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等高线专题试题与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5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等高线的相关计算一、知识讲解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之间的海拔,就可以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如图中甲处,假设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大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小的。
则图中n=4,d=100米,H大=400米,H小=100米,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计算:(1)陡崖的相对高度(ΔH)。
计算公式为(n-1)d≤ΔH<(n+1)d。
因此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300米≤ΔH<500米。
(2)陡崖的绝对高度。
①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
图中崖顶的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400米≤H顶<500米。
②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
图中崖底的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0<H底≤100米。
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一般来说,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等高距为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米<H<(n+1)d米。
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H<400米。
4.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H相)/100 m。
5.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的计算(图中a>b)(1)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如图,若c=b,则d<b,即“小于小的”。
(2)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其等高线的值。
如图,若c=a,则d>a,即“大于大的”。
二、经典高考试题1.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
专题1地理图表的判读01等值线图的判读考点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考查角度1▶结合区域等高线图考查地形特征及影响1.(2019年全国Ⅱ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
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
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
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
解析▶由图可知,宾川县总体地势较高,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 m以上,东北部海拔多在3000 m以上,河谷地带地势较低平且面积狭小,再结合材料“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可推测宾川县的地形特征为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
耕地应分布在地势低平地区,因此宾川县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山间盆地等地势低平处;由于高山面积广、河谷面积狭小,宾川县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小、数量少。
答案▶地形特点:山高谷深。
耕地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谷地和山间盆地,数量少(或面积小、占土地面积比重小)。
2.(2018年全国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如下图)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
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区海拔在1000 m以上,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附近有盐沼地,说明索瓦附近地势较低,利于卤水汇集;位于(20° S,26° E)附近(南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长,高温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利于卤水蒸发。
答案▶地形:位于(南非)高原上的低洼(盆)地,地表平坦。
专题1地理图表的判读微专题01 等值线图的判读考点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考向分析考查角度1 1.【解析】由图可知,宾川县总体地势较高,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 m以上,东北部海拔多在3000 m以上,河谷地带地势较低平且面积狭小,再结合材料“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可推测宾川县的地形特征为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
