) 2发明篮球运动时的五条基本原则:不过用手举行的运动;别得带球走;别允许发生冲撞;在任何时刻、任何位置队员都也许被换下;球门应是水平的;3国际篮联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当时惟独八个会员国。
篮球运动从发明至今已110年,由于篮球运动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和魅力百余年来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欢。
三亿多人经常参加篮球比赛和锻炼,篮球已成为人们最喜爱的运动之一。
如今已成为仅次于国际田径联合会的世界上最大的单项体育组织。
国际篮联秘书长(所作贡献)第一任秘书长:雷纳托·威廉·琼斯(意大利人)任期1932年—1976年第二任秘书长:斯坦科维奇(南斯拉老婆)任期1976年—2002年国际篮联与美国国家篮球协会1989年4月达成共识,允许职业选手参加奥运会、世界篮球锦标赛等世界大赛的决定。
第三任秘书长:帕特里克?鲍曼(瑞士人)任期2002年至今4篮球运动的国际化进程篮球运动1892年传入墨西哥,1895年传入英国,1896年传入巴西、中国,1897年传入捷克斯洛伐克等国;1936年男子篮球被列入奥运会正式竞赛项目,1976年女子篮球被列入奥运会正式竞赛项目;1992年美国职业篮球队员允许参加奥运会;5 CUBA与CUBS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英语为Chinese University Basketball Association,简称:CUBA),联赛的宗旨是“进展高校篮球,培养篮球人才”。
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篮球竞赛规则篮球规则是篮球运动的法律性文件,是篮球竞赛唯一的理论依据。
裁判法是临场裁判员的工作方法,指导裁判员如何完成一场竞赛的裁判工作。
主要规则违例及其罚则是违反规则的行为。
裁判员应根据下列基本原则来判断是否违例:规则的精神和意图以及坚持比赛完整的需要。
在每场比赛中运用常识的一致性,在比赛中要记住有关队员的能力以及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在比赛控制和比赛流畅之间保持平衡的一致性,对于参与者们正想的需要。
运球违例运球是持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单手连续按拍借助地面反弹起来的球的技术。
球在一手或双手之中停留的一刹那运球即停止。
不能翻腕运球(携带球),不能双手同时拍球,不能两次运球。
漏接不是运球。
如果队员偶然地失去球,接着又恢复控制球,这被称为漏接。
在“三不碰”的规则下,队员可以再次接触球。
持球移动违例(走步)中枢脚的确定有两种类型。
队员双脚着地接到球(原地接球),可用任一脚作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为中枢脚。
队员在移动或运球中接到球,有三种情况。
队员接到球时一脚正触及地面,另一脚一触及地面,原先那只脚就成为中枢脚。
队员接到球时双脚离开地面:A、双脚同时落地,任一脚都可作为中枢脚;B、两脚分先后落地,先触及地面的脚是中枢脚;C、一脚落地又跳起这只脚并双脚同时落地,哪只脚都不能成为中枢脚。
在确定中枢脚后,队员在传球或投篮中,可抬起中枢脚,但在球离手前不准落回地面;队员开始运球时,在球离手前不准提起中枢脚。
哪只脚都不能作为中枢脚时,如队员传球或投篮,可抬起一脚或双脚,但在球离手前不准落回地面;如运球,在球离手前哪只脚都不可以抬起。
球回后场违例球回后场违例有三个必备条件。
控制球队才能出现球回后场,必须是控制球队使球从前场进入后场,必须是控制球队的队员在后场首先触球。
2、球回后场违例包括以下几种情况:队员从前场起跳,在空中直接从中圈跳球中获得控制球后,在一脚或双脚着地之前落回后场;队员在前场起跳,在空中获得球后落在后场;队员从后场起跳,在空中接住同队队员从前场传来的球后落在前场;队员骑跨中线时接到前场传来的球等等。
第七章篮球竞赛主要规则和裁判方法篮球竞赛规则是指导篮球运动竞赛的法律性文件。
其制定或修改是为了保障比赛的顺利进行,并且使比赛更加紧张、刺激,使观众在观看时享受到更大的乐趣。
裁判法是临场裁判工作时的原则和方法。
