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runnstrom治疗技术

Brunnstrom治疗技术

Brunnstrom治疗技术
Brunnstrom治疗技术

Brunnstrom治疗技术

一、概述

signe Brunnstrom是瑞典物理治疗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美国从事临床、教学及研究工作,一直到70年代。1970年他出版了《偏瘫的运动疗法》,书中详细的介绍了治疗偏瘫的方法,因此Brunnstrom技术也称为运动治疗技术

[pagebreak]

二、Brunnstrom技术的基本理论

为中枢性促进技术,在患者尚未恢复任何主动活动之前,利用人体发育早期本属于正常的各种皮层下反射活动即共同运动、联合反应和反射活动去引出非随意运动,来促发恢复进程的开始,然后不断修正运动模式,使之成为更复杂的功能性活动。

(一)原始反射

出生后的新生儿具备了许多运动反射,这些反射是生来就有的正常反射又称为原始反射。随着婴儿神经的发育及其不断完善,大部分的原始反射在一岁以后逐渐消失。但脑部受损后这些反射又会再次出现,成为病理反射。

1.同侧伸屈反射

是同侧肢体的单侧性反应。例如刺激上肢近端伸肌产生的冲动能引起同侧下肢伸肌收缩,或者刺激上肢近端屈肌可以引起同侧下肢屈曲反射。

2.交叉伸屈反射

当肢体近端伸肌受刺激时,会产生该肢体伸肌和对侧肢体伸肌同时收缩;反之,刺激屈肌会引起同侧和对侧肢体的屈肌收缩。

3.屈曲回缩反射

是远端屈肌的协同收缩。表现为刺激伸跖肌可以引起伸跖肌、踝背伸肌、屈膝肌,以及髋的屈肌、外展肌和外旋肌出现协同收缩以逃避刺激。上肢也有这种回缩反射,例如刺激屈指、屈腕肌时不仅引起屈指肌和屈腕肌的收缩,也可以使屈肘肌和肩后伸肌反射性收缩。

4.伤害性屈曲反射

当肢体远端受到伤害性刺激时,肢体出现屈肌收缩和伸肌抑制。其反应的强度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轻微刺激只引起局部反应,例如在仰卧位下肢伸直时如果轻触足底前部,会出现足趾屈曲和轻微的踝趾屈。随着刺激强度增大,反应逐渐向近端关节肌肉扩展,除了足趾和踝屈曲外,可以出现屈膝、屈髋,屈曲的速度也加快,甚至会出现对侧肢体的伸展。

5.紧张性颈反射(TNR):

紧张性颈反射是由于颈关节和肌肉收到牵拉所引起的一种本体反射。其产生取决于颈的运动和颈的位置。是头部位置变动时,影响四肢肌张力、眼位变化的反射。颈部肌肉、关节的固有感受器的兴奋冲动。包括对称性和非对称性两种。

(1)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表现为当颈后伸时,两上肢伸展,两下肢屈曲;颈前屈时、两上肢屈曲、两下肢伸展。它有助于发展屈曲和伸直间的平衡,用来稳定抗重力的姿势。

(2)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是指当身体不动,头部左右旋转时,头部转向一侧的伸肌张力升高,肢体容易伸展,另一侧的屈肌张力升高,肢体容易屈曲,如同拉弓射箭姿势一样,故又成为拉弓反射。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这一反射是婴儿学会翻身的必要条件,也是伸手抓物时视觉固定的基础。它是颈部旋转、视觉固定和伸手拿东西的整合预备。

6.紧张性迷路反射(屈曲协同)

紧张性迷路反射:是头部位置变动及其引起的重力方向改变,为迷路半规管所感知,其信号经延髓的前庭核,经前庭脊髓束下达脊髓,使四肢、躯干的肌张力紧张的反射。俯卧位头稍前屈时;可见全身的屈曲肌张力增加,可见四肢屈曲,双下肢屈于腹下,保持臀高头低特殊姿势。仰卧位姿势导致全身的伸展肌张力增加,四肢容易伸展。表现为颈过分伸直、脊柱僵硬的伸直、肩后缩、下肢内收和内旋,同时有脚破屈、胸部扩张、呼气困难、嘴巴常张开,重者可呈角弓反张姿势。紧张性迷路反射又分为静态紧张性迷路反射和动态紧张性迷路反射。

(1)静态紧张性迷路反射:由重力作用于内耳蜗感受器引起,能增加上肢屈肌张力,使肩外展90度并伴外旋,肘部和手指屈曲,双手能上举置头部两侧。静态紧张性迷路反射通过易化下肢、腰背及颈部的伸肌而有助于保持直立位。

(2)动态紧张性迷路反射:头部的角加速运动能刺激半规管的加速度运动,引起动态紧张性迷路反射,出现四肢反应,临床上称为保护性伸展反应。当向前方摔倒时出现双手举过头顶,伸肘,颈和腰部后伸,下肢屈曲;当向后方摔倒时出现上肢、颈、腰背屈曲和下肢伸直;当向侧方摔倒时同侧上下肢伸展,对侧上下肢屈曲。

7.紧张性腰反射

紧张性腰反射是随着骨盆的变化、躯干位置的改变所引起的,躯干的旋转、侧屈、前屈、后伸对四肢肌肉的紧张性有相应的影响。腰向右侧旋转时,右上肢屈曲、右下肢伸展;腰向左侧旋转时,右上肢伸展、右下肢屈曲。

8.正支持反射

正支持反射(又称磁反射)是指在足趾球部(足底前部)加以适当的压力时,如果将施加压力的手缓慢收回,受刺激的下肢在伸肌反应的作用下会随着收回的手产生运动,恰如受到磁铁的吸引一样。

9.负支持反射

负支持反射是指牵拉伸趾肌时能有效地引起伸趾、伸踝、屈膝以及髋的屈曲、外展、外旋。

[pagebreak]

(二)共同运动(synergy movement)

是脑损伤常见的一种肢体异常活动表现。当让患者活动患侧上肢或下肢的某一个关节时,相邻的关节甚至整个肢体都可出现一种不可控制的运动,并形成特有的活动模式,这种模式就成为共同运动。在用力时共同运动表现特别明显。共同运动在上肢和下肢均可表现为屈曲模式或伸展模式。

1.上肢共同运动模式(如图1)

屈肌联带运动伸肌联带运动

肩胛带上抬、后撤前突

肩关节屈曲、外展、外旋伸展、内收、内旋

肘关节屈曲伸展

前臂旋后旋前

腕关节掌屈背伸

手指屈曲伸展

图1

2.下肢共同运动模式

屈肌联带运动伸肌联带运动

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伸展、内收、内旋

膝关节屈曲伸展

踝关节背屈、内翻跖屈、内翻

足趾伸展屈曲

3.共同运动的表现

伸肌共同运动的关节运动与屈肌共同运动方向相反,这其中不仅是屈肌和伸肌在起作用,有时还有其他要素的影响。肩关节和髋关节外展外旋伴屈肌共同运动,内收、内旋伴伸肌共同运动。踝关节背屈是屈肌共同运动不可缺少的,趾屈是伸肌共同运动不可缺少的。因此踝内翻显示有屈肌和伸肌两个共同运动。在上肢腕关节伸展、屈曲的要素分别是伸肌、屈肌共同运动,有时也可以发生变型。

4.共同运动各要素的相对强度

(1)上肢屈肌共同运动

肘屈曲最为常见,屈肌共同运动是最强的要素,在脑血管病后最先出现。肩关节外展、外旋是较弱的,出现在恢复后期,有的患者停止在这一弱的阶段,它所造成的后果是上臂后伸。从神经生理学上讲,肘屈曲和前臂旋后肌关系密切,一般易同时出现。

(2)上肢伸肌共同运动

胸大肌是上肢伸肌共同运动最强的要素,其主要作用是上臂的内旋、内收,也是最初要素,是随意运动的基础。

(3)下肢屈肌共同运动

髋关节屈曲是下肢屈曲共同运动的最强要素,对患者来说仰卧位屈髋非常困难。髋屈曲收缩时,进行抵抗试验可显示足背屈肌的较强作用。屈髋时髋外展、外旋则显得次要。

(4)下肢伸肌共同运动

膝关节显示较强的伸肌共同运动,常伴踝关节趾屈、内翻。重症患者内收肌要素非常强,患肢常交叉在健肢前,其中包含3个要素:膝伸展、髋内收、踝内翻。髋内旋和髋伸展是较次要的要素,患肢在负重位时伸肌共同运动的强要素被强化

[pagebreak]

(三)联合反应与联合运动

1.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作健肢全力抗阻收缩,诱发患肢发生非随意运动或反射性肌张力增高,称为联合反应,有痉挛存在时更易发生。它的发生被认为是本来潜在存在着的被上位中枢抑制的脊髓水平的运动整合,因损伤而解除了上位中枢的抑制后所表现出来的现象。联合反应导致的患肢运动多与健侧运动相似,但不同于健侧,而是原始的运动模式。根据两侧肢体运动是否相同又分为对称性和不对称性两种。上肢联合反应一般为对称性运动(如图2),下肢内收、外展为对称性的,屈曲、伸展为非对称性的。Raimiste现象是指:在仰卧位,健侧下肢抗阻力外展或内收时,患侧髋关节可出现相同动作(如图3)。

