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全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27.16 KB
- 文档页数:62
小学体育教案全册一、第一章节:介绍体育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体育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 讲解体育的原则,如健康原则、平等原则、竞争原则等。
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简单介绍体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体育的原则,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体育原则在实际运动中的体现。
二、第二章节:介绍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参与度。
教学内容:1. 讲解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如跑、跳、投等。
2. 介绍体育运动中的技巧,如传球、接球、射门等。
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介绍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技巧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并结合示范进行说明。
3. 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运用所学的技能和技巧进行实际操作。
三、第三章节:介绍体育运动的安全知识和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安全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安全的重视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体育运动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和风险。
2. 介绍体育运动中的安全技巧和预防措施。
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强调体育运动安全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体育运动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和风险,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 演示:进行体育运动安全技巧的演示,让学生了解正确的运动姿势和动作。
四、第四章节:介绍体育运动的好处和作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好处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坚持锻炼的习惯。
教学内容:1. 讲解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如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等。
2. 介绍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如减轻压力、提高心情等。
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介绍体育运动的好处和作用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小学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第一篇:导语:体育与健康是小学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学科内容。
通过体育与健康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身体素质、增强体魄,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在本教案中,我们将介绍小学体育与健康全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他们的体育素质;2.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和规则;3.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耐力;4.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习惯,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5.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运动技能训练:包括跑步、跳远、投掷、游泳等;2.健康知识教育:包括饮食、睡眠、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3.体育游戏:包括太极拳、乒乓球、篮球、足球等。
三、教学方法和活动安排1.运动技能训练第一周:跑步训练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耐力和速度。
活动安排:分组进行长跑训练,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分组竞赛。
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竞技能力。
第二周:跳远训练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爆发力和协调能力。
活动安排: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起跳和着陆动作。
分组进行比赛,鼓励学生超越自我,争取更好的成绩。
第三周:投掷训练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力量和准确性。
活动安排:教师示范正确的投掷动作,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
通过分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投掷能力。
第四周:游泳训练活动目标:提高学生的水性和游泳技能。
活动安排:在游泳池中进行常见游泳姿势和技巧的教学和练习。
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的训练内容和要求。
2.健康知识教育第五周:饮食健康教育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合理饮食观念。
活动安排:通过介绍各种食物的营养元素和合理搭配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六周:睡眠健康教育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良好睡眠习惯。
活动安排:通过讲解睡眠的重要性和正确的睡眠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全册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3. 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定义及关系。
2. 体育锻炼的好处。
3. 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的好处。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
3. 示范法:演示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2. 讲解:讲解体育锻炼的好处。
3. 示范:演示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
4. 练习: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进行体育锻炼。
5. 总结:组织学生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锻炼计划。
第二章: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种类及原因。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姿势和运动方法。
3.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预防运动损伤。
二、教学内容:1. 运动损伤的种类及原因。
2. 正确的运动姿势和运动方法。
3.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损伤的种类及原因。
2. 示范法:演示正确的运动姿势和运动方法。
3. 小组讨论法:讨论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运动损伤的种类及原因。
2. 示范:演示正确的运动姿势和运动方法。
3. 练习: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进行运动练习。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5. 总结:强调正确的运动姿势和运动方法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观察家长的运动姿势和运动方法,提出改进意见。
