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三十二章 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的药物
- 格式:rtf
- 大小:18.08 KB
- 文档页数:7
1word 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药理学 作用于子宫平滑肌药物、肾上腺素皮质激素、性激素和避孕药、 甲状腺素与抗甲状腺素药、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影响其他代谢的药物
一、 作用于子宫平滑肌药物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
节律性收缩:催生和引产
2.子宫平滑肌松弛药:沙丁胺醇、利托君、硫酸镁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醛固酮
盐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最外层的球状带分泌) 11-去氧皮质酮 主要影响水盐代谢 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质酮 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中层的束状带分泌):氢化可的松 糖皮质激素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使子宫产生节律性收缩或强直性收缩的药物。
抑制排卵
改变宫颈粘液性质
避孕机制
2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3word 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改变子宫内膜结构,使之不利于受精卵着床 改变输卵管功能
1.甲状腺激素
1.胰岛素
4word 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六、影响其他代谢的药物
双磷酸盐类:阿伦膦酸钠
降钙素:鲑鱼降钙素
1.钙、磷代谢调节药 维生素D 及其衍生物:骨化三醇 钙制剂:碳酸钙 雌激素类
食欲抑制家:芬氟拉明、右芬氟拉明
代谢增强剂:甲状腺素制剂 5-HT 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西布曲明 脂肪酶抑制剂:奥利司他
2.减肥药。
第三十二章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的药物一.教材精要了解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包括哪些药物,掌握缩宫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熟悉垂体后叶素、前列腺素、麦角生物碱的特点。
了解子宫平滑肌抑制药包括哪些药物,主要特点。
(一)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子宫平滑肌兴奋药是一类能选择性地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的药物,常用的有缩宫素、麦角生物碱、前列腺素等。
缩宫素(Oxytocin)1.药理作用缩宫素作用于子宫平滑肌胞浆的缩宫素受体,引起平滑肌收缩,小剂量引起子宫节律性收缩,既使子宫底部发生节律性收缩,又使子宫颈平滑肌松弛,可促使胎儿娩出;大剂量可引起子宫持续强直性收缩;雌激素可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孕激素则相反;妊娠早期,孕激素水平高,缩宫素对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较弱,可保证胎儿安全发育,妊娠后期,雌激素水平高,特别在临产时子宫对缩宫素的反应更敏感。
缩宫素还有促进排乳作用,大剂量还可引起血压下降,并有抗利尿作用。
2.临床应用小剂量用于催产和引产;大剂量可用于产后止血。
3.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缩宫素过量引起子宫高频率甚至持续性强直,可导致胎儿窒息或子宫破裂,因此用做催产或引产时,必须注意下列两点:严格掌握剂量,避免发生子宫强直性收缩;严格掌握禁忌证,凡产道异常、胎位不正、头盆不称、前置胎盘、以及三次妊娠以上的产妇或有剖腹产史者禁用,以防引起子宫破裂或胎儿窒息。
该药还可用于产后止血,皮下或肌肉注射较大剂量的缩宫素迅速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压迫子宫肌层血管而止血,常与麦角新碱合用以维持疗效。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前列腺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广泛的生理和药理作用。
与生殖系统有关的前列腺素有前列腺素E2、前列腺素F2α和15-甲基前列腺素F2α等,与缩宫素不同,前列腺素对各期妊娠子宫都有显著的兴奋作用。
故除用于足月引产外,对早期或中期妊娠子宫也能足以导致流产;除静脉滴注外,还可以阴道内、官腔内或羊膜腔内给药。
药理学 作用于子宫平滑肌药物、肾上腺素皮质激素、性激素和避孕药、 甲状腺素与抗甲状腺素药、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影响其他代谢的药物
一、 作用于子宫平滑肌药物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
节律性收缩:催生和引产
2.子宫平滑肌松弛药:沙丁胺醇、利托君、硫酸镁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醛固酮
盐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最外层的球状带分泌) 11-去氧皮质酮 主要影响水盐代谢 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质酮 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中层的束状带分泌):氢化可的松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使子宫产生节律性收缩或强直性收缩的药物。
糖皮质激素
2.
