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1
赵州桥简介赵州桥别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 ( 公元 605-618) 年间,是有名匠师李春建筑。
桥长 64.40 米,跨径 37.02 米,是此刻世界上跨径最大、建筑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
因桥两头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建(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
赵州桥距今已 1400年,经历了 10次水灾, 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 1966 年邢台发生的 7.6 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 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损坏,有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论桥的内部构造,仅就它可以存在1300多年就说了然全部。
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
据记录,赵州桥自建成到现在共修葺 8 次。
在主拱券的上面两头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俭资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 15%),并且能增添桥下河水的泄流量。
1979年 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构成结合检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检查,自重为 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基础不过有五层石条砌成高 1.55 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这么浅的桥基几乎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 1933年观察时还以为这不过防水流冲洗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所有荷载的基础。
他在报告中写道:“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挖掘,但在此刻河床下约 70-80 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
石共五层,共高 1.58 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边并没有坚固的基础,分明不过防水流冲洗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纳桥券所有荷载的基础。
因再下 30-40 厘米便即见水,因此除非大规模的挖掘,实没法进达我们据学理推断的大座桥基的地点。
”为了保护赵州桥,上世纪末在赵州桥东 100米处新建的桥梁,其构造仍是沿袭赵州桥,不过主拱上的小拱数目增添到一边 5个。
《赵州桥》
标题:赵州桥——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瑰宝
一、引言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单孔敞肩石拱桥。
这座古桥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并督造,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勇气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二、结构特点
赵州桥全长50.82米,宽9.6米,跨度37.02米,主拱圈由28道独立的拱券组成,每道拱券由20块弧形石头拼接而成,采用了“敞肩式”设计,即在主拱两侧各有两个小拱,既减轻了桥体自重,又增加了过水面积,使得洪水季节河水能更快地通过,减少了对桥体的压力,这种独特的设计在世界桥梁史上独树一帜。
三、历史价值
赵州桥不仅是一座功能性的桥梁,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它的建造技术和艺术风格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才能。
其设计独特,造型优美,结构坚固,历经千年风雨仍然屹立不倒,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瑰宝,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
四、文化意义
赵州桥不仅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它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变迁,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民族自豪感。
如今,赵州桥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公认的文化遗产。
五、结语
赵州桥以其独特而优美的设计,精湛的工艺,坚实的质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珍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赵州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魅力和风采。
赵州桥简介50字
赵州桥是中国古代结构精良的木拱桥,建于明朝,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赵县西北,是一座混凝土结晶木结构桥,长220米,宽14米,桥面宽度仅3米,桥下有仰拱,以示赞扬其巧夺天工的建筑技术和工程智慧。
赵州桥建于明朝,是中国明代建筑史上的杰作,也是中国古工程建筑的巅峰之作。
赵州桥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赵县西北,是一座混凝土结晶木结构桥,长220米,宽14米,最宽处只有3米。
桥上有21个石拱,下有27个仰拱,拱顶上有铁梁,用以增强拱结构的稳固性。
桥的结构精良,采用的结晶木拱桥结构,通过把混凝土浇入拱结构中,使得木拱桥抗冲击力和弯曲承载力更大,以此来改善桥梁的稳定性,解决拱桥耐久性和安全性的问题。
赵州桥以其精良的建筑技术和工程智慧等而闻名,它的结构一直经受住了时间检验,也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遗憾的是,由于江河淤积及自然灾害,赵州桥已经经过了几次重修,失去了原来的美貌,但赵州桥仍保持着它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仍然是中国古代建筑工程建筑学的杰出代表作。
