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的新变化(a卷)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Chapter2 A Changed Global Reality 世界经济格局新变化Say this for the young century: we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 Not quite 2 1⁄2 years ago, the world economy tipped into the most severe downturn since the Great Depression in the 1930s. World trade slowed sharply. Unemployment lines grew longer, especially in the old industrial economie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at had seemed as solid as granite disappeared as if they were no more substantial than a bunch of flowers in the hands of an old-style magician. 对于新世纪,我们得这样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有趣的时代。
差不多两年半之前,世界经济陷入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以来最惨重的低迷状态。
世界贸易进程大幅放缓。
失业队伍也越来越快,这在旧工业经济体系表现尤为突出。
原来坚如磐石的金融机构也消失了,似乎还不如老套的魔术师变的花束看起来真实。
Given that the scale of the downturn was so epochal, it should not be surprising that the nature of the recovery would likewise be the stuff of history. And it has been. As they make their way to Davos for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WEF) by helicopter, bus, car or train (which is the right way to do it), the members of the glob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elite will find themselves coming to terms with something they have never known before. 考虑到经济衰退幅度如此的跨时代,经济复苏进程会很慢也是理所当然的,对此我们不应该感到吃惊。
专题七世界格局的演变专题概述从新航路的开辟到苏联的解体,世界格局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习本专题,主要了解世界格局的演变历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教材联通一、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形成过程(1)1919—192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签订包括《凡尔赛条约》在内的一系列和约,形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使列强间原有的矛盾暂时得到缓和。
(2)1921—1922年,美、日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订包括《九国公约》在内的一系列条约,协调了美、日矛盾,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华盛顿体系由此形成。
(3)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两次会议形成的一系列国际条约,确立了一战后初期的国际政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终结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凡尔赛体系彻底破裂;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破裂。
3.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建立了一战后帝国主义之间的新秩序,但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殖民地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维护工具:国际联盟)4.对中国的影响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的地位未得到尊重,说明“弱国无外交”;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说明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下。
(二)二战后的国际格局(雅尔塔体系——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1.时间:1945—1991年。
2.形成过程(1)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战结束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按照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确定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
(维护工具:联合国)(2)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①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冷战序幕;②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开始;③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在经济上逐步控制西欧各国;④1949年,成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进一步控制西欧,对抗苏联;⑤1955年,苏联针对性地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格局。
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
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了。
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对20世纪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20世纪世界格局的第一次重大变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力量削弱,但仍企图支配世界;美国和日本崛起,也要分享世界霸权。
因此,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建立:①时间:1919年1月-1922年;②构成:凡尔赛体系由凡尔赛和约和对奥、保、匈、土的和约构成;华盛顿体系由《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构成2、建立过程(1)凡尔赛体系的建立1919年初,巴黎和会召开,美、英、法三大国操纵了会议,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会议之外。
①列强参加会议的各自目的国别主要目的美国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会议,企图攫取战后世界的领导权英国英国希望保持海上绝对优势,维护庞大的殖民帝国,竭力主张削弱德国的海军,剥夺它的海外殖民地,要求德国支付战争赔款;为了防止法国势力过分膨胀,又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实际是“势力均衡”政策)法国法国力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重建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要求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索取尽可能多的战争赔款。
意大利意大利希望扩大领土日本日本企图使它战时从德国手中夺取的太平洋岛屿和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合法化②列强之间的矛盾冲突由于列强各自的目的不同,因此,在相关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矛盾斗争。
巴黎和会主要讨论的是欧洲和世界霸权问题,所以,矛盾斗争主要发生在英法美三国之间。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考点(1)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1小聂在学完“冷战”内容后,整理笔记如下,请你帮助他找出其中的错误A.目的:遏制共产主义B.范围: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展开C.方式:采取一切手段D.正式展开的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2.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
它存在于两个不同社会制度之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相对的和平。
这场战争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B.冷战C.朝鲜战争D.中东战争3.二战行将结束时,美国总统杜鲁门说:“世界已分为‘极权政治’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主义政策4.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
主要措施出台的先后顺序是①杜鲁门主义提出②马歇尔计划实施③北约组织建立A.②③①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②③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援助西欧复兴经济的措施是A.出台“杜鲁门主义” B.推行“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实行冷战政策6 小亮准备撰写一篇关于“冷战”的历史小论文。
以下哪些词汇应该出现在他的论文当中A.“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B.“铁幕”演说、《北大西洋公约》、朝鲜战争C.雅尔塔会议、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D.雅尔塔会议、马歇尔计划、欧共体7.某校学生拟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际关系”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文献可以参考的是A.《凡尔赛和约》B.《杜鲁门回忆录》C.《古巴导弹危机始末》D.《两极格局的终结》8,1947年3月,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要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后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相继成立,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专题世界格局的演变供稿人:犍为二中彭素蓉(此稿仅供老师参考,不足之处敬请指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16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
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以欧洲为中心,英国占主导地位,东方从属西方的格局开始形成。
2.第二阶段:特征:列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
3.第三阶段:特征:为争夺世界霸权,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加剧。
美国参战,开始插手干预欧洲事务。
日、美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冲击。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关系的中心开始由欧洲向它的两侧——美国和苏俄转移。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所有条约或协定的总称。