盐皮质激素
三、性激素和避孕药
2.避孕药
抑制排卵
改变宫颈粘液性质
避孕机制
改变子宫内膜结构,使之不利于受精卵着床
改变输卵管功能
1.甲状腺激素
1.胰岛素
六、影响其他代谢的药物
双磷酸盐类:阿伦膦酸钠
降钙素:鲑鱼降钙素
1.钙、磷代谢调节药 维生素D 及其衍生物:骨化三醇 钙制剂:碳酸钙 雌激素类
食欲抑制家:芬氟拉明、右芬氟拉明
代谢增强剂:甲状腺素制剂 5-HT 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西布曲明 脂肪酶抑制剂:奥利司他 2.减肥药。
作用于子宫平滑肌药、抗组胺药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麦角新碱不用于催产和引产是因为A.作用比缩宫素强大而持久,易致子宫强直性收缩B.作用比缩宫素弱而短,效果差C.口服吸收慢而不完全,难以达到有效浓度D.对子宫颈的兴奋作用明显小于子宫底E.以上都不是2.西米替丁治疗十二指溃疡的机制为A.能吸附胃酸并降低基础胃酸分泌B.阻断胃腺细胞上的H1受体,使胃酸分泌量降低C.阻断胃腺细胞上的H2受体,使胃酸分泌量降低D.中和过多的胃酸E.能保护溃疡表面3.以下何药能降低缩宫素对子宫作用的敏感性A.糖皮质激素B.胰岛素C.雌激素D.孕激素E.甲状腺素4.用于诊断真性胃酸缺乏症的药物是A.组胺B.西米替丁C.扑尔敏D.氯丙嗪E.苯海拉明5.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药物是A.组胺B.西咪替丁C.扑尔敏D.氯丙嗪E.苯海拉明6.有关缩宫素用于催产错误的叙述是A.有心脏病、肾脏病或高血压患者,用量应减少B.若宫缩无力,可同时合用多种子宫兴奋药C.如出现宫缩过强时,立即停药D.如出现胎儿窘迫时,立即停药E.应根据子宫收缩和胎心情况调整滴注速度7.有关麦角生物碱兴奋子宫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选择性兴奋子宫平滑肌B.妊娠子宫比未孕子宫敏感C.作用比缩宫素强而持久D.剂量稍大时能形成子宫强直性收缩E.大剂量用于催产和引产8.通过阻断H2受体减少胃酸分泌的药物是A.苯海拉明B.哌仑西平C.阿托品D.雷尼替丁E.阿司匹林9.H1受体阻断药,疗效最好的疾病是( )A.皮肤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B.过敏性休克C.支气管哮喘D.溶血反应E.十二指肠溃疡10. H1受体阻断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消化道反应B.烦躁、失眠C.镇静、嗜睡D.致畸E.血小板减少11. H2受体阻断药可用于A.急性荨麻疹B.慢性荨麻疹C.过敏性休克D.胃十二指肠溃疡E.过敏性鼻炎12. 胎位及产道正常的宫缩无力性难产,应选用A. 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B. 大剂量缩宫素肌内注射C. 大剂量缩宫素静脉注射D. 大剂量麦角新碱肌内注射E. 大剂量麦角新碱静脉滴注13. 麦角新碱治疗产后出血的机制是A. 促进凝血过程B. 收缩血管C. 强烈收缩子宫平滑肌D. 抑制纤溶过程E. 促进子宫内膜脱落14. 产后子宫出血首选A. 小剂量缩宫素B. 大剂量缩宫素C. 前列腺素D. 垂体后叶素E. 麦角新碱15. 下列哪种情况禁用缩宫素催产A. 前置胎盘B. 产道异常C. 头盆不称D. 有剖宫产史E. 以上都是16. 小剂量缩宫素适用于A. 产后子宫出血B. 月经过多C. 催产、引产D. 偏头痛E. 促进产后子宫复原17. 缩宫素用于催产、引产的正确给药方法是A. 皮下注射B. 肌肉注射C.静脉注射D.静脉滴注E. 口服18. 麦角新碱的临床用途是A. 催产B. 引产C.产后子宫出血D.抗早孕E.偏头痛二、填空题1.小剂量催产素使子宫产生______收缩,大剂量则使子宫产生______收缩。
人的子宫平滑肌含有β肾上腺素受体,且以β2受体占优势。
许多常见β2受体激动药如沙丁醇胺(舒喘灵)等都有松弛子宫平滑肌作用,并试用于防治早产。
其中利托君(nitodrine)是专作为子宫松弛药而设计发展的。
其化学结构与异丙肾上腺素相似,对非妊娠和妊娠子宫都有抑制作用。
可用于防治早产。
除β2受体激动药外,钙通道阻滞药也有良好的子宫平滑肌松弛作用,具有开发的前途。
这一类子宫平滑肌抑制药被称为抗分娩药(tocolytic drugs)。
制剂及用法缩宫素(oxytocin)皮下或肌内注射,2~5U/次,用5%葡萄糖液50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具体用法见缩宫素“临床应用”项。
极量:肌注20U/次。
垂体后叶素(pituitrin)皮下或肌内注射,5~10U/次;静脉滴注5~10U/次,可用5%葡萄糖液500ml稀释后缓慢滴入。
