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大树的故事》教案11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第15课大树的故事(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人美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5课《大树的故事》。
本课教学内容围绕大树展开,引导学生观察大树的外形、纹理、颜色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绘画创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掌握绘画大树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大树画作。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包括树干、树枝、树叶等组成部分。
2. 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及绘画表现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 大树的结构及绘画技法的掌握。
2.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大树画作。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大树图片、绘画工具、PPT课件等。
2. 学生准备:绘画纸、铅笔、彩色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大树,让学生说说大树的特点。
b. 展示大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树的结构及细节。
2. 教学演示a. 教师现场示范绘画大树,讲解绘画步骤及技巧。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绘画,掌握绘画大树的基本方法。
3. 学生练习a. 学生独立进行大树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b.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大树画作。
4. 展示评价a.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交流、欣赏。
b.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总结拓展a.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大树的结构及绘画技巧。
b.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1. 大树的结构:树干、树枝、树叶等。
2. 绘画步骤:观察、构思、起稿、上色等。
3. 绘画技巧:线条、色彩、构图等。
作业设计:1. 课后自主绘画一幅大树作品,要求结构清晰、色彩丰富、创意独特。
2. 与家长一起到大自然中观察大树,了解大树的生态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
由于孩子们从小就喜欢在大树底下玩耍、乘凉,因此,这个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
通过引导学生对各种情景进行丰富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能力。
使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渗透环保理念。
二、教学目标1.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权、树叶等)。
2.通过回忆、观察大树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作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围绕大树的故事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二)教学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过渡语:乌鸦在大树上坐了个窝,大树底下有个洞,洞里住着狐狸,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狐狸和乌鸦共同的家是什么?大树是许多小动物的家,也是孩子们的摇篮,今天我们就学习《大树的故事》(二)讲授新课1.认认大树过渡语:说说你认识的大树?2.了解大树的结构3.了解大树的作用过渡语:你知道大树对我们人类有什么重要作用?结果子、制造氧气,净化空气、阻挡风沙,绿化环境4.大树是小动物的家过渡语:大树是人类的好朋友,你知道大树的好朋友是谁?为什么?啄木鸟是大树的医生。
说说大树是哪个小动物的家?猫头鹰、小鸟、松鼠、猴子、黑熊、昆虫。
说说小动物在大树上干什么呢?大树上发生什么故事了?为什么大树是动物们的乐园?想一想:小动物们会在在树上、树洞里、树下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5.大树是孩子们的摇篮过渡语:为什么大树是孩子的摇篮?大树和我们有着这么密切的关系,是美好环境的保障,但是还是有一些人不断的砍伐树木、破坏大自然、做为一名小学生,你们打算怎么做呢?看!有这么多可爱的孩子已经加入到保护环境的大军中了!过渡语:孩子们在树下干什么?6.启发联想和大树有关的寓言故事过渡语:说说你知道的大树的故事?7.欣赏过渡语: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大树显得高大?用对比法:在菩提树下,长颈鹿都显得矮小了,更突出菩提树的高大。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大树的故事》教案教学目标: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及其颜色、种类等特点。
学习表现大与小的关系,用绘画表现有关大树的故事。
2、在回忆、观察、体验中,感悟大树的结构及美感,想象出大树的相关故事。
3、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大与小的关系表现大树与人、大树与动物之间的故事教学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做好学习准备。
