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步骤
1.释义 2.描述 3.手法 4.情感
13
课堂小结
本诗是一首咏史诗,内容虽为歌咏历史,可实际为 借史写己。其用意在于: ①通过讴歌诸葛亮,反衬自己壮志难酬功业无成的 苦闷 ②劝诫天下有志之士能像诸葛亮那样国而忘身 ③希望唐肃宗能像刘备那样,礼贤下士,重用忠心 耿耿的老臣。
14
齐读
蜀相 杜甫
命运
诸葛亮
杜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北定中原,匡扶 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
汉室,一统天下
刘备――三顾茅
庐辅佐两朝,六 早年仕途坎坷晚年漂泊
出祁山遇到明主 ,知遇之恩
西南,疾病缠身怀才不 遇
出师未捷身先 死
仕途坎坷终遭贬谪 ,壮志未酬身先( 已)老
12
常见“炼字”题型提问方式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 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 鉴赏)
16
9
探究点三:
3、颈联写了诸葛亮哪些事?塑造了一个怎 样的形象?
第三联浓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 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 表现其济世之雄才;下句写出山之后,诸葛亮辅助刘 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 忠心。两句十四字,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 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刻画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 危的贤相形象。
4、尾联“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 样的人?是否也包括杜甫在内?
7
探究点一:
1、首联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这里柏树成茵,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 穆的气氛。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 象征意义。作者抓住武侯祠的这一景物,展现出柏 树那伟岸、葱郁、苍劲、朴质的形象特征,使人联 想到诸葛亮的精神,不禁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