马来酸麦角新碱(ergometrine maleate)口服,0.2~0.5mg/次。
肌内注射,0.2~0.5mg/次,必要时半小时后重复一次。
静脉滴注0.2mg以5%葡萄糖溶液稀释后应用。
极量:肌内或静脉注射,0.5mg/次,1mg/日。
酒石酸麦角胺(ergotamine tartrate)口服1mg/次。
皮下或肌内注射,0.25mg/次。
麦角胺咖啡因片每片含酒石酸麦角胺1mg,咖啡因100mg.偏头痛发作时即口服半片至1片半;如无效,可于间隔1小时后重复同剂量。
麦角流浸膏2ml/次,3次/日,连续口服2~3天。
极量:12ml/日。
乙磺酸二氢麦角碱(dihydroergotoxine aethanosulfonate)将盐酸哌替啶100mg、盐酸异丙嗪25mg、乙磺酸二氢麦角碱0.6~0.9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配成冬眠合剂进行静脉滴注。
益母草流浸膏2~5ml/次,3次/日,连续口服2~3天。
当归浸膏片0.5/片。
4~6片/次,2~3次/日。
药理学——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的药物第六篇激素类药物
作用与子宫平滑肌的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性激素和避孕药
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影响其他代谢的药物
作用与子宫平滑肌的药物
考情分析
二十七、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的药物1.子宫平滑肌兴奋药
(1)缩宫素的药理作用,剂量、
雌激素对药理作用的影响、临床
应用、不良反应
(2)三种麦角生物碱的作用、
用途和不良反应
熟练
掌握
掌握2.子宫平滑肌松弛药
沙丁胺醇、硫酸镁、
利托君的作用和用途
了解
一、子宫平滑肌兴奋药
1.缩宫素
见下图:
注:雌激素可增强子宫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使作用增强。
剂量过大易致子宫强直性收缩,有导致胎儿窒息或子宫破裂的危险,应严格掌握剂量。
对产道异常、胎位不正、头盆不称、前置胎盘,三次妊娠以上的经产妇或有剖宫产史者禁用。
非人工合成的缩宫素有升高血压和变态反应,故高血压、冠心病,有过敏史者禁用提取的缩宫素。
2.麦角生物碱(麦角新碱、麦角胺、麦角毒)
缩宫素与麦角新碱作用比较
项目缩宫素麦角新碱
作用强度较强强大
维持时间短暂持久
收缩节律有节律性强直性
子宫颈松弛收缩
用途催产、引产产后止血、子宫复原
前列腺素类:如地诺前列酮兴奋子宫平滑肌,引起子宫收缩,较大剂量可引起流产,主要用于中期妊娠引产。
二、子宫平滑肌松弛药。
第八章作用于生殖系统的药物学习要点一、生殖激素类药物1. 雄激素类药物:促雄性生殖器官发育;同化作用;刺激骨髓造血机能。
如甲基睾丸酮、苯丙酸诺龙、丙酸睾丸素。
2. 雌激素类药物:对未成年母畜,促进性性器官形成及第二性征发育;诱导母畜发情;抑制下丘脑RH 的分泌;有轻度水、钠潴留作用。
常用天然激素雌二醇,人工合成品已烯雌酚和已烷雌酚已禁用。
3. 孕激素类药物:使子宫内膜增厚、充血、腺体增生,由增生期转为分泌期;抑制子宫的收缩;抑制LH 的分泌;竞争性对抗醛固酮的作用。
常用孕酮。
4. 促性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常用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马促性素、人绒膜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二、子宫收缩药子宫平滑肌兴奋药是一类能选择性地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的药物。
其作用可因子宫生理状态、药物种类及剂量的不同而有差异,或使子宫产生节律性收缩,或产生强直性收缩。
如用于催产或引产时,希望发挥近似生理分娩的节律性收缩;用于产后止血或子宫复原,则希望引起强直性收缩。
本类药物若使用不当,可能造成子宫破裂与胎仔窒息的严重后果,因此,必须慎重使用并掌握剂量。
1.缩宫素(又名催产素)药理作用为:①选择性兴奋子宫平滑肌。
小剂量加强子宫的节律性收缩,对宫颈作用弱;大剂量使子宫产生强直性收缩。
雌激素提高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孕激素降低之。
②大剂量短暂舒张血管平滑肌,引起血压下降。
临床上用于催产、引产及产后止血。
2.麦角新碱(包括麦角胺、麦角毒碱和麦角新碱)药理作用为对子宫体及子宫颈均有直接兴奋作用,稍大剂量即可引起强直收缩;作用强而持久。
临床上用于产后子宫出血及产后子宫复旧不良。
3 .垂体后叶素对子宫的作用与缩宫素相同,但有抗利尿、收缩小血管引起血压升高的副作用。