赵州桥一直以来都受到河南省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政府投入大量财力物力,进行了大量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使得赵州桥的历史文化价值得以保留,也使其成为许昌最具文化地标的名胜古迹。
赵州桥是中国古代精良的木拱桥,是中国木拱桥建筑技术和工程智慧的典范,它极其美观,古朴自然,是中国古代建筑工程文化的瑰
宝,也是中国明代建筑史上的杰作,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
赵州桥的经历,启发了海内外的工程建筑学家,受到了海内外游客的热烈欢迎,也成为许多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赵州桥简介50字
赵州桥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是中国明清历史上用扇架梁结构建筑的大型木质桥梁,也是中国九大古桥之一。
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赵州桥是为了通达对于滕州(今淄博市)与营口(今天龙口市)两座城市,以及浙江、江苏、安徽等地,方便民众出行和行货而建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县河上的大型木质桥梁。
赵州桥是一座典型的扇架梁结构,长140.6米,宽8.6米,由100多根横木架空,横木上承重石板隔桥面,桥身造型美观,宛如一只巨大的枝状翅膀,其扇形桁架梁结构非常巧妙,几百根横木其间穿插,使桥面牢固又十分稳定,桥面上还铺设有六根白石板,每根石板的重量都达到十几公斤,极具艺术感。
赵州桥历经无数风雨,至今仍桥面完好无损,其质量之好堪为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杰作,亦是当今世界上少有的古桥梁之一。
赵州桥内环连续7座立交桥,由省政府出资修建,增大了历史文化吸引力。
赵州桥登上2005年首届中国工程重大结构百余年险桥登记表,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州桥为淄博打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桥梁,桥的存在也让淄博的古朴风采苍然可见,被誉为“中国十大桥”之一,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淄博政府也制定了若干保护和维护政策,以确保赵州桥永久保存成为山东省文化名片。
赵州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桥梁,我们应该对其有一定的尊重和爱护,赵州桥的存在象征着中国的历史文化,也象征着中国人不断
持续的发展,希望赵州桥可以一直安全平安的长久存在,让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录得以永久的保留。
三下11课赵州桥课文笔记一、赵州桥简介赵州桥位于中国河南省桐柏县城西南13公里的滏河上,是中国历史上一座重要的古桥。
这座桥由南北两座石桥拱联组成,总长亩许,宽12.9米,高7.3米,桥栏石刻上刻有一组楷书对联,纵横矩阵排列,镂刻精细,为中国石刻艺术的珍品。
1.1 赵州桥的历史赵州桥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时期,因为在当时的桐柏县城址还没有形成之前,赵州桥就已经存在了。
赵州桥曾多次遭到洪水冲毁,但每次都得到修复和重建,因此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1.2 赵州桥的建造技术赵州桥采用了独特的悬索结构,桥上的顶部有哨兵房,以及观光亭和神龛,使得桥梁不仅具有交通功能,也具备了居住和娱乐功能。
二、赵州桥的文化价值赵州桥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具备着丰富的文化价值。
以下是赵州桥的文化价值的几个方面:2.1 建筑艺术赵州桥采用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结构技术,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创造力。
桥栏上的石刻对联也展示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精髓。
2.2 历史意义赵州桥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见证了河南地区的发展和变迁,也是中国古代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赵州桥,可以了解当时的交通状况和经济繁荣程度。
2.3 文学作品赵州桥曾经是许多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他们在赵州桥上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和散文。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记录了当时的景象和风土人情,也丰富了中国文学的传统。
三、赵州桥的保护与修复为了保护和修复赵州桥,多次进行了相关工作。
以下是赵州桥保护与修复的几个方面:3.1 历史重建赵州桥在历史上多次遭到洪水冲毁,但每次都得到了修复和重建。
这些工作非常细致和精湛,使得赵州桥能够保存至今。
3.2 文物保护赵州桥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了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同时,也加强了对周边环境的保护,确保赵州桥的安全。
3.3 旅游开发赵州桥也成为了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这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对赵州桥的保护和修复力度。
赵州桥名称是以所在地命名的。
©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我国古代石拱桥的杰出代表是举世闻名的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又称安济桥该桥在隋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左右)为李春所创建,是一座空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赵州桥全长64.4m,跨径37.02m,拱顶宽9m,拱矢高度7.23m,在拱圈两肩各设有二个跨度不等的小拱,即敞肩拱,这就使其比实肩拱显得空秀灵丽,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不仅在我国古桥是首屈一指,据世界桥梁的考证,像这样的敞肩拱桥,欧洲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赵州桥的雕刻艺术,包括栏板、望柱和锁口石等,其上狮象龙兽形态逼真,琢工的精致秀丽,不愧为文物宝库中的艺术珍品,我国石拱桥的建造技术在明朝时曾流传到日本等国,促进了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并增进了友谊。