第三章:营养与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
3. 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1. 营养的种类及作用。
2. 正确的饮食习惯。
小学四年级上册体育教案全册(附加条款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体育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二、教学内容1.体育基本知识: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力学等。
2.体育基本技能:跑步、跳远、投掷、接球、运球、传球、射门等。
3.体育游戏:接力跑、跳绳、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
4.体育舞蹈:广播体操、健身操、民族舞蹈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
2.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体育技能。
3.游戏法:通过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比赛法:通过体育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舞蹈法:通过体育舞蹈,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美感。
四、教学安排1.跑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提高学生的耐力和速度。
2.跳远: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起跳姿势和落地方法,提高学生的弹跳力和协调性。
3.投掷: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投掷姿势和用力方法,提高学生的力量和准确性。
4.接力跑: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接棒和传棒方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5.跳绳: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跳绳姿势和节奏感,提高学生的耐力和协调性。
6.篮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球、传球和投篮方法,提高学生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准确性。
7.足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踢球、停球和射门方法,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和准确性。
8.排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传球、垫球和扣球方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性。
9.乒乓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球、接球和击球方法,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10.广播体操: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体操动作和呼吸方法,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11.健身操: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健身动作和节奏感,提高学生的耐力和协调性。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全册第一章:介绍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3.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定义和关系。
2. 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3. 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2. 示范法:展示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3. 实践法:让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体验运动的乐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2. 讲解: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定义和益处。
3. 示范:展示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4. 实践:让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体验运动的乐趣。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技能水平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评价其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学习跑步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跑步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式。
3. 提高学生的耐力和速度。
二、教学内容:1. 跑步的基本技巧:正确的姿势、步频和步幅。
2. 跑步的呼吸方式: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
3. 耐力和速度的训练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跑步技巧和训练方法。
2. 示范法:展示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式。
3.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跑步训练,纠正错误的姿势和呼吸方式。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跑步技巧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式。
3. 示范:展示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式。
4. 实践:让学生进行跑步训练,纠正错误的姿势和呼吸方式。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跑步训练中的表现,评价其技巧水平和训练效果。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评价其对跑步技巧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学习跳绳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跳绳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跳绳姿势和节奏感。
3. 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耐力。
二、教学内容:1. 跳绳的基本技巧:正确的姿势、绳子的长度和节奏。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全册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注重身体健康的观念。
3. 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2. 介绍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3. 分析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运动的好处。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理解。
2. 讲解: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运动的好处。
3. 讨论:分组讨论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4. 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2. 家长协助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
第二章:体育运动的基本常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常识。
2. 培养学生正确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