试题精选一、选择题A型题1.有关雌激素的药理作用,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促子宫内膜增殖B.促雌性性器官发育成熟C.抑制乳腺分泌乳汁D •抗雄激素作用E•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2.老年性骨质疏松宜选用()A .黄体酮B.丙酸睾酮C.甲睾酮D.苯丙酸诺龙E.炔诺酮3 .关于同化激素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 有较强的同化作用及雄激素样作用B.同化作用强,雄激素作用弱C. 促进蛋白质的同化与吸收D.有水、钠潴留作用E.引起黄疸4.关于雄激素的作用,哪一项是错误的()A. 促雄性性特征B.促进蛋白质合成C.不出现水、钠潴留现象D. 兴奋骨髓造血功能E•抑制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5 .缩宫素对子宫平滑肌作用的特点是()A •小剂量可引起子宫平滑肌强直收缩B. 子宫肌对药物的敏感性与体内性激素水平无关C. 小剂量引起子宫底节律性收缩、子宫颈松弛D .妊娠早期对药物的敏感性增高E. 收缩血管、升高血压6 .大剂量或久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药物是()A .麦角新碱B .前列腺素EC.麦角胺D .缩宫素E.益母草7. 麦角新碱的哪项作用可用于治疗产后子宫出血()A. 直接收缩血管B .促进血管修复C.促进凝血过程D .促进子宫内膜脱落E.使子宫平滑肌强直收缩,压迫血管8. 麦角新碱不用于催产和引产,是因为()A .其作用比缩宫素强大而持久,易致子宫强直性收缩B. 其作用比缩宫素弱而短,效果差C. 口服吸收慢而不完全,难以达到有效浓度D .对子宫颈的兴奋作用明显小于子宫底E.以上都不是9. 关于麦角新碱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 .对子宫体和子宫颈的兴奋作用无明显差别B. 小剂量使子宫体产生节律性收缩,子宫颈松弛C. 对早期或中期妊娠子宫均有强大收缩作用D .收缩脑血管,减少动脉搏动幅度E.有中枢抑制作用和降压作用10 .下列哪项不是麦角新碱的适应症()A.改善记忆B•催产引产C•产后出血D.子宫复旧E.偏头痛11. 苯丙酸诺龙禁用于()A.老年性骨质疏松B•术后恢复期C•严重高血压D. 骨折长期不愈合E•严重烧伤12.有关孕激素的作用错误的描述是()A •可降低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B •与雌激素一起促使乳腺腺泡发育C.抑制LH分泌D .有抗利尿作用E.有抗醛固酮作用13. 有关雌激素作用的错误描述是()A .增加骨骼钙盐沉积B .有水钠潴留作用C .增加肾小管对抗利尿激素的敏感性D .提高血液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E.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14. 由卵巢成熟滤泡分泌的雌激素是()A .雌三醇B.己烯雌酚C .炔雌醇D .雌二醇E.戊酸雌二醇15. 下列哪项不是缩宫素的作用?()A .抗利尿作用B.松弛血管平滑肌C.使乳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D .小剂量引起子宫节律性收缩E.大剂量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16. 垂体后叶素的止血机制是()A •诱导血小板聚集B •促进凝血因子合成C •抑制纤溶过程D •直接收缩血管E.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17. 麦角胺治疗偏头痛的机制是()A •阻断血管平滑肌a受体B.具有镇痛作用C.扩张脑血管,改善脑组织供氧D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E.收缩脑血管B 型题18. 垂体后叶素()19 •麦角新碱()20 •前列腺素E2(PCK2)()21 •麦角胺()22 •缩宫素()A • 可用于催产引产和产后止血B •是治疗偏头痛的药C •只适用于产后止血和子宫复旧D •是治疗肺出血的药E•常用于妊娠早期人工流产,是中止妊娠的药23 •缩宫素()24 •垂体后叶素()25 • PCK2()26 •麦角新碱()27 •麦角胺()A •收缩脑血管,减少动脉搏动幅度B •对子宫体和子宫颈均有明显兴奋作用C•小剂量使子宫底节律性收缩,子宫颈松弛,大剂量可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D •对妊娠后子宫均有明显兴奋作用K抗利尿作用C型题28 •用于催产、引产的是()29 .