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印发《关于本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 实施细则》的通知
- 格式:docx
- 大小:17.82 KB
- 文档页数:6
40%预制率全装配式项目中招投标模式与成本控制探讨蒋芳芳【期刊名称】《《科技视界》》【年(卷),期】2019(000)020【总页数】3页(P87-88,39)【关键词】装配式; 招投标模式; 成本控制【作者】蒋芳芳【作者单位】上海海升环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国上海 200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7230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了更好地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快。
与传统的建筑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对资源节约与环保效果均更为出色,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在装配式建筑的招投标模式和成本控制中,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招投标方式,合理地进行成本控制,更好的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让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更加稳定快速,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1 年上海发布了《上海市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十五”计划纲要》,进一步推进住宅产业化工作。
2011年6 月,上海市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本市鼓励装配整体式住宅项目建设的暂行办法》,2013 年8 月,发布了《关于本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推动住宅产业化化的发展,提出“住宅单体预制装配率(墙体、梁柱、楼板、楼梯、阳台灯住宅结构中预制构件所占的比重)应不低于15%(其中外环线以内区域的项目应不低于25%)”,并提出了鼓励政策。
2015 年在供地面积总量中落实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不少于50%。
2016 年7 月发布《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细则(试行)》,除特殊范围以外,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工业建筑应全部按装配式建筑要求实施。
单体预制率是指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 -混凝土混合结构、木结构等结构类型的装配式建筑±0.000 以上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材料用量占对应构件材料总用量的比率;单体装配率是指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建筑部品的数量(或面积)占同类构件或部品总数量(或面积)的比率。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关于装配式住宅项目预售许可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正文:----------------------------------------------------------------------------------------------------------------------------------------------------关于装配式住宅项目预售许可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区县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浦东新区住宅发展和保障中心、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建设和环境保护办公室、长兴岛开发建设管委会办公室: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强化绿色建筑发展推进力度提升建筑性能的若干规定》(沪建管联〔2015〕417号)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推进本市装配式住宅发展,现将有关装配式住宅核发预售许可证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实施装配式商品住房项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在装配式住宅单体上部结构开工、预制构件开始施工安装后,向项目所在区县房屋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出具实施装配式住宅项目证明(见附件1、2),并提交下列申请材料:(一)建设项目报建表;(二)施工图审查备案证书;(三)规划总平面图(并标记申请装配式住宅证明的楼幢)。
以上材料无法确定装配式住宅范围的,还应提交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及该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的确认意见。
二、各区县房屋行政管理部门受理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核对,并指派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核查,对申请项目的预制构件施工安装情况进行拍照取证。
经核实,新建商品住房项目确已实施装配式建筑的,应当向申请人出具《装配式住宅项目证明单》(见附件3)。
三、各区县房屋测绘部门凭项目出让合同、施工许可证、《装配式住宅项目证明单》等材料,对装配式住宅项目形象进度出具鉴证报告。
四、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申请装配式商品住房预售前,应当持《装配式住宅项目证明单》先向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网上用户认证。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1)内涵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从结构形式来说,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都可以称为装配式建筑,是工业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既可节约劳动力又可提高建筑质量,用通俗的话形容,就是像造汽车那样造房子。
装配式建筑是转变城市建设模式、有降低建筑能耗、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联合国经济委员会对工业化的定义■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房屋建造的全过程联结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
