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形式
- 格式:pptx
- 大小:5.05 MB
- 文档页数:34
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及设计(一)――广场设计概要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一(广场设计城市开放空间一般指室外的公共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公园和自然风景等。
开放空间不但给城市居民提供了娱乐休闲的空间,也是交通、休憩、文化教育等多种职能的载体,同时有利于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
开放空间景观上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对一个城市风貌的印象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城市的开放空间。
本章主要从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滨水区等方面进行景观设计的介绍。
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
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衔接和交通联系。
本节主要讲述城市广场的概念、起源、分类、设计注意的问题、所需的资料以及设计最终形成的成果。
城市广场分类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
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因此,城市广场的费雷从一定程度上描述了广场的功能。
集会游行广场。
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
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
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
可在广场的另一侧布置辅助交通网,使之不影响集会游行等活动。
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市人民广场、昆明市中心广场和前苏联莫斯科红场等,均可供群众集会游行和节日联欢之用。
这类广场一般设置较少绿地,以免妨碍交通和破坏广场的完整性。
在主席台、观礼台的周围,可重点设计常绿树。
节日时,可点缀花卉。
谈谈玉林市某广场方案设计摘要:城市广场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玉林市城东商务大厦广场、城东商务大厦停车场、玉林市城东区会议中心广场、停车场设计项目的建立背景、设计原则、设计重点和广场详细规划的分析,总结了其设计优秀的一面,为以后的城市广场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场;设计;景观城市广场是为了满足各种游园活动需要而建设的,是园路的扩大部分。
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各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主题思想和规模的公共活动空间。
它作为一种城市艺术建设类型,既承袭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节奏,是一种公共艺术形态, 也是一种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
在日益走向开放、多元、现代的今天,城市广场这一载体所蕴涵的诸多信息,成为一个规划设计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文以玉林市城东商务大厦广场、停车场、城东区会议中心广场、停车场为例,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城市广场在规划设计中有可能涉及到的一些问题。
玉林市城东商务大厦广场、城东区会议中心广场是玉林市重点城市标志性景观项目,是结合了玉林市城东商务大厦、城东区会议中心景观建设,集休闲、集会、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景观项目;玉林市城东商务大厦停车场、城东区会议中心停车场是玉林市城东商务大厦广场、会议中心广场的配套项目,以解决城东商务大厦、城东区会议中心广场的停车需要。
四个项目的综合建设,将形成玉林市重要的景观节点,改善城市的公共环境面貌,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凸现玉林新区建设的恢弘气势。
一、广场工程概况城东商务大厦广场总规划用地面积19998㎡;绿化面积66㎡(占总面积的0.3%);水体面积1298.1(占总面积的6.5%);广场道路铺装面积18633.9㎡(占总面积的93.2%)城东商务大厦停车场总规划用地面积83516㎡;绿化面积51301.1㎡(占总面积的61.4%);水体面积2257.9㎡(占总面积的3.1%);广场道路铺装面积29957㎡(占总面积的40.3%);小型汽车停车位448个、大中型汽车停车位10个。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外部公共空间体系的一种重要组成形态,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它和城市街道绿地,公园,开放的城市自然风貌(山、川、湖、海等)共同构成富有特色的城市外部空间环境,在当代城市建设中,城市广场在城市设计,规划中,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城市广场的定义城市广场一般是指由建筑、街道和绿地等围合或限定形成的永久性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是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有艺术魅力、最能反映城市文化特征的开放空间,有着城市“起居室”和“客厅”的美誉。
二.城市广场的类型及特点(1)按广场的功能性质不同分类:1.市政广场:修建在市政府和城市行政中心所在地,是市政府与市民定期对话和组织集会活动的场所。
例如:上海人民广场、泰安市政广场。
2.纪念广场:为缅怀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城市中修建主要用于纪念某些人或某一件事件的广场。