耕地应分布在地势低平地区,因此宾川县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山间盆地等地势低平处;由于高山面积广、河谷面积狭小,宾川县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小、数量少。
【答案】地形特点:山高谷深。
耕地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谷地和山间盆地,数量少(或面积小、占土地面积比重小)。
2.【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区海拔在1000 m以上,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附近有盐沼地,说明索瓦附近地势较低,利于卤水汇集;位于(20° S,26° E)附近(南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长,高温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利于卤水蒸发。
【答案】地形:位于(南非)高原上的低洼(盆)地,地表平坦。
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长,高温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
考查角度2 1.D 2.B 【解析】第1题,甲、乙两地分别布局在河流沟谷两侧的山坡上,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建在甲处,考虑的可能是坡向问题。
甲位于阳坡,光照条件较好,而乙地处于阴坡,光照条件较差。
二者都位于山脊一侧,且靠近水源和植被。
第2题,改造之后的等高线和原先的等高线相比,可看出三处变化:靠近N一侧,改造后的等高线较原等高线密集,在建筑物位置变得稀疏,高密低疏说明此处地形先是陡坡、再是缓陂;靠近M一侧,改造后的等高线较原等高线密集,说明此处为陡坡,因此地形剖面图是先陡坡、再缓坡再陡坡,地势整体降低;M与N之间既有坡度阻挡,也有房屋阻挡,无法通视。
考查角度3 1.A 2.B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盆地出口处,且两侧最近等高线海拔为60米,建坝工程量小,成本最低。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等高线地形图一、单项选择题下左图为福建某旅游山区等高线示意图。
下右图为该山区甲、乙两地坡面上设计的两个小区房屋排列图。
读图,回答1~2题。
)f +等高线(m--规划坡腐住道1 .玻璃栈道能让游客体验悬空、惊险、刺激,图中规划最合理的玻璃栈道是()A.RB.TC.LD.K答案:C解析:L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能够让游客感受到悬空的刺激,适合修建玻璃栈道;R处是鞍部,坡度小,不易体验悬空的惊险;T处海拔较低, 相对高差小,不易体验悬空的惊险;K处横穿密集的等高线,且不是平行于等高线,路线的高差过大,工程难度大且过于危险。
2 .为了达到最佳通风效果,在甲、乙两个不同坡向的小区,对建筑物布局说法合理的是()A.甲、乙均夏季通风效果好B.甲、乙均冬季通风效果好C.甲夏季通风效果好,乙冬季通风效果好D.甲冬季通风效果好,乙夏季通风效果好答案:A解析:图示地区位于福建,该地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甲地为迎风坡,气流上升,低处楼房较矮,不会挡住坡上的高楼,通风性好。
乙地位于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流先经过高处的矮房子,矮房子不会遮挡低处高楼房的气流,故夏季两地通风性都很好。
读大别山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4题。
3 .明初时期该地“水草丰旷,遍布茅滩”,是著名的养马基地,当时马厩最有可能位于()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马厩应该修建在地势平坦开阔,且不易出现地质、水文灾害的地方;图示②地等高线较稀疏,且处于山前坡地,不易出现滑坡、泥石流、洪水等灾害。
4 .“远处的地平线上,一轮太阳将要落下,西边的晚霞挥动着绚丽的纱巾,迷糊间,山坡的茅草都镀上了一片金黄色。
”假如该文书写于北半球冬日家中,则该同学家的住址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北半球冬日太阳日落于西南方位,该处能看到地平线上的日落景观,说明其西南方没有山地阻挡视线。
图示四个地点中唯有①地符合条件。
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
2020届(人教版)地理高考二轮专题:等高线地形图练习含答案专题:等高线地形图一、选择题(一)下图为我国某湖泊等深线图,图中等深距为10 m。
读图,完成1--3题。
1.该湖泊位于()A.东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2.图上比例尺X代表的数值为()A.1 B.8C.100 D.1 0003.该湖泊最大深度可能为()A.55 m B.65 mC.75 m D.85 m解析:第1题,图示纬度大约位于30°N~31°N,经度大约位于85°E,应位于青藏高原,所以C正确。
第2题,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湖泊的东西图上距离约6 cm,图示纬度大约位于30°N~31°N,湖泊约跨0.5个经度,东西实地距离约为111 km×0.5×cos30°≈48 km。
该图比例尺可能为1∶800 000 m,所以B正确。
第3题,图中等深距为10 m,该湖泊最大深度在60~70 m之间,结合四个选项可知B正确。
答案:1---3.C B B(二)读图,完成1—2小题。
1.图示地区其地形地势具有的特征是()A.山河相间B.中部高、四周低C.东北高、西南低 D.地势低平、河网稠密2.与图示地形特征较吻合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黄土高原C.江南丘陵 D.横断山区【参考答案】AD(三)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
