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分析(课堂PPT)
- 格式:ppt
- 大小:755.00 KB
- 文档页数:16
调节变量(Moderator) vs 中介变量(Mediator)1、调节变量的定义变量Y与变量X 的关系受到第三个变量M 的影响,就称M为调节变量。
调节变量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在做调节效应分析时,通常要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做中心化变换。
简要模型:Y = aX + bM + cXM + e 。
Y与X 的关系由回归系数a + cM 来刻画,它是M 的线性函数, c衡量了调节效应(moderating effect)的大小。
如果c显著,说明M 的调节效应显著。
2、调节效应的分析方法显变量的调节效应分析方法:分为四种情况讨论。
当自变量是类别变量,调节变量也是类别变量时,用两因素交互效应的方差分析,交互效应即调节效应;调节变量是连续变量时,自变量使用伪变量,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中心化,做Y=aX+bM+cXM+e 的层次回归分析:1、做Y对X和M的回归,得测定系数R12。
2、做Y对X、M和XM的回归得R22,若R22显著高于R12,则调节效应显著。
或者,作XM的回归系数检验,若显著,则调节效应显著;当自变量是连续变量时,调节变量是类别变量,分组回归:按M的取值分组,做Y对X的回归。
若回归系数的差异显著,则调节效应显著,调节变量是连续变量时,同上做Y=aX +bM +cXM +e的层次回归分析。
潜变量的调节效应分析方法:分两种情形:一是调节变量是类别变量,自变量是潜变量;二是调节变量和自变量都是潜变量。
当调节变量是类别变量时,做分组结构方程分析。
做法是,先将两组的结构方程回归系数限制为相等,得到一个χ2值和相应的自由度。
然后去掉这个限制,重新估计模型,又得到一个χ2值和相应的自由度。
前面的χ2减去后面的χ2得到一个新的χ2,其自由度就是两个模型的自由度之差。
如果χ2检验结果是统计显著的,则调节效应显著;当调节变量和自变量都是潜变量时,有许多不同的分析方法,最方便的是Marsh,Wen和Hau 提出的无约束的模型。
调节效应的分析自变量和调节变量都是分类变量:方差分析考察交互效应(调节效应)自变量(A)和调节变量(M)都是连续变量:对两个变量先做中心化处理(centering);变量–变量的平均数CA CM求中心化处理之后的两个变量的乘积(交互效应项或调节效应项CAM)层级回归分析调节效应或交互效应第一层CA CM第二层CAM R2 改变量是否显著或者CAM是否显著?3. 自变量是连续变量,调节变量是分类变量(分组回归–SEM )自变量是分类变量,调节变量是连续变量先将自变量(4个水平)转化成虚拟变量(K-1个虚拟变量)A1 A2 A3 调节变量中心化处理(CM)求中心化处理之后的调节变量与虚拟变量的乘积CM* A1 CM* A2 CM* A3 层级回归分析调节效应第一层A1 A2 A3 CM第二层CM* A1 CM * A2 CM* A3R2 改变量是否显著中介效应分析自变量:agreeableness 因变量:helping中介变量(mediator):sympathy中介效应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有没有通过某个中间的变量实现。
如果a b都显著,那么有中介效应。
如果c’显著,那么是部分中介效应,如果c’不显著,则是完全中介效应。
(ab都是标准化回归系数)如果a b 都不显著,那么无中介效应。
如果a b有一个显著,那么需要做进一步检验(H0: ab=0)。
Sobel Testz = a*b / √(a*a*sb*sb+b*b*sa*sa)(ab都是标准化回归系数,sa sb 指的是回归系数的标准误)第一步:自变量对因变量有显著效应c = 0.23 (p<0.01)第二步:分析a 和 b 的显著性a的显著性自变量对中介变量的影响a = 0.20 (p=0.01) sa =0.015b的显著性中介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自变量和中介变量)b = 0.281 (p<0.01) sb = 0.013c’的显著性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直接影响c’= 0.174 (p<0.01)第三步:a 和b 都是显著的,所以M 有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