二、导入新课:学生说说自己搜集的有关大树的成语,教师补充一首关于树的古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板出课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相关传统文化的能力,对传统文化产生学习兴趣。
三、讲授新课: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大树?它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大树由哪几部分组成?不同季节的大树颜色有什么不同?欣赏美国画家杰斯·艾伦画的《菩提树》:1、观察画家笔下的菩提树跟真实的菩提树有什么不同?2、小组讨论:你想想要是把树画大,用什么方法好呢?出示、齐读《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欣赏学生作品,说说树上树下、树洞内外都会发生什么故事?你想怎么表现?作业要求:从不同角度表现大树的故事,体现大与小的关系,要求构思新颖,构图饱满。
设计意图:了解树的种类和作用,明确树的基本结构,感悟自然的美。
学习欣赏、评析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及评述能力,了解画面中大与小的关系。
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课堂练习:学生构思、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渗透宋代戴复古的“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利用传统文化鼓励学生创新。
五、课堂总结: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引用《弟子规》中的“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虚心好学的态度。
六、板书设计:。
大树的故事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洞,树冠,树枝,树叶等并以此通过想象创作一幅有关大树的画。
2.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大树的结构、外形、色彩等进行了解,创作树与动物朋友,人类朋友的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设计新颖、美观;样式独特、创新;故事有趣、生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学习用具:马克笔、美术本等。
课型:造型·表现教学过程:课前稳定情绪,检查学习用具,准备上课。
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老师准备了一个谜语和大家分享。
师:大家猜出来了没有。
生:大树师:没错就是我们的大树,大树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大树,小树,老树,每棵树呀,都有自己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大树的故事》(课件展示课题)二、赏析探究:师: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树呢?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树的图片,我们一起欣赏。
(并带着问题)这些树的外形特点和生长姿态有什么不同呢!生:这些树形态各异,色彩多样,(色彩和形态都有变化)师:给大家提问一个问题:大树由哪几部分组成?生:树根、树干、树枝、树冠、树叶,树洞等。
师::非常好。
(课件展示大树的结构)认识结构、了解特点(松树、柳树、椰子树)师:如何去表现各种不同的大树呢?生:抓住外形特点。
继续欣赏图片,(问题)大树的颜色有什么不同呢!生:每个季节颜色不一样。
(绿色、黄色、白色)师:想想树上是谁的家?生:鸟儿、熊大……师:那请同学们看看老师这棵树上是谁的家?生:有苹果、毛毛虫、啄木鸟师:想想树下谁的家?生:人类、小草、花朵…欣赏画家作品(菩提树)和现实菩提树做比较。
师:这里又几幅小朋友画的大树的故事,我们一起看一看!(颜色鲜艳、构图饱满、有故事性)三、创作表现:师:看了小朋友的作品,你想不想也制作一幅大树故事的作品呢!你身边的大树住在哪里?它身边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你大胆想象,画出这个故事吧!学生作画,师巡视指导。
大树的故事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洞,树冠,树枝,树叶等并以此通过想象创作一幅有关大树的画。
2.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大树的结构、外形、色彩等进行了解,创作树与动物朋友,人类朋友的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设计新颖、美观;样式独特、创新;故事有趣、生动。
教法学法:直观演示发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学习用具:彩笔(油画棒),彩纸、美术本等。
课型: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稳定情绪,检查学习用具,准备上课。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拼图的游戏吗?谁愿意帮帮老师把拼图完整拼出来。
师:好的。
请仔细看!。
师:大家都看出来了,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一片课文《树之歌》,我们很熟悉。
老树的故事可真多啊!有不同的歌唱家在为它演唱,有不同的鸟儿以它为家,大树是动物们的好朋友。
树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大树,小树,老树,每棵树呀,都有自己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大树的故事》(课件展示课题)二、赏析探究。
师: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树呢?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树的图片,我们一起欣赏。