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A.水平梯田B.坡式梯田C.隔坡梯田D.反坡梯田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B.修筑难度小C.利于机械化耕作D.便于灌溉施肥答案:1.C 2.A解析:第1题,由图2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图中甲区中坡与坡之间有较为宽阔的平地,对比图1中梯田类型可知,适合修筑隔坡梯田。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等高线地形图优编练习含答案专题:等高线地形图一、选择题(一)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分布示意图,图中水库水面海拔165 m。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古牌坊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1 050 m B.985 mC.915 m D.790 m2.图中村落因多古祠堂、古民居、古牌坊等而著名,驴友小王想拍摄村落全貌,在①②③④处应选择的拍摄点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解析:第1题,图中水库水面海拔165 m,古牌坊所在地的海拔在165~200 m,甲山峰海拔在1 000~1 100 m,故两地的相对高度在800~935 m,C项符合。
第2题,①处地势较低,不能俯瞰村落全貌;②处东南部有山脊阻挡视线,因不能通视,不能看到村落全貌;③处有小山丘阻挡视线,也不能看到村落全貌;④处地势较高,视野开阔,是理想的拍摄地点。
答案:1--2.C D(二)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题。
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A.西北向东南流B.东南向西北流C.东北向西南流D.西南向东北流【参考答案】A(三)冈仁波齐位于西藏阿里地区境内,是冈底斯山脉的第二高峰,为世界上著名的藏传佛教神山,每年都要举行大型的转山活动(步行速度约为4千米/时,磕长头行进速度约为0.5千米/时)。
读冈仁波齐及其周边区域等高线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转山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磕长头绕神山1圈至少需要1个月B.多于冬季举行C.全程均在山谷中行走D.需准备御寒衣物2.出发点塔尔钦与冈仁波齐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1756米B.1981米C.2256米D.2481米3.转山途中()A.a-b段全部位于山麓冲积扇B.c、f、g三地均能看到神山C.e-f段坡度最大,行进困难D.f-g段有饮用水源,适宜宿营答案:1.D 2.B 3.C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等高线的计算及地形特征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等高线值的判读一、知识讲解等高线值的判读是以等高线为基础,综合题目信息对所求地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判读。
1、根据流水的方向判定。
水往低处流,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由高值流向低值。
2、根据示坡线判定。
示坡线也叫降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3、根据等高距判读。
等高距全图一致,结合图中所提示的信息,如海平面、某等高线高度等,进行综合分析,推算出所求地高度。
4、根据两地间的气温差判读。
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约为0.6℃/100m),可计算出这两地间的相对高差。
5、根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判断。
比如两条等高线之间,或闭合等高线的等高值相同,那么如果这两条线(或闭合线中间)比外圈的等高值小,那么之间的数值即小;如果这两条线(或闭合线中间)比外圈的等高值大,那么之间的数值即大。
6、根据公式法对相对高度的判读。
(1)如果能从等高线图上直接读出所求甲乙两点间的海拔高度。
则甲乙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两点之差。
(2)如过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为不确定值,可以根据公式计算。
H高—H低<∆H<H高—H低+2d,其中H高表示两点所夹等高线最高值的高程,H低表示两点所夹等高线最低值的高程。
二、例题分析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甲地处湖心岛,1~6为地质勘探队采集的样本岩石序列,其中1、3、4、6与2、5分别为两个不同时期的地层,且前者比后者形成较早,现旅游规划部门欲连接点2~5,修建玻璃栈桥。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湖心岛的最高点可能是( )A. 675米B. 650米C. 625米D. 600米2. 下列关于该区域的旅游开发思路不正确的是( )A. 陡崖处可开发成瀑布,盛夏时节观赏瀑布效果较好B. 陡崖处进行雕刻题字,内容高差不超过200米为宜C. 湖心岛的地质构造稳定性较好,可建大型游乐设施D. 行走于玻璃栈桥上无法观看甲处为起点的漂流项目【答案】1. C 2. D【解析】1.如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0米,湖心岛海拔最低处约为500米,最高点的海拔应当在600~650米之间,结合选项故选C。
2-1 等高线地形图知识系统(专辑所有的思维导图均有导出emmx格式一起打包上传,下载mindmaster即可对思维导图进行再编辑)一、等高线的判读(一)数值1.等值线的数值判断地形类型。