图2

图3 Raimiste现象

2.联合运动(associated movement):不是联合反应,是正常人两侧肢体的完全相同的运动,即一侧肢体的活动加强了对侧,肢体相同的活动,是伴随随意运动的、自动的姿势调整。

[pagebreak]

三、治疗的基本观点

1.认为联合反应和异常的协同动作是脑疾患后,运动功能正常恢复顺序中的一部分,应予利用而不是加以抑制。

2.在偏瘫的恢复初期,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使高级中枢对动作的修正受到影响,另因肢体的原始反射重新出现,乃出现联合反应和协同动作Brunnstrom认为这些作用和反射可用来引起肌肉反应,然后将之与主观努力相结合,产生出一种有被加强的半自主运动。因此在无随意运动时,应充分利用本体感受和体外皮肤刺激诱发协同动作,以及利用联合反应引起患侧的肌肉收缩,当已确立了某种程度的协同动作后,则用各种方法抑制协同成分,使其分离为较单一的动作,最后去分别训练。

3.意识和感觉在恢复中有重要作用,Brunnstrom认为偏瘫不仅是运动功能障碍,更重要

的是感觉上的障碍,认为运动障碍是由感觉障碍所引起的,所以可称为是感觉运动障碍。此一观点已被Mptt,Sherrington等的研究所支持。因此在功能恢复中必须强调意识集中,充分利用感觉和视听觉的反馈,以及主动的参与。

[pagebreak]

四、Brunnstrom技术的适应范围

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出血高血压脑病、脑外伤等各种脑损伤后所致的偏瘫脑损伤的特殊表现。

[pagebreak]

五、Brunnstrom偏瘫功能评定

(一)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提出偏瘫恢复六阶段的理论(即六期)。

阶段Ⅰ 驰缓期

弛缓期特点:

(1)患者肢体失去控制能力,随意运动消失;

(2)肌张力低下;

(3)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因此上肢、手、下肢均无任何运动,故不能维持抗重力体位,导致部分患者出现肩关节半脱位,卧位时骨盆后倾,髋关节呈屈曲、外展、外旋位,膝关节过伸,踝关节趾屈、内翻。

阶段Ⅱ 痉挛期

痉挛期特点:

(1)腱反射亢进;

(2)肌张力增高;

(3)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出现。

上肢:开始出现共同运动或其成分,不一定引起过节运动;手:无主动手指屈曲;下肢:最

小限度的随意运动,并开始出现共同运动或其成分。

阶段Ⅲ 联带运动期

此后共同运动随意出现,显示有关节运动,痉挛进一步加重,达到高峰。

上肢:以屈曲模式为主(见共同运动);下肢:以伸展模式为主(见共同运动);手:能全指屈曲,勾状抓握,但不能伸展,有时可由反射引起伸展。

阶段Ⅳ 部分分离运动期

痉挛开始减弱,出现一些脱离共同运动模式的运动。

上肢:

(1)肩关节伸展肘关节屈曲,手摸脊柱(距脊柱<5cm);

(2)肩关节屈曲时,肘关节伸展(肩屈曲不得< 60°,肩关节内收、外展不得>±10°,肘关节屈曲不得>20°);

(3)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上臂不得离开躯干,肘关节屈曲90°±10°范围之内,旋前>50°)。

下肢:

(1)仰卧位,髋关节外展(外展>20°,足跟部不得离床,膝关节伸展位,屈曲不得>20°);

(2)仰卧位,膝关节伸展,髋关节屈曲(膝关节屈曲不得>20°,髋关节屈曲>30°);

(3)坐位,膝关节伸展(髋关节60°~90°屈曲位,膝关节屈曲<20°)。

手:能侧动方抓握及拇指带松开,手指能半随意的、小范围的伸展。

阶段Ⅴ 分离运动期

痉挛减弱,基本脱离共同运动,出现分离运动。

上肢:

(1)肘关节伸展,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屈曲<20°,肩关节外展>60°);

(2)肘关节伸展,上肢上举(肘关节屈曲<20°,肩关节屈曲>130°);

(3)肘关节伸展,肩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肘关节屈曲<20°,肩关节屈曲>60°,旋前>50°)。下肢:

(1)坐位,膝伸展,踝关节屈曲(髋关节屈曲60°~90°,膝关节屈曲<20°,踝关节背屈>5°);(2)坐位,髋关节内旋(髋关节屈曲60°~90°,膝关节屈曲90°±10°,髋关节内旋>20°);(3)立位,踝关节背屈(髋关节、膝关节屈曲<20°,踝关节背屈>5°)

手:

(1)用手掌抓握,能握住圆柱及球形物,但不熟练

(2)能随意全指伸开,但范围大小不等。

阶段Ⅵ运动大致正常

上肢:痉挛基本消失,协调运动正常或接近正常。

手:

(1)能进行各种抓握;

(2)全范围的伸指;

(3)可进行单个指活动但比健侧稍差。

下肢:协调运动大致正常。

(1)立位髋能外展超过骨盆上提的范围。

(2)立位,髋可交替地内、外旋,并伴有踝内、外翻。

[pagebreak]

(二)感觉障碍的粗略评定

1.肩、肘、前臂、腕的被动运动感觉;

2. 手指的被动运动感觉;

3.指尖感觉;

4.下肢的被动运动感觉;

5.足底感觉。

[pagebreak]

六、方法与技术

(一)治疗的基本方针:

1.经常重视运动感觉;

2.早期患者在床上肢体摆放位置;

3.利用共同运动模式;

4.促进分离运动;

5.最后达到随意的完成各种运动。

(二)心理方面治疗与支持

1.详细问患者病情;

2.认真地对患者进行评定;

3.对患者愈后的憧憬及不同条件的结果;

3.对患者愈后的憧憬因不同的条件而定;

4.对患者不同阶段的鼓励;

5.心理治疗贯穿康复整个过程等等。

(三)治疗目标

通过运动疗法,防治并发症,减少后遗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四)治疗方法

1.早期:

主要是预防继发性损伤、预防压疮、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关节疼痛及心、肺、泌尿系、

胃肠道的合并症,为即将开始的主动功能训练作准备。方法有:床上正确姿势的摆放、翻身训练、排痰训练、患肢被动活动训练等。

2.后期:

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原始的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加强软弱肌肉的力量。

(五)Brunnstrom不同分期的治疗

Ⅰ~Ⅱ期治疗目的:

是利用躯干肌的活动,通过对健侧肢体的活动施加阻力引起患侧肢体的联合反应或共同运动,以及姿势反射等,提高患侧肢体的肌张力和肌力,促使肩胛带和骨盆带的功能部分恢复,并注意预防痉挛。

Ⅰ~Ⅱ期治疗方法

1.床上的抗痉挛位:由于仰卧位会增强背部伸肌张力,因此应采取侧卧位。又因患者往往有患侧忽略,故宜采取患侧卧位。仰卧位时,头部放在枕头上,面部朝向患侧,枕头高度要适当,胸椎不得出现屈曲。患侧臀部下方垫一枕头,使患侧骨盆向前突,防止髋关节屈曲、外旋。患侧肩关节下方垫一个枕头,使肩胛骨向前突。上肢肘关节伸展,置于枕头上,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下肢大腿及小腿中部各放一沙袋,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患侧卧位时,患侧肩胛带向前伸、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健侧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下面垫一枕头,背部挤放一个枕头,躯干可依靠其上,取放松体位。健侧卧位时,患侧上肢向前放伸出,肩关节屈曲约90o,下边用枕头支持,健侧上肢可以自由摆放。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置于枕头上。健侧下肢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背后挤放一个枕头,使躯干呈放松状态,如图4。

图4

2.床上翻身

从仰卧位转向侧卧位时,向患侧卧位较容易,而向患侧卧位较难。可先双手交叉相握,用健手带动患手,使双上肢上举,肩关节屈曲90o,同时,患侧下肢屈曲,先使双上肢向健侧摆动,越过中线,再向患侧摆动,并借助建足蹬床的动作,使身体转向患侧。

3.应用联合反应

(1)当上肢无随意运动时,可使健侧上肢屈曲抗阻收缩,以引起患侧上肢屈曲的联合反应;

(2)亦可使健侧上肢伸肌抗阻收缩,以引起患侧上肢伸肌的联合反应,此现象也称为镜像性联合反应。

(3)另外,使健侧上肢屈肌抗阻收缩,会引起患侧下肢屈肌的联合反应;

