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校本课程申报表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3
常州市初中化学生物优秀实验教学课评选申请表课题《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变化新北区实验中学史美娟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九年级化学上册起始部分的内容,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化学活动与探究实验,因此,本课是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全部初中化学乃至今后的化学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从学生熟悉的蜡烛入手,拉近他们与化学的距离,激发学习的兴趣。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生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三个阶段的观察,着重培养他们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同时进行设计简单实验的尝试。
通过对比分析初步认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认识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并学会判断一些常见的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
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石蜡的性质,初步学会对蜡烛燃烧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准确描述;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石蜡性质及变化的有关结论;3.能初步判断一些常见的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初步了解观察实验的基本要领;2.了解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报告的方法;3.初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述能力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对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使学生了解化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过对比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区别与联系。
2.难点能准确判断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
倒入石灰水振荡《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变化》学案班级姓名一、实验探究学生探究:1.蜡烛点燃前首先对烛观察并填写下表学生探究:2.蜡烛燃着时学生探究:3.蜡烛熄灭后把蜡烛吹灭后,快速用一跟燃着的火柴去靠近白烟,发现实验过程中思考白烟的成分可能是并仔细观察熄灭蜡烛后烛芯周围的石蜡有何变化?二、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1.判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酒精挥发酒精燃烧粉碎石块水结成冰钢铁生锈碘升华食物腐败变质铜丝导电电灯通电发光植物的光合作用(学生可自由选择上述选项进行判断,把有困难的选项一起讨论完成)判断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2.从下面的材料中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的多,难以溶于水,可以做燃料。
化学教师实验方案申请尊敬的化学教师:以下是您的实验方案申请内容,请您查阅:实验方案申请表实验方案编号:CH-2022-001一、实验基本信息1.1 实验名称:探究金属与酸反应的产生气体的实验1.2 实验课程:化学1.3 实验对象:高一学生1.4 实验时间:预计2022年5月10日上午9:00-11:001.5 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现象,让学生掌握金属与酸的化学反应原理,并能运用化学方程式描述反应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验器材及药品3.1 实验器材:- 烧杯- 试管- 密封塞- 酒精灯3.2 实验药品:- 镁粉- 锌片- 硫酸- 盐酸四、实验步骤4.1 实验前准备:a) 查验实验器材完好,并准备好所需药品。
b) 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
4.2 实验操作:a) 每组学生分别取一小块镁和锌片。
b) 将镁和锌片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
c) 向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硫酸和盐酸。
d) 立即插上密封塞并观察产生的气体。
e) 记录实验现象和气体的种类,并用化学方程式描述反应过程。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实验过程中,学生应穿戴实验室规定的实验服、眼镜和手套,确保个人安全。
5.2 学生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试管破裂或者溅溶液造成伤害。
5.3 实验结束后,学生应将废弃物物品放入指定的垃圾桶,并保持实验台面整洁。
六、实验评估与反思6.1 学生实验完成后,根据观察记录,评估学生是否正确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6.2 学生应能准确描述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3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请您批准上述实验方案,并指派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给予学生实验操作的机会。
感谢您的配合!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我联系。
此致敬礼XXX学校化学教师团队日期:2022年4月15日。
校本课程开发申报表
申报时间: 2013 年 8 月 29日
校本课程申报表填写说明
1、“课程名称”是设想中的课程命名,如:名著选读、传记欣赏、著名科学家介绍、英语对话、吉他弹唱等;
2、“课程类型”主要填写知识拓展类、兴趣特长类、职业技能类、社会实践类四类;
3、“课程资源”:一是指自编文本、选编文本、选用优秀文本、拓宽现有教材;二是指所需的硬性条件。
4、“课程目标”要尽量突出课程开设意义或课程特点,以便校本课程评审组和选课学生更好地了解教师所要开设的校本课程,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要求写3-5点;必须全面、适当、清晰;涉及三维目标;与大成中学的校训、校风相符。
5、“课程内容”要求重点明确、按从易到难排序;内容以提纲的方式,逐条列出;
6、“课程实施”要求填写教学的主要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具体安排、场地与设施要求、班级人数等。
7、课程评价方法(对学生):
可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以分数评价;
可采用学习态度的评价,可分为“优”“良”“一般”“差”记录;
可用学习成果展示评价,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选修校本课程开发(开设)申请表《化学竞赛初级》课程纲要前言选修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积淀、优厚的学校资源以及社会丰富的资源与社区文化资源,积极做好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验工作。
《化学竞赛初级》选修课程是高中化学必修内容的补充和拓展,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程目标:主要介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达成的目标,可分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本课程以课改为载体,坚持“科研兴校”与创建“特色学校”相结合,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努力实现学校课改总目标。
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本着“以提高学生化学素养”为目标,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为宗旨,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掌握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和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具体目标如下:1.应用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学习,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规律;2.能应用所学知识(钠、铝、铁、铜、氯、溴、碳、硫、氮、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举例说明物质的分类、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化学反应本质及反应规律的认识;3.能利用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加深对离子反应的认识。
4.初步学会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说出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及原理;独立操作容量瓶;能较规范完整地写出简单的实验设计步骤;5.通过本课程学习,认识化学,知道化学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体验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过程;6.能用化学的视角观察、关注个人生活及生存环境,体会化学与个人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对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能做出合理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