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____癌病
- 格式:ppt
- 大小:943.50 KB
- 文档页数:86
癌病-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是多种恶性肿瘤的总称,以脏腑组织发生异常增生为其基本特征。
临床表现主要为肿块逐渐增大,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时有疼痛,发热, 并常伴见纳差,乏力,日渐消瘦等全身症状。
证型治法代表方药一、脑瘤1)痰瘀阻窍证息风化痰、祛瘀通窍通窍活血汤2)风毒上扰证平肝潜阳、清热解毒天麻钩藤饮合黄连解毒汤3)阴虚风动证滋阴潜阳息风大定风珠二、肺癌1)瘀阻肺络证行气活血、散瘀消结血府逐瘀汤2)痰湿蕴肺证健脾燥湿、行气祛痰二陈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3)阴虚毒热证养阴清热、解毒散结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4)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三、肝癌1)肝气郁结证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柴胡疏肝散2)气滞血郁证行气活血、化瘀消积复元活血汤3)湿热聚毒证清热利胆、泻火解毒茵陈蒿汤4)肝阴亏虚证养血柔肝、凉血解毒一贯煎四、肠癌1)湿热郁毒证清热利湿、化瘀解毒槐角丸2)瘀毒内阻证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膈下逐淤汤3)脾肾双亏证温阳益精大补元煎4)肝肾阴虚证滋肾养肝知柏地黄丸五、肾癌、膀胱癌1)湿热蕴毒证清热利湿、解毒通淋八正散或龙胆泻肝汤2)瘀血内阻证活血化瘀、理气散结桃红四物汤3)脾肾两虚证健脾益肾、软坚散结大补元煎4)阴虚内热证滋阴清热、化瘀止痛知柏地黄丸第四十八节癌病(一)脑瘤1痰瘀阻窍证——通窍活血汤通窍全凭好麝香,桃仁大枣与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2风毒上扰证——天麻钩藤饮合黄连解毒汤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栀杜寄生膝与芩;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晕与耳鸣。
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
3阴虚风动证——大定风珠大定风珠鸡子黄,麦地胶芍草麻桑,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熄风是妙方。
(三甲:龟板、鳖甲、牡蛎)(二)肺癌1瘀阻肺络证——血府逐瘀汤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赤芍枳壳草;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痨。
2痰湿蕴肺证——二陈汤合栝蒌薤白半夏汤二陈汤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利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癌症【定义】癌病是由于脏腑组织发生异常增生,以肿块逐渐增大、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时有疼痛,常伴发热、乏力、纳差、消瘦并进行性加重为主症的疾病。
现代医学中的各种恶性肿瘤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也可与积聚、噎膈、瘿病等互参。
【病因病机】癌病的发生,多由正气内虚、外感邪毒、内伤七情、饮食失调,或宿有日疾等因素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产生气郁、血瘀、痰凝、湿浊、毒聚等病理产物,蕴结于脏腑,相互搏结,日久渐积而成的一类恶性疾病。
癌病的基本病机是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郁滞,痰瘀酿毒久羁而成有形之肿块。
【病位】各种癌病都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癌病中晚期可出现相关特异性证候表现。
由于肿瘤部位不同而主症各异,如脑瘤患者常以头痛、呕吐、视力障碍为主;肺癌患者以顽固性干咳或痰中带血,以及胸痛、气急、发热多见;肝癌患者可见右胁疼痛、乏力、纳差、黄疸等;大肠癌患者可有大便习惯改变,如腹泻或便秘等;肾癌患者可有腰部不适、尿血等。
2.病变局部可有坚硬、表面不平的肿块,肿块进行性增大,伴乏力、纳差、疼痛,或不明原因发热及消瘦,并进行性加重,多为癌病诊断的主要参照依据。
实验室酶学检查、免疫学检查,或进行胸片、B超、CT、MRI、胃镜、肠镜、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以及手术或病灶穿刺活检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二)鉴别诊断癌病的有关鉴别诊断复杂,不同癌病需要与之鉴别的病证不同,具体鉴别要点参见本书其他相关章节内容。
【辨证论治】1.气郁痰瘀临床表现:胸膈痞闷,脘腹胀满,或胀痛不适,或隐痛或刺痛,善太息,神疲乏力,纳呆食少,便溏或呕血、黑便,或咳嗽咳痰,痰质稠黏,痰白或黄白相兼;舌苔薄腻,质暗隐紫,脉弦或细涩。
治法:行气解郁,化痰祛瘀。
代表方:越鞠丸合化积丸。
2.热毒炽盛临床表现:局部肿块灼热疼痛,发热,口咽干燥,心烦寐差,或热势壮盛,久稽不退,咳嗽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甚则咳血不止,胸痛或腰酸背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便溏泄泻;舌质红,舌苔黄腻或薄黄少津,脉细数或弦细数。
癌病1.概念癌病是多种恶性肿瘤的总称,以脏腑组织发生异常增生为其基本特征。
临床表现主要为肿块逐渐增大,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时有疼痛,发热,并常伴见纳差,乏力,日渐消瘦等全身症状。
2.病因素体内虚,六淫邪毒,饮食失调,内伤七情。
3.病机癌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正气内虚,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郁滞,痰瘀酿毒久羁而形成有形之肿块。
病理性质为标实本虚、虚实夹杂,常见全身属虚而局部属实。
主要病理因素为气郁、痰浊、湿阻、血瘀、毒聚(热毒、寒毒)。
4.诊断依据1)癌病中晚期可出现相关特异性证候表现。
脑瘤患者常以头痛、呕吐、视力障碍、肢体活动不利为主;肺癌患者以顽固性干咳或痰中带血,以及胸痛、气急、发热多见;肝癌患者可见右胁疼痛、乏力、纳差、黄疸等;大肠癌患者可有大便习惯改变,如腹泻或便秘等;肾癌患者可有腰部不适、尿血等。
2)病变局部可有坚硬、表面不平的肿块,肿块进行性增大,伴乏力、纳差、疼痛,或不明原因发热及消瘦,并进行性加重,多为癌病诊断的主要参考依据。
5.类证鉴别癌病与良性肿瘤: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皮肤无改变,除皮脂腺囊肿外,与皮肤无粘连,肿块表面光滑,与周围不粘连,边界清,活动度好,一般质地较软,一般无症状,肿瘤体积较大或发生于特殊部位,可产生压迫症状。
癌病生长较快,常与皮肤粘连,凹陷或形成溃疡,肿块表面粗糙,无包膜,常与周围或皮肤粘连,活动度差或固定,质硬,无弹性,早期症状隐匿,可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发热、出血,或发病部位的相应症状。
6.辨证论治气郁痰瘀证主症:胸膈痞闷,脘腹胀满,或胀痛不适,或隐痛或刺痛,善太息,神疲乏力,纳呆食少,便溏,呕血,黑便,或咳嗽咳痰,痰质稠黏,痰白或黄白相兼,舌苔薄腻,质暗隐紫,脉弦或细涩证机概要:气机郁滞,痰瘀交阻。
治法:行气解郁,化痰祛瘀。
代表方:越鞠丸合化积丸加减。
热毒炽盛证主症:局部肿块灼热疼痛,发热,口咽干燥,心烦寐差,或热势壮盛,久稽不退,咳嗽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甚则咳血不止,胸痛或腰酸背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便溏泄泻,舌质红,舌苔黄腻或薄黄少津,脉细数或弦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