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技能迁移在体育教育训练中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简述运动技能迁移的意义。
运动技能迁移在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快地掌握新技能。
当运动员已经掌握了一种技能或运动模式时,学习新技能时可以利用这种已经建立的基础。
例如,一名已经熟练掌握羽毛球的运动员在学习高尔夫时,可能更容易理解如何控制力量和角度。
其次,技能迁移也有助于提高训练效率。
如果一种技能的训练能够促进其他相关技能的提高,那么训练的效果将更加显著。
例如,游泳运动员在学习潜水技能时,如果他们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水性,那么他们可以更快地掌握潜水技巧,从而提高训练效率。
此外,技能迁移还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
当运动员看到自己在一种技能上的进步能够转化为其他技能的学习成果时,他们将更加相信自己有能力掌握任何技能。
这种自信心可以增强运动员的决心和毅力,帮助他们克服挑战和困难。
另外,从教育的角度看,技能迁移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授一种技能来促进其他技能的掌握。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动技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技能迁移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不同运动之间的共同点,增强他们的体育知识体系。
最后,从生理学角度来看,技能迁移有助于大脑的神经可塑性。
学习新技能可以促进大脑神经网络的连接和重塑,从而改善大脑的功能和结构。
这种神经可塑性的提高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协调性和灵活性等运动能力。
总之,运动技能迁移在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快地掌握新技能、提高训练效率、增强自信心、促进教育发展、增强大脑功能等。
因此,在体育训练和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技能迁移的原理和方法,提高运动员和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和学习效果。
同时,为了更好地利用技能迁移的优势,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不同运动技能之间的联系和转化机制,为未来的体育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体育教育学运动技能迁移规律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文/陈磊坡摘要:迁移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是影响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是由知识、技术的掌握过渡到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
在田径教学中,无论是知识的学习、技术的传授,还是技能与态度的形成,无一不受迁移规律的影响和支配。
故而有人提出:“为迁移而教学。
”为了更好地利用迁移规律,提高田径教学质量,本文对运动技能迁移规律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展开探讨,以供体育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运动技能迁移规律;田径教学;应用技能的迁移就是在训练运动中,已经掌握的某种动作对学习其他动作可能产生促进和干扰。
它由正迁移和负迁移组成。
已经掌握的动作对学习其他动作产生促进作用的迁移就是正迁移,相反起到阻碍作用的就是负迁移。
在田径教学中,正视技能的迁移作用,挖掘迁移规律,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有效的为教学内容所用,扩大正迁移的作用,减少负迁移的干扰。
根据技能的形成规律以及迁移的科学理论,运用在田径教学当中,使学生更加牢固且更加灵活地掌握所学运动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田径技术教学中形成迁移所满足的条件(一)不同的田径项目,有着共同的运动原理,易产生迁移田径运动项目分为四大类,每一类项目中虽然有不同的运动单项,但是单项和单项之间形式上相近,他们都可以用同样的运动技术原理来解释。
比如在田径运动当中跑的项目,基本技术动作等摆配合,在跳跃项目当中,跳远起跳技术动作也同样要求蹬摆配合。
再者,跳跃类项目,跳远的运动轨迹,为一条抛物线,投掷类项目,投掷出去的物体运动轨迹也呈抛物线。
为了获得最佳的运动成绩,在跳远当中要选择适应正确的起跳角度,这就与投掷类项目当初的出手角度,不谋而合。
(二)田径项目之间存在相同要素时,易产生迁移世界上著名的心理学家,桑代克就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学习情境与迁移有共同要素时候,容易发生迁移。
换句话说,就是一种学习与另一种学习能否发生迁移,就看这两种学习有无共同交集即同样的学习情境。
运动技能迁移理论在足球教学中的运用作者:陶芳芳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08期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学科相互渗透,迁移理论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样也日益成为体育界研究的重点课题。
本文重点分析了影响足球运动技能的因素,就有关运动技能在足球教学中的迁移进行分析并希望有助于足球教学。