3. 引导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讲解体育运动的基本常识。
2. 介绍体育运动的基本技巧。
3. 分析正确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运动的基本常识,体育运动的基本技巧。
2. 示范法:演示正确参与体育运动的方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
2. 讲解:讲解体育运动的基本常识,体育运动的基本技巧。
3. 示范:演示正确参与体育运动的方法。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技巧。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体育运动的基本常识。
2. 家长协助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
第三章: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2. 培养学生正确运动,避免运动损伤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运动损伤处理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讲解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
2. 介绍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本册教学目的和目标教学目的: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三、四、五年级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与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二〉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三〉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与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体育课教学常规体育课教学应丛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方面: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与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
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7、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与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小学全册体育教案第一章:篮球基本技能训练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如运球、传球、投篮等。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体育精神。
1.2 教学内容:运球训练:教授学生正确的运球手法,提高运球速度和灵活性。
传球训练:学习胸前传球、背后传球等基本传球技巧,培养学生的传球意识和准确性。
投篮训练:教授学生正确的投篮姿势和技巧,提高投篮命中率。
1.3 教学方法: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技能示范,引导学生模仿和练习。
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练习和比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训练中的技能掌握程度和准确性。
评估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和竞技体育精神。
第二章:足球基本技能训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足球的基本技能,如传球、停球、射门等。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技体育精神。
2.2 教学内容:传球训练:学习短传、长传等基本传球技巧,提高学生的传球准确性和意识。
停球训练:教授学生正确的停球手法,提高停球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
射门训练:学习不同的射门技巧,如头球、脚内侧射门等,提高射门命中率。
2.3 教学方法: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技能示范,引导学生模仿和练习。
对抗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规模对抗比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竞技体育精神。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训练中的技能掌握程度和准确性。
评估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和竞技体育精神。
第三章:跳绳基本技能训练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跳绳的基本技能,如单人跳绳、双人跳绳等。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耐力。
3.2 教学内容:单人跳绳训练:教授学生正确的跳绳姿势和技巧,提高跳绳速度和连续性。
双人跳绳训练:学习双人跳绳的配合技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3 教学方法: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技能示范,引导学生模仿和练习。
定时练习法:设置时间限制,让学生进行跳绳练习,提高跳绳速度和耐力。
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训练中的技能掌握程度和连续性。
体育课堂常识教育,编排队列。
教学目标:1、通过讲述体育的目的任务和介绍室外体育课的环境特点,使儿童理解必须遵守常规要求的简单道理。
2、结合上课、下课要求进行站队、解散练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熟悉队形;为今后的体育课及各类活动的组织打好基础。
3、引导学生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知道路上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站队,队形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述体育的目的、任务及意义。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目的: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他们在学校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将来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保卫祖国服务。
意义:体育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兴旺,人民的素质,政治面貌以及经济地位,是不可缺少的一项运动;体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体育课常规意识的建立和习惯的养成(体育课上要求)1、上课站队要到指定位置站队,动作要快,队伍要安静整齐。
2.体育课要穿适合体育课的服装、鞋,小组长应负责本组同学的检查。
3、课上不允许携带危险性小物品(如小刀、钉子等)4、坚持有病或有事请假制度。
(体育课出勤和纪律表现是成绩考核的内容之一)。
5、上课一切行动听从指挥。
四、讲述本学期学习的内容和考核项目:本学期开始首先学习广播操,然后学习简单的走、跑、跳跃、攀登、爬越、平衡以及技巧和基本体操的正确的动作方法,以便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为以后学习和各种动作技术,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本学期考核项目是:(1)立定跳远(2)跳短绳教学反思:教学内容:l、站队、解散、集合、稍息、踏步走、报数;2、韵律活动。
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稍息、立正、解散、集合等队列动作的基本做法,培养迅速站队的能力。
2、使学生按照音乐的节奏和动作的要求进行练习,提高自我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立正,解散教学过程:(一)开始准备部分:一、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二、宣布本课内容。
1、基本队列动作;2、韵律活动。
三、提出要求及注意事项。
组织:自然站立1、用谈话式提示学生站好体育课队形;2、提示和背诵课堂要求;3、要求:集合快、静、齐,注意力集中。
组织:四列横队(密集)队形:1、检查服装、鞋、精神面貌。
2、学习正确的站姿,并找学生演示。
3、再次提示课前、课上、课后的基本要求。
(二)基本部分一、l、立正、稍息;2、踏步走;3、报数;4、站队、解散、集合。
