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学习必备水力发电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12
水电制作知识点总结大全导言水力发电是利用水流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在水力发电厂中,水被引入水轮机中,水轮机产生的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换成电能。
在这个过程中,水的能量被有效地利用起来,可以为人们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水电制作的相关知识点,包括水力资源的评估、水力发电的原理、水电站的设计和建设等方面的知识点。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有兴趣了解水力发电的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水力资源的评估1.1 水力资源的概念水力资源是指通过水流来获取能量的一种资源,其主要形式包括江河湖泊的水流和地下水的水流。
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为人们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对于缓解能源紧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2 水力资源的类型根据水流的规模和强度,水力资源可以分为小水电、中水电和大型水电。
小水电是指装机容量在1万千瓦以下的水电站,中水电是指装机容量在1-10万千瓦的水电站,大型水电是指装机容量超过10万千瓦的水电站。
1.3 水力资源的评价方法为了评估水力资源的利用潜力,需要进行水文水资源测算和水力资源勘探。
水文水资源测算包括降水、蒸发、径流的测算,水力资源勘探包括水位观测、水文站的建设和水电站选址等方面的工作。
1.4 水力资源的利用要求在利用水力资源进行发电时,需要考虑水资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从地质条件、水文水资源、土壤条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来对水力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评价,以保证水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水力发电的原理2.1 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流的动能驱动水轮机转动,再通过转动的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水流的动能可以通过水轮机转化成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成电能。
2.2 水轮机的工作原理水轮机是将水流的动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水流对叶轮的冲击力,驱动叶轮转动,再通过叶轮转动带动转子转动,从而产生机械能。
2.3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转子在磁场中的旋转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电能。
水力发电基本原理水力发电是一种利用水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它基于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通过水轮机的转动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水力发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
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
在水力发电站中,通常会建造一座大坝来拦截河流或蓄水,形成一个水库。
当需要发电时,打开水闸或放水门,让积蓄在水库中的水流经由下游的水轮机。
水轮机是将水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常见的水轮机有水轮发电机、水轮涡轮等。
当水流经过水轮机时,水的动能会使水轮机转动,驱动连接在水轮机上的发电机转动,从而产生电能。
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结为两个关键步骤:水的动力转换和电能的生成。
首先,当水流通过水轮机时,由于水的动能,水轮机会转动。
水轮机通常由叶片和转子组成,当水流通过叶片时,叶片会受到水流的压力,从而转动转子。
其次,转动的转子通过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是一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通过转子和定子之间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流。
当转子转动时,磁场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在定子上产生感应电流。
这样,通过水轮机的转动,就可以产生电能。
水力发电的优点在于其可再生性和清洁性。
水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资源,不会像石油和煤炭一样枯竭,因此水力发电具有很高的可持续性。
与化石燃料发电相比,水力发电不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污染较小。
此外,水力发电还可以调节水流量,从而具有一定的储能功能,可以应对能源需求的高峰和低谷。
然而,水力发电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首先,水力发电的建设成本较高,需要建设大坝和水轮机等设施。
此外,水力发电对水资源的需求较大,在干旱地区或缺水的季节可能无法正常发电。
另外,水力发电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鱼类迁徙和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