关键词运动技能迁移足球教学运用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1运动技能迁移理论的概念任何技能都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各种技能的练习进程都服从于某些共同的规律,其中,由于不同技能之间既存在共同的因素,也有不同的因素,一种技能就可能对另一种技能产生影响,从而发生技能的迁移。
根据是已掌握技能对新形成技能的影响,还是后继技能对原来所掌握技能的影响,迁移有顺向和逆向之分。
根据技能之间相互影响起的是促进还是干扰作用,迁移根据其方向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必须指出,负迁移一般都是暂时的,经过练习和训练比较容易克服。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在避免和消除负迁移的同时,充分利用迁移规律,努力促进正迁移的实现,以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足球技能。
2足球技能形成的规律学习与掌握足球运动技术是一个复杂的技能形成过程。
有以下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2.1初步学习阶段即就是条件反射学说所讲的泛化阶段学习者通过自己固有的知识结构建立自己的学习结构,进行初步学习阶段。
在这个初步学习阶段当中,动作的错误较多、不精确,这是由于神经中枢相互诱导扩散的结果。
因此在教学时要求学生要了解基本的动作概念,在条件相对固定、速度较慢的情况下练习,以便掌握动作方法。
掌握规范、正确的足球技术动作是足球技术形成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环节,是足球技术形成的第一步。
2.2改进提高阶段随着练习的加深,足球技能的学习进入分化阶段动作的肌肉运动在大脑皮质相应的中枢之间建立的联系相对得到巩固,神经中枢之间的相互诱导由扩散转为集中,使动作相对规范多余的动作减少。
体育教学训练运动技能迁移的应用摘要:学生在新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已有的经验与知识会对新知的学习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此现象被人们称之为技能迁移,充分运用积极影响,可以有效的增强教学成效,让学习者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学会新动作,让教学与训练实现最优效益。
关键词:技能迁移;迁移理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一、运动技能迁移的概念运动技能迁移是在学习运动技能期间,学生原先已掌握的技能在一定意义上也许会对新技术的形成产生影响,也就是迁移,其可进一步划分成正、负迁移,其中前者是已掌握的技术会对新技术的学习带来了积极影响。
(一)正迁移,其是自身学习获得的技能对于新技能的掌握带来了正面推动作用。
诸如,排球当中的扣球和羽毛球当中的扣杀动作,其在发力的次序和动作结构上几乎相同,均属于鞭打动作,因此,已具备羽毛球基础的学生在排球扣球动作的学习过程中会觉得更为轻松。
(二)负迁移,其是指已会的技能对于新技能的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
诸如在篮球运动中,选手可将传球停留在手里几秒之后再传出,但是在排球运动当中,传球需要借助下肢蹬地的力量,配合手臂发力,在接触到球的瞬间把其传出,如果学习者已有篮球经验,在学习排球传球过程中便很容易发生持球问题。
(三)零迁移,其是已掌握的技能对于新技能的学习没有形成丝毫影响。
二、运动技能迁移理论的研究现状何慧[1]借助比较分析法,由不同维度入手对武术套路和男子自由体操之间展开对比研究,由此得知,二者在动作结构上拥有同样的因素,诸如平衡、翻腾等。
由选手选材角度来说,二者对选手有着类似的体型要求。
由制胜因素角度来说,二者对选手的柔韧性、力量等身心素质有着基本上相同的标准,这意味着二者在教和学上可借鉴对方的动作方法,促使选手对动作学习效率更高。
唐梦巍[2]针对排球和羽毛球二者间的相似因素展开了探究,由此可知,二者在扣杀球技术、鞭打动作中运用到的肌肉群以及完成扣杀动作应当拥有的素质这三个方面基本上相同。
运动技能正迁移在体育教学中的研究作者:高慧敏来源:《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6年第04期摘要:本文运用查阅文献资料﹑对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运动技能的对比等方法对体育教学中的一些迁移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
在体育教学里,运动正迁移的使用非常重要,通过对运动技能的学习,使运动技能正迁移对运动动作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运动技能;迁移;正迁移;体育教学【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4B-0088-01在体育教学中,会出现各项运动技能相互迁移的现象。
这是很常见的,运动技能迁移不仅有正向迁移,还有负迁移和零迁移,所以也就出现了运动技能之间的迁移和干扰现象,这些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速度和完成的质量。
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准确地运用迁移的规律组织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完成动作技能的质量。
一﹑对运动技能迁移的理解迁移的意思是指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产生的影响,它影响着另一种学习的掌握情况,它存在于各种知识的学习里。
一切的学习都与迁移规律有关,体育教学也不例外。