■生产物的标准化。
设计的标准化,建筑部品、构配件的通用化和系列化。
■生产过程的集成化。
是指建筑技术、部品与建造工艺、工法的系统集成。
■工程高度组织化。
科学管理方法把建造全过程组织起来■生产的机械化。
是指减少现场人工作业,实现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建造机械化。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2016年1月1日实施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
(基本条件)。
为什么要编制这个标准1.国务院、住建部对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
2.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市纷纷出台了指导意见和鼓励措施。
3.设计、构件生产、施工、装备制造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响应,建设了一大批装配式建筑试点,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参与、产业化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建筑评价体系,制订并实施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
首次明确了“预制率”和“装配率”的定义。
预制率:工业化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对应构件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
预制率是衡量主体结构和外围护结构采用预制构件的比率, 经测算,如果低于20%的预制率,基本上与传统现浇结构的生产方式没有区别,也不可能成为工业化建筑。
预制构件类型包括:外承重墙、内承重墙、柱、梁、楼板、外挂墙板、楼梯、空调板、阳台、女儿墙等结构构件。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1)内涵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从结构形式来说,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都可以称为装配式建筑,是工业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既可节约劳动力又可提高建筑质量,用通俗的话形容,就是像造汽车那样造房子。
装配式建筑是转变城市建设模式、有降低建筑能耗、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联合国经济委员会对工业化的定义■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房屋建造的全过程联结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
■生产物的标准化。
设计的标准化,建筑部品、构配件的通用化和系列化。
■生产过程的集成化。
是指建筑技术、部品与建造工艺、工法的系统集成。
■工程高度组织化。
科学管理方法把建造全过程组织起来■生产的机械化。
是指减少现场人工作业,实现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建造机械化。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2016年1月1日实施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
(基本条件)。
为什么要编制这个标准1.国务院、住建部对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
2.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市纷纷出台了指导意见和鼓励措施。
3.设计、构件生产、施工、装备制造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响应,建设了一大批装配式建筑试点,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参与、产业化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建筑评价体系,制订并实施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
首次明确了“预制率”和“装配率”的定义。
预制率:工业化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对应构件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
预制率是衡量主体结构和外围护结构采用预制构件的比率, 经测算,如果低于20%的预制率,基本上与传统现浇结构的生产方式没有区别,也不可能成为工业化建筑。
预制构件类型包括:外承重墙、内承重墙、柱、梁、楼板、外挂墙板、楼梯、空调板、阳台、女儿墙等结构构件。
简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与应用作者:姚海斌来源:《建筑与装饰》2019年第01期摘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不仅仅完全符合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提出的“四节一环保”的绿色建筑发展要求,也有助于解决我国即将面临的建筑行业劳动力匮乏的基本国情。
它是解决建筑工业化和节能环保的有效途径之一,对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同时,它与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其具有建造周期短,建筑质量更易于保证的优点,这有助于解决我国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而导致的对住房的大量需求问题。
因此,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应用1 国内装配整体式结构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为了能给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等工业化结构体系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国在政策及规范上做了大量的努力。
在政策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政策来推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例如,2014年1月1日,国办发[2013]1号《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文件中要求加快发展建设工程的预制和装配技术,推广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建筑结构,以此来推动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2013年8月,上海市出台的沪府办[2013]52号《关于本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沪府办[2014]2号《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等都进一步推动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在规范标准方面,2014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建部颁布的第310号公告中批准JGJ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并于201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同时废止了原JGJ-91《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