裁判员要顺利地完成任务,不仅要精通篮球竞赛规则,还要熟练掌握基本的裁判方法和技巧。
第一节篮球竞赛的主要规则一、基本知识(一)比赛每场比赛由两个队参加,每队出场5名队员,在第4节或任一个决胜期(如果需要)的比赛时间结束时得分较多的队,将是比赛的胜者。
(二)尺寸和器材国际篮联的正式比赛场地尺寸为长28米,宽为15米。
从界线的内沿测量。
(界线属界外,掷界外球仅踩线并不违例)。
每一篮圈的顶沿应位于水平,距地面3.05米。
球的周围不得小于74.9厘米,不得大于78厘米。
重量不得少于567克,不得多于650克。
(三)球队每个队不超过10名合格参赛的球员,如竞赛中一个队超过3场比赛时不超过12名合格参赛的球员。
(四)比赛通则比赛应由4节组成,每节10分钟,在第1节和第2节之间,第3节和第4节之间以及每一决胜期之前应有2分钟的休息时间,第2、3节之间休息15分钟。
如果在第4节比赛时间终了时比分相等,为打破平局,需要一个或多个5分钟的决胜期来继续比赛。
在所有的决胜期中,球队应朝向第4节中相同球篮继续比赛。
在2003年国际篮联引入的球权的交替拥有是只在第1、3节或决胜期(如需要)进行跳球,在第2、4节比赛开始或比赛中发生跳球时以掷界外球开始比赛,掷界外球为第一次跳球时未获球权的队,下一次为对方队,相互交替球权拥有。
球队由于弃权应判比赛告负。
如果·在主裁判员通知后拒绝比赛。
·它的行为阻碍比赛继续进行。
·在预定的比赛开始后15分钟,某队不到场或不能使5名队员入场准备比赛。
此时,应判给对方队获胜,且比分为20:0。
此外,弃权队应在名次排列中得0分。
在比赛中,如果球队在球场上的队员人数少于2名,该球队由于缺少队员应判比赛告负。
篮球运动基本知识理论讲稿篮球运动基本知识1篮球运动的诞生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
当时,由于在寒冷的冬季,人们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便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
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的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
1893年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
1895年篮筐开始固定在4×6英尺的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1913年,由于每次投篮命中后都需要将球从篮筐内捞出太麻烦,于是人们将篮网底部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的篮板和球篮。
(录像)2发明篮球运动时的五条基本原则:只是用手进行的运动;不得带球走;不允许发生冲撞;在任何时间、任何位置队员都可能被换下;球门应是水平的;3国际篮联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当时只有八个会员国。
篮球运动从发明至今已110年,由于篮球运动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和魅力百余年来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三亿多人经常参加篮球竞赛和锻炼,篮球已成为人们最喜欢的运动之一。
现在已成为仅次于国际田径联合会的世界上最大的单项体育组织。
国际篮联秘书长(所作贡献)第一任秘书长:雷纳托·威廉·琼斯(意大利人)任期1932年—1976年第二任秘书长:斯坦科维奇(南斯拉夫人)任期1976年—2002年国际篮联与美国国家篮球协会1989年4月达成共识,允许职业选手参加奥运会、世界篮球锦标赛等世界大赛的决定。