因此,在规划和建设水力发电项目时,需要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
水力发电是一种利用水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通过水轮机的转动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水电必学知识点总结一、水力学基础知识1.水力学概述水力学是研究流体力学中的一门学科,研究水流在各种环境下的规律和现象。
水的计量单位、水动力学特性等。
2.水文地质与水文地质工程水文地质是研究地质与水文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地下水的地质勘探和特性分析,从而明确地下水的分布特征、来源、流向和水文地质工程。
3.水利结构物与材料研究水利工程中的各种建筑结构,包括水坝、管道、水源等。
4.水利工程设备研究水利工程中的各种设备,包括水泵、水轮机、水电站等。
5.水力发电技术研究利用水力能够发电的技术,包括水轮机的工作原理、水电站的设计、运行和管理等。
二、电力系统基础知识1.电力系统概述电力系统是指为了传输、分配、交换和利用电能而建设的设施和设备的系统。
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结构、分类等。
2.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包括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短路分析、过电流保护等。
3.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电力系统的运行机理、运行管理、用电的计量计费等。
4.电力系统保护与自动化电力系统的保护技术,包括电力系统的设备保护、系统保护等。
5.电力系统调度与计划电力系统的调度原理、调度计划等。
三、电路基础知识1.电路基本概念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路的元件、电压、电流、电阻等。
2.电路分析与设计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技术,包括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电路优化等。
3.电路实验与检测电路实验和检测技术,包括电路的实验方法、实验仪器、电路的故障检测等。
以上就是水电学的必学知识点,水力学的基础知识、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和电路的基础知识。
学好水电学,就需要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在水力发电、电力系统管理和电路设计方面有所建树。
希望大家在学习水电学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学习这些基础知识,扎实掌握这些知识点。
水力发电技术及其应用水力发电是指利用水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
自20世纪以来,水力发电已成为世界上最常用的清洁能源之一。
其简单、便捷、高效和环保的特点,使其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水力发电原理、技术、应用和未来前景等方面进行介绍。
第一章水力发电原理水力发电的原理是通过引入水流,将水能转化为电能。
符合质量不灭定律,在发电过程中,不会涉及物质的消耗和污染。
具体而言,水从高处引入,因受重力作用而具有一定动能,再通过涡轮转子和发电机,将其转化为电能输出。
水能的大小取决于水的流量、水头和水的密度。
水流越大、水头越高,水的动能就越大,因此转化为电能的能力也越强。
第二章水力发电技术水力发电技术是将水能有效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它包括基础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如大坝、水库、清淤设施等,以及涡轮转子和发电机的选择和安装。
水力发电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水力发电和泵发电。
水力发电是利用自然水流产生的能量,而泵发电则是利用两个水头之间的压差产生的能量。
水力发电设施的设计要考虑水体流量、水头、水质、水温、沉积物含量等多种因素,并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选址、建设和运营。
第三章水力发电应用水力发电已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城市的公用事业、工业、农业和生态系统等多个领域。
在公用事业领域,水力发电可用于发电和提供水源。
在工业领域,水力发电可用于生产电力和激发机器。
在农业领域,水力发电可用于种植农作物和灌溉作业。
在生态系统方面,水力发电可提供清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水力发电未来前景随着清洁能源的不断推广和国家环保政策的实施,水力发电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未来的趋势是为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而采用更先进的技术。
例如,目前正在研制的新型涡轮转子和控制系统,可以大幅提高水力发电的效率。
此外,还有关于提高水能资源利用率的研究,例如利用海水以及含盐碱的淡水等。
总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水力发电将更加普及而且能够提供更多的清洁能源。
水力发电原理及水电站概况本课程主要内容为介绍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以及概述性地介绍水电站各组成系统的设备的类型、作用。
主要是让读者从总体上了解水电站是如何实现水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这个过程需要哪些设备的支撑?这些设备的具体分工是如何的?由于本课程为总体性概述,因此对于具体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则不作具体性的阐述,若读者对这些问题感兴趣,可以参考其他水力专业性书籍。
