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检验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3
中介效应调节效应检验方法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两种效应检验方法。
中介效应指的是一个变量(中介变量)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传递作用,调节效应则是指一个变量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的影响程度。
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主要有两种:路径分析和Bootstrap法。
路径分析方法是通过建立一个结构方程模型来探究自变量、中介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首先,确定自变量、中介变量和因变量,并设定其测量指标。
然后,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将自变量、中介变量和因变量的测量指标与其潜变量建立关系。
接着,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确定中介效应的存在与否。
Bootstrap法是通过重新采样方法来估计中介效应的置信区间。
具体步骤为:首先,收集原始数据,并将原始数据进行多次重复抽样产生多个样本。
然后,计算每个样本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到多个中介效应。
接着,基于这些中介效应计算置信区间,确定中介效应的显著性。
调节效应检验方法主要有两种:多元回归分析和可视化检验。
多元回归分析是通过建立一个回归模型来探究调节变量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的影响。
首先,确定自变量、因变量和调节变量,并设定其测量指标。
然后,构建回归模型,将自变量、因变量和调节变量的测量指标作为解释变量。
接着,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确定调节效应的存在与否。
可视化检验是通过绘制散点图或拟合曲线图来观察调节变量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的影响。
首先,确定自变量、因变量和调节变量,并设定其测量指标。
然后,将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散点图绘制,观察调节变量的变化对关系的影响。
接着,绘制调节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拟合曲线,进一步观察调节效应的存在与否。
总之,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分别通过路径分析和Bootstrap 法、多元回归分析和可视化检验来探究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合理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分析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和条件。
名目一、明确概念 (1)二、讨论步骤 (3)(1)中介效应 (3)第1步:确认数据,确保正确分析。
(3)第2步:中介作用检验 (3)(2)调整效应 (7)第1步:识别X和M的数据类别,选择合适的讨论方法。
(7)第2步:调整作用检验 (8)第3步:SPSAU进彳盼析 (9)在当前学术讨论中,会常常遇到中介作用和调整作用,但许多小伙伴还搞不清晰什么是中介效应、什么是调整效应?以及如何区分两者?闲谈少叙下面就来为各位讲解一下。
一、明确概念中介效应或者调整效应并非分析方法,而是一种关系的描述,讨论人员需要结合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对两种关系进行分析。
中介效应中介作用是讨论X 对Y 的影响时,是否会先通过中介变量M ,再去影响Y ;即是否有X->M->Y 这样的关系,假如存在此种关系,则说明具有中介效应。
比如工作满足度(X )会影响到创新氛围(M ),再影响最终工作绩效(Y ),此时创新氛围就成为了这一因果 链当中的中介变量。
X, Y调整作用调整作用是讨论x 对Y 的影响时,是否会受到调整变量z 的干扰;比如开车速度(x ) 会对车祸可能性(γ)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关系受到是否喝酒(z )的干扰,即喝酒时的 影响幅度,与不喝酒时的影响幅度是否有着明显的不一样。
二、讨论步骤(1)中介效应中介作用的分析较为简单,共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1步:确认数据,确保正确分析。
中介作用在进行详细讨论时需要对应使用讨论方法(分层回归)去实现;中介作用分析时,Y肯定是定量数据。
X也是定量数据,中介变量M也是定量数据。
资料来源:SPSSAU关心手册-中介作用第2步:中介作用检验检验中介效应是否存在,其实就是检验X到M , M到Y的路径是否同时具有有显著性意义。
中介效应检验模型说明模型1:Y=cX+e l模型2:Y=cX+hMΛ-e2资料来源:SPSSAU关心手册-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共分为3个模型。
针对上图,需要说明如下:模型1 :自变量X和因变量(Y )的回归分析模型2 :自变量X ,中介变量(M)和因变量(Y )的回归分析模型3:自变量X和中介变量(M)的回归分析模型1和模型2的区分在于,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了中介变量(M),因而模型1到模型2这两个模型应当使用分层回归分桐第一层放入X其次层放入M \在理解了中介分析的原理之后,接着根据中介作用分析的步骤进行,如下图:最终第5步进行中介作用检验。
多重调节效应和中介与调节整合模型检验实验原理