新行业标准的适用的结构体系增加到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体系。
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相关的其他规程和地方标准还有:JGJ224-2010《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CECS52:2010《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技术规程》及DB11/T1030-2013《装配整体式住宅混凝土结构构件制作、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等。
上海市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二〇一七年六月前言受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委托,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审查管理事务中心、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审图分会组织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建审图咨询有限公司的专家,认真总结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和审查的实践经验,深入研究了住房城乡建设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建质函〔2016〕287号)编制原则,以上海市《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公共建筑设计规程》DGJ 08-2154-2014、《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应用技术规程》DG/TJ08 -2158-2015、《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居住建筑设计规程》DG/TJ 08-2071-2016为依据,在广泛征求了上海市政府主管部门、施工图审查机构、设计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经反复讨论和修改,编制了《上海市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在本要点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向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审查管理事务中心、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审图分会反馈,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上海市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目录1总则 (1)2政府主管部门的规范性文件 (3)2.1与建筑专业相关的规范性文件 (3)2.2 与结构专业相关的规范性文件 (3)3设计文件编制要求 (5)3.1建筑专业设计文件编制要求 (5)3.2 结构专业设计文件编制要求 (5)3.3 建筑电气专业设计文件编制要求 (6)3.4 给水排水专业设计文件编制要求 (7)3.5 供暖通风及空气调节专业设计文件编制要求 (7)4建筑专业 (8)4.1 材料 (8)4.2 接缝和构造 (8)5结构专业 (10)5.1材料 (10)5.2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10)5.3框架结构设计 (18)5.4剪力墙结构设计 (25)5.5预制外挂墙板设计 (34)6 建筑电气专业 (36)7 引用标准名录及条款号 (37)1总则1.0.1 为指导和规范上海市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工作,根据相关法规(本要点所称法规系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政府主管部门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和《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公共建筑设计规程》DGJ 08-2154-2014、《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应用技术规程》DG/TJ08-2158-2015、《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居住建筑设计规程》DG/TJ 08-2071-2016、《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建质函〔2016〕247号)、《上海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沪建管〔2015〕182号)编制《上海市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以下简称本要点)。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旧区改造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正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旧区改造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沪府发〔2009〕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旧区改造工作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二○○九年二月四日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旧区改造工作的若干意见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旧区改造是提高市民居住质量、改善城区居住环境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旧区改造工作。
上世纪90年代“365”危棚简屋改造,本世纪初新一轮旧区改造,以及“十一五”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全市共拆除危旧房7000多万平方米,约120万户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上海旧区改造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为进一步推进本市旧区改造工作,现提出如下若干意见:一、明确旧区改造总体要求和工作原则(一)明确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筹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在总结历年旧区改造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实事求是,尽力而为,积极探索适合特大型城市发展规律的旧区改造新机制,全力推进本市旧区改造工作。