地形类型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判读依据稀疏,200m以下起伏和缓,200m~500m起伏较大;500m以上中间稀疏,边缘密集;内部数值大,1000m以上中间稀疏,边缘密集;海拔没有一定标准2.等值线数值判断地形部位山地VS盆地闭合曲线,内高外低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山脊VS 盆地等高线凸向低处,中间高于两侧等高线凸向高处,中间低于两侧考点精讲3.描述地形特征:1.(2019·汤原县高级中学高二月考)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并说出①、②两地地形类型。
【答案】(1)以山地高原为主;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差大;海岸线平直。
①丘陵;②高原(山地)【解析】(1)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分布和河流分布可直接判断①、②两地主要的地形类型和地势高低特征,图示①处等高线处于200—500米之间,等高线分布较密,故判断为丘陵;②处等高线分布较为稀疏,地势较平坦,海拔位于1000---2000米之间,故判断为高原。
(二)疏密1.坡度陡缓。
同一幅图中的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
2.通视问题。
两点之间从高处到低处,如果等高线是先密集后稀疏,表明为凹坡,可通视;如果等高线是由稀疏到密集,表明为凸坡,不可通视。
注意:通视还有另一中考法,如果两点之间存在山脊或者其他障碍物,也不可通视。
2.(2019·山东高三期中)读某地等高线分布图,图中最高峰海拔1029米,等高距相同。
据图完成题目。
骑单车慢行是当前驴友们喜欢的活动,某驴友团计划自图中M地骑行到N地游玩,途中最费力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2.A【解析】2.骑行图中如果穿越等高线越密集,相对高差大,则骑行费力。
读图可知,甲处为上坡路段,相邻等高线距离较近,坡度相对较大,最为费力,A对。
专题突破练10 等值线图的判读(2019北京海淀高三期末)近年来,滑翔伞运动成为国内年轻人追捧的极限运动之一.滑翔伞需要借助自然上升气流达到滑翔与滞空目的。
下面图1示意了滑翔伞运动的部分自然动力原理,图2是我国某大型滑翔伞训练基地(30°N,120°E附近)地形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滑翔伞训练基地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合这项运动,因其( )①起飞场位于山谷,地形较低平开阔②三面环山,风向较稳定③起飞场高度适中,与山麓落差约370米④全年气候暖湿适合训练A。
①② B.①③ C.②③D。
②④2。
壶源溪流域多个乡镇荣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
为了建设“美丽乡村”,下列措施和行为合理的是( )A.村民在河流中采砂取石,创收致富B.在河流周边建立规模化牲畜养殖场C.大力开办冶金厂、电镀厂和造纸厂D.适度开发漂流、农家乐等旅游项目(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读某区域等值线图,图中等高距与等深距相同,完成3~4题。
3.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丘陵区,适合种植茶树、苹果等经济作物B。
甲处与乙处海底的相对高度最大是548米C.在沿海地区,选择C处建设大型港口最佳D.乙海域的海底地形为大陆坡4.下列诗句能够正确描述图示季节的是( )A。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B.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C。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电力部门准备对该河段进行开发。
据此完成5~6题。
5。
影响该流域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
大气环流C。
地形D。
海陆位置6.该河流最适于梯级开发的河段是()A。
①以西河段 B.①②之间河段C。
②③之间河段 D.③以北河段(2019重庆一中高三摸底)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下图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巩固题;等高线地形图练习及答案专题:等高线地形图一、选择题(一)读大别山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如图),回答1--2题。
1.明初时期该地“水草丰旷,遍布茅滩”,是著名的养马基地,当时马厩最有可能位于()A.①B.②C.③D.④2.“远处的地平线上,一轮太阳将要落下,西边的晚霞挥动着绚丽的纱巾,迷糊间,山坡的茅草都镀上了一片金黄色。
”如该文书写于北半球冬日家中,则该同学家的住址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马厩应该修建在地势平坦开阔,且不易出现地质、水文灾害的地方;图示②地等高线较稀疏,且处于山前坡地,不易出现滑坡、泥石流、洪水等灾害。
第2题,北半球冬日太阳日落于西南方位,该处能看到地平线上的日落景观,说明其西南方没有山地阻挡视线。
图示四个地点唯有①地符合条件。
答案:1--2.B A(二)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和6月份某时刻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此时,E、F两处天气现象的共同点是()A.阴雨连绵B.天气闷热C.狂风暴雨D.风和日丽2.图中()A.N处视野能覆盖整个区域B.M处的海拔为200 mC.湖泊为咸水湖D.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答案:1.A 2.D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锋面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E处位于低压槽线附近,F处位于低压中心,两处都以阴雨天气为主。
第2题,由图示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图中N处不是区域最高点,且N处东侧等高线上疏下密,为凸坡,通视情况差,视野不能覆盖整个区域;图中M处在等高线上,其海拔既可能为200 m,也可能为500 m;图中湖泊为洞庭湖,属于淡水湖。