(4)使健侧上肢伸肌抗阻收缩,亦会引起患侧下肢伸肌的联合反应此现象也称为同侧性联合反应。

(5)仰卧位时,对健侧下肢的内收、外展或内旋、外旋施加阻力,可以引起患侧下肢出现相同的动作。

(6)对健侧足背屈施加阻力,可诱发患侧上下肢的伸展,如使患者脸朝向患侧,通过紧张性颈反射可进一步加强其作用。

(7)对健侧足趾屈施加阻力,可诱发患侧上下肢屈曲,如使患者脸朝向健侧,通过紧张性颈反射,亦可进一步加强其作用。

4.应用共同运动

(1)用近端牵拉引起屈曲反应,轻扣上、中斜方肌、菱形肌和肱二头肌引起屈曲的共同运动。

(2)轻扣三角肌,牵拉前臂肌群以引起伸肌的共同运动。

(3)迅速牵张瘫痪的肌肉并抚摸其皮肤引起反应,先引起屈肌反应或共同运动,接着引起伸肌反应或共同运动,通过被动的屈伸共同运动来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

Ⅲ期治疗目的

是学会随意控制屈、伸共同运动,促进伸肘和屈膝,伸腕和踝背伸,诱发手指的抓握,并将屈伸共同运动与功能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结合起来。

Ⅲ期治疗方法

1.上肢可从随意控制屈、伸共同运动开始,先训练肩胛骨的上举,使关节尽量在无痛情况下增加活动范围,颈部向患侧侧屈可诱发肩胛骨的活动。

(1) 将患臂支掌在桌子上,屈肘、肩关节外展,要求头向患肩侧屈,对头肩施加分开阻力,可加强屈颈肌群和斜方肌、肩胛提肌的收缩。

(2) 亦可在头向患肩侧屈时对健肩上举施加阻力,通过联合反应提高患肩的主动上举能力。

(3) 如患肩仍不能主动上举,可将患臂上举,通过叩击或按摩斜方肌来促进肌肉收缩。

2.在交替进行屈、伸共同运动时,因伸肌共同运动常在屈肌共同运动之后出现,并在开始时需要帮助,可利用类似下肢的Raimiste现象,将患者健侧上臂外展45o后,让其将臂向中线内收,在健臂内侧近端施加阻力,以诱发患侧胸大肌收缩。

3.由于伸肌张力相对较弱,可用以下方法促进上肢的伸展:

(1) 利用紧张性迷路反射,在仰卧位促进伸肌群的收缩;

(2) 利用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使头转向患侧,降低屈肌群的张力,增加伸肘肌群的张力;

(3) 前臂旋转,旋前促进伸肘,旋后促进屈肘;

(4) 利用紧张性腰反射,即躯干转向健侧,健肘屈曲,患肘伸展;

(5) 轻扣肱三头肌肌腹,在皮肤上刷擦,刺激肌肉收缩;

(6) 治疗者与患者面对面双手交叉相握作划船动作,通过联合反应促进伸肘。

4. 对抗异常的屈腕、屈指,诱发手指的抓握。可利用近端牵引反应、抓握反射和牵引内收的肩胛肌等,还可以利用伸肌的共同运动模式,保持伸腕。例如:

(1)将手臂上举扣击腕伸肌;

(2)或将臂保持在外展90o位置,对手掌近端施加压力;

(3)也可轻拍伸腕肌并令其作伸腕的动作,如患者能握拳并能维持时,可轻扣伸腕肌使握拳与伸腕同步,或者伸腕握拳时伸肘,屈腕放松时屈肘。

5.利用Raimiste现象,可促进下肢的联合反应。

(1) 仰卧位时,对健侧下肢的内收、外展或内旋、外旋施加阻力,可引起患侧下肢出现相同的动作。

(2) 对健侧足背屈施加阻力,可诱发患侧上下肢的伸展,如使患者脸朝向患侧,通过紧张性颈反射可进一步加强其作用。

(3) 对健侧足趾屈施加阻力,可诱发患侧上下肢屈曲,如使患者脸朝向健侧,通过紧张性颈反射,亦可进一步加强其作用。

Ⅳ期治疗目的

是促进上下肢共同运动的随意运动,以及手的功能性活动。

Ⅳ期治疗方法

1.训练患手放到后腰部。

(1)通过转动躯干,摆动手臂,抚摸手背及背后;

(2)在坐位上被动移动患手触摸骶部,或试用手背推摩同侧肋腹,并逐渐向后移动,也可用患手在患侧取一物体,经后背传递给健手。

2.训练肩前屈90°。

(1)在患者前中三角肌上轻轻拍打后让其前屈肩

(2)被动活动上肢到前屈90o,并让患者维持住,同时在前中三角肌上拍打,如能维持住,让患者稍降低患肢后,再慢慢一点一点地前屈,直至达到充分前屈。

(3)在接近前屈90o的位置上小幅度继续前屈和大幅度的下降,然后再前屈。

(4)前臂举起后按摩或刷擦肱三头肌表面以帮助充分伸肘。

3.训练屈肘90o时前臂的旋前和旋后。伸肘时先对前臂旋前施加阻力,再逐步屈肘;或屈肘90o时翻转扑克牌,取牌时旋前,翻牌时旋后。

4.手的伸屈、抓握与放松。

(1) 患者前臂旋后,治疗者将其拇指外展并保持这一位置;

(2) 被动屈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以牵拉伸指肌,并在伸指肌的皮肤上给与刺激;

(3) 肩前屈90o以上,前臂旋前可促进伸指,反复练习直到肩前屈小于90o时仍能伸指;

(4) 保持肩前屈位,前臂旋前时可促进伸第4、5指,如前臂旋后可促进伸木制,如能同

时刷擦尺侧缘背面则效果更好,当能反射性伸指后,可练习交替握拳和放松。

5.训练踝背伸。仰卧位,患者渠系、屈髋,治疗者在其大腿远端施加阻力,由于股四头肌抗阻作等长收缩,可使足背伸,经过多次练习后在不施加阻力的情况下,患者可出现足背伸的动作。也可用冰、毛刷在足背外侧部快速摩擦,同样可使足背伸。

Ⅴ期治疗目的

是脱离共同运动,增强手部功能。

Ⅴ期治疗方法

1.通过上肢外展抗阻来抑制胸大肌和肱三头肌的联合反应。

2.被动肩前屈90o-180o,推动肩胛骨的脊柱缘来活动肩胛带;

3.加强前锯肌的作用,当肩前屈90o时,让患者抗阻向前推,并逐渐增加肩前屈的活动范围。

4.用类似Ⅳ期中旋前和旋后的训练方法,训练在肩前屈30o-90o时伸肘并选前旋后。

5.当手能随意张开,拇指和各指能对指时,开始练习手的抓握。

6.分离膝关节屈肌共同运动时,令患者坐于靠背椅上,使髋关节屈曲或呈钝角时,则屈膝困难,如使上身前弯,髋关节屈曲呈锐角,则屈膝容易。

Ⅵ期治疗目的与方法

治疗目的:是恢复肢体的独立运动。

主要方法:是按照正常的活动方式来完成各种日常生活活动,加强上肢协调性、灵活性及耐力练习和手的精细动作练习。如加强坐、站平衡及起立训练,以及进行步态训练。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评述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评述 摘要:萨提亚家庭治疗是由国际着名心理治疗大师维吉尼亚·萨提亚创立的一套以整个家庭系统为治疗对象,由内而外帮助治疗主体提高自我价值感、改善沟通方式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模式。通过介绍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来源、基本理念以及治疗方法与技术,并对此种治疗模式进行简单的评述,可以对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有一个更深的认识,以求此模式能够更好地运用在家庭社会工作中。 关键词:家庭社会工作萨提亚家庭治疗 维吉尼亚·萨提亚是家庭治疗流派的创始人之一,国际着名心理治疗大师,被誉为“家庭治疗法的哥伦布”、“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则是由她所创立的一套心理治疗模式。这是一种注重家庭系统的体验式/人本主义治疗模式,不仅关注每一个单独的家庭成员(治疗对象/治疗主体/来访者),也注重整个家庭系统,通过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使两者从一种功能不良和紊乱的状态蜕变为一种功能健全、良性运转、令人满意的内部关系的状态。萨提亚相信每个人都具有内部资源和选择,并拥有改变的可能——不论他(她)拥有怎样的外部条件和环境,都可以在内部加以改变。所以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又被称为“联合家庭治疗”或“人本学派治疗”,它在家庭治疗领域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1.理论来源 系统论和家庭治疗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萨提亚在大量的个案治疗实践中渐渐认识到家庭系统对个人有巨大的的影响。于是她开始研究以整个家庭作为治疗对象

的治疗方法,由此创立了萨提亚治疗模式。萨提亚治疗模式是建立在家庭治疗的基础之上的,它注重对整个家庭系统的治疗而非单独个人的治疗。同时,受系统论影响,萨提亚抛弃亚里士多德的线性、单一因果论的看法,主张全面、系统地看待问题。 人本主义与积极存在主义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也深受人本主义和积极存在主义的影响,认为人性本善,相信人类能够展示出积极的生命力量并具有潜能能够改变自己和让自己生活得更好,注重人的价值和人格的发展,强调人的成长。这也是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基本信念支撑。 2.基本理念 世界观、人性观——等级模式和成长模式 等级模式和成长模式是萨提亚提出的两个对立的世界观和人性观,又叫“威胁—奖赏”模型和“种子”模型。它们的区别在于对关系的定义、对个体的定义、对事件的解释、对改变的态度这四个方面。 在“威胁—奖赏”模型中,关系被假定为以支配—服从式为基础的等级关系,例如父亲—孩子、老师—学生、老板—工人等等。个体在一生中扮演一些社会角色,但却没有与对他(她)本人的定义加以区分,反而严格要求自己去符合这些角色的期望,用各种标签来代表自己,否认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用他人和社会的准则来定义自己。“威胁—奖赏”模型用线性、简单化的方式解释事件,不考虑解释实际情况的变量具有多样性。那些以“威胁—奖赏“模型为基础的人对改变的恐惧使他们致力于保持现状,熟悉感比舒适感更具有价值。[1]

