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共33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09 MB
- 文档页数:33
重点突破:
1、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
(1)思想上:洋务运动提出了“中体西用”这一思想,表明了统治阶级已承认“中学”不足,也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
(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尤其是民用工业,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
(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中国与外国的联系。
(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了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和军事人才,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2、西学东渐(这是一个表述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过程的一个非常形象的节略语)
在中国古代,早在唐朝、元朝时期,基督教文化就已经传入中国。
而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进行实质性接触并且对中国文化产生影响应是明清之际,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和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在中国的传播,对中西文化的整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西学再一次大规模地“东渐”,这次“西学东渐”与明清之际“西学东渐”有所不同:
(1)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基本上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晚清“西学东渐”是伴随着列强的侵略而展开的;(2)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是传教士为传教的需要,将西方文化作为神学的附属物传入中国的;明清“西学”传入中国的主体最初是传教士,后来被中国留学生所取代;(3)明清之际“西学”传入主要是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而晚清传入中国的西学则是全方位的西方文化,包括自然科学知识、思想、政治制度和社会习俗等。
中国近代西学东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摘要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直接带来了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世界地理知识、域外文明知识以及诸多西洋器物,对于中国知识界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也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变化,这种局面在中国历史上只有百家争鸣可以与之媲美。
这一时期的中国人经过西学的洗礼,对于世界、政治、教育、经济、社会、自然界万事的看法,都有了巨大的改变。
而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中的许多成分,则被以西方的标准重新估定其价值,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的这一历史过程被称为“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在近代中国文化转型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使得近代中国逐渐从单一文化逐渐向多元文化迈进,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关键词近代中国西学东渐思想观念文化影响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但伴随着鸦片战争的开始,西方文明的流入,中国传统文化也在接受着挑战和考验。
西学和中学之间产生了明显的文化差异,诸如纲常名教、专制独裁、男尊女卑、夷夏之辨、重农抑商、“天不变、道也不变”等一些旧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或否定,并逐渐为民主、自由、平等、博爱、重商、进步等一些新的价值观念所取代,民主和科学开始成为近代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念。
西学东渐的几次比较大的历史时期可以概括为洋务运动时期、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时期和新文化运动时期。
因此也就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进程。
“西学东渐”首先是以鸦片战争拉开帷幕的。
清政府末期一部分有先见之明的士大夫为了救亡图存,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
这一时期的西学东渐仅仅表现为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开办各类工厂,加紧军事建设,企图“师夷长技以制夷”但随着这些西方式物质文明的传入,西方文明的思想观念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渐染也悄然开始。
甲午战争以后,伴随着新的危机,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主张通过在中国实现西方国家的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来达到变革社会的目的,使得一批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思想,卷入到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旋涡中,人们追求的社会目标有了明显的变化。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一、早期西学东渐1、概念:“西学东渐”是指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2、两次转型: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前后与秦皇汉武之间第二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实在是从割让香港之后才被迫开始的。
3、西学东渐的方式:传教授徒,翻译图书,编辑出版报刊、杂志,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4、西学东渐的阶段:①“明末、清初”背景:伴随着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的传教活动逐渐进行的②“晚清、民初”背景:是在近代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国门后,伴随着军事、经济和文化渗透而逐步展开的。
二、早期西学东渐1、重要史实:①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②利玛窦与李之藻合作编译的《同文算指》(系统介绍西方算术的笔算法)③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④徐光启、李之藻以西方历法为基础,完成《崇祯历书》,其影响至于清代。
⑤此外传入《泰西水法》、《远西奇器图说》⑥西方的美术、音乐、建筑开始对中国产生影响。
2、早期西学东渐的影响(作用)①引入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科学技术,将一种新颖的异质文化导入中国传统的文化系统,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揭开新的一幕,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
②中国人开阔了眼界,窥见一个原先全然无知的西方世界。
③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
3、早期西学东渐中断的原因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绝中西往来;传教士的活动破坏中国主权和利益;两种文化理念的差异4、中国古代的社会转型第一次: 春秋战国,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生了急剧变革。
历经500年的逐渐积累,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完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
5、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影响①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②政治:传统政治体系向近代政治体系演化的民主化趋势③思想:思想变革由浅入深,逐次递进;推动国人思想解放,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④教育文化的发展——新式教育与文化事业的变化;⑤科技引进与影响——科技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改变;⑥社会习俗的变革——思想观念与社会生活的变化三、近代西学东渐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①概念:“中学”指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即儒家的纲常名教和君主专制制度。
浅谈明末清初西学东渐对中国的影
响
明末清初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西学东渐进入中国的时期。
西学东渐指的是以西方科学和文化为主导,在中国传播、发展和引领传统文化发展的思想流派。
在这一时期,西学东渐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仅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
首先,西学东渐在中国的政治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西方的民主理念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思想,出现了强调公民权利及民主制度的思想。
同时,西方的科学技术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政治体制,如宪法制度、选举制度等,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
其次,西学东渐在中国的社会上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西方文化的引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社会的风俗习惯得到改善,更多的人开始重视教育和科技进步,有助于提高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
再者,西学东渐在中国的经济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方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形式引入中国,推动了中国经济的
发展。
同时,西方的科学技术也在中国被广泛应用,有助于提高中国经济的技术水平和效率。
最后,西学东渐在中国的文化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文化的引入使中国文化开始融合西方文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
此外,西方文学、艺术、体育、哲学等方面的影响也使中国文化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总之,西学东渐给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