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上修建水库: 三门峡水利工程
第7页/共96页
(4)累积性
项目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往往是长期的、 潜在的、间接的,当影响积累达到一定程 度,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时,生态系 统的结构或功能将发生质变,开始退化, 最终将导致生态系统不可逆转的质的恶化 或破坏。 水利工程建设 草原退化
第8页/共96页
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生物组成成分的 直接物理影响
影响因素 收获生物资源
清除植被 清除动物 人工生态代替自然
生态 引进外来物种 土地占用 栖息地破坏
河流截流
生物组成成分影响
系统简化,物质循环受阻,稳定 性降低
环境功能影响
生物生产力及多样性降低,功 能减弱
原系统结构破坏
多种功能损失
系统简化,生态平衡打破
政策性原则
以国家的资源环境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本出发点,以法规为准绳, 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实施对生态环境的有效管理;
协调性原则
协调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协调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企业与 社会的利益关系,协调区域与项目、生态系统与生态因子内在关系等。 协调的目的是提高评价的有效性,提高环保措施的可行性。
支持条件变化
原因
生态系统影响
水分供给减少 截流、调水、抽取地下水 类型变化,植被恶化
水文变化
清除和破坏植被、水利工 结构恶化或改变,水生态破
程
坏
土地占用
多种开发建设活动
结构变化或肢解
耕地占用
多种开发建设活动
农业生态系统变化
土壤退化
侵蚀作用和收获生物质 系统结构恶化
土壤流失 土地沙化 土壤盐渍化
扰动土壤和破坏植被 植被破坏和减少供水等 灌溉不当,排水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