(三)读等高线示意图(图4),已知a > b,读图回答第1-3题:1、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若b海拔高度为200m, 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①200<M<300 ②300<M<400 ③100<N<200 ④200<N<300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M、N处的地形可能()①同为洼地②同为小丘③同为缓坡④一处为小丘,一处为洼地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参考答案】CCA(四)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
参考答案考点透视【答案】1.D2.B【解析】1.甲乙两地分别布局在河流沟谷两侧的山坡上,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坐落在甲处,考虑的有可能是坡向问题。
甲面朝太阳方向,处于阳坡,采光较好,而乙地处于背向太阳方向的阴坡,采光较差,正确答案选择D。
二者地形相差不大,都位于山脊一侧,有一定坡度,并且都靠近水源和植被,因此ABC错误。
2.改造之后的等高线和原先的等高线相比,要看三处变化:靠近N一侧,也就是建筑物海拔相对高的一侧,改造后的等高线相对原来的等高线变得更加密集,而在建筑物海拔相对低处变得稀疏,高密低疏则先陡坡再缓陂。
靠近M一侧,等高线又变得密集,因此变化后的地形剖面图应当是先陡坡再缓坡再陡坡,地势整体下降,正确答案选择B。
M与N之间无法通视,既有坡度阻挡,也有房屋阻挡。
选项C错误。
考点突破【答案】1.B2.C【解析】1.图示等高距是50米,甲地海拔550-600米,图中急流段高差为40m,乙地海拔300-310米;两地高差是240-300米,所以图中甲与乙地最小高差接近240米,故选B。
2.甲丁之间有一凸形坡,不能通视,A错误;山顶处没有悬崖,B错误;河谷处等高线是向高处弯曲的,所以河流急流段流向为自东向西,漂流者向西漂去,C正确;最低处位于湖泊不是丙,D错误;故选C。
【答案】3.A4.C5.B【解析】3.阅读地图,该图为指向标地图,依据等高线特征和指向标判别方向,图中河流先由南向北流,再向东北方向流,故A正确,BCD错误。
4.我国位于北半球,该区域东面临海,夏季日出东北方向,冬季日出东南方向。
阅读地图,甲村东南部没有山地阻挡,冬季能看到海上日出,故A错误;乙村东南部没有山地阻挡,冬季能看到海上日出,故B错误;丙村东南部有山地阻挡,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故C正确;丁村东南部没有山地阻挡,冬季能看到海上日出,故D错误;故选C。
5.阅读地图,图中陡崖顶部P点海拔在500米以上,故A错误;图中陡崖高度海拔在200--600米之间,陡崖顶部P点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米,故B正确;图中陡崖顶部P点与丙村之间有山脊相隔,不能直视丙村,故C错误;图中陡崖顶部P点距丁村的图上距离约为4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约为400米,故D错误;故选B。
高考地理复习指导:历届高考《等高线》部分试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高考题)读图,完成1~3题:1. 河流ab段的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B. 自东南向西北自东北向西南 D. 自西南向东北2.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米 B. 99米199米 D. 259米3.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丙坡种植果树乙坡植树种草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答案】1. B 2. D 3. A解析:要判断河流ab段的流向,首先要根据等高线图判断出其河流的总体流向即大致由北向南流;再结合指向标判断ab河流流向为由东南向西北。
从等高线图上看出250 m等高线交于断崖处,所以E点的海拔最低为250 m,最高不足300 m。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坡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因此不宜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广东卷)下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 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 cm。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的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分别是()A.1∶1000和1∶50000B.1∶2000和1∶C.1∶5000和1∶20000D.1∶20000和1∶50005.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A.350米和200米B.300米和250米C.300米和350米D.200米和300米【答案】4.D 5.C解析:用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相除即可判断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
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直接读取,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可估算。
(广东高考地理卷)读图5及结合相关知识,回答6-7题:6.河流R的流向为(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 C.内南向北D.自北向南7.若此图表示某类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形状况,此灾害最可能为( ) A.火山喷发B。