一.水力发电基本原理及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工作方式1.水力发电基本原理水力发电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
通过在天然的河流上,修建水工建筑物,集中水头,然后通过引水道将高位的水引导到低位置的水轮机,使水能转变为旋转机械能,带动与水轮机同轴的发电机发电,从而实现从水能到电能的转换。
发电机发出的电再通过输电线路送往用户,形成整个水力发电到用电的过程。
如图1-1所示,高处水库中的水体具有较大的势能,当水体经由压力管道流进安装在水电站厂房内的水轮机而排至水电站的下游时,水流带动水轮机的转轮旋转,使得水动能转变为旋转的机械能,水轮机带动同轴的发电机转子切割磁力线,在发电机的定子绕组上产生感应电动势,当定子绕组与外电路接通时,发电机就向外供电了。
如此,水轮机的选择机械能就通过发电机转变为电能。
2. 水电站的出力和发电量的计算水电站在某时刻输出的功率,称为水电站在该时刻的出力。
水电站的理论出力公式如下:)(81.9kW QH gQH tgVH P g g g t ===ρρ 上式中的Q 为水轮机的引用流量,H g 为水电站上、下游的高程差,称为水电站的毛水头。
水电站的实际出力公式如下:)(81.9)(81.9kW KQH QH h H Q P g ==∆-=ηη上式中H 称为水轮机的工作水头,△h 为水头损失;η为水轮发电机组的总效率;K=水电站的出力系数,对于大中型水电站,K 值可取为8.0~8.5,对于小型水电站,K 值一般取为6.5~8.0。
水力发电科普
水力发电是利用水流的动能或水头的高差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方式。
它是世界上最早应用的发电方式之一,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和产量最大的清洁能源。
水力发电的主要设备包括水电站、水轮机、发电机和变电站等。
水力发电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水流或水头推动水轮机转动,然后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水力发电技术的优点是可再生能源,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具有环保、高效、稳定的特点。
此外,水力发电还可以调节电网负荷,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
水力发电的种类主要有水能发电、水库发电和潮汐发电等。
其中,水能发电是指利用水流的动能发电,适用于水势湍急、流量大的河流;水库发电是指用大坝拦截河流形成的水库,通过控制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来发电;潮汐发电是利用潮汐差异来发电,采用潮汐能发电技术。
水力发电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
截至2020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3.4亿千瓦左右,占全国装机容量的比重超过30%。
未来,水力发电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1 -。
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水力发电是一种利用水能转换成电能的方法,是可再生能源之一。
它基于水在重力作用下具有的动能和位能来产生电能。
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水资源的获取水力发电首先需要获取足够的水资源。
通常,这些水资源可通过水库、湖泊、河流或海洋等自然水体来提供。
水库的建设和管理对于水力发电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水流的控制水流的控制是水力发电中的重要环节。
水流通过引导渠道进入水轮机或涡轮中,从而转化成机械能。
常见的水轮机类型包括水轮发电机和涡轮发电机。
这些发电机利用水流的能量旋转,产生机械动力。
3. 能量转化水流通过水轮机或涡轮转动,进而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水轮机中的叶轮通过水流的冲击力和水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发电机的转子旋转。
发电机内部的转子和定子之间产生电磁感应,最终生成交流或直流电。
4. 输电和利用发电机产生的电能需要经过变压器升压后,通过输电线路输送到目的地。
输电线路中使用的高压输电可以减少能量损耗。
一旦电能到达目的地,就可以供给居民、工业或其他领域进行使用。
水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具有诸多优点。
它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水力发电技术成熟,资源广泛,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
然而,水力发电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它对水资源的需求较高,地理条件限制了水力发电站的布局。
其次,水力发电对生态环境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鱼类迁徙和河流的流量调节。
此外,大规模水电站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和严格的环境监管。
综上所述,水力发电利用水资源的动能和位能转换为电能。
它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成熟的技术和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水力发电有望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水力发电的基本知识1.大中小型小电站是如何划分的?按现行部标,装机容量小于50000kW(50MW)的为小型;装机容量50000~250000Kw(50-250MW)的为中型;装机容量大于250000kW(250MW)为大型。
