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重症肺炎38例临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老年性肺炎70例临床观察及诊治体会【摘要】对我院2000—01~2010—12收治的70例老年肺炎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病因及治疗方法。
结果表明,老年肺炎冬春季节发病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漏诊率、死亡率高,应进一步提高老年性肺炎的诊治水平,对原因不明的气促、乏力、纳差、意识障碍及咳嗽时,应警惕肺炎的可能,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性肺炎;临床特点;治疗【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320-01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呼吸系统防御功能下降,老年性肺炎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大,老年性肺炎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然而由于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症状常常很不典型,缺乏肺炎的肺部表现,病情复杂多变,给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
为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水平,对我院2000—01~2010—12老年性肺炎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一般资料70例均符合老年肺炎的诊断标准[1]。
其中女20例,男50例;年龄60~82岁,平均71.5岁。
60~70岁67例,71~85岁3例,病程平均12.1d。
合并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最多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共38例,其它为高血压病6例,糖尿病6例,冠心病9例,高脂血症4例,肝硬化及肾炎各2例。
医院内感染肺炎11例,社区获得性肺炎8例,合并其它疾病4例。
合并两种以上疾病8例,重症肺炎6例。
2 临床表现老年性肺炎的发病较隐蔽,有些病例有呼吸系统的症状,部分病例无呼吸系统症状,而以其他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常表现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意识障碍、活动能力降低、嗜睡,萎靡、严重者精神错乱、大小便失禁,或仅表现为原有基础疾病的恶化,缺乏肺炎的肺部体征。
咳嗽、咯痰16例(其中黄痰4例),发热12例,咯血2例,胸痛7例,恶心、呕吐、腹泻9例,意识改变7例,呼衰7例,水肿1例,乏力、纳差、消瘦19例,无呼吸道病症18例。
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摘要:目的:探讨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
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阿米卡星治疗,观察组采用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观察组更好,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相比较单纯采用阿米卡星治疗,采用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疗效,优势明显。
关键词: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老年重症肺炎老年人多合并基础心肺疾病,若未及时治疗,易发展为重症肺炎,出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目前治疗老年肺炎以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控制病情进展[1]。
本文就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
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62~87岁,平均71.48±8.62岁;观察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61~85岁,平均70.51±8.47岁。
选择标准:(1)患者均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可接受治疗;(2)患者无精神疾病,可正常交流沟通;(3)未使用其他抗菌药物者;(4)患者和家属均知情同意认可。
排除标准:(1)精神异常、无法正常交流者;(2)明确本组药物禁忌症者;(3)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阿米卡星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1021246,生产厂家:成都市海通药业有效公司)进行治疗,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每12小时7.5mg/kg,或每24小时15mg/kg,每日不超过1.5g。
重症肺炎病例讨论【一般资料】女性,62岁岁,农民,于入院前2周“感冒”后出现间断咳嗽、咳痰症状,咳嗽剧烈,夜间明显,痰量多,为白色粘痰,偶有痰中带血,伴咽痛、吞咽困难、全身疼痛、乏力、流涕等症状,无发热、寒战,自服“感冒灵、甘草片”药物治疗2天,上述症状无明显缓解,先后就诊于当地卫生院及私人诊所,予以静脉输液治疗13天(具体不详),上述症状仍缓解不明显,且出现头晕、头痛、气短、呼吸困难,就诊于清水县医院,行胸部CT提示两肺肺炎,建议转上级医院,遂转来我院。
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结核”“乙肝”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查体:T:37.9℃,P:121次/分,R:35次/分,BP:128/85/mmhg。
神志清楚,精神差,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口唇及颜面部略发绀,无明显三凹征。
颈软,气管居中,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广泛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21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
腹平坦,软,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
脊柱四肢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水肿,深浅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血常规提示(2019-08-26):WBC5.14×109/LNeu86.6%RBC4.34×1012/LHB141g/LHCT40.3%PLT134×109/L;降钙素原:0.52ng/ml;肾功、血糖、电解质基本正常,心肌酶示:AST112.3u/L,LDH573u/L,CK224u/L,CK-MB17.2u/L,HBDH433u/L;血气分析提示(FiO2:45%):PH7.518,PCO228mmHg,PO266.1mmHg,HCO3-24.5mmol/l,BE-0.2mmol/L,Glu7mmol/l,Lac1.5mmol/l;心电图提示:大致正常心电图;心脏彩超示:左室增大,射血分数68%,室壁运动未见明显异常。