滑坡C.地震D。
泥石流【答案】6.B 7. B解析:第6题,河流由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
从河流沿线等高线数值可分析出,该地区西高东低,因此河流自西向东流;第7题,从图5北部等高线的分布情况来看,能看出有滑坡发生后的滑坡面(即北部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的分布。
专练一等值线图分析型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地地貌的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
据此完成1~3题。
1.E地海拔可能是( )A.1170m B.1190mC.1210m D.1230m2.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较大瀑布的是( )A.甲B.乙C.丙D.丁3.图示最低区域在地貌演变过程中可能曾经是( )A.河流阶地B.地下溶洞C.断层山D.向斜谷答案 1.C 2.C 3.B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左下部是一个天坑,天坑外部等高线数值应是1200m,E的海拔范围是1200~1220m,故E地海拔可能是1210m,C正确。
第2题,读图可知,甲处位于山谷顶部,水量小,瀑布较小,A错;乙、丁两处没有相交的等高线,即没有陡崖,不会形成瀑布,B、D错;丙处山谷位于1200m等高线范围内,汇集了甲处水流,水量大于甲处,因此四地最可能形成较大瀑布的是丙,C正确。
第3题,图示最低处没有外泄河道,因此地貌形成与河流阶地无关;图示最低区域是左下部的天坑底部,在地貌演变过程中可能曾经是地下溶洞,溶洞塌陷,形成天坑,故B正确;该区域最低处不是山脉,不是断层山;图示是等高线地形图,不能判断地质构造,因此不能判断是否是向斜谷。
(2019·江苏地理)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地形B.水源C.植被D.坡向5.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答案 4.D 5.B解析第4题,据图可知,甲地位于山脉南坡山麓地带,乙地位于山脉北坡山麓地带,两者皆为山麓地带,植被相似,但坡向不同,甲地位于阳坡,乙地位于阴坡,A、C错误,D正确;甲、乙两地所在的山麓地带皆离山谷中的河流较远,B错误。
第5题,根据左图可知,建筑物北侧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建筑物所在地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缓和。
结合右图可知,建筑物南侧分布有大量农田,地势相对低平,故选B。
(2019·福建高三省际名校联考)读“我国某地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完成6~8题。
2020年高二地理下学期专题训练:等高线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此回答1~2题。
1. 图中陡崖的高度可能是A.400米B.150米C.278米D.199米2. 肯定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 C 2. B【解析】1. 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图中陡崖有三条等高线通过,根据相对高度计算可知,陡崖的高度大于200米,小于400米。
2. 图中①点与乙村之间有陡崖视线阻挡,③地与甲村之间有山脊阻挡,不能通视;④地能看见乙村,但是与甲村之间有视线阻挡;图中②地地势最高,与甲村和乙村之间无视线阻挡。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
下图是我国某地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 图中拦水坝所在河流的大致流向是A.自南向北B.自西南向东北C.自西向东D.自东北向西南4. 图中两座山峰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A.13 km 9 B.12 km C.10 km D.18 km【答案】3. D 4. A【解析】3. 先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的规律画出拦水坝所在河流的流向(自下向上),然后根据图中左上角的指向标建立完整的方向坐标系,最后判断出该河流流向大致为自东北向西南。
选D。
4. 结合图中比例尺计算可知,两座山峰间的直线距离约为13 km。
选A。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完成5~6题。
5. 图中河流的流向是A. 自东北向西南流B. 自西北向东南流C. 自西南向东北流D. 自东南向西北流6. X点与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 190米B. 385米C. 550米D. 632米【答案】5. C 6. B【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判断。
5. 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势,以及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结合指向标,图中河流的流向是自东南流向西北,故选B。
6. 图示等高距是100米,所以SPAN>海拔200米,b海拔500米,X点的海拔高度范围是100-200米,Y点海拔范围是500-600米,X点与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范围是300-500米,可能是385m ,B对。
等值线专题练习题1
1、下列水系图中反映地势低平的是()
A B C D 答案:D
读我国某山地等高线图回答2--3题。
2.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
A. b 、c 的相对高度为 500 米
B b 点能看到 m 点
C. m 、 n 为空中索道
D a 地可能形成瀑布
3.此地区植被类型属于 ( )