2.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水力发电就是利用水力(具有水头)推动水力机械(水轮机)转动,将水能转变为机械能,如果在水轮机上接上另一种机械(发电机)随着水轮机转动便可发出电来,这时机械能又转变为电能。
水力发电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水的势能变成机械能,又变成电能的转"换过程。
3.水力资源的开发方式和水电站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水力资源的开发方式是按照集中落差而选定,大致有三种基本方式:即堤坝式、引水式和混合式等。
但这三种开发方式还要各适用一定的河段自然条件。
按不同的开发方式修建起来的水电站,其枢纽布置、建筑物组成等也截然不同,故水电站也随之而分为堤坝式、引水式和混合式三种基本类型。
4.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及相应农工住筑物按什么标准划分等级?应严格按照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DJ12-78执行,按工程规模(水库总容积、电站装机容量)大小来划分等级。
5、什么是流量、径流总量、多年平均流量?流量是指性单位时间内水流通过河流(或水工建筑物)过水断面的体积,以立方米/秒表示;径流总量是指在一个水文年内通过河流该断面水流总量之和,以104m3或108m3表示;多年平均流量是指河流断面按已有水文系列计算的多年流量平均值。
6.小型水电站枢纽工程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主要由挡水建筑物(坝)、泄洪建筑物(溢洪道或闸)、引水建筑物(引水渠或隧洞,包括调压井)及电站厂房(包括尾水渠、升压站)四大部分组成。
7.什么是径流式水电站?其特点是什么?无调节水库的电站称为径流式水电站。
此种水电站按照河道多年平均流量及所可能获得的水头进行装机容量选择。
全年不能满负荷运行,在保证率为80%。
水力发电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可再生能源的不断推广,水力发电技术已成为最受欢迎的之一。
水力发电可以利用极简单的原理,引导水流通过涡轮,旋转发电机发电。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水力发电的原理和应用。
一、水力发电的原理水力发电主要是利用水的流动能量转换为机械转动能量,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其基本原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认为,能量不能被消除也不能被创造,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当水从高处流动时,由于水体自身势能的减少,自然就会释放出固定数量的能量,这个过程就是头段损失。
2、涡轮定理对于涡轮的旋转,方程式如下:P = ρ × g × H × Q其中,P为动能转换为电能的单位功率,ρ是水的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H是有效水头(即从涡轮进口水面到水流的撞椎口之间的高度差),Q是正式流量(即涡轮每秒钟过水的体积)。
3、水的物理特性与空气不同,水流不能被压缩。
因此,水流通过涡轮转换动能时,必须保证水流的速度和流量足够大。
同时,水的流动状态和特征会受到水流的流向、流速和管道的形状等因素的影响。
二、水力发电的应用水力发电已成为广泛应用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大规模的水电站甚至可以在全球贡献到10%以上的电力供应。
与其他一些新能源的发展相比,水力发电有着以下优点:1、稳定可靠水力发电的成熟度已经相当高,有许多大型水电站已经运行了数十年。
相对于降雨和季节变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水电站的发电量通常比太阳能和风能更稳定。
2、环保及节能犁滩水力发电厂、三峡水力发电站等大型水电站已可以实现清洁发电,不会造成空气及水源污染。
与燃煤和燃油发电相比,水力发电需要的能源更少。
3、适用性广水力发电不仅可以应用于大型水电站,还可以应用于小型的微水电站。
一些较小的水力发电站可以直接安装在农场、公用设施甚至是私人住房中。
除上述之外,水力发电也有一些局限性。
例如,只有地形崎岖,水流充沛的地区才容易应用此技术。
水力发电原理水力发电是一种利用水资源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方式,它基于水的自然能量,通过一系列的水轮机、发电机等设备的转动,将水能转化为电能。
水力发电具有环保、可再生、稳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
一、水能的转换过程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水的自然能量,即水势能和水流动能。
这两种能量通过一系列设备的转化最终转化为电能。
1. 水势能的转化水势能是指水由高处向低处流动所具有的能量,利用水势能发电是利用水在高差作用下储存的能量。
首先,水从水库中的高处通过引水渠道流动,然后进入水轮机。
水轮机是水力发电中的核心装置,它负责将水势能转化为机械能。
水进入水轮机后,由于流速的增加和水的冲击力,推动水轮机的转动。
水轮机可以分为水轮和水涡轮两种形式,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略有不同。
2. 水流动能的转化水流动能是指水流动时具有的能量。
水从水管中流过,可以推动水轮机的转动。
水流动能可以通过水轮机转化为机械能,进而转化为电能。
水流动能的转化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水流动的损耗和能量损失。
例如,水流动时会有一定的摩擦,还会导致水流量的减少等。
因此,在设计水力发电厂时需要考虑这些能源损失,以提高发电效率。
二、水力发电厂的构成水力发电厂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水库、引水系统、水轮机、发电机、变电站等。
1. 水库水库是储存水资源的地方,它通常建在山谷或河流上游,以便收集降雨和融雪水。
在水库里,水可以被调度和控制。