莫西沙星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用莫西沙星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20年4月到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共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8例,研究组38例。
对照组予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抗感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比较两组咳嗽、发热、肺部炎症吸收时间,研究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和 C 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莫西沙星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疗效显著,可加快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促进肺部炎症吸收。
【关键词】老年患者;重症肺炎;莫西沙星;联合用药;临床疗效重症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尤其是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机体防御能力减弱,若治疗不及时,随时可能发生感染性休克以及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1]。
由于患者的发病主要与感染有关,因此强有力的抗感染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
然而,临床上抗生素种类繁多,需要科学的为患者选择治疗药物,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本文旨在探讨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用莫西沙星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的临床疗效分析。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20年4月到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共76例,所有入组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研究组各38例。
研究组男 22例,女16例,年龄60-81岁,均龄为(69.5±5.3)岁;病程3-12天,平均病程为(8.7±0.7)天。
对照组男 21例,女 17 例,年龄为58-80岁,均龄为(70.2±5.1)岁;病程2-11天,平均病程(9.6±0.5)天。
泰能亚胺培南治疗重症肺炎临床效果观察目的探究泰能亚胺培南治疗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7月收治的38例重症肺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38例重症肺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其中有3例患者产生恶心和头晕的病症,2例患者有瘙痒的病症。
结论泰能亚胺培南治疗重症肺炎,治疗效果较佳且使用较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标签:泰能亚胺培南;重症肺炎;临床疗效现阶段,感染性病症占据所有死亡病例的2/4,重症肺炎能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直接的影响。
老年急症,特别为重症肺炎病症,具有发病速度快且并发症多等特点[1]。
若错失最佳的抢救时间和治疗效果不当,很同意致使患者的病情出现恶化的情况或是其增加其致死率。
因为很多光谱类型的抗生素在使用的过程,其具有耐药株菌,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不利。
本次研究,选取近年来收治的38例重症肺炎患者,探究泰能亚胺培南治疗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现进行具体的报道。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7月收治的38例重症肺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包括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为56~76岁,平均年龄为66.3岁。
WBC>9.8×98/L,26例,WBC<3.4×9.8×98/L,12例。
同时,患者肺部仅闻及呼吸音变粗,能够闻及患者中小的湿罗音,以及后期的细小湿罗音。
1.2治疗的方法上述38例患者,通过抗生素进行治疗,亦或使用其他方面抗生素药物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应留取患者的痰液进行培养,也可留取患者的血液进行标本方面的培养,通过亚胺培南(泰能亚胺)(生产厂家:;国药准字:)进行治疗,实行静脉滴注的方式治疗。
3.2g/d。
2次/d,治疗的疗程为5~12d。
首次观察的时间为2~3d,若患者咳痰和发热病症和体征没有任何变化,应结合其细菌方面进行培养,可联合拜复乐加以治疗。
老年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策略郭坤明长久以来,肺炎一直被认为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问题。
早在一百多年前,Osler就曾很有哲理的把肺炎比作是“老年人的朋友”。
目前,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肺炎均是老年人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被认为是老年的自然终点。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我们必将面临巨大挑战。
一、老年肺炎的流行病学老年人肺炎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老年肺炎的发病率大约是青年人的10倍,50%以上的肺炎患者是>65岁的老年人。
美国1995年的统计结果表明,肺炎列死亡顺位的第6位,而在老年人升至第四位,在感染性疾病中位列第一。
在因肺炎死亡的患者中,89%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
70岁以上者肺炎病死率成百倍地增加,从20岁起,每10年病死率增加约10%。
北京医院资料显示,60岁以上尸检中存在肺炎者45%。
根据发病地点的不同,老年肺炎分为3种,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长期护理中心(long-term care facility, LTCF)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老年肺炎增加了LTCF获得性肺炎,其发病率、严重程度和预后等方面界于CAP和HAP之间。
发病率为69~115/1000居住者,是CAP的2~3倍。
吸入性肺炎在老年患者中很普遍。
专门针对老年肺炎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并不多见,目前已知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5岁;存在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糖尿病、充血性心衰、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等;咽喉部寄植菌增加;可见或隐性的吸入;纤毛黏液系统功能下降;宿主防御机能减退;营养不良;集体居住;近期住院;气管插管或留臵胃管;健康状态较差;吸烟和近期手术等。
慢性基础疾病是老年肺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99%肺炎老年人患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