(二)确定工作原则。
具体为:坚持创新机制、完善政策。
建立与尊重民意、住房保障、多渠道安置相结合的旧区改造方式,并注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操作性。
坚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进一步突出旧区改造公益性的特征,努力形成居民主动参与、操作规范有序、社会广泛支持的良好局面。
上海装 式建筑发 上海装配式建筑发 发 发展及案例简介 案例简介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 顾问有限公司 李新华 2016年10年 年25日目录 上海装配式政策 上海中森装配式 案例简介 展望目录 上海装配式政策 上海中森装配式 案例简介 展望上海装配式政策鼓励阶段:◆ 沪府(2008)6号 关于本市新建住宅节能省地发展的指导意见 ◆ 沪府办发〔2011〕33号 关于加快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若干意见的通知 ◆ 沪建交联[2011]286号 关于印发《关于本市鼓励装配整体式住宅项目建设的暂行 行办法》的通知 ◆ 沪发改环资(2012)088号 关于印发《上海市建筑节能项目专项扶持办法》的通知 沪房管建〔 〕 ◆ 沪房管建〔2012〕353号 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上海市装配整体式住宅示范项目的通 通知定义 外墙 3%展望开展预制混凝土结构住宅 的研究试点 争取2011年开工建设装配整体式住宅试点 项目面积达60万平方米,2012年达100万 平方米,2013年达150万平方米,单体住 宅结构的预制装配率达15%以上。
争取 2015年整体式住宅当年装配面积占全市住 宅开工总量的20%左右,逐步实现全市新 建公共租赁住房和内环线以内新建住宅全 面推行装配整体式住宅方式,同时,单体 住宅结构的预制装配率达30%以上。
上海装配式政策强制阶段:◆ 沪府办〔 2013〕52号 建筑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 《市建设交通委等五部门关于本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 ◆ 沪建交联〔2013〕1243号 若干意见>实施细则》的通知》 《关于印发《<关于本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 ◆ 沪府办发〔2014〕32号 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 ◆ 沪建管联〔2014〕901号 关于推进本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展望上海装配式政策强制阶段:◆ 沪建管联〔2015〕417号 建筑性能的若干规定》的通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绿色建筑发展推进力度提升建 ◆ 沪建建材〔2016〕1号 知 关于推进本市保障性住房实施装配式建设若干事项的通知 ◆ 沪建建材联〔2016〕24号 016年度实施计划方案的通知 关于开展2015年装配式建筑年度落实情况自查及编制20 ◆ 沪建建管〔2016〕250号 关于本市保障性住房项目实施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通 通知 ◆沪建市管〔2016〕47号 关于推进本市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保障性住房工程总承 承包招投标的通知2017、100%展望节能标准、楼板、门窗、外墙工 艺、预售2016、100%、5000、2000上海装配式政策强制阶段:◆ 沪建建材联〔2016〕432号 持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上海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专项扶持 ◆ 沪建建材〔2016〕601号 行)的通知 关于本市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细则(试行 ◆ 沪建建材〔2016〕688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新建全装修住宅建设管理的通知2017、100%、50%、30% 预制混凝土、钢结构、木结构展望上海装配式政策落实结果:◆ 2013年之前累计落实装配式建筑110万平米 内25%,外环外15% ◆ 2013年落实装配式建筑156万平米,单体预制率外环内 ◆ 2014年落实装配式建筑312万平米,单体预制率外环内 内25%,外环外15% ◆ 2015年落实装配式建筑610万平米,单体预制率30% ◆ 2016年符合条件的项目100%实施装配式,前三季度落 落实1285万平米,单体预制率40% 已备案预制构件生产厂38家(23+15) ◆ 2017起年外环内商品住宅100%实施全装修,外环外 2017起年外环内商品住宅100%实施全装修 外环外 外50% 30%(金山奉贤崇明) 外50%、30%(金山奉贤崇明)展望目录 上海装配式政策 上海中森装配式 案例简介 展望上海中森装配式展望中国建设科技集团(CTCC)成立于2014年6月30日,以中国建 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大型骨干科技型中央 企业)为主要发起人,联合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 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及北京航天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 共同发起。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5.03.23
•【字号】沪建管〔2015〕182号
•【施行日期】2015.03.2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原材料工业
正文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通知
沪建管〔2015〕182号各有关单位:
为切实贯彻国家和本市关于装配式建筑设计的规定,落实《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沪府办发【2014】32号)、《关于推进本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沪建管联【2014】901号)等相关文件要求,指导本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设计,我委制定了《上海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
定》,现印发你们,自2015年3月25日起实施,请遵照执行。
附件:《上海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特此通知。
二0一五年三月二十三日。
预制装配式超高层2013年8月,上海市政府出台《关于本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区县政府应在本区域住宅供地面积总量中不少于20%的装配式住宅,2014年不少于25%,2015年不少于30%。