水库的建设对于水力发电的持续运行和发电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引水系统引水系统用于将水从水库引导到水轮机处。
它通常包括引水渠道、水导管和调流设备等。
引水系统的设计要考虑水流平稳、水量调配合理,以及最大程度地减少能量损失。
3. 水轮机与发电机水轮机是将水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关键装置。
它通常由水轮和水涡轮组成,通过转动驱动发电机。
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当水轮机转动时,通过发电机的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交流电能。
发电机是水力发电厂的最终发电装置。
水力发电的原理和技术水力发电是利用水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这种发电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其原理非常简单,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一、水力发电的原理水力发电的原理可以归纳为液压机械能和电机转换的能量转换过程。
主要分为以下几步:1.水源:水流用作旋转轮叶,以产生机械能力。
2.水坝:水坝会把水捆绑在一个池子里,让它累积在一个高度上。
3.引水管道:从水坝中引出水来驱动一系列的机械设备。
4.带动转子:机械设备通常是转子和叶轮,水流带着旋转轮叶运动,机械能转化成不同形式的动能。
5.发电机:电能转换的装置,利用转子的旋转引导磁场的变化,产生感应电流。
6.变压器:把发电机引出的电流进行变压升高。
7.输电网:传输电能到需要供电的地方。
二、水力发电的优势水力发电有许多优势,例如:1.水力发电是一种清洁、环保的能源,因为它不会排放任何有毒气体或污染物。
2.水力发电的能源来源是自然的水流,因此它不像化石燃料那样会枯竭。
3.水流的储存和使用,是一种更容易控制和预测的工艺,而且运行成本也更低。
4.水电站可以用来平衡电力网络的需求与供应之间的差距,从而保证电力的稳定性。
5.水坝项目可以增加水资源的使用价值,以支持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
三、水力发电的技术挑战水力发电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领域,但其技术发展也需要面临许多挑战。
例如:1.水坝需要建造在最适合水流的地方,这通常意味着需要修建大型水坝和引水渠道,从而需要大量的土地和资源。
2.水力发电站的运营和维护所需的成本可能比其他的发电方式更高,从而对其经济可行性产生影响。
3.水坝会干扰水体中的生态环境,影响下游的生态系统和资源。
4.水坝的建设和运营所需的时间和工程量都较大,而且对土壤稳定性有要求,如果不谨慎处理可能带来重大的后果。
5.对水坝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需要进行定期检修和检查,以确保水力发电站的正常运转。
四、水力发电的未来在全球贡献可再生能源的趋势下,水力发电正在逐渐扩大其用途。
水利发电相关知识点总结1. 水利发电原理水利发电的原理是通过利用自然界的水流能量,将水流的动能转化成电能。
当水流通过水轮机转动时,水轮机内的叶片会受到水流的冲击力,产生转动。
水轮机的转动通过联轴器、减速器传动到发电机上,使发电机产生电能。
发电机接通电网后,输出电能供人们使用。
这就是水利发电的基本工作原理。
2. 水利发电的分类水利发电按照不同的原理和适用条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水轮式发电、水电站发电、潮汛发电、潜水泵式发电、流速式发电等。
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和适用条件。
3. 水利发电的优势水利发电相比于其他发电方式有以下几点优势:- 清洁:水利发电不需要燃烧燃料,也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 稳定:水力发电站可以根据水流情况灵活控制发电量,稳定供电。
- 资源丰富:水资源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资源之一,因此水利发电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4. 水利发电的影响尽管水利发电有很多优点,但也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
主要影响包括水库装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流改变对下游生物的影响、水利设施建设对周边生态的影响等。
因此,在水利发电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5. 水利发电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目前,水利发电已经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中国、巴西、加拿大等国家都有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和发电技术,水利发电在这些国家已经成为了主要的电力资源。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水利发电技术也将会得到更多的革新和进步,将更加高效、清洁、可持续。
6. 水利发电的发展前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水利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水利发电将会更多地应用于新能源领域,成为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重要选择。
同时,水利发电也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投资,以推动其更快的发展和应用。
总的来说,水利发电是一种清洁、稳定、可持续的能源发电方式,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水力发电的原理与流程水力发电是利用水的能力来产生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