“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纪念碑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安济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古迹”铜牌纪念碑。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宋哲宗赐名,意为“安渡济民”),位于河北赵县洨河上,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
赵州桥是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桥,创造了世界之最。
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
桥长50.82米,跨径37.02米,券高7.23米,两端宽9.6米,中间略窄,宽9米。
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
桥上有很多的东西,类型众多,丰富多彩。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赵州桥简介摘要:历经千年的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它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本文主要从赵州桥的建造背景,使用功能,受力特性,建造技术及社会影响等几方面进行介绍,并指出了石拱桥的一些缺点及改进办法。
关键字:赵州桥敞肩式力学性能历史地位一、赵州桥的背景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省赵县波河上,建于隋代大业年间(公元605年至公元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
赵州桥全长64.4m ,净跨37 02m ,弧矢7.05 m 。
弧半径27.7 m ,大弧拱的二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一伏拱.两小拱的半径分别为2.3 m 和1.2m ,跨度分别为3.81m 和2.85m。
桥高与跨度呈1:5的比例,这样既便于行人来往,也便于车辆通行;拱顶高,又便于桥下行船。
敞肩式的结构赵州桥建成距今已1400多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7.6级地震时,这里也有4级以上地震,而赵州桥却完全没有被破坏。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
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9次,屹立千年不倒。
赵州桥自重2800吨,但是是赵州桥的桥基是建筑在清水河河床的白粗沙层上,既没有打桩,也没有其他石料,桥台仅用五层高1.55米的桥台砌成,桥基很牢,结构简单。
在1350年前,李春就敢用这样天然地基来承担大桥的全部重量,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李春的名字也永远留在人们脑海里,这是人类造桥史上的一大奇迹。
二、赵州桥的简要介绍(一)使用功能的介绍隋代大业年间,赵州号称“四通之域”,当时的赵州是华北的交通咽喉,横跨赵州的渡河便成了百舸争流的交通大动脉。
于是跨河大桥赵州桥,造桥大师李春率领能工巧匠,开始创造这个人类土木工程史上的壮举。
赵州桥简介300字左右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的桥头,在晋石高速公路上方跨越赵水。
横跨赵水的石拱桥,全长233米,宽6米,形制奇特,是我国古代石拱桥
中罕见的一例,因此也成为我国古代建筑遗产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之一。
赵州桥始建于唐朝贞观四年(630年),原桥因常年水患而坍塌。
后
经赵州知州为求治水,出资重修,并在桥头施建牌楼,称为“思齐君桥”,在民间传说中又称“思源桥”、“罗宾桥”等。
据传,在隋唐时期,每年
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在桥上搭建绸缎、花灯,欣赏天鹅戏水,赏月品茗,
为当地的一大盛事。
赵州桥的外形宏伟壮观,拱身整齐对称,拱顶开有窗眼,并配有廊柱
和顶梁,华丽而不失庄重。
桥上的牌楼也是赏心悦目,自然与桥身融为一体。
历代文人墨客也为赵州桥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使得赵州桥成为我国
文化史、建筑史的重要见证之一。
如今的赵州桥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赵县的标志性
景点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品味其历史文化的魅力。
赵州桥的介绍范文赵州桥位于中国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境内,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完全石制拱桥,也被誉为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
赵州桥于公元605年建成,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赵州桥全长533.4米,由51个孔洞组成,桥面宽5.8米,高50.3米,桥拱高度为13.3米,且几乎是单孔廊桥的构造,这在世界上的古代桥梁中是独一无二的。
桥面为两层,上层道路通行,下层设有通航孔洞,允许船只通过。
赵州桥的建造采用了大量的坚硬、细密的铁矿石和火泥路基,这些都是为了增加桥的稳固性和承载能力。
同时,高桩与深矿石相结合的基础工程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桥拱的构造中,桥身使用了火泥胴石,表面上铺设石子,进一步增加了桥的牢固和防水能力。
赵州桥背衬有“天堑”之称。
位于桥两端的山峰之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峡谷。
桥拱与山体之间垂直交接,形成了天外的景象,给人以壮观的视觉冲击。
桥下的峡谷既是赵州桥景区的一部分,也成为了游客们追求自然之美的目的地。
赵州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赵州桥是中国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连接了苏、豫、鲁、晋等地,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赵州桥还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不仅吸引了来自中国各地的文人墨客,也吸引了许多外国人的关注。
