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规则与裁判法.
- 格式:ppt
- 大小:141.50 KB
- 文档页数:42
篮球裁判规则及裁判法一、篮球裁判规则的基本原则1.公平原则:篮球裁判的最基本原则是公平。
即对比赛双方队员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
2.客观原则:裁判员应当以客观的态度判断比赛中的任何一项事实,并根据比赛规则进行裁决,不得受到任何主观情感的干扰。
3.使用规则原则:裁判员在比赛中应按照规则进行裁决,不能凭自己的个人喜好和经验判罚。
4.按情判罚原则:裁判员应根据比赛的特殊情况,如比赛的实际情况、比赛的环境等特殊情况,进行相应的判罚。
5.判罚结果可信原则:裁判员在比赛中所作出的判罚结果应该是受到比赛参与者和观众普遍认可并值得信赖的。
二、篮球裁判的职责及规则1.判罚规则:裁判员应判断比赛中的各种情况,如犯规、违例、球权变更等,并根据相应的规则进行判罚。
2.观察规则:裁判员应观察比赛中的目标和方式,并判断球员或球队是否违反规则,是否获得得分等。
3.控制规则:裁判员应控制比赛局势,保证比赛安全公平进行,制止各种违规行为。
4.沟通规则:裁判员应与比赛中的其他裁判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使裁判团队协调工作,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5.管理规则:裁判员应对比赛进行管理,包括检查球场设备、球员装备的合规性,维护比赛秩序等。
三、篮球裁判的法则1.三态法则:篮球裁判员应始终处于三种状态之间,即主动状态、被动状态和中立状态。
他们需要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时候采取主动行动,保证比赛的正常进行。
2.判罚法则:篮球裁判员在判罚时应按照"违例先判,犯规后判"的原则,即对违反规则的情况先进行判罚,等待犯规行为结束后再次进行判罚。
3.指令法则:篮球裁判员在比赛中应用正确、简明而又确切的方式进行指令。
他们应当使用清晰的手势或口令来向比赛参与者传达命令。
4.定势法则:篮球裁判员在特定情况下需预判动态,即提前预知比赛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为其做好准备。
这样一来,裁判能够更快和更准确地作出判断。
四、裁判员的素质要求1.专业素养:裁判员应熟悉篮球比赛规则,了解比赛的技术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
篮球比赛规则及裁判法一、比赛通则(一)比赛时间、比分相等和决胜期1. 比赛应由4节组成,每节10分钟。
2. 在第1节和第2节之间,第3节和第4节之间以及每一决胜期之前应有2分钟的休息时间。
3. 半场时间的休息时间应为15分钟。
4. 如果在第4节比赛时间终了时比分相等,为打破平局,需要一个5分钟的决胜期或多个这样的5分钟来继续比赛。
5. 在所有的决胜期中,球队应朝向第3节和第4节中相同的球篮继续比赛。
(二)比赛开始1. 对所有的比赛,有秩序册中命名的第一队(主队)应有球篮和球队席的选择,则这个选择应在预定的比赛开始前至少20分钟告知主裁判员。
2. 在第1节和第3节前,球队有权在他们对方的球篮所在的半场作赛前准备活动。
3. 为进行第3节的比赛,球队应交换球篮。
4. 如果某一球队在场上准备比赛的队员不足5名,比赛不能开始。
5. 在中圈跳球,当球被一名跳球队员合法拍击时比赛正式开始。
6、随后的比赛由交替拥有球权的一方在中场掷球开始比赛。
(三)球的状态球可能是活球或死球。
1. 球成活球,当:⑴跳球中,球被一名跳球队员合法拍击时。
⑵罚球中,裁判员将球置于罚球队员可处理时。
⑶掷球入界中,掷球入界的队员可处理球时。
2. 球成死球,当:⑴任何投篮或罚球中篮时。
⑵球呈活球,裁判员鸣哨时。
⑶在一次罚球中球明显不会进入球篮,且该次罚球后接着有:①另一(多次)罚球时。