它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利用水流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力发电的原理与流程。
首先,重力是水力发电的基础。
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水会向低处流动。
利用这个重力作用,可以将水引导到水力发电厂的水轮机上。
其次,水流动能是水力发电的关键。
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动能。
水流的速度越大,动能也越大。
而事实上,水是非常好的媒介来转化动能。
另外,水压力也是水力发电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水流下降的时候,与水流动能相伴随的还有一个水压力。
水压力与水的高度有关,越高则水压力也越大。
水压力越大,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也就越高。
最后,转化效率是衡量水力发电效果的关键指标。
在水力发电过程中,水流的流动能会通过涡轮机或水轮机转化为机械能,再经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转化效率高意味着电能的产生更为高效,同时也能更好地利用水资源。
第一阶段是水源。
水力发电厂的首要问题是找到充足的水源。
水源可以来自自然的水流,如河流、湖泊或海洋。
也可以利用人工的水库来储存水资源。
第二阶段是引水。
一旦找到合适的水源,需要建设引水渠道将水引导到水力发电厂。
引水渠道必须足够结实,以确保水的流动不受阻碍。
第三阶段是水轮机。
引导到水力发电厂后的水,首先会经过一个称为闸门的装置控制水流的大小和流向。
然后水通过管道流向水轮机的水桶,驱动水轮机旋转。
最后一步是发电。
水轮机的转动将驱动发电机,通过磁场与导线的相互作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这样就完成了水力发电的过程。
总结起来,水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水的动能来产生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流程包括找到水源、引水、驱动水轮机和发电。
水力发电具有环保、可再生和高效利用水资源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
水力发电相关的基本知识及主要的技术指标一、水电基本知识与主要技术指标1.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水力发电是利用水体作为传递能量的介质来发电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水位落差形成的势能推动水轮机转动,将水能转变为水轮机的旋转机械能,水轮机转子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由于磁场切割导体,从而在发电机的定子绕组上产生感应电动势,当发电机与外电路接通时,发电机就向外供电了,此时,水轮机的旋转机械能又通过发电机转变为电能,形成了水力发电的过程。
2.水力资源的开发方式和水电站的基本类型水力资源的开发方式是按照集中落差而选定,大致有三种基本方式:即堤坝式、引水式和混合式等。
但这三种开发方式还要各适用一定的河段自然条件。
按不同的开发方式修建起来的水电站,其枢纽布置、建筑物组成等也截然不同,故水电站也随之而分为堤坝式、引水式和混合式三种基本类型。
3.径流式水电站及其特点无调节水库的电站称为径流式水电站。
此种水电站按照河道多年平均流量及所可能获得的水头进行装机容量选择。
全年不能满负荷运行,保证率为80%,一般仅达到180天左右的正常运行;枯水期发电量急剧下降,小于50%,有时甚至发不出电。
即受河道天然流量的制约,而丰水期又有大量的弃水。
4.何谓出力?怎样估算水电站的出力和计算水电站的发电量?在水电站(厂)中,水轮发电机组发出的电力功率称为出力,河川中某断面水流的出力则表示该段水能资源。
所谓水流的出力就是单位时间内的水能。
N=9.81QH式中,Q为流量(m3/s);H为水头(m);N为水电站出力(kW)。
年发电量公式为:E=N・T式中,N为平均出力(kW);T为年利用小时数(h);E为年发电量(kW・h)。
5.保证出力及其作用水电站在较长时段工作中,该供水期所能发出的相应于设计保证率的平均出力,称作该水电站的保证出力。
水电站的保证出力是规划设计阶段确定水电站装机的重要依据。
6.装机年利用小时装机年利用小时指水轮发电机组在年内平均满负荷运行的时间,是衡量水电站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水力发电第一节:水力发电简述水力发电是利用河流、湖泊等位于高处具有位能的水流至低处,将其中所含之位能(势能)转换成水轮机的动能,再以水轮机为原动力,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利用水力(具有水头)推动水力机械(水轮机)转动,将水能转变为机械能。
如果在水轮机上接上另一种机械(发电机),随着水轮机转动便可发出电来,这时机械能又转变为电能。
水力发电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水的位能转变成机械能,再转变成电能的过程。
第二节:水力发电特点优点:(1)清洁能源。
(2)效率高,成本低。
(3)防洪、灌溉、改善航运。
(4)水产养殖。
缺点:(1)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
(2)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3)大型工程对环境、生态影响较大。
第三节:水能资源的开发方式(一)坝式开发在河流峡谷处,拦河筑坝,坝前壅水,在坝址处集中落差形成水头。
优点:筑坝形成水库,可调节流量,电站引用流量大,电站规模也大,水能利用程度充分;缺点:水头受坝高限制,坝工程量大,形成水库会造成库区淹没,投资大,工期长。
适用:河道坡降较缓,流量较大,有筑坝建库条件的河段。
(二)引水式开发在河流坡降较陡的河段上游,通过人工建造的引水道引水到河段下游集中落差,再经压力管道,引水至厂房。
优点:形成水头较高,无水库,不会造成淹没,工程量小,单位造价较低;缺点:水量利用率及综合利用价值较低,装机规模相对前者较小。
适用:河道坡降较大、流量较小的山区河段。