在赵州桥上,可以看到许多古代刻有诗词名句的石碑和题字,其中最著名的是王安石的《赵州桥》。
这首诗以其豪迈的气势和扣人心弦的词句,描绘了赵州桥的宏伟和壮丽,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经典之作。
除此之外,赵州桥也是桥梁建筑和水利工程的重要研究对象,成为了各类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
赵州桥在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后依然屹立不倒,是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杰作。
它不仅代表了一座桥梁建筑的巅峰之作,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技术的先进程度。
它不仅承载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成为了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如今,赵州桥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研究者。
游客们可以在桥上漫步,欣赏其壮丽的景色,感受古人留下的智慧和艺术。
赵州桥归纳总结赵州桥,位于中国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被誉为中国古代石拱桥的杰出代表之一。
下面将对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以及文化意义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一、历史背景赵州桥建于隋唐时期,始建于隋文帝时期的大业年间,经历了多次的修复和重建。
赵州桥横跨洛河,连接着豫、鲁、冀三省,是一条重要的水陆交通要道。
二、建筑特点1. 结构设计赵州桥采用石拱桥的建筑形式,桥身由43个石头拱洞组成,其中主拱洞跨度达37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石拱桥之一。
拱洞之间用石梁相连,整座桥宽9米,长230米。
2. 石雕艺术赵州桥以其精美的石雕而著名。
桥洞两侧的桥墩上镶嵌着各种动植物和人物石雕,栩栩如生。
这些石雕描绘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场景,具有浓厚的艺术氛围。
3. 抗洪能力赵州桥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在历史上,赵州桥多次经受洪水的考验,但仍屹立不倒,显示出其卓越的抗洪能力。
三、文化意义1. 历史传承赵州桥具有重要的历史传承意义。
作为中国古代工程建筑的杰作,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科技和建筑的发展,体现了古代工程师的智慧和勇气。
2. 艺术瑰宝赵州桥的石雕艺术被誉为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瑰宝。
这些精美的石雕作品不仅展示了古代艺术的魅力,还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古代社会生活和美学观念的重要资料。
3. 旅游景点赵州桥也是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学习。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壮丽和精湛技艺,还提供了人们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总结: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石拱桥的杰出代表之一,其建筑特点和文化意义不容忽视。
其巧妙的设计和精美的石雕艺术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工程建筑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作为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赵州桥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赵州桥的存在不仅是对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和艺术的传承,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
赵州桥的历史赵州桥建于公元公元605年,位于中国河北省赵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开放式石拱桥,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工程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
赵州桥的历史悠久,其建造过程、科技含量和文化价值都深深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赵州桥最早建造于隋炀帝开皇年间,由隋炀帝赐名为显福桥。
后来在唐代武德四年(621年),唐太宗李世民改称为赵州桥,以纪念赵州刺史王政之功。
赵州桥的建造历时8年,耗资4650万贯,最终在唐高宗永徽年间竣工,成为当时规模宏大、工艺精湛的过江古桥。
赵州桥全长一千七百五十丈,高二丈五尺,宽一丈六尺,由互相交错的28个大小不同的石拱组成。
每个石拱都经过精心设计,既要承受桥身的重量,又要顶住汹涌的洪水,因此在当时可谓是一项技术的奇迹。
赵州桥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原与北方的建筑特点,既有秀美和柔和,又不失稳健和坚实,给人一种庄重大气的感觉。
赵州桥的历史在唐宋时期达到巅峰,成为了连接中原和北方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是丝绸之路北线的必经之地。
汴京(今河南开封)和幽州(今河北保定)之间的商贸往来、文化交流、军事调动都离不开赵州桥这个重要通道,使得赵州桥成为当时最繁忙的桥梁之一。
同时,赵州桥也成为了文人墨客游览赏景的胜地,留下了众多诗文赞美其壮丽景色和雄浑气势的佳作。
随着时代的变迁,赵州桥虽然历经沧桑,却依然屹立不倒,见证着时光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
2008年,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石桥的代表,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如今,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感受古代工程建筑的伟大和智慧。
赵州桥的历史,是中国工程建筑史上的重要一页,也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辉煌篇章。