例如:武汉首义广场、遵义老城纪念广场、董必武纪念广场。
3.交通广场:交通的链接枢纽,起交通、集散、联系、过渡及停车作用;并有合理的交通组织。
例如:广州珠海广场、天津火车站广场、南昌火车站广场、南京新街口广场。
4.休闲广场:供市民休息、娱乐、游玩、交流等活动的重要场所。
(布置台阶、座椅供人们休息,设置花坛、雕塑、喷泉、水池及其它城市小品供人们观赏。
) 5.文化广场:有明确的主题,为了展示城市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历史,经过深入挖掘整理,以多种形式在广场上集中表现。
例如:孝感人民广场、下沉淀文化广场。
6.古迹广场:结合该城市的遗存古籍保护和利用而设计的城市广场,代表一个城市的古老文明程度。
例如:南京汉中门广场。
7.宗教广场:供信徒、游客集散、交流信息的广场空间。
(表现宗教文化氛围和宗教建筑美,通常有明显的轴线关系,景物是对称布局,广场上的小品以宗教相关的饰物为主。
)例如:大昭寺广场。
8.商业广场:用于集市贸易和购物的广场。
(2)城市广场的特点1.性质上的公共性:现代城市广场作为现代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应具有公共性的特点。
某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形式简介某城市作为一个现代化发展的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场作为人们休闲、娱乐、交流的场所,其规划设计形式既要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人民群众的需求和舒适感。
本文将介绍某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形式,并讨论其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一、综合交通规划在某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中,综合交通规划十分重要。
首先,广场应采取开放式设计,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多种交通方式到达广场,包括步行、自行车、公交车和私家车等。
其次,广场周边的道路和交通设施要与广场的规划设计相协调,确保交通流畅且安全。
最后,广场内部可以设置不同的交通区域,例如步行区、骑车区和停车区,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二、景观设计某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是广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观设计应兼顾城市的特色和人们的需求,创造一个美观、舒适和宜人的环境。
首先,广场的植被设计要丰富多样,包括花草、树木和草坪等,增加绿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和城市生态环境。
其次,广场可以设置喷泉、雕塑和艺术装置等景观元素,增添艺术氛围,提升城市形象。
最后,广场的座椅、休息区和娱乐设施等要设计合理,方便市民休息和娱乐,增加人文氛围。
三、功能设置某城市广场的功能设置要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和人民的需求来确定。
广场可以设置集会、展览、演出、体育活动等多种功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广场还可以设置商业和娱乐设施,例如餐饮店、商场和游乐场等,方便人们购物和娱乐。
此外,广场还可以设置公共厕所、无障碍设施和儿童游乐区等,提供便利和安全保障。
四、灯光设计某城市广场的灯光设计是广场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灯光设计可以提高广场的夜间利用率,增加城市夜景的魅力。
灯光设计要根据广场的特点和人们的需求来确定,采用合适的照明设备和灯光效果。
广场可以设置彩灯、投光灯、景观灯和太阳能照明等,提供安全和美观的照明效果。
灯光设计还可以结合建筑物和景观元素,打造独特的灯光景观,增加城市的文化魅力。
城市广场设计方案1. 引言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休闲、社交和活动的重要场所。
一个好的城市广场设计方案应该能够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提供舒适的环境,以及丰富多样的功能。
本文将介绍一个城市广场设计方案,旨在创建一个具有活力和吸引力的城市广场。
2. 设计目标2.1 提供舒适的环境城市广场应该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以吸引和满足居民的需求。
这包括提供足够的休息区、阴凉区、绿植和水景等元素,使人们在广场上可以放松身心。
2.2 促进社交和互动城市广场是社交和互动的重要场所。
设计方案应该鼓励人们之间的互动和社交,例如提供咖啡厅、餐厅和露天市场等设施,以及搭建公共艺术和文化展示区,吸引人们聚集和交流。
2.3 多样化的功能城市广场应该提供多种功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设计方案应该包括开放空地用于户外活动、运动设施用于体育锻炼、音乐舞台用于表演和演出等,确保广场的活力和多样化。
3. 设计要素3.1 空间布局设计方案采用开放式布局,确保广场的通透性和视野。
广场中心设计一个宽敞的开放空地,可供居民举办各种户外活动,如集市、展览等。
周围则设置休息区、绿化带和娱乐设施等,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3.2 绿化和景观广场设计方案应该注重绿化和景观,增加广场的美观和舒适性。
在广场的周围和中心设置适量的绿植和花坛,提供阴凉和休息的场所。
此外,可以设计水景,如喷泉或人工湖泊,以增加景观的吸引力。
3.3 设施设备城市广场应该提供各种设施和设备,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活动。
设计方案可以包括咖啡厅、餐厅、露天市场、公共厕所、自行车停车区等设施,以及运动设施如篮球场、健身设备等,让人们可以在广场上进行各种活动。
3.4 公共艺术和文化展示为了增加广场的艺术氛围和吸引力,设计方案可以包括设立公共艺术和文化展示区。
在广场的适当位置设置雕塑、雕刻、壁画等艺术品,或者举办定期的文化活动和展览,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和参与。
4. 实施计划4.1 阶段一:规划和设计在规划和设计阶段,需要与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合作,进行土地测量、环境评估和市场调研等工作。