通常情况下难以区分是基础疾病还是年龄因素本身在肺炎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另外,年龄相关的肺脏结构、功能的改变和横膈位臵的变化也是老年肺炎主要的危险因素,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影响了肺的天然防御机制。
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林宗钦;张欢欢;关开泮;王海燕;李达宇;陈敏英【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急诊入院的76例SP患者.根据治疗结束后48h内的存活情况将本组病人分为生存组(n=38)和死亡组(n=38).收集两组SP患者的性别、合并症、血浆白蛋白水平、餐后2h内体位、机械通气情况、体内留置导管情况、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S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76例SP患者中,其中生存49例,死亡27例,病死率为35.5%(27/76).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脑卒中(OR=3.366,95%CI 1.034~11.011,P<0.005)、餐后2h内平卧(OR=3.697,95%CI 1.055~13.019,P<0.005)、机械通气(OR=9.566,95%CI 2.586~35.4649,P<0.001)、APACHEⅡ评分(OR=4.341,95%CI 1.497~13.631,P<0.001)是S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餐后2h内平卧、机械通气、APACHEⅡ评分对于预测重症肺炎的死亡具有较大价值,临床治疗此类患者时,应着重控制独立高危因素的变化情况,使患者的死亡率得以有效降低.【期刊名称】《河北医学》【年(卷),期】2018(024)001【总页数】4页(P142-145)【关键词】老年患者;重症肺炎;死亡率;危险因素【作者】林宗钦;张欢欢;关开泮;王海燕;李达宇;陈敏英【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中大惠亚医院重症医学科, 广东惠州 516081;广东省惠州市中大惠亚医院重症医学科, 广东惠州 516081;广东省惠州市中大惠亚医院重症医学科, 广东惠州 516081;广东省惠州市中大惠亚医院重症医学科, 广东惠州516081;广东省惠州市中大惠亚医院重症医学科, 广东惠州 51608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 广东广州 510080【正文语种】中文肺炎的病死率仅次于肿瘤以及心血管疾病。
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重症肺炎不典型肺炎分类及临床表现不典型肺炎定义不典型肺炎最早是指临床表现不典型、不寻常的肺炎,后来概念不断扩大。
最常见的不典型肺炎致病菌分为:动物源性:鹦鹉热衣原体(鹦鹉热)、土拉弗朗西斯菌(兔热病)与伯氏考克斯体(Q 热);非动物源性:衣原体、肺炎支原体与军团菌。
也有将一些呼吸道病毒也纳入其中,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 SARS 冠状病毒等。
2016年将不典型病原体分为广义与窄义:广义:包括所有非典型病原,如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考克斯体、土拉弗朗西斯菌、螺旋体、真菌与各种病毒;窄义:主要是指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偶尔也包括立克次体与鹦鹉热衣原体。
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如军团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兔热病、Q 热我国罕见,病毒性肺炎临床表现复杂,从轻症到重症,无广谱抗病毒药物,本文不作进一步讨论,本文重点探讨肺炎支原体、军团菌、衣原体包括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经典的」的不典型肺炎。
不典型肺炎不典型肺炎临床常见,非重症 CAP 以肺炎支原体常见,而重症CAP 军团菌不容忽视(表 1)。
表 1 CAP 最常见的病原体不典型肺炎主要见于 CAP 中,而在院内获得性肺炎(HAP)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则少见,偶尔有军团菌肺炎院感爆发事件。
不典型肺炎不典型相对于肺炎链球菌肺炎、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等典型肺炎,不典型肺炎的不典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临床表现不典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与衣原体肺炎多见于儿童与年轻人,往往起病缓慢,逐渐加重,可发展到高热与持续性咳嗽,病情可持续数周到数月,病情通常较轻,常为自限性的。
MPP 也有步行肺炎的别称。
有极少数 MPP 与衣原体肺炎可表现为重症甚至死亡的。
鹦鹉热肺炎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可引起严重呼吸衰竭及多系统功能损害。
鹦鹉热临床表现非特异性,可急性起病,也可缓慢起病,表现为干咳、发热、头痛等,部分可仅表现为发热、咽痛、肝脾肿大、心动过缓等而无呼吸道症状。
87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9 No.1·疗效评价·重症肺炎(SP)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
而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机体防御能力减弱,而广泛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引起耐药性增高,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抗菌药物及时进行治疗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临床推荐使用治疗方案为喹诺酮类联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或β-内酰胺类等,其中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上已取得较好效果,而莫西沙星属于新型喹诺酮类抗生素,可对革兰阳性菌、非典型致病菌、厌氧菌产生较强抗菌效果。
本研究探讨莫西沙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用药在老年S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我院82例老年SP 患者,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予以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
研究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62~78岁,平均(69.77±3.86)岁;合并高血压19例,冠心病13例。
对照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61~77岁,平均(68.96±3.94)岁;合并高血压18例,冠心病11例。
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①纳入标准:经肺部胸片、CT扫描等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SP[2],患者年龄≥60岁;行莫西沙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皮试后无过敏;近2 d内未使用其他抗生素。