赵州桥作为古代工程建筑的杰作,不仅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勇敢,更是承载了中华文明的精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愿赵州桥这座古老的桥梁,永远屹立于中华大地,见证着祖国的繁荣昌盛,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
赵州桥的资料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南部,流经赵县。
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赵州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安济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古迹"铜牌纪念碑。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赵县洨河上,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
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
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
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券高7.23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
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
桥上有很多的东西,类型众多,丰富多彩。
赵州桥建成已距今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
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
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9次。
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
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
赵州桥的知识点总结一、历史沿革赵州桥建于隋朝大业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相传隋炀帝在位时,他曾到赵州巡视,看到当地百姓无法渡河,河两岸的生产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于是他下令建造一座跨河的桥梁,这就是赵州桥的由来。
当时桥梁的修建十分艰巨,需要极大的工程技术和人力物力,但最终还是在隋炀帝的命令下,由大批民工修筑出了这座横跨赵州河的石桥。
赵州桥采用石拱式结构,全长64.4米,宽9.3米,高12.3米,堪称一座奇特的桥梁工程。
赵州桥建成不仅解决了当时交通不便的问题,也为当地带来了经济繁荣,成为了古代交通和商贸的重要枢纽。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州桥逐渐成为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并被誉为“世界石拱桥之祖”。
二、文化价值赵州桥作为中国四大古石桥之一,其历史悠久、造型美丽的独特风采,使其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具有无法替代的文化价值。
首先,赵州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设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古代建筑遗产的一个典范。
其石拱桥结构设计独特,不仅在中国桥梁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在世界桥梁史上也具有极高的价值。
其次,赵州桥见证了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承载了许多历史故事和传说,成为了古代文化的载体。
再次,赵州桥的建筑风格与周边的古建筑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融汇古代文明的独特景观,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的来说,赵州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成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一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三、艺术价值赵州桥以其特殊的建筑形式和精湛的工艺技术,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赵州桥的石拱式结构设计简洁而大方,完美地结合了造型美感与技术实用性,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高超水平。
赵州桥在建筑结构、石雕图案、浮雕装饰等方面都展现了精湛的工艺技术,其石雕栏杆上的飞燕、花卉、龙纹等图案,都表现出了高度的审美品位和艺术造诣。
此外,赵州桥的周边环境,包括河水、柳树、村庄等,与桥梁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成为了一处艺术的享受之地。
赵州桥的详细介绍
赵州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座单孔敞肩拱桥。
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十五公里处,是一座古桥梁,在我国桥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座桥建成于公元605年,即隋代开皇六年(586)。
桥
的南北各有两座碑亭,东边的叫“文石”,西边的叫“武石”。
据说,在隋代开皇年间,赵州桥已经是全国闻名的古桥了。
当时是由两个姓李的商人合作投资兴建的。
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商人们把钱花光了,却始终没有看见桥身合拢。
李二只好又买了一批木头来,按着先前的样子把木头一块一块地接起来。
可是接好后又发现有些地方还不够结实,于是他们又把不够结实的地方又重新接起来……就这样经过八年多的艰苦劳动,终于把这座桥建好了。
到了唐代(公元618—907年)年间,桥上铺上了用石头砌成的
桥面和桥栏。
到了北宋(公元960—1127年)年间,又在桥北建
了一座新桥,在新桥上还建了两个亭子和一个小石桥。
—— 1 —1 —。
赵周桥的介绍
赵周桥又叫赵州桥,位于中国河北省邢台市,是世界上现存
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
始建于公元605年