用于产后止血的是()A .缩宫素B .麦角新碱C.是A是BD .非A非B30 .有收缩血管作用的药物是()31. 治疗尿崩症的药物是()A .麦角胺B.垂体后叶素C .是A是BD .非A非B32. 口服无效的药物是()33. 可口服的药物是()A.甲基睾丸酮B.黄体酮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X型题34. 人工合成的雌二醇衍生物有()A.戊酸雌二醇B.雌二醇C.炔雌醇D.炔雌醚E.雌酮35 .孕激素包括()A.双酷炔诺酮B.氯米芬C.甲地孕酮D .黄体酮E.氯地孕酮36 .下列哪些药物有潴水、潴钠作用()A .雌激素B .孕激素C .雄激素D .同化激素E.糖皮质激素37 .黄体酮具有保胎作用的机制是()A •促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有利孕卵着床及胚胎发育B.抗雌激素作用C •抑制子宫收缩D •抑制垂体前叶的分泌E.降低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38.雄激素的用途有()A .睾丸功能不全B .月经不调C.功能性子宫出血D .晚期乳腺癌E.再生障碍性贫血二、填空题39 .催产素可用于()、()和()。
第三十二章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的药物
一.教材精要
了解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包括哪些药物,掌握缩宫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熟悉垂体后叶素、前列腺素、麦角生物碱的特点。
了解子宫平滑肌抑制药包括哪些药物,主要特点。
(一)子宫平滑肌兴奋药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是一类能选择性地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的药物,常用的有缩宫素、麦角生物碱、前列腺素等。
缩宫素(Oxytocin)
1.药理作用缩宫素作用于子宫平滑肌胞浆的缩宫素受体,引起平滑肌收缩,小剂量引起子宫节律性收缩,既使子宫底部发生节律性收缩,又使子宫颈平滑肌松弛,可促使胎儿娩出;大剂量可引起子宫持续强直性收缩;雌激素可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孕激素则相反;妊娠早期,孕激素水平高,缩宫素对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较弱,可保证胎儿安全发育,妊娠后期,雌激素水平高,特别在临产时子宫对缩宫素的反应更敏感。
缩宫素还有促进排乳作用,大剂量还可引起血压下降,并有抗利尿作用。
2.临床应用小剂量用于催产和引产;大剂量可用于产后止血。
3.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缩宫素过量引起子宫高频率甚至持续性强直,可导致胎儿窒息或子宫破裂,因此用做催产或引产时,必须注意下列两点:严格掌握剂量,避免发生子宫强直性收缩;严格掌握禁忌证,凡产道异常、胎位不正、头盆不称、前置胎盘、以及三次妊娠以上的产妇或有剖腹产史者禁用,以防引起子宫破裂或胎儿窒息。
该药还可用于产后止血,皮下或肌肉注射较大剂量的缩宫素迅速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压迫子宫肌层血管而止血,常与麦角新碱合用以维持疗效。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
前列腺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广泛的生理和药理作用。
与生殖系统有关的前列腺素有前列腺素E2、前列腺素F2α和15-甲基前列腺素F2α等,与缩宫素不同,前列腺素对各期妊娠子宫都有显著的兴奋作用。
故除用于足月引产外,对早期或中期妊娠子宫也能足以导致流产;除静脉滴注外,还可以阴道内、官腔内或羊膜腔内给药。
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兴奋现象。
麦角(ergot)生物碱
该药可选择性兴奋子宫平滑肌,作用强度取决于子宫的功能状态。
与缩宫素不同是它们的作用强而持久,剂量稍大即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对子宫体和子宫颈的作用无明显差别,因此,不能用于催产和引产。
可口服治疗子宫出血、产后子宫复原和偏头痛的诊断和治疗。
注射麦角新碱可引起恶心、呕吐及血压升高等,偶见过敏反应。
(二)子宫平滑肌抑制药