家庭治疗实操技术连续培训

家庭治疗实操技术系列培训 授课老师:王琳丽 简介 ◆个人是片面的,家庭却相互联系,没有绝对主角,也没有绝对配角,只有千丝万缕,像一个无形的网,把系统内每个人紧紧地系住。 ◆家庭治疗的最基本原理是:把人的心理放到家庭系统中去观察和分析。“系统中任何两个成员之间的互动都会影响到第三个成员,同时也受到第三个成员的影响。” 作为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的专业人士、教育系统的心理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师、医疗系统的心理专业工作人员,您在工作中是否发现,来访者个人心理问题,总是与自己的家庭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必须从家庭系统的角度去认识。 家庭治疗和精神分析治疗、行为-认知治疗一起,被称为21世纪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的三大既独立又互补的方法流派。家庭治疗所以能成为现代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三大主要流派之一,并非因为它专门针对家庭和婚姻方面的心理问题,而是它能够让从事实用心理操作的人员用系统的观念和眼光去看待所有的心理问题和个案,同时对儿童和青少年咨询和教育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家庭系统治疗在国际心理学界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并已有相当成功的实践者,但系统理论传入我国内地仅是10多年前的事。 目前,内地能够从事家庭系统治疗培训的教师屈指可数,中德心理医院的王琳丽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对家庭系统理论和操作的精彩传授,体验式教学、风趣诙谐的话语、思维敏锐一直深受学员喜欢。 课程特色 1. 家庭治疗初级班、进阶班合并进行,理论技能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2. 理论基础-→实操训练-→案例督导小组(根据学员的需要进行安排)。平时工作有问题可以得到督导反馈,持续性学习,团队共同进步! 1、培训师介绍:王琳丽 (女) 学历与专业资格: ●心理学学士、国家注册心理师;2002年起从事临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2004 年起从事家庭咨询与治疗工作。 ●2000年起接受系统的动力学取向心理治疗实操训练及个案督导; ●04年-07年接受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精神分析治疗师连续三年培训项目; ●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和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系统式家庭 治疗高级心理师连续两年培训项目;

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第十三章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一.家庭治疗的历史及在中国的发展 系统式家庭治疗( systemic family therapy)是集体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现代心理治疗最初是以个别会谈的方式进行的,心理治疗者通过与来访者的个别接触来实施治疗,如精神分析疗法等。大约从本世纪三分之一阶段开始逐渐出现了集体心理治疗的方式,每次接受治疗的不再是单个个人,而是一群就诊者,这就是小组治疗。这样一来,发挥治疗效应的除了治疗人员的热心和技巧以外,还加上了治疗小组这个集体的作用。家庭治疗就是集体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里,治疗对象不是临时组织的接诊者集体,而是一个家庭。目前家庭治疗已经成为继精神分析、行为治疗、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之后极有影响力的四大治疗流派之一。 家庭治疗产生于本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当时曾有几个有关家庭环境对精神分裂症之影响的大型研究。研究者为 Murray Bowen ,Gregory Batson等,他们发现了不良家庭关系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这些研究对一些原本从事精神分析治疗的医生产生了影响,他们开始试行以病人的整个家庭作为心理干预的对象,并试图通过调整家庭关系来解决个人心理问题。 在 50 年代,家庭研究和家庭治疗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向前发展。一般人们将 50 年代确定为家庭治疗的奠基年代。根据高登拜克的意见有五种相互独立的学科及临床发展为家庭治疗的出现提供了舞台:(1)精神分析理论和疗法被用于更广泛的情绪问题,如触及家庭的治疗取向;(2)系统论致力于研究构成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各部分的关系并将其知识应用在对家庭系统的观察方面;(3)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家庭研究,如家庭成员(如母亲)在疾病形成中的作用;(4)儿童教育及婚姻咨询两个领域的发展;(5)对新技术如集体治疗的兴趣日益增长。 1962年是家庭治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一年。这一年“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 这一名称得到学术界正式确认,本专业的第一份学术刊物《家庭作用》(Family Process) 也在这一年里创刊。尔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事实证明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疾病、心身疾病、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婚姻问题都有相当疗效。

Brunnstrom治疗技术

Brunnstrom治疗技术 一、概述 signe Brunnstrom是瑞典物理治疗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美国从事临床、教学及研究工作,一直到70年代。1970年他出版了《偏瘫的运动疗法》,书中详细的介绍了治疗偏瘫的方法,因此Brunnstrom技术也称为运动治疗技术 [pagebreak] 二、Brunnstrom技术的基本理论 为中枢性促进技术,在患者尚未恢复任何主动活动之前,利用人体发育早期本属于正常的各种皮层下反射活动即共同运动、联合反应和反射活动去引出非随意运动,来促发恢复进程的开始,然后不断修正运动模式,使之成为更复杂的功能性活动。 (一)原始反射 出生后的新生儿具备了许多运动反射,这些反射是生来就有的正常反射又称为原始反射。随着婴儿神经的发育及其不断完善,大部分的原始反射在一岁以后逐渐消失。但脑部受损后这些反射又会再次出现,成为病理反射。 1.同侧伸屈反射 是同侧肢体的单侧性反应。例如刺激上肢近端伸肌产生的冲动能引起同侧下肢伸肌收缩,或者刺激上肢近端屈肌可以引起同侧下肢屈曲反射。 2.交叉伸屈反射 当肢体近端伸肌受刺激时,会产生该肢体伸肌和对侧肢体伸肌同时收缩;反之,刺激屈肌会引起同侧和对侧肢体的屈肌收缩。 3.屈曲回缩反射 是远端屈肌的协同收缩。表现为刺激伸跖肌可以引起伸跖肌、踝背伸肌、屈膝肌,以及髋的屈肌、外展肌和外旋肌出现协同收缩以逃避刺激。上肢也有这种回缩反射,例如刺激屈指、屈腕肌时不仅引起屈指肌和屈腕肌的收缩,也可以使屈肘肌和肩后伸肌反射性收缩。 4.伤害性屈曲反射

当肢体远端受到伤害性刺激时,肢体出现屈肌收缩和伸肌抑制。其反应的强度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轻微刺激只引起局部反应,例如在仰卧位下肢伸直时如果轻触足底前部,会出现足趾屈曲和轻微的踝趾屈。随着刺激强度增大,反应逐渐向近端关节肌肉扩展,除了足趾和踝屈曲外,可以出现屈膝、屈髋,屈曲的速度也加快,甚至会出现对侧肢体的伸展。 5.紧张性颈反射(TNR): 紧张性颈反射是由于颈关节和肌肉收到牵拉所引起的一种本体反射。其产生取决于颈的运动和颈的位置。是头部位置变动时,影响四肢肌张力、眼位变化的反射。颈部肌肉、关节的固有感受器的兴奋冲动。包括对称性和非对称性两种。 (1)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表现为当颈后伸时,两上肢伸展,两下肢屈曲;颈前屈时、两上肢屈曲、两下肢伸展。它有助于发展屈曲和伸直间的平衡,用来稳定抗重力的姿势。 (2)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是指当身体不动,头部左右旋转时,头部转向一侧的伸肌张力升高,肢体容易伸展,另一侧的屈肌张力升高,肢体容易屈曲,如同拉弓射箭姿势一样,故又成为拉弓反射。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这一反射是婴儿学会翻身的必要条件,也是伸手抓物时视觉固定的基础。它是颈部旋转、视觉固定和伸手拿东西的整合预备。 6.紧张性迷路反射(屈曲协同) 紧张性迷路反射:是头部位置变动及其引起的重力方向改变,为迷路半规管所感知,其信号经延髓的前庭核,经前庭脊髓束下达脊髓,使四肢、躯干的肌张力紧张的反射。俯卧位头稍前屈时;可见全身的屈曲肌张力增加,可见四肢屈曲,双下肢屈于腹下,保持臀高头低特殊姿势。仰卧位姿势导致全身的伸展肌张力增加,四肢容易伸展。表现为颈过分伸直、脊柱僵硬的伸直、肩后缩、下肢内收和内旋,同时有脚破屈、胸部扩张、呼气困难、嘴巴常张开,重者可呈角弓反张姿势。紧张性迷路反射又分为静态紧张性迷路反射和动态紧张性迷路反射。 (1)静态紧张性迷路反射:由重力作用于内耳蜗感受器引起,能增加上肢屈肌张力,使肩外展90度并伴外旋,肘部和手指屈曲,双手能上举置头部两侧。静态紧张性迷路反射通过易化下肢、腰背及颈部的伸肌而有助于保持直立位。 (2)动态紧张性迷路反射:头部的角加速运动能刺激半规管的加速度运动,引起动态紧张性迷路反射,出现四肢反应,临床上称为保护性伸展反应。当向前方摔倒时出现双手举过头顶,伸肘,颈和腰部后伸,下肢屈曲;当向后方摔倒时出现上肢、颈、腰背屈曲和下肢伸直;当向侧方摔倒时同侧上下肢伸展,对侧上下肢屈曲。 7.紧张性腰反射