第三任秘书长:帕特里克•鲍曼(瑞士人)任期2002年至今4篮球运动的国际化进程篮球运动1892年传入墨西哥,1895年传入英国,1896年传入巴西、中国,1897年传入捷克斯洛伐克等国;1936年男子篮球被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76年女子篮球被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92年美国职业篮球队员允许参加奥运会;5 CUBA与CUBS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英语为Chinese University Basketball Association,简称:CUBA),联赛的宗旨是“发展高校篮球,培养篮球人才”。
联赛1996年开始酝酿,1997年建立章程,1998年开始正式推行。
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简称“大超联赛”、“CUBS”,首届“大超联赛”于2004年10月拉开战幕。
CUBA和CUBS联赛是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共同领导下,同一系统中两个不同层次的联赛。
CUBA和大超联赛的本质区别在于,CUBA始终把维护业余体育的纯洁性放在第一位,参赛队员必须是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大超联赛则首次向在中国篮协注册的专业队员敞开了大门,各高校在引进专业运动员上有了较大的运作空间,与赛季时间没有冲突的CBL球员、青年队球员只要入学手续完备、年龄适合并能提供“在校在读”的证明就可参赛。
6世界篮球发展趋势速度的提高是促进篮球运动向前发展的首要条件;篮球运动发展到现在,比赛场上的身体对抗已经从躯干整体的对抗细化到身体局部(如四肢)等各个部位。
更加注重防守。
在篮球比赛中力求以激烈的身体对抗阻止对手的攻击。
(录像)比赛制度、编排方法和成绩计算方法引言1淘汰制十三个队参加比赛的轮次表2循环制2.1比赛场数的计算公式:N(N—1)/2=XN:参加队数X:比赛总场数2.2比赛轮次的计算公式:参加队数为偶数:N—1参加队数为奇数:N (N为队数)3混合制3、1比赛轮次表的编排3、2计分方法和名次排列确定比赛的名次时,以积分多少来计算,即胜一场得两分,负一场得一分,弃权为零分。
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如在比赛结束时若干队积分相等,则按下列方法排列名次:如两队积分相等,则仅以两个有关队之间比赛的成绩排列名次。
如两队以上的队积分相等,则以这几个积分相等队之间的比赛成绩排列名次;如仍相等,则按他们之间比赛时的得失分率(总得分/总失分)排列名次;如仍相等,则按他们在全组内所有比赛的得失分率排列名次;如仍相等,则抽签决定名次。
如何打好篮球1全面了解规则篮球规则是篮球运动的法规。
它肯定正确的技术,保护合理接触,否定错误的动作,限制不符合体育道德的作风。
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规则在不断的修改与补充,而规则的修改与补充又促进了篮球运动的发展。
篮球规则从最初的13条发展到现在的60条,篮球技术从原来的简单、低级发展到现在的高水平,都是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结果。
1.1篮球场、篮板、球篮与篮球第一张图片: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不包含线宽)场上所有的线宽是5CM三分线的距离是6.75米(包含线宽)中圈的直径是3.60米(包含线宽)第二张图片:三分区和两分区(三分线属于两分区)如何看前场与后场(依据一个队的进攻方向)中线属于前场还是后场(后场)第三张图片:篮圈的高度3.05米(从篮圈的上沿到地面)第四张图片:略过1.2有关时间的规则每场比赛时间比赛分为四节,每节10分钟。
第一节和第二节为上半时,中间休息2分钟;第三节和第四节为下半时,中间休息2分钟;半场休息时间为15分钟。
如果比赛时间终了时得分相等,要延长5分钟作为决胜期继续比赛,必要时要延长几个这样的5分钟,直到分出胜负。
每个决胜前休息2分钟。
24秒钟规则:当某队一名队员获得控制一个活球时,该队应在24秒内投篮,并且信号响时球已触及篮框或响后中篮。
否则为24秒违例。
简单介绍一下最新变化,防守犯规后如果原进攻时间少于14秒时24秒计时钟回到14秒,如果多于14秒时则不变继续倒计时。
8秒钟规则:每当一名队员在他的后场获得控制活球时,他的队必须在8秒钟内使球进入它的前场。