确立:①1919年1月,英法美等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实质是分赃会议),签订包括)在内的一系列和约,形成凡尔赛体系。
②1921年,美日对德《凡尔赛和约》(内容p44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和一系列条约,形成华盛顿体系。
区问题;签订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内容p46打破:经济危机(1929——1933)引发政治危机,德、日等国为摆脱危机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逐渐打破了凡——华体系。
崩溃:凡尔赛体系结束:二战的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华盛顿体系结束: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评价:(1)凡尔赛体系建立起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2)华盛顿体系承认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必然崩溃。
这是体系内部多种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确立了资本主义战后统治新秩序,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世界格局 变化莫测——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考点1 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直接原因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国和日本分别走上了法西斯道路经过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军袭击波兰扩大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作战 扩大 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使二战扩大化;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转折 凡尔登战役转折 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德国投降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战争结束 性质 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影响 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战争 启示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是能够团结起来,共同迎接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国与国应该加强合作,维护和平,谋求共同的发展。
考点2 世界格局的演变 阶段 格局 具体内容 一战后到二战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构成了战后帝国主义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评价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矛盾,但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两次世界大战及 战后世界格局 两次世界大战两极格局 世界格局的演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重要国际组织 多极化趋势北约与华约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轴心国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联合国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瓦解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体系瓦解两次会议对中国影响 (1)巴黎和会签订的《凡尔赛和约》,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继承。
川大《形势与政策3》22秋在线作业2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50 分)1.统筹发展和(??),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存与进步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
A.安全B.开放C.法治D.改革答案:A2.在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考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难,在守护人民健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不断展现担当作为。
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是(??)。
A.层层加码B.外防输入C.内防反弹D.动态清零答案:A3.“世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世外桃源,一国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的动荡之上,他国的威胁也可能成为本国的挑战。
”“邻居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篱笆,而应该去帮一把。
”以上说法体现的理念是(??)。
A.以双边主义的方式实现共同安全B.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C.深化国家间多领域合作的全面战略协作关系D.坚持国家利益是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答案:B4.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A.客观要求B.主要方法C.内在要求D.根本途径答案:C5.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主要目标是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A.结构变革B.由大变强C.效益提升D.规模拓展答案:D6.要以()和统一大市场为支撑,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更好联通。
A.扩大内需B.国内大循环C.供给侧结构性改革D.国际大循环答案:B7.在能源市场方面,在有效保障( )的前提下,结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全国能源市场建设。
A.能源安全供应B.能源安全C.能源输出D.能源生态安全答案:A8.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完善垄断行为认定法律规则,健全经营者( )反垄断审查制度。
A.分类分级B.集中分类分级C.多层次统一D.集中集约答案:B9.共产党人的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百余年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英勇奋斗,经受住了一切考验,将我们党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其关键就在于他们()。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美关系1.当代世界格局的新变化不包括()。
[ 单选题:10 分]A 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加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B 世界经济重心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世界加速去美元化C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物质力量推动世界格局重构D 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您的答案:D 回答正确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国霸权崛起的因素的是()。
[ 单选题:10 分]A 优越的地缘安全环境B 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C 充当“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D 抓住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您的答案:D 回答正确3.下列选项中,关于近代世界经济重心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世界加速去美元化的表现,说法错误的是()。
[ 单选题:10 分]A 英国“脱欧”、美国“脱群”“脱钩”B 美逐渐失去世界体系的绝对主导权C 美国虽然仍然拥有IMF的一票否决权,但其他国家特别提款权在增加D “一带一路”对美国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无任何影响您的答案:A 回答错误4.下列选项中,关于美盛极而衰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
[ 单选题:10 分]A 穷兵黩武,连年征战B 金融垄断资本的尖锐化C 制造业大国地位易主D 军力优势实际效用与战争收益率上升您的答案:D 回答正确5.美国被我国打败的战争是()。
[ 单选题:10 分]A 朝鲜战争B 美墨战争C 美西战D 南北战争您的答案:A 回答正确6.美国霸权的兴衰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其历程依次为()。
[ 单选题:10 分]A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后冷战时期B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时期→美苏冷战C 后冷战时期→美苏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D 美苏冷战→后冷战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您的答案:A 回答正确7.当代世界新格局变化中,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趋势不可逆转的因素有()。
[ 多选题:10分]A 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全球流动B 资源全球配置,市场全球一体,利益相互依存度增加C 全球价值链日益紧密您的答案:ABC 回答正确8.当前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新的百年未有的格局性大发展、大变化、大兴替,其总的态势是()。
中考历史压轴题全揭秘之预测题专题10 世界格局的演变一、选择题1.1922年2月的华盛顿,美国国务卿休斯难掩得意之色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休斯所说条约签署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答案】B【解析】【详解】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门户开放”,根据所学可知,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
ACD三项时间不符,排除。
故选B。
2.下列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相同点的表述,有误的是A.都由美英意三国操纵B.都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C.都体现大国强权政治D.都暂时协调了列强之间的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解决美、日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年,美、英、日、中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
1919年1月到6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这就是巴黎和会。
参加会议的有27个国家。
会议被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的总统威尔逊操纵。