动力倾向的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

动力倾向的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治疗策略及评述(导言) 类型:流派介绍作者:李孟潮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王牮中德心理医院李孟潮 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基本风格是强调冲突,如意识和潜意识的冲突,超我与本我的冲突,自我与现实的冲突,生本能和死本能的冲突,现代精神分析如客体关系学派虽然表面上冲突论的色彩不突出,但精神分析强调冲突的精神并没有随术语的改变而消失,如客体之所以被婴儿分为“好客体”和“坏客体”,其依据是客体能不能满足婴儿的欲望,这实质上还是精神分析从弗洛伊德时期就强调的欲望与现实的冲突,而投射性认同、自身客体、部分客体等等概念的内涵就可以理解成,当婴儿面临欲望和现实的冲突无法解决时,他就需要通过投射性认同,通过把外在的、客观的客体通过一系列的防御操作变成自身客体,把一个完整客体分裂为部分客体等等的防御机制,以便进行力比多和攻击性的贯注及反贯注。 但精神分析一直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一位咨询者体验到了冲突和矛盾,这些冲突和矛盾究竟是客观现实世界的冲突和矛盾在他头脑中的反映,还是他婴儿时期的内在的冲突和矛盾的重现使他投射性地认为世界上充满了冲突和矛盾?而从婴儿的角度来看,也有个问题悬而未决:婴儿体验到的冲突是他家庭的冲突的烙印呢,还是他自己心理世界与生俱来的特质?弗洛伊德本人在此两种倾向之间摇摆不定,对此问题的回答前后不一致。这也造成了后世精神分析学派的纷争。 如果是一个受过系统论思想影响的人,对此问题的回答就可能是:“都有!都是!”。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整个精神分析的理论假设都是建立在这样的逻辑前提上的:人的现在问题都是有一个明确的、过去的原因决定的,现在的因素对此问题只起到了诱发的作用。所以要解决现在的问题,必须回到过去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而系统论者的逻辑前提是:人类的理智并不能确定各种问题之所以出现,是不是有一个明确的、唯一的、最主要的原因。即便是有这么一个“第一推动力”,由于循环、反馈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也使人们很难找到这个第一推动力是什么,这样寻找“第一推动力”的做法就像寻找一个圆究竟什么地方是起点,什么地方是终点,就像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是徒劳无功的。世界如此纷繁复杂,一个问题的出现很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交互作用的结果。对心理治疗师来说,关键不是确定问题是怎么产生的,而是怎么解决问题。寻找到一个唯一的原因,获得领悟,对有些人来说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不见得适合所有人,不见得是最有效、最迅速的解决方案。 系统式家庭治疗的认识论基础就是系统论。狭义的系统式家庭治疗指的是意大利米兰的普通系统论家Selvini-Palazzoli和Papp为主的家庭治疗流派。广义的系统家庭治疗包括所有的以系统论为基础的家庭治疗,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几个主要的分枝是:Bowen的代际治疗,Minuchin 的结构治疗,Haley的策略治疗,Whitaker 和Satir的人本治疗等。本文采取的是广义的概念。 动力倾向的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治疗策略及评述(评述) 类型:流派介绍作者:李孟潮 有学者质疑,“怎么可能有动力倾向的家庭治疗?”因为一方面,精神分析关注的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而另一方面,家庭治疗关注的是人际关系和社会系统,这两者的着眼点是完全不同的。精神分析和家庭治疗是由客体关系理论整合起来的,Nichols提出,“精神分析研究的是人际关系的起源和本质,以及在过去的关系中成长,并一直影响到现在人际关系的心理内在结构。强调的是精神结构,而精神结构用自我表象或客体表象的形式保存了早期的人际经 验。”(Nichols , M . P. ,1984)而动力倾向的系统式家庭治疗解决的问题实际上是人们从早年家庭中内化的客体关系,及其对现在家庭的影响。 动力倾向的家庭治疗的很多理论框架受到了精神分析的影响。Bowen 指出,各个领域精神卫生的专业人员仍然继承了精神分析的两个基本概念。一是情绪障碍是在和他人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一是治疗关系是对情绪障碍的普遍适用的治疗手段。(Bowen , M. ,1976)

系统式家庭治疗

系统式家庭治疗 添加时间:2009-6-1 15:40:48浏览量:269编辑:admin barefoot running shoes five fingers vibram vibram five fingers Five Finger Shoes vibram fivefingers FiveFingers KSO GHD Styler GHD IV Styler MTB shoes anti shoes 一、家庭治疗的历 史及在中国的发展 现代心理治疗最初是以个别会谈的方式进行的,心理治疗者通过与来访者的个别接触来实施治疗,如精神分析疗法等。大约从本世纪三分之一阶段开始逐渐出现了集体心理治疗的方式,每次接受治疗的不再是单个个人,而是一群就诊者,这就是小组治疗。这样一来,发挥治疗效应的除了治疗人员的热心和技巧以外,还加上了治疗小组这个集体的作用。家庭治疗就是集体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里,治疗对象不是临时组织的接诊者集体,而是一个家庭。家庭治疗产生于本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当时曾有几个有关家庭环境对精神分裂症之影响的大型研究。研究者为 Murray Bowen , Lyman Wynne , Gregory Batson 等,他们发现了不良家庭关系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这些研究对一些原本从事精神分析治疗的医生产生了影响,他们开始试行以病人的整个家庭作为心理干预的对象,并试图通过调整家庭关系来解决个人心理问题。如美国的 Nathan Ackerman, Carl Witaker, Murray Bowen, Don Jackson, Virginia Satir, 原西德才的 Helm Stierlin, 意大利的 Mara Selvini-Parazzoli 等。在 50 年代,家庭研究和家庭治疗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向前发展。一般人们将 50 年代确定为家庭治疗的奠基年代。根据高登拜克的意见有五种相互独立的学科及临床发展为家庭治疗的出现提供了舞台: 1 、精神分析理论和疗法被用于更广泛的情绪问题,如触及家庭的治疗取向; 2 、系统论致力于研究构成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各部分的关系并将其知识应用在对家庭系统的观察方面; 3 、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家庭研究,如家庭成员(如母亲)在疾病形成中的作用; 4 、儿童教育及婚姻咨询两个领域的发展; 5 、对新技术如集体治疗的兴趣日益增长。在这些异源性的发展中,所谓的“第二代精神分析家”在这个阶段扮演着主要角色。由于这种治疗确能解决问题,所以很快引起注意,经过一番试验和发展,家庭治疗终于在理论构想和治疗技术上成熟。1962年是家庭治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一年。这一年“家庭治疗” (Family therapy) 这一名称得到学术界正式确认,本专业的第一份学术刊物《家庭作用》 (Family Process) 也在这一年里创刊。尔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事实证明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疾病、心身疾病、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婚姻问题都有相当疗效。目前家庭治疗在北美、欧洲及拉丁美洲各国都颇具规模,从业人员众多,医疗业务兴旺,理论及临床研究都很活跃,围绕这一领域的专业杂志已达8 0多种。 中国专业人员与家庭治疗的接触始于八十年代。1987年,有四名来自中国昆明和北京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受德国邀请前去考察德国的心理学状况。在短暂的访问接触后,家庭治疗这样一种当时对他们来说很陌生的治疗方法,留给了他们深刻的印象。1988年德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治疗家Helm Stierlin 和 Fritz B. Simon 博士,在昆明通过“中德心理治疗讲习班”第一次将家庭治疗传入

家庭治疗历史与流派

第一部分家庭治疗的理论及历史发展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精神分析师兼儿童精神科医师的纳森阿克曼(Nathan Ackerman)首次正式提出“家庭治疗”这个概念。之后的几十年中,各种家庭治疗的流派纷纷崛起,发展势头方兴未艾。 家庭治疗,不能顾名思义地把它看作是对家庭矛盾和问题进行咨询与治疗。家庭治疗依然关注当事人(client)个人问题和病症的减除,但它同个人取向的咨询和治疗方法有着显著的差异。它超越了过去只关注个人内在的心理冲突、人格特征、行为模式的局限,把人及其症状放在整个家庭背景中去了解并治疗。因而,把家庭治疗法称作“系统疗法”或“关系疗法”似乎更为恰当。 家庭治疗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治疗技术,而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它的诞生是心理学界的一次革命,意味着一次范式(Paradigm)的转移。它代表了“一个理解人类问题,了解行为、症状的发展以及解决之道的全新方法”,被称为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崛起的“第四势力”(第一势力的咨询理念——精神动力学派,第二势力——行为主义学派,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学派)。九十年代初,对美国的从业人员理论取向的调查中,家庭治疗占10%,仅次于整合主义取向(30%)。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家庭治疗进入中国,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 1.1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系统观 家庭治疗之核心在于系统观。它不把焦点放在个人的病理心理,也就是所谓的“神秘的黑匣子”上,它所关注并试图介入、改变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整个家庭的互动模式上。没有一个人或一件事是独立存在的,他们同周围的人或事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和事件存在于相互影响和彼此互动的脉络中,也就是说,家庭成员彼此分担其他每个人的命运。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同一只猴子,它在三个猴群中的地位分别居于第四位,第三位和第二位,当这只猴子在不同的群体时,分别给予相同的能引发攻击行为的电刺激。结果,在位处第四的猴群中,它只攻击其它猴子一次:在位处第三的猴群中,它攻击了二十四次;在位处第二的猴群中,它攻击了七十九次。可见,整个系统的互动历程比个人的心理本质更为重要。 因而,家庭治疗师认为,把某个人的病症看作他个人的问题是不恰当的,其症状意味着他同周围的大系统(家庭,社区,社会)的互动出现了障碍。在个别心理咨询和治疗中所谓的当事人,是整个家庭功能失调的表征者,家庭治疗师们称其为“被指认病患”(identified