多重调节效应(multiple moderation effects)是指在某个因果关系中,存在多个调节变量同时对因果关系产生影响的现象。
中介与调节整合模型(mediation-moderation integration model)是指在研究中同时考虑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模型。
在实验研究中,检验多重调节效应和中介与调节整合模型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1. 确定变量和关系:明确要研究的因变量、自变量、可能的中介变量和可能的调节变量。
2. 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相关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可以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如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
3. 检验调节效应:通过回归分析或结构方程模型,探索调节变量对于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关系的影响。
可以计算调节变量的交叉乘积项,并加入回归模型中进行检验。
4. 检验中介效应:使用回归分析或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中介变量在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中介作用。
可以使用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如Sobel检验、Bootstrap法等。
5. 检验整合模型:将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整合到一个模型中,测试模型的拟合程度和各个路径的显著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中,需要严格按照伦理规范进行研究,保护参与者的隐私和权益。
同时,应注意样本的选择和实验设计的合理性,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泛化性。
以上是对多重调节效应和中介与调节整合模型检验实验原理的简要介绍,具体的研究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还需根据具体研究问题和数据进行进一步选择和操作。
如何检验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是实验心理学中常用于探究变量关系的统计方法。
中介效应指的是一个变量介导了另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通过介入变量的存在,从而改变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调节效应是指一个变量对另外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强度和方向产生影响的能力。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方法来检验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1.假设检验:对于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检验,需要进行一些假设检验,以确定是否存在这些效应。
通常使用回归分析或者结构方程模型(SEM)来进行假设检验。
在回归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输入变量(IV)和输出变量(DV)的关系的显著性来判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
在结构方程模型中,我们可以通过路径分析来评估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存在。
在进行假设检验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并且考虑到控制其他可能的共变量。
2. 重采样方法:当样本量较小或者样本分布偏斜时,我们可以使用重采样方法,如自助法 (bootstrapping) 来检验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显著性。
通过对样本进行重复抽样,可以生成样本分布的置信区间,并计算置信区间之间的重叠程度来评估效应的显著性。
重采样方法可以提供对于样本分布的更稳健的估计。
3. Sobel检验:Sobel检验是一种常用的检验方法,用于判断中介效应的显著性。
它通过计算中介效应路径系数的标准误差来评估中介效应的显著性。
具体而言,Sobel检验计算了中介效应路径系数的标准误差与直接路径系数的标准误差之间的比例值。
如果该比例值超过一些预设的阈值,那么我们可以判断中介效应是显著的。
4. Baron-Kenny方法:Baron-Kenny方法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检验中介效应的方法。
它基于回归分析,通过将输入变量(IV)和输出变量(DV)的关系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计算间接效应的显著性来判断中介效应的存在。
具体而言,我们首先需要构建一个回归模型,将中介变量包括在内,并计算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系数的显著性。