子宫平滑肌抑制药又称抗分娩药,常用的药物有β2肾上腺受体激动药(如沙丁胺醇、利托君等)、硫酸镁、钙通道阻滞药、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药等。
临床主要用于痛经和防治早产。
二.测试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 缩宫素可用于下列哪种情况
A 治疗尿崩症
B 乳腺分泌
C 小剂量用于催产和引产
D 小剂量用于产后止血
E 治疗痛经和月经不调
2 垂体后叶素止血的机制是
A 直接收缩毛细血管和小动脉
B 诱导血小板聚集
C 促进凝血因子合成
D 抑制纤溶系统
E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3 麦角新碱治疗产后出血的主要机制是
A 收缩血管
B 引起子宫平滑肌强直性收缩
C 促进凝血过程
D 抑制纤溶系统
E 降低血压
4 麦角新碱不用于催产和引产的原因是
A 作用较弱
B 作用强而持久,剂量稍大即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
C 妊娠子宫对其敏感性低
D 使血压下降
E 起效缓慢
5 麦角胺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是
A 阻断血管平滑肌受体
B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C 增加脑血流量
D 收缩脑血管
E 镇痛作用
6 缩宫素兴奋子宫平滑肌机制是
A 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
B 激动子宫平滑肌的p受体
C 阻断子宫平滑肌的β受体
D 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细胞上的缩宫素受体
E 以上都不是
7 关于缩宫素的药代动力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口服有效
B 肌内注射有效
C 鼻粘膜给药有效
D 静脉点滴有效
E 口腔粘膜吸收有效
8 催产可选用下列哪种药物
A 缩宫素
B 加压素
C 麦角新碱
D 麦角碱
E 利托君
9 可用于流产的药物是
A 缩宫素
B 前列腺素
C 麦角新碱
D 利托君
E 垂体后叶素
10 治疗垂体性尿崩症的药物是
A 缩宫素
B 米索前列腺素
C 麦角新碱
D 利托君
E 垂体后叶素
11 大剂量缩宫素禁用催产是因为
A 子宫底部肌肉节律性收缩
B 子宫无收缩
C 子宫强直性收缩
D 口服患者血压升高
E 患者冠状血管收缩
12 缩宫素对于宫平滑肌的特点是
A 小剂量即可引起强直性收缩
B 作用快速、短暂
C 孕激素可提高其敏感性
D 妊娠早期敏感性高
E 雌激素可减低其敏感性
13 妊娠期间常用来防治子痫发作的药物是
A 缩宫素
B 前列腺素
C 硫酸镁
D 麦角新碱
E 沙丁胺醇
14 兴奋子宫作用最快最强的药物是
A 甲麦角新碱
B 麦角胺
C 麦角新碱
D 麦角毒
E 利托君
15 下列药物中不属于子宫平滑肌抑制药的是
A 硫酸镁
B 钙通道阻滞药
C 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药
D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E 麦角生物碱
【B型题】
A 垂体后叶素
B 缩宫素
C 加压素
D 前列腺素
E 麦角新碱
16 足月催产和引产可选
17 肺出血可选用
18 流产可选用
19 垂体性尿崩症可选用
20 产后子宫复原可选用
【X型题】
21 缩宫素的临床应用包括
A 催产
B 引产
C 流产
D 产后止血
E 促进排乳
22 缩宫素的禁忌证有
A 产道异常
B 前置胎盘
C 三次妊娠以上经产妇
D 有剖腹产史
E 头盆不称
23 关于缩宫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小剂量用于催产和引产
B 大剂量缩宫素可用于产后出血
C 口服无效
D 静脉注射时应逐渐增加输注速度
E 无过敏反应
24 关于前列腺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对妊娠各期子宫都布兴奋作用
B 阴道内给药可导致流产
C 羊膜腔内给药可导致流产
D 支气管哮喘患者慎用
E 引产时严格掌握剂量和禁忌证
25 麦角新碱临床应用包括
A 催产
B 引产
C 子宫出血
D 产后子宫复原
E 流产
26 防止早产的药物包括
A 利托君
B 硫酸镁
C 沙丁胺醇
D 克伦特罗
E 益母草
(二)问答题
1.简述缩宫素兴奋子宫平滑肌的特点。
2.简述缩宫素催产时应注意事项。
3.简述麦角生物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