②进一步的罚则(罚球和/或掷球入界)时。
⑷比赛计时钟信号响以结束每节或决胜期的比赛时间时。
⑸投篮中飞行的球在下述情况后被任一队的队员触及时:①裁判员鸣哨;②每节或决胜期比赛时间结束。
3. 如果出现下列情况,球不成死球如中篮算得分,当:⑴投篮的球在飞行,裁判员鸣哨或比赛计时钟或24秒钟装置信号响时。
⑵罚球的球在飞行,裁判员因除罚球队员之外的任何规则违犯而鸣哨时。
⑶队员在做投篮动作并仍控制着球时对方队员犯规,并且他以连续运动完成犯规发生前已开始的投篮。
(四)队员和裁判员的位置1. 一名队员的位置由他正面接触的地面所确定。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一、篮球裁判员的素质要求:1、分级:国际级:岁数38岁(含38岁)以下国家级:岁数35岁(含35岁)以下一级二级三级2、“公正、准确、积极、稳定”的八字方针。
公正:反映思想水平,准确:反映业务能力。
积极:反映跑动和精神状态,稳定:反映自身心理素质、情绪和判罚尺度。
3、裁判员学习三个阶段:有啥吹啥吹啥是啥想吹啥是啥4、篮球场28米*15米。
5、犯规:1)发生身体接触;2)非正常篮球动作;3)使自己获得利益;4)使对方处于不利;6、犯规吹20%,放80%。
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篮球裁判:1、对裁判员素质的要求:1)具有对篮球事业的献身精神、要秉公执法、按八字方针办。
2)要自信、有快速的反应和果断的判断、有很强的约束能力。
3)精通规则,熟悉裁判法。
4)懂得篮球技术战术、熟悉英语术语、丰富的知识。
5)体力充沛、精力旺盛、坚持体能训练。
2、裁判员要做到“四个必须”1)必须熟练掌握规则中各项条款及法则。
2)必须熟练掌握临场的移动路线和各中移动技术。
(如启动、侧身跑、侧(前)滑步、后退跑)3)必须熟练掌握鸣哨的方法和宣判违犯的程序及手势。
4)必须熟练掌握裁判活动中的区域分工和配合法。
如跳球时、掷界外球时、罚球时、全场紧逼时、暂停和换人时。
3、九个兼顾1)自己所管辖的区域和另一裁判员管辖区域兼顾;2)重点的一般区域3)全场、局部4)人与球5)进攻与防守6)有球区与无球区7)篮上与篮下8)场内与场外9)犯规与违例临场裁判员的称呼:1)主裁判与副裁判;2)前导裁判与追踪裁判;3)执行裁判与配合裁判;4)宣告裁判与另一裁判;二、篮球规则1、比赛开始前一方不足5人者,不能开始比赛。
2、比赛当中(因犯规罚下等原因)一方剩余不足2人者不能继续进行比赛。
3、有意向自己一方球篮投篮,得分无效,判该队教练员技术犯规(两罚一掷)如无意向自己一方投篮中,得分有效,记在对方队长名下。
篮球场地标准尺寸及说明要求:一、球场:是一个长方形的坚实平面,无障碍物。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理解比赛,公正判罚篮球作为一项受欢迎的竞技运动,其规则和裁判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理解篮球规则以及裁判的判罚可以帮助运动员和观众更好地欣赏比赛,同时确保比赛公平公正进行。
本文将探讨篮球规则的基本原则、裁判的职责和判罚标准,以及一些常见的裁判错误和纠正方式。
篮球规则的基本原则篮球比赛的规则由国际篮球联合会(FIBA)制定和管理,其中包含了一系列明确的规定,旨在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秩序性。
其中一些基本原则包括:1.双方球队:每场比赛由两支队伍参加,每队最多可以有五名球员在场上。
2.进攻:球队在进攻端通过传球和得分来获得胜利。
3.防守:球队在防守端通过封堵球门、抢断球等方式来阻止对方得分。
4.裁判:裁判需要对比赛中出现的违规行为进行判断和处罚。
裁判的职责和判罚标准裁判在篮球比赛中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对比赛中发生的违规行为进行判断,并根据规则做出相应的判罚。
一般来说,裁判的职责包括:1.判罚犯规:裁判需要判断球员是否有违反规则的行为,比如犯规、抢截、防守干扰等。