队员运球进前场,必须要双脚及球的投影点全部到前场5秒钟规则(三种情况):掷界外球罚球持球被紧逼防守3秒钟规则:某队在前场内控制球并且比赛计时钟还在走动时,该队任一队员不得在对方限制区内“停留”超过持续的三秒钟,否则为3秒违例。
强调球进入前场后才能计3秒1.3与运球有关的规则何为运球?当在场上已获得控制活球的队员将球掷、拍、滚或运在地面上,并在球触及另一队员之前再次触及球为运球开始。
何为运球结束?当队员双手同时触及球或允许球在一手或双手中停留时即运球结束。
带球走判断带球走违例(通称走步)的依据是中枢脚的移动是否符合篮球规则。
如何确定中枢脚?队员双脚着地接球,可以任一脚作中枢脚。
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为中枢脚。
队员移动中接球,如一脚正触及地面,另一脚再触及地面,先着地的脚就成为中枢脚。
队员移动中接球,如两脚离地,两脚同时着地,则任一脚都可以为中枢脚。
队员移动中如两脚离地接球,两脚先后着地,则先着地的脚为中枢脚。
队员移动中接球,一脚触及地面后,可跳起那只脚并双脚同时着地,则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
中枢脚确定以后在传球或投篮时,中枢脚可以抬起,但球离手前不可以落回地面。
运球时,在球离手前,中枢脚不可以抬起。
当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时传球或投篮时,一脚或双脚都可以抬起,但球离手前不可以落回地面。
运球时,在球离手前哪只脚都不能抬起。
违反以上规定就是走步违例。
(录像)1.4球回后场某队控制前场活球,该队的队员不得使球回到他的后场。
构成球回后场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何为控制球)某队在前场控制球;最后使球回到后场的是控制球队的队员;在后场最先触球的又是控制球队的队员。
特例:当一名队员腾起在空中时,他保持着相对与他跳起前最后触及的地面相同的(位置)状况。
然而,当一名队员从他的前场跳起在空中,并仍在空中时获得控制球他是第一个为他球队建立球队控制球的队员。
然后,如果他的动量使他回到了他的后场,他想要力图持球不回到后场也无能为力的。
因此,如果一名腾起空中的队员建立了一个新的球队控制(球),那个队员相对前场/ 后场的(地面)位置不要去确定,要直到他双脚落回地面。
(录像)1.5暂停暂停时间与次数每次暂停时间为1分钟。
4×10分钟的比赛,每队前两节可准许暂停2次,后两节可准许暂停3次,每一个决胜期内准许暂停1次。
暂停时机球成死球,比赛计时钟停止,以及当裁判员已结束了与记录台的联系时;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成功后球成死球时;投篮得分时,对于非得分队。
1.6替换某队替换队员的要求被允许后,可替换1名或多名队员。
替换时机球成死球,比赛计时钟停止,以及当裁判员已结束了与记录台的联系时;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成功后,球成死球时;在第4节的最后2分钟或每一决胜期的最后2分钟内,投篮得分时,对于非得分队。
1.7交替拥有1.8误中本方球篮1.9犯规介绍一下常见的侵人犯规,结合看看下面几张图的手势2常见争议的剖析2.1跳起队员的场上位置举例:1、队员从场内跳起飞身救回已飞出场外的篮球,是可以的,如果跳起瞬间脚已踩到边线或是场外,则是出界违例;2、队员从场地外面跳起接到场内同伴的传球,然后落回到篮球场内,这也是出界违例;2.2球手一体强调手覆盖在球上面的部分才可以看作球的一部分,否则仍然是不合法的。
2.3漏接(录像)运球前的漏接和运球后的漏接,不同点在于运球前的漏接掌握住球后可以运球,而运球后的漏接只能传球或是投篮。
2.4圆柱体原则当达到下述状态时,防守队员就已建立了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他正面面对对手,并且双脚以正常的跨立姿势着地,手臂应位于脚、膝、臀所确定的圆柱体内,且圆柱体是可以向上无限延伸的。
2.5什么情况下罚球对投篮队员犯规原地投篮球离手瞬间即视为投篮结束何为投篮动作跳投从向上跳起直到双脚或单脚落地全队处于惩罚状态时(控制球队犯规除外)2.6有利无利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