调节效应的分析自变量和调节变量都是分类变量:方差分析考察交互效应(调节效应)自变量(A)和调节变量(M)都是连续变量:对两个变量先做中心化处理(centering);变量–变量的平均数CA CM求中心化处理之后的两个变量的乘积(交互效应项或调节效应项CAM)层级回归分析调节效应或交互效应第一层CA CM第二层CAM R2 改变量是否显著或者CAM是否显著?3. 自变量是连续变量,调节变量是分类变量(分组回归–SEM )自变量是分类变量,调节变量是连续变量先将自变量(4个水平)转化成虚拟变量(K-1个虚拟变量)A1 A2 A3 调节变量中心化处理(CM)求中心化处理之后的调节变量与虚拟变量的乘积CM* A1 CM* A2 CM* A3 层级回归分析调节效应第一层A1 A2 A3 CM第二层CM* A1 CM * A2 CM* A3R2 改变量是否显著中介效应分析自变量:agreeableness 因变量:helping中介变量(mediator):sympathy中介效应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有没有通过某个中间的变量实现。
如果a b都显著,那么有中介效应。
如果c’显著,那么是部分中介效应,如果c’不显著,则是完全中介效应。
(ab都是标准化回归系数)如果a b 都不显著,那么无中介效应。
如果a b有一个显著,那么需要做进一步检验(H0: ab=0)。
Sobel Testz = a*b / √(a*a*sb*sb+b*b*sa*sa)(ab都是标准化回归系数,sa sb 指的是回归系数的标准误)第一步:自变量对因变量有显著效应c = 0.23 (p<0.01)第二步:分析a 和 b 的显著性a的显著性自变量对中介变量的影响a = 0.20 (p=0.01) sa =0.015b的显著性中介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自变量和中介变量)b = 0.281 (p<0.01) sb = 0.013c’的显著性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直接影响c’= 0.174 (p<0.01)第三步:a 和b 都是显著的,所以M 有中介效应。
一、概念中介效应或者调节效应并非分析方法,而是一种关系的描述,研究人员需要结合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对两种关系进行分析。
中介效应中介作用是研究X对Y的影响时,是否会先通过中介变量M,再去影响Y;即是否有X->M->Y 这样的关系,如果存在此种关系,则说明具有中介效应。
比如工作满意度(X)会影响到创新氛围(M),再影响最终工作绩效(Y),此时创新氛围就成为了这一因果链当中的中介变量。
调节作用调节作用是研究X对Y的影响时,是否会受到调节变量Z的干扰;比如开车速度(X)会对车祸可能性(Y)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关系受到是否喝酒(Z)的干扰,即喝酒时的影响幅度,与不喝酒时的影响幅度是否有着明显的不一样。
二、研究步骤(1)中介效应中介作用的分析较为复杂,共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1步:确认数据,确保正确分析。
中介作用在进行具体研究时需要对应使用研究方法(分层回归)去实现;中介作用分析时,Y一定是定量数据。
X也是定量数据,中介变量M也是定量数据。
第2步:中介作用检验检验中介效应是否存在,其实就是检验X到M,M到Y的路径是否同时具有有显著性意义。
中介作用共分为3个模型。
针对上图,需要说明如下:●模型1:自变量X和因变量(Y)的回归分析●模型2:自变量X,中介变量(M)和因变量(Y)的回归分析●模型3:自变量X和中介变量(M)的回归分析●模型1和模型2的区别在于,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了中介变量(M),因而模型1到模型2这两个模型应该使用分层回归分析(第一层放入X,第二层放入M)。
在理解了中介分析的原理之后,接着按照中介作用分析的步骤进行,如下图:第1步是数据标准化处理(对X,M,Y需要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有时也使用中心化处理)(SPSSAU用户使用“生成变量”功能)第2步和第3步是进行分层回归完成(分层1放入X,分层2放入M)第4步单独进行模型3,即X对M的影响(使用回归分析或分层回归均可,分层回归只有分层1时事实上就是回归分析)最后第5步进行中介作用检验。
中介效应的检验步骤与方法一、中介效应的概念中介效应是指在两个变量之间存在一个中介变量,该中介变量通过解释独立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中介效应研究的是独立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否通过中介变量来实现。
中介变量是独立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一个中间步骤,起到传导效应的作用。
二、中介效应的检验步骤中介效应的检验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独立变量、中介变量和因变量:首先需要明确研究中的独立变量、中介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
独立变量是研究者感兴趣的变量,中介变量是独立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中间步骤,因变量是研究的结果。
2. 进行总效应分析:在检验中介效应之前,需要先分析独立变量对因变量的总效应。
这可以通过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来进行。
3. 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在确认了独立变量对因变量具有一定影响之后,需要进一步分析中介变量的影响。
这可以通过路径分析、结构方程模型、Bootstrap法等方法来进行。
4. 检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在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后,需要检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
常用的方法有Sobel检验、Bootstrap法等。
5. 进行附加分析:在检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之后,还可以进行一些附加的分析,如中介效应的大小、方向等。