2.维护秩序:裁判需要维护比赛的秩序,防止球员和教练员的不当行为干扰比赛的正常进行。
3.保障比赛公平:裁判需要确保比赛公平进行,不偏袒任何一方。
在判罚标准方面,裁判需要遵循规则规定的具体要求,比如在哪些情况下判罚犯规、哪些行为被认定为犯规等。
裁判的判罚应该基于客观事实,不受个人情感和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
常见的裁判错误和纠正方式尽管裁判需要严格遵守规则来判罚比赛,但有时候也会出现裁判错误的情况。
一些常见的裁判错误包括:1.漏判:裁判未能发现球员的违规行为,导致比赛结果不公平。
2.误判:裁判错误地判罚了球员的行为,导致比赛出现争议。
3.偏袒:裁判对某支球队过于偏袒,影响了比赛的公平性。
为了解决裁判错误所带来的问题,一些纠正方式包括:•视频回放:利用视频回放技术来检查裁判的判罚是否正确。
•裁判培训:加强对裁判的培训,提高其判断和裁决能力。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一、篮球裁判员的素质要求:1、分级:国际级:岁数38岁(含38岁)以下国家级:岁数35岁 (含35岁)以下一级二级三级2、“公正、准确、积极、稳定”的八字方针。
公正:反映思想水平,准确:反映业务能力。
积极:反映跑动和精神状态,稳定:反映自身心理素质、情绪和判罚尺度。
3、裁判员学习三个阶段:有啥吹啥吹啥是啥想吹啥是啥4、篮球场28M*15M。
5、犯规:1)发生身体接触;2)非正常篮球动作;3)使自己获得利益;4)使对方处于不利;6、犯规吹20%,放80%。
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篮球裁判:1、对裁判员素质的要求:1)具有对篮球事业的献身精神、要秉公执法、按八字方针办。
2)要自信、有快速的反应和果断的判断、有很强的约束能力。
3)精通规则,熟悉裁判法。
4)懂得篮球技术战术、熟悉英语术语、丰富的知识。
5)体力充沛、精力旺盛、坚持体能训练。
2、裁判员要做到“四个必须”1)必须熟练掌握规则中各项条款及法则。
2)必须熟练掌握临场的移动路线和各中移动技术。
(如启动、侧身跑、侧(前)滑步、后退跑)3)必须熟练掌握鸣哨的方法和宣判违犯的程序及手势。
4)必须熟练掌握裁判活动中的区域分工和配合法。
如跳球时、掷界外球时、罚球时、全场紧逼时、暂停和换人时。
3、九个兼顾1)自己所管辖的区域和另一裁判员管辖区域兼顾。
2)重点的一般区域3)全场、局部4)人与球5)进攻与防守6)有球区与无球区7)篮上与篮下8)场内与场外9)犯规与违例临场裁判员的称呼:1)主裁判与副裁判;2)前导裁判与追踪裁判;3)执行裁判与配合裁判;4)宣告裁判与另一裁判;二、篮球规则1、比赛开始前一方不足5人者,不能开始比赛。
2、比赛当中(因犯规罚下等原因)一方剩余不足2人者不能继续进行比赛。
3、有意向自己一方球篮投篮,得分无效,判该队教练员技术犯规(两罚一掷)如无意向自己一方投篮中,得分有效,记在对方队长名下。
篮球场地标准尺寸及说明要求:一、球场:是一个长方形的坚实平面,无障碍物。
篮球规则与篮球裁判法2010 正式篮球规则FIBA 中央局(批准于)波多黎各整本《篮球规则》中所提到的教练员、运动员、技术官员等等都是男性,它同样也适用于女性。
必须理解,这样的写法仅仅是基于实用的缘故。
第一章比赛第1条定义1.1篮球比赛篮球比赛由两个队参加,每队出场5名队员。
每队的目标是在对方球篮中得分,并阻止对方队得分比赛由裁判员、记录台人员和到场的技术代表管理。
1.2球篮:对方 / 本方被某队进攻的球篮是对方的球篮,由某队防守的球篮是本方的球篮。
1.3比赛的胜者在比赛时间结束时,得分较多的队是比赛的胜者。
第二章球场和器材第2条球场2.1 比赛场地比赛场地应是一块平坦、且无障碍物的硬质地面(图1);其尺寸(从界线的内沿丈量)是:长28米、宽15米。
2.2后场球队的后场是由中线、两条边线和该队本方球篮后面的端线所限定的比赛场地部分、以及该队的本方球篮和篮板的界内部分所组成。