一般来说,运动技能的迁移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正迁移,即学习的新技能受到已经掌握的运动技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学过舞蹈的学生在学广播操的时候会学得很快;学会了足球脚内侧运球,那么脚背外侧运球一学就会。
这是因为运动技能迁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正迁移。
心理学家渥德曾经做了一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练习对同一类课题的学习有着正迁移作用。
第二种是负迁移,即学习的新技能受到已经掌握的运动技能产生的消极影响或干扰。
例如,跳高和跳远项目,都属于跳跃类项目,但是因为需要克服障碍的性质不一样,所以在助跑﹑起跳﹑腾空等运动技术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这些运动技能放在一起会对新动作的形成起到阻碍的作用。
但是,体育教师要知道,负迁移对于运动技能产生的影响是暂时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练习克服。
2020年9月第5卷第9期武术研究体育教学中同群项目运动技能迁移研究—以排球与羽毛球技术为例唐梦巍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苏州215006摘要:项群训练理论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联系与区分,同群项目在项目特征、运动技术、学习及训练方法上相似。
通过文献研究法、观察法、比较分析法,以排球技术与羽毛球技术为例,探究体育教学中同群项目运动技能迁移的内在逻辑与实践,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多种运动项目技术,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提供价值借鉴。
关键词:项群运动技能迁移排球羽毛球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839(2020 )9—0151—031体育师范生运动技能迁移实践的必要性1.1运动技能迁移实践有利于提高技术学习能力为达到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多门体育实践课程,要求体育师范生学习多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
同群项目运动技能迁移实践将同属一种项群的运动项目进行组合教学,通过运动技能迁移规律良好处理各种运动项目间的联系,高效掌握多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缩短教学时长,有利于完成学业学习,进而实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1.2运动技能迁移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实践能力随着教育教学方法不断丰富,现代教学方法围绕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在探索过程中领会学习技能积累经验为目的发展多种教学手段。
这种开发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乐在其中。
将同群项目组合教学对体育教师编制教学计划、组织管理课堂等有新的要求,掌握运动技能迁移学习有益于同群项目组合教学实践,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1.3运动技能迁移实践有利于灵活转换运动思维同群项目在技术环节上有相似之处,“一球通,球球通”的思想在大多数体育师范生身体及心理上是成立的,习得排球技术的体育师范生对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及球的旋转有特别的感触,有学者称之为“球感”,利用这种“球感”进行篮球投篮、足球颠球时,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
浅谈运动技能的迁移在体育教学的作用作者:张雷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5年第09期摘要:了解运动技能的迁移及迁移种类,影响迁移的因素,以便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合理、熟练运用迁移规律,高效、高质的完成教学。
关键词:迁移规律体育教学正迁移负迁移干扰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9-0174-01迁移理论也是心理学和体育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迁移是学习和训练过程必然发生的一种现象,从而引起许多心理学家对其研究。
关于迁移机制目前较为流行的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关系理论。
①以桑代克为代表的共同要素越多,迁移就越容易产生;②以贾德为代表的概括化理论认为,只要一个人对他们经验进行了概括,就不以完成从一个情景到达另一个情景的迁移;③拾式塔心理学者则认为对情景中一切关系的顿悟是产生迁移的根本原因。
在体育教学中,迁移理论已广泛地应用,那么什么叫迁移,理论学家总结为:一种动作技能的学习对另一种动作技能学习的影响。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迁移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对运动技能迁移现象深入地研究,寻找其发生与发展规律,从而主动地控制,把握运动技能学习中迁移现象的出现。
1 迁移的种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影响,称为顺序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发生影响称为逆向迁移,两者迁移都有正负之分,一种技能对另一种技能对另一种技能促进作用为正迁移,干扰或抑制作用为负迁移。