这些树形态各异,色彩多样,那同一棵树在不同的季节里有什么不同?(色彩和形态都有变化)(课件展示树木图片)(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回答好的给于奖励:七彩树叶)师:树木是动物们的好朋友,那树木对我们人类有什么用呢?(图片出示)生:制造氧气,乘凉,做家具等树木对我们这么重要,我们要好好了解他。
认识它,和它交朋友。
给大家提问一个问题:大树由哪几部分组成?(课件)谁知道?生:树根、树干、树枝、树杈、树叶,树洞等。
师:非常好。
(课件展示大树的结构)师:那树上、树下、树洞里可能有什么故事?我们一起来画画编故事,我们可以编动物和大树的故事,也可以编人类和大树的故事。
我先来画一棵大树,一只小乌鸦,拿着话筒,它在树上干什么呢?在神秘的树洞里面,住着谁呢?它又在干什么呢?师:这里又几幅小朋友画的大树的故事,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作品,我们课本就有,请大家挑一幅自己喜欢的,讲给同桌听,一会还可以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看谁的故事讲的最精彩!(学生看图讲课本上的图片讲故事,以环境保护的作品为重点)师:我们再来看一看其他小朋友的画的关于大树的画。
大树的故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结构,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儿童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气氛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难点:画面构图和组织。
【教学资源准备】课件、彩色纸板、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1.故事导入,课件播放,教师朗诵。
(课件1---2)2.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从前有棵大树,她好爱一个小男孩,每天男孩都会跑来,收集她的叶子。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树是人类的朋友,她无私的向我们人类奉献她的一切!一年四季树给我们带来的感觉都是不同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大树的故事。
(课件3---4)二.内容研讨(一)探究室各种姿态的树。
看一看,找一找。
1.这些大树的生长姿态有什么不同?(课件5---13)A、比较松树和双叶芦荟的树枝生长方向有什么不同?B、比较枣椰与胡杨的色彩有什么不同?C、比较椰树和枫树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小结: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无论是从他的大小、高矮、粗细。
还是生长姿势,叶子形状,树干花纹等,我们都仔细的比较了一番,发现他们都是不一样的。
D、你还知道其他的大树吗?3.想一想大树可以分几部分?(二)交流屋1.展开想象参考下面图片编一个大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课件14---18)2.探索发现(课件19---20)A、对比下面两幅画,分别画的是大树的什么部分?B、你想画大树的哪个部分?(课件21)C、这两棵大树哪棵姿态美?(课件22---23)D、比较这两幅画的构图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个,为什么?(课件24---27)E、画出大树的故事,看谁的最有趣!!!(件29)(三)电视厅1.欣赏学生作业课件30---382.欣赏名家作品。
大树的故事美术教案【篇一: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一、课前活动。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稳定课堂秩序二、激趣导入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请认真看,猜猜故事发生在哪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大树的故事》出示课题三、探究新知1、了解树的种类师:生活中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你能根据自己平日里的观察、学习,说说你都认识些什么样的树吗?生:杏树、桃树、梨树、松树……师:咱们的校园里也有好多的树,如:芙蓉树、杨树、银杏树;你瞧,这棵青松就在咱们的校园中间,你知道它的年龄吗?(资料:35岁了)(边看图,边了解树的结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咱们生活在王哥庄,可以说是个宝地,各种名树还有很多,你像汉柏凌霄、唐榆、银杏树等等(边欣赏边了解树的结构)师:除了咱北方的这些不同种类的树,南方也有好多姿态各异的树,如:椰子树、红豆杉、水松、伯乐树等师:欣赏了这么多的树,你能说说大树都有哪几部分组成吗?生:树叶、树干、树枝、树根2、、这么多形态各异大树谁会最喜欢?生:小鸟、小动物、人等等)师:小鸟在大树旁觉得很安全,在大树上安了家;大象喜欢在树下乘凉。
谁?住在树洞里?(小松鼠)还有谁也喜欢住在树洞里?(熊)瞧,猫头鹰也来凑热闹。
老爷爷喜欢在大树下下棋,晨练的人们也来到大树下,还有玩耍的小朋友。
3、欣赏画家作品大画家也喜欢树,看看他编织了什么故事呢?为了突出菩提树的高大,她把谁画上去了?(长颈鹿)长颈鹿已经很高了,可是跟菩提树一比,就显得矮多了;再加上周围的奇花异草,以及彩云的衬托,使菩提树更显得枝繁叶茂。
4、引发构思,指导构图小朋友也喜欢树,看看他们是在大树的哪部分编织故事呢?①通过欣赏使学生明白绘画时可以有选择性的画:画树根的故事、树干的故事等等②构图要饱满,颜色要鲜艳、亮丽,故事内容要有童趣童乐。
5、教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了解颜色、笔的使用方法小朋友们把大树的故事编织的如此有趣,老师也动心了,也想编织一个大树的故事。
大树的故事宗燕一、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根本结构〔根、干、枝、杈叶等〕。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培养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三、教学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视频《树叶飘飘,树叶摇摇》2.导入新课《大树的故事》〔二〕开展:1.提问:大树有哪些局部组成?2.老师补充后出示大树结构图。