2.3前场球队的前场是由对方球篮后面的端线、两条边线和中线最靠近对方球篮的内沿所限定的比赛场地部分、以及对方的球篮和篮板的界内部分所组成。
2.4线所有的线应该用白色划出,线的宽度是5厘米并清晰可见。
2.4.1 界线比赛场地由界线(两条端线和两条边线)所限定。
这些线不是比赛场地的一部分。
任何障碍物,包括就坐在球队席的人员都应距离比赛场地至少2米。
2.4.2中线、中圈和罚球半圆中线应从两条边线的中点划出,平行于端线。
它向每条边线外延伸15厘米。
中线是后场的一部分。
中圈应划在比赛场地的中央,从圆周的外沿丈量,其半径是1.80米。
如果中圈内着色,它必须与限制区的颜色相同。
两个罚球半圆应划在比赛场地上,它们的圆心分别在两条罚球线的中点,从圆周的外沿丈量,其半径是1.80米。
(图2)2.4.3 罚球线、限制区和罚球抢篮板球分位区罚球线应划成与每条端线平行,从它的最外沿到端线的内沿应是5.80米,其长度是3.60米;它的中点应落在连接两条端线中点的假想线上。
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篮球竞赛规则篮球规则是篮球运动的法律性文件,是篮球竞赛唯一的理论依据。
裁判法是临场裁判员的工作方法,指导裁判员如何完成一场竞赛的裁判工作。
主要规则违例及其罚则是违反规则的行为。
裁判员应根据下列基本原则来判断是否违例:规则的精神和意图以及坚持比赛完整的需要。
在每场比赛中运用常识的一致性,在比赛中要记住有关队员的能力以及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在比赛控制和比赛流畅之间保持平衡的一致性,对于参与者们正想的需要。
运球违例运球是持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单手连续按拍借助地面反弹起来的球的技术。
球在一手或双手之中停留的一刹那运球即停止。
不能翻腕运球(携带球),不能双手同时拍球,不能两次运球。
漏接不是运球。
如果队员偶然地失去球,接着又恢复控制球,这被称为漏接。
在“三不碰”的规则下,队员可以再次接触球。
持球移动违例(走步)中枢脚的确定有两种类型。
队员双脚着地接到球(原地接球),可用任一脚作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为中枢脚。
队员在移动或运球中接到球,有三种情况。
队员接到球时一脚正触及地面,另一脚一触及地面,原先那只脚就成为中枢脚。
队员接到球时双脚离开地面:A、双脚同时落地,任一脚都可作为中枢脚;B、两脚分先后落地,先触及地面的脚是中枢脚;C、一脚落地又跳起这只脚并双脚同时落地,哪只脚都不能成为中枢脚。
在确定中枢脚后,队员在传球或投篮中,可抬起中枢脚,但在球离手前不准落回地面;队员开始运球时,在球离手前不准提起中枢脚。
哪只脚都不能作为中枢脚时,如队员传球或投篮,可抬起一脚或双脚,但在球离手前不准落回地面;如运球,在球离手前哪只脚都不可以抬起。
球回后场违例球回后场违例有三个必备条件。
控制球队才能出现球回后场,必须是控制球队使球从前场进入后场,必须是控制球队的队员在后场首先触球。
2、球回后场违例包括以下几种情况:队员从前场起跳,在空中直接从中圈跳球中获得控制球后,在一脚或双脚着地之前落回后场;队员在前场起跳,在空中获得球后落在后场;队员从后场起跳,在空中接住同队队员从前场传来的球后落在前场;队员骑跨中线时接到前场传来的球等等。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篮球是一项集体性体育项目,由两队各五名球员参与比赛。
篮球比赛有着严格的规则与裁判法,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与流畅性。
下面将介绍篮球规则与裁判法的相关内容。
篮球规则主要包括比赛时间、球场尺寸、得分规则、比赛中出现的违规以及换人规则等。
首先,比赛时间。
篮球比赛通常分为四个15分钟的节,每节之间有两分钟的休息时间,半场休息为10分钟。
其次,球场尺寸。
国际篮联规定的篮球场地标准尺寸为28米长、15米宽。
篮筐距离地板的高度为3.05米,篮球场上还有三分线、罚球线、中线等标示物。