结构家庭治疗技术

结构家庭治疗技术 ——跟随 一、理念 “跟随”这技术是指治疗者采用中距的位置来积极倾听家庭所述说的事件,去发现家庭知道事件,去发现家庭知道事件从头到尾的互动行为顺序、家庭的结构的资料、思想或在系统情境中的感受。但“跟随”绝非是中立及客观的,治疗者在这过程中是带着系统及结构的观念进入的。“跟随”可是家庭报告出原先所忽略的,例如,在对吵架事件的“跟随”中,治疗者可能会去问,“当时小孩在哪?”或是“先生是按了哪个神奇的按钮,使你变得不可自制地暴怒?”如此治疗者顺着他们所报告的事件却带入一些新的资讯。 治疗者要注意的常是过程,而非内容。治疗者所跟随的对象可为症状、行动、沟通、兴趣、家庭主题或非语言的隐喻及家人沟通中所用的象征(如,生命的主题、价值、特殊的家庭事件),并将之刻意地用在与家人的对话上。当跟随象征时,治疗者要要求个案运用他们自己的象征或隐喻来详尽地描述或展开他们经验的顺序,这可传递出治疗者珍视家庭成员所说的话,也是可影响他们交流模式的一种方式。米纽钦把这技术叫做“以跟从来领导(leading by following)”。 其实,大多数的治疗学派都运用此技术。例如,心理分析家会跟随阻抗,阿德勒派则跟随内在的逻辑,而认知取向治疗则跟随非理性的相信体系。策略取向治疗者试图寻找并及激起被“卡”住家庭的正向回响环。结构取向治疗者则用此方式来“加入”家庭系统的文化及语言,之后再藉此来改变旧系统。结构取向或许是用系统的观点对此技术着墨最多的吧! Aponte和Van Deusen指出“语言、生命主题、历史、家庭的价值观等等都是组成家庭认同的要素”,而这些象征则存在于沟通的内容中。治疗者用他们自己的象征与家庭沟通,进而建立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米纽钦和费许曼描述跟随是在加入家庭时,轻柔地引导他们形成新行为过程中的基本要素。这是结构取向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策略。经由建立结构、引起互动和交待作业,个案和治疗者建立交流,在这种交流中治疗者加入个案,帮助他们叙说自己的故事并整合入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起初要听家庭的故事,然后将交流由内容层面转入人际关系互动过程的层面,专注于同一件事,领导个案探索并试验新的行为。

不寻常的治疗-家庭系统生命周期

家庭系统生命周期 尽管人类激情的舞台实际上就是日常家庭生活,但直到最近才被实际观察及认真对待。人们越来越明显地发现,随着岁月流逝,家庭也在经历发展的过程。当这一过程受阻时,人类的痛苦及精神病性的症状就会出现。然而对于临床医学或社会科学的专家而言,认真严肃地对待这些日常生活琐事是很困难的。在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界,似乎关注身份、妄想的形成、潜意识的精神动力、概念的定律,要比处男女结合、生儿育女过程中出现的困境要显得更为深奥。现在,我们开始理解亲密社会关系对人类自然本性的巨大影响,我们发现自己面临这样的事实,那就是随着时间的消逝,我们的社会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并且对这个过程我们所了解的信息非常有限。 如果运用策略疗法,就意味必须搞清楚治疗中由谁来制定策略。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们已经取得了进步,对于症状的功能和其他人类问题有了更加广泛的了就,症状曾经被认为是个体独立于其社会处境的表达;焦虑发作或抑郁症是一个人状态的表达;后来又有观点认为症状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表达,在亲密关系中也具有战术性的作用。焦虑发作对婚姻或家庭、对其工作及在和治疗师的关系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功能,然而现在有了一个更加开放的观点,它就蕴含在艾瑞克森的治疗当中:当家庭或其他自然群组的生命周期扩展受阻或错位时,症状便出现了。症状是渡过生命周期某一阶段时出现困难的信号。例如,母亲生了孩子后出现焦虑,这是家庭在完成孩子喂养阶段出现了困难的表达。在直接针对症状的同时,艾瑞克森的治疗策略还有更大的目标,即解决家庭的问题并使生命周期重新运转。对艾瑞克森精湛技艺的仰慕,可能会使人们忽视了指导他策略疗法的关于家庭生命周期的假设。 久而久之,如果一个人接受家庭发展过程的重要性,他会立即发现关于家庭生命周期的信息是多么的少。目前还未进行过以观察家庭为基础的纵向研究,只有一个评式的调查研究。在这项调查里往往会询问家庭成员一些关于生活的事情,不过这些已经被证实是高度不可信的。我们拥有的其他信息是以家庭遇到困难进行治疗时为基础的,所以我们虽然观察了家庭周期的不同阶段,却并不知道这之前的情况或自然状态下是怎样的。为了指导治疗策略而希望了就家庭自然发展情况的临床医生会发现,自己在关于家庭“应该怎样”而不是“究竟怎样”的巨大负担下,大大地忽视了这个家庭自然发展的过程和艰辛。 另一个问题是,由于文化变迁和新家庭生活形式的出现,我们对家庭发展的理解会很快过时。核心家庭的父母和孩子住在同一个屋檐下而且与大家庭分离,这样的生活形式也是近期出现的。当我们了就核心家庭时,会发现公共家庭的新形式正在出现。而当治疗师面对年轻人的时候,也会发现自己根据已有概念化模式的思考已经过时了。临床医生必须容忍已经存在的不同方式,同时掌握家庭发展的过程。作为认识危机阶段的指南。 对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危机阶段的简要概括,对于理解艾瑞克森的策略方法提供了一种背景,尽管这样还不够全面,也忽视了阶级和文化差异。在任何特定时期,家庭都是格外复杂的,更不用说整个一生了。因此我们不可能在本书里对此尝试更多的讨论。本章是对后面章节的基本框架概括,呈现了艾瑞克森在家庭生命不同阶段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过,在对家庭生命周期进行描述之前,我想先讨论一下这种治疗观点可能存在的异议。比如说,治疗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渡过危机以进入家庭生命的另一个阶段,这会使一些临床医生认为这种方法就是调节人们去适应他们的家庭、或适应塑造了家庭的社会。这样的观点很天真,因为他忽视了这样的事实:个人的自由和成长是有他如何成功参与自己的自然群组及其发展所决定的。人们可能认为社会隔绝所导致的限制就不会再这么想了。 这里有两种情况会“调节”一个人去适应他的环境,但不会导致成长性的改变。一种是使用药物使其稳定。如果年轻人已经到了一定年龄,家庭却无法渡过放手让其离开的阶段,

家庭治疗技术.doc

一、概要 家庭治疗的基本观点在于家庭治疗师认为,没有一个人或一件事是独立存在的,某个人的病症意味着他同周围的大系统(家庭、社区、社会)的互动出现了障碍。在个别心理咨询和治疗中所谓的当事人,是整个家庭功能失调的表征者。家庭治疗的主要流派有多世代家庭治疗、结构家庭治疗、系统家庭治疗、策略家庭治疗、经验/人本家庭治疗、社会建构主义家庭治疗。在实际的治疗当中,往往是多种流派技术和方法的综合运用。 家庭治疗发展至今,其临床效果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是,对于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的实证性研究仍较为欠缺,依然处于思辨观察层面,须深入研究证实,才能使其上升到科学实证的高度。这个问题并非家庭治疗所特有,而是所有心理治疗和咨询理论在建立其科学体系和推广发展的过程中所共同面临的。因而,将家庭治疗这一先进的方法引入中国心理治疗和咨询领域之时,我们首先要了解其理论和概念的科学性。 家庭治疗之核心在于系统观。家庭治疗师认为,把某个人的病症看成是他个人的问题是不妥当的。其症状意味着他同周围的大系统(家庭、社区、社会)的互动出现了障碍。他只是家庭症状的体现者。有的治疗师认为带症状者的症状出现的原因是为了维护家庭原有的平衡,或是转移矛盾,转移家庭成员的注意点,是一种保护措施。也有治疗师认为,带症状者的行为是对家庭压力所做的反应,而不是维持家庭平衡的保护措施。家庭治疗系统观持交互决定论,并认为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处于家庭之中,而不是独立于家庭系统之外。也就是说个人的行为或心理出现问题往往是由于其家庭内部出现问题所致,个人问题只是家庭系统出现故障的一个外在表现,在个人问题的背后通常蕴藏着更为严重的家庭问题。因此,要想有效并彻底地解决个人问题,不能仅从个人身上寻找原因和方法,而因以家庭整体作为治疗对象,从家庭整体的角度去理解个人,找到个人问题的真正症结,通过对家庭内部系统的调整和改善来达到对个人问题的治疗。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