②排除标准:伴有肺癌、肺结核、急性肺栓塞等疾病者;合并免疫性疾病、其他感染类疾病者;合并心脑器质性疾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
1.3 方法两组均行常规检查,予以吸氧、降温、血管活性药物、止咳化痰、营养支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
1.3.1 对照组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同方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729)治疗,每12 h静脉滴注1次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0 g(溶于100 ml的0.9%氯化钠溶液)。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影响周静;石振东【摘要】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将7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进行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5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hs-CRP、PCT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3.2%、89.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观察组hs-CRP、PC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可显著降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hs-CRP、PCT水平,从而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且安全性好.【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7(014)011【总页数】3页(P1637-1639)【关键词】重症肺炎;老年;痰热清注射液;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作者】周静;石振东【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3医院呼吸内科,辽宁沈阳 110042;沈阳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老年病科,辽宁铁岭 112700【正文语种】中文重症肺炎是呼吸系统的急危重症,需要进行通气支持、循环支持和加强监护与治疗[1]。
老年人是重症肺炎的主要发病人群,具有发病率高、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和病死率高等特点[2],单用抗生素治疗常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本研究通过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相关作用机制。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呼吸内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医院外发病的60岁以上老年重症肺炎患者76例,均符合2007年美国感染疾病学会/胸科学会关于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
老年性肺炎的观察和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提高对老年性肺炎患者的诊疗率,通过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减少并发症。
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9月收治的老年性肺炎患者38例进行分析。
结论:老年性肺炎冬春季发病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应结合临床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提高老年性肺炎的治疗水平,继而积极合理用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性肺炎观察诊治体会【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112-02老年性肺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老年性肺炎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之所以老年性肺炎发病率高,是因为老年人全身免疫功能在逐渐减退,呼吸系统防御功能下降,再加上多种慢性病的困扰使他们极易患上肺炎。
为了提高对该病的诊疗率,对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9月期间38例老年性肺炎的情况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38例均符合老年性肺炎的诊断标准[1]其中女11例男27例,年龄62~78岁,发作多在初冬和初春季节,病程平均为10.5天,合并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
其中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为主要合并症,其次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有2种以上合并症者有24例。
2临床表现2.1老年性肺炎的发病较隐蔽,有些患者有呼吸系统的症状,如发烧,咳嗽,胸痛,也有些病例无呼吸系统症状,而以其它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表现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嗜睡,活动能力降低,甚至严重者有精神错乱,仅表现为原有基础疾病的恶化,常常缺乏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
收治的38例病患中,有肺炎咳嗽,咳痰(黄痰14例)19例,咯血,胸痛3例,恶心,呕吐5例,水肿1例,无呼吸系统特征的6例。
患者病变部位可闻及湿啰音11例,有喘鸣音的5例,呼吸音明显降低有4例,无异常8例。
2.2辅助检查。
大多数患者血象不高,以嗜中性粒细胞增高为多见。
胸部x线表现:胸片显示右侧病变者21例,左侧病变者13例,双侧病变者4例,胸膜炎有4例。
38例重症肺炎乌司他丁治疗效果的观察
黄云;王岚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6(014)011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
月至2014年9月本科住院的重症社区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确诊有38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19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用抗生素、黏液溶解剂,视情况用糖
皮质激素,而观察组则以营养支持、补液之类的一般治疗为主.根据对照组的一般治疗,观察组给予200000 U乌司他丁,加在100 Ml 0.9%氯化钠溶液里并进行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连续7d.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肺炎患者因为乌司他丁的治疗而减轻了病情,临床症状、氧合指数与炎性反应等指标有所改善.