(三)混合式开发同时采用坝和引水道共同集中落差形成水头的开发方式。
(四)潮汐水能开发利用海洋涨、落潮形成的水位差引海水发电的方式。
第四节:水电站的基本类型一、常规水电站:即利用天然河流、湖泊等水源发电。
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网负荷低谷时多余的电力,将低处下水库的水抽到高处上存蓄,待电网负荷高峰时放水发电,尾水收集于下水库。
按水电站利用水头的大小:高水头(70米以上)﹑中水头( 15-70米)和低水头(低于15米)水电站。
(水头指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
用高度表示,常用单位为“米”。
)按水电站装机容量的大小,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水电站。
一般装机容量5 000kW以下的为小水电站,5 000至10万kW为中型水电站,10万kW或以上为大型水电站,或巨型水电站。
(关于装机容量的说明:电力系统的总装机容量是指该系统实际安装的发电机组额定有功功率的总和。
)水力发电过程示意图(二)按照水源的性质可分为:按水电站的开发水头手段:可分为坝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和混合式水电站三种基本类型。
水电站分类坝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混合式水电站坝后式水电站河床式水电站无压引水电站有压引水水电站潮汐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第一类:坝式水电站:用坝集中水头的水电站。
1、坝后式水电站坝后式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坝后式水电站)2、河床式水电站一般修建在河道中下游河道纵坡平缓的河段上,厂房和坝(闸)一起建在河床上,厂房本身承受上游水压力。
引用流量大、水头低,水轮机多采用钢筋混凝土蜗壳。
适用水头:大中型:25米以下,小型:8~10米以下。
第二类:引水式水电站用引水道集中水头的电站称为引水式水电站。
1、无压引水电站引水建筑物是无压的:明渠、无压隧洞等。
2、 有压引水式电站引水建筑物是有压的:压力隧洞(pressure tunnel) 。
主要建筑物:低坝,有压隧洞,调压室,压力水管,厂房,尾水渠。
第三类:混合式电站水电站的水头一部分由坝集中,一部分由引水建筑物集中。
第四类:潮汐电站潮汐:潮汐现象是海水因受日月引力而产生的周期性升降运动,即海水的潮涨潮落。
潮汐发电原理:利用潮水涨、落产生的水位差所具有势能来发电的,也就是把海水涨、落潮的能量变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发电)的过程。
河床式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第五类:抽水蓄能电站抽水蓄能:系统负荷低时,利用系统多余的电能带动泵站机组将下库的水抽到上库(电动机+水泵), 以水的势能形式贮存起来;放水发电:系统负荷高时,将上库的水放下来推动水轮发电机组(水轮机+发电机)发电,以补充系统中电能的不足。
第五节:水力发电技术研究一、总述总述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世界第一,但仍存在难题。
我国自1910年云南石龙坝水电站开工兴建以来,水电发展经历了艰难而辉煌的百年征程。
目前,已建在建30米以上的大坝近5200座,其中坝高100米以上的大坝140多座,水电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水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稳居世界第一。
我国不仅是世界上水电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在建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水电科技水平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并且在高坝工程技术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引领着国际坝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由于我国水电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决定了水电开发面临挑战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水电开发主要面临以下四类问题。
第一类问题是复杂区域地质条件下高坝工程防震抗震安全问题。
西南地区地震烈度高且地震频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物理地质作用强烈,地质灾害活动频繁,工程安全,尤其是高坝防震抗震安全已成为西南地区水电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
水电机组技术 水电设备 (水电机组励磁装置技术、微型水力发电机组含负荷调节器技术、水电站机组保护技术等)第二类问题是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下大型水电工程建设技术难题。
我国正在规划设计或建设的一批200米级300米级高坝、上百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大都集中在大江大河的上中游。
高海拔高原高寒地区建设这些大型水电工程,需要研究破解一系列复杂技术难题,诸如流域梯级水电站的洪水安全问题,高水头大流量泄洪消能难题,高坝工程筑坝技术难题,高边坡及深覆盖层地基处理难题,高边墙大跨度地下工程的技术难题,大容量水电机组的设计、制造、安装难题,连续高效机械化施工技术等。
第三类问题是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问题。
如何协调水电开发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水水源保护区的关系,如何处理水电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水电开发与鱼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仍有较多争议,主要问题是缺乏环境影响评价的定量标准,环境变化和环境影响的认识不一致。