Brunnstrom技术 一、概述 二、成人偏瘫患者的运动模式 三、评定方法 四、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 一、概述 瑞典物理治疗师Signe Brunnstrom,提出了脑损伤后恢复的6个阶段,并利用这个规律创立了一套治疗脑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方法。 分级: 完全性瘫痪(Brunnstrom I级) 运动模式异常(BrunnstromⅡ级) 异常运动模式达到顶点(BrunnstromⅢ级) 分离运动的出现(BrunnstromⅣ、V级) 几乎恢复正常(Brunnstr omⅥ级) 特点: 在脑损伤后恢复过程中的任何时期均使用可利用的运动模式来诱发运动的反应,以便让患者能观察到瘫痪肢体仍然可以运动,刺激患者康复与主动参与治疗的欲望。 二、成人偏瘫患者的运动模式 (一)联合反应: 就是指偏瘫患者健侧上下肢紧张性随意收缩时,患侧上下肢也发生肌肉紧张引起的关节活动。 上肢联合反应一般为对称性运动; 下肢内收、外展为对称性的;屈曲、伸展为非对称性的(Raimiste现象) (二)共同运动: 当患者活动患侧上肢或下肢的某一个关节时,不能做单关节运动,邻近的关节甚至整个肢体都可以出现一种不可控制的共同活动,并形成特有的活动模式。 1.上肢共同运动 (1)上肢屈曲共同运动表现为腕与手指屈曲,前臂旋后,肘关节屈曲,肩胛骨内收(回缩)、上提,肩关节后伸、外展、外旋。 (2)上肢伸展共同运动表现为伸腕、屈指,前臂旋前,肘关节伸展,肩胛骨前伸,肩关节内收、内旋。 2.下肢共同运动 (1)下肢伸展共同运动表现为脚趾跖屈,踝跖屈、内翻,膝关节伸展,髋关节内收、内旋。 (2)下肢屈曲共同运动表现为脚趾背屈,踝背屈、弹翻,膝关节约90°屈曲,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 (三)原始反射 1.同侧伸屈反射 :同侧肢体的单侧性反应。例如:刺激上肢近端伸肌产生的

浅谈家庭系统理论

论文题目:浅谈家庭系统理论 目录 摘要 (3) 1.引言 (3) 2.家庭系统理论的产生 (3) 3家庭系统理论的定义 (4) 4.家庭系统相互作用的模式 (4) 5.家庭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5)

5.1整体论 (5) 5.2家人关系 (5) 5.3新的信念 (6) 5.4家庭规则 (6) 5.5满足家庭的需求 (6) 6.对家庭系统理论的几点思考 (6) 结语 (7) 参考文献 (7)

浅析家庭系统理论 摘要 家庭系统理论将家庭看成一个完整的单位,看成一个系统,家庭成员是系统的组成成分。每个成员之间都是交互作用的。家庭系统理论将会成为现代心理治疗最有影响的理论基础。本文简要分析了家庭系统理论的发展,并提出一些笔者对家庭系统的思考。 关键词:家庭系统理论;发展;思考 1.引言 家庭系统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情绪活动与交往行为的理论,它是由美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默里·波文(Mur:ayBowon)教授提出并由他和助手米切尔·E·科尔(Michao1E·K:rr)完善的,在解释人的情绪活动上,家庭系统理论独树一帜地将整个家庭看作一个情绪单位来考察,将人看作相互关联的结构中的要素,而不是自主的精神实体。i 2.家庭系统理论的产生 波文从本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研究家庭内的交往和情绪活动。40年代末,他在堪萨斯州的一个诊所里当精神病医生,治疗各种各样的心理病患者。心理分析治疗的一个原则是避免治疗者和患者的家庭成员相接触,以防止治疗者和患者之间的移情关系受到感染。但波文没有顾及这一原则,他与病人家属接触很多。在与病人家属的接触中,他发现病人与他们,尤其与父母在情绪上存在极大相互作用。当时,许多其他研究者也观察到这一“共生现象”(symbiosis),他们都用精神分析理论加以解释,认为它是由于人的无意识冲突而造成的。但波文认为,这种现象是建立在深刻的生物进化过程以及明显的心理过程之上的,根本不能用无意识动机的概念加以解释。1954年,波文转移到“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NIMH)工作,他让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其家庭的全体成员都住在医院里,时间从几个月到一年多不等。由于能够观察到整个家庭的活动情况,他捕捉到了许多始料不及的信息。在头六个月的观察期间,他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其母亲的情绪联系比想象的要强得多,他们相互纠缠、相互影响,很难将他们分开,而且,母亲与病人的相互作用过程波及整个家庭,父亲与病人的兄弟姐妹之间也产生强烈的情绪作用,家族中的每个成员都卷入到情感联系之中。因此,波文

家庭治疗理论之比较

家庭治疗理论之比较

在本章以下部分,我们将把家庭理论与临床治疗过程分开来,并进行分类。我们相信,这样的分类最能突出模型之间的异同点。研究单元很多早期的家庭治疗先驱( Bowen , Jackson, Wynne , Boszormenyi-Nagy),大多数都属于古典精神分析学派,但他们做了为大多数革命者所做的事——摒弃过时但当时却占主流地位的精神分析理论,他们尤其反对精神分析法聚焦个体内部动力学的观点——这种认为问 题存在于个体内部的一元观点。相反,他们主张,如果将人置于人际关系中系统地看待,那就能更准确理解他人并相应地更容易帮助他。人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如何在关系中来定义自己,他们如何形成联盟和结盟——这些均需要更宽泛的二元观(两个人之间)和三元观(三个人之间)。这样,界限、纠缠、疏离、子系统(米钮钦)或三角关系、共生、融合(鲍文),或关系伦理及家庭忠诚(鲍斯泽门伊—纳吉),所有的概念均超越个体,关注在系统内部他或她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当今,各模型之间,关于个体内心或人际的两个极端较少,更多的是侧重点不同。所有家庭治疗师都关注家庭功能中一元、二元或三元的因素;差别在于他们赋予上述三个因素的权重和聚焦度不同。很多以精神分析为取向的治疗师超越经典理论的立场,较少坚持一元研究。总的来说,现代精神分析已融入客体关系理论,并且新的观点更多以关系为基础。客体关系家庭治疗师,仍然对内心冲突感兴趣,

现在也尝试通过研究会被每位伴侣带入婚姻的婚前印记来 理解家庭关系。夫妻双方把自己不想要的部分投射到对方身上,就包含了投射认同的例子。行为治疗师可能将带症状的个体(比如,离家出走的青少年)视为问题之所在,接受家长的观点,并且教授家长抚养技巧来应对家庭危机。经验家庭治疗与心理教育治疗也关注个体,但将个体放在家庭背景之内。前者认为问题来源于家庭成员之间有缺陷的交互作用和交流错误,重心在于帮助个体表达情感(萨提尔),但总是在家庭持续相互作用的背景中进行(情绪聚焦家庭治疗)。心理教育治疗师通常致力于有严重心理障碍的个体,倾向于接受个体病理学的定义;但是他们认识到个体的问题行为对家庭功能有恶性影响。因此,他们将治疗努力指向帮助整个家庭减少成员之间紧张情绪的交流水平。根据定义,家庭治疗师从二元或三元的角度来定义概念,他们认识到:人们通过彼此之间的交互作用来定义他人(也包括他们自己)。早期的沟通和策略治疗师强调人际信息症状形成的二元和三 元本质;哈利(Haley)特别搜寻了涉及任何人类行为交流中的三方个体。鲍文的理论明显是三元论的,特别是他作为家庭情绪系统基石的"三角关系"概念。相似地,结构主义者也是三元论的——界限的混乱不可避免地涉及至少三人的 相互关系。受后现代主义和后建构主义思潮影响的新疗法怎样呢?叙事治疗师经常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个人问题上,引