【总页数】1页(P159)
【作者】黄云;王岚
【作者单位】云南省蒙自市人民医院,云南蒙自661199;云南省蒙自市人民医院,云
南蒙自66119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1
【相关文献】
1.乌司他丁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 [J], 王波
2.乌司他丁加大剂量氨溴索对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 [J], 黄刚
3.乌司他丁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婴幼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 [J], 张小芹; 邵兰; 彭荷玲
4.胸腺肽α1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疗效观察 [J], 郭卫东
5.清热化痰通腑方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临床观察 [J], 付增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重症肺炎38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影响病死率的相关因素及预后。
方法分析 38 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基础疾病及重要器官衰竭数等临床资料。
结果 38 例重症肺炎患者经综合治疗后 ,27 例痊愈 ,11 例病死。
结论老年人重症肺炎临床症状不典型; 且多合并有基础疾病 ,老
年重症肺炎病死率与缺氧程度、器官功能障碍数、感染性休克等有关。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007-063-02
近年来,重症肺炎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且治疗困难 ,预后差 ,是肺科控制感染的难题。
为提高对重症肺炎的认识及改善预后,现就我院38例患者做一临床分析。
1.一般资料:38例确诊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 ,符合 1999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关于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治疗指南(草案 )中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1,2] :(1) 意识障碍; (2) 呼吸频率 > 30次/分;(3)动脉血氧分压(pao2) 39℃124例(63.2%) ,咳嗽、咳黄痰18例47.4%) ,呼吸困难32例(85. 0%) ,意识障碍9例(24%),bp 6. 4 mmol/l6 例。
1.4治疗与结果 38例均使用抗生素治疗 ,同时给是给予吸氧、营养支持及止咳、扩张支管、纠正水电解质、机械通气、祛痰等对症治疗。
其中27 例痊愈 ,11 例病死。
bp26.3 mmhg者。
本实验20
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占 52.6%。
27例治愈 ,占71%,11例死亡 ,占 29%。
2讨论
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 ,轻、中型肺炎均能得到良好控制 ,
但住院病人中重症肺炎的治疗仍较困难 ,患重症肺炎者以老年人
居多 ,我院38例患者中 ,69岁老年人免疫系统功能随年龄增长而
减退 ,免疫功能衰退是老年人肺炎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原
因之一。
总结本组老年人重症肺炎有以下特点: ①临床表现不典型 ,可无
发热、咯痰等典型呼吸道症状,老年人肺弹性机能减退 ,咳嗽反射
减弱 ,局部和全身反应减退均影响机体防御功能。
重症肺炎多合并有基础疾 ,致使呼吸道症状不明显,容易漏诊或误诊。
首发症状可
表现为意识障碍、嗜睡、脱水、食欲减退、呼吸困难。
②基础病:
老年人常存在基础疾病 ,如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慢性肺部疾病、肺癌、糖尿病、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低蛋白血症等 ,使老年人全身免疫功能和呼吸道局部免疫能力进一步下降 ,感染不易得到
控制。
免疫系统功能很差 ,感染易于加重。
③医源性因素:一些老
年反复发生下呼吸道感染 ,经常性应用广谱抗菌药物 ,导致菌失
调或病原菌发生耐药; 致病菌耐药现象严重 ,且具有多重耐药,肿
瘤病人应用细胞毒性药物和免疫制剂 ,加重了免疫抑制;实施机械
通气 ,增加了气道开放的机会 ,容易继发院内感染。
④病原菌检测结果,革兰阴性杆菌为最主要的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最常见(44.
9%)。
其次为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
⑤早期机械通气治疗的重要性,重症肺炎患者往往较早出现低氧血症 ,v/ q(通气血流比率)失调、弥散功能障碍是引起低氧血症的主要因素;肺泡水肿或肺炎时肺内分流的存在 ,加重低氧血症。
病情严重时 ,发生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使血氧分压进一步降低。
当ph ≤7.3 时 ,血循环中存在严重酸中毒 ,酸中毒可使氧离曲线右移 ,降低红细胞携氧能力 ,加重组织缺氧。
⑥预后差。
老年人重症肺炎患者往往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 ,多脏器功能减退 ,限制了某些药物的使用 ,从而使病死率增加。
合并基础疾病种类越多 ,其预后越差。
总之,重症肺炎治疗应尽早极采用广谱、高效、低毒、耐酶的β内酰胺类抗生尽早予以支持治疗 ,除了营养、液体一般意义的支持
外 ,各器官的功能支持十分重要。
核心治疗是呼
功能支持 ,避免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
最有效的呼吸支持是机械通气纠正低氧血症和呼吸竭。
重视重症肺炎早期抗休克、纠正酸中毒、预防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治疗 ,将使病死率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4):199- 201.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2治疗指南(草案)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4):201-20
3.
(责任审校:孟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