(隋大业元年),是隋代工匠李春所建造。
桥长714米,宽4.9米,高10米,是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石拱桥。
赵州桥是一座单孔敞肩石拱桥,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市郊的邢
州(今河北邢台)西南方的漳河上,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桥高约12米、宽约8米、长约70多米。
由于它是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所以又被称为“世界第
一大古桥”。
据史料记载,隋文帝杨坚下令用十万民工历时两年建造了赵
州桥。
这座桥在中国桥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古代
桥梁建筑的杰作。
这座桥不但在我国造桥技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造桥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赵州桥是一座大石拱桥,它的
外形美观、大方、坚固、实用,在当时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造出
这样一座大石拱桥,令人赞叹。
—— 1 —1 —。
赵州桥的范文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西,横跨浊漳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石拱桥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开敞式石拱桥。
赵州桥建于隋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桥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赵州桥以其独特的造型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桥”。
赵州桥全长270米,由七十六孔石拱桥组成,桥面平坦宽阔,桥洞通风透光,桥洞上还有精美的石雕,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桥面铺设的是青条石,平整光滑,行人车辆在桥上行走,仿佛在行走在一幅流动的画卷之中。
赵州桥的石拱造型优美,每一孔石拱都经过精心设计,既保证了桥梁的稳固性,又增添了桥梁的美感。
桥洞上的石雕更是精美绝伦,有龙、凤、狮子等吉祥图案,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丰富想象力。
赵州桥的建造可谓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壮举。
当时的工匠们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全靠人力和简单的工具进行施工,可以说是十分不易。
然而,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历时八年,终于将这座宏伟的石拱桥建成。
赵州桥的建成不仅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问题,还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赵州桥不仅是一座交通要道,更是一座文化符号。
桥上有许多关于赵州桥的传说和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赵州桥”和“卧牛山”的传说。
相传,隋炀帝曾派人到赵州桥上寻找“卧牛山”,但却找不到。
后来,一位老者告诉他,“这座桥就是卧牛山”,炀帝才恍然大悟。
这个传说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所追求的东西,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
这个传说也给了赵州桥更多的文化内涵,使得赵州桥成为了一座具有传奇色彩的桥梁。
赵州桥还是一座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氛围的景点。
赵州桥所在的赵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县,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而赵州桥则是赵县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赵州桥的建造,见证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承载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走在赵州桥上,仿佛可以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和智慧,感受到古代的繁荣和兴盛,这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赵州桥简介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
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
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
赵州桥距今已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
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
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8次。
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
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
他在报告中写道:
“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发掘,但在现在河床下约70-80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
石共五层,共高1.58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面并无坚实的基础,分明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
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见水,所以除非大规模的发掘,实无法进达我们据学理推测的大座桥基的位置。
”
为了保护赵州桥,上世纪末在赵州桥东100米处新建的桥梁,其结构还是沿袭赵州桥,只是主拱上的小拱数量增加到一边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