得分规则是篮球比赛中最核心的规则。
普通进球得2分,三分线外进球得3分,罚球线上投篮,投篮命中,得1分。
进攻球员在投篮时还可以被对方犯规,如果投篮命中,还可以得到罚球机会,投篮得分情况下,罚球机会可以得到最多3次,未进攻送3分,超时比赛按罚球继续。
比赛中常见的违规有进攻犯规、防守犯规、对抗犯规、违反盗球等。
进攻犯规指进攻球员在进攻时犯规,比如走步、持球时间过长、推动对方防守球员等。
防守犯规指防守球员在比赛中违规的行为,比如阻挡、犯规犯滥、违反挂篮等。
对抗犯规指比赛中两队球员有肢体接触、拳打脚踢等行为,这些行为被视为对抗球员违规。
违反盗球指在球队比赛中,有人动球员手握球。
此外,换人规则在篮球比赛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规定,换人时需要先通知裁判,并且只能在比赛停顿时进行换人。
其中替补球员可以在一个比赛中换上场次。
当球员五次犯规时,视为犯规,这种处罚被称为“犯规”,如果球员没有五次犯规,只要教练员在规定的比赛暂停期间通知裁判员,可以进行任意次数的调动。
篮球比赛中的裁判法是确保比赛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判断犯规与非犯规的依据。
裁判工作由一名主裁判和两名副裁判组成。
主裁判负责判罚比赛中的各种犯规,负责掌握比赛的整体节奏,副裁判负责协助判罚和观察比赛中的特定位置的情况。
当发生犯规时,裁判可以给予相应的处罚措施。
例如,对违法的队员可以给予犯规得分、罚球、停赛等。
篮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篮球规则是篮球运动的法律性文件,是篮球竞赛唯一的理论依据。
裁判法是临场裁判员的工作方法,知道裁判员如何完成一场竞赛的裁判工作。
了解与掌握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的主要内容对于开展篮球运动,搞好篮球竞赛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篮球竞赛的主要规则一、裁判员的职责和权力临场裁判员包括主裁判员一名和副裁判员一到两名。
记时员、记录员、助理记录员和24秒记时员各一名为其助理。
裁判员有权在比赛期间对场内外的违反规则的行为作出宣判。
他们在竞赛开始前20min到达场地后既开始行使权力,经主裁判员确认竞赛时间终了时权力结束。
主裁判员负责检查队员服装、各种设备、工作人员等,同时在裁判员意见不统一时有权停止比赛,在竞赛终了时由其检查无误后其它职员的任务方告结束。
二、违例及其犯规违例是违反规则的行为。
罚则是发生违例的球队失去球权,由对方在最接近发生违例的地方掷界外球,直接位于篮板后面的地点除外。
(一)运球违例(两次运球)运球的概念队员控制球后将球掷、拍或滚,在球触及另一队员之前在触及球为运球,每运一次球必须使球与地面接触;球在一手或双手之中停留的一刹那运球即停止。
运球过程中手不和球接触时跑多少步不受限制,不能翻腕运球(携带球),不能双手同时拍球;队员第一次运球结束后,不得再次运球。
超出以上的规定则为非法运球,但如果队员运球后又失去了对球的控制则除外。
(二)持球移动违例(走步)队员在向任何方向持球移动时应受一定的限制,超出规则的限制即造成持球移动违例(走步)。
怎样判断走步违例?1.中枢脚的确定队员双脚着地接到球,可以用任何一脚做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为中枢脚。
队员在移动或运球中接到球,如双脚同时着地时,则任一脚都可以是中枢脚;两脚分先后着地,则先触地的脚为中枢脚;如一脚着地,队员也可跳起此脚并双脚同时落地,则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
2.持球移动确定了中枢脚后:在传球或投篮中中枢脚可以抬起,但在球离手前不能落回地面;运球开始时,在球离手前中枢脚不能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