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有利有弊,应该采取措施尽量降低不利影响。
未来水电建设中,要更加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研究珍稀特有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以及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等。
第四类问题是水电开发与水库移民安置之间的协调关系问题。
水电开发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问题,我国人多地少,加上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不高、耕地资源缺乏、移民安置容量有限,当地群众对土地资源、林地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强,土地和林地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同时,受宗教信仰影响,不同少数民族存在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部分少数民族信仰神山、圣水。
随着水电开发向河流上游延伸,适宜安置的土地越来越少、移民安置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并成为影响到水电开发整体进程的主要问题。
二、水电机组技术分析1、水电机组励磁装置技术励磁装置:励磁装置是指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系统中除励磁电源以外的对励磁电流能起控制和调节作用的电气调控装置。
目前中国水电励磁装置从制造厂家来看,首先是有多家外国制造商,例如:加拿大通用电气公司、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奥地利伊林公司和西门子公司等。
还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营和民营科技企业,如国电公司南京自动化研究所、国电公司电力科学院、河北工业大学电工厂、华中理工大学等10多个单位都开发了数字式调节器。
从水电励磁装置的技术状况来分,不论是原装进口,还是中国制造,都有与世界水平同步的高端数字化产品,也有老、小水电站至今还沿用着的模拟分立器件产品、磁放大器及磁场变阻器等励磁装置。
机组状况不同,其励磁装置的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
但是,从国内外生产厂家在中国水电站运行的各种励磁装置来年,虽然各有千秋,但技术特点还是基本相同的。
(1)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器件的进步,数字化技术不同程度地应用于各类励磁装置中。
数字化励磁装置已经成为各类老机组设备改造和新机组设备选型的必然结果。
(2)水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无人值守、少人值班逐渐成为水电站运行管理的基本模式,水电站设备运行计算机监控系统、水电站经济运行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及电网稳定运行计算机自动化调度系统都对励磁装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3)去掉励磁机采用静止励磁方式,已经成为励磁方式的主流。
许多相关技术如干式励磁变压器、非线性电阻、热管散热技术等被大量采用。
(4)大型水电机组因可靠性、控制特性的高标准而要求励磁装置的进步明显加快,这一领域基本都是高端产品的天下。
该类产品侧重于性能和可靠性,对产品价格不做重点考虑。
(5)抽水蓄能电站对励磁有其特殊要求,目前10万kW以上机组其成套设备包括励磁在内,几乎是全部购买外国产品。
这一产品的开发,在国内以主机制造厂为主。
从励磁技术看,国内有实力的厂家都能制造,主要是缺乏经验和机会。
(6)中小型水电站包括微型水电站其总量占绝大多数,从现在的市场情况看,这一领域主要是国产励磁装置的天下。
老机组改造任务与新建项目各占一半。
这部分产品要求的特点是,基本功能具备、运行可靠、调试容易、价格低廉、维护方便。
2、微型水力发电机组(含负荷调节器)技术微型水电机组常常用于偏远的乡镇,尤其是在发展中国末。
因此,它们一般总是与电网隔断的。
其技术特性要求调节器能使电源频率保持在用户可以接受的水平。
3、农村水电站机组过速保护技术农村水电站装机容量小,多为单机 5ookW 以下的低压机组,继电保护十分简单,几乎都没有设置自动调速器,机组的有关操作全靠运行人员手动完成。
由于农村水电站的自动化程度较低,故一旦发生甩负荷跳闸 (或其他原因引起跳闸),运行人员往往手忙脚乱地关闭水轮机导水叶(或针阀),但机组仍然难免发生“飞车”、过电压等事故。
农村水电站机组过速保护技术能够改善农村水电站的运行条件,防止因飞车”及过电压等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同时也可以减轻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
4、小水电技术分析小水电技术主要以水轮机的能量转化实现,通过水轮机实现水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一过程;水轮机的正常工作运转,能够带动发电机或其他系统设施、设备等实现能量转化。
预计在2020年我国将能够建成至少有着满足电气化规划标准的水电电气化县,完成水电装机15.80GW、新增变电站容量可达32GCA以上、线路改造与重建线路262000km,进而实现人均用电量1200kWh的预计目标。
同时国家规划还进一步强调农村水能源的开发方向主要以秩序开发、加快开发进程为主,对于水资源开发总量较高的区域,重点以优化资源配置为主;开发程度较低的区域以提高经济、秩序开发为主。
因此,从当前形势来看,小水电技术的开发及相关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行,不仅优化了国家偏远地区的农村基础设置,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生态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