家庭系统理论

家庭系统理论的发展与思考 摘要:家庭系统理论将家庭看成一个完整的单位,看成一个系统,家庭成员是系统的组成成分。每个成员之间都是交互作用的。家庭系统理论将会成为现代心理治疗最有影响的理论基础。本文简要分析了家庭系统理论的发展,并提出一些笔者对家庭系统的思考。 关键词﹕家庭系统;发展;思考 家庭系统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情绪活动与交往行为的理论,它是由美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默里·波文(Mur:ayBowon)教授提出并由他和助手米切尔·E·科尔(Michao1E·K:rr)完善的,在解释人的情绪活动上,家庭系统理论独树一帜地将整个家庭看作一个情绪单位来考察,将人看作相互关联的结构中的要素,而不是自主的精神实体。i 一、家庭系统理论的产生 波文从本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研究家庭内的交往和情绪活动。40年代末,他在堪萨斯州的一个诊所里当精神病医生,治疗各种各样的心理病患者。心理分析治疗的一个原则是避免治疗者和患者的家庭成员相接触,以防止治疗者和患者之间的移情关系受到感染。但波文没有顾及这一原则,他与病人家属接触很多。在与病人家属的接触中,他发现病人与他们,尤其与父母在情绪上存在极大相互作用。当时,许多其他研究者也观察到这一“共生现象”(symbiosis),他们都用精神分析理论加以解释,认为它是由于人的无意识冲突而造成的。但波文认为,这种现象是建立在深刻的生物进化过程以及明显的心理过程之上的,跟本不能用无意识动机的概念加以解释。1954年,波文转移到“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NIMH)工作,他让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其家庭的全体成员都住在医院里,时间从几个月到一年多不等。由于能够观察到整个家庭的活动情况,他捕捉到了许多始料不及的信息。在头六个月的观察期间,他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其母亲的情绪联系比想象的要强得多,他们相互纠缠、相互影响,很难将他们分开,而且,母亲与病人的相互作用过程波及整个家庭,父亲与病人的兄弟姐妹之间也产生强烈的情绪作用,家族中的每个成员都卷入到情感联系之中。因此,波文认为,可以将庭家准确地看成一个情绪单位,家庭成员的活动是相互作用的。 1959年,波文离开“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转移到乔治城大学医疗中心。在这里,他开始研究门诊病人,波文发现,从精神病分裂症患者的家庭中所观察到的关系过程,存在于所有家庭之中,不过前者更严重而已,二者只是量的不同,没有质的差异。他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点精神分裂症,不过精神分裂症患者将正常人身上的东西扩大化了而已。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研究人的心理疾病时,强调人的独特意识和其本能冲动之间的冲突。他认为精神病的原因在于大脑活动受到干扰,而不是大脑结构的毛病。这一理论在理解人类行为和治疗心理疾病方面作出过巨大贡献,但波文认为弗氏理论强调人的独特性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人类行为,他的理论与精神分析理论最大的不同在于家庭系统理论强调人所处的关系系统,而精神分析理论却强调个体。ii 几乎是同时,英国的约翰?豪威尔(John Howells)在对家庭进行长期研究后,也得出以下结论:“对家庭精神医学来说,家庭不只是造成问题人物的背景,家庭本身即为病患,家庭成员的不正常乃是家庭病态的表面特征。”玛格丽特?辛格(Margaret Singer)等人,在马里兰州的国力心理卫生中心(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的工作更使这类研究达到高峰。他们皆认为精神分裂症不只是由某些人格特质,更是由某些社会化过程的形态引起的。李门?伟

家庭治疗技术

结构家庭治疗技术 “加入”是治疗者为了做诊断及促成改变,而与家庭连结的动作,它不仅是有助于做诊断的技术,最主要还是能借助它来介入处理,以促成改变。虽然在接触家庭的开始阶段会相当强调“加入”,但事实上它也发生在治疗的任何阶段。 在“加入”的过程中治疗者鼓励家庭成员能感觉到够安全而去探索替代的互动方式和去共同解决问题。藉此识出他们压力和痛苦的地方,治疗者使他们知道面质这些苦处是安全的,例如,在一个紧密的家庭中,如果某成员有明显的负向特质,结构取向治疗者会确认它的存在,但同时“吸收”个人对于这行为的责任。如,对小孩说:“你看起来相当幼稚。父母是怎么做,使你维持这么小?”对先生说:“由你的行为看起来,你相当依赖太太。她做了些什么使你如此没有能力?”通过这样的技术,家庭成员可认出他们的问题而不觉得被批评或者罪恶感或被责备,也较不必去否认或防御,也能使得家庭觉得治疗者了解他们,与他们在一起并为他们而工作。 治疗者的“加入”,主要通过与个别家庭成员的接触。接触的方式可以说有无限种,然而对于家庭全体及其个别成员来说,有些方式可被接纳,而有些是会被抗拒的;有些可能会很顺利、很友善地一来一往起来,有些则可能相当不顺畅。治疗者加入时根据接触个别成员时所引起的情绪感受,可形成对整个家庭的情感图像。治疗者要越过家庭与外界间的界限,寻求任何可能的立足据点,并寻找可能和治疗者形成联盟的次系统。虽然治疗者的意图绝对是正向的,但基本上,任何形式的“加入”无可避免的都会干扰家庭原本的生活,家庭自然地会对这“外来者”的“加入”所造成的干扰,小心检视、抗拒、结合、反应。所有这些在和治疗者接触过程中所产生的“挣扎”,绝对不是随意出现的,往往是带有家庭的固定模式的,家庭系统对治疗者介入的顺应或调试,常能向治疗者提供这个家庭的主要功能等重要的诊断资讯。 总之,“加入”绝不单纯只是一种外交手腕或只是为了建立治疗关系而已。治疗者可借助“加入”发现系统的秘密,以及经历、觉察家庭在处理外来势力(治疗者)时的惯有模式,所以在“加入”的同时也就是在做结构的诊断。但是,“加入”的工作并不只是如何适当地把治疗者放进某个家庭中适合的位置,或只是在于发现家庭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只是选择去顺着家庭的一些规则而已。“加入”还可以用来作为处理的技术,通过使用一些不同规则的运作,搅动家庭原有的规则,来看这个家庭是如何回应的。治疗者或许可以发现或找到仍能维持家庭的稳定态的“加入”途径,虽然这样也能获得一些诊断的资料,但是以价值的程度来看,这样做的价值会少于治疗者去设计一些动作而达到挑战及改变家庭规则的效果。 一个好的治疗者,有时可藉由暂时的顺应家庭“风俗”而“加入”家庭,在声调、用语及姿势上,循着他们的规则,一边真正去经历家庭的一些信念及其强度。这样的方式对于会谈的初始阶段尤其有用。如果治疗者“像”他们的家人,则能较容易进入,所谓的“入乡随俗”指的也就是“加入”新环境时的做法。但是,假如治疗者不带着一些“企图”,即使仅是私下决定要打破家庭规则,那么这些立场就显得很危险,这使得治疗者反而被“同化(Induction)”了。“同化”指的是治疗者在不知不觉中顺从了家庭病态的过程及结构。或许治疗

00.系统式家庭治疗介绍—史靖宇老师.

00.系统式家庭治疗介绍—史靖宇老师. 好,大家好,今天我会给大家来讲一下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相关的知识。家庭治疗是作为和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以及人本主义治疗,并称为国际公认的四大主要的心理治疗流派。通过今天这个课程,我会从几个方面来给大家讲一讲系统式家庭治疗是什么,系统式家庭治疗在做什么,以及系统式家庭治疗怎么做?我们的内容的设置主要是分为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概论,会讲一讲究竟系统式家庭治疗它的起源是怎样的,怎么就从针对个体来做治疗,转换到了以家庭为干预的单位? 接下来会给大家介绍一些系统式家庭治疗当中最核心的最重要的最关键的理论。接下来会给大家介绍系统式家庭治疗的重要的理念,以及我们在做治疗的时候,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治疗的态度。第4个章节会重点给大家来讲一讲,系统式家庭治疗,作为一个治疗师,我们需要具备一些什么样的能力,怎么去建立好治疗关系?在第 5章当中会重点的给大家讲,我们如何开始一次访谈,初始的访谈应该注意些什么? 最后会给大家介绍我们在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工作过程当中,都采用哪一些常用的经典的,并且是被研究证实是有效的一些技术。 在座的各位,当你们见一个新的家庭或者是一个来访者一对夫妻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其实这种初始的会谈,无论是对家庭,对来访者还是对治疗师来说,都会是一个应急,大家可能都会紧张,这个家庭可能会猜测治疗师究竟会对我做些什么,会不会批评我们,会不会让我们谈到一些很尴尬的问题,是不是会引起一些冲突?他到底能不能胜任?这个是家庭是来访者,他可能会让他们紧张的因素。 同样我们作为治疗师,我们也会有这样的忐忑,让我们觉得担心紧张不安的地方,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当我们面对一个人的时候,其实已经是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更何况是同时要面对几个人,而且有可能是他们关系非常紧张的这种状态下,坐在我的治疗室里,真的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所以即使是最有经验的治疗师,临床医生对他们来说是不是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也会让人感到非常的焦虑,那么怎么才能够建立一个良好的开始?我们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究竟我们治疗的开始,这个头能不能开得好,这个是对我们接下来的工作至关重要的。 我们如果想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我们之间建立的这样的一个关系,或者说我们向家庭向来访者提供的一个很重要的信息,让他们觉得安全,让我们的工作建立在一种安全的框架下。 当你感到安全的时候,当你来访者感到安全的时候,这时候我们的大脑的思维才会比较活跃。我们想想当你觉得很不安全很紧张的时候,其实我们的脑子的整个思维活动是受到限制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