1.1双向迁移(对称性迁移)它是指身体两侧之间用左右肢完成相同(或相似)技能的迁移。
如鞍马“单腿同侧全选”,当学生掌握了“右腿同侧全旋”,左腿也便于学习同样动作,体育教学中存在大量的对称性迁移,掌握其规律,对学生全面掌握基本技能有很大的作用。
1.2单向迁移在两个技术相关且互补的技能中,一个动作已相当成熟,而另一个正处于学习,模仿阶段,这时就会发生单方面迁移,它包含着技能结构的难度顺序,对掌握新技能有很大的启发性。
一、实验背景动作技能迁移是指在学习一项新的动作技能时,已掌握的旧动作技能对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的影响。
这一现象在体育、教育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了探讨动作技能迁移的规律,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比实验,验证已掌握的旧动作技能对新技能学习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探讨动作技能迁移的规律,分析已掌握的旧动作技能对新技能学习的影响;2. 为体育教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教学效果;3. 为动作技能迁移的理论研究提供实验数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2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人。
2. 实验器材:篮球、篮球场、秒表、记录纸等。
3. 实验分组:(1)实验组:先进行篮球运球技能训练,然后进行投篮技能训练。
(2)对照组:先进行投篮技能训练,然后进行篮球运球技能训练。
4. 实验步骤:(1)实验前,对两组实验对象进行篮球运球和投篮技能的测试,记录测试成绩。
(2)实验组进行为期4周的篮球运球技能训练,每周2次,每次1小时。
(3)对照组进行为期4周的投篮技能训练,每周2次,每次1小时。
(4)训练结束后,对两组实验对象进行篮球运球和投篮技能的测试,记录测试成绩。
(5)对比分析两组实验对象的测试成绩,探讨动作技能迁移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前,两组实验对象的篮球运球和投篮技能测试成绩无显著差异。
2. 实验结束后,实验组在篮球运球技能测试中成绩提高明显,投篮技能测试成绩提高不明显;对照组在投篮技能测试中成绩提高明显,篮球运球技能测试成绩提高不明显。
3. 对比分析两组实验对象的测试成绩,发现实验组在篮球运球技能测试中的成绩提高与投篮技能测试中的成绩提高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已掌握的篮球运球技能对新技能学习产生了积极影响;对照组在投篮技能测试中的成绩提高与篮球运球技能测试中的成绩提高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已掌握的投篮技能对新技能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
五、实验结论1. 已掌握的旧动作技能对新技能学习具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运动技能迁移在体育教育训练中应用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在体育教学中,除了迁移现象和迁移规律比较广泛存在之外,运动技能的迁移的存在也可谓频繁,通常最容易最忽视的是运动技能的迁移,然而运动技能的迁移却与体育教学息息相关。
因此,作为体育教学教师,应对运动技能迁移的规律进行熟练掌握,本文针对运动技能迁移的知识以及运动技能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进行一系列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或建议,希望对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运动技能迁移体育教学
前言
各种运动技能在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训练中,互相吸引、互相促进,呈相辅相成的关系发展,为了快速掌握运动技能迁移规律,必须对其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并进行科学化研究,从而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
目前来讲,对于运动技能的研究理论方面过于泛泛,但对技能迁移方面的各项目之间的论述却只有寥寥几笔,鉴于此,往往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训练中对各项目之间的迁移规律时常性忽略,由此遏制了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运动潜能的机制,导致学生运动技能
的训练一直处于瓶颈状态,无明显提升,甚至运动技能有出现下滑状况,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平时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以下几点观点,希望对广大同仁有所帮助。
1通过运动技能正迁移促进体育教学
在体育教育训练中,学生的对体育项目的认知来自于教师的合理引导和启发。
教师需要设置科学的教学程序,将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逻辑关系充分体现出来,对各个体育项目进行分化训练,在此基础上再加强综合连贯性的训练。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规律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必须保证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到深,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的接受规律,学生也能更好的掌握各个体育项目的动作。