3.大树的作用有哪些。
4.欣赏图片:各种各样的大树,并模仿大树的造型。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联想大树上、树下,树洞里会发生的的事情。
“大树的故事〞。
〔四〕作业点评:1.学生自评,2.小组互评,3.教师补充。
〔五〕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可以在大树周围做这么多事情,大树还有净化空气、修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消除噪音等功能。
我们应该保护树木,保护环境,对不对。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指导机器人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应会:能用绘画的方法画一个机器人。
2.隐性内容与目标: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开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特点和功能,利用多种绘画用具进行绘画创作,或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
难点:生动地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绘画工具和多种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调节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找学生装扮成机器人与大家见面交流。
三、讲授新课A、出示课件:〔1〕展示机器人文字资料。
〔2〕展示机器人图片资料。
〔3〕展示表现机器人的优秀作品。
B、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观察机器人的种类和特征,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1〕为什么叫机器人?〔2〕机器人能做什么?〔3〕机器人必须是人的样子吗?〔4〕机器人是使用什么材料制作的?C、展示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的图片。
《大树的故事》
教材内容:
大树的故事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
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并在作业中呈现出来,同时通过再创作,用绘画的手法引导学生表现大树上、大树洞里小动物的生活,大树下小朋友做游戏、老爷爷下棋,树根下面小蚂蚁辛勤的劳动等情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围绕大树的诸多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教学难点:对有故事情节画面的构思和组织。
教学流程:
一、师生互相问好。
二、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课件展示谜语(学生读谜语)
春天披绿装,夏至好乘凉,秋天黄衣裳,冬季挂雪霜。
(谜底:大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的大树,不信,你们来瞧。
(课件展示各种大树)。
师:提问:这些大树长的有啥不一样?(引导学生说出:外形生长姿态色彩的不同)
师:我们今天学的新课就是《大树的故事》
出示课题《大树的故事》
三、讲授新课:
1、师问: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大树,谁知道大树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课件出示大树的结构图,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等)
提问:有谁会在大树下,大树上,树洞里玩耍、学习、辛苦工作呢?我们一起来动画片,看里边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2、在大树下,大树上,树洞里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同桌讨论,然后请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
3、课件欣赏《树宝宝画册》里面记录了许多大树的故事,同桌讨论,在你喜欢的作品里发生了什么故事?(出示画册;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
)
4、课件出示:在做了标记的两幅画里,分别画的是大树的那部分?(让学生明白我们可以表现整个大树,还可以表现大树的某一部分)
5、欣赏范画:(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一个作品,为什么。
)
6、讨论思考:你准备为大树的哪部分编故事?(同桌互相讲一讲有关大树的故事。
引导学生绘画前先构思,培养其想象能力。
)
四、教师范画(先只画大树),边画边向学生描述:小朋友。
问:你还想请谁来大树下玩耍呢?(学生发表各自的意见),教师依次再添画小动物、小花小草。
师问:同学们,老师添的和你们想的一样吗?你想画什么?(同桌讨论引导说说自己的想法)
7、布置作业:围绕大树周围会发生什么故事画一幅你想表现的绘画作品。
(播放音乐。
培养学生的创作表现能力,播放音乐营造轻松的氛围。
)
五、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提醒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六、讲评
1、展评并组织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培养表达能力,锻炼交际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
2、学生根据自己的作品创编小故事
七、课后拓展
渗透环保意识,要懂得爱护树木。
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