重点:各动作要领难点:动作正确组织:四列横队教法:1、教师示范,简要讲解动作做法;2学生试做,老师纠正动作;3学生集体练习,体会动作要领;4.教师按“l、2、l”的口令,示范踏步走的动作做法,并讲明动作要领。
5、全体统习踏步,教师纠正动作,并指定动作较规范的学生演示一次。
6、讲明报数的做法和要求后分组练习报数,要求声音短促,宏亮。
7、站队时,让学生用脚尖站在一条直线上比脚尖看齐的方住进行练习。
8、解散、集合穿插进行二、韵律活动模仿不同人物、不同形象和不同情绪的走步动作:听音乐、按节拍做不同方向、节奏、速度及变换重心的走教法:1启发学生按照自己生活中观察到的人物、动物形象和情结进行练习。
2听音乐节拍自由地表现,教师启发。
3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三)结束:一、放松活动:四肢放松、伸懒腰二、总结本课情况三、宣布下课组织:自由站立教法:简述方法,师生同练要求:动作轻松、自然教学反思:队列和体操队形教学目标:l.进一步学习稍息、立正、踏步走、报数等队列基本动作。
2.初步学习体操队形,培养学生有秩序地进行队列队形练习的能力和良好的组织律性。
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和站队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踏步走、报数教学过程:(一)开始准备部分一、宣布上课,师生问好二、宣布本课内容:1、队列和体操队形;2、游戏:快快集合。
三、提出要求及注意事项组织:四列横队教师整队,检查站姿要求:集合快、静、齐,精神饱满教法:1.学生分组进村报数比赛2.教横队看齐时,教师可站在排头往后看,向学生说:“除了排头之外我看见谁了,谁就没站齐!”3.教纵队看齐时,要求前后对齐,眼看前面同学的后脑勺。
4.做踏步走时,教师可击掌让学生听节奏练习。
要求:动作迅速、一致服从口令(二)基本部分一、队列和体操队形用并步法疏散和密集队形组织队形:教法:l.教师找两名学生边讲解过示范。
2.学生集体练习,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再集体练习。
4.分组轮换练习,观摩,讲评。
要求:遵守纪律,动作正确,迅速。
二、游戏:快快集合方法:学生成四路纵队站上听到“散开”的口令后,学生立即分散在指定区域内自由活动,听到“集合!”口令后,全体学生立即到原来位置迅速站好队,以站队快、静、齐的队为胜。
规则:敞开后不得聚在原地等着站队。
教法: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2、教真学生分散活动和美先喊不要推、撞人,向解放军学习,遵守纪律。
3、纵队站队学会后,可改为横队。
4、听“散开”国今后,要求学生完成一定任务,如原地跳、模仿动作等。
要求:集会决、静、齐,不拥挤,遵守规则(三)结束部分一、放松走。
二、总结本课情况,以表扬为主。
三、宣布下课。
教法:听音乐做不同姿势的放松走,自由散开。
要求:表情自然、轻松。
教学反思第九套广播体操(预备节)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少儿广播体操,发展学生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及动作节奏感、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提高想象力和模仿能力。
2.培养快速排队的能力和听指挥、守纪律等优良品德教学重难点:广播操动作的规范性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一、宣布上课,师生问好.二、宣布本课内容:1.广播操预备节;2.游戏:快快排队。
三、提出要求及注意事项组织:四列横队教法:l.进行常规检查,教师整队。
要求;认真听讲;精神饱满。
(二)基本部分:一、队列练习:所学队列动作的综合练习。
组织:四列横队、四路纵队。
教法:l.学生按教师口令或手势进行队列动作练习。
2.教师提示重点动作并示范。
3.指定学生或某组演示,教师纠正动作。
4.分组练习。
要求:服从口令,动作正确。
二、广播操预备节原地踏步走要点:重心前移时,身体各部位动作协调配合,充分伸展臂,腿屈伸动作协调。
组织:体操队形;队形如图教法:l.教师边讲解过示范动作2.教师分解讲解、示范,学生模仿1-2基本动作。
重点:动作方法难点: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连贯配合三、游戏:快快排队规则:必须按规定的信号、移动方式行动。
方法:学生听到规定信号,按教师指令,迅还跑或跳向指定方位站成规定的队形。
动作节奏由慢到快逐渐过渡到正常速度。
组织:四列横队、四路纵队教法: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2.通过游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纵队横队、排头、排尾、看齐的方法。
要求:快跑或跳向指定方位,快选自己的站位,要排得整整齐齐。
(三)结束部分:一、放松活动:鸭走、象走、猫走、慢跑。
二、总结本课情况,以表扬为主。
三、布置作业:练广播操,宣布下课。
组织:听音乐,按教师指挥进行放松走、跑。
教法:师生同练要求:动作轻松。
教学反思:广播操(伸展运动)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广播操伸展运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广播操的动作方法;2.通过各种方式做正确姿势走(模仿式)的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走的姿势;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面锻炼身体,促进生长发育。
教学重难点:广播操动作的规范性教学过程:(一)开始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内容:①学习广播操3、4节;②各种方式正确姿势的走。
二、队列练习:向左(右)转口令:“向左(右)——转”动作:听到动令“转”后以脚跟为轴,与另一只脚的前脚掌同时用力,转90度,后脚快速并拢前脚,两腿伸直,两臂不要外张,上体立正姿势。
教法:1.原地踏步进行左右转,分清左右。
2.示范动作方法。
3.口令指挥,集体练习。
4.个别辅导与集体纠正。
要求:①站队快、静、齐;②精神饱满四列横队集体练习。
基本部分:一、新授:广播操(伸展运动)组织:体操队形重点:动作方法难点:动作连贯教法:1.复习1、2节(音伴);2.示范3、4节动作方法;3.分解动作练习;4.完整动作练习;5.跟随音乐练习;6.指导、纠正。
要求:动作正确、协调、有力练习认真、掌握好节奏。
二、各种方式做正确姿势的走(模仿式)1.解放军雄利赳的走;2.老爷缓慢的走;3.小学生轻快的走;4.熊走;5.鸭走。
组织:四列横队原地模仿练习二路纵队绕场行进走教法:1.教师提示各种动物人物名称,并出示图,学生想象,指定学生模仿,教师再总结示范,最后学生原地模仿。
2.跟随音乐、绕场行进。
要求:动作协调、形象、活泼(三)结束部分:一、放松活动:小游戏:《打气》二、集合(表扬与批评)三、师生再见组织:四列横队、疏散队形。
教法:教师示范后两人一组进行练习。
要求:动作轻松、自然、认真听讲。
教学反思:广播操(扩胸运动)教学目标:l . 初步学习儿童广播体操5、6、7节的动作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力量、协调性节奏感等身体素质。
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提高机智和模仿能力。
2.发展腿部力量和跳跃能力。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广播操动作的规范性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一、宣布上课,师生问好二、宣布本课内容:1.学习广播操2节。
2.游戏:单脚跳接力三、提出要求及注意事项。
组织:自由站立1.学生自由围在老师身边听讲。
2.听到口令后迅速成四列横队站立。
3.要求:动作迅速,精力集中。
(二)准备部分:齐步走、立定动作:听动令后,左脚开始向前自然迈出,身体重心前移,脚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两脚交换前进;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组织:成二路纵队行进教法:1.复习踏步走、立定;2.示范和讲解齐步走,立定的动作要求;3.齐步走的摆臂练习。
4.强调左脚踏在“1”的口令上,教师喊“l”的口令声音比“2”的声音大则重。
5.让学生在行进中齐喊“左、右、左”。
6.按“l、2”节拍做立定练习。
要求:动作正确、听从口令(三)广播操扩胸运动(4X8拍)要点:转体时脚不能移动或离地,重心在两脚间,以上体带动摆臂转体,眼看手。
组织:体操队形重点:动作方法难点:易体各部位协调、连贯配合教法:1.复习1一4节动作。
(音伴)2.讲解示范5—7节动作。
3.以分解练习的方法,学练5—7节。
4.注意动作的部位及节拍。
音伴练习(四)游戏:单脚跳接力规则:1.发令或击掌后才能起跑;2.中途不得换脚,绕过实心球后必须换脚。
方法: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用单脚连续跳绕过标志物,换另一脚跳回本队。
教法:1.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2.竞赛、讲评3.指导、纠正(五)结束部分:一、放松运动:小碎步练习二、总结本课情况,宣布下课。
组织:体操队形教法:1.师生同练2.用小碎步练习小鸟飞,小鱼游,开汽车等。
要求:动作轻松、自然。
教学反思:广播操踢腿运动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儿童广播操3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力量,协调性等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