每个体育动作的形成过程分为若干步骤,因此教学程序设计需要一环扣一环,学生的基础动作打牢固才能更好的做复杂的动作。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叉运用自己的体育技能,从而实现运动技能迁移的目标。
例如:教师组织学生练习短跑技术时,需要先练习小跑步,摆臂和后蹬跑等辅助性动作,这些体育技能的迁移可以促使学生掌握短跑技术,可以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目标。
2创造时机开展运动技能迁移教学
体育教育训练中,运动技能的迁移需要一定的条件。
教师需要创设条件完成运动迁移教学。
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
行整合,并在课堂上合理安排教材内容,精心准备最佳教学方案。
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主要是通过教材这一载体展开。
教材内容都是由简单技能到复杂技能。
教师需要抓住体育教材中的重、难点问题,有效衔接容易发生迁移作用的两种技能,并区分可能产生的干扰,让学生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基础上身心得到发展。
此外,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引导学生克服定势心理,从而实现有效的运动技能迁移目标。
教师要让学生打破以前由于自身经验而产生的认知和心理状态。
在体育训练中,学生的紧张程度和自信心会影响运动技能迁移效果,甚至这些因素会导致负迁移现象,教师应该采用有效的方式消除学生的这一负面情绪,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体育教育训练,从而达到正迁移的教学效果。
3教师要善于合并有关联性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可以达到高效的教学目标。
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同时也要保证能够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因此教师在体育教育训练中要善于合并有关联性的教学内容,可以将有关联度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一堂课。
由于具有相似性的体育技能要求学生具备的心理特点和学习
能力基本相同,将有关联度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一堂课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学生也能更有效的掌握教学内容。
例如:在乒乓球运动项目中,正手攻球动作和反手攻球动作具有相似的
发力特点和技术结构,将这两项教学内容安排在同一堂课和同一个教学单元,可以充分发挥运动技能迁移的重要作用,可以使学生同时掌握这两种技能。
此外,如果两项运动项目需要的技能差距比较大,不能将其安排在一堂课,也不能将其安排在一个教学单元。
这样可以减少两项技能和动作的相互干?_,防止出现运用技能的负迁移现象。
4总结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各项运动技能都会产生影响,运动技能迁移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教师需要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发挥正迁移的作用,防止出现负迁移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应用正迁移实现高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
文章主要从“通过正迁移促进体育教学,创造时机开展运动技能迁移教学、教师要善于合并有关联性的教学内容”等方面探析运动技能迁移在体育教育训练中应用途径。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运动技能迁移在体育教育训练中应用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向群.体育院系学生运动技能迁移规律的研究与应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03:58-62.
[2]邓文雅.运动技能迁移视野下体育教学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3,24:65+67.
[3]袁晓松.表象训练的广阔前景――教育心理学、体育心
理学教学之断想[J].文科教学,1995,01:139-143.
(上接第42页)就业岗位提供得越多,经济增长将以超过就业增长率的速度增长;第三产业的产出效率要远远高于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吸引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将使整个社会的总产出得到提高。
提高劳动者素质,扩大第二、三产业就业容量。
参考文献:
[1]王弟海.宏观经济学数理模型基础[M].上海:上海三联格致出版社,2012.109-137.
[2]姚程.基于索罗――斯旺模型的云南省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13,30:175-176.
[3]刘鑫.基于索罗模型的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01:32-33.
[4]沈阳.资本投入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