三、常用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1. Sobel检验:Sobel检验是一种常用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通过计算中介效应的标准差来判断中介效应的显著性。
该方法基于正态分布的假设,适用于样本量较大的情况。
2. Bootstrap法:Bootstrap法是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适用于样本量较小的情况。
该方法通过对原始样本的重抽样,得到多个重抽样样本,然后计算中介效应的分布,从而判断中介效应的显著性。
3. 结构方程模型: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多变量分析方法,可以同时估计变量之间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通过构建适当的模型,可以直接估计中介效应的大小和显著性。
4. 偏差修正方法:偏差修正方法是一种用于纠正因果推断中潜在偏差的方法。
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SPSS检验为将不同的变量的数据的尺度统一化,将所有数据进行中心化处理,即将原始数据减去平均数。
SPPS步骤:打开数据,在菜单中执行:analyse--descriptive statistics--descriptives。
一.SPSS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检验步骤:第一步:检验自变量X(EP1)与因变量Y(SI1)的关系,即方程y=cx+e1中的c是否显著,检验结果如下表:由上表可知,方程y=cx+e的回归效应显著,系数c值.342显著性为p<.000,可以进行方程m=ax+e和方程y=c’x+bm+e的显著性检验;第二步:分别检验a和b的显著性,如果都显著,则急需检验部分中介效应和完全中介效应;如果都不显著,则停止检验;如果a或b其中只有一个较显著,则进行sobel检验(边缘检验)。
首先,检验中介变量M(OC1)与自变量X(EP1)的关系,即方程M=ax+e2中的c是否显著,检验结果如下表:由上面两个表格结果分析可知,方程m=ax+e中,a值0.112显著性p>.000,不显著,继续检验b的显著性。
第三步:检验中介变量M(OC1)、自变量X(EP1)和因变量Y(SI1)的关系,即方程y=c’x+bm+e3中的c是否显著,检验结果如下表:由上面两个表的结果分析可知,方程y=c’x+bm+e中,b值为0.146显著性为p>.000,所以b不显著。
因此综合两个方程m=ax+e和y=c’x+bm+e的检验结果,a和b都不显著,停止检验。
所以,由我们的数据,分析得出调节效应不存在。
二.SPSS回归分析调节效应检验步骤:首先,构建两个回归方程,Y(SI1)是因变量,x(EP1)是自变量,M (OC1)是调节变量,MX(spss计算得出:转换→计算变量,命名JFX)是调节变量和自变量的交互项,系数是a b c c'。
我们可以检验两个方程的R方改变量,如果该变量显著,说明调节作用显著,也可以直接检验c'的显著性,如果显著也可以说明调节作用。
中介效应调节效应检验方法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是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经常关注的话题。
中介效应是指介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中介变量对二者间关系的解释作用,而调节效应则是指其中一变量对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范围、强度或方向进行调节的作用。
在进行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检验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相关分析,以明确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关联关系。
若存在相关关系,则可以进一步考察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
中介效应检验的方法有几种常用的统计方法,下面将介绍其中较为常见的几种方法。
1. Sobel检验:Sobel检验是最早也是最常用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之一、该方法基于回归分析中的路径系数的标准差,判断中介变量对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显著影响程度。
Sobel检验需要计算两个量:(1)自变量对中介变量的回归系数(a路径系数);(2)中介变量对因变量的回归系数(b路径系数)。
然后根据路径系数和标准差之间的关系,计算Sobel值并进行显著性检验。
2.Bootstrap法:Bootstrapping是一种通过重复采样来估计统计量分布的方法。
在中介效应检验中,可以使用Bootstrap法来估计中介效应的置信区间。
通过多次重复抽取样本,得到多个中介效应的估计值,然后计算这些估计值的标准差,从而得到中介效应的置信区间。
若置信区间不包含零,则表明中介效应是显著的。
3.结构方程模型(SEM):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适用于多个指标之间关系的分析方法。
对于中介效应的检验来说,可以使用SEM来同时估计自变量对中介变量的影响、中介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以及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总效应。
若在SEM中发现自变量对应的路径系数显著,中介变量对应的路径系数也显著,并且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总路径系数显著且减小,可以说明中介效应的存在。
除了中介效应的检验,调节效应的检验也有常用的方法。