什么是广场?《人性场所》用大段文字来表述的观点是:广场是一个主要为硬质铺装的、汽车不能进入的户外公共空间。
其主要功能是漫步、闲坐、用餐或观察周围世界。
与人行道不同的是,它是一处具有自我领域的空间,而不是一个用于路过的空间。
当然可能会有树木、花草和地面植被的存在,但占主导地位的是硬质地面;如果草地和绿化区域超过硬质地面的数量,我们将这样的空间称为公园,而不是广场。
城市广场的类型在城市广场的设计过程中,优先考虑我们要设计的城市广场类型将会给我们的设计带来更多的便捷,好的定位是一个优秀设计的前提。
分类有时也不能限定我们的设计,综合考量也十分重要。
市政广场:位于城市中心位置,通常是政府、城市行政中心,用于政治、文化集会、庆典、游行、检阅、礼仪、传统民间节日活动。
市政广场一般面积较大,以硬质铺装为主,便于大量人群活动,不宜过多布置娱乐性建筑及设施。
纪念广场:以纪念人物或事件为主要目的的广场。
广场中心或侧面以纪念雕塑、纪念碑、纪念物或纪念性建筑作为标志物,主体标志物位于构图中心,其布局及形式应满足气氛及象征的要求。
广场应远离商业区和娱乐区,宁静的环境气氛能突出严肃的纪念主题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增加纪念效果。
建筑物、雕塑、竖向规划、绿化、水面、地面纹理应相互呼应,以加强整体的艺术表现力。
交通广场:它是交通的连接枢纽,起交通、集散、联系、过渡及停车作用,并有合理的交通组织。
交通广场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城市交通内外会合处,如汽车站、火车站前广场;另一类是城市干道交叉口处交通广场,即环岛交通广场。
交通广场应满足畅通无阻、联系方便的要求,有足够的面积及空间以满足车流、人流和安全的需要,可以从竖向空间布局上进行规划设计,以解决复杂的交通问题,分隔车流和人流。
商业性广场:商业广场是用于集市贸易和购物的广场,在商业中心区以室内外结合的方式把室内商场和露天、半露天市场结合在一起。
商业广场大多采用步行街的布置方式,使商业活动区集中。
深圳南国花园广场设计分析发布时间:2022-08-05T01:42:35.326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6期作者:杨寅正[导读] 深圳南国花园广场是以抽象式园林手法设计的下沉式广场。
在80年代中国采用创新的手法融合国外经验设计而成,是改革开放中的深圳园林景观设计的代表作。
广州市林华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深圳南国花园广场是以抽象式园林手法设计的下沉式广场。
在80年代中国采用创新的手法融合国外经验设计而成,是改革开放中的深圳园林景观设计的代表作。
本文从方案构思与推敲、地形处理、水体、广场铺装、绿化设计等方面对南国花园广场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南国花园;广场设计;园林设计深圳南国花园广场位于深圳特区最繁华的商业区——罗湖区中心。
占据深圳特区的心脏位置,全国最高的两座大厦一一特区发展中心大厦与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分别位于广场的南北,广场西面为国际商场,东面为南国影院。
广场东西长150m,南北长96m,面积约1.5公顷。
广场的建成美化了深圳市,特别是罗湖区中心的市容市貌。
一、方案的构思与推敲南国花园广场设计方案于1987年下半年在社会上公开招标。
广场位于嘉宾路之南,人民路之东,是闹市区中的一块绿洲,人们可在此休息,也成为欣赏特区城市风光最理想的一个驻足点。
广场周围高楼林立,国际贸易中心大厦顶层旋转餐厅每天接待来自全国及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以一睹特区风采为快,所以应着重考虑居高临下的俯瞰景观。
起初勾勒一个规则式的方案,后来画了几个混合式、自然式的方案,始终跳不出框框。
对于广场设计,首先要求新颖,突破传统的惰性,自成一体,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并给人以启示。
第二,应是开放型的,生动活泼,雅俗共赏,与城市大环境取得协调,为人民大众游憩服务,也便于游客观赏特区城市风貌;第三,突出园林绿化;第四,着重考虑广场的俯视景观。
几个方案之中以喷水池花坛为主的规则式方案色彩丰富,场面壮观开朗,但显得机械呆板、不够新颖。
青岛实习报告班级:B1252姓名:赵高云学号:11浅谈五四广场规划设计一、城市的属性:城市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存在形式,因此,其本质将有城市公共空间的共性,和其自身的特殊性。
首先,城市公共空间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物质积累和意义象征,它和社会生活紧密相关。
城市公共空间为社会生活提供场所,同时也对人的活动起到促发限制的作用。
二者是一种互构的关系:特定的空间形式、场所会吸引特定的活动和用途,而行为和活动也倾向于发生在适宜的环境中,甚至对环境产生能动的作用。
如果从社会生活角度对城市公共空间分析,可归纳其本质在于:不同的生命体验、不同的社会生活和不同的价值体系的交流沟通和它们的彼此共存、互相交融和互相补充。
第二,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其它存在形式例如:绿地、商业步行街等相比较,广场更集中地反映社会文化,并且包含了更多的社会生活内容。
社会文化具有历史阶段性特征和地域性差异,因此,广场的时代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表现得很突出。
我国近年来新建的城市广场往往既要承载集会、观演等社会活动,又要表现某些主题,在建设之初就被要求成为展现城市风貌的窗口,承担地区标志的重任。
二、城市广场的设计需求从城市广场的本质分析其对设计提出的要求,换句话说,也就是广场物质形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点,简单地说,即需求的多样性和环境形象的整体性。
1、需求多样性需求多样性是指广场使用上的多样性和广场表现社会文化多元共生的需求。
广场使用上的多样性是显而易见的。
广场包含的社会生活多种多样,因此,要求广场能提供相应的空间和场所。
人在广场中的活动除去集会、观演等大众参予活动之外,还有休息、交谈等活动,这类活动中人的行为可概括为两类:一是人与人的交流,包括自然的集中和约会两种方式,后者参加的人少,相对私密;自然的集中的典型例子是老年人(不一定相识)聚在一角聊天锻炼等活动,此时常常是寻找可利用的边界、边角空间。
二是人与环境的交流,人需要独处,或是观赏广场景观,或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