选项A表述有误,符合题意。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都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都体现大国强权政治,都暂时协调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故BCD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故选A。
3.下面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新秩序的示意图,图中的空白处应是A.《开罗宣言》B.《色佛尔条约》C.《华沙条约》D.《九国公约》【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萄牙、中国九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核心是肯定美国提出的在华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并赋予它以国际协定的性质,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重新回到列强集体宰割的局面上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形成。
第七单元世界格局的新变化(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
A.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两大主题
B.核威胁消失,各大国更注重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C.美、欧、日三足鼎立形势更加明显,矛盾突出
D.社会主义力量严重受挫,力量对比有利于西方
2.促使东欧产生剧变的因素是
①市场经济的发展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②排斥市场经济,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③经济发展中的“滞胀”现象④外债负担沉重,货币贬值,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表明
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③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经验④社会主义国家要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4.苏联解体时的苏共总书记是
A.戈尔巴乔夫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叶利钦
5.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和波黑冲突的发生主要原因是
A.东欧的剧变
B.苏联的解体
C.世界格局的变化
D.南斯拉夫联邦的解体
6.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是
①东西方两大集团军事对峙的局面仍在继续②世界多极化在不断发展③旧的世界格局已终结,新的世界格局随之形成④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此起彼伏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7.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同20世纪前两次国际格局的变化不同的是
①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②不是通过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实现的
③新的世界格局的确立,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④新旧世界格局的交替,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了一个整体是在
A.一战后
B.“七十七国集团”建立后
C.亚洲经济发展后
D.二战后
9.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是
A.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融入国际经济之中
B.跨国公司的发展
C.美国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援助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逐步建立
10.对经济全球化叙述正确的是
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②经济全球化只有利于发达国家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④为世界经济的不断增长带来新的活力与机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每空2分,共24分)
11.从____________年下半年开始,____________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出现政治危机,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国家改名。
12.1991年____________发生内战,国家解体,分成了五个国家。
13.1990年10月,柏林墙拆除,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合并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4.____________年底苏联解体。
15.新旧世界格局的变化,导致了原来掩盖着的许多矛盾和冲突的激化,特别是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此起彼伏,20世纪90年代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加剧了世界的动荡和不安。
16.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三、综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列举题(共16分)
17.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以及标志。
(6分)
18.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后,至今仍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10分)
四、材料分析(共18分)
19.材料1 1972年日本四日市发生哮喘事件,硫酸烟雾致使哮喘病者多达800多人,死亡10多人。
1986年4月26日,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严重的核污染使10年中死亡人数已达8000余人。
1948年10月,美国发生多诺拉烟雾事件,有害气体使该镇43%的居民患病。
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使5000多人死亡,17000人终身残废。
1952年2月5~8日,伦敦市发生烟雾事件。
20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
材料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各种联系也日益紧密,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也越来越多。
例如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控制人口增长,开发和利用空间、海洋等问题,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
”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的主要是____________问题。
(2分)
(2)“共同问题”的增多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2分)
(3)针对这些问题,各国专家学者认为有效途径是____________。
(2分)
20.材料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长期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控制世界。
80年代东欧发生剧变以后,1991年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同年底苏联解体。
美苏两大集团军事对峙的局面结束。
以东西方“冷战”为特征的旧的世界格局不复存在。
材料2 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
……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
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请回答:
(1)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针对苏联提出了什么政策?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分)
(2)导致旧格局不复存在的标志是什么?(2分)
(3)两大军事集团指的是什么?(2分)
(4)在新旧格局交替过程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世界人民当前面临着怎样的重大任务?(4分)
五、简述题(共22分)
21.20世纪90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终结,朝着多极化发展,新形势下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在新旧格局交替之际,中国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关键是什么?(12分)
22.想一想,应如何分析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和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的轰炸?(10分)
附参考答案
一、1.A 2.C 3.B 4.A 5.C 6.A 7.B 8.D 9.B 10.C
二、11.1989 东欧
12.南斯拉夫
13.联邦德国民主德国
14.1991
15.地区冲突民族冲突海湾战争波黑冲突
16.和平发展
三、17.1947年,杜鲁门推行“冷战”政策;1991年,苏联解体。
18.中国、古巴、越南、蒙古、朝鲜。
四、19.(1)环境污染
(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可持续发展
20.(1)“冷战”政策。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2)苏联解体。
(3)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
(4)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五、21.(1)主要任务是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行为。
(2)机遇是: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局势缓和,中国的国际环境改善;在多极格局中,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面临的挑战: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各国经济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制约;少数国家推行强权政治,企图迫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
(3)中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关键是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22.一是它们发生的背景都由于世界格局的变化;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的“冷战”结束。
旧的两极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程中。
二是它们都是由于世界格局变化而导致的新的不稳定因素。
两极格局下长期被掩盖的各种矛盾突出起来,形成新的危机,甚至战争。
这反映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它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和发展。
作为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这两个事件中都起了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