A. 常绿硬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 针阔混交林 D常绿阔叶林
答案: D D
读图,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下题。
4.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
A 从西南流向东北
B 从东北流向西南
C 从北流向南
D 从南流向北
5.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
一条公路,有①线和②线两个方
案,②线方案与①线方案相比,
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A 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 坡度较平缓
C 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答案:A C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6.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
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
A西北向东南流
B东南向西北流
C东北向西南流
D西南向东北流
7.图中该地区拟建一条铁路,有
人设计了一选线方案。
方案沿线
甲、乙、丙、丁四处中明显不
合理的有()
A 1 处
B 2 处
C 3 处
D 4 处
8.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A W B X C Y D Z
答案: A C
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9-10 题。
9.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
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
( )
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
B 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
C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方便
D 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
10.地质队员发现乙处有金矿
出露,考虑流水的侵蚀、搬运作
用,能找到沙金 ( 沉积物中
的细小金粒 ) 的地方是 (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D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11-12 题。
11.图中 M处最可能适宜开展的
运动项目是()
A跳水运动 B 滑雪运动
C漂流运动 D 攀岩运动
12.图中 M处地形的海拔最高点
相对于甲城镇的高度可能为()
A 508m
B 316m
C 264m
D 198m
下图中甲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是EF河段河床示意图。
丙是河流 A、B 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
据此完成 13--14 题。
13、甲图中 AB段河流()
A、由西北流向东南 B 、由东南流向西北
C、水位 A 处低于 B 处
D、不能确定
14、关于乙图 EF的河床剖面的描述及形成理由正确的是()
① E 岸河床较缓,F 河床较陡
② E 岸河床较陡,F 河床较缓
③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向, F岸遭受冲蚀力大
④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刷力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 A C
下图是“某种地形的立体透视图”读图回答 15—16 题。
15、若将立体透视图转绘成等高线图,则甲、乙、丙、丁四图中转绘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6、上题中的等高线图表现的是哪种地形()
A、火山锥
B、高原
C、山地的鞍部
D、盆地
答案: A C
答案:D B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途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
读图回答 17-18 题。
17、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观相符的是()
A a
B b
C c
D d
18、d 图中甲处最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A 滑坡
B 地震
C 泥石流
D 火山
答案: C A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9-20 题。
19、图中 P、Q两地间有
一座桥梁,该桥和其下溪
谷的高差最接近()
A 10 米
B 40 米
C 80 米
D 110 米
20、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
采样检测水质量,发现高
浓度的农药残留。
这些农
药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
一个地区()
A 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C B
读图,回答 21-22题。
21、关于两图中河湖补给关系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河补给A湖
B.A湖补给甲河
C.B湖补给乙河
D.乙河属于外流河
22、如果两幅图中等高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河比乙河流速快
B. 乙河比甲河流速快
C. 甲河、乙河流速相同
D. 无法确定答案: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