1.分层回归分析:分层回归分析用于检验一种变量在另一种变量对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不同区间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全面地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流程一、理论模型构建阶段。
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自变量、因变量和中介变量以及可能的调节变量。
实验三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检验
一、实验性质
上机实验(计算机、spss软件)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1、理解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的理论涵义;
2、使学生熟练掌握应用SPSS针对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进行统计检验,熟悉操作步骤,并能够对统计分析的结果进行解释。
三、实验原理
(一)调节效应
1、调节变量(moderator)的定义
变量Y与变量X 的关系受到第三个变量M 的影响,就称M为调节变量。
这种有调节变量的模型一般地可以用图1 示意。
调节变量可以是定性的(如性别、种族、学校类型等) ,也可以是定量的(如年龄、受教育年限、刺激次数等) ,它影响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向(正或负)和强弱。
在做调节效应分析时,通常要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做中心化变换。
简要模型:Y = aX + bM + cXM + e 。
Y与X 的关系由回归系数a + cM 来刻画,它是M 的线性函数, c衡量了调节效应(moderating effect)的大小。
如果c显著,说明M 的调节效应显著。
2、调节效应的分析方法
显变量的调节效应分析方法,分为四种情况讨论:
(1)当自变量是类别变量,调节变量也是类别变量时,用两因素交互效应的方差分析,交互效应即调节效应;
(2)调节变量是连续变量时,自变量是连续变量时,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中心化,做
Y=aX+bM+cXM+e 的层次回归分析:1、做Y对X和M的回归,得测定系数R12。
2、做Y对X、M和XM的回归得R22,若R22显著高于R12,则调节效应显著。
或者,作XM的回归系数检验,若显著,则调节效应显著;
(3)当自变量是连续变量时,调节变量是类别变量,分组回归:按 M的取值分组,做 Y 对 X的回归。
若回归系数的差异显著,则调节效应显著,调节变量是连续变量时,同上做Y=aX +bM +cXM +e的层次回归分析。
(4)潜变量的调节效应分析方法:分两种情形:一是调节变量是类别变量,自变量是潜变量;二是调节变量和自变量都是潜变量。
当调节变量是类别变量时,做分组结构方程分析。
做法是,先将两组的结构方程回归系数限制为相等,得到一个χ2值和相应的自由度。
然后去掉这个限制,重新估计模型,又得到一个χ2值和相应的自由度。
前面的χ2减去后面的χ2得到一个新的χ2,其自由度就是两个模型的自由度之差。
如果χ2检验结果是统计显著的,则调节效应显著;当调节变量和自变量都是潜变量时,有许多不同的分析方法,最方便的是Marsh,Wen和Hau提出的无约束的模型。
(二)中介效应
1、中介变量(mediator)的定义
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如果X通过影响变量M来影响Y,则称M为中介变量。
Y=cX+e1, M=aX+ e2 , Y= c′X+bM+e3。
其中,c是X对Y的总效应,ab是经过中介变量M的中介效应,c′是直接效应。
当只有一个中介变量时,效应之间有c=c′+ab,中介效应的大小用c-c′=ab 来衡量。
2、中介效应分析方法
中介效应是间接效应,无论变量是否涉及潜变量,都可以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介效应。
步骤为:第一步检验系统c,如果c不显著,Y与X相关不显著,停止中介效应分析,如果显著进行第二步;第二步一次检验a,b,如果都显著,那么检验c′,c′显著中介效应显著,c′不显著则完全中介效应显著;如果a,b至少有一个不显著,做Sobel检验,显著则中介效应显著,不显著则中介效应不显著。
Sobel检验的统计量是z=^a^b/sab ,中 ^a, ^b 分别是 a, b的估计, sab=^a2sb2 +b2sa2, sa,sb分别是 ^a, ^b的标准误。
(三)调节变量与中介变量的比较
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的SPSS操作方法
处理数据的方法
第一:做描述性统计,包括MSD 和内部一致性信a(用分析里的scale里的realibility analsys)
第二:将所有变量做相关,包括统计学变量和假设的X,Y,M
第三:做回归分析。
(在回归中选线性回归linear)
要先将自变量和M中心化,即减去各自的平均数
1、现将M(调节变量或者中介变量)、Y因变量,以及与自变量、因变量、M调节变量其中任何一个变量相关的人口学变量输入indpendent
2、再按next 将X自变量输入(中介变量到此为止)
3、要做调节变量分析,还要将X与M的乘机在next里输入作进一步回归。
分析结果中的Beta就是Y=cX+bM+e的系数,B下的constant是常数。
检验主要看F是否显著
五、实验操作
1、调节效应检验
Employee 问卷,该数据库搜集了474位员工的人事与薪酬数据,重要变量包括性别(为字符变量,需要虚拟化为0,1的数值变量、受教育年限、在该公司的年薪、先前的工作年限、是否为少数民族、起薪与目前薪资。
本范例以目前薪资为因变量,教育程度与起薪为解释变量,研究者假设起薪对目前薪酬的影响时候,请以教育程度为调节变量来检验调节效应。
如果研究教育程度对目前薪资的影响时,以性别为调节变量呢?
2、中介效应检验
H1:教育程度X会影响目前薪资Y
H2:教育程度X会影响起薪Z
H3:起薪Z会影响目前薪资Y
H4:起薪Z为教育程度X对目前薪资Y的影响的中介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