2015年,上海进一步提高要求,各区县政府在本区域住宅供地面积总量中落实的装配式建筑的面积比例,2015年提高到50%,2016年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
根据2015年12月出版的《上海市建筑业行业发展报告》,预计当年上海全市预制装配建筑落实量将达到500万至600万平方米。
2012年8月6日,上海浦江镇,浦江PC保障房项目建设工地,工人正在吊装PC结构房屋预制板。
减少PM2.5浦东周康航预制装配高层建筑项目,总建筑面积达5.9万平方米,由6栋高层住宅楼、1栋社区服务用房及1个独立地下汽车库组成。
3栋为18层住宅楼、1栋为17层住宅楼、1栋为14层住宅楼和1栋为13层住宅楼。
在施工现场,与以往常见的建筑工地最明显的不同是,6栋高层外没有密密麻麻麻的脚手架围护,工地内几乎都是水泥地,墙体、楼板、楼梯等各种建筑构件码放整齐,即便一阵风刮过,也不见尘土飞扬。
就在当日中午,上海空气质量指数一度达到了230的重度污染级别,其中首要污染物PM2.5最高时达到了180微克/立方米,从卢浦大桥往远处眺望,浦江两岸笼罩在一片灰霾中,上海也再次启动今冬空气污染临时管控措施:在外环线以内等区域暂停建筑构件破拆、房屋拆除、土石方工程、道路开挖、路面铣刨加罩等作业,暂停夜间施工许可审批,暂停渣土运输;相关工业企业启动临时减排计划。
工地扬尘是造成空气污染的源头之一,徐征表示,现场做变成了工厂做,工地的噪音、粉尘大量减少,“这对于减少PM2.5也是个重大贡献。
而更重要的是,传统建筑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实施预制装配后,现在劳务工减少了,产业工人增加了,农民工转型为产业工人,这对建筑业的变化和能级提升来说非常重要。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1)内涵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从结构形式来说,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都可以称为装配式建筑,是工业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既可节约劳动力又可提高建筑质量,用通俗的话形容,就是像造汽车那样造房子。
装配式建筑是转变城市建设模式、有降低建筑能耗、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联合国经济委员会对工业化的定义■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房屋建造的全过程联结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
■生产物的标准化。
设计的标准化,建筑部品、构配件的通用化和系列化。
■生产过程的集成化。
是指建筑技术、部品与建造工艺、工法的系统集成.■工程高度组织化。
科学管理方法把建造全过程组织起来■生产的机械化。
是指减少现场人工作业,实现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建造机械化。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2016年1月1日实施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
(基本条件)。
为什么要编制这个标准1。
国务院、住建部对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
2。
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市纷纷出台了指导意见和鼓励措施。
3。
设计、构件生产、施工、装备制造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响应,建设了一大批装配式建筑试点,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参与、产业化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建筑评价体系,制订并实施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首次明确了“预制率”和“装配率"的定义.预制率:工业化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对应构件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
预制率是衡量主体结构和外围护结构采用预制构件的比率,经测算,如果低于20%的预制率,基本上与传统现浇结构的生产方式没有区别,也不可能成为工业化建筑。
预制构件类型包括:外承重墙、内承重墙、柱、梁、楼板、外挂墙板、楼梯、空调板、阳台、女儿墙等结构构件。
关于印发《<关于本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的通知
关于印发《<关于本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区(县)建设交通委,各区(县)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各区(县)规划国土资源局,各区(县)发展改革委,各区(县)财政局及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实施《关于本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相关规定,特制订《<关于本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关于本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
市建设交通委
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
市规划国土资源局
市发展改革委
市财政局
二○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关于本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为贯彻实施《关于本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沪府办[2013]52号)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条(编制年度实施计划)每年年初,各区(县)结合所辖区域当年土地供应计划的编制、面积落实比例要求以及重点发展区域推进情况等,编制本区(县)装配式建筑年度实施计划方案并提供给市建设交通委和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
市建设交通委、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国土资源局结合各区(县)的装配式建筑年度实施计划方案编制年度实施计划,经市政府同意后下达给各区(县)政府。
第二条(土地供应意见征询)以出让方式供应土地的商品住宅项目在用地招拍挂出让前,由规划土地部门组织前期出让征询,房管部门在反馈征询意见时,除原有的保障房住房比例、配建保障房方式、配套条件等内容外,还应将是否实施装配式建筑的意见反馈规划土地部门,规划土地部门在编制出让文件时应当注明,并在土地出让合同的特别约定中增设这一内容,明确由受让人按照执行。
以出让方式供应土地的商业、办公等项目在用地招拍挂出让前,由规划土地部门组织前期出让征询,建设管理部门在反馈征询意见时,除原有的要求内容外,还应将是否实施装配式建筑的意见反馈规划土地部门,规划土地部门在编制出让文件时应当注明,并在土地出让合同的特别约定中增设这一内容,明确由受让人按照执行。